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解题指导巧用平移求面积
巧用平移求面积
湖北省黄石市鹏程中学 陈贵芳
同学们,你会用平移去求图形的面积吗?其实,某些求图形面积的问题,若能想到用平移知识并将部分图形平移后去解,那么你会品尝到方便简捷的滋味!请看几例:
例1 图1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的位置.若AB=8cm,BE=4cm,DG=3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cm.
解析1:虽然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但因其上底CG、下底DF和高都不易求出,故直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去求它的面积很困难.由题意,知△DEF是△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的,所以S=S,从而S
=
=S
=(AB+GE)BE= [8+(8-3)]×4=26 cm.
解析2:连AD,由平移知,CF=BE=AD=4 cm,所以S
=S-S
=CF×AB- ×AD×DG=4×8-×4×3=26 cm.
例2 如图2,在一个长方形的草坪上有两条等宽且互相垂直的长方形小路(长度单位:m),那么草坪的面积为______ m
解析:将两条小路分别作如图3所示的平移,则草坪的面积就是图3中空白部分(长方形)的面积,即(50-2)×(30-2)=1344 m.
例3 如图4所示是一块待开发的土地,规划人员把它分割成①号区(空白部分)、②号区(阴影部分)、③号区(图下方的空白部分)三块,拟在①号区种花、②号区建房、③号区植树,已知图中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一腰和底相交成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这里∠C和∠G都是直角),求种花部分的面积.
解析:显然,因①号区是不规则的图形,不易直接求其面积,考虑到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故可将四边形EFGH看成是四边形ABCD沿AB方向平移得到的,所以①号区面积等于③号区面积,而③号区面积等于×(EM+AD)×MD= ×(200-1+200)×2=399(m),所以种花部分的面积为399(m).
例4 如图5,长方形ABCD中,AD=2AB,EF分别为AD、BC的中点,扇形块P(线段EF左边的阴影部分)和扇形块Q(右边的空白部分)的半径FB、CF的长度都等于a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析1:如图5,由条件,知四边形ABFE和四边形EFCD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扇形块P的面积=扇形块Q的面积.可将扇形块Q沿CB方向平移至扇形块P的位置,知这两个扇形块会完全重合,因①号区域(空白部分)的面积=②号区域(线段EF右边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块P的面积+②号区域面积=扇形块P的面积+①号区域的面积=正方形ABFE的面积=FB=a(cm).
解析2:因扇形块P的面积=扇形块Q的面积,故亦可将②号区域沿DA方向平移至①号区域,显见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ABFE的面积=a(cm).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面积法解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面积法解题
许多数学问题,表面上看来似与面积无关,但灵活运用面积法,往往能使问题顺利获解,下面举例介绍面积法的运用。一.用面积法证线段相等
例1.已知:如图1,AD是△ABC的中线,CF⊥AD于F,BE⊥AD交AD的延长线于E。
求证:CF=BE。
图1 证明:连结EC,由BD=DC得,SABDSACD,SBDESCDE,两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SABESACE
11AEBEAECF2故2
所以BE=CF。
注:直接由SABDSACD得
11ADBEADCF22更简洁。
二.用面积法证两角相等
例2.如图2,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相交于O。
求证:∠AOC=∠BOC。
图2
证明:过点C作CP⊥AE,CQ⊥BD,垂足分别为P、Q。因为△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CD,CE=CB,∠ACD=∠BCE,所以∠ACE=∠DCB 所以△ACE≌△DCB 所以AE=BD,SACESDCB 可得CP=CQ 所以OC平分∠AOB 即∠AOC=∠BOC
三.用面积法证线段不等
例3.如图3,在△ABC中,已知AB>AC,∠A的平分线交BC于D。
求证:BD>CD。
图3 证明:过点D分别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 设BC边上的高为h。因为∠BAD=∠DAC 所以DE=DF 因为且AD>AC 所以SABDSACD SABD11ABDE,SACDACDF22
11BDhCDh2即2
所以BD>CD
四.用面积法证线段的和差
例4.已知:如图4,设等边△ABC一边上的高为h,P为等边△ABC内的任意一点,PD⊥BC于D,PE⊥AC于E,PF⊥AB于F。
求证:PE+PF+PD=h。
图4 证明:连结PA、PB、PC 因为又SABCSABPSAPCSBPC SABP
111ABPF,SAPCACPESBCPBCPD222,1111BChABPFACPEBCPD222所以2。
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hPFPEPD 即PE+PF+PD=h
五.用面积法证比例式或等积式
例5.如图5,AD是△ABC的角的平分线。
ABBDACDC。求证:
图5 证明:过D点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因为AD是△ABC的角的平分线,所以DE=DF,SABDABS则有ACDAC。
过A点作AH⊥BC,垂足为H,SABDBDS则有ACDDC
ABBDACDC 即
六.用面积比求线段的比
例6.如图6,在△ABC中,已知BC、AC边上的中线AD、BF交于M。
求证:MD1AM2。
图6 证明:连结CM,过B作BG⊥AD交AD延长线于G,则 SBAFSBCF,SMCFSMAF,所以SMABSMBC。
1SMBDSMDCSMBC2又,1SMBDSMAB2所以,11BGMD,SBAMBGAM22 1MDAM2所以。SMBD
总结人:张廷伦 2010年5月18日
第三篇: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面积解题心得
今天,老师在数学课上出了这么一道题: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8厘米,求面积。老师刚说完题目,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还是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种解法,我便举起手。老师见了连忙让我回答;我说:“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这个等腰三角形既然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角是90度,另外两
个角分别是45度,度数之间的关系是倍数关系。则斜边与斜边上的高也是倍数关系;可知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即高就是8÷2=4(厘米)。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算式是8×4÷2=16(平方厘米)。老师听了满意地笑了,忽然我不知哪来的灵感又想了一种解法,于是,我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还有一种方法,老师听了高兴地说:“说吧”。“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对折后再打开,沿折痕剪开,将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原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即8÷2=4(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原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算式是4×4=16(平方厘米)。我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老师听了我说的两种方法神秘地说:“还有什么方法。”大家听后想莫非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正在大家苦思暝想网的时候,班长小红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请她站起来说:“还可以用两个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就是原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8厘米,原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是拼成大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一半,算式是:8×8÷2÷2=16(平方厘米)。还可以用四个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8厘米,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就是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算式是8×8÷4=16(平方厘米)。对这精彩的回答,周围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第四篇:巧用配方法解题 2
春季专题六:巧用配方法解题
配方法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一种恒等变形,它通过加上并且减去相同的项,把算式的某些项配成完全n次方的形式,通常是指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的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配方法解方程
例1解方程:2x2-3x+1=0.
二、用配方法分解因式
例2把x2+4x—1分解因式.
三、用配方法求代数式的值
例3已知实数a,b满足条件:a2+4b2—a+4b+
四、用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大(小)值
例4代数式2x—3x—1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吗?求出此值.
.
-254=0,求—ab的平方根.
五、用配方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例5对于任意史实数x,试比较两个代数式3x3—2x2—4x+1与3x3+4x+10的值的大小.
六、用配方法证明等式和不等式
例6已知方程中(a+b)x—2b(a+c)x+b+c=0中字母a,b,c都是实数. 求证:
cb=ba=x.代数几何综合题
1.国家电力总工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造,莲花村六组有四个村庄A、B、C、D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中的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以下数据可供参考:
2=1.414,3=1.732,5=2.236)
图1图2图3图
42.如图,△ABC中,∠ACB=90º,AC=BC=1,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角α。
(0º<α<90º)得到△A1B1C1,连结BB1.设CB1交AB于D,AlB1分别交AB、AC于E、F.(1)在图中不再添加其它任何线段的情况下,请你找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ABC与△A1B1C1全等除外);
(2)当△BB1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3)当α=60º时,求BD的长.
3、已知Rt△ABC中,ACB90,CACB,有一个圆心角为45,半径的长等于CA的扇形CEF绕点C旋转,且直线CE,CF分别与直线AB交于点M,N.
(1)当扇形CEF绕点C在ACB的内部旋转时,如图①,求证:MN(2)当扇形CEF绕点C旋转至图②的位置时,关系式MN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M
BN;
AM
BN
是否仍然成立?
A M
N 图①
B
M
N F 图②
B4、如图(1),(2),(3)中,点E,D分别是正三角形ABC,正四边形ABCM,正五边形ABCMN中以点C为顶点,一边延长线和另一边反向延线上的点,且BECD,DB延
长线交AE于F。S
AM
F
C C BE
D
(1)
(2)
(3)
(4)
C D
(1)求图(1)中,AFB的度数;
(2)图(2)中,AFB的度数为;图(3)中AFB的度数为。(3)根据前面探索,请你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正n边形情况。
5、如图(1),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
O
N
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C
M
P
F
D
F
D B
C
(1)如图(2),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3),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
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第五篇:《咬文嚼字》解题指导
《咬文嚼字》解题指导
一、本题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照自己阅读和写作的经验,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
1.读书、作文,有时连一个字眼都不能轻易放过;就连郭沫若那样的文学家,在用词上也会有小毛病,这说明,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得下苦功夫、细功夫。
2.文字是好是坏,关键要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3.锤炼文字不能光从字面上着眼,重要的是捕捉、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感情。4.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像和联想,不能满足于平淡的表达。
5.动辄“掉书袋”并不表示有学问,反而可能是思想感情贫乏、文字水平低的反映。
二、本题意在通过比较,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不求甚解》专就读书而言,《咬文嚼字》虽然主要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讲的,但也反映了作者对读书的主张。比较两篇文章的观点,要从读书方面来谈。
①“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如果为的是开阔视野、获取信息,那么“不求甚解”能大大提高效率;如果意在领悟作品的思想精髓,揣摩写作艺术,则最好能“咬文嚼字”。再则,阅读经典作品,尤其是文学类的,要真能吸取其中的营养,还是得下“咬文嚼字”的功夫。
②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在逐步提高的。对于阅读障碍比较大的作品,开始不妨“不求甚解”,以后再慢慢“咬文嚼字”,或者不必“咬文嚼字”,就豁然贯通了。
所以说,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不求甚解”和“咬文嚼字”:它们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一种读书方法,它们之间构不成彼此否定的关系,它们的存在也不会排斥别的读书方法。
三、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迁移运用的能力。诗文中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
1.《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忍看”含有反问语气,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
2.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形象鲜明,突出了春天变化的过程。中心论点:“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划分层次,第一层:(1—5)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文字和思想情感)
第二层:(6—7)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意义,有联想意义,我们要善于运用联想意义,但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意义)
第三层:(8)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怎么做)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和一般的议论文有没有区别?
一般我们写议论文大致都用两种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就是文章第一段就提出观点,像我们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一句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证,而归纳法则是先举例子,最后总结归纳出中心论点,而这篇文章不是先提出观点,而是从实例到论点,再展开证明,并且文章有总论点,有分论点,有对比论证。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 没有凝练。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6、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 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 没有凝练。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
6、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不 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7、字的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
套板反应。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8、从事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 的精练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用一句话概括: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文中却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贬词褒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
2、文中作者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3、文章开头对郭沫若观点的质疑,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引出“咬文嚼字”这个话题,说明在文字的选择上,是应该有讲究的。
4、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沫若的观点不同,为什么?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郭的观点注重的是语言本身,即形式上的特点;而作者特别强调了它在情感表达上的效果。作者认为情感应该起主要作用。
5、“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如何理解“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意义的确定,侧重于读者一边,取决于理解力和想象力;意义的控制,侧重于作者一边,取决于创造力。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一、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
二、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7、“套板反应”的后果是什么?
对作者而言,是写不出;对读者来说,是读不出。
8、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哪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结合意境斟酌字句;既注意斟酌字句,更要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课后题2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课后题3例子
今举几例。《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女奴抱着幼子被人追杀,她奔跑的速度是超常的,凌汛期的密西西比河横在眼前,她大呼一声把眼一闭跳上浮冰,又一块一块跳过去。这里的情境是特定的。一个小孩在阳台边玩,不慎滑下,小孩的母亲从马路那边见状飞奔过来,就在孩子落地的一刹那接住了。后来记者让她再“表演”无论如何也跑不过来了。有一个人在路上提靴子,正有一辆吉普车冲他过来了,他在倒下的同时用手托住了车的一侧。吉普车转向而去,仅碾下了他的一只靴底。然而他的力量本来很平常。
参考答案:
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参考答案:
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参考答案: 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
1.《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
2.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3.《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后一句改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阳和村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他的主要成就,他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朱光潜选集》,《悲剧心理学》,《无言之美》,《谈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治学精神是
1、自我解剖 不断批评
2、寻求真理 学风端正
3、“三此主义”忘我精神
4、《谈读书》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