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手镯各种因素的限制,如学生视野的不开阔、场地狭小、其他各种客观因素等。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美术教学 问题 对策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作为一线老师,尤其作为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革新进程。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如下问题:
1.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
1.1.1 视野限制。
学生家庭地处农村,每天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学生一周几乎都是在一个封闭而狭小的空间生活与学习,学生的视眼受到大的限制。对美术学习来说,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不能及时了解生活中丰富多采的视觉文化,对现实生活环境缺少接触与观察,在美术学习收集资料时渠道狭窄等。
1.1.2 场所限制。
目前,我国从城市到乡村,最流行的艺术教学方法依然是一百年前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描述的那种教室中进行的。即“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紧紧的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我们看了这种情况,就能推断出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
1.2 兴趣与现实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主要压力来自升学。这种升学压力转化为一种强有力的学习动力,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自我的一种人生之路的寻求„„内外兼具的一种驱动力,强有力地支持着他们去学考试学科课。美术课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多少分量,是副科。或许,正如很多书上所讲,它充其量是一种调剂情绪的课,一种稍稍可以放松的课。美术科目与其他考试科目相比,学生在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投入要少,来自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压力也小得多,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这一现实反映的情况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系统弱于学习考试科目的动力系统。课时少,内容多,让学生也不可能学到怎样一个程度。“泛泛地学习,蜻蜓点水般掠过学习内容,很难产生持久的尤其是终生的学习兴趣。”
2.解决美术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大问题,在教学中也常常在思索、尝试,得出了以下几条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能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2.1 拓展视野,提高美术教学审美。
鉴于美术教学中的种种限制,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创造一些走近生活,贴近生活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的启发与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创造一些条件,尽可能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方面得到一种综合体验。在设计应用教学中,鉴于学生少有机会走出校门、寻找资料的情况,我们通过拍照、摄像等手段,把生活中的一些美的设计实物、图片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我们还通过网络,搜寻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评述,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给学生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学生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作业质量也比较高。有时,遇到一些天气晴好的日子,拿一两节课到室外去写生,让他们感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感受秋高气爽、成熟与收获的秋天,让优美的大自然成为美术教学的广阔的课堂。神奇的大自然会使他们心旷神怡,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想描绘它的愿望。
2.2 转变思想,解决美术教学场地问题。
对于场地有限问题,它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分学习小组。为了方便与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时以临桌同学为一小组,有时以前后桌同学合作,或者依据学生的成绩与其特长来分,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在这种固定座位的情况下,做到比较多的合作与交流。为了打破“静坐”的模式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例如上欣赏课时,找几个同学现场秀一把:模仿雕塑中人物的造型,这样有了动感参与,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有些课提前安排好学生,利用课间排好课桌,如把五六张课桌拼在一起,这样在一些手工制作课上大家便于分工与合作。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象写生、讨论等。但这种方式也只能偶而为之。
2.3 统筹兼顾,解决美术教学的障碍。
兴趣大不过升学压力,这一点是不容否定的。鉴于此,我们可以从我们的每一堂课入手,遵循新课标中的愉悦原则进行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美术这门课,就必须帮助他们进行审美体验和享受,让他们从中获得愉悦,充分体验艺术的乐趣,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在兴趣的驱使而非外在的压迫下自觉自愿地去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的真谛。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下,美术教学中遇见的问题肯定是方方面面,不止这些,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的思想是积极,心态是向上的,再难的问题一定是会有解决办法的。
第二篇:新课改下中学美术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中学美术教学反思
新课改美术教育要求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创新。初中学生正处在从小学阶段的“天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初中学生渐渐少了小学生的那种“天真”,在他们的作品中很少见小学生那种大胆的线条和自由表现,取而代之的是害怕错误的畏首畏尾的细心表现,表现出画画真难,这对我们来说、对学生来说都是件痛苦的事。主要原因是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观察世界方式方法的变化,眼睛的欣赏水平很高,而理论水平和表现能力不能达到他们自己的要求,所以出现了画面很空甚至画不出来的“学困期”。因此,很多学生感到自己不是“画画的料”,于是很多学生就选择了放弃。这样的案例在每个班级都比比皆是。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浅谈下自己的一些凌乱的想法。
首先,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面带笑容,让学生们把我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我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说话声调要有高低变化。如讲《春天的畅想》一课时,我出示画有表现春天的投影片,“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上热烈、活泼的气氛,让他们大胆的参与进来。而另外一个案例,当我在讲《校园伙伴》一课时,我创造了条件让学生们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活动中,提示他们注意人体在活动时候的变化,并让他们通过互相量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们的身高比例,来体验我们上课讲到的“立七坐五蹲四盘三”的人体基本比例。这样,他们理解掌握比例的程度会更加深刻更加彻底。
其次,我认为上课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我们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我们在上课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欣赏,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第一节欣赏课上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要使用的是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等,效果很好。这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欣赏的对象是最关键的,如何利用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直接感染学生是美术欣赏课中最值得研究的课题。多媒体教学为此提供了最佳的手段。我们利用电脑,美术作品的来源途径就非常广泛了。扫描或从光盘、网上下载,都是制作课件时获取图片的好方法。利用各种工具软件处理图像,可制作出集图、文、声、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它能融入声音和动画。当我们在展示作品图片的时候,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学生欣赏时非常专注,常常发出一阵阵感叹,教师此时组织学生发言讨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讲解这件作品,都往往能取得积极的响应,课堂气氛十分活
跃。对于某个局部的赏析,教师可明确地在屏幕画面上指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能扩大和优化教学,起到预期的效果。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局部赏析是很重要的,如让学生们感觉到中国画的用笔,那种书法般的笔法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
另外,我们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会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教师需要灵活的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那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而我们的后代也将是克隆的后代。如著名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一顿毒打,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今天这样的事不应该再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作为教师,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画儿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或伸伸大拇指,“你比老师画得还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些鼓励多些表扬,会让学生们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这对学生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美术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高中美术教学
摘 要:在素质教育新课改背景下,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美术教学的技巧,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创设美术课堂的活跃气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美术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高中美术教师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高效课堂;思维方式
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达到学习目标。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下构建高中美术高效课堂
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在给学生授课之前,应该熟悉课本中的知识内容,掌握知识点并不只是对课本内容倒背如流,而应该让学生把课本中的内容叙述出来,更重要的是应该把知识点的关键之处与学过的知识点相互联系,贯穿到所学的知识中。除此之外,教师要在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精心策划教学环节,应该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精心构建上课的流程和框架,除此之外可以融入生活中具有新鲜感的元素。比如,在教授素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他们喜欢的人物或是景物,从学生的个人爱好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然后再进行引导控制练习过程中的关键学习点。这样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跟随老师的脚步,紧紧地融入其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新课改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之前的农村美术教学方式是比较单一的,教师通常按照课本的知识框架进行千篇一律的教学传递。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从来没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即没有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中,也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教学的目的和对知识点的渗透。老师会在授课上白白浪费很多精力,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会感到非常吃力,却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但是新课改背景下,如果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会成为课堂的主宰,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会逐渐建立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动融入课堂,感受学习的乐趣。比如,美术教师在教授素描时,大多数高中生只会看到物品的表面现象,只会停留在物品的外观特征上,并不能对物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理解。但是,高中美术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就会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美术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挥,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通过外观的观察进行空间想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这样学生会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美术。
2.锻炼结构思维方式
美术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建立结构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只是单纯地模仿物品的表面现象,要让学生从结构上分析了解事物本质。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着重抓住物体的外在特征和形体结构,对事物进行360度全方位观察,看得到的地方要理解,看不到的地方要进行抽象理解,通过事物表象看本质。
3.加强美术作品的练习
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引导学生对世间万物进行分析理解,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灵感。比如,生活中简单的物品训练,包括水果、刀叉、鞋帽、桌椅等。在训练时学生应该对描绘的物品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分析,用合适的线条来表现画面的特征和效果。接着在简单物品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再转移到比较复杂的自然现象训练上。
4.培养分析细节的好习惯
美术教学是实际操作的过程,老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讲解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避免学生进入学习误区。教师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亲身理解学习美术的关键点。教师最后也要进行总结,找出练习的优点和不足,完善学习美术的技巧和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只有深刻认识美术教学策略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农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方法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勤加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张悦.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育问题与发展对策[J].科技视界,2014(18):229.编辑 李建军
第四篇: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成人函授)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专 业:姓
指导教师:李旭东完成时间: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理科学 名:张宏
2013年9月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省桐梓县花秋中学 张宏 563214 电话***
摘要: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目前存在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科地位不突出,地理教育举步维艰,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地理学科被边缘化,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地理教学模式单调,加上专业老师少之又少,老师业务水平低,教育经费投入少,地理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针对目前现状,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站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引导和规范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本文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结合本人教学实践,阐述了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需要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地理教学 学科地位 教学模式 被边缘化 问题 对策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教育工作者,笔者更加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靠什么?靠科技、靠人才。现在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提高我国科学发展事业的速度,如何出好人才,快出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国家的富强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近几年我县农村初中会考成绩看,《地理》等科目的成绩严重偏低,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针对农村中学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结合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多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地位不突出,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在十分重视升学率的今天,中学教学随着考试指挥棒转。由于地理不是中考的科目,仅在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不重视,有“副”科、“豆芽”科、“小儿科”等说法,学得好坏无所谓,临近会考时“突击”一下后就算了。有的学校地理教学条件很差,连最起码的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等都缺乏,老师们上课穷于应对,就只有照本宣科了,场面非常尴尬。有时地理课成为学生们的自习课,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地理学科的地位。在当前应试教育占主导思想的大环境下,这无疑是把地理学科推向了边缘。于是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地理学科漠不关心,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农村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对策一:强化学科地位,加强地理学科建设。
地理学科地位十分低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地理教学质量跟不上,考试指挥棒的倾向制约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广泛,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想地理学科在农村学校正常的发展,必须要合理公平地对待这门学科,给它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逐渐加大地理学科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力度,并在中考分数值上有所反映。
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地理学科被边缘化。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是中考非考科目,大受冷落。专业地理教师总量上少之又少,完全不能满足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育的需求。在这几年,在农村中学,即使有一两个专业地理教师,都是所谓“特岗”教师,每一年都在招考地理教师,表面上看招考部门干得轰轰烈烈,但是没有相应的限制与要求,招考的地理教师还是走掉了。农村毕竟是农村,与城市不能比、没法比,导致“特岗”教师通过城市学校的招考轻松走掉了,导致农村学校上地理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兼职,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1)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专业教师,甚至有的学校领导同志不是地理专业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2)地理教师更换频繁,反正是“搭科课”,人人都可以去尝试一下。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由于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为了应付会考,临时找一些根本不熟悉地理知识又没有受过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师担任地理教学任务,其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根本调动不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再加上会考的要求低,只要会考临近时把会考复习资料背一下,几乎都能过关,这一规律已被学校、老师、学生们掌握,自然谈不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学生不好好学,老师懒得管的情形,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质量。在地理学科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下,地理教师队伍亟待建设。
对策二: 加强地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让被边缘化的地理学科回归。应加强地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引进地理专业教师的同时,应加以一定的条件限制,既来之,则安之。还有,教育主管部门应调整考试指挥棒,把初中地理纳入中考范围。学校应消除学科歧视,消除主、副科之分,公平对待每一们学科,让被边缘化的地理学科回归。
三、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地理教学模式单调。
由于地理学科的重视地位下降,兼职地理老师上课的教学刻板、单调。部分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有的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学习的要求,大大抑制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就是农村地理教学的生动写照。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缺少对外界的了解,因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外界了解的重担很自然地就落到了兼职地理老师的肩上。但是,农村兼职地理教师这种刻板的教学手段无法在课堂上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农村学校地理教学急需新思维、新方法。学校地理教学工作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课外活动的开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比如带领学生搞课外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可使学生学习到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安全责任”的大前提下,课外活动成了负担。学校又很少购买必要的直观教具,全靠上级主管门配购,普九定制的地理教具多数已经破损,无法再启用,当教师向学校了解教具的时候,学校也用各种借口推脱,致使教师地理课也只能是“无米之炊”课了。所以,农村学校的地理教学谈不上现代化的直观教学了,老师也就懒得去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学生也不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对策三: 加强地理学科的“情感”教育,地理学科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要具备全科教育教学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情感”教育不能忽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四、教学设施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农村中学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设施不齐全、教育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如:远程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室、电脑、互联网等电教设备,缺乏用于培养技能的幻灯、录像、教学软件、实物标本、教学图片等直观的教学用具。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是全县农村较好的完全中学,倍受领导和社会的关注和青睐。可是这样一个拥有 1000名学生、96名教职工担负着全校教育重担,在硬件、件设施的建设跟不上课改要求,用于教学上的直观教具、实验仪器陈旧,目前,学校仅有几办公台电脑,无学生微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设备经常出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实际,无疑会对教师在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上带来诸多困难,致使课程资源单调,绝大部分教师选择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方案都是按照课本上的活动、图片、教材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也仅仅是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当的开发校本的、乡土的课程资源,以致因材施教,改变以往那种生搬硬套的教教材的状况。
对策四: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办公经费紧张,已适应不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一大屏障;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单位相比落差很大,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显卑微,尊师重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使很多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存在普遍的自卑心理,不是以师为 “荣”而是以师为“辱”。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付出多得更多了,但是,微薄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可怜的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岂能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与凄凉来抚慰这不公的无私奉献?如此之大的反差,岂能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呢?因此,各级政府官员、教育主管领导也要转变观念,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切实的做到尊师重教,关心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落实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治国方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走进课堂——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林培英,陈澄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4、滕春惠,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大学杂志社,2005年5月版。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
第五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和增加人文素质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尽管美术并不属于考试科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为学生带来了诸多乐趣,促进了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可由于很多外在的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出现了众多问题,美术教育的实施,几乎是一片空白,实在令人担忧。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发现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是非常薄弱的!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本文重点谈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农村小学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艺术教育还没有它应有的地位,相当多的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重视美术课。同时,又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课之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只关心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农村小学,学生基本上无缘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即使是教师随意打发一节美术课,不少领导和家长也习以为常。有些学校在课程表上安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未开设,有些学校虽说开设了美术课,但一到“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毕业考试,这些课程就只好让位于“主”课了,美术课就很难守住“阵地”了。关于这一点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是持有这样的态度,表面上学校是主抓素质教育,但实质上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与现象广泛存在,美术教学存在大面积的空白。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许多孩子对美术产生兴趣,在家或在学校业余时间练练笔,反而被斥责为“不务正业”,关于这一点,在农村家庭中普遍存在,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样的思想更是让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更无法发展,学生无法系统的接受美术基础知识教育,更谈不上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了。
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科学育人。重视美术教育,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引进课堂,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学校要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包括美术人材和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的培养。
二、加强美术老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在农村小学中美术老师缺员严重,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只好把美术课作为“搭配”课,就是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校也不会分他们任教美术课,而让他们任教语文或数学课,这样专业美术老师大多无用武之地,却由那些喜欢美术或略懂点美术的老师兼任。现在许多学校的毕业班由于课务而取消了美术课,只好在业余时间,安排学生画五六张作业,应付检查。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学校应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
三、因地制宜,激发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美术课堂中应克服两种倾象。一方面,不能因为它课时少,对升学率无多大直接影响,或得不到某些学校领导的重视,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另一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了美术课当做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而设立的课目,对学生进行了过多的美术技能训练,或提出过高的要求。
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作品不太可能,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很重视,教育投资意识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好一点的美术学习用品,班里的“富”学生多了,就会带动整个班的进步。考虑到条件差的学生还占相当大的比例,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做些调整,比如绘画,可以选择节材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像力。
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外,还可以让学生再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用泥土,泥土的大小不受限制,在农村随处可见,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再如纸塑,我们可以利用废纸为材料进行工艺教学和创作。
总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术。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让每一节美术课都充满活力,同时用手中的画笔点亮学生的心灵,让美丽永驻天地间。
〖生成过程〗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话题在教育界已讨论了多年,美术教育也逐步走上了正轨,但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不足,例如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经济条件制约等。对此我们可以从转变观念。科学育人,加强师资,改善条件,重视教学,因地制宜等方面进行改进。
〖创新体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小学全面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美术课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创新价值〗 美术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精神行为,其本质从来就是以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时代要求,必须为现代化的需求和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服务,同时作为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美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