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构建有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如何客观对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实现高中思想政治的有效课堂教学,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深思。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问题;对策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佳。为改变局面,许多老师都在积极地探索,出现了课堂辩论、小组探究、模拟实践等许多新形式,但由于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及课堂活动“度”的把握不够,教学失误仍旧不少,就这些教学现象,我想与各位同仁交换看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1.有效课堂内涵模糊
有效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课堂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这就要求每一位政治教师都要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把握不够透彻,对于如何实施新课程教学,心中没底,还处于盲目的摸索之中。
2.对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把握不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在课堂上多说、多做,这种只注重形式的做法忽视了教学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必要的师生互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对教学环节的辅助,我觉得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轻松掌握知识,实现高效课堂,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评价体系不科学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的双向互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但当前许多地方仍然是“一考定终身”,只看结果,不重过程,导致很多教师依然采取应试战术,以各种考试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策略。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
4.政治课堂脱离生活实践
由于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今的高中政治教学,已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许多高中生都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就连许多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关爱和直接保护,“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已成为现实状况,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很少,这样的课堂教学严重背离了我们所倡导的教学生活化。
二、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对策
1.准确定位教与学
教学永远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还课堂主动权给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并非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都少讲甚至不讲,而是要求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对于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敞开思维,大胆探讨,但一定要让探讨有一定的目标性,不可信马由缰。讨论问题时,教师要确定内容,确定方向,讨论结束后,还要及时给予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驾驭者,不能使课堂教学失控或脱离主题,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有效果。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全面多样的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学习。另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
3.教学生活化
大部分高中生,对抽象的政治理论都不大感兴趣,如果照本宣科,只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一定要讲究策略。我的经验就是把握时代脉搏,让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努力把生活题材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轻松实现对书本知识的迁移,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时代气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将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作为评价内容。在评价方式上,不但要包括各类考试,还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描述性评语或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5.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课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讨论问题,用自己的尊严和威信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要穿戴整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用自身的自信来感染学生情绪。在生活中,要把关爱给予每一位学生,既要肯定他们的成绩,更要正视他们的缺点,用言传身教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学生。
思想政治课相对枯燥乏味,要保持较高涨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在相对快乐中获取知识,实现有效课堂的目的,政治课教师一定得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探索,好在高中生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人生目标,所以,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法可循。
??S编辑 董慧红
第二篇:高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黄
大 天
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困惑也接踵而来,亟需我们破解
第一,学校发展不均衡
在倡导教育均衡的今天,教育失衡的现象却屡屡见诸媒体。在现实中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学校发展不均衡,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是指政府资源配置的政策法规、物质投入、硬件发展等方面有差异;从学校内部管理和发展来看,主要是指学校的软件建设,即办学水平、生源条件以及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差距。城乡的巨大失衡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公平。第二,课堂教学效益低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标理念的提出,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由于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导致课堂教学出现失效或效益低下的现象,以致课堂教学对新课标理念的目标定位认识模糊,学科教学内容单薄,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形式花哨,课堂民主停留在表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受到压抑等。
第三,教育科研走形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逐步深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愈发受到推崇和重视,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开展教育科研的热情空前高涨,但高涨的背后有“炒作”“泡沫”的隐忧:教师缺乏内驱力、学科科组薄弱、教研机制缺失、校本研发苍白、教研行政化和功利化等,使得不少教育科研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无实际效果。第四,教育质量不如意
当前教育的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和质疑。尽管学校和教师个人都积极参加了课程改革的各种培训,并将学到的课程改革的知识理念和他人的先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但是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却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升反降,使得学生失落、家长失望、教师困惑。
课改中出现问题是教育发展所必然遭遇的阵痛,我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省市区之后,后发者要赶上先行,就要努力成为课改和创新的先行者、探索者、示范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第一,缩小区域学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创新思路和强势推动,是均衡发展区域教育的核心动力。要树立教育“一盘棋”思想,在给名校锦上添花的同时,更应该给薄弱学校雪中送炭,重点扶持薄弱学校的发展。加强区域内教师的交流沟通,学校之间干部互派挂职,形成轮岗交流制度。校校联盟,以强促弱,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创新办学理念与教学实践,逐步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如果薄弱学校能取得家长和学生认可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减少学生择校择师倾向,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二,强化教师素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每一所学校应根据校情、师情、生情,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抓好常规教学培训,常抓常新,每次都对教师提出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加强校本研修指导,积极参与课程开发,让教师开阔视野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创新培训模式和增强专业人才引领,以实施“区培计划”为抓手,专家组成员密切联系实际,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协调发展”的形式跟踪指导,推动各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第三,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课改的落脚点是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恰当定位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教学所要呈现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教师须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成熟状况,以及学生的态度、兴趣、爱好和学习倾向等个性因素综合考虑。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充分地生成和构建“教学价值”,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使课堂“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
第四,立足课堂教学一线,回归教育教研本色
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有效教研的支撑。学校要重视各科教研组备课组的学科建设,构建学校系统高效的校本研修体系,加深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要重新明确教科研究室的职能和定位,纠正教育科研摆花架子的错误做法,深入基层教学一线,对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学校、教师、教研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从问题出发,立足学校和个人教育教学实际,形成“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领导小组——教务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学科教研网络,在实践中营造优质的教研文化,形成特色教育品牌,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第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有许多人质疑:高中新课改会不会影响高考质量,这一届学生会不会成为课改的实验品?态度决定高度,当务之急就是要深刻反思以往观念上的认识误区,改革考试制度,打破“一卷定终身”的僵化局面;转变传统的人才观,要急刹“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实现教育评价转轨,端正评估方向,重点考核学校的办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发展观,及时建立与新课改相配套的评价机制,实现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
当然,新课改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会不断出现。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大综合改革力度,加强师生合作针对性、增强校际合作有效性、完善科研部门理论性、把握专家合作方向性和提高区域合作科学性,定能使改革协调而有效地推行。
2014年7月3日
第三篇:浅谈中学语文新课改下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中学语文新课改下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语)。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达到忘我的境地。
[关键词]:激发兴趣氛围特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对于21世纪的生力军——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好这门基础学科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愉快的体验积极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只有采取积极的手段,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着摸索、探讨,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
一、善用教具,激发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提高,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具也日益增多,传统的录音和挂图,加上先进的电视录象、投影等电教手段,为课堂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语文教师如根据所授课文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大大提高授课效果。
众所周知,兴趣是重要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一个人做他有兴趣的事情时,总是心驰神往,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成功的几率也高。科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有兴趣时,往往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物,能把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把兴趣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篇巧设情景,能够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即趣味、预期、目的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的东临碣
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学生情操,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我放了课文录音,那优美的音乐、轻快的旋律加上播音员动听的朗诵,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课堂教学平添了几分情趣为这篇课文的成功教学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活动多样,氛围有趣
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的而非苦恼的事。”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仿照电视上的娱乐节目的形式像《开心辞典》、《智力大考验》等栏目,再结合语文课本的内容,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常用的形式有:
(1)猜谜编谜。对较难的字词和问题,老师可能让它们以谜语的形式出现。如在教“春”字时,老师可以让孩子猜一猜:“日出三人去看花。”是一个什么字。在记忆生字时,可以让学生来编谜语。如“二人从,三从众,二木为林,三木为森。”
(2)古诗词背诵。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学习巩固古诗词。如分组抢答、背诵竞赛、默写竞赛等。
(3)自读赛答。带着问题自读自学,然后比赛谁答得多,答得好。这种方法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
(4)分组打擂台。把学生分成几大组,由老师结合语文课本内容出一些题型,像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各组展开竞赛,实行加分制,对获胜组进行鼓励祝贺,并发一些小奖品。由于各种题都与语文有关,所以这种形式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兴趣小组,培养特长
在班里设立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兴趣小组,促使学生特长的发展。如我在班里设立了朗诵小组、作文小组、阅读交流小组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他们的特长得到了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中,前几名都是我班的学生,这就是很好的见证。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僵死的模式,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丰富自己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给语文学习增添无穷的魅力,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以上是我的一点不很成熟的有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思考,教师的工作是伟大的,也是非常辛苦的,在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如果学生看不到学习成果的社会价值,我想老师的所有工作都是徒劳;老师们也将丧失积极工作的动力。难道不是这样吗?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原素,它们与教材一起构成系统,又受制于这个系统。所以我想,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将教育这个系统很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教师才有可能在小系统中充分调动学生那一方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1.《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首都出版社 3.《教育新理念》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第四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王连明
摘自:《古浪县第三中学》
在高中教学方面,我们“遭遇”了新课程改革,这对于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倡导全员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们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师。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生基础差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认识音标,不懂有关音标的基本常识,最终导致不会拼读单词;无法记忆课文,无法培养语感。口语、听力较差----不能听懂基本的课堂用语,不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在习作中,经常出现中国式的英语,偶尔会出现汉语拼音;在一次考试中出现My parents xinkude weiwozhen money.令我们瞠目结舌。词汇量掌握的较少,对一些应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的词汇仍然不是很熟悉。
二、学生的自觉学习性不高
学生刚进入高中生活,由于在初中阶段死拼活拼才考上高中,在思想上有“放松”的感觉,学习是被动的。例如:每周的习题巩固作业,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还有一部分以抄答案来应付。更有人放弃学习英语。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面对突然扩充的词汇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采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不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还有一部分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然而,更多的学生则表现出来的是无所适从。因为对音标的掌握很差,往往是第一天记下,第二天就全忘了,从而感觉自己下了很多功夫,但成绩不见一点提高。灰心丧气。
四、教材设计较旧教材难度提升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曾一度感觉到新教材不适合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中的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如: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 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必修l Unit1Anne’s Best Friend)。2)词汇量增加,复杂词汇出现的次数增加,如:vocabulary(必修2 Unit2),volunteer等。3)个别对话设置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如:Cultural Relics(必修2 Unit1),Theme Park(必修4 Unit5)。4)教材的容量较大。课时紧张,无法有效开展活动。
五、缺少多媒体设备,无法直观形象的将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效率低下
班额过大,个别学生无法顾及,有些活动无法开展,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教师自身水平问题
由于教师平时疲于教学任务,缺少交流机会,造成教师综合能力较差,英语思维也被禁锢。我们无法进行全英语教学,而且这也不符合实际。我们还是提倡:use Chinese if necessary.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固定的教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英语教师迫切要求拥有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也希望能通过各种形式和类别的培训,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使自己顺利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
我们需要强化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继续教育强化口语、听说训练,就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真正实现用流利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要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曾经提出:“五个因素,一个公式”。五个因素是:1)国家外语政策;2)学生来源与素质;3)教材质量;4)学习环境与条件;5)教师素质。其中前四项是可变因素,第五项是解决因素。一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括号内四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师的分值越高,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这表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才能为人师表;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另外还要具有较佳的心理及审美素质,以便能全方位地开发学生心智、发现、培养和教育出各种类型的人才。
七、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对语言实践活动作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和具体指导。教师对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把握不好,往往会造成以下几种情况:缺乏(1)活动设计,冲淡了教学内容和目的,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2)课堂活动表演化,质疑问题显得苍白,水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思考必须是有价值的思考,在合作过程中,不管什么都要讨论,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新课改。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让学生乐于去学习,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及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综上所述,导致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很高。同时,还产生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如:课堂有睡觉现象,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产生了不良影响。总之,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过程。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进行了下面的尝试。
1、针对学生基础差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点去做: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不怕学英语。比如: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夹带汉语。2)充分利用早读时间,给学生领读单词,同时适当补充相关的语言知识。
3)在课堂上尽量用学生学过的,尤其是刚学的词汇进行语言表达,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理解。4)在习作训练课上,尽量给学生布置对其来说较为熟悉的话题作文。同时,引导他们对话题进行分析,定下文章的大致框架。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列出与该话题有关的词汇。最后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连句,并组篇。5)加强音标学习。
2、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点着手:l)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2)引入竞争机制。3)在作业布置上,以切近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4)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力度,以查促学。5)用学分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和荣誉感。效果颇佳。
3、针对学生不能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帮助他们:1)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渗透有关学习策略,比如: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归纳总结用法相似的词汇。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4、针对教材难度提升,以及学生基础差的状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l)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利用。2)针对教材中有关文章句子长且难的情况,先将这样的内容在泛读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分析与讲解,以排除学生阅读中的障碍。3)针对有些话题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问题,我会在学生学习之前,先给学生进行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4)针对词汇量增加,较难词汇出现次数较多的情况,根据教学大纲,让学生进行有选择的掌握。
5、集体备课,提高效益。
不要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每周两节课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依据分工,每位教师精心准备指定的内容,包括组织材料,查找资料,网上查询,课件的制作。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集体讨沦、分析,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质量。各备课组制定反思教学研究的计划表,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上课、说课、集体评课、教学反思等程序。
6、经常进行听课、说课和教法研讨讲座活动。
这一类活动能够为教师们解惑答疑,帮助他们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可请名师、专家进行辅导,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对教案进行再创造,并写好每节课教学笔记或教学反思。并做工好评课和指导工作。让全体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有效地促进专业素质的提升,使高中英语课堂动起来。
7、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谈心。与学生有较好的沟通,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取得更好的成绩,放下自己的身分,抛弃所谓的面子,像赵丰生老师一样与学生做朋友,真正的学生心目中的朋友。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许多问题,我们都进行了努力地尝试,但是至今仍有一问题没有得到更为理想的解决:即课时分配与教材内容多的问题。希望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以求得更为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五篇:我与高中新课改
1. 您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主要有哪些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立足于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设置多样化的 模块,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师生评价 等。
3、为教师提供新的平台。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您认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 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 果,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 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
3.您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难点是什么? 遇到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不好,对化学没有兴趣,很难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实验设施的不完备,很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3、资源的落后,查找资料不方便,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难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4.您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哪些尝试?有何感受?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书上的实验探究可以由学生自行完成,这样 学习的印象深刻。
2、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可通 过具体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3、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 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可以从网上找到资料。
4、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 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以上的尝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并不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加之化学基础差,并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结果,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让我们教师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