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唱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合唱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音乐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合唱艺术以其普及性强、参与面广的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合唱是一种直接可行、最能体现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的素质教育载体。它不仅能够使人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健康人格的美。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团结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
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能够培养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对学生进行合唱的训练学习,既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也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
一、合唱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作为一名从业了近二十年的音乐教师,教育政策的数度改革变化,从来没有真正改变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的“副科”的地位。他一直以一种无地位、无组织、可有可无的状态存在。经常让道主科而名存实亡。在城市中小学情况好一些,而在农村中小学情况尤甚。每年的国庆节,学校都会举行班级合唱比赛。历年我都会问刚入学的新生,学过什么歌曲,大多数回答都是没有音乐课不会唱。(他们大多来自乡镇)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合唱的概念就是大家一起唱。目前我国的县级以下中小学合唱教育几乎是空白。学生不懂什么是音高、节奏、调式等,更不用说什么和声、唱腔、情感之类的艺术要素。中小学领导音乐教育观念的淡漠,全国教育大纲的混乱,(有的简谱,有的线谱和简谱结合,缺乏规范的训练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的忽视,是合唱艺术滞后的主要原因。在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就改革了小学音乐教育,所有学生从6岁开始使用五线谱进行多声部训练,并提出“合唱队里没有我,只有我们”的教育理念。如今日本早已是合唱大国。日本人团结协作的精神一直被全世界所肯定,我想跟他们从小在合唱课堂上的这种训练是有关联的。
二、合唱对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合唱作为一种多声部的艺术形式,和声织体的变化以及旋律的交错进行,使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的声音效果。可以使学生形成争取的审美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合唱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参加合唱的成员即是合唱的参与者,又是作品的聆听着和欣赏者。每一个合唱队员在演唱的同时,不仅演唱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作为直接聆听着也增强了他们的聆听和鉴赏能力。尤其在演唱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曲目时,无论是音乐上那种沁人肺腑的美感,还是歌词赋予作品的内涵,都会使演唱者从中受到感染和感动。学生在分享合唱带给他们艺术享受的同时,愉悦了精神并潜移默化的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形成了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表演艺术,表现的是一种群体的情感和艺术。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秩序。合唱可以使学生保持思想意识保持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想演绎好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每个成员都要做到声音上的统一和谐,在音乐表现上要默契的相互配合。追求高度的和谐统一是合唱艺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是衡量一个合唱队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每个合唱队员都要有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表现作品的大局出发,声部之间、队员之间、队员与指挥之间都要互相倾听,从而达到步调一致、配合默契。这种顾全大局,善于与人合作的团体意识,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合唱艺术一直在履行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职能。参加过合唱的人都有体会,在演唱那些情绪激昂的歌曲时,会令人精神振奋。优秀的合唱歌曲特别是爱国主义歌曲,都是与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让学生演唱这类歌曲,可以让他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从而激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学生心中,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例如《长征》、《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革命时代,时至今日,人们在演唱时依然充满了革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演唱这些作品时,会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会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将推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积极向上,是他们的生活充满力量。
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高级形式,同时又是一种集体审美活动,合唱将教会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使他们养成一种宽容与慈爱的情怀,从而成为高素质的文明的现代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合唱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改造社会道德风尚的深远意义。
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合唱艺术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在当代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全民素质提高,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合唱艺术无论在艺术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在向着更成熟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合唱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发展能够起到更加显著的功效,真正的体现历史了赋予它的价值。
第二篇:在数学素质教学中
在多年教学中,我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当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入手,不仅要学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大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年所班级班风好,学风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力强。
第三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定稿]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
历史学科辅助的教学手段很重要,我经常应用历史教学挂图、运用幻灯等进行讲解,可有的内容难以用挂图和幻灯片展示,我开始研究多媒体,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好多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可以把知识更形象化地教给学生。
一、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如讲到灿烂的宋元文化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四大发明,比较了罗盘、司南、指南针,并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进一步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学生们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纷纷动手自作泥活字,自制活字版,在动手的同时,还积极动脑,有的同学还对活版进行了改造。
如讲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内容时,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学生一听到熟悉、喜欢的歌曲,就跟着节奏一起唱。听完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简单地说出东汉末年中原的局势,从而引出“三国鼎立”这一课题。在讲课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插入主要战争的形势图、历史故事小插图、相关文物等形象的材料,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资料讲历史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多媒体应用,使教学由“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静态灌输逐步向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渡,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 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隋朝的统一”内容时,我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从而突破学生难以树立空间概念这一难点。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其中开发和培养智能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智力结构中,思维力占了特殊的地位,它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出发,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可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脑、眼、耳、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感官共同参与认识,由此获得综合感受,使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如对秦始皇的评价。我先不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向,根据电脑所显示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思考。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我再作个小结,这激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定的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宽容在教学中的价值
宽容在教学中的价值
作者:魏胜强
沙河营镇上道院小学
邮编:723206
电话:7350122
摘要:
宽容
自尊心和自信心
创造力
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教师给予学生的宽容教育意义:
一、宽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宽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三、宽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四、宽容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五、宽容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宽容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上,这就是宽容。”这是著名作家安德·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一书中描述的,这就是宽容的魅力。
在宽容老师的眼里,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代表懦弱,不代表自己没有能力与对方抗衡。
在他们看来,认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如果没有宽容之心,就会觉得处处有人和自己“作对”,令生活平添许多烦恼与无奈;而宽容待人,则能使生活更加快乐,更加有意义!
但是,宽容型的老师,绝不是没有原则地宽容他人的缺点与错误,更不是因为宽容而放弃自己的立场。
尤其是在对待学生时,他们知道如何用宽容化解学生对自己的疏远,如何用宽容缝合学生的心伤。所以,在现实中,宽容型教师与学生走的最近,最容易获得学生的真心尊敬与爱戴。
一、教师给予学生的宽容教育,具体意义。
(一)、宽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生如果犯了错且屡教不改,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容易受到挫折、打击。在心理上,他们经常感觉恐惧、不安;在行为上,他们有话不敢跟老师讲,有问题不敢跟老师提。
如果教师对这种学生是宽容一点,多给他们一些尊重、信任、理解,他们就会逐渐地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甚至会主动接近老师,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直至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应该注意,宽容这些学生,绝不同于放纵他们。
(二)、宽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爱犯错误、调皮捣蛋的学生往往自控能力比较差,没有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一旦受到批评后就破罐子破摔,甚至在他们的脑海中还会形成“只要犯错误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如果教师多给他们一点宽容,采取“冷处理”,就会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三)、宽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五大需要。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显示出旺盛的创造力,还有研究表明,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人们产生并发展创造力的基本条件。
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给予他们心里安全及心理自由,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宽容他们的“另类”与“谬论”,宽容他们的“不切实际”与“异想天开”,甚至是“班门弄斧”与“目无尊长”。
(四)、宽容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宽容可以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说,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宽松的学习氛围。
如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能相互宽容,而是固执己见,偏要坚持某一个标准,就会引发对立、对抗。而在对立、对抗的环境中,自由是无从体现的。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宽容学生的“异想天开”、允许他们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允许”他们犯错误。
(五)、宽容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师生关系就不是敌对的,而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但是在现实中生活中,师生关系紧张的现象却从未消除过。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实行宽容教育,甚至有的教师把师生关系变成一种统治者的关系 :他们不容许学生打破自己建立的课堂秩序,如果有学生破坏这种秩序,就必须遭到惩罚。而学生呢,难免会有意无意地破坏这种秩序,但是又不愿意接受他们认为不合理的、承受不了的惩罚。
因此,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的教师,与不服管制的学生起了冲突,建立了双方都厌恶的恶劣关系。
但是,如果双方都能适当妥协一下,多宽容对方的“错误”,情况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观,甚至会由针锋相对转变为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在宽容对方这一点上,应该有占优势地位的教师主动,首先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武断和专横,然后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并且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那时,一种愉悦的、融洽的、暂新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宽容教育的具体方法
宽容对于老师而言,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博爱,但绝不是胆小无能,绝不是纵然与放弃。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宽容,让学生在宽容中健康成长。
要想成为一个宽容型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必须拥有爱心。
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放电或自由地发展。”因此,对于老师来说,爱不应该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应该是教育的前提。而教育也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没有爱,教育就无法实施;有了爱,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真正达到师生间的心心相通、心心互换。
因此,要想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或者做人的准则,教师首先应摆正与学生的关系,应以学生为主体,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发问,允许他们与教师争论,允许他们对教师提意见。
其次,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间的差异。
没有两个指纹是相同的,也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学生与学生也是存在差异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
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不管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还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不管是外表漂亮的学生,还是相貌丑陋的学生······
这一切外在条件,在教师眼里都应该是平等的。虽然他们各有不同,各有差异,但教师应该理解、接受这些差异,应该尊重、欣赏这些差异,应该明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差异,才是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奇妙无比。
最后,教师应该学会尊重、理解学生。
尊重意味着承认,这就要求我们要体贴入微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所提的建议、尊重他们所提的问题,甚至尊重他你所犯的错误。对于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得出的结果,而是走向正确度过程,这个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犯错误的空间,并充放电尊重、理解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
对学生宽容一点,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就是要他们的自我意识受到保护,这样的教育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我们也能适时地采用这种方式,相信他一定会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第五篇:探讨双语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
探讨双语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
2013-01-25 11:38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