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

时间:2019-05-13 03: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

第一篇: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

内容 提要:本文主要论述对《资本论》第三卷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的理解。在了解萨伊“三位一体”公式表达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 分析 了马克思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逻辑和内容,即马克思是如何在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 哲学 基础上,从公式的形式、内容、公式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的假象、产生这些假象的必然性以及公式体现的资本主义拜物教方面,批判“三位一体”公式的不合理性的。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以萨伊的“三位一体”为代表的要素创造价值学说的 理论 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关键词:萨伊 三位一体 批判 现象 本质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进行 科学 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资本论》第三卷,对庸俗 经济 学家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进行了批判,批判了公式的荒谬性和辩护性,指出了公式表现出的拜物教假象。通过马克思对“三位一体”的批判,可以加深对 历史 唯物主义 方法,尤其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的经济现象。一 了解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内容

一 萨伊及其“三位一体”公式 萨伊(1767~1832)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其他西欧各国庸俗经济学的主要奠基者。他的重要著作是《 政治 经济学概论》萨伊以通俗形式解释斯密的经济学说并扩大了斯密学说中的庸俗成分。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指:资本一利润(企业 主收入+利息),土地一地租,劳动一工资。马克思称此公式是“把 社会 生产过程的一切秘密都包括在内的”①公式。在萨伊看来,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取得工资。如果利息表现为资本所固有的独特的产物,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资本家的“工资”,这样,上述谬论又可以确切地归结为:“资本一利息,土地一地租,劳动一工资”。2 马克思为何将此公式称之为“三位一体”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三位一体”这个用语本身来源于基督教义。据《新约全书》说,约瑟之妻马利亚在结婚之前就由于被圣灵所感而怀孕,她生的儿子就是耶酥。圣灵为上帝意志的化身即圣父,而耶酥是圣灵之子即圣子,同时他又是圣灵的化身。所以,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它们都是上帝的化身。马克思借用基督教的这个说教,来讽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上述谬论。本来,资本主义的利润(或利息)、地租、工资均为一个来源:雇佣工人的劳动。可是,萨伊则认为,利润(利息)、地租、工资这三种收入形式,分别由资本(生产资料)、土地和劳动这三个要素创造,这同基督教把同一个上帝区分为“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的说教是一样的。3 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理论渊源 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源于亚当.斯密理论的不彻底性。亚当.斯密价值的收入决定论认为,组成收入的工资、利润和地租成为价值的三个原始源泉,这就为工人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共同创造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形成了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基本命题。萨伊认为“全部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分解为纯收益”,①这就像斯密一样,将总产品价值c+v+m中的c给分解掉了,因此,马克思说,“这种幻想,不过是亚当.斯密以来贯穿整个政治经济学的荒谬教条。”

二 马克思如何揭示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荒谬性 首先,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批判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认为,庸俗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是“教条式的加以解释、系统化和辩护。” ③目的是将经济关系的内部联系,即本质,用一种异化的、荒谬的形式来隐蔽。因此,马克思在对公式批判时,着重是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出发,透过公式表现的经济现象,挖掘出背后所隐藏的本质。马克思对现象与本质关系的理解,受德意志古典哲学的 影响。对于事物的本质,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认为:“本质的关系是事物表现其自身所采取的特定的完全普遍的方式,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 ④因此,马克思认为 研究 事物的本质,就要找到它存在的实体及其关系,将表面的现象抽掉,从关系中找到本质,且是从社会关系中找到。而庸俗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就像“一个表皮或帷幕,里面或后面还隐藏着本质”。⑤所以,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的批判就是要透过现象找到本质。其次,看一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四十八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进行 ①②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923页 ④⑤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2页 批判的: 1 在第四十八章第i、ii部分马克思首先批判了这个公式在形式上的不合理性 马克思用“一种整齐的对称的不相称的东西” ①来形容公式形式上的荒谬。马克思认为公式表达的各种财富的源泉属于不同领域,彼此之间无共同之处,“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就像公证人的手续费、甜菜和 音乐 之间的关系一样。” ② 因为资本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和历史性质,而劳动不具有社会性质,马克思称其为“幽灵”,③土地则是无机的 自然 界本身,资本、土地、劳动三者之间根本没有共同性,这样,此公式 形式上表达的收入的源泉是不一致的。但在公式的右边,即各种源泉的产物,“反而都属于一个范围,价值的范围。” ④单就形式而言,“三位一体”就蕴含着方法论上的错误。马克思认为各种收入源泉之间只有放在同一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在形式上的表达才会成立。在第ii部分马克思指出,收入源泉之间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资本—利息,土地所有权—地租,雇佣劳动—工资,这才是属于同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形式。而“三位一体”公式中的表达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定历史性质被掩盖了。2 马克思在第iii部分又批判了公式内容上的不合理性 a “土地—地租”是无道理的。因为土地是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而地租则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本身是价值。因此,“土地—地租”是“让两个不能同约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⑤ b“资本—利息”的不合理性。马克思认为此公式根本无法解释利润或利息这种收入的来源。从两个方面来看:a 如果资本被理解为价值物,就相当于100=100+10,而“说一个价值是比他的所值更大的价值,显然是无稽之谈。”⑥b 如果资本被理解为一定的生产资料,是一种物的实体,那么“资本—利息”这个公式仍是一种不能同约的关系,即一方是使用价值,一方是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剩余价值。c“劳动—工资”这个公式的不合理性。结合《资本论》第一卷“价值”的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劳动。此公式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是和价值的概念相矛盾的,因为劳动本身并无价值,它只是价值的源泉。因此此公式也是不合理理的。3 接着,马克思指出萨伊“三位一体”公式所描述的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假象: ①②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920,921页。④⑤⑥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923,924页。a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抹煞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一般的物质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在特定的历史经济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 产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在与其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从雇佣工人的身上榨取到剩余劳动,此剩余劳动一般体现为剩余价值,而利润、地租、工资都是从剩余价值转化来的,但是由于“三位一体”公式抹煞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性,将资本等同于一般的物,体现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的本质的生产关系就被掩盖,就在表面上产生“三位一体”的假象。b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原则也造成了“三位一体”公式在经济关系上的假象。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是通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即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进行的,“是作为一份份的股息,按照社会资本中每个资本赢得的份额的比例,在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的。”① 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土地所有权的制约,土地所有者就在地租形式上分到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工人在工资的名义下只得到全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竞争给人造成了“三位一体”的假象,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商品的价值。关于这一点,第五十章马克思在论述“竞争的假象”时也指出,由竞争导致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并在此基础上引起的剩余价值的分配,会使价值量表现为“由独立地、分别地决定的、构成这个价值量的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些要素的总和形成”②的假象。c 资本、土地和劳动表现为收入的所谓源泉,是经济关系在生产当事人面前呈现的假象。收入分配要以年产品的总价值为前提条件,但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看来,却是从“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③,在他们看来,价值是由资本、土地和劳动三个不同的源泉产生的,因此,这个价值作为收入进行分配时就应该是分归这三种要素。4 资本主义产生这些假象的必然性 本质与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我们感觉到的东西不可能立即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却可以更好的感受它。理解“三位一体”公式的荒谬性,关键要理解资本这一概念,资本是以雇佣劳动的劳动为前提的,资本的背后隐藏着剩余价值的秘密,资产阶级千方百计来掩盖,他们把雇佣劳动和一般的劳动等同,这样资本和土地就是和一般劳动相对立的劳动条件,是一般的生产资料。这样资本主义的历史规 ①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929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3页 定性就被抛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就是人和自然之间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那么创造的价值必然要按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形式分配给各自的所有者,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以“三位一体”的假象表现出来。5 马克思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使资本拜物教得以完成 马克思在第一卷论述商品和货币时就指出了把生产关系本身变成物的商品拜物教性质,而“三位一体”公式把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完全表现为物的关系,这就完成了资本的拜物教特征。利润、利息、地租本来是资本家阶级凭借资本所有权和大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无偿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而“资本一利息、土地一地租”却把利息、地租看成是资本(生产资料)和土地这些物本身自然的产物,而工人的劳动只表现为工资。于是,整个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被分割为相互独立的、毫不相干的物的关系,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一个“着了魔的颠倒了的世界”,①资本拜物教得以完成。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

I 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1 生产(a)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宾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鲁宾逊故事决不像文化史家设想的那样,仅仅是对极度文明的反动和想要回到被误解了的自然生活中去。同样,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这是错觉,只是美学上大大小小的鲁宾逊故事的错觉。这倒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了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後者在过去历史时代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这种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而在18世纪的预言家看来(斯密和李嘉图还完全以这些预言家为依据),这种个人是一种理想,他的存在是过去的事;在他们看来,这种个人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因为,按照他们关於人类天性的看法,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这样的错觉是到现在为止的每个新时代所具有的。斯图亚特在许多方面同18世纪对立并做为贵族比较多地站在历史上,从而避免了这种局限性。我们愈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愈不独立,愈从属於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只有到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手段,才是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的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来看是一般关系)的时代。人是最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个人不再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在这方面无须多说。十八世纪的人们有这种荒诞无稽的看法本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是巴师夏,凯里和蒲鲁东等人又把这种看法郑重其事地引进最新的经济学中来,这一点本来可以完全不提。蒲鲁东等人自然乐於用编造神话的办法,来对一种他不知道历史来源的经济关系做历史哲学的说明,说什麽这种观念对亚当及普罗米修斯已经是现成的,后来他就被付诸实行等等。再没有比这类想入非非的陈腔滥调更加乏味的了。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好象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只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例如,是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覆,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是有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如果说最发达语言的有些规律和规定也是最不发达语言所有的,但是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於这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那末,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差别。而忘记这种差别,正是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所在。例如,他们说,没有生产工具,哪怕这种生产工具不过是手,任何生产都不可能。没有过去的,累积下来的劳动,哪怕这种劳动不过是由於反覆操作而累聚在野蛮人手上的技巧,任何生产都不可能。资本,别的不说,也是生产工具,也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可见资本是一种一般的,永存的自然关系;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恰好抛开了正是使”生产工具”,”累积下来的劳动”成为资本的那个特殊的话。因此,生产关系的全部历史,例如在凯里看来,是历代政府的恶意篡改。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可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生产的一般规定在一定社会阶段上对特殊生产形式的关系,留待别处(後面)再说。最後,生产也不只是特殊的生产,而始终是一定的社会体及社会的主体在或广或窄由各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著。科学的叙述对现实运动的关系,也还不是这里所要说的。生产一般。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总体。现在时髦的做法,是在经济学的开头摆上一个总论部份-就是标题为《生产》的那部份(参看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著作),用来论述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这个总论部份包括或者好像应当包括∶(1)进行生产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这实际上不过是要说明一切生产的基本要素。可是,我们将会知道,实际上归纳起来不过是几个十分简单的规定,却扩展成浅薄的同义反复。(2)或多或少促进生产的条件,如像亚当。斯密所说的前进的和停滞的社会状态。要把这些在斯密那里作为提示而具有价值的东西提升到科学意义上来,就得研究各个民族的发展过程终生产率程度不同的各个时期-这种研究超出本题应有的范围,但就属於本题范围来说,在叙述竞争,累积等等时是要谈到的。照一般的提法,答案总是这样一个一般的说法∶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它的生产高峰。实际上,一个民族的工业高峰是在它还不是以既得利益为要务,而是以争取利益为要务的时候。在这一点上,美国人胜过英国人。或者是这样的说法∶例如,某一些种族,素质,气候,自然条件如离海远近,土地肥沃程度等等,比另外一些更有利於生产。这又是同义反覆,即财富的主客观因素越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具备,财富就越容易创造。但是,经济学家在这个总论部份所真正要谈的并不是这一切。相反,照他们的意见,生产不同於分配等等(参看穆勒的著作),应当被描写成局限在脱离历史而独立的永恒自然规律之内的事情,於是资产阶级关系就被乘机当作社会一般的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偷偷地塞了进来。这是整套手法的多少有意识的目的。反之,在分配上,好象人们事实上可以随心所欲。即使根本不谈生产和分配的这种粗暴割裂与生产与分配的现实关系,下面这一点总应当是一开始就明白的∶无论在不同社会阶段上分配如何不同,总是可以像在生产中那样提出一些共同的规定来,可以把一切历史差别混合和融化在一般人类规律之中。例如,奴隶,农奴,雇佣工人都得到一定量的食物,使他们能够作为奴隶,农奴和雇佣工人来生存。靠贡赋生活的征服者,靠税收生活的官吏,靠地租生活的土地占有者,靠施舍生活的僧侣,或者靠什一税生活的教士,都得到一份社会产品,而决定这一份产品的规律不同於决定奴隶等等那一份产品的规律。一切经济学家在这个项目下提出的两个要点是∶(1)所有制,(2)司法,警察等对所有制的保护,对此要极简单地答覆一下∶关於第一点,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藉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制(占有)是生产的一个条件,那是同义反覆。但是,可笑的是从这里一步就跳到所有制的一定形式,如私有制。(而且还把对立的形式即无所有作为条件。)历史却表明,公有制是原始形式(如印度人,斯拉夫人,古克尔特人等等),这种形式在公社所有制形式下还长期起著显著的作用。至于财富在这种还是那种所有制形式下能更好地发展的问题,还根本不是这里所要谈的。可是,如果说在任何所有制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那末,这是同义反覆。什麽也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自相矛盾。关於第二点,对既得物的保护等等。如果把这些滥调还原为它们的实际内容,它们所表示的就比它们的说教者所知道的还多。就是说,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权关系,统治形式等等。粗率和无知之处正在於把有机地联系著的东西看成是彼此偶然发生关系的,纯粹反射联系中的东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 糊地感到,在现代警察制度下,比在例如强权下能更好地进行生产,他们只是忘记了,强权也是一种法权,而且强者的法权也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於他们的”法治国家”中。当与生产的一定阶段相应的社会状态刚刚产生或者已经衰亡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生产上的紊乱,虽然程度和影响有所不同。总之∶一切生产阶段所共同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在进一步分析生产之前,必须观察一下经济学家拿来与生产并列的几个项目。敷浅的表象是∶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占有(开发,改造)自然产品供人类需要;分配决定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给个人带来它享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的那些特殊产品;最後,在消费中,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个人占有的对象。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後,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这中间环节又是二重的,因为分配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人中,物主体化;在分配中,社会以一般的,居於支配地位的规定的形式,担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媒介;在交换中,生产和消费由偶然的个人的规定性来媒介。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分量);交换决定个人对於分配给自己的一份所要求的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因此形成一个正归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在一起。这当然是一种联系,然而是一种敷浅的联系。生产决定於一般的自然规律,分配决定於社会的偶然情况,因此它能够或多或少地对生产起促进作用;交换作为形式上的社会运动介於两者之间;而消费这个不仅被看成终点而且被看成最後目地的结束行为,除了它又反过来作用於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之外,本来不属於经济学的范围。反对政治经济学家的人们,-不论这些反对者是不是他们的同行,-责备他们把联系著的东西粗野地割裂了,这些反对者或者是同他们站在同一个基础上,或者是在他们之下。最庸俗不过的责备就是,说政治经计学家过於重视生产,把它当作目的本身。说分配也是同样重要的。这种责备的立足点恰恰是那种把分配当作与生产并列的独立自主的领域的经济见解。或者是这样的责备,说媒有把这些要素放在其统一中来理解。好象这种割裂不是从现实中进到教科书中去的,而相反地是从教科书进到现实中去的,好像这里的问题是要把概念作辩证的平衡,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关系!(a)[生产和消费]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个人在生产当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耗这种能力,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耗完全一样。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如在燃烧中)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原料的消费也是这样,原料不再保持自己的自然形状和特性,这种自然形状和特性倒是消耗掉了。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不过,这一点是经济学家所承认的,他们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称作生产的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同一性,归结起来是斯宾诺莎的命题∶”规定即否定”。但是,提出生产的消费这个规定,只是为了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跟原来意义上的消费区别开来,後面这种消费被理解为起消灭作用的与生产相对的对立面,我们且观察一下这个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例如,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於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它任何消费形式也都可以这样说。消费的生产。可是,经济学却说,这种与消费同一的生产是第二种生产,是靠消灭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因此,这种消费的生产,-虽然它是生产和消费的直接统一-是与原来意义上的生产根本不同的。生产同消费合而为一和消费同生产合而为一的这种直接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的直接两立。可见,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著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著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著生产,因为正式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後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从两方面生产著生产。(1)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於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於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後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做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做为活动著的主体的对象。(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後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做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末,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做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做为动力和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与此相应,就生产方面来说∶(1)它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而,生产在这方面创造出,生产出消费。(2)但是,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正如消费使产品得以完成其为产品一样,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首先,对象不是一般的对象,而是一定的对象,是必须用一定的而又是由生产本身所媒介的方式来消费的。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於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3)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後,-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做为动力是靠对象做媒介的。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做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因此,生产生产著消费∶(1)是由於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2)是由於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是由於生产靠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因此,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方面∶(1)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政治经济学家把两者都称为生产的消费,可是还做了一个区别。前者表现为再生产,後者表现为生产的消费。关于前者的一切研究是关于生产的劳动或非生产的劳动的研究;关於後者的研究是关於生产的消费或非生产的消费的研究。(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他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於对方之外。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在经济学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3)生产不仅直接是消费,消费也不仅直接是生产;而且生产不仅是消费的手段,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就是说,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像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不仅媒介著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消费完成生产行为,只是在消费使产品最後完成其为产品的时候,在消费把它消灭,把它的独立的物体形式毁掉的时候;在消费使得在最初生产行为中发展起来的素质通过反覆的需要达到完美的程度的时候;所以,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後行为,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後行为。另一方面,生产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然後是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这和第三项所说的这个最後的同一性,经济学在论述需求和供给,对象和需要,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需要的关系时,曾多次加以解释。这样看来,对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来说,把生产和消费同一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不仅社会主义美文学家这样做过,而且平庸的经济学家也这样做过,萨伊就是个例子;他的说法是,就一个民族来说,它的生产也就是它的消费。或者,就人类一般来说,也是这样。施托尔希指出过萨伊的错误,因为例如一个民族,不是把自己的产品全部消费掉,而是还要创造生产资料等等,固定资本等等。此外,把社会当作一个单独的主体来观察,是对它做了不正确的观察,思辨式的观察。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这里要强调的主要之点是∶如果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做一个主体的或者许多单个个人的活动,它们无论如何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消费,做为必需,做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居於支配地位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从新进行的行为。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因消费了它而再回到自己身上,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把自己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但是,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於主体对其它个人的关系。他不是直接获得产品。如果说他是在社会中生产,那末直接占有产品也不是他的目的。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插进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插在生产和消费之间。那末,分配是否作唯独立的领域,处於生产之旁和生产之外呢?(b)[生产和分配]如果看看普通的经济学著作,首先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些著作里什麽都被提出两次。举例来说,在分配上出现的是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而在生产上做为生产要素出现的是土地,劳动,资本。说到资本,一看就清楚,它被提出了两次∶(1)当作生产要素;(2)当作收入源泉,当作决定一定的分配形式的东西。利息和利润,就它们做为资本增殖和扩大的形式,因而做为资本自身的生产的要素来说,本身也出现在生产中。利息和利润作为分配形式,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他们是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为前提的分配方式。它们又是资本的再生产方式。同样,工资也是在另一个项目中被考察的雇佣劳动∶在一处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所具有的规定性,在另一处表现为分配的规定。如果劳动不是规定为雇佣劳动,那末,它参与产品分配的方式,也就不表现为工资,如在奴隶制度下就是这样。最後,地租-我们直接地来看地产参与产品分配的最发达形式-的前提,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大地产(其实是大农业),而不是通常的土地,就像工资的前提不是通常的劳动一样。所以,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於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把土地放在生产上来谈,把地租放在分配上来谈,等等,简直是幻觉。因此,像李嘉图那样的经济学家,最受责备的就是他们眼中只有生产,他们却专门把分配规定为经济学的对象,因为他们本能地把分配形式看成是一定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得以确定的最确切的表现。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指他在其中进行生产的那个生产-的地位,因而分配先於生产。这个个人一开始就没有资本,也没有地产。他一出生就由社会分配指定专门从事雇佣劳动。但是这种指定本身是资本和地产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存在的结果。就整个社会来看,从一方面说,分配似乎先於生产,并且决定生产,似忽是先经济的事实。一个征服者民族在征服者之间分配土地,因而造成了地产的一定的分配和形式,由此决定了生产。或者,它使被征服的民族成为奴隶,于是使奴隶劳动成为生产的基础。或者,一个民族经过革命把大地产粉碎成小块,从而通过这种新的分配使生产有了一种新的性质。或者,立法使地产永远属於一定的家庭,或者,把劳动[当作]世袭的特权来分配,因而把它像等级一样地固定下来。在所有这些历史上有过的情况下,似乎不是生产安排和决定分配,而相反地是分配安排和决定生产。照最浅薄的理解,分配表现为产品的分配,因此它彷佛离开生产很远,对生产是独立的。但是,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於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上述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如果在考察生产时把包含在其中的这种分配撇开,生产显然只是一个空洞的抽象;反过来说,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力求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来理解现代生产并且主要是研究生产的经济学家李嘉图,不是把生产而是把分配说成现代经济学的本题。从这里,又一次显出了那些把生产当作永恒真理来论述而把历史限制在分配范围之内的经济学家是多麽荒诞无稽。这种决定生产本身的分配究竟和生产处於怎麽样的关系,这显然是属於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如果有人说,既然生产必须从生产工具的一定分配出发,至少在这个意义上分配先於生产,成为生产的前提,那末就应该答覆他说,生产实际上有它的条件和前提,这些条件和前题构成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最初可能表现为自然发生的东西。通过生产过程本身,它们就从自然发生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东西了,如果它们对於一个时期表现为生产的自然前提,对於另一个时期就是生产的历史结果了。它们在生产内部不断地改变。例如,机器的应用既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分配,也改变了产品的分配。现代大土地所有制本身既是现代商业和现代工业的结果,也是现代工业在农业上应用的结果。上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般历史条件在生产上是怎样起作用的,生产和一般历史运动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显然属於对生产本身的讨论和分析。然而,这些问题即使照上面那样平庸的提法,也可以同样给予简短的回答。所有的征服有三种可能。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於被征服的民族(例如,本世纪英国人在爱尔兰所做的,部份地在印度所做的);或者是征服民族让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於徵收贡赋(如土耳其人和罗马人);或者是发生一种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新的,综合的生产方式(日耳曼人的征服中一部分就是这样)。在所有的情况下,生产方式,不论是征服民族的,被征服民族的,还是两者混合形成的,总是决定新出现的分配。因此,虽然这种分配对於新的生产时期表现为前提,但它本身又是生产的产物,不仅是一般历史生产的产物,而且是一定历史生产的产物。例如,蒙古人把俄罗斯弄成一片荒凉,这样做是适合於他们的生产,畜牧的,大片无人居住的地带是畜牧的主要条件。在日耳曼蛮族,用农奴耕作是传统的生产,过的是乡村的孤独生活,他们能够非常容易地让罗马各省服从於这些条件,因为那里发生的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已经完全推翻了旧的农业关系。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某些时期人们只靠劫掠生活。但是要能够劫掠,就要有可以劫掠的东西,因此就要有生产。而劫掠方式本身又决定生产方式。例如,劫掠一个从事证券投机的民族就不能同劫掠一个游牧民族一样。奴隶直接被剥夺了生产工具。但是奴隶受到剥夺的国家的生产必须安排得容许奴隶劳动,或者必须建立一种适于使用奴隶的生产方式(如在南美等)。法律可以使一种生产资料,例如土地,永远属於一定家庭。这些法律,只有当大土地所有权适合於社会生产的时候,如像在英国那样,才有经济意义。在法国,尽管有大土地所有权,但经营的是小土地农业,因而大土地所有权就被革命摧毁了。但是,土地析分的状态是否例如通过法律永远固定下来了呢?尽管有这种法律,土地的所有权却又集中起来了。法律在巩固分配关系方面的影响和它们由此对生产发生的作用,要专门加以确定。(c)最後,交换和流通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既然交换只是生产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费一方之间的媒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当然也就当做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首先很明显,在生产本身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直接属於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第二,这同样适用於产品交换,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在这个限度内,交换本身是包含在生产之中的行为。第三,所谓企业家之间的交换,从它的组织方面看,既完全决定於生产,且本身也是生产行为。只有在最后阶段上,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交换的时候,交换才表现为独立於生产之外,与生产漠不相干。但是,(1)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成果,也就没有交换;(2)私的交换以私的生产为前提;(3)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例如,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中的交换,城市中的交换等等。可见,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当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著生产的对立规定上的自身,也支配著其它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和消费是不能支配作用的东西,那是自明之理。分配,作为产品的分配,也是这样。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於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随著分配的变动,例如,随著资本的集中,随著城乡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著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著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3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当我们从政治经济学方面观察某一国家的时候,我们从该国的人口,人口的阶级画分,人口在城乡海洋的分布,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布,输入和输出,全年的生产和消费,商品价格等等开始。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例如在经济学上从做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察起来,这是错误的。如果我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麽也不是。因此,如果我从人口著手,那末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进的规定之後,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於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於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第一条道路是经济学在它产生时期在历史上走的道路。例如,十七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从人口,民族,国家,若干国家等等开始;但是他们最后总是从分析中找出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的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等。这些个别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从劳动,分工,需要交换价值等等这些简单的东西上升到国家,国际交换和世界市场的各种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後一种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因而黑格尔陷入幻觉,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其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举例来说,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如交换价值,是以人口,以在一定关系中进行生产的人口为前提的;也是以某种形式的家庭,公社或国家等为前提的。它只能做为一个既与的,具体的,生动的整体的抽象片面的关系而存在。相反,做为范畴,交换价值却有一种洪水期前的存在。因此,在意识看来-而哲学意识就是被这样规定的∶在它看来,正在理解著的思维是现实的人,因而,被理解的世界本身才是现实的世界-范畴的运动表现为现实的生产行为(只可惜它从外界取得一种推动),而世界是这种生产行为的结果;这-不过又是一个同义反覆-只有在下面这个限度内才是正确的∶具体总体做为思维总体,做为思维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决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驾乎其上而思维著的,自我产生著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著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於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著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著。因此,就是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一定要经常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但是,这些简单的范畴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以前是否也有一种独立的历史存在或自然存在呢?要看情况而定。比如,黑格尔论法哲学,是从主体的最简单的法的关系即占有开始的,这是对的。但是,在家庭或主奴关系这些具体的多的关系之前,占有并不存在。相反,如果说有这样的家庭和氏族,它们还只是占有,而没有所有权,这倒是对的。所以,这种比较简单的范畴,表现为简单的家庭或氏族的公社在所有权方面的关系。它在比较高级的社会中表现为一个发达的组织的比较简单的关系。但是那个以占有为关系的具体的基础总是前提。可以设想一个孤独的野人占有东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占有并不是法的关系。说占有在历史上发展为家庭,是错误的。占有倒总是以这个”比较具体的法的范畴”为前提的。但是,不管怎样总可以说,简单范畴是这样一些关系的表现,在这些关系中,不发展的具体可以已经实现,而那些通过较具体的范畴在精神上表现出来的较多方面的联系和关系还没有产生;而比较发展的具体则把这个范畴当作一种从属关系保存下来。在资本存在之前,银行存在之前,雇佣劳动存在之前,货币能够存在,而且在历史上存在过。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来,可以说,比较简单的范畴可以表现一个比较不发展的整体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关系,或者可以表现一个比较发展的整体的从属关系,後面这些关系,在整体向著一个比较具体的范畴表现出来的方面发展之前,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在这个限度内,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可以说,有一些十分发展的,但在历史上还不成熟的社会形式,其中有最高级的经济形式,如协作,发达的分工等等,却不存在任何货币,秘鲁就是一个例子。就在斯拉夫公社中,货币以及作为货币的条件的交换,也不是或者很少是出现在个别公社内部,而是出现在它的边界上,出现在与其它公社的交往中,因此,把同一公社内部的交换当作原始构成因素,是完全错误的。相反地,与其说它起初发生在同一公社内部的成员间,不如说它发生在不同公社的相互关系中。其次,虽然货币很早就全面地发生作用,但是在古代它只是片面发展的民族即商业民族中才是处於支配地位的因素。甚至在最文明的古代,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货币的充份发展-在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中这是前提-只是在他们解体的时期。因此,这个十分简单的范畴,在历史上只有在最发达的社会状态下才表现出它的充份的力量。它决没有历尽一切经济关系。例如,在罗马帝国,在它最发达的时期,实物税和实物租仍然是基础。那里,货币制度原来只是在军队中得到充份发展。它也从来没有掌握劳动的整个领域。可见,比较简单的范畴,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之前存在,但是,它的充分深入而广泛的发展恰恰只能属於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而比较具体的范畴在一个比较不发达的社会形式中有过比较充份的发展。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它在这种一般性-作为劳动一般-上的表象也是古老的。但是,在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上来把握的”劳动”,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那些关系一样,是现代的范畴。例如,货币主义把财富看成还是完全客观的东西,看成存在於货币中的物。同这个观点相比,重工主义或重商主义把财富的源泉从对象转到主体的活动-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是,他们仍然只是局限地把这种活动本身理解为取得货币的活动。同这个学派相对立的重农学派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做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做产品一般,看做劳动的一般成果了。这种产品还与活动的局限性相应而仍然被看做自然规定的产品-农业的产品,主要还是土地的产品。亚当.斯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有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抽象一般性,也就有了被规定为财富的对象的一般性,这就是产品一般,或者说又是劳动一般,然而是作为过去的,物化的劳动。这一步跨得多麽艰难,多麽远,只要看看连亚当.斯密本人还时时要回到重农学派的观点上去,就可想见了。这会造成一种看法,好象由此只是替人-不论在哪种社会形式下-做为生产者在其中出现的那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关系找到了一个抽象表现。从这一方面来看这是对的,从另一方面看来就不是这样。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以一个十分发达的实在劳动种类的总体为前提,在这些劳动种类中,任何一种劳动都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所以,最一般的抽象只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的发展的地方,在那里,一种东西为许多东西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这样一来,它就不再只是再特殊形式上才能加以思考了。另一方面,劳动一般这个抽象,不仅仅是具体的劳动总体的精神结果。对任何种类的劳动的同样看待,适合於这样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一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来说是偶然的,因而是无差别的。这里,劳动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都是创造财富一般的手段,它不再是在一种特殊性上同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在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存在形式-美国,这种情况最为发达。所以,在这里,”劳动”,”劳动一般”,直截了当的劳动这个范畴的抽象,这个现代经济学的起点,才成为实际真实的东西。人们也许会说,在美国表现为历史产物的东西-对任何劳动同样看待-在俄罗斯人那里,比如说,就表现为天生的素质了。但是,首先,是野蛮人具有适应一切的素质还是文明人自动去适应一切,是大有区别的。并且,在俄罗斯人那里,实际上同对任何种类劳动同样看待这一点相适应的,是传统地固定在一种十分确定的劳动上的状态,他们只是由於外来的影响才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劳动这个例子确切地表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於它们的抽象而适用於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这於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份的意义。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借这些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继续在这里存留著,一部分原来只是徵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份意义,等等。人体解剖对于猴类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徵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後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但是,决不是像那些抹杀一切历史差别,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式的经济学家所理解的那样。人们认识了地租,什一税等等。但是不应当把它们等同起来。其次,因为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只是发展的一种对抗的形式,所以,那些早期形式的各种关系,在它里面常常只以十分萎缩的或者漫画式的形式出现。公社所有制就是个例子。因此,如果说资产阶级经济的范畴包含著一种适用於一切其它社会形式的真理这种说法是对的,那末,这也只能在一定意义上来理解。这些范畴可以在发展了的,萎缩的了,漫画式的种种形式上,然而总是在有本质区别的形式上,包含著这些社会形式。所谓的历史发展总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著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因为它很少而且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够进行自我批判,-这里当然不是指做为崩溃时期出现的那样的历史时期,-所以总是对过去的形式做片面的理解。基督教只有在它的自我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所谓在可能范围内准备好时,才有助於对早期神话作客观的理解。同样,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在资产阶级经济没有把自己神话化而同过去完全等同起来时。它对于前一个社会,即它还得与之直接斗争的封建社会的批判,是与基督教对异教的批判或者新教对旧教的批判相似的。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与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一定社会的,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因此,这个一定社会在科学上也决不是把它当作这样一个社会来谈论的时候才开始存在的。这必须把握住,因为这对于分篇直接具有决定的意义。例如,从地租开始,从土地所有制开始,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因为它是同土地结合著的,而土地是一切生产的源泉,并且它又是同农业结合著的,而农业是一切多少固定的社会的最初的生产方式。但是,这是最错误不过的了。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著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它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著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以畜牧民族为例(纯粹的渔猎民族还处于真正发展的起点之外)。在他们中间出现一定形式的,即偶然的耕作。土地所有制由此决定了。它是公有的,这种形式依这些民族保持传统的多少而或多或少地遗留下来,斯拉夫人中的公社所有制就是个例子。而在从事定居耕作-这种定居已是一大进步-的民族那里,像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耕作处于支配地位,那里连工业,工业的组织以及与工业相应的所有制形式都或多或少带著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或者像在古代罗马人中那样工业完全附属於耕作;或者像中世纪那样工业在城市中和在城市的各种关系上摹仿著乡村的组织。在中世纪,甚至资本-只要不是纯粹的货币资本-做为传统的手工工具等等,也带著这种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情况则相反。农业越来越变成仅仅是一个工业部门,完全由资本支配。地租也是如此。在土地所有制居于支配地位的一切社会形式中,自然联系还占优势。在资本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优势。不懂资本便不能懂地租。不懂地租却完全可以懂资本。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必须放在土地所有制之前来说明。分别考察了两者之後,必须考察它们的相互关系。因此,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先后次序来安排是不行的,错误的。它们的次序倒是由他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同看来是它们的合乎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次序的东西恰好相反。问题不在於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在历史上占有什麽地位,更不在於它们在”观念上”(蒲鲁东)(在历史运动的一个模糊表象中)的次序。而在於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古代世界中的商业民族-腓尼基人,迦太基人-表现的单纯性(抽象规定性);正是由农业民族占优势这种情况决定的。做为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资本,在资本还没有成为社会的支配因素的地方,正是在这种抽象中表现出来。伦巴第人和犹太人对于经营农业的中世纪社会,也是处于这种地位。还有一个例子,说明同一些范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地位,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最新形式之一∶股份公司。但是,它还在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就曾以特权的,有垄断权的大公司的形式出现。国民财富这个概念,在十七世纪经济学家看来,无形中是说财富的创造仅仅是为了国家,而国家的实力是与这种财富成比例的,-这种观念在十八世纪的经济学家中还部份地保留著。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伪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财富本身和财富的生产被宣布为现代国家的目的,而现代国家被看成只是生产财富的手段。显然,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於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分析过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的)。(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的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国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注意∶应该在这里提到而不该忘记的各点∶(1)战争比和平发达的早;某些经济关系,如雇佣劳动,机器等等,怎样在战争和军队等等中比在资产阶级社会内部发展的早。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关系在军队中也特别显著。(2)历来的观念的历史编纂法同现实的历史编纂法的关系。特别是所谓文化史,旧时的宗教使和政治史。(顺便也可以说一下历来的历史编纂法的各种不同方式。所谓客观的,主观的(伦理的等等)。哲学的。)(3)第二级的和第三级的东西,总之,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在这里的影响。(4)对这种见解中的唯物主义的种种非难;同自然唯物主义的关系。(5)生产力(生产资料)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辨证法,这样一种辨证法,它的界限应当确定,它不抹杀现实差别。(6)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现代艺术等等。这种不平衡在理解上还不是像在实际社会关系本身内部那样如此重要和如此困难。例如教育。美国同欧洲的关系。可是,这里要说明的真正困难之点是∶生产关系作为法的关系怎样进入了不平衡的发展。例如罗马私法(在刑法和公法中这种情形较少)同现代生产的关系。(7)这种见解表现为必然的发展。但承认偶然。怎样。(对自由等也是如此。)(交通工具的影响。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8)出发点当然是自然规定性;主观地和客观地。部落,种族等。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彷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他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画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於对于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我们先拿希腊艺术同现代的关系作例子,然后再说莎士比亚同现代的关系。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邱必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著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在印刷所广场旁边,法玛还成什麽?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不是随便一种神话,就是说,不是对自然(这里指一切对象,包括社会在内)的随便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埃及神话决不能成为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母胎。但是无论如何总得是一种神话。因此,决不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并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从另一方面看∶阿基里斯能同火药和弹丸并存吗?或者,《伊利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著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谬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但是,困难不在於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他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它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著吗?为什麽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於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并不矛盾。它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资料来源:写於1857年8月底-9月中原文是德文,第一次发表於1902-1903年《新时代》第1卷第23-25期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3-762页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者:马克思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本文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上册》/1972年版/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TheGrundrisse)

第三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记得那晚我第一次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遍下来,满头雾水,什么也没看明白;于是第二遍,这次好多了,依稀知道到是关于马克思写书和研究的历程。

第三遍已豁然开朗:整篇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体系和写书的初衷;第二部分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历,其中大致有四个阶段:

(1)1842——1843年,马克思做《莱茵报》编辑期间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2)1844年,巴黎,马克思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并形成了后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1845——1847年,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会,对哲学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4)1950年以后,不列颠博物馆,马克思又分析了大量资产阶级史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845—1847这一阶段。在此期间,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意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以及其他的一些精彩的论述。众所周知,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学为基础的,读了这篇文章,能深刻领会到蕴涵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对诸多问题的看法豁然开朗。

我来自农村,对社会低层的生存状态有诸多的接触。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那时的农村还叫做农村,农民还是农民,鸡犬之声相闻,农村副业很发达,一派繁荣。可到我读初中之后,农村经济开始低迷,一片死气沉沉。而当时的国家统计数字却说,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最近两年好不风光的山西煤矿主们,他们一夜暴富,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与此同时矿难频发,动辄几十人死亡。再者还有身边同学浮躁的气氛。我就武断的认为:现代的国人普遍缺乏信仰,整个社会信仰缺失。我甚至一腔书生意气抱怨说:美国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变成法律问题,而在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成了政治问题。甚至这次入党,我也只是求洁身自好,求个人进步,并没有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这么高的觉悟。

然而,当我读到“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依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依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我豁然开朗:我羞于自己先前狭隘的目光。

对的,我们评价这场变革不能局限于眼前的情形,要着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变迁,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我们是在社会生产力极度底下的情况下,由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这就注定了生产力的底下必将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改革开放,20年过去了,我们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我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我们发射了自己的神舟系列飞船;我们有刘翔、姚明这样世界级的明星;我们有2008奥运会。当然了,生产力的极度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相对落后,社会中便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这却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我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必须能够接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弊端,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也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以上种种,我不禁欣喜万分,这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谁不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为这场浩大的变革锦上添花呢!

我顿然醒悟了,我们不是没有信仰,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华夏文明,让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遍世界各地。

诚然,我不敢说,现在我有了很高的思想觉悟,但起码我有了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希望我能有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振兴中华的觉悟。至少,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面的路还很长,我会走好,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第四篇: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论文

一、批判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主谓颠倒”

马克思在《批判》中对“市民社会”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他更多地是依据黑格尔的说法来理解市民社会的。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的根本“精神特质”是私人的利己主义,它以特殊利益和私人需要为基本原则。马克思基本上也是在这层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地认为,马克思在《批判》中完全照搬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和基本内涵,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停留在黑格尔的层次上,比如他在手稿的后部分就逐步意识到从长子继承制和地产等私有财产的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概念和基本内容,超越了黑格尔的“需要体系”的理解水平。在“国家”的理解上,马克思也主要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但也有所突破,如从现实的人、私有财产、等级要素等方面来理解政治国家和国家制度。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法哲学以及思辨唯心主义,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批评黑格尔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问题上的目的论倾向

黑格尔认为:“对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来说,国家一方面是外在必然性和它们的最高权力,它们的法规和利益都从属于这种权力的本性,并依存于这种权力;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可以看出,黑格尔将国家看作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内在目的”。马克思指出,这两者是“二律背反”的:“外在必然性”表明国家和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市民社会以特殊东西而非普遍东西为自身本质的,即以特殊利益和私人需求为本质,它根本上不是以国家为内在目的。所以说,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内在目的,因此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实,黑格尔头脑中装的是一种目的论的思维方式,一种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因为在黑格尔这里,“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的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像活动。

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

二、对王权的批判

在国家权力归属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针锋相对。黑格尔认为主权在君,王权是国家的核心,马克思用“人民主权”论批判“君主主权”论。作为一个总体,王权包括三个环节:国家制度和法律的普遍性、作为特殊对普遍的关系的协商、作为自我规定的最好决断环节。黑格尔认为,绝对自我规定的最后决断环节是最重要的,它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归宿,也是其他一切东西的现实性的开端。王权在根本上被视为单一个体的意志。个人的意志就是王权。总而言之,任意就是王权,王权就是任意。马克思对黑格尔“王权就是任意”观点的揭露与批判,大致有下面几个角度:

(一)王权集中于单一个体即君主

黑格尔说道:“主权最初只是这种思想性的普遍思想,它只是作为自我确信的主观性,作为意志所具有的一种抽象的、也就是没有根据的、能左右最后决断的自我规定而存在。这就是国家中的个人因素本身,而国家本身也只有通过这种个人因素才能成为一个单一的东西。可是主观性只有作为主体才真正存在,人格只是作为人才存在,而在已经发展到实在合理性这个阶段的国家制度中,概念的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其自为地现实的独特的形式。因此,整体的这一绝对决定性的环节就不是一般的个体性,而是一个个人,即君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黑格尔认为国家主权必然集中于单一个体才能现实的存在,主权的个体性因素就是君主。黑格尔把君主规定为人格化的主权,表达了“主权在君”的专制主义思想。“国家人格只有作为一个人,作为君主才是现实的。”

马克思揭露出,黑格尔硬把国家主权和普遍意志说成单一个体即君主意志。“主权在君”思想意味着,君主是国家的人格,是人格化的主权,其他所有人都被排除在国家主权和国家意志之外,导致的结果是:“朕即国家”。黑格尔在坚持主权在君思想的同时,还批评人民主权思想。他认为人民主权思想是混乱的、粗陋的。总之,主权在君的观点直接证明了王权就是任意的论断:“君主是国家中个人意志的、无根据的自我规定的环节,是任意的环节。”

三、对立法权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立法权是国家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狭隘的立法权思想是黑格尔思辨国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的后半部分,对黑格尔的立法权思想进行了揭示和批判

(一)揭露黑格尔的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二律背反”

对于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关系,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立法权高于国家制度。立法权是组织普遍东西的权力,是规定国家制度的权力。立法权应该存在于或已经存在于国家制度之前或之外。二是立法权从属于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以国家自身理念为目的和原则的,只要它依据自身概念本性规定自己的活动,它就是合乎理性的,所以国家制度不以他者为原则,不受他者规定的权力而活动。相反,立法权是以国家制度为前提的,它是按照国家制度确立起来的权力,国家制度通过各种法律来规定立法权的方向和边界。“立法权只有在国家制度的范围内才是立法权,如果国家制度在立法权之外,那么,它就处于法律之外了。”显然,一般看来,立法权与国家制度之间关系是矛盾的、“二律背反”的。黑格尔如何解决立法权与国家制度的“二律背反”呢?

他的想法集中体现在下面这段话中:“立法权所涉及的是法律本身(因为法律需要进一步规定),以及那些按其内容来说完全具有普遍性的国内事务。立法权本身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国家制度是立法权的前提,因此,它本身不由立法权直接规定的,但是它通过法律的不断完善、通过普遍行政事务所固有的前进运动的性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黑格尔这段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国家是理念的自我运动,理念的实现就是国家制度,有了国家制度才有立法权。所以国家制度是先于或外在于立法权的,它本身不由立法权规定,相反,它是立法权的前提。第二,国家制度不是凝固的,而是不断发展的,通过立法权、法律以及行政事务等手段可以逐步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而是把它变成另一个“二律背反”:“把立法权的作用即它的按照国家制度确定的作用置于同它的按照国家制度确定的使命相矛盾的境地。”

黑格尔的错误不仅在于没能解决立法权与国家制度之间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他站在为普鲁士专制主义辩护立场上,主张立法权从属于国家制度的观点。实际上,在黑格尔看来,立法权只是王权的附庸,他害怕人民通过立法权来制约王权,甚至是改变国家制度,他只是赋予立法权“完善”既定国家制度的权力,根本上是不可能改变国家制度性质的,也就是普鲁士的君主制国家的性质。马克思认为,能否解决立法权与国家制度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在于:是否使人民提升为政治国家(国家制度和法律)的原则。马克思指出,人民是立法主体,也是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一方面,人民是立法主体,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国家制度。立法权代表人民意志,国家应在人民意志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国家制度,建立符合人民利益的新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国家制度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人民立法权决定了国家制度,但国家制度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论它如何变化发展,只要它顺从人民意志,符合人民利益,就是合理的。国家制度一旦不合理,人民有权立足于自身意志、现实利益及时调整或改变国家制度。总之,在马克思看来,立法权是人民意志自由的最高表达方式,人民有权制定国家制度,且能根据时代发展和自身意志需求随时改变国家制度。

第五篇: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摘要] 个人主义本来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 这种源于西方的思潮正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个人主义这种错误人生观的批判, 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主义的错误和危害,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大学生应摒弃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个人主义

批判

一、什么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思想渊源于西方,在西方历史上, 个人主义最早表现为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思想。普罗塔哥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思想, 造成了西方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时期, 个人主义反对神性,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它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 起着思想解放的作用。因此,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哲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个人主义本来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个人主义强

调一起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为了个人利益甚至可以牺牲集体利益。个人主义主张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以下简要列举个人主义主要的特征:

1、个人主义属于资产剥削阶级的人生观,代表的是狭隘的剥削阶级的利益,它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不容许任何人哪怕是他的家庭成员有侵犯他个人利益的行为; 强调个人拥有绝对的的自由,不容许任何人去干涉其拥有这种自由的权利; 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维护个人私有利益,哪怕是需要牺牲集体利益。推崇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人可能会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而无视道德甚至法律的存在,对整个社会健康发展来说,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极端个人主义。

2、个人主义把极端的个人私利当作判断人的行为善恶的标准, 以个人能否获得最大利益作为事物存在价值的判断标准,它的实质在于个人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 强调个人的利益是一切行动的目的,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最高行为准则, 以个人欲望的满足为目标。从实际行动来看, 推

崇个人主义的人对于于己无益的事绝对不做, 他们的行为和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个人欲望的满足, 并以此作为价值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对人的需要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而无视而人的全面发展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3、个人主义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忽视了人存在和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性。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会使人失去社会和集体意识,不顾一切地都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 不以社会、集体的发展和需要为目标导向,仅仅是片面地追求个人的发展,强调个性和自由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反对任何人对其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和限制。

4、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体自主性。主张依靠自己、自足自立,反对怨天尤人、依从他人,主张个人具有足以成就伟大事业的能力,实际上,个人主义

在本质上就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自我至上,也就是利己主义。

二、为什么要批判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人生观曾经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它曾经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为人类反封建斗争作过贡献。但是,个人主义以个人的价值为目标, 强调的也就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平台, 为了个人利益, 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 它明目张胆地鼓吹以个人为中心和个人本位, 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惜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主张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做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尔虞我诈, 以至不顾道德、人格等丑恶现象。这种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就是消极腐败、功利思想的严重泛滥, 导致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不思进取, 腐化堕落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这也是个人主义引起道德焦虑的种种表现。因此,在当今社会中,个人主义主要起消极作用,它会导致社会道德状况的败坏, 导致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 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导致社会凝聚力的涣散,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个人主义是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根本对立的,从某种程度来说, 个人主义就是侵蚀和腐化当代大学生的最大诱因。

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 一切从个人出发, 以满足个人私欲为目的的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过分张扬个性的自由, 过于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独立自主的个人价值。个人主义直接表现出反对权威, 反对国家和集体对个人的限制、干预, 提倡人人自治, 无为而治等, 这样的思想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社会个体之间缺乏团结,个人严重脱离集体,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严重削弱等后果。从已有的实际事例来看,个人主义使高校学风不正, 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价值观念扭曲, 校园风气败坏, 从而使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

三、怎样摒弃个人主义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摒弃对子女的溺爱,培养孩子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加强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学会宽容、理解别人,及时纠正孩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言谈中只注重个人感受,与集体、他人保持距离的行为; 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以及同情关心他人的良知; 培养子女对自己家庭的责任延伸到对社会、对国家责任的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义务感。

在学校教育方面,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于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通过认识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增强对个人主义的认识; 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人生观,让他们意识到国家、社会、集体并不是遥远的、虚无的,意识到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对大学生来说,当代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 排除一切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定自己的信念, 积极融人社会, 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凡事以首先以集体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各种班集体活动,乐于助人,不计个人得失,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心系祖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生产劳动,社区活动等,在实践中坚定信念,自觉认同并践行集体主义本位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惠杰.如何正确评价个人主义思想[J].学术探讨,2009,(4).3.朱彩霞.浅议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与反思[J].理论学习,2008,(11).4.汤平,陈正伦.本科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调查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5).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一、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利益、需要、尊严、以及权益至高无上。

个人主义是与无产阶级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根本对立的。个人主义也是小生产者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他们身上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和狭隘自私。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就是指人们都希望我或者我们的事物更好。爱国主义其实就是人们不满足本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个人主义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我的事物更好的信仰或理念。在个人主义中存在着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它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古代希腊,民主主体论基本上是整体主义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贯穿了整体主义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更是坚定不移地认为,“活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于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随着城邦的没落,各国相继出现了个人主义。很多人都持有个人主义人生观。直至演变到现在。

二、个人主义的表现

在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得失上十分计较;看重局部、表面和暂时;忽略全局、长远、深度和超越。

(2)挫折感增强,压抑、郁闷、感觉沉甸甸的、僵化。这都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与为人们服务、集体主义以及大公无私相矛盾而慢慢发展起来的。

(3)道德虚无主义、唯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表现强烈。

而在国外个人主义表现更加强烈,就拿美国来说吧!在个人隐私上,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年龄、婚姻、工作和收入,在美国则不然。在美国人看来,这些都属于隐私,别人不得打听。一个人要访问另一家,必须事先打招呼,未得主人允许不得跨进别人的家门;在个人自立上,美国孩子长到18岁,便离开父母,自立门户。老人也不愿住在自己子女宽敞的家里。父母与子女进餐馆,吃罢饭后,各自付饭钱;在个人表现上,美国人勇于个人表现,爱“出风头”,爱冒险,爱新奇。一些美国人为争创世界纪录,比吃多少条“热狗”,吸多少支香烟,喝多少瓶啤酒,跳伞结婚、海底结婚、坟场结婚,无奇不有。

三、个人主义的错误

对于个人主义,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它完全是错的,我们很多人对个人主义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个人主义绝不等于“自私自利”。因为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反对封建贵族的反动统治和追求资产阶级的现实利益的斗争中,个人主义人生观也是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是,随着资产阶级

走向反动,这种人生观则违背历史发展规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道德进步。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所以严格的来讲,个人主义在当今社会中存在是不行的,是错误的,因此也遭到了各界人士的批判。

四、个人主义的实质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完整形态的伦理思潮和价值观念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根据托克维尔和一些思想家的理论概括,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的理论,在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上,特别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集体、国家和他人,只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第二,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它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并极力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第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想,是一种财产制度即个体所有制。

个人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许多不同的学派,他们在阐释自己的理论时,存在着某些差别甚至相互攻讦,但却有着一般的、共同的性质。从表面上看,个人主义尊崇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它完全颠倒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的真实关系。个人主义者把个人利益作为判断行为的唯一而普遍的尺度,以个人欲望的满足为归宿。尽管不能把个人主义简单等同于利己主义,但它们之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在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中存在着利己主义的诱发因素,有时甚至直接表现为利己主义。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主义在本质上就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自我至上,也就是利己主义。

总之,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尤其在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以后,情形更是如此。

五、个人主义的危害

个人主义对于社会与个人来说危害十分严重,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严重侵害社会肌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社会生活领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过分张扬损害了个人自由,迫使人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甚至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异常形态。第二,在道德生活领域,诸如大多数人的诚实、责任感、纪律感等品德在下降。个人主义的泛滥,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种种消极的道德与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个自由的国家是存在不下去的。第三,在政治生活领域,个人主义张扬个性自由,对个人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也易导致一些负面效应,如人民政治意识的淡化,极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 的出现等。第四,在经济生活领域,个人主义给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一定危害。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盲目性,个人主义追逐一己之利能达到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说法在20~30年代经济危机中就已破产。

六、出现个人主义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

既然个人主义人生观严格的来讲是不好的生活态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并且十分严重呢?之所以出现这种这种情况,原因有许多方面。首先,不是每个人都生活在那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他所接触到的每一个社会索引,都在影响着他,所以,自私是一种习惯,个人主义是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确是养成的,只不过滋养它的土壤是周围的环境。但严格来讲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要知道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很多阳光的,温暖的,让人心动的画面,这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但前提是必须让自己有那么一颗心。其次,現在的社會一切都向钱看,经济利益放第一。有些孩子的過度骄傲等現象,則是因为当今每家都只有一個孩子,亲朋好友及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孩子一個人身上,自然会养成孩子骄纵的心理。在当代大学校园,个人主义现象非常普遍,大学个人主义弥漫严重,各种事情导致的脑力劳动沉重,应试教育的推动以及家庭独生子女所导致,再加上市场逐利等现象弥漫校园,种种因素导致了个人主义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当代科技发达,大学生得到信息的途径多只又多,国际信息通讯发达,因此也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加上中国封建传统思想。导致大学校园个人主义现象十分严重。

既然个人主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该如何来面对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人主义,不能用消极仇视的态度,不能去逃避不管,应该要正视,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去解决,使个人主义现象减少乃至消失。在学校中加强对个人主义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个人主义的危害,远离个人主义人生观。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来惩罚因其个人主义而导致别人与国家安全与财产损失的人。参考文献

1、《理想国》,作者柏拉图

下载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对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批判

    初探中国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 作者:陆海天 指导老师:朱宇 (湖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 邮编430221) 中文摘要:继承制度几乎相伴着财产私有制而得到沿袭和发展。财产继承制度,是人类社会......

    对马克思的态度

    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几十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在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总的要求应该是:必须把坚持与发展结合起来。不坚持马克思......

    第15章“三位一体”公式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庸俗性

    第15章“三位一体”公式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庸俗性15.1复习笔记1.商品价值与收入间的联系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与各种形式收入(工资、利润、地租)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

    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错误认识的批判

    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错误认识的批判 耿有权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6) 摘 要:本文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八个理念误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看待这些理念问题的......

    《韩非子》对儒的批判论文[全文5篇]

    摘 要:韩非与儒家在思想上存在着对立,这是毋庸置疑的。谈及韩非更多是反儒,笔者认為韩非对儒家的“批判”存在着空间。本文拟从韩非对“儒”的态度,分析韩非的批“儒”更多是针......

    鲁迅散文中的对封建思想的批判

    鲁迅散文中对封建思想的批判 摘要:鲁迅的散文中记录了他的儿时的一些记忆,借以来怀念童年、同情弱者,或者批判军阀手下的文人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

    《祝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 ——浅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历史悲剧原因的分析,揭示出导致祥林嫂之死的......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