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绪
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 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
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见的行为
(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6.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
(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2)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
(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7.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密切与生产实际相联系。8.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对课程的内容、教学策略、教材、实施及评估等重大环节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一门课程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课程目标要告诉生物教师为什么要教。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学到什么。课程目标为课程人员、教材编写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也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 9.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答:(1)基础教育阶段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为实现国家教育目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服务(2)本学科的特点反映了课程设计人员对于生物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10.布鲁姆的分类方法,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三个领域。
第二章
1.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答:(1)定量化(2)观察与实验
(3)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4)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5)科学过程
2.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答:自然科学主要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
(4)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3、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 ①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 ②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
4、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① 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 ② 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③ 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5.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2.行为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外显行为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3.行为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有三种
(1)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特征 ①强调学习过程
②强调直觉思维 ③强调内在动机
④强调信息提取。5.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
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客观的研究,重视学习的外部条件,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他们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为学习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推动了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其功绩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足之处是在研究中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忽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7.建构主义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容器,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强调学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8.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2)角色的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9.概念转变理论
鄱斯纳等曾于1992年对此理论。首先,他们把将要发生转变的概念本身也看成是概念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体现某个具体概念与个体的经验背景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强调概念生态本身不是静止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概念的改变也会对基本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他们又把动机因素放到了概念生态中,包括学习动机、对某学科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等。
第四章
1.导入技能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3)明确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2.导入技能的类型
(1)直接导入
(2)经验导入
(3)旧知识导入(4)实验导入
(5)直观导入
(6)设疑导入(7)事例导入
(8)悬念导入
(9)故事导入 3.应用原则与要点:
(1)导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2)导人要具有关联性
(3)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4.语言技能的目的
(1)教学语言技能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学语言技能要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
(3)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5.语言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启发性原则 6.什么是提问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7.提问类型
(1)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3)运用提问(4)分析提问
(5)综合提问
(6)评价提问 8.提问原则
(1)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在于内容要集中。(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
(4)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可能的回答及处理方法
(5)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6)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用强制回答的态度提问。
(7)提问后不要随意的解释和重复,有时用词稍微不同,问题的意思会发生微妙的变化。(8)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对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时,教师不要轻易代替学生回答。应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要考虑它在教学中作用与意义 9.什么是讲解技能
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讲解的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提示,剖析其组成要素和过程程序,提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语言技能是讲解的一个条件,但不是讲解,讲解技能在于组织结构和表达程序。讲解有两个特点:① 在主客体信息传输中,语言是唯一的媒体;② 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向性。10.讲解技能的类型
(1)解释式
(2)描述式(3)原理中心式
(4)问题中心式
11.应用原则与要点
(一)原则
(1)目标要具体、明确。
(2)准备要充分,认真分析讲解的内容,明确重点和关键,搞清问题的结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的内在联系。
(3)证据和例证要充分、具体、贴切。
(4)讲解的过程、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5)增强针对性,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背景、学习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前知识掌握状况等,都是针对的内容。
(二)要点
(1)注意语言技能的运用,如语速适当,语音清晰,语义准确、精练、有趣,语调亲切、抑扬动听,音量适中并富于变化等。
(2)注意讲解的阶段性,一次讲解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以10分钟以下最好,长的讲解可分几段进行。(3)注意突出主题(重点),在讲解中要对难点和关键加以提示和停顿。(4)注意变化技能的运用,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5)注意反馈、控制和调节。
(6)注意讲解与其他技能的合理配合。12.什么是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地对学生进行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它能使教学充满生气,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与风格的主要因素。13.变化技能类型
(1)教态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
(2)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视觉通道和媒体、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14.应用原则与要点
(1)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变化技能确立具体的目的。
(2)选择变化技能时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兴趣,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特点。(3)变化技能之间,变化技能与其他技能之间的联接要流畅,有连续性。
(4)变化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之后,就进入教学过程。此时变化技能如身体的移动等要慎重使用,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变化技能应用要有分寸,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于戏剧表演。如果变化技能使用得过多,幅度太大就会喧宾夺主。15.强化技能的目的(1)引起学生的注意
(2)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起学习兴趣(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4)形成和改善学生的正确行为,如遵守纪律、正确观察等。16.强化技能的类型
(1)语言强化
(2)标志强化
(3)动作强化(4)活动强化
(5)变换方式进行强化 17.应用原则与要点
(1)目的明确:应用一定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任务上末。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帮助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行为,并以表扬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2)注意多样化:要注意应用的灵活,并适合班级、年龄和学生能力,个别的强化要适合个别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求一律,努力在有目的的同时采用多样强化。
(3)要努力做到恰当,可靠:使用强化技能要恰到好处,恰当、可靠。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如:采用标志强化时,使用的彩色标记过多或五颜六色,弄得眼花缭乱,没有突出关键,达不到强化的目的。
(4)应用强化技能时,教师的教学情感要真诚。18.演示技能的目的
(1)为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物质及其运动形式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并巩固知识。
(2)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具体问题,学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并运用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方法研讨问题。
(3)由于演示是由教师很规范的操作来完成的,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环节之一。
(4)一个单元或一次课的开始,运用演示导入新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凝聚注意力。
(5)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学生有序地观察变化过程,了解变化的来龙去脉,掌握实验的关键点,收到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
(6)在学生解答习题时,根据需要,教师可做演示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观念、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
(7)在教材内容中,有些受条件限制是肉眼看不到的,教师就可以运用适宜的直观教具,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和新概念。
(8)幻灯、影片和录像片可以在课堂上使演示的实物和实验化小为大,化慢为快。能开阔视野,展现真实情境。
19.演示技能的类型 ①分析法;②归纳法;③质疑法;④展示法;⑤声像法 20.应用原则与要点 ①针对性和目的性;
②适用性和鲜明性; ③示范性和可靠性;
④演示与讲授统一性; 21.板书的设计目的
(1)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和教学程序。(2)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板书还能从认识过程、论证过程、操作过程(如实验)等方面来设计,因此它能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3)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好的板书,对学生无疑还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漂亮的字体,巧妙的构思,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板书的形式之美,而且会从教师的艺术创造中体会到教师的内在的品格之美。
板书在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强化记忆等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学习效果提高。
22、板书的类型 ①提纲式;
②表格式;
③图示式; ④综合式;
⑤计算式和方程式
23、应用原则与要点
(1)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并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板书。(2)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3)设计板书还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以字为例:①字形要正确,不能写错字。②字体要端正。③写字的笔顺要正确。除文字之外,板书的语言也要规范。书写的形式要工整,不能潦草、马虎。
(4)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写到教案上。24.什么是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25.结束技能的类型 ①系统归纳;
②比较异同;
③集中小结; ④领悟主题;
⑤巩固练习。26.什么是课堂组织技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27、课堂组织技能的类型 ①管理性组织;②指导性组织;③诱导性组织。
第五章
1.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广义地理解是指一般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取向来说,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另一种是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2.有意义学习需要三个条件
(1)学习的材料必须概念清晰,并且以与学习者先前知识可关联的事例或语言表征出来;(2)学习者必须有相关的先前知识;(3)学习者必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3.概念图的特征
概念图的特征除了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可以看到它的其他一些特征: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这些事例有助于我们澄清所给定的概念的意义;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4.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一般来说,它可以作为三种工具:①教的工具②学的工具③评价的工具
5.绘制概念图的步骤
(1)从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
(2)选择了知识领域之后,接下来是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3)画出概念图的草图;对草图进行修正(4)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6.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是一起工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在合作的活动中,每个人都在寻求一个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团队的其他成员的结果。合作学习则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7.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积极主动相互依赖(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奖励具有相互依赖性;资源共享;分担角色);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评价和过程监控。
8、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9、探究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①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③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④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⑤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探究教学的目标主要有: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④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11、探究形式
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实验式探究。
第六章
1、直观教学的优点
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2、直观教学的类型
直接直观;间接直观;语言文字直观。
3、直接直观 实物;标本。
4、间接直观
模型;挂图;板书;代替物;投影和幻灯;多媒体;电影和电视。
5、直观教具对教学中的作用
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于突出教学重点;用于揭示机理;用于设置悬念;用于巩固知识。
6、直观教具的横向组合
用几种教具从不同角度揭示同一知识点的内涵。有的生物学知识点内涵极其丰富,需要用多种教具来阐释。例如,进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道理”的教学,可先用萝卜、马铃薯等实物做演示小实验,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知;再用贴图和贴片来放大细胞图像,解释吸水和失水的道理;还可用动态投影片展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动态过程。
7、直观教具的纵向组合
让几种教具分配在不同的教学过程环节里。例如,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教学,可先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草履虫临时玻片标本,认识自然状态下草履虫的形态;再用挂图描述草履虫的结构;用复合投影片展示各结构的功能;最后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提出用那些器材和用具来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8、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检查演示的环境条件;出示教具的程序;出示教具的时机;出示教具的高度。
9、直观教具的选择原则
学习任务;学生特点;教具的特点;教学环境;经济因素。
10、简易教具制作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简易化原则;艺术性原则。
第八章
1、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和研究的教学过程。
2、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①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或直接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⑤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微的学习习惯 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实验课前的准备
准备好实验材料;准备好实验设备、用具和药剂;准备好实验教学辅助教具;进行预试;培养小助手。
4、学生实验的主要特点
实验的操作者主要是学生,这是不同于教师演示实验的一个显著特点。
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由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和教师现场指导、实验小结等环节构成
5、按其实验的作用来分大致有二种类型,一是通过实验结果去验证生物学的理论和规律的验证性实验;二是通过实验结果去探究生物规律的探究性实验。按照实验的组织方法来分,一般分为模仿式实验、分段实验、学生独立实验和边讲边实验。
6、演示实验的特点 ①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观察。所以,演示实验只需要套装置就能满足全班学生观察 ②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方式,有效地配合生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演示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 ②演示实验必须现象明显,可见度高,让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 ③演示实验装置要简单,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成功
第九章
1、备课的意义 ①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②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 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成功
2、备课的依据
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教学目标的指向;教学对象的需要;教材内容的规定;教学经验的借鉴。
3、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 ①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态 ②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 ③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 ④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4、倡导的课程理念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5、备课的内容: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备过程。
6、教案的编写:题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具;课时分配;板书提纲;教学过程;课后作业。
7、书写教案的要求 ①格式既规范又灵活,建议新教师最好写详细的文字式教案; ②能体现出教学方法; 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④要反映出师生的多边活动; ⑤体现出能力培养的措施; ⑥能反映出创新意识和措施; ⑦书写工整。
第十章
1.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2.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配置性评价;
②诊断性评价; ③形成性评价;
④终结性评价。
3.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效标参照评价
②常模参照评价。4.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①依据教学目标;
②兼顾多重目标; ③采用多元方法;
④进行多次评价; ⑤重视反应过程;
⑥善用评价结果。
5.教师可以根据测验目的及教学目标的需求,以教学目标为横轴,而以教材内容为纵轴,画出一个二维度的分类表,且平均分配好试题比重或题数于表中的每个细目里,并尽量使试题的取材能够充分涵盖所要评价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范围,以作为编拟成就测验试题的设计蓝图,这样的一个二维度分类表便叫做双向细目表。6.选择型试题(客观题)可分为: ①选择题;
②是非题;
③配合题; ④填空题;
⑤解释性习题等。填充型试题(主观题)可分为: ①简答题;
②限制反应题;
③论述题等。
7.题干要简洁,但要将题意表达清楚,不要包含不必要的信息,造成费解 8.试题分析:难度和区分度 9.试题分析的步骤
(1)将试卷按得分的高低排列。
(2)由最高分向下取全部试卷数的27%或1/3,称为高分组。(3)再由最低分向上取与高分组相同份数的试卷,作为低分组。
(4)分别计算高、低分组,选答各试题每一选项的人数,记录在试题卡上。
(5)计算各试题的难度,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难度=(RU+RL)/2N,其中RU:高分组答对该题人数;RL:低分组答对该题人数分组人数(6)计算各试题的区分度(0),其计算方式如下:(7)评价每一试题的选项的有效性或诱答力。
10、试卷分析指标
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11、教师自编成就测验一般包括:制定编制计划,确定题型;是编拟试题;进行试题和测验的审查;试题和测验的分析;测验试卷的编辑。
12、实作评价可定义为:具相当评价专业素养的教师,编拟与学习成果应用情境相类似的仿真测验情境,或真实的测验情景,让学生表现所知、所能的学习成果的评价过程。其类型包括:纸笔表现、辨认测验、结构化表现测验、仿真表现和样品模板等。实作评价的实施步骤包括:明确实作评价的目标、确认实作评价的标准、提供适当的表现情境、选择计分和评定方法。第十一章
1、生物学校外活动的总体目标 ①亲近周围自然环境,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学会在活动中自我管理。②发展实践能力,学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③养成主动获取、利用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善于提出革新性、创造性见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④善于与他人沟通、联系、合作、交流,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意见或信息,有效地利用工具和符号表达个人的主张、观点和思想感情。⑤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发展对自然界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需求的基本品质。
2、生物学校外活动的特征
活动目标的针对性;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活动时空的自由性;活动方法的灵活性;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效果评价的多元性。
3、生物学校外活动的功能:完善个性;提高科学素养;服务社会。
4、物学校外活动的进程中教师的工作
生物学校外活动进行的程序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①活动准备阶段(了解兴趣所在、提出活动要求、了解学习资源、作出整体规划)②活动启动阶段(选定活动主题、明确具体任务、设计活动方案、开题通过评审)③活动实施阶段(充分利用资源、认真实施方案、统筹安排时间)④活动结束阶段(分析处理资料、写出结题文献、成果展示交流、作出公正评价)
5、课外活动选题的原则:选题应注意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与生物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及服务社会的原则
第十二章
1、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这也体现了人的个性化与人的社会化的统一,即教育要关心学生整个人生价值的实现,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做准备。生物学基础教育将以这种新的教育价值观作为统领而进行教育改革。
2、(2)新的教学过程观
狭窄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新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对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的过程,是师生生命价值不断得到升华的过程。生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把合作意识渗透给学生,把合作的行为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得益于合作。
(3)新的教师观
生物学教师不仅应从传递者、灌输者、塑造者转向组织者、帮助者、挖潜者,还应从尊贵者、训导者、强制者转向服务者、促进者、合作者;不仅应从知识的拥有者、授予者转向学习者、探索者,还应从教育工作的实践者转向研究者、创造者。
(4)新的学生观
听话的学生、服从的学生、依附于教师的学生、卷面成绩好的学生、老实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偏执学生观正在改变,新的学生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不可代替的、无法重复的个体,生物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正视偏才、,陆才,以热忱、平等、理解、公正、尊重、民主、信任、宽容、合作、关注的态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建议和服务。
(5)新的教学评价观
究竟为什么评价?评价应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去评价?这些问题将成为整体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的教学评价往往过分地强调甄别功能,人为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制造出许多所谓的差生,评价也成为制约、打击学生的武器。其本质不是为了改造、促进教学而评价,而是为了应付、达成评价而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现象依然存在。新的教学评价将更好地发挥三方面功能,一是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二是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三是评价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工具,用于查明在达到某一整套目的时,可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
3、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选定研究课题;查阅有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搜集整理资料;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4、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类型
实证性的研究报告;文献性的研究报告;理论性研究报告。
5、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由教学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学生探求教学资源的引导者;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由统一施教者转变为因材施教者;由课程开发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研究。
6、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
第二篇:中学生物教学论考试总结
名词解释
1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
3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4探究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5学习,指学习者用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里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6概念生态,个体对新概念的接受会受到其现有的其他概念的影响,把影响概念转变的个体经验背景就叫做概念生态。
7,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新知识增进科学素养,更应该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改善社会问题的科学人才,以及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影响科学技术事物决策的公民,这一科学教育的概念叫做sts。
8教育评价,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9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研究的教学过程。
10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发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11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范畴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12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13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14概念图:是组织和表达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1变化技能的目的是什么?创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吸引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把无意主义过渡到有意主义,利用各种感官信息传输通道传递信息,在不同的知识水平上为学生提供与教学的机会唤起热情丰富学习环境。
2如何才能做到当代生物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3分析教材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要素.4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一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二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三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四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学会。基本要素,积极主动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评价和过程监控。
5生物学研究性的活动特征?活动目标的针对性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活动时空的自由性活动方法的灵活性活动类型的多样性效果评价的多元性。
6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或直接获取生物基础知识。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四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唯物主义自然观,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严静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六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7讲解技能的优缺点是什么?运用不当会出现什么现象?一优点,讲解时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二缺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只听不于无直接的感性材料无亲生体验只靠听信息,信息的保持率不高,运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发展。
8生物学教案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一教学目标二以学生的已有知识或前学科概念为教学活动的起点三主动学习四和为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而设计的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断保持他们的热情的内容和活动设计。
9直观教学的作用?一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0挂图的特点?一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 二具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能准确规范和全面的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四可将复杂结构简阅化模式化 五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 六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 七可呈现生物体外部各种联系。缺点,难以变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11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学大纲的异同?相同点,他们都是由教育部颁发的具有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价和命题的依据不同点:一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教学大纲主要强调的是教学内容,二生物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要求。三生物学课程标准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四生物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五课程标准隐含的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是仅仅教好一本教科书。
1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三为学生进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13简述构建主义教学观及其对生物学教育的启示?构建主义教学强调一下几点,一从学习着的经验出发二角色的调整三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四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五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主义对生物学启示,一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二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三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四把生物学教师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五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A 生物学标准基本理念: 论述备课需了解多方面内容 探究教学的特征
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论述备课对教师的提高方面有哪些
第三篇: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第一章
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 地位:生物学与任何一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生物技术研发投入量加大,生物工程产业的崛起
生物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中学生物学课程从组织方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国家课程标准:
在我国,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二章
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
4、科学要与社会和技术相互作用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以及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能够合理的将所学到的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中学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个领域(与四个维度相对应):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做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代表理论
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且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内化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受到几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2、维果斯基的思想: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他将个体发展分为: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
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构建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强调:
(1)同化,即新经验要获得意义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当中。
(2)原有经验发生顺应,新经验的进入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2、角色的调整
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对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4、把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5、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第四章
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导入方法的类型:
直接导入 经验导入 原有知识导入 实验导入 直观导入 设疑导入
事例导入 悬念导入 故事导入 导入应用原则与要点:
1、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2、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3、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问题等进行叙述和说明的行为方式。
教学语言的构成
(一)基本语言技能是在社会交际中,众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它包括:
1、语音和吐字
2、音量和语速
3、语调和节奏:内容节奏:是指要讲究教学内容的布局,开头要醒目,引起兴趣和注意;中间论述要善于变化,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的交替变换;结尾要有余味,激起学习新知识的渴望。
4、词汇,规范、准确、生动
5、语法
(一)特殊语言技能是在特定的交流中形成的语言技能
1、引入
2、介入
3、评核
教学语言技能应用原则和要点
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提问技能
定义:提问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类型:
1、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3、运用提问
4、分析提问
5、综合提问
6、评价提问 提问的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思维、主动求知
2、提问过程是揭示矛盾的过程
3、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4、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5、即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改进的信息,对学生则是参与教学,强化学习
变化技能
定义: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用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对学生的刺激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度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
类型:
(一)教态的变化
1、生意的变化
2、停顿
3、目光接触
4、面部表情
5、头部动作和手势
6、身体的移动
(二)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1、视觉通道和媒体
2、学生活动安排的变化
第五章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分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按小组接受任务,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分工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②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③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④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1)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2)奖励具有相互依赖性(3)资源共享(4)分担角色
2、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3、成员负起责任来
4、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
5、评价和过程监控 合作学习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2、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4、小组成员间达到互补
劣势:
1、小组无法综合意见
2、推卸责任的小组成员,使小组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团体的成绩
3、有些人被忽视,有些人占的分量太重
4、小组之间的竞争有时会产生摩擦等
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
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以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以及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探究形式:
1、发现式探究
2、推理式探究
3、实验式探究
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2、强调技能的应用
3、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创造力
4、学生学习态度好,学习兴趣强
5、主动寻求科学信息并加以应用。
第八章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是指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工具、仪器、和设备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胜利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和研习的授课过程。
生物学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或者直接获取生物学基础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来分: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分来: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式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
实验的组织方法:
1、模仿式实验
它是教师边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师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这种实验组织方法适宜在初中低年级刚开始做生物学实验时采用。
2、分段实验
这种组织方法是将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几段,教师讲授和演示一段,学生跟着操作和观察一段。这种实验教学类型常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实验内容较多,实验过程又较长的情况下采用。
3、学生独立实验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讲义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这种实验方式一般是在学生初步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好实验习惯后采用。
4、伴随讲授实验
这是目前常用的和研究较多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实验过程汇总教师一遍讲授学内容,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过程。 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学不仅在实验课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安定课堂纪律,而且应该贯穿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下方式组织教学:
1、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的观察、安静操作,允许学生小声交换意见
2、利用实验室的实验空间和条件,合理的进行实验分工,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做
3、选择合适、新鲜和足量的实验材料,保证实验操作和观察的需要,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4、认真指导和当堂实验检查,以督促学生认真实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二、指导性谈话
指导性谈话是实验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是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关键性的问题。
三、学生实验指导
学生实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意几个问题:
1、在时间的安排上要保证这一环节有尽可能多的时间
2、教师要在这一环节中注意学生操作的安全问题
3、教师要指导各小组顺利开展实验工作,及时发现有困难的小组,并给予启发或点拨
检查实验效果
绝大多数的实验课要包括检查试验效果这一环节
四、小结及清理结束
两个要点:
1、根据教学目标再次强调本次课中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或知识方面的要点
2、教师可以在学生态度、表现和纪律等方面进行小结,表扬和批评,一般小于5分钟
第十章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教育评价:是指一系列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正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价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教学评价的种类:
(—)从不同角度,教学评价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1、纸笔测验
2、实作评价
(二)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下列四大类:
1、配置性评价,如性向测验、综合入学检测等
2、诊断性评价,如课堂提问、平时测验等
3、形成性评价,如年段考试、七中考试等
4、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等
(三)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校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
1、校标参照评价,又称绝对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又称相对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特性和评价目的,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但无论是食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
2、坚固多重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三领域。因此,教学评价应当坚固这三个领域的目标,不能只看重认知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技能目标的评价
3、采用多元方法
在教学前、中、后的不同过程中,食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才能达到不同的评价目的。
4、进行多次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评价结果或提供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对达到最终目的而言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5、重视反应过程
如果评价时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诊断其学习困难所在,并有利于针对被诊断出的困难和错误之处采取不就措施。
6、善用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应该是促进达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
实作评价的类型
1、纸笔表现
2、表人测验
3、结构化表现测验
4、仿真表现
5、样品模板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开展学科专题研究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第十一章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程中教师的工作
1、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工作
学生情况的分析、学习资源的分析、指导策略、优势劣势分析、做出整体规划
2、活动启动阶段教师的工作
选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具体任务、论证学生自主设计的活动方案
3、活动实施阶段教师的工作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做一些技术指导、注意学习时空的开放
4、活动结束阶段教师的工作
督促学生处理资料,得出恰当的结论、指导学生写出结题文章、协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做出公正评价
第十二章
行动研究法:
所谓行动研究法是教育实践者根据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行解决此时此地教育实际问题,即时自行应用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成现场研究。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为行动而研究
2、在行动中研究
3、由行动者研究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
1、计划
2、行动
3、考察
4、反思
第四篇:中学生物教学论试卷
(A)生物学教学论试题
王乐 吴莹 喻昕 黄红丽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和 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和提高科学素养。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4、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传播科学的 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 的过程。
5、三维教学目标应包括 目标、目标和 目标三部分。
6、教师备课是一项长期和包括多方面内容的工作。备课中,教师需要做到了解学生、、。
7、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讲解、变化、强化、课堂组织、演示、板书、结束这十个方面的技能。
8、耶格等人提出STS课程包括五个学习领域,即概念、、、、应用与连结。
9、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四大类。
10、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设计和制作实验。
11、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生物科学素养
2、课堂导入技能
3、直观教学
4、合作学习
5、实作评价
6、生物学教育研究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中学生物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2、简述探究教学的特征及含义。
3、建构主义对生物学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4、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技能时应遵循哪些原则?(或改为)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教材?
5、联系实际,简述你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的理解。
四、应用题(10分)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某一节生物课为例,写出该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五、论述(12分)
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或你的感受,谈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B)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心理学、教育技术
2、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3、教材编写、教学、评价
4、事实、探究
5、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6、研读课程文本和教科书、选择教学资源
7、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
8、过程技能、态度、创造力
9、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实验
11、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学实验法
二、名词解释:
1、生物科学素养: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课堂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它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
3、直观教学:直观即感性认知,是具体、直接和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想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4)学生不仅要自己会学,还有责任帮组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5、实作评价:是一种强调实际表现行为的评价方式,是指教师运在实际情境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过程的有效性或最后最后完成作品的成就高低,分别或合并的对学生的表达交流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判断(或评分)。
6、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三、简答:
1、(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2)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通过生物课的学习,使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去获取、判断、筛选和利用信息,掌握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基本技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深造提供帮助。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的扩大,将更多的中学毕业生经过不同水平的培训后加入到生物技术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劳动大军之中。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课程虽然不是职业教育,但应适当的介绍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和工作,为学生择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同时也要介绍生物科学专业的进展和不同的学术方向,为打算进入高校的学生理智地选择专业提供帮助。
2、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特征归纳为:(1)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探究,经过探究自然过程获取科学上的知识。(2)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3)有效的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4)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5)通过科学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需要较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它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有:
(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2)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把科学技能与科学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
(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应从历史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整个形成的过程;以及科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4)把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现代生物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科学素养,而且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
(5)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4、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概念,描述事实,组织练习以及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些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教师除了明确教学语言的结构,熟练掌握教学语言技能之外,从教师的职责和特点出发,在运用教学语言上,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和科学性原则,因为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并通过他们来揭示客观规律。
(2)教育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始终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意教学教育性。口语的针对性应从内容和表达方面来看,教师必须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知识,不能故弄玄虚,重复啰嗦。(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教师必须使用简洁的语言来阐述知识,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的有启发作用。
(或改为)
4、备课是教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详尽和充分的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备课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把握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的方法是:(1)从内容和逻辑上分析并建立反映单元重点之间结构关系的总概念图;(2)编排局部内容的教学范围和顺序;(3)梳理局部内容的知识结构并建立子概念图;(4)根据概念图形成教学设计的思路;(5)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目标上分析教材的重难点;(6)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资源,等。
5、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等等,各种方法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多项原则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因素,教育者自身素质及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因此我们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四、应用题
例:“物质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并区别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记忆代表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
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技能:尝试根据动画展示的现象或图表信息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主动与运输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
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概念、特点、实例点;
难点: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五、论述
提示:可以从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生观和学习观、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师个人素养等方面的转变展开论述,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1)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课堂的统治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2)师生关系由单纯的授受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对话者、学习的合作者;(3)学生观和学习观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不断发展的完整的独立的个体,知识的习得是学生在经验活动中主动探究、构建的过程;(4)教学评价方式要求多元,包括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多元,要求质性的过程性评价与量化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对于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5)教师还要面对时代发展和新课改带来的新的教学内容、新的科学实验技术及新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科学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的内容,因此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改变学习方式,乃至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发展,教师都将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在生物常态课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学等。
第五篇:中学生物教学论考试总结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兼有文理学科的特点,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和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也有助于在职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
1、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生物技术素养,使他们能够在生物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二十一世纪中更加富有成果,有效的生活。
2、要努力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渴求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技术的需要,使学生们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能领悟这些领域的工作和成就。
★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初中: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
(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我国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辣哼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见的行为
(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我国的中学生物学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态度情感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出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
(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2)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
(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答:自然科学主要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4)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行为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外显行为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行为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有三种:(1)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强调学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内容:建构主义的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学习观上的,学习者必须自己通过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师不再是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把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世界中。★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下几点:
(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2)角色的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技能是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它主要包括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 导入技能: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导入技能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3)明确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荙到何种程度。★导入技能的类型
(1)直接导入(2)经验导入(3)旧知识导入(4)实验导入(5)直观导入(6)设疑导入(7)事例导入(8)悬念导入(9)故事导入
★导入应用原则: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基本语言技能的五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注意方式。是最能体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前的一切准备活动。它是制定蓝图、预先谋划。寻求策略的过程。★备课程序包括: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备过程
★备学生大体包括的内容: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态、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备课的意义:(1)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2)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3)有利于教学把握教学的成功
★备课的依据:(1)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2)教学目标的指向(3)教学对象的需要(4)教材内容的需要(5)教学经验的借鉴
★科学教育和生物教育的宗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STS教育:科学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应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改善社会问的科学人才,以及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影响,并能参与科学技术事物决策的公民。★STS教育特点:
1、概念领域:sts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会发现科学概念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是有用的。概念被看作是处理问题的工具,概念的学习是活动的结果,学生能记住在经验中习得的经验,并关联到新情境中。
2、过程领域: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学生自己可以运用的技能,并能明确科学技能与本身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3、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提出意见。
4、态度:使学生对课程兴趣增加,充满好奇心,把老师当作学习的促进者或引导者,把科学看作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5、应用与连结: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学以致用。
★STS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学习: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的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频因率和近因率;桑代克的三个率:准备率联系率和效果率
★讲解的两特点:在知识传授中,语言是唯一的载体;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向性 其优点是省时省力 讲解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
★变化技能分类:声音的分类、停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身体的移动
★板书设计的目的:提示内容,体现内容结构和教学程序、激发兴趣启迪思考、强化记忆减轻负担
★课堂组织的目的: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概念图中每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功能: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价的工具。★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合作学习的五大的原则:积极主动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成员负起责任来,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评价和过程监控。★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分类学实验
★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环节:组织教学、指导性谈话、学生实验操作、检查实验效果、实验小结及结束清理
★演示实验教学的概念:为了加深对抽象要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实验
★教学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语言技能的目的
(1)教学语言技能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学语言技能要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3)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语言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启发性原则
★什么是提问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提问类型
(1)回忆提问(2)理解提问(3)运用提问(4)分析提问(5)综合提问(6)评价提问 ★提问原则
(1)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在于内容要集中。(3)问题的表荙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
(4)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可能的回答及处理方法(5)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6)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用强制回答的态度提问。
(7)提问后不要随意的解释和重复,有时用词稍微不同,问题的意思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8)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对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时,教师不要轻易代替学生回答。应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要考虑它在教学中作用与意义 ★什么是讲解技能
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荙方式。★什么是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所谓变化是变化地对学生进行刺激,引起学生兴趣,是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它能使教学充满生气,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与凤格的主要因素。★.什么是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荙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广义地理解是指一般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取向来说,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另一种是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绘制概念图的步骤
(1)从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
(2)选择了知识领域之后,接下来是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3)画出概念图的草图;对草图进行修正(4)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
★探究教学的目标主要有: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④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探究形式
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实验式探究。★直观教学的类型
直接直观;间接直观;语言文字直观。★直观教学的优点
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问答题:什么是所谓教学评价?其类型、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学评价:是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生物教育评价又包括下列两种过程的评价:生物教学中的评价和生物教学的评价。前者评价的对象是:“学习过程”,而后者评价的对象则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配置性评价; ②诊断性评价;③形成性评价; ④终结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效标参照评价 ②常模参照评价。★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①依据教学目标; ②兼顾多重目标;③采用多元方法; ④进行多次评价; ⑤重视反应过程; ⑥善用评价结果。
★教案的编写:题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具;课时分配;板书提纲;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备课的依据
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教学目标的指向;教学对象的需要;教材内容的规定;教学经验的借鉴。★ 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