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音绕梁 潮涌心田——听余映潮上课及报告有感
余音绕梁,潮涌心田
——听余映潮老师上课及报告有感
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学校 范文
千载难逢,百年不遇!2011年10月26日至28日,湖南省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创新展评活动在武冈成功举办,特别邀请到了成果丰富、教艺精湛、课堂教学创意研究的领军人物——余映潮老师。余老师在武冈市展辉国际实验学校现场授课并做专题报告,与其说是“听课”,不如说是“品课”;与其说是“倾听报告”,不如说是“享受语文之美”。我作为一名不懂语文的普通教师真可谓是“三生有幸,受益匪浅”。
以教学为生活,以创意为快乐的余映潮老师
从武冈归来,余老师的“神奇”驱使我对他做进一步认识,敬仰,余映潮老师原来是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现年过花甲,但仍坚持授课与讲座,并且讲座中必须讲评自己刚刚上了的课,将自己的教学创意与理念完美结合。从1993年起,他在《中学语文》上开辟“教例品评”专栏,连续8年发表一百余篇作品。这是中学语文界第一个由一个人坚持了八年的专栏,迄今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200余篇,1996年,他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连载“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例谈”18篇。从1998年起,他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开设了非常有创意的“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至今已写了5年而且还在不断地写着。2002年,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专栏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亮相,受到好评。近几年来,他还在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上连续发过“教学设计思路”方面的系列文章,其系列稿《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型创新》、《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的创新》、《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等也陆续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的“本刊特稿”栏中。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映潮同志又开始发表他的教学实录系列了。
余老师的课是 的课
这一次,有幸听了余映潮老师的《期行》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两节示范课和讲座《例谈教材研读与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余老师在上《期行》这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品评,要求学生说:这是一个 的故事。如:这是一个开门见山的故事,这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这是一个戛然而止的故事,这是一个守信重礼的故事„„我顺着这一问题,一直在思索:余老师的课是 的课。认真翻看听课笔记,余音绕梁;仔细回忆课堂情景,潮涌心田。
1、余老师的课是 简单实用 的课。
两节课都是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期行》教学创意是:朗读、辨析、品评。《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教学设计是:概说能力训练、品读能力训练、辨析能力训练。简洁、精炼!然后分别按照这样两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从而实施切实可行的学生活动。在多媒体运用上,两节课更是简洁明快、朴素自然。仅用三四张幻灯片展现几个需要板书的内容,黑字白底,干净、清晰!让人听了以后,感觉简单实用,容易模仿,学而能用,立竿见影。
2、余老师的课是 训练有效 的课。
《期行》这一课,“朗读”活动,余老师第一句就说:“大家读,我来听。”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凸显。一共让学生读了三次,第一次:要读出课文的层次,第二次:要读出故事的味道,第三次:要读出情境,带有感情,表现人物。每一次学生的朗读之后,余老师都进行具体的指导与点评:“语速要慢”;“要读出‘彬彬有礼’、读出‘愤怒’”;“要注意在‘愣一下’前停顿一下”„„学生在第三遍朗读完毕之后,余老师颇为中肯地评价道:“刚才的朗读达到了训练的效果”。很显然,学生在这种有效的训练中,培养了朗读能力。“辨析”活动,余老师出示了一系列的任务:“两个意思比较难以理解的字”,“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词”,“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区别的字”,“两个字形不同而意义相近的字”,“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的字”。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展示的方式分步完成这些任务。这组练习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区分了有特点的字,而且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度和广度,教师让学生“活动”了起来。“品评”活动,将本节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从文章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乃至整篇文章中,你能读到什么?”,“这是一个 的故事?”两个开阔、没有束缚的话题涉及文本中隐含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在文本中自由驰骋,自在发现,这种开放式的训练,能说不是有效的么?
3、余老师的课是 动静结合 的课。“外静内动,动静结合的课是一种最高境界。课堂上能否让学生静下来,决定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手法,也决定于教师的教学习惯。试想,假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碎问碎答,一节课提问几十次,这样的教学一定浮躁,课堂一定缺少宁静。”余老师在报告中这样说,在教学中也这样做。《期行》这节课的“辨析”活动,给每位学生三分钟的读书思考时间,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八分钟的学生展示时间;《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节课中,概说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利用“危言耸听”、“不言而喻”这两个含“言”的成语概说文章内容。先给每位学生五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才是概说能力训练;后面的品读与辨析训练也是如此,每一个板块只提一个问题,抓住关键,切中要害。“静”让学生自由的学习,独立的学习,沉思的学习,正是因为有了“静”的蓄势和酿造,才有了思维活跃的“动”,充满信心的“动”,师生融洽的“动”。此乃“动静结合”也!
4、余老师的课是 得体得法 的课。
余老师的报告中详细解读了关于好课的八个方面的评价角度,其中之一就是:得体的课,得法的课。余老师说,课文有文体的不同,有语体的不同,有长短的不同,有深浅的不同,有教学中的地位不同,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教学设计不要老是千“课”一面,不要显得呆板和机械,要针对这些不同而精心运筹,巧妙组合,使各课的教学思路有各自的特色与风采。让其成为得体的课,得法的课。如:
《紫藤萝瀑布》是精短的散文,可对其设计“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赏析”的教学思路。
《桃花源记》是奇美的文言散文,可设计“景美—人美—人情美—故事美”的教学思路。
《再别康桥》是优美的诗歌,可设计“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诵”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最精作品,可设计“有味地朗读—有味地分析—有味地欣赏”
《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创意:理解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说“屏”》的教学创意:选词,选句,选段(积累字词、提取信息、品析精段。)
《刷子李》教学创意:说奇、论妙(说“刷子李”之“奇”;赏《刷子李》之妙。)
《散步》的教学创意:建议你这样把握文意,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建议你这样欣赏语言。
《孔乙己》教学创意:课中比读(第四段:孔乙己出来,第十一段:孔乙己离开)。
《中国石拱桥》教学创意:请同学们证明《中国石拱桥》结构非常严密精致的特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边城》的“读出文中的美丽,读出文中的忧愁” 《行路难》的“欣赏课文中的美句,解析课文中的难句”、如此等等,余老师一下子例举了十多个教学实例,篇篇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得体得法。
5、余老师的课是 敢于挑战 的课。
听余老师的《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感到非常惊震。在“辨析能力训练”中,余老师抛出一个惊人的话题:请同学们研读课文,分析本文中语言表达不太准确的语句。“选入教材的文章也会有表达不准确的语句?”我第一次听老师这样向教材叫板。“若能将它们(全部)捕捞出来”、“满足三百亿人的(一天)需要”„„听了学生和老师的分析,我心悦诚服!特别敬佩余老师的睿智与勇敢。
6、余老师的课是 神采各异 的课。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最能说明课堂设计的灵活。不同教学思路的“一课多案”,不同教材处理角度的“一课多案”,不同教学手法与活动方式的“一课多案”常常在余老师手上产生。《狼》的八种教案、《说“屏”》的六种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四种教学设计等大大开阔了我们的欣赏眼界,无数的年轻教师因之受益。近年来余老师还成功设计了几种“读报课”的教学方案以及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年级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的、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教学的不同方案等,让人耳目一新。
创新和变化在他的教学之中丰富多彩。仅课堂朗读活动的设计就有:技巧指导式,如《三峡》的“读好领起字的拖音,读好四字词语的节奏,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效果要求式,如《再别康桥》,要求读出“惜别感,节奏感,宁静感”的效果;虚拟角色式,如《散步》,“读好文中的故事,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读好课文的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虚拟空间式,如《七颗钻石》中的“进入录音棚”“畅游智慧泉”“来到创作室”;主持引领式,如《紫藤萝瀑布》中老师引导的段落跳读;表情演读式,如《安塞腰鼓》的角色演读等,可谓摇曳多姿,灵活奇巧。
掩卷沉思,我折服余老师的诲人不倦,折服余老师的精湛教艺,折服余老师的独具匠心„„子曰,见贤思齐,让我们学习他如何历练生命,学习他如何教书育人。
第二篇:听余映潮老师上课有感
听余映潮老师上课有感——初中语文学习心得
2011-12-27 16:47:20 作者:张敏 来源:金台教研网 浏览次数:378 文字大小:【大】【中】【小】
听余映潮老师上课有感
11月8号,终于有机会在陕西省教育学院师资培训学院的礼堂里亲身感受了全国中小学语文研究专家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报告会。其中一节示范课给我感触最深。
余老师讲了《散步》示范课,我发现在余老师的讲课过程中,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这让我颇生感慨。回想自己教学已有七年,对学生的“读”实在是关注的不够。真没想到文章竟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余老师是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阅读教学:文意理解、课文朗读、美点欣赏。
1、建议用理解文意法阅读课文《散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创见的研读,要求学生读出文中的深意。然后让学生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出现了一些新颖有深意的的题目,如:幸福的家庭、亲情无边、分歧、大路小路、责任、背起整个世界等。
2、建议用课文朗读法阅读课文《散步》时,我深切体会到了原来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记得在有些早读课上,听着那些低沉的齐读声,或是响亮而毫无情感的“朗读”声,我的心里总是很难过。我总以为可以再好些的,可以再好些的,却不曾去想: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局面。我们的孩子们,甚至是我们,忽视了用声音传达感受的方法。我们往往会用问题问学生:理解了吗?请你说说„„却很少说:请你朗读一下,让我们能够听出你内心的感受。一个乐于朗读、善于朗读的人,应该是一个乐于体验、情感丰富的人。好的作品,能够洗涤他们的心灵,能够震撼他们的心灵。同时,入情的朗读,是他们将所感知的情感释放的手段,也是他们以此来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只要是热爱的,就愿意表达,只要表达过,就一定能有所内化。
3、建议用美点欣赏法阅读课文《散步》时,听余老师的课,就象是在读一首好诗,就象是在听一支妙曲,就象是在观一幅好画。总是让人回味无穷!他的课堂教学才充满了神异之美。“美”是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灵魂。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个块状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是余映潮老师课堂设计思路的主要特点。这几个教学块状是经过有机地整合的,形成了清晰明朗的教学思路,其最终目的便是使之浑然一体。这种教学思路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语文课堂的主要问题——繁杂无序,其可操作性很强,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另外,余老师选点灵活多变,总能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面异彩纷呈。
当然,不是只有《散文》才可以朗读,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也都可以朗读,在朗读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赏析能力。当学生在朗读中沉浸文本,在朗读中热爱文学,在朗读中丰富情感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会轻松很多,愉快很多。
这一节课的讲授,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将普通课,也可以从阅读的角度进行教学。
总之,余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全新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影响着我们这一代的语文老师,通过听他的这节示范课,我发现这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了我的课堂教学一个很好的范本。
第三篇:听余映潮课后有感
听余映潮讲课有感
今天我们几个实习生全体去县城听国家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先生的讲座,虽然我们当中没有语文专业的,但是我们还是想学习一下课堂上的技巧和新课标教学的基本模式。
我们跟王欢老师打了一声招呼就开始听余老师讲课了。说实话,于老师讲得很好,句句重点,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节课上,余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与单独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自己欣赏文章,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思考能力。学生们很积极,总结得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课堂有些理想化。一般的课堂,学生并不会这么积极,而且他们的思考能力还不能把一篇文章想的那么透彻。只能说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或者说它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
余老师第一节课讲的是课文:我的长生果,第二节课是赏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两节课主题鲜明,应用的是杜朗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说,一般教师上课讲解古诗词还是注重学生的背诵记忆能力,完全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枷锁,但是余老师却要求学生们提出自己对这首词的欣赏点及原因,而且要求他们正确的朗读,加入感情,抑扬顿挫,用心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发展学生的朗诵能力。我觉得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学习的一点,要在教学中慢慢督促,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两节课听下来,余老师一直在说谢谢,为什么?因为不管是哪一个学生回答了他的提问,表示的是学生对他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所以他有必要说一声谢谢吧。这应该就是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素质的表现。在我们高喊素质教育的时候,在有些人把它当成一种形式,一种噱头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教师默默得把它当成一种习惯去熟悉,慢慢影响着身边的其他教师,身边的学生,所以我们也必须是不可缺少的有素质的一份子。
这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地思考了一个问题。“可以思考”真是世界上很幸福的一件事,如果我们还是以老的教学方法教学,也就是老师灌输为主,那么我们是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利,又扼杀了多少学生的美好想象?所以教育改革必须改革得彻底,必须确保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以学生为主的,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要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对正确的想法敢于坚持。
在教师这条路上或许我们实习生还没有太大的发言权,可是我想说我们尝过应试教育的苦,我们还是可以发表一些意见的。我希望,如果我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可以让我的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不再迷茫,不再受为考试而学习的这种苦!
第四篇: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有感[定稿]
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有感
2014年9月17日,我们有幸又一次在一完小多功能厅听了全国著名的特级老师余映潮两节课和一个题为《研读小学语文教材》的讲座,触动很大,收获很多。
老师为我们上了两节课,让我们能更好地感觉余老师上课的各种技巧与如何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最让我难忘记的是余老师提出的“整体反复”概念,余老师强调要整体对话,反对单边对话,单边对话就是要让全体同学朗诵、思考、回答、领悟,就是以集体训练为主。单边对话强调了个体的活动,那种声色并茂的表演,确实吸引人,容易打动人,但整体效果不好。所以,余老师强调平时上课,应该以整体活动为主。整体活动的效果远比单边对话的效果好得多。
余老师还强调上课不要总是热热闹闹的,要安静,要有时间让学生思考。上课要真,要真让学生学到东西。余老师上课时,抛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叫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思考的时间。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能充分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他的做法令我想起平时自己的课堂,抛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来耽误时间。我想造成学生的回答没有答到点子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结果学生想不到深层次的内容。我们以前听课评课也总是以“这一节课学生很活跃”为标准,现在要重新思考了,学生很活跃,很容易想到的问题,是没有难度的,不值得提倡。也说明上课问的问题太多,太碎,总是让学生回答,这不是好课,应该有几个有深度的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领悟、回答。
余老师还强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他说我们的学生朗读那么好,但却不会怎么说,尤其是成段地说,更谈不上。原因是我们平时缺少训练。要让学生静下来思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一口气说出流畅的语段来。
余映潮老师这一天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值得我们慢慢地回味。
第五篇: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有感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有感
文学院 102班 武永梅 10111207 通过学习余映潮老师的讲课视频以及阅读他的一些作品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在阅读设计,提问设计,各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主要想说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两点。
首先,在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上,他总能巧妙的运用板块设计法,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比如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来说。他没有像常规的教学设计一样按部就班的先读,然后一句句分析诗歌。而是将课堂内容分为四个乐章。把诗歌按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从心开始”三步进行分析,层层深入,这样做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理解并吸收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紧扣诗歌主题的比较阅读也使教学变得新颖有深度。而最后一环节的实践写作更是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让学生的在这一诗歌中学到的哲理内化和升华。真正做到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学,而这一过程又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进行的。这样巧妙而全面的教学真的非常让人佩服。但我也相信这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这一定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专研,丰富的积累和实践经验以及精心设计的基础之上。其次,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他总能以几个主问题巧妙地贯通整个课堂。而且这些主问题的质量之高让我非常佩服,这也是我很困难做到的。比如他讲的《七颗钻石》中的主问题设计,在文本研读中通过让学生思考“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四个问题来一步步深入课文。这四个主问题每个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得不主动地深入课文,开动思维,并自己找到答案,而且在解决问题中自动理清思路,理解文章内涵。而不是像传统教学的成串的“连问”或者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那样,而是提出主要的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让学生自觉而主动的深入文本,开动思维。这种高质量的主问题的设置是教学成功的很关键因素,但我想这种问题要想做到高质量必须做到深入的多角度的研究文本,只有教师思维发散才能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嘛!所以我们必须要善于专研,善于动脑。余老师这样成功的教学设计让我佩服,当然我也受到很多启发,但我承认能运用到实践中技能却也只能是鹦鹉学舌。因为我相信这份成功绝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在自己没有真正的实践体会以前我并不知道这有多难。但我也相信这不是余老师的先天所条件决定的,而在于他后天的学习。是深入的专研和理解文本,丰富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余老师50岁以后才走向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的讲台的。可想他成功课堂的背后有多少付出和心血。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必须积累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要深入全面的专研文本,精心的做好教学设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