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非子》对儒的批判论文
摘 要:韩非与儒家在思想上存在着对立,这是毋庸置疑的。谈及韩非更多是反儒,笔者认為韩非对儒家的“批判”存在着空间。本文拟从韩非对“儒”的态度,分析韩非的批“儒”更多是针对当时之儒生,而非对儒家思想的全部否定。
关键词:《韩非子》;“儒”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无道,社会秩序混乱,诸子思想应时代而生,其中对治国之道,争论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和法家。而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对儒家思想的争论是避免不了的。若将韩非与儒家思想绝对的对立,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以《韩非子》原典为依据,分析韩非对儒家的“批判”。
(1)《韩非子》批“儒”的思考
《韩非子》中对“儒”的提及有侏儒、老儒、儒者、儒侠等,对“儒”的态度并非激烈的抨击和全然的否定。《八奸》、《内储说上》、《外储说左下》等谈及“侏儒”,此乃倡优、乐师,与批“儒”无关;《内储说下》谈及“老儒”,此仅具体某一人,与儒家无关。《外储说左下》谈及“儒者”,以齐宣王之口问:“儒者博乎?儒者弋乎?儒者鼓瑟乎?”且有关儒者之博,《孔子家语·五仪解》中也有谈及“君子不博”,孔子答鲁哀公曰:“为其兼行恶道也。”此恶道乃表现为“杀贵以害义,下以害上,大小易序,贵贱易位”。孔子以小之恶行,引申到治国,实则是倡导以礼义为准则,不能以下害上,应遵循上下尊卑秩序,这也是法家所认同的。
韩非明确有批“儒”的言论,在《五蠹》和《显学》篇。韩非将“儒”归于“五蠹”之中,认为“儒以文乱法”,笔者认为此处“儒”不能直接等同于儒家思想,应是某类儒者。因下文有言“侠以武犯禁,且上以礼之”,故儒和侠应是君主礼遇的对象,应是某类人。况且,韩非也论述“儒分为八”,“八”是以学术层面来划归,或代表儒家后世的所有分支,并无确定的言论。此亦表明一个事实,韩非生活的时代,确有众多儒生,且持有不同侧重点的儒家思想。当时之儒者代表儒家之形象,并非儒家的全部思想,若以批“儒”而理解为批儒家整体思想,乃有以偏概全之嫌。
韩非师从荀子,其思想与荀子有密切的关联。韩非对“儒”的批判可能受荀子对儒者划分的影响。荀子认为儒者分为大儒,如尧舜禹、孔子、周公;小儒如春秋五霸;散儒、陋儒、腐儒、贱儒。陋儒仅读通《诗》《书》,不践行,不尊礼法;散儒,依《诗》《书》行,不尊礼法;腐儒不重言谈;贱儒,如子游氏之贱儒以君子不劳作自居。韩非认为当时之儒者,“取舍相反不同”,存在矛盾性。韩非对孔子之后的儒者充满不信任,且对尧舜之道并未否定,只是时间长远难辨真假。《韩非子》一书中对待儒家的先师孔子的评价,多为尊敬的,对待小儒“春秋五霸”实行的“霸道”思想,多是认同且践行的。笔者推测韩非对儒者的批判更多的是针对当时众多的散儒、陋儒、腐儒、贱儒之类,并非全部儒者,也并非否定全部的儒家思想。
(2)《韩非子》中的孔子形象
《韩非子》一书多次提到孔子,大多从正面角度进行分析,对孔子的贤能和地位是认同和肯定的,且韩非子对待儒家先师孔子多是一种敬重的态度。《韩非子》一书中谈及孔子共43处,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孔子的思想及对其思想的认同和吸收。韩非肯定了孔子贤人的地位及功绩,如借子圉之口侧面说明孔子之贤能;肯定孔子在鲁为政时道不拾遗的功绩;承认孔子“天下圣人”的贤能地位;肯定孔子作为儒家的最高成就。
同时,孔子的某些思想,韩非在论述时也给予了认同和吸收。其一,对信的态度。《论语》中有多处关于信的记载,信作为儒家五常之一,可见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韩非在《外储说左上》中以孔子闻晋文公攻原得卫的事件记之曰信;孔子弟子曾子杀彘守信;孔子评夔虽残暴,但能守信义立世,“小信成则大信立”。恃势、恃术的同时也要恃信。信是孔子与韩非的共识。其二,赏罚分明,重视赏罚的功效。《韩非子》载孔子是知赏、知罚之人,赏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见成效。如《内储说上》孔子认为救火为急事,应用罚才能见效。《难一》载孔子赞襄子之赏,认为“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此为赏的功用。韩非子“明赏必罚”的思想亦有可能受孔子明赏罚思想的影响。其三,法的公平。《外储说左下》记载孔子之言:“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官员依法办案,谨慎执法,虽无赦免但有仁心,能使人心不怨上,由然而知己之罪。对法的公平性和吏公平执法的行为,韩非子和孔子都是认同的。
儒家和法家,是后人给予的人为区分,略含有主观的因素。“韩非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的模式被固定化,其思想复杂被简单化,使得韩非个别不满孔子的言论被放大,一个反孔的韩非子形象也被逐步塑造出来。”法家与儒家的相似处,皆在于儒法共有的东西--法,而不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义之道。儒法对立的模式化隐含着不合理性,儒、法复杂的思想不应简单地归于对立,其也有一些相互交叉且能互相共存的思想。林纬毅认为韩非“反儒”具有局限性,受历史进化观的影响,在当今“争于力”的前提下,德治政治功效小,法治是最适宜的方式,且“儒以文乱法”,故“反儒”。在这个局限外,如上古的德治,作为纯道德概念的儒之道德,不妨碍法治的儒者以及可以被法治思想所利用的德目,都不是韩非所反对的。
韩非批“儒”,可能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中的某些儒生,尤其是大量的散儒、陋儒、腐儒、贱儒,因其以不切实际的言论任意扰乱法治,给混乱的秩序产生更恶劣的影响。韩非并非批判从孔子以来的所有儒生,若以“儒以文乱法”此一言,而断然认为韩非否定全部儒家思想,未免有笼统之嫌。
参考文献:
[1][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2]周炽成.论韩非子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和态度[J].哲学研究,2014年,第11期.[3]林纬毅.法主儒从:韩非法儒思想传统的历史考察[J].国学学刊,2013年,第3期.
第二篇:儒释道论文
儒释道小论文
儒释道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集萃。这是一个广阔的名词,广阔到集纳了我们千年古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的精粹。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深意和创建它们的经典人物的生平事迹,也远远不能由我们学习的几节课时间来阐述。
似乎儒学是胜出者,毕竟我们对儒学的熟悉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其余两派。而自孔子创立推广以来,儒学在中国几乎就没有失去过思想主流的地位,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在田地里耕作的老农,谁都能淡然的吐出几句孔子的名篇。课堂上,老师对孔子的生平做了详尽的讲评,他身世的传奇,他官场的失意,他一生的跌宕起伏„„而关于孔子最后退隐的选择,老师让我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实背井离乡也好,退隐官场也罢,我想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选择也是做了足够的思考,作为后人的我们并没有太多资格去评头论足,伟人的每一步影响都是深远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料的,谁也没法为他提供最好的路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也侧面说明孔子的一生都只是为追奉真理,只要他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于离乡,对于官场,我想他多半也是淡然了。
又有人说,孔子由于时代背景与封建思想的约束,儒学的道理已经无法与当今时代趋步了,很多道理也只能听一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价值了。可是,一个人穷尽其一生思考出的道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守着这方水土延绵传承了千年,怎能说失去了时代的价值了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道理至今依旧在我们的课本上,熏陶着我们这一代一代。历经千年而不灭的就是真理,而真理本身就有着无法估量的而价值。
其实对于孔子,也许他一生未尽如愿,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培养好自己国家的子民,甚至暮年还被迫离开故土,远赴他乡。但这些也促使他的思想得以传播的更远。无论如何,这样的一种思想文化被我们这个有着亿万人民的民族吸收融入了骨髓和灵魂,并继承传播了千年,我想,这就是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了吧。
第三篇: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摘要] 个人主义本来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 这种源于西方的思潮正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个人主义这种错误人生观的批判, 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主义的错误和危害,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大学生应摒弃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个人主义
批判
一、什么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思想渊源于西方,在西方历史上, 个人主义最早表现为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思想。普罗塔哥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思想, 造成了西方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时期, 个人主义反对神性,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它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 起着思想解放的作用。因此,个人主义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哲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个人主义本来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个人主义强
调一起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为了个人利益甚至可以牺牲集体利益。个人主义主张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以下简要列举个人主义主要的特征:
1、个人主义属于资产剥削阶级的人生观,代表的是狭隘的剥削阶级的利益,它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不容许任何人哪怕是他的家庭成员有侵犯他个人利益的行为; 强调个人拥有绝对的的自由,不容许任何人去干涉其拥有这种自由的权利; 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维护个人私有利益,哪怕是需要牺牲集体利益。推崇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人可能会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而无视道德甚至法律的存在,对整个社会健康发展来说,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极端个人主义。
2、个人主义把极端的个人私利当作判断人的行为善恶的标准, 以个人能否获得最大利益作为事物存在价值的判断标准,它的实质在于个人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 强调个人的利益是一切行动的目的,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最高行为准则, 以个人欲望的满足为目标。从实际行动来看, 推
崇个人主义的人对于于己无益的事绝对不做, 他们的行为和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个人欲望的满足, 并以此作为价值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对人的需要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而无视而人的全面发展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3、个人主义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忽视了人存在和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性。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会使人失去社会和集体意识,不顾一切地都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 不以社会、集体的发展和需要为目标导向,仅仅是片面地追求个人的发展,强调个性和自由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反对任何人对其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和限制。
4、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体自主性。主张依靠自己、自足自立,反对怨天尤人、依从他人,主张个人具有足以成就伟大事业的能力,实际上,个人主义
在本质上就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自我至上,也就是利己主义。
二、为什么要批判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人生观曾经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它曾经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为人类反封建斗争作过贡献。但是,个人主义以个人的价值为目标, 强调的也就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平台, 为了个人利益, 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 它明目张胆地鼓吹以个人为中心和个人本位, 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惜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 主张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做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尔虞我诈, 以至不顾道德、人格等丑恶现象。这种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就是消极腐败、功利思想的严重泛滥, 导致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不思进取, 腐化堕落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这也是个人主义引起道德焦虑的种种表现。因此,在当今社会中,个人主义主要起消极作用,它会导致社会道德状况的败坏, 导致社会人际关系的恶化, 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导致社会凝聚力的涣散,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个人主义是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根本对立的,从某种程度来说, 个人主义就是侵蚀和腐化当代大学生的最大诱因。
个人主义是一切以个人为中心, 一切从个人出发, 以满足个人私欲为目的的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过分张扬个性的自由, 过于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独立自主的个人价值。个人主义直接表现出反对权威, 反对国家和集体对个人的限制、干预, 提倡人人自治, 无为而治等, 这样的思想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社会个体之间缺乏团结,个人严重脱离集体,社会和集体的力量严重削弱等后果。从已有的实际事例来看,个人主义使高校学风不正, 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价值观念扭曲, 校园风气败坏, 从而使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
三、怎样摒弃个人主义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摒弃对子女的溺爱,培养孩子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能力,学会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加强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学会宽容、理解别人,及时纠正孩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言谈中只注重个人感受,与集体、他人保持距离的行为; 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以及同情关心他人的良知; 培养子女对自己家庭的责任延伸到对社会、对国家责任的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对国家的义务感。
在学校教育方面,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于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通过认识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增强对个人主义的认识; 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人生观,让他们意识到国家、社会、集体并不是遥远的、虚无的,意识到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对大学生来说,当代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 排除一切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定自己的信念, 积极融人社会, 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凡事以首先以集体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各种班集体活动,乐于助人,不计个人得失,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心系祖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生产劳动,社区活动等,在实践中坚定信念,自觉认同并践行集体主义本位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王惠杰.如何正确评价个人主义思想[J].学术探讨,2009,(4).3.朱彩霞.浅议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与反思[J].理论学习,2008,(11).4.汤平,陈正伦.本科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调查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5).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一、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利益、需要、尊严、以及权益至高无上。
个人主义是与无产阶级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根本对立的。个人主义也是小生产者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他们身上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和狭隘自私。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就是指人们都希望我或者我们的事物更好。爱国主义其实就是人们不满足本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个人主义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我的事物更好的信仰或理念。在个人主义中存在着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它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古代希腊,民主主体论基本上是整体主义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贯穿了整体主义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更是坚定不移地认为,“活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于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随着城邦的没落,各国相继出现了个人主义。很多人都持有个人主义人生观。直至演变到现在。
二、个人主义的表现
在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得失上十分计较;看重局部、表面和暂时;忽略全局、长远、深度和超越。
(2)挫折感增强,压抑、郁闷、感觉沉甸甸的、僵化。这都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与为人们服务、集体主义以及大公无私相矛盾而慢慢发展起来的。
(3)道德虚无主义、唯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表现强烈。
而在国外个人主义表现更加强烈,就拿美国来说吧!在个人隐私上,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年龄、婚姻、工作和收入,在美国则不然。在美国人看来,这些都属于隐私,别人不得打听。一个人要访问另一家,必须事先打招呼,未得主人允许不得跨进别人的家门;在个人自立上,美国孩子长到18岁,便离开父母,自立门户。老人也不愿住在自己子女宽敞的家里。父母与子女进餐馆,吃罢饭后,各自付饭钱;在个人表现上,美国人勇于个人表现,爱“出风头”,爱冒险,爱新奇。一些美国人为争创世界纪录,比吃多少条“热狗”,吸多少支香烟,喝多少瓶啤酒,跳伞结婚、海底结婚、坟场结婚,无奇不有。
三、个人主义的错误
对于个人主义,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它完全是错的,我们很多人对个人主义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个人主义绝不等于“自私自利”。因为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反对封建贵族的反动统治和追求资产阶级的现实利益的斗争中,个人主义人生观也是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是,随着资产阶级
走向反动,这种人生观则违背历史发展规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道德进步。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所以严格的来讲,个人主义在当今社会中存在是不行的,是错误的,因此也遭到了各界人士的批判。
四、个人主义的实质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完整形态的伦理思潮和价值观念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根据托克维尔和一些思想家的理论概括,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目标的理论,在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上,特别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集体、国家和他人,只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第二,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它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并极力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第三,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想,是一种财产制度即个体所有制。
个人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许多不同的学派,他们在阐释自己的理论时,存在着某些差别甚至相互攻讦,但却有着一般的、共同的性质。从表面上看,个人主义尊崇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它完全颠倒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的真实关系。个人主义者把个人利益作为判断行为的唯一而普遍的尺度,以个人欲望的满足为归宿。尽管不能把个人主义简单等同于利己主义,但它们之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在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中存在着利己主义的诱发因素,有时甚至直接表现为利己主义。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主义在本质上就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自我至上,也就是利己主义。
总之,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尤其在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以后,情形更是如此。
五、个人主义的危害
个人主义对于社会与个人来说危害十分严重,现实生活中个人主义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严重侵害社会肌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社会生活领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过分张扬损害了个人自由,迫使人只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在现实中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甚至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异常形态。第二,在道德生活领域,诸如大多数人的诚实、责任感、纪律感等品德在下降。个人主义的泛滥,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种种消极的道德与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个自由的国家是存在不下去的。第三,在政治生活领域,个人主义张扬个性自由,对个人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也易导致一些负面效应,如人民政治意识的淡化,极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 的出现等。第四,在经济生活领域,个人主义给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一定危害。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盲目性,个人主义追逐一己之利能达到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说法在20~30年代经济危机中就已破产。
六、出现个人主义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
既然个人主义人生观严格的来讲是不好的生活态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并且十分严重呢?之所以出现这种这种情况,原因有许多方面。首先,不是每个人都生活在那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他所接触到的每一个社会索引,都在影响着他,所以,自私是一种习惯,个人主义是一种习惯。但这种习惯确是养成的,只不过滋养它的土壤是周围的环境。但严格来讲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要知道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很多阳光的,温暖的,让人心动的画面,这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但前提是必须让自己有那么一颗心。其次,現在的社會一切都向钱看,经济利益放第一。有些孩子的過度骄傲等現象,則是因为当今每家都只有一個孩子,亲朋好友及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孩子一個人身上,自然会养成孩子骄纵的心理。在当代大学校园,个人主义现象非常普遍,大学个人主义弥漫严重,各种事情导致的脑力劳动沉重,应试教育的推动以及家庭独生子女所导致,再加上市场逐利等现象弥漫校园,种种因素导致了个人主义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当代科技发达,大学生得到信息的途径多只又多,国际信息通讯发达,因此也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加上中国封建传统思想。导致大学校园个人主义现象十分严重。
既然个人主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该如何来面对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人主义,不能用消极仇视的态度,不能去逃避不管,应该要正视,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去解决,使个人主义现象减少乃至消失。在学校中加强对个人主义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个人主义的危害,远离个人主义人生观。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来惩罚因其个人主义而导致别人与国家安全与财产损失的人。参考文献
1、《理想国》,作者柏拉图
第四篇:哲学主体性批判论文
【提要】主体性观念是近代以来人类文化的基础性思想,既导致了人类的进步,也导致了甚多恶果。主体性有其限度,人类不可滥用主体性,因为仅在人的有限的认识领域内,人才是主体,才是客体。人不可能是宇宙的主体,也不是或自身的主体。自然本身才是真正的主体,而人只是其一部分。人类如果不善待自然,自然也就不会善待人类。
【关 键 词】主体性/人类/宇宙
【 正 文 】
一、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和主体性的思想是文艺复兴以来才有的。在古希腊虽然已经具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但还没有明确形成主体性的思想,那时的人们所理解的人还不能说是一个主体,他们所理解的自然也还不是客体,古人所理解的人尚与自然处于和谐一体的状态。
尽管没有人系统地阐述过主体性思想,但近代中却到处充斥着人是主体的观念。主体性思想构成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和文化中关于人的和观念(诸如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基础,甚至成为人们行为的指针,近代以来人类的许多进步与灾难都与主体性思想有关。
所谓的主体性大致有这样一些含义:
人是中心。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也都应当以人为中心、为宗旨而展开。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目的。人的行为是为自己的,即是自为的。不能把人当作工具,社会活动应当以人为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一个人也不应当把他人当作工具,以之为自己谋利益。不把人作为目的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应当以人为本。
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主体,而自然是客体。因为人是惟一能够从自然状态中将自身解脱出来并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生物。这就是说,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实践活动来掌握自然,从而控制自然。这样,自然就成为被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就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主体性就是主体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为人不仅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还能够创造客观世界,把世界改造成更符合人们要求的状态。
主体性就是自主性。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主人,能够控制自然,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主人,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由,作为主体的人,他是有自由意志的。
具有这样一些性质的动物,被称之为“主体”。作为个人,这样的主体就是“自我”。人之所以是这样一个主体,根本原因在于他具有意识:是意识使人与自然物体和动物区别开来,是意识使人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是意识使人能够做出决断,能够认识并控制一定的自然规律,是意识使人具有自主的能力,是意识使人意识到自己是主人而非奴隶。
二、主体性的限度
主体性思想是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的蔑视,或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中人的异化现象而提出来的。它在当时起了推动进步的作用。它打破了神学教条对人的束缚,极大地促进了人的;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尊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个性得到尊重,人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制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专制制度大势已去,政治制度越来越文明。
与此同时,它也导致了许多恶果。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动物和植物迅速减少、对自然开发过度;在社会方面,则导致了个人主义、整体主义(变态的个人主义)以及人的不可遏制的种种欲望,等等。个人的自觉性是提高了,但人类整体的自觉性还没有显著的提高;个人是有意识的,但人类整体还没有达到有意识的生存。所有这些都与主体性思想有关。人自认为是主体,是万物之灵,大自然的主人,于是就为所欲为,而不考虑行为后果;肆无忌惮地追求个体的享受,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已经变成了一种动物,不仅已经远离了自然,而且已经丧失了人的多样性。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相似,一首歌、一种衣服差不多可以流行全世界,思维几乎成为全世界所有人的共同思维方式,民族的文化甚至民族正在逐渐消失,只有在苟延残喘的少数古老民族那里才有一点民族化的东西存在。
这一切说明,主体性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度地滥用。主体性只是在认识领域中存在,即人仅仅是认识的主体,而 认识又是相对的,所以人的主体性也是相对的。此外,人的这种主体性只是相对于人的认识的一种存在,即它仅仅是人的一种看法,如果换一种认识者,那么他大概就会认为他才是主体。比如蚂蚁,也许在它看来,它才是宇宙的主体,整个宇宙是为它而存在的。在这一点上,人与蚂蚁没有什么不同。有人认为,人是世界上的最高存在物,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为他服务。这不过是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看法罢了,其他动物也同样可以说这样的话。人在行为上的主体性也是极其有限的,他只能在一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活动,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决定自己的行为。主体性的最后限度就是自然,人只能适应自然,而不可能改造自然。
人的主体性的限度还在于,他是道德上的主体,即在道德上,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人应当被看作是主体,互相把他人尊重为他自己的主人,从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应当,在现实中是无法完全实现的。人往往把他人当作工具,而不是目的,也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此外,即使假定一切人都不把他人当作工具,而只当作目的,那么这目的也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说,现实中的许多生产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他人服务,而是为了赚钱,为他人服务只是表面上的手段,赚钱才是根本目的,如果不赚钱,他绝对不会去从事生产。因此,客观地说,人既是工具又是目的,这样的判断才是全面且符合实际的。
三、对主体性的批判
人不可能是宇宙的主体。宇宙是无限的,而人是一种极其渺小的存在物,他所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银河系由1000亿颗恒星组成,而我们的太阳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颗;我们所知的宇宙又是由1000亿个银河系那样的星系构成的,我们的银河系也只占据一个很小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广袤得无法想象的宇宙中,人类连一粒轻尘都不知。人类无论怎么发展,他所上下翻飞的空间,也只是在宇宙的蓬蒿之间,他怎么可能是宇宙的主体?
人也不可能是宇宙的目的。宇宙既然是无限的,就不可能存在着什么终极目的,它永恒存在着,又永恒毁灭着,此外看不出有什么目的。人仅仅是在它的无限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是它宏大的宇宙戏剧中的一个音符而已。之所以说人不是宇宙的目的,还因为人不是宇宙演化的最高或最后阶段,宇宙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演化到人类就停止了,在宇宙中的那些更古老的星系中,必定存在着更高文明程度的生物。如果那此比我们文明程度更高的生物对我们说,他们才是宇宙的主体,要求我们人类为他们服务,我们能够答应吗?显然不能。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文明程度比我们低的生物为我们服务呢?人仅仅是宇宙中一个较低级的进化阶段,因而不可能是宇宙的目的和主人。即便是那些高级生物也不可能成为宇宙的目的和主人。宇宙是无限的,任何有限的存在物都不能成为它的主人,只有它自己才是它的“主人”。
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不可能控制整个自然。自然界的各种规律,是大自然演化无数亿年的产物,自然现在的这种存在状态是由无数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而我们目前对自然的全部认识,仅仅限于一些有限的规律,这些规律只是自然界无数规律中的很少一部分。至于整个宇宙的规律,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掌握,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控制自然呢?我们的技术确实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这距离控制自然还很远。因为,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只是认识到了它的结果,至于大自然为什么要这样构成它们,这种构成究竟有什么意义,它们在整体中的意义,作用于它们上面的因素有多少,我们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改造自然,人类很可能会犯毁灭性的错误。例如,克隆技术、基因技术,就是很危险的技术,因为基因是在无数亿年中形成的生物基本单位,其生成有着其必然如此的客观理由,我们对它们随意加以改变,究竟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很难预料,也许短时间内还不明显,但将来等结果显现出来恐怕就无法挽救了。转基因生物工程等基因工程,说不定会制造出什么怪物,基至可能会导致新的生物、细菌或疾病的产生。
在宏观上,我们随意改变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各种惩罚。塔克拉马干沙漠在古代是一片绿洲,当时那里有许多国家,也很繁荣。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它逐渐变成了沙漠。当今各种自然灾害的加剧,沙漠的扩大,无不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随意改造有关。在数亿年中形成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它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适应的,而我们根据对于这个整体的各种及其相互之间的适应方式的不完全的认识,就要去改变它,那必然会造成生态失衡。我们的智慧无法与自然的智慧相比,假定让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绝对不会设计得这样完美,我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智慧。随意更改“上帝的伊甸园”,给我们带来的恐怕不会是福音,而只能是末日审判。
自然不是我们的客体,只有我们所认识的那极小的一部分才是我们的客体。自然之产生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征服她。她存在并不为了什么,只是存在着罢了。从自然与人的 关系来看,自然只是为人提供了一个可供栖息的场所而已。我们与她的关系,只是适应关系,我们只能适应她而不能改变她。
在主体性这种狂妄思想的指引下,人们片面地认为自然是盲目的,这是十分肤浅的看法。虽然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或者说她根本没有什么最终目的,但她的运动和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如果自然是盲目的,她怎么会有严格的规律呢?我们又怎么能够认识她呢?如果她是盲目的,那么整个宇宙就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井然有序。要产生出什么,所产生的东西有什么功用,如何存在和活动,这一切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怎么能说自然是盲目的呢?我们的身体就是自然目的性的最好例证:我们身体内各个器官的功用、位置、结构、衰老的过程等等,都是预定好了的,长了嘴就是为了要吃东西用的,长了肺就是要呼吸用的,怎么会没有目的呢?
人们以为只有人才有目的,而其他一切存在物都没有目的,因为只有人是有意识的。这也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看法。且不说那些高于我们的生物是有目的的,仅就人的目的而言,也是相对的,人的目的只是相对于他现有的认识水平而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他的目的也是相对的,因为他的认识总是相对的。他的行为也远不是自学的、有意识的,事实上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盲目地、无意识地进行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欲求在行事罢了。至于为什么这样行动,他往往并没有考虑过。人的行为经常是受无意识支配的。还有,他存在的根本意义、终极目的,他全然不知。所以,从终极的意义上讲,人也是盲目地活着。
人也不可能是的主人。否则,社会就会按照人的意愿发展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社会的发展自有它独立的规律,人们对于社会的意愿并不能都付诸实施。的经验表明,对人类社会许多有意识的改造活动,往往还不如不改造好,这足以说明人不能完全主宰社会。
人也不是自己的主人。主体性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但弗洛伊德主张,人不是他自己的主人,无意识才是他自己的主人。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有些极端,但至少正确地指出了人的许多行为并不是有意识的。从弗洛伊德的以及我们实际的精神生活来看,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远不是统一的。一个人的内心中充满了种种相互冲突的看法、倾向,每一个倾向都向他的意识献媚,力图为它所选中,当几个倾向的竞争力相差无几时,他就会感到痛苦,拿不定主意究竟采取哪一种倾向好。这时,他的内心世界好像有许多个人在辩论,好像是一艘不能自主地漂浮在各种意见的波涛之上的小船。正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是不统一的,所以他会常常改变意见。因此,一个人出尔反尔并不值得惊奇。由此看来,自我也远远不是自己的主人。
从人在社会上的行为来看,人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些强调主体性的人说,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说法包含着这样一个命题,即:人的命运完全是由意识决定的。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简单化了。人的命运,不可能是由一种因素决定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如社会因素、人的先天条件等。这些因素远远不是意识能够控制的。反过来说,如果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么人们就会如愿以偿了,相当总统的就成了总统,想当诗人的就成了诗人,想成为富翁的就成了富翁。可事实并非如此,恐怕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可见,人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论是从人类整体的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来看,人都远远不是一个主体,远远没有成为自觉。他既不能控制自己的整体行为,也不能控制自己的个体行为;既做出了种种有害自然的事情,又做出了种种伤害人类自己的事情。既然人类连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控制,怎么能够控制自然呢?人类在处理整体事务的时候,不同的人之间意见纷纭,甚至截然相反;在处理个人事务之时,自己的意见也难以达到统一。如果说人能够控制自然,那么让自然听从哪一种意见呢?自然将会无所适从。
人只是一个相对的主体,远非绝对的主体。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谦虚一点为好;狂妄自大,到头来受到惩罚的只能是人类自己。
人远远不是自然和宇宙的主体,只有自然和宇宙自身才是主体,我们仅仅是这个主体的一部分,是它的从属物,我们的主体性不可能超越这个永恒主体的规定。
以人为本,这相对于那些人为的异化制度来讲是可以的;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
人的确有比动物和植物高明的地方,但这决不能成为人类肆意践踏生态系统、杀害和毁灭动植物的借口。自然赋予人的这种优越性是不可滥用的,对它的使用有其限度,如果使用不当,这种高明就可能会变成愚蠢。从自然的角度看,人并不比动物更优越,在大自然的宴席上,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价值和意义,不能用我们人类的眼光来看待它们,以它们对人类是有用还是有害来加以取舍。即使是那些存在物对人类的用处,我们也远远没有也不可能发现完毕,如太平洋紫杉,以前被认为是没有用的,但后来发现从中可以提炼出癌症的药物,可是这时太平洋紫杉已所剩无几了;这些存在物对于人类整体的用处,更是我们所不可能知道的。
因此,笔者主张,人类不仅应当有一种世界主义,还应当有一种宇宙主义。世界主义是以世界意识为基础的,一个人能够从世界的角度来考虑,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世界的观点还是一种人类的观点、地球的观点,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还是非常片面的。因此,它应当时一步发展为宇宙主义。人类考虑问题应当从宇宙的角度出发,应当建立在宇宙意识的基础之上,有一种宇宙般的博大胸怀。只有这样,才能超越狭隘的主体性思想,达到与天地一体的境界,人类才会有远大的前途。人类不仅对待自身应当是善的,对待动物和植物也应当是善的,对待大自然的一切存在也都应当是善的,换言之,对待宇宙应当采取善的态度。这种善是一种宇宙之善。如果我们以善来对待宇宙,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来自宇宙的善的回报。
第五篇:对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批判
初探中国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
作者:陆海天
指导老师:朱宇
(湖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 邮编430221)
中文摘要:继承制度几乎相伴着财产私有制而得到沿袭和发展。财产继承制度,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到今天的重要保证。随着人类婚姻制度的产生,公权对公民私人行为的规制,使得人类的财产制度,被赋予了身份权的色彩。然而,婚姻制度本身的一些有悖人性的规定,以及时代的发展,使得非婚生子女的出现成为可能。原有的继承法制度同婚姻法制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因此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问题,便成为了无论是国内国外的婚姻法与继承法制度,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旨在对中国婚姻制度的剖析,立足当前社会现实,侧重对合法婚姻关系中,无过错当事人合法财产保护的角度,对中国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进行批评。
关键词:继承法婚姻法婚姻制度的内在缺陷 人本思想 非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是指依法确立婚姻关系前或婚外行为所生的子女,如非法同居、婚前性行为、姘居、通奸及至被强奸后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这个词的出现,其实是对私生子女的法律化解读。这个过程,几乎伴随着人类婚姻制度出现的始终,非婚生子女就已经出现了。然而什么导致了非婚生子女的出现呢?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问题,又是如何确定的?最后就是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确立,对婚姻生活中的无过错当事人,又带来那些冲击呢?本文将从婚姻制度本身的缺陷入手,来解释非婚生子女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的来的社会问题,引发的对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制度的确立的原因,最后将重点分析该制度对无过错当事人财产的侵害。
婚姻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最优选择。它存在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财产的安全。换言之,正是因为对于财产能够安全的过渡到合法继承人的手中,而形成了婚姻制度。也因为这个因素,夫妻双方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生育。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自婚姻家庭产生以来,它就担负着诸多的社会职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繁衍人口,养老育幼,组织生产和消费,婚姻与家庭,因其功能而存在,生育则始终是婚姻家庭的基本功能。”(1)婚姻制度可以说,是用来约束人类婚外的性行为,因为婚外行为可能造成新生命的诞生,因此婚姻制度,就成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财产纠纷的有效手段。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讲,它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作为身来必然要繁殖的人来讲,婚姻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有缺陷的制度,它的内在缺陷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婚姻制度的内在缺陷,是导致非婚生子女问题出现的最关键因素。首先,婚姻制度,本身是一种契约制度,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作为婚姻制度来说,既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它本身就必然受到时代生产力以及社会习俗的制约,这也就决定了,它绝对不可能使所有人都满意。而且,当到达一定历史阶段后,婚姻制度,本身就面临自我的更新,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历史产物的婚姻制度,必定不是完美的制度,也必然会暴露自身的缺陷。
比如以现代婚姻制度为例,现代婚姻制度,抛弃了过去“以家族为中心,既不是个人,也不是社会的婚姻制度。”(2)形成了一种受国家公权力调整的个人婚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男女两方基于合意,自愿结成夫妻,自觉履行婚姻法规定的义务,享受婚姻法规定的权利。特别是,随着近代人人平等观念的深入,以及女权主义的兴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这种制度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它符合这种社会的普遍需要——那就是夫妻的财产,以及他们继承的财产,能够通过确定的继承人,传递下去。因此在道德上,婚姻制度成为了人们讴歌的制度。
然而几乎伴随着这种婚姻制度诞生开始,反对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辜鸿铭的“茶壶论”还是乔治桑的“忠诚论”都无不放映着人们本身对这种制度,有超越的冲动。因为婚姻制度,可能减少了人类关于财产的纠纷,也确定了合法继承的前提,即血亲关系的特殊性。然而它无法改变人求变的欲望,特别是,社会越稳定,人就越想超越这种制度的束缚。至于婚姻制度规定的义务的履行,也因为婚姻生活的特殊性,而很难出现公权力追
究婚姻生活中绝大多数不忠行为的相关责任的情况。可以说,婚姻法的缺陷,反映了婚姻制度的缺陷。而婚姻制度的缺陷,也许反映的正是人的缺陷。
其次,婚姻制度既然是一种契约制度,从法律的角度上,契约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人要想享有婚姻所带来的福利,就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且契约本身是一种合意的行为,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毁弃。因此,俗话说的好,拥有了婚姻,不代表拥有了幸福,也印证了西哲们最爱说的,围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可见婚姻并不一定是幸福的。也因为这个,人们便有了背弃它的冲动。
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人们发明了离婚制度,这比宗教不许离婚的禁令,要现实有用的多,这个制度的推广,超过任何一种反对婚姻背叛道德的传播速度。然而,婚姻的离异,其实还要考虑成本问题。这个成本就包括,社会对个人评价等因素。人们考虑到成本因素,比如怕切割财产,还有确实姑息情感等因素等原因。离婚其实并没有成为人们的最优选择。
于是,一方面人们渴望婚姻外快乐,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担离婚的风险,于是在外在诱惑的吸引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欲望的飞舟。然而,这种在婚外找幸福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逾越了最初婚姻制度设立的目标——避免婚外性行为——防止产生非婚生子女。这一目标的破灭,直接带来了后来的非婚生子女财产纠纷的矛盾。可以说,非婚生子女的问题,其实是婚姻制度缺陷的产物,也是诸多婚姻问题的缩影。
二,当前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中国非婚生子女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因为战乱,婚姻不自由,法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非婚生子女问题,已经不再是产生中国社会非婚生子女问题的主要原因了。而代之的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快,人们自身生活习惯的改变,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以及人口流动性过快等因素。并且这些新的因素,引发了一系列与非婚生子女有关的社会矛盾。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变,对婚姻制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并由此带来更为严重的非婚生子女问题。
首先,传统农业社会静态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转变,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这里的静态,只是相对于现代社会巨大的流动性而言的,传统社会中,人们安居于一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传统社会的普通人,一生接受地信息,可能还不到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们一辈子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动,除非是灾荒,或是战乱。一辈子只为“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而辛苦劳作。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不太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非婚生子女问题。
而当前的中国社会,社会变动太大,一方面法制得到完善,法律对合法婚姻,有相关的规定并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同居的情况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什么呢?由于当代人,主要活动场所在城市,并且流动性非常大,人们不能像古人那样,早早解决个人婚姻问题,从而生育下一代,人们要解决自己的欲求问题,往往选择同居模式,而在这种过程中,非婚生子女出现,也就非常正常了。
其次,社会道德风气的衰落,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婚外情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就处在这一切因素的集中爆发期上,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没有余力,去应对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社会问题。发展的快速,也加速了人们对婚姻的不信任感,特别是改革开发以后,对待欲望的宽容态度,一方面激发了人们追求财富的创造力,也带来了更为激烈地满足欲望的冲动。婚姻制度作为这样一种缓冲地带,已经不堪重负。中国社会实际上,正在经历一个夫妻之间的信任危机。
三,法律和道德要求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人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使得国人认识到,孩子是无辜的事实,并且金元以来,中国人的传统中,就肯定对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的保护,这些因素带来了中国社会高层精英和大多数百姓的共识,那就是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然而,另一方面,作为合法婚姻关系的无辜当事人,则在这个过程中,无形承担了一个新的负担。这个负担就是,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确立,对自身财产权利的侵害。这个争议点,结合现在中国社会的婚姻危机,变得愈演愈烈。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导致中国非婚生子女矛盾的最重要因素。非婚生子女的出现,与社会越来越大得流动性,以及贫富差距等综合因素联系在了一起,导致了非婚生子女问题产生
原因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合法婚姻中另一当事人及婚生子女合法财产权益的损害问题。
然而任何制度,都是历史客观条件作用下得产物,非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制度,也有其历史沿革的过程。
四.中国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历史沿革
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确立,特别是财产继承权的确立,却是近代的事情。西方国家受宗教政治文化的影响,在历史的相当长的时期,对私生子的继承权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近代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资产阶级要求更大的财产权利,尤其是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观念的深层次解读,要求西方民族国家必须出台法令,保护非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权,用以确保财产权益的完整性。同时人本思想,特别是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的观念,也推动了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的发展。
历史上的中国,自金元两朝开始,就肯定了私生子的财产继承权。(3)金元时期法律规定:“奸生子有财产继承权,可与嫡庶子同一顺序分析家财,只是份额要少于嫡、庶子,可继承嫡子的四分之一,庶子的三分之一(4)” 明清两代也沿用这一制度,至明朝时,奸生子此时的继承地位明显提高,《大明令户令》明确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与半分“如后,别无子,立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5)。从历史的角度讲,当时接受这一制度,有自身的必然原因。笔者不同意部分学者所说的传统的人本思想是最主要的影响的观点。(6)。
笔者认为,宗法制度的惯性是导致这种立法思想出现的关键,那就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宗法制度对宗族内部事务的调整。首先,我们可以发现,获得继承权的是私生子,而不是私生女。这种制度,体现的这一“重男轻女”特点,高度反映了宗法制度,以男性权益为中心的特点。可见,这种私生子继承权,实际上,还是宗法制度本身的组成部分罢了。因为没有了这种制度的调整,就有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矛盾,甚至带来整个宗法制度的崩塌。男性权威的维护,宗法权威的维护,都依赖于包括这种私生子同等的财产继承制在内诸多制度的保护。
其次这种制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事后救济的特点。它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补充,正如恩格斯等人所言,婚姻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财产制度,黑格尔认为婚姻制度与一般财产制度的不同,就在于它拥有爱情这种激情的参与。虽然在一个娶妻纳妾都不存在绝对限制的时代,似乎私生子同等财产制度的出现,好像有点多余,可是我们必须分析,这种救济制度出现的时代。金元明清几朝,正处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历史上的诸多少数民族的涌入,实际上带来了多种包括婚姻制度在内的生活方式。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民族观念的冲突。同时由于官方对汉族礼教的推崇以及其它民族生活方式的干预,国家权力对一定男女关系的要求等因素造成了当时男女极具反抗精神的时代性格。我国当代婚姻史专家董家遵对这些时期评论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两性关系最放荡!最浪漫的时代”。(7)青年男女之私订婚约或暗中奔逃的事也来得最多,这不仅对于盲目的婚姻表示反抗,而且是对于性的禁压示威”(8)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出现,这种对下一代权益的保护,其实非常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保护一定的统治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以及对于战后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肯定了非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权。改革开发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有产者的数量,不断攀升。人们要求法律对财产继承进行保护的需要,愈加强烈。特别是,妇联在内一系列社会组织,基于对青少年的保护,在这一历史时期,对于非婚生子女继承权问题,给以大量的关注。终于在八十年代相继出台的《新婚姻法》和《继承法》中都将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写进法律条文中,成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换言之,在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非婚生子女享有完全的继承权。
可以说,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是经历了漫长历史演变的一项,已被绝大多数国家人民认可的制度,它在人类婚姻制度,存续期间,必将继续发挥其历史作用。
五、对中国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的批判
中国确立的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有其不可回避的优越性。它的优越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婚生子女同等财产继承权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和继承法在身份财产权方面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同属于继承的第一顺序。其中,第四款规定了子女,包括了婚生子女,也包括非婚生子女。《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我国继承法同婚姻法将非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权写进该法,本身就起得了完善自身的作用,为调节社会纠纷,提供了法律参考,同时也提高提高法律的威信。
并且,我们还有注意到,这反映了在亲属法上的立法基本精神已经由原本的家长(父)本位、家本位,渐渐演进到子女本位,即以保护子女为优先价值。这与传统的,旨在保护宗法制度的法律制度,有了不同之处。它被写入婚姻法和继承法的事实为推动中国法制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次,非婚生子女同等财产继承权的确立,有利于确保家庭财产的安全。非婚生子女一出生后,就享有了对生父母财产的继承权利。同其它亲属同属第一顺位。这本身就扩大了继承者的范围。这本身就有利于财产的继承,从而为财产直接过渡到血亲手中,带来便利。
第三,有利于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便于非婚生子女,从生父母处,获得财产利益,这对于减轻了国家社会的负担,对非婚生子女的成长,以及个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现阶段的历史现实条件下,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的确立,也有其不利之处,这种不利之处也有以下几点:
首先,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制度就本身而言,它提供的是一种法律救济制度。就是说,它是用来修补婚姻制度的缺陷,而存在的。它存在的特点,本身就是对财产所用人,支配自身财产权限的某些限制。比如,必须给未成年子女,留下必要份额的问题。因此,它无论如何,也难以完全解决所有的非婚生子女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是建立在普遍社会道德认可基础上的制度,它反映的是权力的作用。在古代,人们肯定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是基于统治者,需要维护君权,父权,夫权的需要。人们接受它本身就带有无可奈何的成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律认可的非婚生子女,在道德上,被歧视了,归根到底是权力对观念的引导,同社会群众自我认识的分歧。实在今日,现行的这一非婚生子女同等的财产继承制度,也面临着同等的挑战。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普通群众对该制度的理解,必定是不相一致的。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中国人人本思想的觉醒这一事实,对推动该法律制度确立所起的作用。
其次,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制度,改变的仅仅是财产继承的亲属范围。换言之,它赋予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身份权。可是它无法解决非婚生子女身份上不合法的事实。非婚生子女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客观上,造成了婚生子女同非婚生子女的区分,这种划分,不但不能消除对非婚生子女的歧视,其实在某一种角度,是肯定了这种歧视,甚至是这种歧视由来的直接原因。也因为这种歧视,本身就为非婚生子女权益的保护带来了隐患。
第三,中国的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制度,在设立之初,本身是比较粗糙的,因此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最后竟给合法婚姻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当今社会,社会危机不断加重,其中最主要的危机之一,就是婚外情问题,带来的婚姻生活的不信任。受害人口中的“小三”,虽是谩骂,却也反映出当代社会条件下,婚姻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是婚姻不自由,或者法律支持力度不够,而是枉法的行为,在加剧发展。小三与合法婚姻中的一方,所生育的子女的出现,对合法婚姻中无辜当事人,以及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权,构成了威胁,因为,希望利用孩子捞一笔的“小三”们不在少数,因为有的第三者正是利用这一点,想从财产中分一杯羹,才生育子女,对合法婚姻带来威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婚外情在中国的特殊性,以及人们观念中,对它的排斥,更是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在不少群众的眼中,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和恶法有的一比。
六、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制度的改革意见
任何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做出适当调整,来解决自身所存在的同时代不相符的内容。然而,非婚生子女的财产继承制度,必须保留,因为保护子女权益,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当今立法的主流,在绝大多数现代国家,都取得了成功。事实上,在中国近五百年来,该制度很好的完成了自身的救济使命。因此,我们不但不能废除它,并且还有加以完善。这是一种自我更新行为,不变才是自我毁灭。基于现行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制度的不足,我提出以下改革意见:
首先,必须进一步肯定子女的财产继承权,取消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的区分。这种不同造成人们对非婚生子女继承合法性的怀疑,因此出于保护非婚生子女权益的目的,建议取消这种区分。
其次,设立婚内财产审查制度,一旦遇到此类事件,婚姻双方当事人,以及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婚内财产审查,也就是说,利用公权力,对现有财产进行评估,只允许非婚生子女,继承生父或生母的财产。这样做至少可以避免非婚生子女继承制度,对合法财产的冲击。同时,也有利于打击规避行为,确保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得以实现。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合法婚姻内无辜当事人的利益。
第三,如果无法设立婚内财产审查制度,建议法律完善要求非婚生子女履行相应的赡养的义务,通过履行一定地赡养义务,使得非婚生子女继承非生父母财产,拥有道义上的可行性。当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保护,对于这部分子女权益的保护,应该是无条件的,国家甚至应当给与相应的经济法律援助。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通过法律人同群众的沟通,以及同国外先进制度的比较,以及对自身法律制度的反思,我们一定能完善我国的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制度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22页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 2008年第3版,第97页
(3)(6)张焕琴,王胜国: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女儿及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制的影响 【J】 河北法学
(4)(5)郭建,等.中国法制史[M].上海人民出社,2000.227,225.(7)(8)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