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03:3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篇: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与实践

摘 要: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师结合园区高技能培训项目,根据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所有教学资源,建立更具共享性、递进性的实训室,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满足区域企业转型升级的用人需求,并对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更改,使用最新的贴近公司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技能培训;岗位技能;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2

一、企业调研

根据调研和交流我们看到:机械制造业一般由设计、制造以及检验与装配三个重要环节组成,如图所示。

通过调研分析,精密机械零件产品设计、精密机械零件加工、精密机械零件产品检测、航空零件制造以及精密机械生产车间设备维护等服务领域是机械类高职学生最为重要的服务领域。

二、调整专业布局,更新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需求变更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让专业与行业更加匹配。因此,学院根据本地区,特别是我院就业集中的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的方向和专业建设的规模,同时根据岗位布局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根据岗位知识技能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

1.专业群专业基础公共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构建按照“宽基础”建设思路的指导,根据调研的各专业的主要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将各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优化整合,开发出一套既适合各专业需求,同时又具有一定拓展面的专业基础公共平台课程包。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年中,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所学的课程内容全部相同,这样既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又为学生拓展了知识面,同时由于整合各专业优势资源,有利于将专业基础公共平台课程做强、做精。

2.各专业模块课程的构建

根据专业群各专业的主要岗位,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进行核心课程群的整体开发设计。

在专业群核心课程开发建设中,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原则,邀请企业专家、企业兼职教师、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开发组讨论构建核心课程群,对调研的主要岗位工作项目的工作对象、工具、规范和要求等四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将四要素相同的工作项目归纳在一起,使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

3.专业群综合训练课程的构建

专业之间互为补充,各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相互学习。各专业的学生可以实现专业间相互渗透,扩大知识面。

四、参照企业的生产布局和设备要求,调整更新学院实训条件

满足专业群岗位基本技能训练需要,构建各专业共用的基础实训平台。对实训室进行重新布局整理,开发基本技能训练实训项目15个,编写实训项目指导资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模块化专业实训室并对学生全日制开放,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

基于工作过程重新布局实训室,各模块分别开发实训项目5个;在专业群内实现各模块的相互选修,各模块分别开发选修基础实训项目3个。

五、结论

结合园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培训项目,符合现代职业技术教学的教育规律,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所有教学资源,建立更具共享性、递进性的实训室,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了以往各专业实训室建设相互独立、重复建设的情况,兼顾了各专业的通用技能的培养,又增强了各专业的特色技能,呈现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人、财、物共享,提升效率,有效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篇: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加强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寻求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具有熟练会计核算能力、利用会计资料和软件进行会计监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预测和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 模拟实验 实习基地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匮乏,其中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更加短缺。近年来,各级政府调整、重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但是高职的社会声望和学生、家长的认可度远未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我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于高职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定位有偏差,高职教育要注意高等性和职业性并重,既不同于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初、中等的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知识通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应是能解决职业岗位综合的、复杂实际问题的“职业通才”。笔者所在会计学教研室几位教师经过几年对高职会计学相关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看法,现简介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作为工科院校中的财会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培养出有特色的财会人才,从而在众多院校的财会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高职会计学专业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主要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更不能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高职会计人才。所以我们逐渐调整会计学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

二、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会计专业在四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主要围绕着专业基础课(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应用与计算等)和专业主干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来进行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对会计理论或方法进行理论阐述,然后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的进行论证,主要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所阐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是如何运用的,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把财务软件公司的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帐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ERP/MRPII等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实际教学需要的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体系和技术认证体系。

三、课后实践教学的改革

1、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当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学校与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多是政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2、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把企业里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另外我校还聘请了一定数量的校外高级会计师来校兼职,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仍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我们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由财务软件公司的资深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定期来校讲座,并向我校提供其最新的软件产品,一方面学生受益,掌握了最新的产品技术,另一方面,财务软件公司也为其产品作了潜在的和直接的宣传,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可能是他们的最主要的用户。

3、完善校内的手工模拟实验环境。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应该针对本门课程所讲述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开设模拟实验。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模拟实验开设前,教师应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取证工作,模仿真实企业的情况,为学生事先准备好实验资料,事先复印出所有的模拟材料。实验不要求数据材料一定是真实的,但为了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材料进行实验,从而以逼真的实验资料进行教学模拟,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对于高职会计学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会计学教师要结合本院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院校的培养特色,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 ,(2):56.3、邓红杰.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二期。

4、李国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6期。

第三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bylw580.com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中国旅游及酒店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均取得了长足发展,酒店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与之相匹配的酒店管理人才却严重短缺,成为制约中国酒店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同样,旅游行业的导游、景点服务人员和培训主管等岗位的人才也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以及旅游管理人才追在眉睫。

乌海市毗邻宁夏、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从乌海及周边地区来看,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第一、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乌海及周边地区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对加大对酒店餐饮业的发展力度,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呈现上升的态势。

酒店管理专业建立以来,其教学改革工作一直没有中断。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反复修订。同时加大课程体系建设的力度,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付诸实践,效果良好。经过多年的教改,酒店管理专业得到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专业教育时间短,底子薄,在专业建设思路及各种教学条件方面还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还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教育的新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旅游业和酒店业也将会随之迎来发展的新高峰。

目前酒店业的高速扩张引发的管理人才缺口主要是客户部门主任、酒店业职业经理人以及餐饮经理人等岗位。根据预测,这几类岗位平均缺口都在4万人左右。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同样暴露出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导游、景点服务人员和培训主管等岗位的缺口也在3万人左右。根据市场调研,乌海市各星级酒店管理及高级服务人员缺口在300人左右,旅游业服务及管理人员缺口在100人左右。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原则和思路

通过理论—— 实训、理论—— 再实训的教学过程,培养现代酒店(包括旅游涉外饭店)管理所需的具有较高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较高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较强专业技能及创新开拓能力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真正零试用期的高职酒店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既有酒店管理的坚实基础,又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

此外,由于酒店行业与旅游行业的关联度非常大,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意识的向旅游行业倾斜,要求学生还应该具有旅游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具备从事该行业的一些主要能力。

逐步完善“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德为先、能力为本、德能并重”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建成一支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地方酒店业,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一套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师资校企岗位互换的有效机制,使本专业成为在乌海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在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

采用“1.5+1.5”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岗位。针对岗位分析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设置课程。课程设置本着“有用、够用”的原则,更新旧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认识学习后理论学习的教学方式,1年的基础理论教学+1学期的认识实习;1年的专业理论加深教学+1学期的毕业综合实习。

加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时数,整合与简化数学教学模块。增加旅游管理选修方向,开设相关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加大课内实践的比例,选择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导人多种实践教学法,力求教学手段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资格考证方面的要求,鼓励多证毕业。完善与新建校内实训设施,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理念改革本专业学生高考平均成绩不高,英语和数学的成绩一般都不够好,不少学生不但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连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形成,遇到难题缺乏迎难而上的精神等等。为此,如何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是我们经常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难题。

在教改过程中我们感到:基础课程的过分铺垫,不仅背离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会使相当多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为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尺度,并且赋予教学内容实践性要求,为后续的职业技能课服务;同时,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注意将基本的思考方法、观察方法通过日常教学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主线,增设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训课程,并对一些课程的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先后删去了一些实用性比较差的如VisualFoxPro、现代饭店规划与建筑设计、高等数学等课程。

将前厅、客房两部分专业核心内容合并为《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并且由原来的56课时调增为64课时,理论授课4O课时,实践授课24课时,其中校内实训8课时,实训基地现场教学16课时。

为了符合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设课程和《宴会设计与实务》课程。《酒吧经营与管理》课时56,理论课时48,课内实训8课时,由任课教师配合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全部在实训基地完成。

《宴会设计与实务》课时56,理论教学4O课时,课内实训16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主题宴会设计的能力,增设1周单列实训。增加旅游课程的模块,开设了《导游业务》(56课时,1周单列实训)、《中国旅游地理》专业核心课,专业任选课增加了旅游方向,开设《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英语》课程。变以往的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第3学期安排学生进行8周的《酒店认知实习》,加上学生4周的寒期专业实践,共需要在实训基地完成12周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以餐饮服务与管理为主,客房服务与管理为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专业综合素质。为下一学期开设的《餐饮管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学生和老师普遍反映其后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更深刻。

专业英语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即加强了口语训练。英语教学贴近专业,循序渐进。同时,加大《饭店英语》的(或《旅游英语》)课时量,推行实用性教学,因需施教。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避免“满堂灌”,实行“精讲多练”。要求任课教师把核心内容讲解透彻,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达到“弄懂会做”的目标。专业核心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管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练习、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给定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专业实践活动。

通过“活生生”的练习和案例的剖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寓理论于实践教学之中。《导游业务》、《社交礼仪》将学生带出课堂,进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实行“教学互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创造轻松、热烈的实践教学情境。

根据本专业的需要,要求专业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展示、音像播放、图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四)考核方法改革对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实训操作上。对于课内实训,要求任课教师按照实训任务的每一项均评定成绩,并对实训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分组作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写明自己的任务,按照完成情况分别作出评判。对于校外实训,则要求专业任课教师会同实训单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训表现,综合给出成绩。凡是按照学院的提前就业政策在第5学期离校提前就业的学生,由指定的实践指导老师告知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完成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在学生完成12周实训之后,联合实训基地在第4学期开展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由基地实践指导教师和专业认可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对每一位学生从理论、实践考核其专业综合素质,展示其职业风采,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加全面考核教学质量,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原有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运用模糊评价法重新构建学生评教指标。教学质量评价一级指标有教师风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5项。每一项一级指标又根据评判的重点内容分解出3到4个二级评价指标,针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分配权重,以定量打分的形式采用百分制打分。该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评价了教师的理论教学质量,使大家能够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一个客观认识,对下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增加学生自评环节。原有的评价体系由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两部分组成,这种互评的评价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仅仅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为此,我们设计了学生自我评价表,通过每学期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学习后继职业技术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环节、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其鲜明的特点。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笔者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1]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才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教师一般来自中专院校或本科院校或研究型院校。高职教育有别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理念和本科教育理念都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教育,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高职教育文件,高职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院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建筑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的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高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整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知识点多,难度大,并且高职教育要求减少理论课时,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甚至还有些同学在高中学习文科),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暂时用不上的知识点不在课堂上讲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学方式去拓展视野;对于难懂的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而弱化理论推导;对于在教材中整合不当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不能完全受课时的限制。比如平衡条件、内力,是强度计算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计算结构简图,表现形式又不相同,初学时很容易迷惑。因此在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课时。

总之,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

受,很少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很容易疲劳,养成依赖性,思维懒惰、僵化[2]。而高职教育不仅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启发、引导、讨论、自我发现下掌握知识。

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3],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5、抓好课程考核环节[4]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表现、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3]。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等方面,分别占有一定的权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让学生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题型丰富多样,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6、加强师生交流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身授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安排授课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力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 丁晓玲 曾桂香.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学术论文集,2006

[2] 张亚芳 禹奇才.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刍议.广州大学学报,2002(3)

[3] 张立柱 关于《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辽宁师专学报,2005(1)

[4] 罗银燕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科技信息,2006(5)

第五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确立以学

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试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趋势 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坚持为地方或行 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 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为主题,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环 境艺术设计专业,一个优美而宽泛的专业概念。80 年代末从各个美术院校的设计系和工科院系 的建筑学专业分支整合而来,因为具有不同的专 业背景及教学经历,因此对这个专业体现出了不 同的理解。这种先天的差异导致此专业在课程设 置、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广义上讲,环境 艺术设计在当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与设计领 域,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狭义上讲,主要 指以建筑和室内设计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建 筑、广场、园林绿化诸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 外部环境艺术;室内装饰、家具、陈设诸要素的空 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它们均有 一个共同的特质,即作为艺术设计它具有非理性 的成分,但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讲它又必须受到 某种严格规则的限制,而且在此过程中不能不考 虑涉及到的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 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与功能、艺术和审 美多元化要素多层次穿插交织的特点使设计行为 更为复杂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建筑、园林、城 市房地产业的突进,与此相关的建筑装饰行业异 常炙热,并诱导诸多院校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环境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以配合市场的需求。这个在 逐步探索中建立的专业体系,在不完善的条件下, 飞速地成长和壮大。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 的挑战和新形势下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

有必要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客观真实地去评价作为教育实施者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切

实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 目标和核心问题。高职教育所具有的多样性、应 用性、实践性、动态性的特点是我们必须把握并将 其赋之于教学实践中去的,并要将其作为进行实 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和参照。

一、目前环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清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材的培养为主要 目标的。它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 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类型。只有确立了专业人 材培养目标体系后,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才可确 定。目前我们的问题是由于学校性质、专业设置 的概念不清导致培养目标概念的含混和多义。对 专业背景及社会行业背景研究不深,直接产生的 问题就是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过宽或过窄。环境 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要求 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 操作和演练来验证和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由于 专业所具有的工程性,那就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教 学培养目标要在设计师和施工操作人员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以前总听到企业抱怨:你们的学生 什么都不懂!怎么会什么都不懂呢? 掌握了太多 的理论知识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是 我们实践教学中的失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能 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怎么能期望别人有多少理 解呢? 毕竟我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 与之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实践教学的 根本出发点。明确了人材培养目标是一切工作的 首要前提,否则摇摆不定的概念会左右我们的思 想,使实践教学偏离了它正确的轨迹。(二)实践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 教育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素质教育 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要求,而高职专业尤其是象 实践性很强的环艺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传统 的灌输型三段式的教学层面上,这显然阻碍了学 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继而削 弱了实践教学应取得的效果和成绩。这与实践教 学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师自身缺乏与时俱进 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

(三)已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不能得到有 效的贯彻

实践教学的方案、措施、细节、评价等教学环 节一旦被确立下来,就应该得到充分的贯彻和有 效的执行,但事实上这里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 问题:1.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2.教师 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教研室活动未能有效地 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教师多以自身的经验和不 同的理解去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不能保证在一 个完整的体系下进行实践教学,教学中的诸多偏 差得不到及时纠正。3.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进展与效 能。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形势下暴露出很多问 题,现有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并不适宜现有的专业 实践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影响了教师积 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或抑制了学生的实践 能动性的表现和积极参与的信心与动力。(四)缺乏和实际相关的实践教学环境 说起实践课教学,不得不首先把它与场地、设 备、材料等联系在一起,它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和前提。相关要素的齐备与完善直接影响和关系 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工程技 术与美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性首先应该 被放在突出的地位,绝不能抛开工程实际而空谈 美感与造型。材料、结构、空间的观念和知识仅靠 单一的讲授和肤浅的观摩是根本无法掌握的。抛 开实践教学相关环境的建设而空谈实践教学的绩 效与提高是毫无意义的。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面对以上实践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经过长 时间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 的特点和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以下内容为实践 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一)确立新型实践教学观,密切结合社会发 展与行业背景,明确办学层次

改变原先单一灌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 传统的知识储备性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好能 力、知识与素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 育是为个人获得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技能,以实 现就业为目的的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教育应适 应经济发展的方向,贴近社会的职业岗位的需求, 体现适应性和前瞻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决 定了我们的实践教学不能用不变的模式一劳永逸 地解决所有面对的挑战,经常需要从行业和区域 的发展新形势中重新定位。行业发展在规模化的

同时,专业分工越来越趋于精细,这种趋势直接影响我们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模式选择,关系到实践

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环艺专业来说,实践教学 还应遵循特定行业的内在规范。依据调查分析可 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材就业岗位分别是设 计总监、高级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设计助 理和电脑绘图操作相关人员。每一级别均应具有 相关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的经验。这中间除了时间累积的因素之外,经历和具体设 计施工管理能力成了最为关键的因素。按照行业 惯例和有关限定,高职类学生的定位在就业初应 该是设计助理和电脑绘图操作人员,作为完全适 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来说,完全可在与此相 关的建筑装饰施工、园林规划等部门从事基础性 工作,他们应是“理论上强于中专生,实践技能远 远强于本科生的专门人才。找到了我们办学的准 确定位,就不难对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出调整,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就已经能按照行业的规 范和要求自觉提高实践意识。院系应该在改善和 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狠下工夫,以弥补在实 践教学中场所和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营造和形成 工程实践的氛围,那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 多媒体综合教室、材料与结构工作室、摄影与装饰 物设计工作室等的基本建立,就成为必须予以解 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既做不 了设计又不懂实际操作的两难处境,真正成为设 计企业需要的一线实用型人才。(二)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 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 依赖,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已有 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区行业的现状,对本专业的职 业能力形成一个全面的分析说明,然后根据各项 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按照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 加以系统组织、排列,形成若干实践课程模块,以 便将来可按一定方式适时调整组合成完整的实践 课程教学体系。这些基本的模块应该包括:1.实习(工程项目参与、设计成果转化);2.见习(工程 见习、设计考察活动);3.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设计竞赛);4.实践教学(计算机操作、专题设计训 练);5.专业技能训练(手绘技法表现、工程制图与 识图);6.社会实践(专业市场调查、社会体验、行 业分析等)六大模块。每一部分应在不同年级不 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 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 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 门课程的累加。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 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 的最大化。其次,改变以往对实践教学采取目标 评价的方法,继而转入过程评价,重视企业、市场 对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完善实践教学大纲,面 向工程实际,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环艺设计是一 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实践教学中的现场感、真实性 与参与性是必须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

实践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如何,决定了能否及 时将企业现场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学科发展的 前沿信息及时切换到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行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推动力是全面而持久 的,教师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桥梁纽带作 用。一方面,社会的影响与实践经验可直接作用 于实践教学活动,并可有重点、分层次地解决具体 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所获取的知识与经 验亦可作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反过来促进实践 教学的改革。设计成果无论怎样都是要转化为生 产力和现实的商业利益的,这是由设计专业本质 所决定的。它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了设计与市场结 合的程度和市场对于设计的认可程度,这一点是 毋庸置疑的。曾有报导某设计学院的学生在选择 实践教师的时候是以该教师所驾车辆的豪华程度 来判断的,显然,开着“宝马”的老师比开着“富康” 来上课的老师赢得了更多学生的信任。从他们身 上,学生看到了设计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的有效 例证和途径。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积极投入实 践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是靠单调的理论灌输和 空泛的实践讲解所能取得的效果。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 下,多去企业、市场参与设计实践,以获取更多的 市场信息和实践经验。毕竟,只有经历了市场锻 炼的人,才能对设计的市场化做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真正了解市场对能力需求的关键,从而对实践 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自觉投入其中。院系也应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他 们应是来自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师、施工人 员等,使得实践课的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出得教室, 入得市场,以延展实践教学的深入程度和广度。毕竟一个自身看起来苍白的医生,很难让人相信

他的高超医术可医得他人病痛。(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 社会、企业沟通的实践教育训练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 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 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 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 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有特色的高职教育 的关键,实践教学要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为学生 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承担部分实践 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方 案的制定。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 发科研项目,参与操作工程实践,他们之间良好合 作的关系与诚恳的沟通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 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实 际的工作能力,为改变就业的盲目性提供了便利 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果仅仅依 靠院系自身的资源进行情景式的模拟训练是很难 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带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 教学又与企业岗位接受能力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相矛盾,因此这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院系积极、主动、诚恳的合作态度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例如 在材料与工程结构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可以 与一些知名的材料制造和供应商取得联系,实践 课堂可以搬到企业生产施工和营销的第一现场, 工程技术人员与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努力,打造真 实、客观的实践教学现场氛围。我们今日的学生 实践就是日后设计师的购买选择行为,对这种特 定的有针对性的潜在客户群体的开发亦是企业所 乐于接受和合作的。只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大有 益处,对将来学生的就业能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 任何方式都可以尝试。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 动态生成过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实践教 学改革,是我们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的革命性的变革,职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要求高 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多元复合的职业能力,并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些为我们长期深入 研究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并促使教师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 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新的创造性的方法和模式,这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 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 C].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2 ] 郑曙.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7.[3 ] 陈小林.设计教育中的设计与市场关系探议[J ].装 饰,2005 ,(6).

下载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企业员工高技能培训的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从会计学专业学生近几年来的就业状况入手,通过分析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考核体系、场地和师资建设、时间安排等几方面......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精选5篇)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邓晨曦1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总结[五篇范文]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总结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高职会计学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介绍 - 教学改革与研究网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介绍 “高等数学”是所有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它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高等数学”所......

    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企业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及绩效考核研究[摘 要] 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绩效考核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并不理想。本文旨在分析绩效考核低效的原因,并提......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胥振国蔡玉华 袁星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 238000 ) 【摘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一门基础课程, 是药学专业......

    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论文(推荐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了高职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包括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并深入分析了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力度进行教......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一)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一)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从课堂教学、校企合作、考试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