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课 中国画基础知识
第六单元
中外绘画作品鉴赏
第一课
中国画基础知识与鉴赏
学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工具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和诗书画印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中国画基础知识
1、中国画简介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绘画,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深远影响。A、分类
表现形式:壁画、卷轴画、长卷、册页等 表现范围: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表现技法:写意、工笔及兼工带写 B、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
笔
墨
颜料
宣纸
砚台及其它工具
二、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1、用笔
中锋用笔
侧锋用笔
逆锋用笔
回锋、藏锋
托笔用笔
2、用墨
墨既是色,“墨分五彩”,即焦、浓、重、淡、清。方法:蘸墨法
积墨法
泼墨法
破墨法
色墨法
三、工笔画
1、工笔画绘制方法:起稿、勾线、渲染是工笔画创作的基本程序
2、工笔画赏析
四、写意画
写意画在技法上脱去了工笔画那种层层渲染的工序及工致、细腻的刻求,拓展发挥了笔墨、笔触痕迹的表现力,强化了笔墨在运转流动中所自然体现出来的神韵。并吸收了书法的用笔,融书画为一体。在形象刻画上重提炼、重神韵、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虚实
主体
近者
大者
笔墨繁密
浓重
为实 客体
远者
小者
疏散
清淡
为虚
2、宾主 主题突出
3、疏密
“疏不厌疏、密不厌密”,“疏能走马,密不透风”
4、纵横
纵横交错是构图的基本方法之一,直横交叉构成法(“女” “井” “册”
“丹”字布局)“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
五、中国画与诗书印的关系
1、画与诗的关系
2、书法与绘画
3、提款与印章
六、图例赏析
小结
国画艺术博大精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全面了解,勤于实践,才能不断进步,画出优秀作品。
第二篇: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画
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画
教科书:第十三册第一课 课型:欣赏·评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花鸟话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技法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
4、直观演示法。【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该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1、回顾重点
师:“上节课我们简单认识了中国画,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复习一下。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回答)
生答:“„„”
师:“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简称“国画”。指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华民族绘画。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等画科。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等画法。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扇面等款式。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家画作的看法。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并让大家能在学习过后能对画作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这幅画——这是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答:“„„”(各种鸟、乌龟、禅等)
2、赏析作品,讲授新课
师:“那么在欣赏画作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见PPT 黄筌(约 903-965)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师:“同学们看到画面中24只小动物均匀地分布,大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同学们再看一下你们课本这画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由此可知,这幅《写生珍禽图》只是作者为创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给其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是一幅写生画稿。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想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画中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生答:“„„”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师:“我们知道黄筌是宫廷画家,画作多是富贵气质;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与他同时期另一位画家徐熙。”
师:“请各位同学看一下这两幅图,分别是刚刚我们已经欣赏的《写生珍禽图》和徐熙的《雏鸽药苗图 》,比较一下两幅图中的鸟在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
师: “从两位画家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的性格也不一样。黄筌年少即入宫中画院,长期见到的是禁中奇花怪石、珍禽异兽。而出身江南名族的徐熙,一生以高雅自任,不愿为官,以水墨淡彩摹写汀花野竹、水鸟渊鱼,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被称为“徐熙野逸”。居住环境不同,生活感受各异,意趣也大相径庭,所以取材侧重不同,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也各成一家。” “黄家富贵”黄筌才高技巧,善于取熔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独标高格,是深得统治阶层喜爱的御用画家。
(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
“徐熙野逸”落墨,风格迥异,故有“徐熙野逸”之说。虽江南一布衣,但志节高尚,放达不羁,多状江湖。形成了 “徐家野逸”这一风格。
师:“在欣赏下面衣服图之前,老师想问问有哪位同学养过小动物的?它们可不可爱?那什么时候最可爱呢?”
生答:“……”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小动物,而且都会有自己觉得最可爱的瞬间,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宋代画家崔白记录的那一瞬间。”见PPT 师:“这是宋代崔白的《双喜图》。首先,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崔白”
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笔迹劲利如钢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这位画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民间画工,生活颠沛流离,后来有很多人都为他的不得赏识打抱不平。
师:“老师特意将图中的两种动物放大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告诉老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
师:“下面,老师就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在这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稍纵即逝的自然景象。崔白没有前任的画稿可临摹或参考,更没有现代人的照相机可协助,他是怎样将自然界的生态景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的?
生答:“……”
1、仔细观察——用心
2、整体表现
3、深入刻画——上色
3、练习巩固
师:“我们欣赏了以上几位画家的画作,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手痒痒的呢,下面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画笔,以及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搜集的图片,画一画,记住要抓住其神韵哦!”
1、仔细观察——用心
2、整体表现
3、举一反三
4、深入刻画——上色
4、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的第一课。作为绘画分册的开篇之作,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有一初浅的认识。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千百年来,在我国画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理念。
安排本课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继续提高鉴赏能力;启下:为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方法与过程:
通过欣赏、对比分析、体验等方法对中国画的工具和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段、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历代传承、发展至今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最求等中国画知识有所认识并可以使学生试着自主分析和理解。
三、情感与价值: 通过本课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中国画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
教学难点:
中国画独特的创作理论和美学追求。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中国画作品和工具实物 教学方法:
欣赏、归纳、讲评、对比、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幅古代中国画作品,一幅现代绘画作品和一幅当代中国画作品。
提问: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 1民族文化的瑰宝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课件展示:两幅油画作品与两幅中国画作品对比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到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 书 画 印融汇在一起,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2、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提问:文房四宝是什么?哪里产的最好?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文房四宝:笔:以产于浙江湖州的 湖笔。
墨:产于安徽歙县的 徽墨.纸:产于安徽泾县的宣纸
砚:产于广东高要端溪的端砚
3、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段(板书)
课件展示: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和张大千《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清》 学生欣赏
提问:从这两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笔墨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课件展示)
A中国画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板书)
徐渭擅长泼墨法,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追求气韵,墨色滋润淋漓、奔放流动,表达了他炽热激情的情怀,徐渭的画风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画丰富的 笔法:
勾、勒、皴、擦、点等
中国画多变的墨法:
五墨:焦、浓、重、淡、清。
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技法有:烘、染、破、泼、积。
4、中国画在布局上有那些独特的特点呢 ? 课件展示几幅中国画 教师总结:
诗书画印有机的结合。
中国画讲究布局,布局中包括画题、题文,作者名号,创作时间、地点等文字。使观赏者能通过题款深入了解作品和作者。
题款用印要与作品风格相互协调,工细的 作品要书写工整的字体,粗放的作品宜富于变体。
用印也 很讲究,姓名章界在 题款后面,一至三方为好,多则俗气。
5、中国画丰富的笔法和墨法以及诗书画印有机的 结合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是 什么呢?
独特的创作理论和美学追求。
齐白石及其艺术成就:
著名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名璜,小名啊芝,号白石,别号寄萍老人,湖南湘潭人。出身贫苦,当国木工,工余时自学绘画,二十七岁时才拜师学书画,继而学诗和篆刻。四十岁以后五次出游大江南北,4 积累了不少的创作素材和画稿。六十岁定居北京,实行画风大转变,到晚年时期,他的绘画艺术达到顶峰。
他对绘画艺术最突出的贡献是质朴天真的劳动人民情感与传统的文人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绘画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总之: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都是这样,画山水气韵生动却不真似,画出人物情态传神却与真人有异,画红花墨叶鲜丽却不失雅韵正是这不似之似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特点。也正是因为中国化追求造型传神,气韵生动,使得中国画能 够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熠熠生辉。
三、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课板书,师生以此共同总结学习要点。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中国画的笔法墨法。
2、谈谈你对中国画的认识。
第四篇: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
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 中国画
喜德中学
杨燕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里的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作为绘画分册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情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有一初浅认识,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千百年来,我国画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理念。以及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安排本课还有承上启下的作为。承上:继续提高鉴赏能力;启下:为第2课和第3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应教在对自立于世界画坛的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上。学生中间可能会有人了解、了解但不喜欢、很喜欢等多种情况,但是作为炎黄子孙,对自己的民族绘画应该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基于这样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拿出积极的态度去探究其中的真谛。一但走近中国画,就会被那动人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而乐于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
2、教学难点:中国画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刻,加入点必须找准,起点太高会使学生望而发畏;起点低则与九年义务阶段的国画学习区别不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准确把握本课知识难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本课教学为起点,切忌将本课上成单纯的作品分析或技法分析课,失却了从文化历史的高度探究中国画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继上个学期的美术鉴赏,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说明:在这里我们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进行教学。)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由学生回答:(略)(在这里学生会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关键词。)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
(板书: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
(二)讲授课
解决问题(1)民族文化的瑰宝(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板书)(同时课件出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一张国画对比)
学生讨论回答:(略)(学生可能会先从色调和画得像与不像等方面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回答,让学生注意国画的诗、书、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解决问题(2)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
提问:是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如果是直接回答笔、墨、纸砚那就归纳成文房四宝等,灵活提问及回答。
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
由学生先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教师小结:中国画所用的“文房四宝”原指湖笔、宣纸、徽黑、端砚。湖笔产地浙江湖州;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徽黑产地安徽歙(shè)县;端砚产地广东高要端溪。(板书:湖笔、宣纸、徽黑、端砚)
注前两部分都很简单,采用简讲。接下来这一部分是本重点彩用详讲。
解决问题(3):中国画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段?(板书)
课件出示宋代梁楷的“泼黑仙图人图”和 张大千的《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清》)学生欣赏中提问:从这两幅画中我可以看出笔墨怎样呢? 学生回答:(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理解)
教师小结: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板书)这是因为什么呢?
(学生与教师共同回答)因调水的多少,可有深浅变化:因笔中含水的多少有干湿变化,由于在笔的不同部位蘸墨蘸水,又可产生一笔下去,自然分出深浅的效果。利用宣纸渗水的性质,可在墨上冲水,水上冲墨或色墨结合,幻化出水墨淋漓,色墨相融。挥挥洒洒、气象万千的奇妙效果,亦即墨法中最负盛名的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等等。
课件出示几张西方油画和几张国画:让学生从表现形式上谈谈有什么区别?从中总结 出,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是区别以西方油画的最基本的特点。(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中西结合的画种)
提问:大家谈谈您对国画中的诗、书、画、印的认识?(板书)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美妙的诗文吟诵生活,历史上许多画家即是书法家又是诗人,往往以诗文隐寓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人格追求。如(苏轼曾盛赞现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何理解中国画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板书)
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提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分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如:国画创作最初是追求形式,晋人陆机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到了东严明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到清代,这种看法就更有发展,石涛认为必须“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态”,以求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到了现在齐白石说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由于不同时期的美学追求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出出了写实、写意等画法。
(三)作品分析 富春出居图卷•黄公望
寓春山居图卷(局部)
黄公望(元)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平江常熟人。这是一轴纸本水墨长卷画,纵33厘米,横639.9厘米,前半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描绘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画风平淡天真,笔墨富于变化。此图发挥了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特点,完全不同于西洋绘画的“定点透视”。长卷可以“景随人迁,人随景移”,作者和观者如在景中游,边走边看。这幅画靠的是艺术修养和笔墨功夫。画家79岁始创作此画,终日对真山真水潜心琢磨,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三四载未得完备”。书中选的是其中一段。看泉听风图轴•唐寅(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等,苏州人。工诗文书画,高远构图。景物占了左边大部,右上角留出较大天空,用诗文书法题款与左下角繁多的景物遥相呼应。
(四)探究、交流、提问
过程:
1、各组抽签决定解决的任务。
2、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小组成果。
3、其他小组提问,提出问题加1分,解决问题2分。(课堂课代表记录问题)
第五篇:中国画 说课稿 高中美术鉴赏 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中国画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课题是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中国画。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加以阐述。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里的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属于欣赏课型,作为绘画分册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情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本节课的内容在课本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上好本课为之后学习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国画基础,通过高一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对于中国画,他们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画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流行中国画等等的狭隘想法。因为有了这些想法,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还会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内容不宜讲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学生特点,让他们在学习中意识到中国画的的独特魅力,而不倾向于简单知识的传授。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中国画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能力目标:学习中国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表现手法,体会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风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为了完成素质教育中德育的目标。
本着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诗、书、画、印的独特表现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主要特点。针对教学重点我采用欣赏对比方法,着重讲解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作品深刻的文化内涵,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针对知识难点,我采用学生先学,教师再补充深化的方法。加深同学们的理解。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性质和学生的情况,主要采取讲授法,欣赏法、引导法、讨论法、教学媒体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了解中国画的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创作理论。学生学习法
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乐趣。所以本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有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然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程序及设想,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用故事引入本课课题——中国画,无论是哪一学科,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采用向同学们讲述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向张大千请教如何画好中国画的的故事,瞬间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告诉他们一代绘画天才毕加索都为我们的中国画如此痴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学习我们的文化瑰宝中国画呢。从而引入——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这一课题。第二,讲授新知识
设置问题:同学们认为中西方绘画有什么差异?中国画有什么独特之处?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两张国画 让同学们对比
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回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之后由我做补充和扩展。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们完成了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中国画的特点。
接下来再设置问题: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创造出作品的呢?
接下来让同学们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说出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同学们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是笔墨纸砚和中国画颜料,但是对于哪里产的是最好好的,同学们并不知道,在这里我将直接讲授笔墨纸砚的最佳产地是: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歙县——徽墨,安徽泾县——宣纸,广东高要端溪——端砚 以此完成本课第二个知识点的的讲解
接下来是本课的难点和重点部分——中国画的独特表现手段
首先我让同学们自行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并总结出中国画的独特表现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目的是为了体现“先学后教”新理念;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作品分析能力;三是检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情况。
通过自学分析,同学们能找出中国画的3个独特表现手段:
1、笔法和墨法
2、诗书画印相融合3、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但是由于本知识点比较深奥,同学们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作为本课的重难点我将重心放在这一环节。
接下来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泼墨仙人图》和《一水菰蒲绿 半天云雨清》,设置问题:这两幅中国画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加深对笔法和墨法的运用理解。
通过《墨梅图》与《六君子》图上诗词和印章向同学们讲解诗书画印的形成过程和时间,以及诗词在画中的作用。
通过历代画家对国画美的追求和创作理念的介绍,让同学们知道中国画追求造型传神,气韵生动的境界。
至此完成本课重难点的讲解。第三 课堂小结
我主要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第四 课后作业
同学们上网查找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同时也是为下一课中国山水画奠定基础。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我的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鲜明,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
我本节课的说课完毕了,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