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方法
浅析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方法
摘要:高中语文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展,高中语文也迫切需要具有实效性的方法。这篇论文将从三个方面: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分层次合作学习,拓展延伸知识面浅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方法。关键词:提高,高中语文,实效
现如今,随着国家教育的改革,全国高喊保护汉文化,努力学习汉语言的浪潮,高考考试制度也随着变动,高考考试中语文的分值升高,成为各科的领头者。在应试教育制度下,高考是鲤鱼跃龙门的门槛,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之前,高中语文课堂几乎丧失了语文该有的生机,反而死气沉沉,毫无乐趣。改革不仅促使学生家长重视语文,而且也迫切需要教师们实施相应的对策。站在三尺讲台教书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是有着丰富教龄的前辈,改革的步伐太快,以至于很多教师难以追赶上,只能继续用自己几十年积累下的教学方法教授。语文课堂仍然一切照旧,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时代在进步,学校正式面向社会培养人才,若是远远落后,只能被历史的潮流无情的淘汰。那么,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该有所行动了。之前也有前辈们谈到语文改革的方法,但大多数紧紧围绕一个方面谈,并没有全面详细的论述。所以本文将从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分层次合作学习,拓展延伸知识面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方法。
一、重视多媒体的应用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每天持续不断地更新。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很早就开始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检验,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第一,多媒体仅仅只是课本的翻版,毫无新意。多媒体是讲解课本内容的辅助工具,不是课本的复印本。课堂的导入千篇一律,课堂的内容课本上都有,课堂的练习也是匆匆一练。那么,多媒体就仅仅体现了放大课本的作用,对学生来讲,课本上能够看见的知识,再搬到银幕上,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二,多媒体仅仅是说课的原版,照着幻灯片一页页的念。多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一种手段,而不是完成可以依赖的。只是照着幻灯片念,学生只会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怎么可能真正吸收知识呢?第三,继续因循守旧,从来不利用多媒体。排斥新的高科技教学工具,而不愿意更换教学方式,是很多前辈中常见的现象。除了觉得麻烦,另外就是不放心,认为使用多媒体并不能让学生深刻了解所学的知识。可是现在的高中生都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四,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语文课堂变得过分热闹,毫无秩序可言。学生们一上语文课就看电影,放视频,听音乐等等,会认为语文更加没有价值,就是娱乐休闲的把玩物。这对于本来就不是很重视语文的学生来讲,更是造成消极的影响。虽然多媒体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在教学中却是至关重要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顺利讲解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加友好相处;有利于增加语文课堂的生动性。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到底该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学呢?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多媒体应用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教学手段是为了给教学目的所服务的。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必须设定的,而且应该适时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不能偷懒,简单的从网上下载他人作品,应该结合本班的具体学习情况,适当加大难度或者反之。最后,教师应该生动形象的讲解课件,不能一味的照搬课件,应该与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互动。
所以说,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全面排斥,也不能全面依赖,应该正确对待高新技术产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该学会创新,既生动有趣还能教会学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的真正价值。
二、分层次合作学习
新可变改革一再地提倡合作学习,高中的语文课堂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求适合语文本学科的合作学习方式。班级里学生们,良莠不齐,各有所长,各有所爱,应该将其分层次组合。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将班级分成各个小组的方式,早已不常见,但是小组的设立并没有达到如期的教学目标,更多的久而久之成了一种摆设,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人热爱语文,有人厌恶语文,而且每个人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别,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但这样并不是说是让教师不平等对待各个阶段的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不仅仅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还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团队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让教师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所以说,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分层次合作学习。每个层次,每个小组是单独的个体,但并不意味着各自发展,而是要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尤其是相对要优秀的学生组合与相对要差一些的学生组合。那么,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要合理安排组合,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小组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与争吵,同一颗树上都不能找到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具有一定成熟意识的和高中生呢?那么,教师的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如何巧妙的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当遇到意见不和时,不能一味地争吵,丝毫不愿忍让,告诉学生要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见,虽然不同意他人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他人说话的权利。教师要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促进每一个组合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知识。
所以,在已有的小组建立上创新,促进小组自身的发展,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
三、拓展延伸知识面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果仅仅从课本上汲取营养,那么只会干渴不堪。语文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服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汉文化,自主学习汉文化,自觉维护汉文化,为汉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的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功利性突出,无论谈到什么知识都是与高考相关的,似乎与高考无关的知识就是浪费时间,就是无用。学以致用,但并不表明学了没用就是无关紧要的知识。就好比生活常识,考试中几乎很少涉及,那难道懂得了就没有任何意义吗?拓展延伸语文的知识面,不仅能够使学生拓展知识面,更好地了解文化;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对语文产生敬畏的情感。只有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才能够虔诚的认真的学习。但是,拓展延伸也不是说为拓展而拓展,毫无目的,毫无要求的拓展。教科书里面的知识虽然是有限的,但却是教育研究者精心挑选符合高中生发展需要的文章,都是大家的名作。那么,教师要实施拓展延伸首先应该以课本为主,从课本出发,最后还是要回到课本上。其次,拓展延伸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只顾着自己讲解。虽然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进一步提高了,但毕竟有着一定的限制。最后,拓展延伸不能与教学目标本末倒置。虽然不能已高考为最重要的目标,但是不能忽视高考,还是需要为高考做准备。所以,拓展延伸是高中语文课堂所必须的的一种方式,但是必须重视高考,重视课本,考虑学生承受能力,围绕课本进行有目的有范围的拓展。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靠积累逐渐推动的过程,不能心急,更不能遇到困难就想着放弃。想让学生学好语文的人,不仅仅有教师家长,还有学生本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最需要做得事情就是提高语文的课堂的时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更好的语文学习氛围。紧跟时代的步伐,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多媒体的应用,使之合理使用。首先要正确对待多媒体,不排斥不依赖;其次创新课件内容;最后生动形象讲解,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分层次合作学习是目前为止,各个学科都一致认同的方式。教师需要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不能打击学生们的自尊心,要学会以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组织教育学生在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语文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包罗万象,拓展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在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延伸,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目的的进行。这些方法,虽然不能满足每节语文课堂的需求,但是确是实施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参考书:
[1]张原、张春华.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2]郑桂华.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何永国、何永科.语文有效合作教学的探索和研究[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4]于国贞.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集体备课案例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郭轶良.优秀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知道的11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第二篇:优化识字方法 提高教学实效
优化识字方法 促进思维提升
红领巾学校 吴琪
内容提要:
专题:优化识字方法 促进思维提升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视低年级识字教学和思维训练的互促,使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等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字词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识字教学与思维同步发展。主要方法有:观察识字,促进思维敏捷;表达识字,推动思维流畅;想象识字,培养发散思维;多法识字,提升自主思维。
收获与缺失:
通过一个学期的识字教学和思维的互促训练,学生思绪变得飞扬灵动,快乐自主地将识字任务超额完成。我不得不惊叹祖国文字的魅力,惊叹孩子们想象的丰富与奇妙。当然,汉字的书写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我或许不应该忽视这一过程。应重视并引导学生把“用心”识记的汉字认真书写的时候,那些笔画便有了生命力,学生书写的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一个故事,一个画面。那么这样的识字教学便促进了学生语文修养的形成,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发展了思维。
来年的专题:低年级语文课的分层目标教学
识字教学是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就基础性而言,只有解决了识字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进行情感体验,丰富积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并逐步学会运用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如何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等各项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字词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识字教学与思维同步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尝试了以下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观察识字,促进思维敏捷。
观察是智力的窗口,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着的。又因为低年级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精细的辨别能力尚差,空间知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还不高,注意力还很不稳定,不会对字形主动进行集中深入的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都是由问题而起的。”因此在进行识字教
学时,老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以使其有目的地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从而激起求知的愿望和要求,使识字教学在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识字效果,还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学习“明“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组成,通过观察学生能说出左边是“日”,就是太阳,右边是“月”就是月亮。太阳和月亮的光,亮堂堂的,所以日和月在一起,“明”字就印在头脑中。
在学习“鱼、鸟”字时,不是运用数笔画、说结构的教学方法,而是利用直观教具进行观察。
先观察图画:
观察后引导学生思考:“刀字头”表示鱼的头;中间的“田”表示鱼的肚子;下面的“横”表示鱼的尾巴。这样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十分鲜明的印象。解决了“鱼”字丢横的问题。
又如“鸟”字。学生观察后很自信地回答道:“鸟”字的上半部分是小兔的脑袋,“横”是小鸟站在树枝上,“、”是小鸟的眼睛。如果把“、”丢掉,小鸟就没有眼睛了,多难看啊!
直观性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的,长期下去其思维的敏捷性将被培养起来。
二、表达识字,推动思维流畅。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发展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因此笔者常常在生字教学中采用编谜语、编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1)编故事
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或,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研究证明:儿童思维的流畅性是通过对其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的训练来培养的。
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除了认读、识记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会用——将学过的生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为此笔者教学时常常在引导学生找出形近字(音近字),并口述其区别后,再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利用这些形近字编小故事。拿学“口字旁”的字为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编:
口字旁,嘴有关:吃喝咬,嘴勤劳;呼喊啼,嘴来叫;吞与吐,啃与嚼,样样都是嘴功劳!嘴的功劳真不小!
这样学生字,不仅将字、词、句紧密结合起来,促使了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完整性,还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其完整、准确、流畅地表达,促使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2)编谜语
编谜语识字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因为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学习“坐”字时,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了一个有趣的字谜。“一个人,两个人,两人同坐一块大土坡”。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坐”,又巩固了旧字“人”和“土”,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
在编谜语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大脑要根据语言描绘的特征和某个汉字的特点去编,最后才能编出谜面。这个过程就是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步发展。
三、想象识字,培养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通过学生,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思维活动。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意象却比实体更广远,更富有感情色彩。
1、借助实物想象
儿童的想象往往要借助实际物体、语言表达或模拟表演,作为想象的契机。
如学习《请星星》一文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蓝蓝的天空里撒满了闪闪的星星,挂着弯弯的月儿,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儿歌。想到月亮的“月”弯弯的,多像那天上的月亮船呀!“月”字留在脑海里印象深刻。学生们看到了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闪闪发亮;马上想象出那就是我们学生头顶上的星星,闪闪星光闪耀如日光一样亮,从而理解“星光”,也牢牢地记住了“星”的音、形、义。
2、借助动作想象
低年级儿童对动画表演、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
教“说、听、跑、读、进、飞、写、打、咬、吵”等等的动作词,让学生表演动作,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学生兴趣若然,跑起来把十个手指分开放在头的两侧,张大嘴巴露出牙齿,一大口一大口的向前方咬。学生们看了高兴地说:“这就是咬。”另外一位学生将右手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放至嘴边望着远方大声叫着:“同学们,上课了!”笔者请同学们都做同样的动作拢着小手叫起来,同学们就学会“叫”字了。就这样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又如学“晒”,一位学生站起来边说边演:“今天的天气真好,我帮妈妈把衣晒,“日”字在左太阳照,右边的横就是衣架,撇和竖弯就是衣架,下面的口就是我的小衣裳。”给字配“想象动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绘图想象
有的生字无法用自己身体动作来配动画,但是却可以运用图画来想象,让字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演出来。
教“雨”这一个生字时,笔者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生字在学生的创作之中,成了有灵气的画,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思维,增强了效果。并使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流露出最自然的爱。
四、多法识字,提升自主思维。
汉字是一种音、形、义融为一体的意音文字,从造字法角度看,有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形声字等,一个个的汉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有规律,认识一个汉字,就会带出许多汉字。比如其中的象形、会意、形声字可以用语言去概括、去表明,使音、形、义三者密切结合,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促进思维的发展。笔者在学习生字中创造了对字的表达模式进行分类的教学法。
1、巧借造字法识字
(1)象形字的表达模式
“象形字”是依照物体的外形,描写出那个物体的样子。文字像实物的形状,以形表义,使人一看就知道它是表示什么的,从而也就想出它的义来。“口”:“土”“火”“日”“木”“禾”都可结合图一目了然,记字便捷。
(2)会意字的表达模式
“会意字”则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表示一个新的意思。这类字的字形和文字联系密切,学生经过思考后会得出正确结论,用一句完整的话讲下来。“会意字”比“形声字”表义性更强,它能把借音部分也换成表意部分。会意字的学习采用把几部分连起来概括为一句话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最符合儿童语言的发展。它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偏旁和部件字的意思,还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结合起来,表达整个生字的意思。例如:卡:是会意字,是由“上”和“下”连在一起的,表示不能上也不能下。鲜:是会意字,左边“鱼”味道美,右边“羊”也美味,鱼羊加在一起煮岂不是味道鲜美。(3)形声字的表达模式
“形声字”容易掌握,它是由两个独体字组成的合体字,一部分表示它的意思叫“形旁”,一部分表示读音叫“声旁”也就是借音部分。用表义的偏旁记字义,用表音的偏旁记字音。“形”“声”二字重在“形”,用汉字的形来想象物体、事物的“形”。如:“请”左边“言字旁”表示礼貌用语,右边的“青”表读音。“忘”下边“心”表示心里不记得的事。这样记忆生字又快又准,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2、一词多记法
如果说认真观察是学生掌握字形的有效手段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多种角度识字,以加深对生字(词)意思的理解,则是学生掌握字义的必要延伸。尤其是可以抓住此环节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习“球”字。如果仅让学生记住字形和了解其义,那么局限性就太强,也势必降低了识字教学的效果,学生的知识得不到丰富,其思维也就相应地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为思维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而进行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因此,要想在生字教学中启发儿童的思维,首先要考虑开阔儿童的思维。
如上例学习“花”,就可引导生从不同角度去组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季节上: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
从色彩上:红花、黄花、紫罗兰花
从花香上:茉莉、白兰花、桂花、月季
从劳做方式上:卖花、买花、养花、浇花
这样学生充分调用大脑中积累的关于球的直观知识表象,来参与生字“花”这个新知的学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还通过互相启发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
识字教学的课堂任由学生思绪飞扬,任由学生在情感世界中徜徉。我不得不惊叹祖国文字的魅力,惊叹孩子们想象的丰富与奇妙。当然,汉字的书写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当学生把“用心”识记的汉字认真书写的时候,那些笔画便有了生命力,学生书写的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一个故事,一个画面。那么这样的识字教学便促进了学生语文修养的形成,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发展了思维。
第三篇:文言文复习教学随笔:强化方法提高实效
文言文复习教学随笔:强化方法 提高实效
东风中学 余芳
中考结束了,回顾这半年来的中考复习,感触真的很多,有收获与经验,但更多的是遗憾,是教训。特别是文言文的复习给我的感受很多。
文言文是我们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考里占有很重的分值,相比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更易于把握,所以文言文的复习占据了我们复习的大部分时间。用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复习文言文,情况如何呢?
先说说最初的复习计划吧,时间安排上,因为以前的经验,文言文的复习时间太多,而没有时间去复习现代文、作文这些重要的内容,所以开学初的计划里是考虑少用时间,打算一节课一篇文言文,但是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有很多较长的篇目不得不用两至三节课,二十四篇文言文复习下来,一个学期一半的时间已经没有了。复习方法上,每篇文言文都按照“朗读——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串联——课后练习”这样的过程来复习,考虑时间的原因,复习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复习效果来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很难在一节课掌握一篇文言文的所有内容,就算降低了要求,由于篇目多,学生掌握那么多篇文言文难度很大,每周都在复习文言文,学生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各科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也是遗忘较大,掌握得并不扎实。文言文复习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来说:难以将文言文各篇目联系起来,不善于或没有时间也或许没有习惯归纳一词多义,句子翻译上不够灵活,碰到较难的句子就不能准确翻译,内容理解上也是不能举一反三,老师讲的会做,变化一种问法,就不知道如何问答。从老师来说,由于时间紧,复习不太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被动的复习接受,当然效果差很多。
其实,这些表面上看是复习的问题,但认真想想实质上还是平时教学上的问题。平时教学时,没有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翻译方法,一些应该背诵的文言文没有落实背诵,平时也不注意归纳积累常用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所以,要根本上解决复习问题还需平时努力。
但看看现在的文言文的教学和考试,问题也是多多,语文教材版本不同,一些相同的篇目在文言文词语的解释上含义差别较大,句子的翻译上也有不同,有时候让我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处理好。考试时判断一词多义的题目,有些词语的含义也是模棱两可,有些词语在不同文章中有几个解释,但在词典中有些含义却并不存在,而考试中却要做出准确的判断,真得很让人为难,我想像这样的题目是否可以取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是让他们像古文专家那样探究索源,只是要求他们初步涉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激起兴趣。
但不管怎么说,我唯一能改变的是我的复习教学。
怎样提高文言文复习实效呢?我想发挥学生主体性复习应该是关键,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这些事应该是我思考的。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我初步设想了一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是应该以抓基础为主,抓重点为主,方法一定要不断强化。复习时多媒体应该作为重要辅助手段,但不能全用,可以考虑像数学的教学那样,让学生到黑板演示翻译等,将黑板的功能发挥出来,抓好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测,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文言文的教学和复习上,我还有很多很长的路要走,努力吧!
第四篇: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如同三套马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即备课,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能力是众多技能的组合,如何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从激发认知兴趣、提高阅读分析技能、加强情感互动等方面去思考,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做到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二、整体把握教学框架
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者每个环节的进度并不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便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能够整体把握教学框架,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个清楚的定位,而且要考虑所授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学习基础情况,从而为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随时进行调整.三、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学习情境是否有效,并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是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构建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让学生与课本人物、课本知识产生共鸣,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因此,构建有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时代性的情境,才是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
第五篇: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贯彻下,应该进一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全面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大幅度提高教学实效。为此,音乐教师应成为科学的课程决策者,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开放式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 Abstract: under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of implement,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comprehensiv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ignificantly.Therefore, music teachers should become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policy makers, should actively change the way of teaching, open teaching evalu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music,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Music;Teaching;The reform.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贯彻下,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还远远达不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因此,应该进一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全面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大幅度提高教学实效,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此,音乐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科学的课程决策者
传统音乐课程致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这样较多的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现在的新课程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性,比如:允许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的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较大的创造的空间,得分点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大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在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不使用统一规格或评价标准,提倡个别化教育;可以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可支配因素等。这样以来,教师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具有了多样性,生成性,它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决策者,从而为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创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留下了广阔空间。
二、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要进行开放性教学评价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进行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凭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这样做会让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学习音乐的兴趣会越来越低,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教师也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及信息反馈,对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了平时积累法:即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期末再加上特长展示评价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表演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平时的音乐课也能保证他们的学习兴趣,效果比较显著。
四、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象“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去动,去唱,去跳,真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个性、自信心,把音乐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演,这似乎和音乐没有联系,但它体现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例如:在七年级音乐课《阳关三叠》情景剧教学中,设置为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诗人的朋友、一人吹萧、一人扮演酒保、一人或几人伴舞,模仿诗人和朋友在阳关话别的情景,在教室前面表演。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音乐为工具和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总之,音乐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继续深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J].中国音乐教育,2002(1): 11-13.[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