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课改工作

时间:2019-05-13 03:2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课改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课改工作》。

第一篇: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课改工作

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努力打造自主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羊回玉宇留硕果,猴降神州赐锦绣。回顾2015,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在既定方案中稳步推进。通过参加协作体的各项活动,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典型经验,让我们在改革中受益匪浅。在此,我代表紫阳中学初中部对筹划2015课改协作体各项工作的安康市初中以及承办各项活动的民主九年制、蒲溪中学、月河中学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很高兴参加六校协作体举办的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此刻,我很荣幸的代表紫阳中学初中部就打造自主课堂的点滴做法与大家交流分享,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一、构建课改体系,让理念深入人心

在改革进程中,学校始终将 “学校的一切为学生发展而存在”作为办学理念,确立“引领教育方向,打造自主名校”的发展目标,提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策略,以理念引领变革方向。

通过两年来的课改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自主课堂紧紧抓住了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学生自主管理改革是自主课堂的继续延伸,两者相辅相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自主管理将被动式的学校管理转变为学生主动性、自为性的自我约束和发展行为;自主课堂将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性的求知。学生获得主动学习权利后的课堂,需要自主管理养成的自我约束能力、坚强的意志力、合作共事能力等来保障。只有把“自主课堂”和“自主管理”有机地融为一体,课上学生充分互动互学,课下学生管学生,形成一种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主发展模式,才能成为真正支撑学校迅速发展、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的重要保障。

1、自主课堂的基本内涵

“自主课堂”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高度自主的课堂,我校把它归纳为“在全体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种模式变过去教师满堂灌为学生满堂学,变教材为学材,变教堂为学堂,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主宰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悟,教师真正作到诱导和点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教材,形成学科思维,从而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从传递和控制为中心的“教本”课堂,走向以师生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学本”课堂,使教学回归到“学会学习”的本质之中。

2、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育法育知,教法、学法相得益彰,重在得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攻克活、勤、实、导、精、恒“六字诀”。在指导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点拨、引导、归纳,育知于学生。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乐学、勤学、会学、互助、探究、高效之自主学习目标。师生紧紧围绕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控制五大自主学习核心要素来提高教学质量。

3、“三环节导学”课堂正在实践运用中。课堂前段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了解教学目标和完成自学内容,完成任务后小组展示点评;课堂中段根据班情、学情设置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小组探讨交流,教师根据小组展示情况进行引导点拨,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以及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展开思维,激发情感,提升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后段是检测练习,教师根据ABCD四个编号分层布置检测题,课内能完成的坚决不留在课外,做到“堂堂清”。

二、以自主课堂为目标,构建各科基本教学模式

课改工作按照“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总体规划,回顾2015,我校主要做了三项工作。即建模、推模和修模。

1、建模。也称之为“践中建”,2015上半年,全体课改组教师通过课堂实践,通过寻找规律和不断总结,尝试改变课堂结构和师生地位,把取得良好效果的精要做法进行提炼,各科都总结出利于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要求做到各科有模,一课多模。语文基本教学模式概要:

阅读教学“六步法”:(1)情境导入,以境引学;(2)目标引领,有的放矢;(3)检测预习,以学定教;(4)定向问答,突破难点;(5)深思质疑,能力提升;(6)复述整理,落实目标。

文言文教学“四步法”:(1)三知、三读靠自主;(2)互学互探解疑虑;(3)展示提升导质疑;(4)拓展训练提能力。

作文教学“五环”模式:(1)激发情感,目标定位;(2)例文引路,精要点拨;(3)布置题目,回忆生活;(4)素材交流,赏析评说;(5)列出提纲,限时写作。

数学基本教学模式概要(五环五课型):

(1)第一类概念课:情景诱导—自学指导—展示归纳—尝试运用—当堂检测

(2)第二类概念课:情景诱导—探究指导—展示归纳—尝试运用—当堂检测

(3)例(习)题课:情景诱导—练习指导—展示归纳—当堂检测—拓展提高

(4)复习课:情景诱导—复习指导—展示归纳—典例指导—变式练习

(5)讲评课:总评导入—纠错指导—展示归纳—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英语基本模式概要

写作课:写前导审 写中说写 写后评改(三环六步)听说课:听前听说 听中听说 听后检测(三步三环)阅读课:激趣导阅 读中释疑 读后检练(三步七环)物理基本模式概要(五环教学)

(1)情景导入;(2)诱导自学;(3)疑难互探;(4)追踪检测;(5)交流小结。

化学基本模式概要(四环教学)

(1)引导创境;(2)合作探究;(3)归纳总结;(4)拓展提高; 思品基本模式概要(四步教学法):预、展、探、测。

历史基本模式概要(五环教学):(1)视课设导;(2)自学展示;(3)拓展探究;(4)总结归纳;(5)检测反馈。

地理基本模式概要(六环教学):

(1)创设情镜,启发思考;(2)明确任务,自学互学;(3)合作展示,疑难互探;(4)精讲细拨,指点迷津;(5)科学指导,全面评价;(6)练习巩固,矫正补缺。

生物基本模式概要(五环教学):(1)情境导入;(2)自主探究;(3)交流互探;(4)总结归纳;(5)检测反馈。

2、推模。也称之为“推中磨”,2015年秋季,学校要求在七年级全面推广课改组总结的各科课改基本教学模式,八、九年级循序跟进。为把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本学期进行三轮听课。第一步是课改组成员上示范课;第二轮是课改教师进教室进行指导听课;第三轮是选取评委进行过关听课。

3、修模。也称之为“磨中修”,修正课改基本教学模式贯穿于2015年课改工作始终。定模之前课改教师通过同课异构进行修正;示范之中听取其他教师的建议再次修正;过关听后再次修正。以上模式是第四次修改的结果,但这不是最终结果,实践证明,离我校期望的自主课堂还有较大的差距,按照规划,我们将模中求精,有计划的步步推进。

三、在常规中创新提升 ,为课堂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实施课改以来,我校以“树一流名师、创一流名校”为目标,根据“以课改为切入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指导,坚持“低起点、稳推进、讲实效”的原则,所有一线教师立足课堂,立足实际,在做好常规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到改革洪流中来。课改要取得成效,必须要狠抓常规不放松,才能为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和创造有利条件。

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坚持做到 “八个一”,具体归纳如下: 一课两案检查到位。包括集体备课案和个人二次备课案; 一师四册研修到位。包括班主任工作手册,校本研修手册,课题研究手册和教研活动手册;

一年两赛参加到位。县教研室举办的全县教师技能大赛和教学能手评赛活动。

一年两考落实到位。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过关测试和业务水平提升测试;

一师多训收获到位。包括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校本培训,外派培训,学校根据教师所处的岗位和年龄结构,分批次保证每位教师都参与培训。结束后必须有心得,有汇报,有示范。

一期三课研讨到位。每学期安排示范课、指导课和过关课。一年八竟实施到位。每学年安排青年教师赛教、优秀试题制作、教研成果评选等八项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一年两评考核到位。包括绩效考核年度考核,所有教学活动的数据都与考核挂钩。

四.打造自主课堂带来的变化 1.学生之变

学生的个人信念水平得到提升,行为的“意向性”、“守规则性”、集体主义观念、责任感、荣誉感、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为。学生参与学校、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真、负责的程度有明显提高,学生做事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潜力得到更为有效的挖掘、锻炼和培养。学校把“学会做事、学会了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目的贯穿于改革过程的始终中,效益逐步显现。

2、教师之变

(1)教师教育观念逐步转变,工作能力有所提高,个人职业发展更好。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正成为教师的执着追求,理解和尊重正成为师生交往的主旋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正成为教师重要的工作策略。我们有教师感叹道:“过去在我眼中看来毫不起眼的学生,在进入自管组后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过去课堂上我行我素的学生进入学习小组后也知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之中了”,于是,教师在管理学生和教学方面更自信、更有创造性、更得心应手。个人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的长期、认真、有效的监督,使学校在师德教风建设方面形成了长效机制,教师遵守工作纪律和规定的意识明显增强,杜绝了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3、学校之变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改成果逐步显现。我校教师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了8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现有市级教学能手7人,县级教学能手38人;11名教师在市级赛教中获奖; 14名教师在陕西省教学成果展评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社会的好评。连续被紫阳县人民政府、紫阳县教育体育局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二是社会声誉明显提高。由于学校基本杜绝了违纪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学生违纪事件的发生,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办学得到了家长及群众的普遍信赖和充分肯定,更吸引了外地区的学生及家长。邻县也有很多优秀学生到我校就读。三是行业内的声誉有很大提高。学校被评为“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消防安全教育先进学校”、“陕西省防震减灾教育示范学校”、“陕西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陕西省德育先进学校”。“国家级节约型示范学校”。

总之,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困难在所难免,但紫阳中学初中部已经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体教师热情满怀,以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试验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逐渐形成,我们相信,紫阳中学初中部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篇:讲话稿-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着力做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各位领导:

大家好!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全县的整体卫生水平,更好的发挥卫生监督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作用,满足全县人民生活需要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县 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机构、编制、政策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县乡两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静宁县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静宁县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和基本思路 2004年6月,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关于印发〈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县编委批复,县卫生局组建成立静宁县卫生监督所,批准编制18人。到2005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

静宁县卫生监督所自成立以来,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政事分开、综合执法、严格管理的原则,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初步建立起主体明确、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程

序明晰、行为规范的卫生行政监督执法体系,在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不断开展,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体系不够健全,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农村卫生监督执法薄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执法监督的效力。目前,对于现有人口40多万,2200多平方公里,管辖24个乡镇的我县来看,卫生监督工作量大面广,仅仅依靠县卫生监督所18名卫生监督员来管理,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的需要,尤其对乡、村两级的监督更是鞭长莫及。为了深化卫生监督机制改革,提高执法效力,增加监督频次,降低执法成本,全面完成卫生监督工作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多年的农村卫生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借鉴我市其它县外地现实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经过多次讨论、论证,提出构建县、乡、村“整体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设想,设立乡镇卫生执法办公室和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并实行“五定”(⒈定位:在乡镇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受县卫生局领导,由监督所管理和考核。卫生局年初与各乡镇签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时,把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列入考核内容,进行考核。

⒉定职责:负责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学校五项卫生日常监督工作,对医政和传染病执法只承担举

报职责。

⒊定岗位指数:每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员2—3名,最低不少于2名。

⒋定人员:从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中产生,属兼职,编制待遇仍归卫生院管理。具体由各乡镇卫生院长或分管卫生监督工作的副院长以及具有从事卫生防疫工作3年以上,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担任,人员由卫生局审查聘任上报市卫生局审批。

⒌定上岗条件:所定人员必须持有执法证、监督员证,没有监督员证者必须取得卫生局颁发的检查员证。)的建设方案,经卫生局党委会研究通过,于2006年10月在威戎、甘沟、李店、界石铺、红寺、曹务、仁大、古城、雷大、双岘、余湾、细巷、四河、灵芝等14个乡镇设立卫生监督办公室,聘任45名同志为乡镇兼职卫生监督员和助理卫生监督员。同时,为全部乡镇卫生监督员统一制作了卫生监督标志服装,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工作。在乡镇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受卫生局领导,由监督所管理和考核。卫生局年初与各乡镇签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时,把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列入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各乡镇卫生监督员负责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学校五项卫生日常监督工作,对医疗和传染病执法只承担举报职责。监督员从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中产生,属兼职,编制待

遇仍归卫生院管理。具体由各乡镇卫生院长或分管卫生监督工作的副院长以及具有从事卫生防疫工作3年以上,具有中专学历的人员担任。在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设立后,卫生监督所和监督办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依法行政,全面开展执法监督工作,所有行政处罚均由卫生监督所执行,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要积极配合。

二、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和乡镇卫生监督人员的具体职责

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在卫生监督所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是:

(一)配合卫生监督所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

(二)承担卫生行政许可的咨询,有关行政许可的受理、初审及报送工作;

(三)实施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对区域内的各类医疗机构执业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进行监督检查,打击非法行医;

(四)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受理卫生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对卫生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实施卫生行政控制措施;

(六)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负责辖区卫生监督

信息收集、核实和上报;

(七)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所交办的其他卫生监督工作任务。

乡镇卫生监督人员在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的领导下执行职务,职责是:

(一)负责辖区内卫生法制宣传;

(二)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并协助调查;

(三)协助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组织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

(四)协助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开展医疗服务市场和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检查;

(五)协助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对卫生违法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对危害或可能危害人群健康的行为、物品或场所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六)完成卫生监督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卫生监督工作。

三、今后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工作思路

尽管我县在卫生监督体系县乡两级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国家行政执法要求、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街道、部分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尚未设立,农村和基层的卫生监督管理还较薄弱。无专用办公用房。卫生监督人员数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执法工作需要,力量相对薄弱,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为实现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卫生监督体系的发展目标,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各乡镇卫生监督办公室的职责和运行机制 ;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卫生部提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覆盖,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面适应当前卫生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每年按照卫生部《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开展监督员岗位能力培训,同时,完善和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廉政建设,落实绩效考核,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保障执法效果。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诚挚感谢市上领导和兄弟县区领导一直以来给予我县卫生监督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对我县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我县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谢谢大家!

第三篇:稳步实施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高中课改工作进程

稳步实施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高中课改工作进程

——在2011年全省课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交流2010年新课程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分析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谋划和部署2011年课改推进工作,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改工作进程。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一年、实施半年来,经过全省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整体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在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工作进展不够平衡,认识有待深化,力度有待加大,工作有待深入,质量有待提高,面临一系列教育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充分体现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特色行动起步篇》的材料当中。普通高中课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专业性非常强,涉及到办学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在一次会议上不可能都讲清楚,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下面,我侧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和意见。

一、2010年我省高中课改工作的简要回顾

自2010年3月16日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大会召开之后,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启动大会精神,按照省政府《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郝远副省长讲话的要求,动员全省教育系统的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有些工作突出了甘肃特色,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对三个方面的工作我们感到比较踏实,也比较满意。

第一、对省上组建的普通高中课改工作8个项目组、15个学科指导组的170多位专家团队的工作比较满意,对结合甘肃实际研究、制定、出台的33个地方性配套文件感到比较踏实,及时地为全省高中课改工作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这些配套文件涉及面之广,工作量之大,系统性之强,专业性之强,敏感程度之高,关注度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省教育厅成立“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作为进行全省课改顶层设计的专家团队,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在省课改办的组织协调下,八个项目组和15个学科指导组的170多位专家,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课改方案研制。在此期间,反复开会论证修改,并在全省范围公开征求意见,以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目前出台了33个配套文件(项目组指导意见17个,学科指导意见15个,还有今年印发的“跟进调研指导方案”)。这些文件,是我省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依据,各市州和各普通高中在认真贯彻落实。当然,这些配套文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何,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组织实施教育部“国培计划”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比较满意,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省上的课改专项经费大部分用在了开展大规模、多层次、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工作,保证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月16日省上继启动会后,教育厅举办了为期两天半的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首期管理者通识培训会。全省14个市(州)的教育局局长、主管副局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全体成员,各市(州)教育局基教科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教育局长和普通高中校长、教师共1万多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卫星电视、网络有组织地参加了培训。这是近年来甘肃教育系统所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高、解读深、内容全的一次培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为甘肃“低成本、高效益”实施新课程师资培训提供了一种非常成功的案例。

——7月底到8月初,省教育厅、省课改办统一部署实施了全省17746名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教研员参加的国家级网络远程研修培训。我省在参加完五省区为期10天的统一培训之后,延长了两天时间,进行了教学培训;参训的教师又参加了新课程基础知识统一测试,并列入培训考核之中,颁发了教师培训证书,使培训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7月下旬到8月下旬的一个多月中,委托西北师大教育学院承办了全省范围11个学科的学科骨干教材培训,全省380所普通高中11个学科的教研组长和高一年级备课组长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国家课标组成员、教科书主编等国家级专家,先期新课程实验区的一线优秀骨干教师,使各位老师接受了国家级水平的培训。8月9—12日,省电教中心组织实施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材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全体高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培训。据了解,这样大规模的、高层次的、贯穿到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培训,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10月底和11月底课改办组织兰州、武威等市州教育局长和分管局长,分两期在成都和珠海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管理与教研管理高级研修班。还组织实施了学校教务主任、市州县区教研主任、一把手校长、分管校长课程领导与组织管理能力建设等专项培训。这些培训覆盖了所有层面的管理者,多管齐下,为形成课改合力创造了条件。

第三、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把普通高中课改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贯彻省政府工作方案和教育厅的安排部署,我们感到比较满意。各地先后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课改方案和配套政策,召开了相应的专门会议,组织实施了教师培训,组织各种类型的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了督促检查。全省普通高中普遍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细化了课改工作方案和制度建设,普遍使用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广大教师普遍感到课改的压力,加强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兰州一中制定了19个方案,泾川一中成立了五个专门机构,武威六中和临夏中学加强课改配套制度建设等很有特色。还有一项工作不太满意,这就是我们打算对全省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和学习效果进行统一闭卷测试,全面了解教师参加培训以后对课改方针政策、课程标准、新教材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由于省课改办未能及时组织落实,没有到达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省课改办在课改工作中认真学习、研究、借鉴了先期进入省份成功的经验,汲取了教训,在工作指导的策略上,注重了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了省上专业指导工作力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根据甘肃实际,精心选定实验教材。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规程》,通过组织普通高中教材选用专家委员会进行分学科论证,按照“科学评价、完善体系、相对稳定、省级统筹”的教材选用原则,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厅务会研究,确定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学科的教材版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9门学科的必修和选修Ⅰ教材全省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体育是科学出版社的版本。教科书的选定,保证了我省高中教学与高考和义务教育的有机衔接,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创造了条件。

二是充分发挥省级样本校的探索、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确定了50所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引领我省高中课改。2009年9月4日,在兰州召开了全省首届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会议。随后,省教育厅组织各省级样本校校长赶赴天津、江苏、深圳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学习。这50名校长克服种种困难,潜心学习,虚心求教,“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归”,他们的挂职学习报告,并作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文集编辑出版。去年,各样本校的专项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2010年12月在天水举办的校长论坛上进行了交流。我省的样本校建设初见成效,各样本校对新课程实验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其示范效应也在逐步得到发挥。

三是建立了跟进调研、工作总结、督查与通报机制,有力推动了各市州课改工作的开展。根据《甘肃省201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省教育厅、省课改办于7月30日—8月8日分别赴14个市(州)对2010年高中新课程准备情况及“国培计划”执行和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及巡视督查。各巡视小组对甘肃省本次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认真听取了基层培训点的意见和建议。省课改办建立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跟进调研、分析反馈、检查指导机制和年终总结报告制度。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我省高中课改逐步走向深入。

四是加强市州层面的交流,学习探索、分享成果、共同谋发展。10月19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培计划”总结会暨课改工作会在兰州召开。在会上,兰州市、平凉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的课改办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市课改经验,并与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在11月举办的全省教研室主任新课程专业支持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上,各市州、县区围绕高中新课程实验专业支持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甘谷县抓教研员队伍建设、民乐县抓校本教研落实、凉州区的区域联片教研活动、临夏市的“五课”教研活动、西峰区的高效课堂模式创新活动、兰州市的高一年级教师大集体备课活动、白银市加强教科研机构与队伍建设的经验受到与会者青睐,产生良好反响。

五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大课改宣传,提高社会对高中课改的支持度。2010年5月,省课改办的几位同志做客兰州电视台“关注民生”专栏,制作高中课改专题节目两期。到目前为止,省课改办编印了6期《甘肃高中课改通讯》,在《甘肃教育信息》上刊发多次会议和培训信息,在甘肃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上及时宣传课改动态和经验,联系媒体及时对会议进行报道,向各市州政府及时通报重大活动进程。省教科所网站设专栏,发布政策文件、课改活动信息、成果等。《甘肃教育》开辟了高中课改专栏,进行了“聚焦甘肃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系列报道”9次;“教育在线”录播高中课改专题节目多期。各市州也加强课改宣传,及时反映课改动态;到目前为止,共计编发并且免费赠送课改研修文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行动特色设计案例》等研究文集共8集;邀请全国直接参加研制普通高中新课标的专家编写免费赠送《普通高中新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丛书》12个学科的教师用书12册。

总体来看,省课改办开展了大量富工作协调、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年我省课改工作的突出特色,就是将课改工作与项目研究相结合,将课改工作上升到项目研究的高度,大大提升了我省课改实验工作的层次和水平,避免了将高中课改事务化的倾向,以研究者的眼光来思考课改,谋划课改,促进课改,使我省高中课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推进的动力。

二、逐步研究解决普通高中课改工作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

我省高中课改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刚刚起步,从省市两级的工作总结情况来看,当前的制约因素和瓶颈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一是高中课改急需各级政府主导推进;二是基层课改经费短缺,落实困难;三是教师队伍观念不到位,课堂教学不适应;四是课改制度机制有待完善。本次会议上各市州教育局全面总结了课改启动以来的工作,比较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充分思考、研究、讨论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困难、困惑。各地尽管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我归纳了一下大家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基本形成共识的共性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18个方面:

(一)关于普通高中课改还没有上升为各级政府行为的问题。当前,我省高中课改工作仍然停留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层面上,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大部分并不是靠教育部门的学校就能得到解决,也不是在市(州)、县(市、区)政府层面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建立“各级政府普通高中课改联席会议制度”来组织实施课改工作,课改会议应该是各级政府召开的会议,课改督查应该是由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督查。对课改的考核和评价应该是对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和评价。

(二)关于教材出版发行单位教材培训缺位的问题。教师普遍反映,使用新教材开展教学存在难教、难处理的问题,学生存在难阅读、难理解的问题,加剧了教与学的难度。省课改办负责协调教材出版发行企业,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和承诺,对教师的教材培训,必须由教材出版发行企业按比例承担责任,实施全员、全方位跟紧培训。

(三)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宣传不够到位的问题。对高中课改的重大意义、基本政策,重大变化向各级党政一把手汇报不够,向家长和社会宣传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家长对教育价值的选择和追求仍然是应试教育阶段,大家关注的焦点仍然集中在高考怎么考的应试教育层面,没有没有营造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的外部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和省上制定下发的一系列课改配套文件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把握,对我省高中课改并没有真正了解,思想上没有树立新课程理念,工作上就缺乏主动自觉的精神。要扎实落实高中课改宣传工作意见,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有计划、全方位、大张旗鼓地宣传课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四)关于核定增加普通高中教师缺编。教师数量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失调是课改深入推进的瓶颈问题。省课改办要抓紧核算382所普通高中的班级数、新增加的高中二年级通用技术配备教师、各学科教师缺编和需求情况,积极向省编制部门汇报协调,重新核定普通高中生师比例、下达落实教师附加编制。

(五)关于课改专项经费落实困难、学校硬件软件普遍不达标的问题。关键是86个县市区“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出现“空转”,课改经费没有列入市州、县区财政预算,特别是在省直管县财政的新体制下,列入财政预算的问题应该通过省级财政才能解决,但是目前缺乏这样的机制和监督手段。高中课改省上财政列入预算每年600万之外,各市州、县区都没有落实列入预算的问题,教学资源配置还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学校硬件和软件普遍达不到课改要求的标准,大规模的市级教师培训无法实施;通用技术实训室无法如期筹建,实验室无法添置新设备,高二年级通用技术课无法按期开设;理化生学科的实验器材与药品配备不到位,实验工作难以开展,大量新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无法开展等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履行政府责任,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起码的条件。

(六)各市州、各县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地方性《课改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的问题。各市州、各县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课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文件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很有特色,与省上衔接的比较规范,但是,质量高低和规范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地方还没有完成制定方案的任务,个别地方甚至把上级文件一发了之,当地没有制定任何配套性的措施。推进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才初步建立,亟待完善和落实。制度变革与重建是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科学保障,整体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部分高中学校对新课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逐一对应的新制度,工作处于初始的被动状态。各学校要做好上级规范性配套文件与学校制度重建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校本研修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发展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努力使学校、教师、学生都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七)关于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模式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省级教师培训只能解决通识、常识的问题,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改变教学方法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能解决教师素质提升和提高适应能力的问题。教师的不适应,根本原因可能是校长队伍的不适应,有可能是各学科缺乏带头人的表现。主要是对新课程理念、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还不到位。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校长对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在具体实施中将课程改革与提高高考升学率相对立,敷衍应付和等待观望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不足,能力缺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许多学科的教学活动,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应者寥寥,学生有活力,没体验。应试教育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在模块教学的具体实施上,存在着迟疑和保守的状况,或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一些教师驾驭课标、教材和科学使用教学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忽视多维目标的实现,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热衷于简单重复的题海战术,淡化了教学中的研究与深度思考,没有实践层面的知识建构与动态行为生成。由于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保障他们进行提升式教科研活动的时间有限,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资源共享模式单

一、资源活力不畅,整体上影响教科研水平和教学方式的拓展与创新。各学校要在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下功夫,对教师在课改中的表现制定勇敢的考核、奖惩办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八)关于制定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问题。现在仍然有一个共性问题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课改成功与否,只能通过三年后的高考结果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怎么评级?学生的学业水平怎么考试?是否与高考硬挂钩?高考怎么考?政策不明晰,教学尺度不好把握。要通过尽快研究制定《甘肃省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九)关于专业支持还不到位的问题。短期培训解决不了教师对新教材知识体系的全面、深入地把握,教师“教教材”未能向“用教材”的转变。许多学校迫切需要专家指导来解决诸多问题,但是教研支持系统不够完善,力量薄弱。校本培训深度不够,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充分发挥各级教研机构和高中新课改专家团队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教研机构的规范化和教研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特别是要在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切实有效的保障。

(十)关于教学实施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目前在各学校课堂教学和校园内外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教材宽度与深度的矛盾、教材与配套练习的矛盾、教学目标与高考的矛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的矛盾、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落实的矛盾,必须与选修模块之间的矛盾。综合实践课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展缓慢,已开发的选修课程和正在进入开发阶段的选修课程不规范,缺乏课程的一些基本要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参差不齐,有些学校在这方面还没有进展。部分学校对音乐与美术学科的学时随意削减,学时难以保证。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不到位。学生学习的评价仍然存在随意性和单一化的倾向。

(十一)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师培训滞后和教材编译存在缺陷的问题。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普通高中课改工作已经成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省教育厅民教处一定要负起这个责任,积极协调“五协办”、“八协办”等教育部授权的专业组织,依托教育部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机构,同步实施教师培训,同步编译民族文字教材,同步建设高中课程资源。省课改办要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高中课改情况进行专题研究,专题调研,专门督查。

(十二)关于课程开发和教学任务难度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不成的问题。由于学校资源不足,场地、设施、器材严重不足,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不平衡,在地方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开发、选修模块还没有严格按照课改要求开展的情况下,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关键还是不适应新课程的问题。对此问题各市州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十三)关于如何化解超大班额的问题。在高中学校向城市集中以后,规划普遍增加,但是学校教室紧缺,班级规模普遍超过教育部规定的人数,探究性、合作性的课程活动难度很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力争今年对如何化解超大班额的问题,要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解决的方案。

(十四)关于加强样本校建设的问题。关键是要注重高中课改先行、先试的平台建设,使样本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办学特色、选修模块的选择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全省将对50个样本校实施重点推进措施,帮助地方和学校促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使每个学校在某一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十五)关于学分认定管理如何规范统一质量标准的问题。落实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已经在省教育厅下发的《甘肃省关于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中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来具体的要求,但是,执行新课程选修制度进入正常阶段,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需求还有有个过程。省课改办要重点督查落实各学校都要成立学分管理工作委员会,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置若干个学分管理小组,认真制定好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加强对学分认定过程的监督检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十六)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学籍管理的问题。我省普通高中在办学方面存在一系列与教育部规定和要求不相符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规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行为,一直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省教育厅为实现我省初中毕业生的合理分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统一下大了招生计划,要求各市(州)教育局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严格执行下达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省教育厅基教处对超额普通高中生不予注册。今年就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拟论证建立甘肃省普通高中电子学籍管理平台,建立省、市(州)、县(市、区)、学校四级动态管理网络。

(十七)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虽然实施几年了,但是,由于当时省上制定政策、专业指导、落实经费、教师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未能跟紧,在建立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较多工作欠账,由于单纯的放松了学生的考试、考核管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和综合评价流于形式,教育质量有所下滑,直接影响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省教育厅基建处要对义务教育阶段课改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深化课改的指导性意见。

(十八)关于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尚未破题跟紧的问题。教育科研机构、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习、讨论、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成果偏少,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更少。高中课改工作对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育工作者可以大有作为。各级教育督导室、基教科、教研室以及学校学科组一定要坚持科研超前,科研引领的原则,紧紧围绕上述问题和学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规划研究课题,组织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课题研究,取得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教研成果,为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支撑。

三、细化、量化改革目标任务,狠抓省上配套文件的落实。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应对,当好各级政府的参谋,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步协调,逐一解决,省课改办一年以后给大家要有一个交代。今年是全省教育工作的“落实年”,省课改办要坚持“加强指导和保障,完善制度和机制,争取政策和编制、加强宣传和培训,深化调研和督查,提高能力和效率,突出示范和特色,突破重点和难点,注重课堂和资源,兼顾‘治标’和‘治本’”的工作思路,在全面完成省课改办2011年工作计划要点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落实。

(一)以强化各级政府行为,推进制度建设为重点,促进省上制定下发的33个地方性课改配套文件,逐一落实到所有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督查完善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中学校制定课改工作方案体系,制定十二五普通高中发展规划,促进各级政府把高中课改高中提上重要日程,以政府领导、政府会议、政府文件、政府督查为主要手段,推进省政府高中课改方案的全面落实。省课改办年内完成制定《甘肃省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使配套制度形成体系,为建立新的普通高中教育评价机制体系创造条件。各市(州)、各县(市、区)、各学校都要进一步梳理、明确在落实高中课改方案和指导意见以及配套文件的过程中,每一级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各部门、校长和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推进高中课改实实在在献策出力。

(二)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严格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改革是是新课程实施的重点,也是难点。各高中学校校长一定要始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促进教师由过去的教案为主,向学案为主转变,取得看得见、能体验的新变化。首先解决教师队伍的观念转变问题,精心组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改方案以及配套文件的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动,提高教师队伍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和驾驭新课程的专业水平。把教师队伍的思想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施教。各市州教育局、课改办的同志要潜心研究,通过学习,把自己变成高中课改的行家、专家。专业发展、学历达标,考核激励机制,开创校长带动,骨干促进的新局面。

(三)继续组织实施普通高中骨干教师和全员培训,省上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高二年级的教师专项培训工作继续依托教育部的研训平台,继续邀请国家级课改专家,继续保持去年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以网络培训为主,建立省、市、县、学校四级专家队伍。关键是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必须跟紧到位,对培训效果要进行测试。省上负责对普通高中二年级任课骨干教师集中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专项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和骨干教师培训效果要接受全省十四个市州教育局和普通高中学校的监督。同时,要注意对去年培训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工作。

(四)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和集中教研活动,创造性地落实课改方案。教育厅基建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省课改办要组织专家开展课改重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课题研究。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改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抓好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指导,力求体现甘肃特色,力求做到课改推进策略科学化、力量整合化、资源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要整合全省各方面的专业力量,加强对新课程实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研究和指导。省课改办要牵头组织实施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十大专项课题研究与实践项目,“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低成本高效益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委托省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实施“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研究”项目,以专项课题研究来驱动课改向健康方向发展,逐步创建甘肃特色。

(五)加大宣传力度,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分区域推进。要启动落实《普通高中课改宣传工作指导意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高中课改的意义、目标、标准、和对教学带来的变化等,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普通高中课改工作,既可以借鉴先期课改省份的经验,也可以学习我省其他市州的经验。省课改办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指导、统筹、引领、协调、研究、督查和服务的职能作用。各地课改办的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省课改办要定期到基层开展专项检查指导,按中部、西部、东部、南部四大区域,开展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活动。根据各市州、各学校的不同情况,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课改路子。要注重总结自身在实施新课程方案中的经验,及时上升到理论高度。各市、州要搭建好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让各种成功经验在交流中产生新的思路。

同志们:我省普通高中课改工作起步平稳,开局扎实,任重道远,在新课程实验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各学校办学硬件和软件条件不能完全达到标准,出现困难甚至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在老问题的基础上又会有新问题涌现出来。但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要提倡教育家办学,希望你们以教育家的胸怀、以教育家的责任、以教育家的魄力,认真做好本区域内和本学校的课改推进工作,务必要把今年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做贡献,立新功!

第四篇:抓培训 促教研 稳步推进课改

抓培训 促教研 稳步推进课改

宝清县第一小学

新课改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2004年9月,我校的课改工作正式开始启动,自实施以来,它经历了萌芽时的稚嫩、成长中的艰辛,如今已初见成果,可以说,新课程真正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几年来,我校能立足实际,发扬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聚焦课改,感悟课改。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把新理念融入新的课堂,关注学生的成长的同时,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摸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新清莲花竞绽放,桃李芬芳满园春”的课程改革新局面。但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的课改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此,只是就我校的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遇到的一些困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加强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是学校发展之本。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适应课改的需求,关键是以校为本抓好教师的课改培训工作。几年来,我校以校本培训为平台,以教师发展为根本,遵循课改培训与校本教研、校本科研三位一体的原则,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努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力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坚持实行三级培训,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课改培训的核心。采取校级、年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其中校级培训的重点是课例培训,每个教研组选出具有自己代表性的课例在学校进行交流研讨,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年级培训,主要是根据本年级的特点和教师的构成情况确定本年级的培训重点,课改学年以新教材培训为重点,对照新课标,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学年组长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保证每双周组织教师培训一次;自我培训,每位专任教师在学期初结合自己制定的专业学习自培计划,每年坚持记好学习笔记,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经验论文或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带着新课标的精神去学,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逐步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教学能力,把新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

2、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学习教育教学论著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它对课改实施起着指导作用。因此,我校利用校本培训的时机,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以研读教育名著为主的“好书伴我同成长”读书活动,并把研读名著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校根据教师实际和新课改的要求,为教师提供了“必读书目” 如《中小学课程教学概论》、《中小学教师教育专题研究》、《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建议》等。通过“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完成每学期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不少于4千字的读书心得。我们每学期都利用开学初召开读书交流会,并举办以读书为主题的教师演讲赛,让学有所得的教师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悟。通过研读教育书刊精华,捕捉教改信息,从而夯实全体教师教科研的理论基础,进而使广大教师学会了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

3、坚持名师引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专家的引领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近年来,我校能努力给教师创设走进名家的机会,更多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在名家的引领下,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能定期到课改实验区北师大、省教育学院订购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光碟,组织教师观看课改中各学科、各课型的教学建议及靳家彦、于永正、贾志敏等教学专家的课例,为教师课堂操作提供了优秀范例。我校还通过网络课堂观看专家的课堂教学和专家教学论坛,通过网络平台与专家对话。通过名家名师引领走捷径,使教师迅速掌握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使新课程真正走入我们的头脑,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中。

4、坚持专题论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为深入研讨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有效策略,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探索小学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总结、交流小学教学研究经验,我校每学期都能针对教改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实验教师在课改中的困惑及做法进行一次专题论坛活动,如《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等为主题的专题论坛,教师论坛活动的开展,为实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活动中,让教师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更进一步地提升了课改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有利于课改成果的推广。

5、坚持校际交流,丰富自我培训

为了促进校与校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促进互帮互学,实现资源共享。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县直各校五小、四小、一中、四中听课一百余人次,我校骨干教师二十几人又先后为七星泡中心小学、红峰小学、向华小学、夹信子团结学校、中心小学、朝阳中心小学等学校做课百余节。我校庄丽娜、孙广华、赵丽民、李秀艳、闫洪禹老师在县委举办的新课程研讨活动中承担了示范课,得到入会教师的高度评价。在校际交流中,使广大教师锻炼了自我、丰富了自我,并进一步探讨新课程的新教法,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6、坚持送出培训,促进实验教师成长

几年来,我校选送国家级课改专题培训2人,省级培训20余人次,市级培训近有百余人次,每年寒暑假均派课改实验教师参加省市县级新教材培训。2006年暑假,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县进修培训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培训。每学期我校都坚持派外语教师参加外教的口语培训,通过送出培训,使我们的教师能广集各家教学之精华,有力地促进了一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的课改培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促进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的课改理论得到了升华,并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体现、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加强校本教研,推进课改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我校通过学习和探索,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把课改和教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为教师的课改实验提供了良好契机。

1、课题引领,促进教改发展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确立了“以科研促教研,以活动促教改,以教改促创新”的科研思路。我校承担了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紧紧围绕科研课题,学校有计划地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研系列活动。

(1)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每个学期初,学校根据科研课题内容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制定教研活动专题,每位教师按照自己小组拟定的子课题准备一节最佳课,层层筛选后,进行学科教学研讨,研讨会上既有骨干教师的课例,又有业务领导的讲座。2006年起,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以团队形式搞好专题研究,学年组的全体成员分工合作,一人主讲,一人说课,多人评课。并且要求由没有承担过县、校级公开课的教师主讲,这样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通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骨干教师的帮带,促进教师整体提高。使学校充满了学术研究的氛围,在研究中,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开展学科课例教研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新理念,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我校坚持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学科课例教研,进一步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了课前有说课、课上有教案、课后有评课,业务领导每节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客观剖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通过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能恰当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堂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理念与实践真正实现了有机结合。(3)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提高。为了促进教师更好与自我对话,我校坚持以教学案例为切入点,针对一节课或一个片断或一个亮点进行反思,着力开展“一课一反思、一课多反思、多人一课多反思”活动,我们坚持把反思贯穿教学的的整个过程,或反思成功之处、反思失误之处、反思机智之处,反思学生的不同见解、反思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或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或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或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目前,每位教师授完课后都能对自己所讲的课进行及时自我反思,都能认真回顾自己授课时的教学方法,总结得失,拟定改进措施。除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以外,近年我们加强了组内教研后的集体反思活动。学校规定每人每学期每个学年组必须做一节研讨课,每节研讨课,组长必须组织全组成员听课、听后集体评议。先由主讲教师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及落实情况,然后同学年组教师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并认真分析哪些符合新课标精神,哪些还有待于改进,并提出改进措施。每学期末。教务处都能把教学反思记入实验教师成长记录袋,每学期学校组织进行一次反思展评活动。

通过开展“一课一反思、一课多反思”活动以及每学期学校组织进行一次反思展评活动,使我们了解了教师教学中的错误、困境、挫折与经验,分享了他们的发现、感悟、见解与智慧,有力地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课改工作的健康发展,真正感悟到了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4)坚持开展教学技能展评活动

教学叙事、教学案例、科研论文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此,我们全体教师能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叙事、有价值的教学设计和值得推广的科研论文。三年来,教务处共评出百余篇优秀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科研论文并进行了展评、交流。这样,不仅促进了我校教研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实现了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

(5)落实“六个一”工程

我们坚持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出发,制定并落实了“六个一”工程,即一节反映课题思想的研讨课;参与研究一个科研子课题;编制一份反映课改思想的试卷;一份教学反思;一篇科研论文;一份体现新理念的优秀教学案例。并将“六个一”工程纳入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中去,并坚持开展各类业务技能评比、优秀教案评比、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立足岗位,以“赛”促研,以“赛”练人,以活动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2、骨干引领,促进群体发展

一个骨干成名,学校扬名;一群骨干扬名,学校光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骨干教师向群体发展,是学校顺利实施课改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四个一”活动,即骨干教师做一节示范课、指导非骨干教师一节课、骨干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案例或反思。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在说课、案例评析、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展评等活动中使非骨干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每一年,我校都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带着任务到外地学习,回来做示范课。为了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帮带作用,我校始终坚持以学年组、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集体备课。采取“讲、议、听、评”的办法,“讲”即由主备教师说设计方案及意图;“议”既学年组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补充教案栏写调整意见;“听”即以学年组为单位,全员参与听课;“评”即组内评课,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真正把听课、评课的真实目的引导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上来,这样的研究性备课,使教师在研究、讨论、分析、评价中,迅速提高专业水平。从而使课程改革实施更具有实效性。

几年来我校对各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做了初步的探究,在研究中加大科研的成分,让每位教师从各自的起点出发,紧密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循序渐进地完成从以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变。

几年来,我校十人次的教师承担了县级公开课,十余名教师的教学设计被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百余篇教学论文、教学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在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目前,学校以“群研”为主的教学研究特色已初步形成,教学质量也实现了稳步提高。

三、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以学科模块评价为主要内容,以多主体互动评价为主要特点的过程性、发展性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我校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且评价方式多,评价方法活,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体现多元化评价,采取学业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能变单一的智育评价为全面考察学生能力的多样化评价。学校能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学有特长。能通过读书节、艺术节、春秋季运动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如古词文抽测、经典诵读大赛、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计算能力、作文竞赛、百词竞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学生朗读能力等。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借助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努力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各班能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并逐步加以创新。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注重通过个性化的班级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思索、探讨、借鉴,力求与新课程标准靠近,努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也悄悄的在发生变化:教研氛围浓郁了;课堂结构改变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慢慢提高,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走向教学前台。教师们主动上研究课的多了,自觉听课的多了,评课发言也积极了,业务学习更专心了,阅读课改专著的劲头更足了……一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孙广华、丛德红成长为宝清县十大名师,庄丽娜、闫洪禹、汪芳树、马宝龙等一大批市县级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回首过去,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第一小学,在改革创新征途中,在现代教育平台上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少先大队;省先进家长学校;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学校;市先进集体;市规范化合格学校;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市科研先进集体;市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 德育工程名牌学校;市庭院绿化先进集体;市幼教工作先进单位;市校本培训示范校;县级先进集体;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很多期待,同时给予我们很大的压力,课改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具有顽强的意志与持之以恒的精神。说实话,我们的课改还处于步履蹒跚阶段,如果说取得了一点成绩,那也是教师们用探索开发的汗水换来的结果,这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的困惑与问题将在实践中不断产生,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面向未来,我们坚信:有各位领导的辛勤指导;有各兄弟学校的扶持和帮助,第一小学将与时俱进,和所有学校一起,扎实推进课改,再铸教育辉煌!

第五篇:稳步推进课改开创课堂改革新局面

稳步推进课改开创课堂改革新局面

——西华营二中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推进课改,特别是新一届局领导上任以来,更是大刀阔斧进行课程改革,引进了课改旋风的掀起者——李炳亭先生的“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我校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学习并稳步推进课堂改革,还课堂于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一、我校课堂改革的一些做法

今年开学伊始,我校王校长和田登峰副校长参加了县教体局组织的体验式培训,培训回来之后,王校长及时召开领导班会议,传达上级课改精神,深入宣传课改意义。并制定了一系列课改制度和课改实施方案。又连续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班主任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我校在王校长的督促和大力支持下,课改稳步推进,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镇中心校组织的课改启动仪式,并推荐我校上届的课改之星田根生、王显峰、刘凤莲、王春丽等为课改先锋。

课改启动仪式后,我校教师反响强烈,认为课改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大部分教师认为要认清现状,认清形势,不改革就落后。不但要改而且要改好,要改成功。从国际形势来讲,中国教育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古代四大发明中国引以为豪,然近代教育却没有培养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发明家。现在许多学生厌学、厌世、不明事理等现象严重。当然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然这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有许多地方仍需改进。

我校还组织了班主任参加了我镇组织的体验式培训,让班主任更直观地了解了“五步三查”课堂流程,小组建设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导学案的编写方法。经过这次培训广大教师对“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同时,我校在王校长的正确指导下,扎实做好各项课改工作:

1、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为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下大力气打造校园文化。共添置文化显示屏一个,课改宣传标语 个,励志标语一百多幅。课改标语随处可见,既宣传了课改,让课改深入人心,又美化了校园。

2、组织开展班级文化评比

今年3月份我校开展了班级文化评比,在评比活动中,各班积极准备,学生全员参与。班内文化突出展示班级风采、小组风采、班规班约、优秀作品等,走廊文化突出优秀作品展示。学生自己动手,彰显了学生个性,凸显了学生风采,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小组建设

我校现各班都实行学生面对面的座法,小组划分本着均衡的原则:男女比例、性格、成绩等合理分配,要求每个小组设立组牌,设计有创意的小组名称、口号和组徽,使小组成员个个精神抖擞、团结协作,全部身心投入学习,并设置小组评分记录本记录小组成员学习情况。

4、狠抓教研组建设

由面的变化带动质的变化。王校长深入教研组指导集体备课、导学案编写等工作,让老师们熟悉高效课堂流程,稳步推行课堂改革。领导组成员全员参与,深入教研组,负责指导督促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赛课评课等工作。课改推进以来,我校教师的课改意识明显增强,课改风气越来越浓,由原来的被动应付变为主动探讨。

5、积极有序开展赛课评课活动

在教导处的组织下,赛课评课有序进行。赛课要求教师全员参加,上课必须使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在集体赛课的同时,还实行推门看课制度,督促每位教师及早熟练“五步三查”课堂流程。评课时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发言,多找课堂中的不足,为我校更完善的推广“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打基础。赛课评课后,各教研组及时总结,评出课改先进个人,及时表彰。并在教师中结成帮扶对子,由课改先进个人带动全体教师,形成一套可行的课改方案。

二、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

1、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统一

大部分教师已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已明白了“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的好处,然还有少数教师怕搞不好,步子较慢,赛课用“五步三查”,平时用老方法教学。

2、小组建设有待完善

现在个别班级仍存在展示有极个别程度好的同学发言,其他同学有等、靠的思想。对小组长培训还需加强,让小组长组织好,充分发

挥小组长的组织才能,增加小组凝聚力。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每班80多个,最多的班级96人),学生的座位问题凸显出来,现出现有的小个同学坐在了后排,近视的同学坐在了后排,看不到黑板上的板书。

3、导学案编写还需深入

4、学生表面问题讨论激烈,深层问题质疑缺乏

许多时候学生只注重表面问题的讨论,对课程深度问题的质疑缺失,学生还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多愿吃现成。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谢一定会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喜人的成绩。

下载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课改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课改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扎实工作,稳步推进

    扎实工作,稳步推进 ‚小班化‛教育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个学期,教师们由情绪抵触到接受,由教学方式改变的不适应到逐步创新做法,学生由合作的嘈杂到逐步成熟,都已显示出小班化......

    科学规划,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发展

    科学规划,创新机制 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发展 巴林左旗石棚沟林场 巴林左旗石棚沟林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余脉,以辖区内深谷峭壁上一座天然石洞得名。林场现有职工255人,其中在职职工......

    课改规划

    石婆固镇马庄小学2015-2016学年规划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市、区教育工作精神,坚持“质量为本、特色创优”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为教师生命旅程引航,为学生生存发展奠基”的办学......

    稳步推进公路养护机制改1

    稳步推进公路养护机制改革 促进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威海市公路局一直把实行以事、企分开,管、养分开为主要内容的公路养护机制改革作为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

    课改工作五年规划[5篇范文]

    一、基本情况及指导思想:我校现有教师190余名,其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我校也是四川省首批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学校教师已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功,基本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

    学校课改工作三年规划

    ****学校课改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6年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以上级关于课改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学习和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 开创江苏预算绩效管理新局面(大全5篇)

    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 开创江苏预算绩效管理新局面 时间:2011-07-27 07:31:23来源:新华日报 徐 宁作者: [提要]根据江苏实际,结合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制......

    课改远期规划

    试雨小学课改远期规划 为响应教育局、韩店学区教研教改活动,加快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要求,实现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