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的定义与趋势

时间:2019-05-13 03: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混合教学的定义与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混合教学的定义与趋势》。

第一篇:混合教学的定义与趋势

:柯蒂斯.J.邦克(Curtis J.Bonk)是印第安那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育学院教学系统技术系(Department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Technology)与信息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cs)双职教授,曾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信息技术协会授予的数字化新星奖,美国远程学习协会授予的最佳成就奖,印第安纳州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奖等。邦克曾在世界各地进行了800 多次有关网络学习的演讲,发表和编著了200 多篇文章和图书章节,主题涵盖了在线教育、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页面、Wiki 图书、博客、开源软件、协作学习技术,以及同步和异步计算机会议等。他于2006 年编著出版了《混合学习手册:全球化视野、本地化设计》(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2006)、《授权在线学习:关于阅读、反思、展示和实践的一百多个学习活动》(Empowering Online Learning: 100+ Activities for Reading, Reflecting, Displaying, and Doing)(2008)、《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是怎样革新教育的》(The World isOpen: How WebTechnology isRevolutionizing Education)(2009)。邦克教授有着多方面的学术背景:他本科毕业后曾担任美国的注册会计师、研究生博士学位获得的是威斯康辛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工作后他建立了商业网站CourseShare and SurveyShare 并一直担任总负责人,现在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由于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学术背景,他常常能从交叉和创新的视角理解教育技术领域的问题。混合学习是人们对传统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和远程在线学习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理论起点处于“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集合处;而实践起点则源于企业培训。目前混合学习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STD)将混合学习列为知识传播产业中涌现的最重要的十大趋势之一;Sloan Consortium 等研究机构也将混合学习作为重点研究项目进行了多次广泛调研;2009 年,美国教育部通过对1996 年到2008 年间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进行元分析,发现: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单纯的远程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混合学习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学习方式,美国学者是如何界定它的,又是如何运用它的?目前混合学习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它将如何发展下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与邦克教授的对话。

柯蒂斯·邦克:我在我编著的《混合学习手册》中曾对混合学习作过一个界定: 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我想这是比较好的一个定义。因为“混合学习”的概念是在因特网出现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它所指示的“混合”在大 多数人的意识里也是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基于因特网的学习的混合。这个界定很简洁,而且它是我和我的同事在经过大量调研,参考其他学者对混合学习的界定,并集中北美、欧洲、亚洲、澳洲和南美洲各国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我在韩国、台湾、中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访问的时候,不少学者都表达过对“混合学习”这一概念的困惑。由于“混合”一词本身的意义是宽泛的,所以的确会使得“混合学习”这一概念的内

第二篇:土地功能混合使用的未来趋势

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2月21日晚上,中央公布了一条城市建设的重磅消息,其中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消息一经发布,随即引发关于能否“拆墙”的激烈讨论。专家指出,街区制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方向,也是对一个时期以来城市粗放开发理念的纠偏。而要实现街区制,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将成为趋势。

街区制打开紧凑多样的未来之城

打开封(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闭小区,一方面是让公共道路微循环畅通,另一方面是激活社区商业,让街道更具魅力

家住“超级小区”北京(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天通苑的白先生最发愁的就是开车上班。一过早上7点,来自小区各个出口的车辆涌向城区,在立水桥出口堵得水泄不通。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造城运动”推动了城市快速扩张,却也带来污染与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多年来一直广受诟病。此次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治病之方:推广街区制。

在过去30年,我国各大城市封闭式小区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宽马路、大广场、超大社区加大了出行距离,迫使人们不得不开车出行,因此导致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根据高德地图的测算,目前上海(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市城市道路(包括内部路、未铺设道路和上下线分离道路)约为4.56万公里。相比之下,上海市道路总里程为1.78万公里。而在多出的2.78万公里道路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内部路”,即包括各个小区、高校的内部道路。

什么是街区制?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上面住人、下面经商,上面是私有空间,下面是商业空间或者公共空间,住宅与外部世界全面打通,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会。街区式住宅在国外已发展成熟,如美国的第五大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柏林、捷克布拉格等都有享誉世界的街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推广街区制,打开封闭小区,一方面是让公共道路微循环畅通,另一方面是激活社区商业,让街道更具魅力。

事实上,推广街区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城市运动所提出的原则——主张土地功能混合使用,社区设计以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为导向,崇尚紧凑有边界的发展,强调邻里、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倡导恢复传统社区的社区氛围,重新激发城市空间的活力。

土地功能混合使用将成趋势

引导土地有序开发、提升地区活力、促进人际交往等,使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街区制的一大特点是城市的多样性,即街区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而要实现这样的多样性,首先需要破除的瓶颈就是土地性质的混合使用。”安邦分析师唐黎明撰文指出。

据了解,混合用地的提出是针对城市功能严格分区。而城市中单一功能片区的出现,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土地用途单一化的结果。

当前,随着城市的蔓延,大量巨无霸小区和工业园区遍布大中型城市。功能分区导致工作和居住相隔离,越来越多的人出门都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目的地汽车的使用则反过来与功能分区一起加快了城市的扩张,这种逐步蔓延的趋势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功能单

一、环境恶化、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等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土地混合使用的诸多优点,如引导土地有序开发、提升地区活力、促进人际交往等,使其成为西方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一位规划师告诉记者,土地混合使用指土地用途分类中单一宗地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使用性质,包括土地混合利用和建筑复合使用方式,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混合用地”规划性质相对应。“通俗一点讲,就是在一块地上,可以同时建设多种功能的建筑物。”

近年来,国内少数处于发展转型期的城市开始探索土地混合使用。据有关调研统计表明,土地混合使用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建设的普遍现象,各级中心地区土地的使用功能高度复合,商业、娱乐、办公、酒店和居住等多种功能在同一宗用地上或同一栋建筑内混合建设和使用,多种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综合体成为建设热点;随着产业的升级与转型,研发、物流、创意产业的兴起使土地混合使用逐渐成为常态。

2014年8月,上海自贸区发布的土地改革试点意见提出,鼓励地块用途兼容,鼓励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根据业态需求,进行土地混合开发和建筑复合利用,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同时,明确提出综合用地的概念,即土地用途分类中单一宗地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使用性质(商品住宅用地除外),且每类性质地上建筑面积占地上总建筑面积比例超过10%的用地,包括土地混合利用和建筑复合使用方式。

有数据显示,上海自贸区现有面积28.78平方公里,其中80%为工业用地。土地混合使用的提出,被认为对于自贸区内项目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是自贸区在规划、土地政策方面重要的制度创新举措。

深圳(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在2013年提出,为促进城市运行效率的提高,鼓励土地混合使用,鼓励“居住+商业”、“轨道交通用地+商业、办公、居住”等土地混合利用类型;鼓励在城市各级中心区、商业和公共服务中心、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范围及重要的滨水区等区域的土地混合使用。

青岛(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市西海岸新区从2014年开始推行土地混合使用,明确除了9类涉及公共利益的不适宜功能混合的用地类型、11类有条件混合的用地类型外,其余用地类型均可以“混合”,更多引导工业、仓储、科研、商业、居住等用途混合,促进工业研发、商务贸易、金融服务等复合业态的土地开发利用。

但我国大多数城市仍然处于城市功能混杂向功能分区转化的初级阶段,尚未意识到土地混合使用的重要意义。随着街区制的落地,土地功能混合使用预计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践。

完善制度配套是关键

理顺建设用途调整的规划管理、地价政策,对于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要加强监督与查处力度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践中,土地混合使用的案例主要是居住用地中增加商业、办公等功能,仓储用地兼容开发仓库、展览、办公、公寓等物流功能,工业用地建设研发功能,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混合开发居住、商业、办公功能等。

由于不同类型用地地价不同,土地混合使用也容易成为土地“变性”的“捷径”。如果不能有效管控,不仅城市环境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还会造成土地收益流失和市场规则被破坏等问题。

因此,完善制度建设和政策配套是推进土地混合使用的关键。

土地开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土地的建设用途控制涉及规划编制与审批、规划建设管理、土地出让管理等诸多环节。有效管控土地混合使用,应加强建设用途控制的监管,理顺建设用途调整的规划管理、地价政策,加强土地混合使用的建设与运行的行政监管,同时对于私自改变土地与建筑使用用途的行为要加强监督与查处力度。

事实上,土地功能混合使用本质上是通过规划引导资源集聚整合的过程。其间,该如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呢?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引导可包括税收政策、制定地价政策、提供基础设施、改进规划控制体系等。同时,在完善规划控制能力的基础上,也应为市场调节预留通道。

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陈敦鹏的研究认为,从国外城市建设用途控制来看,土地混合使用与建设用途控制紧密联系,建设用途控制弹性越高的地方土地混合使用的程度也较高。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对于建设用途控制偏于严格和僵硬,在刚性的规划行政管理和快速变化的市场发展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直接导致了规划的适应性不强。因此,增加规划管制的弹性、给予市场开发更多的灵活性是推进土地混合使用的核心。

在较早实施土地混合使用的香港,为应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问题,一直在对土地混合使用不断优化调整。在快速发展初期,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香港确定了最早的土地混合类型“商业/住宅用途”;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市区重建问题,引入“综合发展区”;上世纪90年代为应对工业转型,引入了新的混合用途“商贸地带”;近年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和建设特色,香港正在研究取消“商业/住宅用途地带”,引入更加灵活弹性的“混合用途地带”,而该用途地带基本上不对土地开发用途和建设用途进行任何控制,完全由市场自主决定。

“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是自我再生的种子。”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写道。城市发展需要考虑土地的有效利用,期待通过适度土地混合使用,提升环境品质并激发社会活力,为城市发展带来正面效应。

第三篇: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定义与命题 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命题的概念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2.命题的真假.(二)能力训练要求1能够判断什么是命题.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断命题的真假.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2.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在设计教学上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教学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教学难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法.教具准备 投影片七张

第一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A)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7.2.2 B)第三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C)第四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7.2.2 D)第五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E)第六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7.2.2 F)第七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7.2.2 G)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寻找下面唐诗中的命题。说说命题的定义。[生]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师]好.下面大家来想一想,下列说法哪些是命题,并说明理由.1.你.2.小苹果.3.你吃苹果.4.你是小苹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判断命题的要点:1.句子。2.表示判断。结合第4小题的回答引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1.新知学习.显然,第4小题有同学认为是一个错误的命题。那么与之相对就有正确的命题。给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概念。

2.新知应用。下面句子中,那些是命题,那些不是命题。并指出真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直线平行吗?

(5).玫瑰花是动物。

(6).若a的平方等于4,求a的值。

(7).若a=b,则a=b.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判断命题真假与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是两种不同的问题。同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与步骤。

二.新知探究

1.做一做:判断下面的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内错角相等。(3).大于90度的角是平角.(4).如果a>b,b>c,那么a>c.22引导学生分析所给命题的结构,引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的概念。并板书。探究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命题真假之间的关系。并解答上述小题。

Ⅲ.课堂练习做一做: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等边三角形式锐角三角形。2.同角的余角相等。3.直角都相等。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命题的组成及真假.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在辨别真假命题时.注意: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而真命题除公理和性质外,必须通过推理得证.大家要会灵活运用本节课谈到的公理来证明一些题.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199习题7.2.第2,3题

(二)课外拓展:见投影片。

板书设计

§7.2.2 定义与命题二 一·命题的定义。

二、命题的组成

一般地:命题常写成: “如果„„,那么„„”

三、做一做 真命题

四、命题的真假

假命题

五、课时小结

六、课后作业

第四篇:《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定义与命题》教学反思

万春学校 景毅强

我上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二节课《定义与命题》。这节课分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在整个第六章证明

(一)中,本节课对知识的上下衔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相关证明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

2、体会实际生活中定义、命题的作用与必要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命题的概念。难点是: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我先以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学习。紧接着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具体教学中,我设计的两个探究点,探究点一研究定义的概念,以及学习定义的必要性。探究点二研究命题的定义和怎么判断命题,并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引导学生得出关键二字是:判断。能够根据这个句子知道对和错,就是一个判断,没有判断就不是命题。举例:课本220页的五个例子都是命题。就像我们做的填空题一样,有“如果„„,那么„„”这个结构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是命题,但没有这个结构的不一定就不是,比如这五个句子。接下来请同学们改造这五个句子,变成“如果„„,那么„„”句式,其实就是一个语文环节中的造句,同学们很活跃,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检测练习我用到的是课本221页习题6.2第1、2题,有个别同学会做错,做错点在于对判断还把握不够到位,还有少数同学对定义与命题的理解产生混乱。据此,我提出:定义与命题两个概念该如何区别?同学们举手发言:定义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而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还有同学说道:定义就是一个“„„叫„„”的句式,命题就是“如果„„那么„„”的句式。

在教学中,学生对定义与命题的把握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学生可以口头完成导学案设计的题目。能够迅速的把一个命题转化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利用疑问句和祈使句的特点,判定不是命题的语句.迅速的掌握情况还是比较可以的。在教学中出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时间把握不好,训练案没有在上课时间内解决。

2、对学生还是不够放心,有的时候不自觉的抢学生的风头,没有把足够的时间,机会留给学生。

3、知识点的挖掘不够。定义与命题的区别,怎样更有效、更准确的区分定义、命题,是否是命题。

4、上课激情不够。语言、体态、表情,比较呆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改进,用新课改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使我的课真正高效起来。

第五篇:定义与命题

《定义与命题》的教学反思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以及知识的重难点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范围,本节课教学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定义与命题的关系

定义和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学上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从定义和命题所共有的判断功能,切入命题的教学,自然在命题的定义的生成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自主定义,强化命题的特征,体现了定义的价值.使定义和命题的学习相辅相成.二、题设与结论的关系

在题设和结论的学习之前,教学上进行了铺垫,即对命题的相应位置进行置换,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命题是有“固定结构”的,形成命题是由“条件”“结论”两部分构成的“心理印象”.有了这样的铺垫,对于某些命题的改写,让学生从命题的结构特征方面来思考,能有效地帮助突破命题的改写难点.三、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从内容分析,学生不易领悟.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更多的注意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问题和情感基础问题.通过老师的情感投入、积极的鼓励、激情的调动.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以期在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和学习中,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交流.并在此情感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定义、命题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关系

定义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从定义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的基本方式.而命题作为数学推理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两者都是建立数学体系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定义的必要性、命题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推理价值,来突出和强化这种关系.本课以黑洞数的数学游戏为载体,使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观察发现-----科学定义----大胆猜想----执着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研究方法,渗透数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下载混合教学的定义与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混合教学的定义与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义与命题

    命题与证明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definition)。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statement)。 命题......

    有效教学定义

    有效教学定义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很多学者对于有效教学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张璐指出: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

    教学的定义

    教学的定义 1. 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王策三《教学论稿》 2. 教学就是......

    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学习和课堂面授学习三个模......

    最新§6.2.1 定义与命题(一)教学设计

    §6.2.1 定义与命题(一) 教学目标 1.从具体实例中,探索出定义,并了解定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从具体实例中,了解命题的概念,并会区分命题. 3.通过从具体例子中提炼数学概念,......

    19.2.2菱形定义与性质教学设计大全

    19.2.2菱形(1)定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我从四个方面介绍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教材分析 1、 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纵观整个初......

    教学评价的定义与分类(五篇模版)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是对教学价值的判断、评定和测量,就是对教学价值的判断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教学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评价学生,二是教学评价。) (1)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

    浅析教学目标的定义与特点1

    小组成员:王列 张晓慧 王雪芹 马秀萍 宋胡宁 李二亮 浅析教学目标的定义与特点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慢慢成熟,教学目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