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

时间:2019-05-13 02:4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

第一篇: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

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

兰州大学职工子弟小学 李光辉 730000

[内容提要] 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应关注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会读书,注重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运用语言、学会读书、情感交流。

2004年8月6日至9日,我有幸在承德一中礼堂观看了当代小学语文有影响力的九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观摩课,总的感受正如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所说的,是:“群星闪烁,各具特色,饱尝了一顿丰盛的语文大餐。”这几位做课老师都善于把新理念融入课堂,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文的学习,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使语文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给听课者展示了现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崭新面貌。

一、语文姓“语”,引领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我们听的九位老师的课,无不把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放在第一位。如:严杏老师执教的《眼睛》一课,开始做的一切工作如猜字谜、播放动画等等,最后都落实在品味文本语言和运用文本语言,她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储备,让学生用“ 是 的眼睛。”这一课文中的语言形式说话,谈感受。好多学生都说出了诗一般的语句。如“我扶着盲人过马路,我就是盲人的眼睛。”等。曹永鸣老师执教的《如果可以》(儿童诗)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如果可以 ,我向 借 ”这一语言形式,说出自己心中的愿望、体验和感受,从而积累语言。李明星老师执教的《语言的魅力》一课,在学生自读自悟文本之后,联系生活,让学生为公园、学校、阅览室等处写广告语。从中可以看出,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读语言、品语言、用语言。语文课上,如果没有语言训练,那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现在,有一种忽视语文工具性的倾向,以为把课上的越“花”越好,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如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恐龙的灭绝》,大量播放有关恐龙的影视图片(如电影《侏罗纪公园》)资料,古生代考古资料等,课堂气氛不能说不活跃,学生发言不能说不积极,教师引导不能说不到位,但是,听了这节课,不知道这是一节什么课,语文课吗?不见语言的学习;自然课吗?不见科学的推论。把语文课上成自然课或品德课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忽视了语文课的主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以读为本,使学生自读、自悟,学会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主要是靠“读”去实现的,学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学会读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情;当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小到一个字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立意;当读出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语文课堂。”这是何等精妙的文本对话。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感悟、理解、生成、创造语言的能力。

如:黄兰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本来是初中的课文,下放到小学,教学的难度是很大的。但是,黄老师通过浅读课文,引话题,初悟情;细读课文,思话题,自悟情;精读课

1 文,论话题,深悟情这三大步,读中悟,悟中学,师生与作者一步步进行情感的交流,最后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罗祎老师执教的也是《匆匆》一课,通过自由读、引导读、配乐读、范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句、语段反复品味、涵泳,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在《一夜的工作》这节课上,王崧舟老师给出很多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品读词句。通过抓课文中的重点语段,引读、范读、比较读、反复读,又加入课外阅读材料《你是这样的人》(诗歌)师生一起深情朗读,整个课堂激情荡漾,书声朗朗。

阅读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恰当运用默读、朗读、精读等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如,默读的目的就是快速捕捉信息,了解课文大意;而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的感悟能力;精读有助于学生含英咀华,提高理解、鉴赏、评价能力。总之,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悟法,这是阅读教学的新走向。

三、情感到位,充分对话,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语文老师要善于把握文章情、学生情,会在“情”字上做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文章中,文辞是“波”,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源”,“沿波讨源”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达到与作者对话、交流思想感情。如果语文老师在课前把握了文章之情,在课上又调动了学生之情,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王崧舟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审视”语文的:“我们的语文,一个蕴藏着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生命的无限丰妙的语文。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在语文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以情感人,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再拿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为例,这节课通过整体感知、潜心会文,感情朗读、影视演播、配乐朗读,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教师调动了学生情,学生感悟了文章情,整节课就像情感的河流时而低回,时而汹涌。最后通过播放《周总理在最后的日子里》和《你是这样的人》,师生共同感受了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我们台下的听课者也无不动容,热泪盈眶„„

再如李卫东老师执教的《小松树救活了》一课,通过“读”,引发“思”,通过“思”,体会“情”。当学生的情感达到饱和状态时,李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李老师扮演成课文中的青年拖拉机手,让学生劝说自己要爱护树苗。又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马永顺爷爷,当看到被救活的小树苗时会有什么想法,会怎么说。

这两节课,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使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精神家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要有自己的崭新面貌,那就必须以读为根本,以情为纽带,引领学生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李光辉,高级教师,兰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本文获兰州市教育发展论坛小学组一等奖。]

单位:兰州大学职工子弟小学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 邮编:730000 电话:0931—8760634 信箱:liguanghui@lzu.edu.cn 2

第二篇:学习贯彻党章应把握三个着力点

学习贯彻党章应把握三个着力点

总书记强调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党的十八新修订的《党章》作为党的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能不能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先进性纯洁性的保持。笔者认为,当前学习、遵守和贯彻党章,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抓住强化意识这个切入点,激发学习党章的自觉性。《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作为党员,必须把强化党章意识作为提高学习贯彻《党章》成效的首要任务来抓。一要强化《党章》的“法规”意识,通过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交流,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党章》的“法规”意识,明白《党章》之于党员就如同《宪法》之于公民一样都是党的根本大法,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党章》明确规定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及党的纪律,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意志和奋斗目标,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每一名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行为规范。二要强化《党章》的“灵魂”意识。历史充分证明,《党章》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每当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都注重组织全党学习贯彻《党章》。从延安整风开始,我们党共进行过六次较大影响的整风,每次整风,学习《党章》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确保每一名党员时刻都能自觉的与党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把住学习方法这个关键点,增强学习党章的主动性。在学习《党章》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学习方法。一方面要坚持通学原文与联系实际相结合。通学原文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是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前提和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紧密联系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认真查找和解决与《党章》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地方,并对照《党章》的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在不断改进中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坚持党员普遍学与领导带头学相结合。在抓好全体党员普遍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党章》,领导干部模范带头至关重要。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活、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引领和带动党员群众严格遵守党章、坚守精神追求。

三、扭住贯彻效益这个落脚点,提高学习党章的有效性。有效推动工作是学习贯彻《党章》的“落脚点”。如何体现学习的效果,要注重用“三个标准”来检验。一要看政治立场是否更加坚定。把能否自觉地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学习贯彻党章的首要任务。要针对有的同志放松思想改造、说消极话、传播小道消息等问题,利用上党课、过组织生活等时机,进行科学理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信念观、权力观,事业观,努力提高自律能力,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二要看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章》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对照《党章》要求,看党的“三个作用”是否得到发挥;看党员履行义务的能力和自觉性是否得到增强;看“四自”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三要看单位建设是否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就是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真正发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否树立得牢固,群众的民生问题是否得到改善作为我们的核心工作突出出来,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第三篇:以三个着力点加强高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

以三个着力点加强高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

来源:人民网

河北省京秦高速公路管理处近年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从运营管理实际出发,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全处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京秦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工作中,我们感到,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抓好三个着力点。

一、坚持求真务实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抓思想政治工作要下真功、求实效。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将上级要求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抓出实效,将政治优势化作竞争优势,把服务单位运营管理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感召力。

这些年来,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坚持贴近基层实际,贴近职工思想,贴近一线生活,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一是用加快全处发展的工作目标来鼓舞人心、激发干劲。处党委每年都确定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工作目标,利用责任状的形式在职工中广泛宣传,达成共识,形成一切为了加快全处发展而努力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们编辑完善了《党群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营管理实际、基层需要贴得越来越紧,为全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三是用基层创造的经验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在单位发展过程中,我们注意改变那种单纯靠上级安排部署来推动工作的做法,瞄准基层需求,注重用基层自己创造的新鲜经验来推动面上的工作。四是运用职工中的先进典型推动职工教育工作。我们注意不断发现和总结广大职工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总结树立那些叫得响、树得住、有长久效应、能教育广大职工的先进典型。五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完善了基层站区的“五小”(小食堂、小淋浴、小药箱、小菜园、小活动室)建设,使广大职工在基层工作生活心情舒畅,在文明美化的站区环境及文化娱乐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坚持服务发展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紧密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思想政治工作,把单位发展稳定的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为各级党工团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全处运营管理工作,化精神动力为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求真务实、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了全处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我们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内生活,坚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符合条件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干好事业的方针。处党委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如既往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着力解决好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单位内部形成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根本途径

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从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出发,坚持不懈地抓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凝聚力。

为此,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作为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单位不断发展,以满足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引导职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工作目标相统一,使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把单位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使职工成为单位发展的源动力。其次,我们把调动、保护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作为着力点,把职工关注的热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围绕职工需求、思想动态和普遍关注的问题主动做好工作,每当职工待遇调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都广泛宣传,提前做好思想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日常活动之中,作用发挥在潜移默化之中,以达到说服人、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孙洪国)

第四篇:班级管理的三个着力点-班级管理(本站推荐)

班级管理的三个着力点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感悟,逐步总结出班级管理的一些经验,写出来求教于各方同仁。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育是人与人的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是我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心灵雕琢的过程。教师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丰富社会内涵的人。学生的终极目标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优秀(至少是合格)的人才。

当今的学生头脑活跃,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个性差异很大,因此,我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充分尊重学生,正视他们的思想,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幼稚的或者不正确的思想。我首先从抓学生的思想工作入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因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是一个前进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他们守规范,因为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才是一个社会人;让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因为一个具有优美趣味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不断加强文化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热爱文化、热爱学习,才会不断更新,永葆活力,才能永远冲在时代的前列。

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见解、学识、实践能力方面尚未完全成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我详细分析、中肯批评、恰当评判、悉心指导,使他们逐步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养成预见、判断和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

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又要尊重爱护学生,严在巧处。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王兴旺,人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时常逃学,偷偷去游戏厅,家长无可奈何,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他都无动于衷,后来干脆就不上学了。对此,我也有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劝他退学,还是帮助他呢?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后者,对他做耐心的思想工作。经过无数次的谈话,师生间感情的距离拉近了,他也由坏变好,成为令人满意的学生。高考时,以505分的成绩考取了本科。

现代教育对我们的要求是想方设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不能把学生当作“包袱”推向社会,因为一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我们更应负责任!

二、抓住契机,有的放矢

班主任要抓住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例如高一新生入学军训就是一个正面教育的良好契机。军事训练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个考验,我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同甘共苦,进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这样我迅速融进了这个新的集体中,为我后来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第一个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上,针对每个新生急于有一个良好表现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引导他们尽快步入正轨,因而迅速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我采用了每周一次的思想汇报制度,定时、定期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以表扬为主、寻找不足为辅的原则,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班内施行民主管理、民主测评,在学生中民主选出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班级监察员,通过他们及时反映学生在一周内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问题,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做到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班级学风正,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班级真正成了学生的家。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即使是在我外出期间,班级也能做到稳而不乱、严整有度。

三、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处优裕的环境却不懂珍惜,索取多于奉献,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相符,表现为自私任性、好高骛远、想的多做的少,甚至有些学生成了“问题学生”。我的做法是多一些尊重和宽容,少一些轻视和惩罚,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姜传岳,高一入学两周时间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总觉得事事不如意,难以安心学习,我及时找到他,把他的表现及内心想法直接摆出来,他很吃惊,说:“全班这么多人,连我想什么你都知道?”于是有些服气了。然后我针对他的情况,具体给他分析高中学习的目标,鼓励他正视自我、超越自我。最终他以524分的成绩顺利地通过了高考。当看到令人头疼的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向我辞行并恭恭敬敬地向我鞠躬表示感谢时,我心中充满了幸福。

在一次以书面形式与老师说心里话的活动中,我充分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赵晶晶写道:“在家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可在您面前,我却温顺听话,因为我相信您的每一句话。您的眼睛凝聚着和蔼、严肃,使人感到亲切。”还有一名学生情真意切地说,“叫您一声‘老师’,让我一生都永远是您的学生。”

教书育人,其乐无穷。做一名好班主任,是我最高的追求!

第五篇:幼儿教学应关注儿童什么?

幼儿教学应关注儿童什么?

幼儿社会领域教案:该怎么做呢?如何知道做得恰不恰当呢?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关注这个呢?我们不是经常讲“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吗?怎么样才是为了孩子的一切?儿童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是什么样的?他们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儿童在教学中的感受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希望我们共同思考,在实践中去寻找答案。教学到底为了什么?为了教而教,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比如说为了儿童?

过去我们关注教学,重点是在经验技术层面,比如如何创设、用什么样的教、如何组织课堂等,在这些方面我是怎么做的,就是经验。经验的总结当然是重要的,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经验作为一种前人的东西,只告诉我们在过去的时空下的状态,如果换一个时空条件,“曾经是怎么做的”和“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就不是一回事了,因为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但在这样探索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我关注教学的基本层面,实际上就涉及到教育生态的问题。一个生态系统往往由各要素组成,教学生态系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怎么使它们和谐共存,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呢?教学无非就是由人组成的,是老师和儿童,除此以外就是人的活动的内容,即“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教学的基本要素,即教学目的、教师和儿 1 童、活动内容。在教学的要素中,最根本的就是“儿童”的问题,它是最突出的。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的是现场即时评价,即通常所说的相对评价法。突出表现教师往往依据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给出评语,重眼前的作品表现,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忽视个体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绘画能力的前后差异,导致评价的真实性和人文性大大降低。这不仅无法达到必要的深度和广度,更无法帮助幼儿正确地表现、认识和悦纳。

人自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具有了社会的属性,每个人都有表现和与人交流的需要。幼儿虽然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但他们有自己的“百种语言”。心理学家发现: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更是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表现的一种方式。虽然这种表达技能无法与世界接轨,在色彩、造型上有时无法还原真实的世界,但却是他们独特视角的反映,是他们童真、童趣和独特个性情感的表达和表现。

关注孩子不只是在一个活动中关注,而是一个整体关注的过程。从提问回应、活动设计等等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讨论是不够的。从整体关注,需要把对教材的认识、整个教学的安排、纲要、幼儿园执行的工作目标、孩子家庭的生活经验、同伴关系、一日生活等综合起来考虑。

每次美术活动后,教师都要进行讲评,评价已被教师们认为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教师实施评价的目的却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活动形式的完整,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一的现实;有的教师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落空了。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评判过程,对教育教学具有、反馈和调节的功能,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评价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美术活动的评价也不例外。但师的实际教学行为来看,美术活动的评价获得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同,并成为自觉实施频次最高的行为。因此,剖析教师美术活动的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这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传授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3 培养初步的表现力的基本目标并不矛盾。两者好比渡船与过河的关系:到达河的对岸是最终目的,而船是过河的工具,是为过河服务的。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提出美术的知识技法及想象创造的进一步要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应以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为出发点,评价中既不能只强调美术技能技巧,也不能不要技能技巧。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应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判断指标。

我们都讲孩子的知识是自己建构的,而且是在发展中建构的,所以幼儿园中一般不主张老师用知识来。那么到了大班以后,为了孩子上小学做准备的话,当涉及到一些科学概念和技能的时候,老师是不是还是应该不介入到孩子的构建中去,还是应该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给予孩子们进一步的提升以一些帮助,让他们获得一些科学概念,进入标准化知识的阶段,而不是停留在那种前科学概念的阶段呢?老师们通常的表现都是不再往前走,这是为什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我们有很多机会稍微一推就能让他们掌握一些标准概念或者标准知识,但是老师们却总有顾虑,似乎引导到这个层面上就不对,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建构自己的体系。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比如光、物体、影子三者的关系,对这个简单的物理关系,儿童也很熟悉,但总觉得上升到标准的物理概念就不行。实际上,教学应 4 该对儿童的发展有一个引导提升的作用。经验是一个层面,经验之后就到前科学概念层面,然后要上升到标准化的科学概念。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完善。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应与教育目标一致。不仅应考虑儿童的过去,重视儿童的现在,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应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通过不断收集每个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改进。通过评价,不仅要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幼儿的潜能和特长,帮助幼儿认识,建立自信,快乐全面地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改进教学,获得成长,体验职业生涯的快乐。

《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结束阶段都应有评价。但在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却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因此教师往往依据主观猜测和经验,进行预定的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从而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不高,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很难发起,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由于缺少对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指导,幼儿得不到及时的点拨,导致评价在激发幼儿兴趣、灵感,开阔幼儿思维、大胆表现,使得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也无法真正实现

美术活动评价是提高美术活动质量的手段,幼儿处在“镜像”的阶段,对的评价很,往往将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经常受 到表扬和激励的孩子,能较好地悦纳,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反之,则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通过评价既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具体说来,评价首先要基于对幼儿的了解,通过观察、对话,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是当幼儿的作品“离谱”的时候,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去试图理解其意,并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的时候,善意地给予诠释。进行评价时,教师则要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总而言之,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都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不同点,从多种的角度开展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技能的评价。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为他们鼓劲,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激发继续大胆作画的和热情;同时又要准确把握、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通过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或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记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对错的。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和人才,还应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通过教育学会、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幼儿美术教育也在于此。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具体说来,在对(添加)知识技能方面(删除)的(添加)评价上(添加)应包括构思、造型、艺术材料运用、构图、表现、着色等指标;在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上则要应注重对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自信心等;而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就(添加)应包括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长处,从而让每个儿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当然,为了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还必须通过实践和探索将各项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概括关键要素,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我们关注儿童,最主要的就是关注儿童的发展,但关注孩子不是从某一次观摩活动中就能反映出来的,幼儿教案或者说某一次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关注不能代表在日常教学中的一贯性。因为那是在一个非常态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在课前与课堂上的准备与教师的认真与投入程度,甚至还有来自园方其他教师的参与和帮助一般都是日常活动所不能比的。对这一问题的考评要从综合的角度来进行。

举个例子,关于树叶的探究。孩子们纷纷说树叶的茎是它的骨头,另一面是它的肉。老师没有说孩子不对,然而老师发现了孩子需要的东西在哪里——对骨骼的认识,所以弄来一个人体骨骼架,让孩子认识骨骼是什么,从而明白树叶上的不是骨骼。教师以树叶作为契机,从中发现孩子哪些方面最需要引导。我们也许会问:“这是哪跟哪呀?”认为是在“东扯西拉”。然而这是从儿童所需要的知识的角度出发的。如果站在的知识角度,我们只会逐一地教授某种东西的外形、7 性质、种类、名称,因为只能想到这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一场关于“幼儿园教学应关注儿童”的对话些。

我们很难形成自己的教育,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园长、搭档、家长、专家等等都影响我们对教育价值的思考。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让孩子聪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多元的。成熟期老师也许有自己的稳定的观念,但新老师呢?当自己都很迷茫的时候,他怎么去挖掘教育的价值呢?教育价值本身是多元的,而教育评价或者育导向往往既定而单一,使得积极性受到打击。

追求快乐和获得满足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追求一切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任何功利性,仅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我们常常也会想到去关注孩子,拿到教案觉得不适合就去修改,去选用或者调整原有的教材。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我调整得对不对,没有一个比我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好的人来指导我。

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让参与评价的多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内容与要求,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例如,家长对幼儿进行评价,应主要集中在孩子在家中的美术活动兴趣、习惯及学习态度、学习方 8 法的观察和评价上;幼儿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在幼儿的互评中则应着重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其次,教师还应创造条件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从中受益。如让幼儿进行评价,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评价、与能力;让幼儿对同伴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幼儿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高性思维能力,并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而让家长参与评价能够让父母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成长过程,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幼儿发展的信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儿童到底应该在教学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这中间还涉及到教师如何处理教材的问题,是照搬套用还是根据孩子的需要?

评价内容的片面首先表现在对幼儿的评价中,目前的评价多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为主,如构图、色彩、比例等,但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却不予重视;其次还表现在侧重幼儿“学”的行为和效果,而忽略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对幼儿的要求多,而却反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从而使得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未能全面实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无法得到迅速的提升。

教师在美术活动的评价语言主要问题表现在: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语言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一场关于“幼儿园教学应关注儿童”的对话具体,缺少针对性和性。诸如“画得不错,”“有进步”、“想想春游 你看到了什么”、“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这类或抽象、或、或否定的评价语言都是与发展性评价的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回应儿童不一定就是要给孩子一个,给他们探究的机会其实是更好的关注儿童的方式,尤其是在科学探索中,只要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或者假设,不需要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测,而是带着他们去验证假设,不一定非得出一个符合我们预期的结论。比如,探究蜗牛有没有眼睛,有的孩子想到用手电筒照,如果蜗牛有反应就说它有眼睛,可当得到验证时,马上有孩子反对,理由是触角也能感光,这种验证方式不能肯定蜗牛就有眼睛,于是探究还得继续。

我们幼儿教育究竟要开展哪些内容,如何开展?是分学科的教学,还是分领域的教学,还是就生活本身来展开呢?当然这些问题都是相关的,一般来说我们不能走极端,只强调某一种内容和方法的重要,如单纯依据学科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教学,或是单凭我们的经验来判断哪些内容是该教的哪些内容是不该教的,或者说我们只关注生活而不要学科教学里面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根本是:我们究竟要教给儿童什么样的知识?儿童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对儿童来说才是有用的?对知识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知识是那些学术团体和专家们的发明创造,是有权威性的,个人不能擅自怀疑它,否定它甚至超越它。有一种知识观则认为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属 10 于自己的知识领域,能够自己去体会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当我们把知识当作一种的专利品时,就会把儿童看成是、的,等待我们去教,我们在知识方面就会形成一种相对于儿童的强势,就容易做出把儿童“引”到我们所设计好的轨道上去的选择。可是这样做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是我们的这些设计是正确的,二是孩子要听我们的话,会按我们说的去做。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常提“儿童是主体,”“要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但是要怎样才能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儿童的主体性又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发挥呢?儿童在多大程度上才算不被动呢?这是我的关注点之一。

一直以来,幼儿美术活动中评价的主体(改为“的评价主体”)是教师,而幼儿则是被评价者,评价的客体处于被动地位。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合作者的家长,也长期被置于评价主体之外。幼儿、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仍停留在层面。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意见为主,独自决定作品的好坏与优劣。往往是教师扮演“裁判者”,唱)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幼儿参与评价,但由于平时缺乏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幼儿评价基本处于走过场状况。从而导致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尤其是幼儿评价的价值未得以实现。

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注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等新的评价要求改变评价手段单一的现象。同时,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 11 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的范围和界限。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及教师与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情况中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评价前,教师应通过多种活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评价时,应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既包括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当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水平,也包括对幼儿的活动或作品的观察和评价,使评价不局限于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淡化幼儿之间的评比(相对评价),实现幼儿的纵向比较(个体内差异评价),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绝对评价),强调在多种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评价的结果是现在的、暂时的,通过评价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和悦纳。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评价获取信息的信度、效度及评价的实际作用,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作用,克服“走过场”的现象。

很多活动只关心形式和表面化的东西。比如一个活动中,老师说到一个大家庭里有很多动物,如猫啊狗啊、鳄鱼等。小朋友就说,鳄鱼吃人,不是好东西。这时本来可以尝试生成,但老师却说:“有的鳄鱼不是好东西,但这里的鳄鱼是好东西。”老师牵着孩子走,就为了完成他的教育目的。

在新的评价下,教师对美术活动的评价应是伴随着教学并与之发生持续的相互作用的,即教学以评价为基础设计和实施,教师根据观察和评价调节教学,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即通过对幼儿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也只有过程性、动态化的评价才可能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这也就决定了评价必须与课程相融合。评价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它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让幼儿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和起来。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而又缺少一定知识技巧时,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是最适时和最有效的,但这种指导应是以评价为基础的,是评价的深化与,重点指出幼儿发展变化的优势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和幼儿的发展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意见,将评价的过程性落到实处。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是教师的责任,促进每个幼儿的提高是教师的艺术。教师只有善于通过评价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自身善于观察、发现、适时指导的艺术,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涂色是否均匀、是否与实物或教师的范画一致等,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性,而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的发展”。表扬的总是少数孩子,有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否定性评价,导致部分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产生“我不行”的想法,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对人一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无法正常建立。用统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儿童,长此以往的负面影响,对某些具体个体的儿童而言是无法估量的。

还有,传统评价机制将关注中心放在教师的身上,使我们处于一个众矢之的的处境,如何出来?在南京考察中,我看到他们的研讨是先研究课堂中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采取了什么学习策略,然后再讨论当孩子发现策略后老师是否给与支持,而不是像我们一样首先你这样对不对,你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在关注老师,老师是众矢之的。家长、园长、评价人员都盯着老师,老师能做什么呢?

现代的美术教学重视引导幼儿走入社会和自然中去探究和体验,观察生活中美的因素,启迪幼儿绘画创作的灵感,强调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影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发挥被评价者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幼儿虽年龄小,经验少,需要关心照料之处很多,但依然是个体的人,主体的培养应从小入手。因此,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充分发挥家长、14 幼儿的主动积极性,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另一方面,使评价各方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有利于教师、家长、幼儿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调控、完善、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下载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着力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字教学要关注“三个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写字教学要关注“三个结合” 作者:高修军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3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重在“多认少写”,以......

    浅议构建和谐农电的三个着力点

    浅议构建和谐农电的三个着力点 农村电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先行官”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农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电力的重点和难点。今年初,国......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

    化解教育焦虑的三个着力点

    化解教育焦虑的三个着力点近些年来,教育日益成为无数家庭面临的“头等”大事,教育焦虑也随之演变为社会上一种近乎普遍性的情绪状态。围绕着各阶段升学、入学和考试的几个关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着力点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本质内涵和历史传承,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

    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三个着力点

    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三个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是党基于新时代的特点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力,一般而论,即为党组织凭借......

    浅议构建和谐农电的三个着力点(精选5篇)

    农村电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先行官”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农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电力的重点和难点。今年初,国网公司提出了“三抓一创”的工作......

    抓好“三个结合”找准办学着力点[五篇材料]

    抓好“三个结合”找准办学着力点通过组织全校教职工共同学习十七大报告,让我更加明确了 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更加坚定了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信心。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