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时间:2019-05-13 04:0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第一篇: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摘 要:古代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大量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理解诗词大意,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就中学古诗词教学特点,浅谈古诗词教学朗读、鉴赏、积累这“三部曲”。

关键词:诗词教学;朗读;鉴赏;积累运用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我国文化之骄子,诗词是语言的皇冠,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颗灿烂的东方明珠。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奔流不息,万世不竭,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古代诗词就是一座珠穆朗玛峰。古诗词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文就浅谈中学古代诗词阅读教学分诵读、鉴赏、积累三步走。

一、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古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得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是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高效的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教学要加强诵读,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增强语感。

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读准字音。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代诗词离现在年代较远,古诗词中一些字词的读音与现在的读法不一样,如,通假字、多音字、假借字等。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的“长”读“zhǎng”(茂盛之意);王维《使至塞上》中“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中的“燕”字读“yān”(古地名);汉乐府《长歌行》中“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中“华”读“huā(花的意思)。

2.划分节奏,读准重音。朗读古诗词,划分节奏,读准重音,是一个重点。韩愈在《师说》中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可见断句、划分节奏十分重要。古诗词节奏的划分,重音的读出,是有章可循的。五言诗,节奏可划分为“221”式或“212”式,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七言诗的节奏划分为“2221”式或“2212”式,如陆游《十一月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词的节奏划分可根据音律、意思

断句。

3.读出语气,富有激情。诗词的朗读,要根据诗词内容、感情色彩、字句的押韵,富有激情,或哀婉缠绵,或铿锵豪放,或恬淡闲适,读出诗词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二、学会鉴赏,品析诗词

1.联系文化背景,理解诗词内容。理解诗词内容,要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作者生活的年代、阶级立场、个人经历等进行了解,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从了解社会背景入手: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安史之乱未定,诗人流落成都,靠亲朋好友帮助盖起一间茅屋,却被秋风所破,作者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和舍己为人的博大胸怀。

2.品味“诗眼”“词眼”“名句”,体会作者感情。对于古代诗词,重点品味“诗眼”“词眼”“名句”,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如,赏析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抓住词眼“狂”字,进行品味。全词围绕“狂”字着墨,写“狩猎之狂”“观猪之狂”“想法之狂”,表达词人报效国家、安边定民的豪情壮志。

3.玩味关键词语、诗句,品析语言特色。鉴赏诗词品析诗词语言特色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悲”“独”用词精练、准确,表现出了诗人的感慨。

4.了解诗词形象,分析表达技巧。鉴赏诗词形象和了解表达技巧,是赏析诗词的最高境界,诗词中的形象是意蕴和情感的载体,它与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倾向之间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诗词的表达技巧则有:抑扬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蕴涵着诗人意象。运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营造了一种形象生动、情感浓烈的美的意境。

三、反复吟唱,注重积累

1.反复吟唱,引起共鸣。吟唱是指学生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最感人肺腑的语言、声调来唱读古诗词,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的感情。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土香花已尽》,要读得哀婉缠绵、悲痛凄泣、荡气回肠。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名家吟唱,配乐朗诵等。欣赏不同的吟唱风格,激发兴趣,提高欣赏诗词水平。

2.诗词背诵会,默写竞赛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时间的分配,可采取分组、个人等形式进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背诵兴趣。默写又是对背诵的检验,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达到积累的目的。

3.培养兴趣,学会运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词的积累,讲求方式方法,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背诵积累,鼓励学生在与人交谈、作文时,学会引用,增强文采。

总之,中学古代诗词的教学,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重点突出,激发兴趣,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地指导朗读、鉴赏、积累这“三部曲”。

编辑 董慧红

第二篇:例谈现代元素下的古诗词教学

例谈现代元素下的古诗词教学

【摘要】教学《清平乐 村居》一课时,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尝试加入现代元素,通过聊农家乐引出诗词村居,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通过看图趣说解释词中字义感受语文课的有趣好玩,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新知;巧用流行歌曲诠释翁媪情感,使得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教师适时引用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词 农家乐 看图趣说 流行歌曲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代代吟诵,千古不衰。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历久弥新,能被编入课本的古诗词更是“皇冠上的明珠”。自从新课改以来,教育部推荐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后,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古诗词的积累,但是学生却不怎么领情,往往只是应付老师的检查,更遑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甚至在生活中运用了。究其原因,除了古诗词中的文言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外,古诗词距离现代学生的年代较远,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割裂,也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自己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这首词时,我根据现代学生的一些特点,尝试加入现代元素,试图在“古―今”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开通时光隧道,使学生在古今之间徜徉,用现代人的方式解读古诗词的含义,感悟表达的情感,在课堂上活用古诗词,努力做到“古今”相得益彰,使学生逐步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聊农家乐引出诗词村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农家乐”在中华大地流行起来,“农家乐”成为不少旅游公司的主打产品。不少学生也跟随父母体验过农村恬淡悠然的生活乐趣。《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描写的不就是农村的生活吗?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古今之间最好的连接点吗?于是,我就以“农家乐”为话题作为导入:“同学们,过去乡下人向往城市的生活,现在时代发展了,城里人羡慕农村的生活,‘农家乐’这个词就很吸引人的眼球。每到节假日,不少城里人赶到农村去,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甚至‘也傍桑阴学种瓜’。据老师考证,这种田园生活,古人就十分向往。有诗为证,有词为证。”

老师的话音未落,学生就会心一笑,甚至开始窃窃私语。这样的导入,显然触碰到了学生的兴奋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因为准确找到了古代诗词与现代学生情感的连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诗为证”“有词为证”,更是让学生满怀好奇,古人的农家乐是怎么样的呢?于是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以至于在完成“补充练习”中“给课文插图起个题目”时,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农家乐”。这不是巧合,而是学生对这个话题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更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二、看图趣说解释词中字义

在古诗词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就是对古汉字的解释,以往总是教师讲,学生机械记忆,事倍功半。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释词语时,我同样加入了现代元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孩子已经成为“读图一代”了,他们读图的能力远远强于我们,因此在解释“翁媪”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看插图,学生很快就猜出是老夫妻俩。那“翁”“媪”又分别指谁呢?我说:“翁的上面是个公„„”不待我说完,学生很快接上来:“翁就是老公公!”“媪是女字旁,那就是――”“老奶奶!”学生异口同声。有了这个经验,解释“卧剥”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趴在地上剥。”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嘛。”

在解释“媚”字时,我一边写,一边说:“左边是个女字旁,右边是个‘眉毛’的‘眉’,女孩子的眉毛是很漂亮的,怪不得网络上称女孩子为‘美眉’呢。”学生们哑然一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相媚好”的意思。这样的说文解字虽然不科学规范,但是这种戏说词语,符合学生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学生没有想到,老师会在课堂上介绍网络语言的起源,更没有想到语文课也会这么有趣好玩。

“无赖”是个古今异义的词,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我采取了迂回的策略。先理解了“溪头卧剥莲蓬”,体会到小儿的顽皮,然后话锋一转:“词中却用了‘无赖’一词,你觉得这个小儿是蛮不讲理的无赖吗?”学生有了基础,理直气壮地说就是顽皮的意思。接着我再举例,“你这个臭小子,居然敢揭老爸的丑”“你这个死丫头,还敢拿老妈的口红”,通过这些口头俚语,学生自然体会到“无赖”其实是老夫妻俩对小儿的爱称。“最喜”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对贬?x词褒用的妙处加深了理解,更充分感悟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及富有情趣。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该选择什么方法来教给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适合孩子们的心理。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学生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渗透点现代元素,选择适合学生时代特征的知识与经验,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三、流行歌曲诠释翁媪情感

在《清平乐 村居》一词的教学中,体会“翁媪之间如何相媚好”是个难点,虽然引导学生说了村中美景和儿子勤劳乖巧,但是老夫妻之间相濡以沫,恩爱惬意的感情,对于学生来说毕竟比较遥远,没有生活积淀,还是难以真正体会的。如果没有任何情感的铺垫,没有说话的源头,学生会卡壳,课堂会冷场。此时,我想到了流行歌曲――《最浪漫的事》。在舒缓深情的旋律中,在村居插图的映衬下,歌词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起初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味着,旋即就情不自禁地学唱起来,看得出,学生沉浸在那温馨的意境中。此情此景,无须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了这首歌曲情感的积蓄,再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了。

流行歌曲拥有众多欣赏者和巨大的影响力。作为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一种文化现象,流行音乐凭着它对感情的真挚呼唤,对感性生命的生动表现,凭着它的风趣幽默、通俗易唱,风靡于年轻人之中。由于旋律简洁明快,歌词通俗易懂,更受学生的青睐。有学者认为,流行歌曲实际上是现代都市“民歌”。其实,古代的词最初也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流行时间久了就变为经典的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的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其实是异曲同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注意热点,在课堂上恰当使用。《最浪漫的事》那深情的旋律容易感染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那朴实的歌词容易敲击学生的心灵,产生心灵的共振。流行歌曲和古诗词,形式不一样,但是诠释着相同的情感,可见,流行歌曲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古诗词就能达到无须教师教,而学生能自悟的境界。

词与音乐本身结合得就很密切,因为古诗词本身就是配曲而作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流行歌曲,把诗词中的视觉感受拓宽到听觉上,把被音乐的感染移植到领会诗歌语言上,更能让学生接受,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用诗词熏陶儒雅气质

新课标对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做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其实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吸纳,二是倾吐。上文所述运用现代元素理解古诗词,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好地感悟古诗词,这就是吸纳。但是,学习古诗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果学生能“胸有古诗”,在言谈习作中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几句古诗词,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有底蕴有才气,我们就像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学生学习古诗词才会有乐趣,那就是倾吐。因此在课堂上就必须大量地运用古诗词来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用古诗句,让学生在不自觉中体悟古诗句的妙不可言。比如在学生想象村里美景时,学生描述池塘里的荷花,我就引导学生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描述屋前的绿树,远处的青山时,我与学生一起吟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评价学生的回答,我也尽量运用古诗古句,比如在欣赏“醉”的时候,学生说,老夫妻俩陶醉在自家村边的美景时,我适时吟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老夫妻俩陶醉于儿子的勤劳乖巧时,我顺口接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老夫妻俩还沉醉于他们的相濡以沫中,我就总结道“情到浓处最是真”„„当学生卡壳时,我以“一切尽在不言中”来为学生解围;当学生一时失语,我就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外在开头的导语中运用“也傍桑阴学种瓜”来描述现代人对“农家乐”的兴趣,在最后的结尾中,辛弃疾想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使学生感悟到,词人多么希望天下的黎民苍生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凡此种种,一方面是熏陶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给学生做示范,在言?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修养。

酒是陈的好,茶是新的香。古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用现代学生熟悉的方法来学习古诗词,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同时,我们更应该用古诗古句来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古今之间漫步,做到今法学古,古为今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3]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

第三篇: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摘 要:目前,有部分小学生对古诗词带有排斥心理,因为古诗词虽然字数少,但不像现代文章那么容易理解,而且每首古诗词都要求背诵,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反感,背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研究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 多媒体 生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8-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古诗阅读作出了明确要求: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能列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意境比较优美,能陶冶人的情操的,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谈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古诗词文章一般都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在古诗下面对难理解的词语标了注释,学生借助工具书基本上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描写古代的文章,如《七律?长征》一文,学生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前,我通过班级的白板播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铁索桥的惊险悲壮视频,以及红军过草地,过皑皑白雪的覆盖的雪山,让学生目睹红军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越过岷山的喜悦心情。再如,教学《天净沙?秋》一词,前两句诗描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六个图景,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把这六个图景一一展示给学生看,使抽象的诗句变成直观的图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教材里的古诗词,有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泊船瓜洲》写出了王安石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送别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联系生活,体会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游子吟》一文,文章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对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根本没穿过破衣服,更别说是缝缝补补的了,孩子们对伟大的母爱领悟成了一个难题,为此,我引导学生回想母亲每天起早摸黑地照顾我们的生活,风雨无阻地带我们上学,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甚至是下雨天,我们坐在教室里,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多等一分钟,她们宁愿自己在学校门口等上十分钟、半小时,甚至是一小时,任凭风吹雨打、太阳炙烤,她们无怨无悔,为我们默默地付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激这伟大的母爱,为此,我建议同学们每天回去都帮父母分担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至少完成一件,孩子们基本上做到了,我觉得这才是对这首诗真正的领悟。改写古诗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尝试过让学生仿写或改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通过改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古诗也不例外,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对古诗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写古诗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改写,将古诗用自己的话改写为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有学生写道:55岁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应皇帝之招,赴京上任为官,晚上,他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边,远望家乡南京钟山,虽然瓜洲与京口仅一江之隔,而京口与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借着皎洁的月光,思念家乡,这次上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吟诵古诗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表达的意思不是熟能生巧。在教学中,“读”是学习古诗的必经之路,古诗不像现代文这么通俗易懂,学生普通对古诗有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如果让学生自愿吟诵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古诗,熟读成诵,感受古诗流露出来的深刻含义。表演古诗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或许每位教师都尝试过,但大家未必尝试过分角色表演古诗。表演是一门艺术,要想表演的好,首先要对“剧本”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古诗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引导两位平时关系十分密切的同学来表演李白和孟浩然,表演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将李白与孟浩然临别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此次的分角色表演,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终身难忘。即兴作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古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读和写,把古诗背下来并默写,其实学习古诗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古诗作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古?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读和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画能力,为古诗来个即兴作画。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描绘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可以利用我们农村的优势,引导孩子们想象大人们男耕女织,孩子们喜爱劳动,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利用手中的画笔,把这场景画下来,学生在作画中,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古诗融合了知识、哲理、情感于一炉的传统文化精华,教材中的古诗中,荟萃了我国历代诗人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写景状物、咏人抒情等。传统的古诗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对古诗文字的背诵,轻视对古诗思想感情的感悟,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志斌.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2] 李丹,张红敏.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6(16).

第四篇:例谈古诗词教学方法

例谈古诗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古诗词,多是脍炙人口、清新寓意的精品。这些诗词的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吟诵古诗词,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生活情趣,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一、课前预习――扫清朗读障碍

古诗词具有“精、雅、神”的特点,篇幅短小但高度精炼;语言质朴但优美雅致;韵律考究但神清气灵。古诗词写作年代久远,寄寓着诗人特别的思想感情,有的古诗词引经据典,借物喻人;有的古诗词还与当时的历史、经济、文化密切相联。因此,对重点字词的准确解释及对语句的理解是学好古诗的前提。教学古诗词时,预习内容应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来设计。低年级学生的预习重点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认识诗词中的生字,把诗词读通顺,了解其在结构上的特点;中年级学生的预习可在读通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押韵的特点读准多音字,利用书中字词的解释初步理解诗意;高年级学生的预习重点应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古诗词不易被学生所喜爱,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完整的情节和华丽的词藻;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理解诗人的写作动机而无法理解美妙的意境。所以,教师要凸显古诗词的结构美、韵律美,让学生理解诗人用词背后蕴藏着的博大高深的智慧。

古诗词揭题的方法很多,关键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低年级应该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以编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方式导入学习;中年级应该从诗词的韵律独特、寓情于理方面突出古诗词超凡脱俗之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古诗词;高年级应结合古诗词的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课时,可抓住诗眼“绿”来让学生了解古诗中一字之妙,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感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三、初读质疑――感悟意境韵味

古人云:“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这说明“读”的重要作用。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出古诗词的意蕴,读出古诗词的精彩。

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古诗词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读一首新诗词的开始。学生在自由读诗词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对诗中的“多音字”“通假字”,在自由读之后,由教师及时进行检查,相机纠正学生的错读问题。

2.读准节奏。对小学生而言,无须去深究古诗词在押韵和对仗方面的知识,但有必要让学生从诵读节奏中认识古诗词的音韵美。如:古人读五言诗词的停顿一般按“二一二”或“二三”的节奏划分,读七言诗词一般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的节奏划分;或者,古人还有“平长仄短”“踏歌”等读诗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先示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习读;也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方法去练习读,然后示范读;还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你读上句,我读下句,真正做到读准节奏。

3.读出疑问。在初读阶段,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认知,除读熟字音、节奏外,还应当关注在读中产生的疑问。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都写了人,但他们各自写的是什么人呢?这就是需要让学生通过读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林升的诗中写了一种人,是游人,这里的游人专指当朝的达官贵人。而陆游诗中也写了一种人,是遗民,是北宋王朝灭亡之后遗留在中原大地上的子民,不是遗留,是遗忘,是遗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游人状态一个字:醉,是烂醉如泥,是纸醉金迷,是醉生梦死;遗民的状态一个字:泪,是以泪洗面。是血泪斑斑。是欲哭无泪。)

4.读出韵味。古诗词是一种有曲调的语言,初读时要注意体会字句间的韵律。吟诗与唱歌不一样:唱歌重曲不重词,词只是一种提示,一种象征,所以听歌主要是听曲。读诗则不同,听的是词,读者要知其韵,听者要明其意。《毛诗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在通读中,学生能初步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从而准确把握全诗的灵魂――节奏。如岳飞的《满江红》,诵读基调应是悲怆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基调应该是雄视天下。

四、领悟诗意――充实言外之韵

1.结合注释、插图法。课本上的古诗词大都附有注释和插图。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后,可以结合注释和插图默读,一边读一边想: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是不明白的?然后通过汇报或小组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学习,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梳理出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达成目标。

2.创设情境法。每一位诗人、词人在创作时都是有感而发的,或感于情,或感于境。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在体验中用对话、用表情、用动作去解释诗词。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时,可以让一名学生扮演诗人,其他学生扮演孩童,利用书中的诗句对话。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去领悟诗意。

3.感知提问法。教师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出示两三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达到串讲全诗的目的。但在理解诗意这个环节时不宜深究,不要让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表述全诗意思就可以了。

五、吟诵明理――提升价值取向

根据王崧舟老师实现古诗词价值取向的观点,在教学时可通过三条实践策略进行吟诵明理,即:会心吟诵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泳得其意。自古汉诗吟诵,两千五百年孔子“弦歌”《诗经》,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一直到九十年前,汉语的所有“诗、词、文、赋”都是吟诵的。比如,人们一直认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积极向上的奋发图强的,是激励人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表达的是盛唐气象,从小学到大学讲法都一样。这就是诵读的结果,这就把古诗当成大白话文来理解了,实际上差之千里。因为朗诵,每个字都很短,不超过一秒钟,但诗的韵脚是:ou,如果拉长三秒来吟诵,还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吗?再看诗中的入声字,这首诗一共20个字,却用了6个人声字,太多了。人声滞涩、短音顿挫,多用来表达痛苦、转折、强调等作用。这首词的开头就用了两个人声字,定下了整首诗痛苦的基调。再结合字义来分析就很清楚了:那么大的太阳都落山了,那么大的黄河都人海了,我的生命已将流逝,可我多么想抓住时间啊!所以我要登楼,再登楼……“更上一层楼”隐含着多少的无奈。这是一首吟咏生命苦短的诗啊。我们朗诵这首诗,就感受不到它的意义;但当我们吟诵它时,体会就会完全不同。

六、巩固拓展――丰富诗词积累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词的美感呢?教师如果能选取一首或几首与本节课所学古诗词相同或相近的诗词(或相关史实)来进行拓展,不仅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强化教师对古诗词的意境创设,还有助于当场检验学生是否能进行学法迁移,为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主题的系统阅读指明方向,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围绕作者进行拓展。(1)拓展作者的生平及相关时代背景资料。古人云:“诗言志”。每一篇诗(词)都是作者在某一特定时空的情绪宣泄,绝大多数的诗词作者,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课时,就要先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第一次变法始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因变法涉及官僚贵族的切身利益,得罪了很多人,王安石被迫辞职,变法就此失败。一年后,神宗皇帝再次召王安石进京主持变法,时值熙宁八年二月,对诗人来说这是个特殊的时节点,因为他又一次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于是才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慨叹。至此,“春风”是谁?为什么“又绿”?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是“江南岸”?因为那“春风”吹的就是江南的王安石。通过以上拓展,学生便能贴近诗词作者的内心,对一些关键的意象的把握就容易多了。(2)联系拓展作者同期的其他诗词作品。古人的诗作往往都带有联系性,相同的作品可连成一组,这些组诗也是课堂教学中拓展的好材料。如教学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可联系作者十年前所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拓展,不仅丰富学生们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3)拓展与作者主题相同的其他诗词作品。在教学白居易的《长相思》时,可对比李煜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来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相思主题在不同诗人笔下的表达方法;教学王冕的《墨梅》时,可让学生联系王安石的《梅花》来认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可先了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明白毛泽东反其道而行之的含义,让学生在诵读中更深刻地体悟到作者对梅花的赞美。

2.围绕主题进行拓展。中国古诗词都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成了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如“千里共婵娟”的月亮文化;“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杨柳依依”的送别文化;“忧国忧民”的处世文化;“正直高雅”的君子文化……在我们的古典诗词宝库里比比皆是,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同构拓展。如教学《渔歌子》之前,先以《小儿垂钓》导入,让学生明确《渔歌子》也是写垂钓的,并让学生把这两首诗词放在一起边读边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呢?通过对比着读,异中求同,同中辨异,并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去体会诗人的写作心境,最终让学生明白:同是写垂钓,心境不同,意境自然也就不同了。

3.围绕写法进行拓展。

在历代古诗词中,诗(词)人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有借景抒情的,有托物言志的,有借物喻理的……在这众多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在写法上是很相似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从诗歌的写法上进行拓展,让学生从更多的感性材料、感性事例中悟出诗人的表达方式。如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时,在学生朗读、理解诗的大意后,学生对诗人借“梧叶、秋风、儿童、篱落、灯笼”等来衬托自己的愁绪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张继的《枫桥夜泊》,把两首诗作比较,学生便容易发现,两位诗人采用了相同的写法,表达了同样的感情,虽然两首诗所描写的时间、地点、环境都不同,但因两位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他们会有相同的感受。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得到美的体验,促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五篇:谈古诗词教学

谈古诗词教学

河北省沧县姚官屯乡中学 王林霞

摘要:语文课本中所选录的古诗词,更是文质兼美。学好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文素养、美好品质、陶冶情操、传承传统文化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诗词情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遨游史海,走近诗人,读懂诗人,进入诗境,逐渐学会欣赏和审美。

关键词:入境 意境美 韵律美 精练美 古为今用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更以其阳春白雪式的唯美典雅,成为文化星河中最璀璨的明珠。语文课本中所选录的古诗词,更是文质兼美。学好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文素养、美好品质、陶冶情操、传承传统文化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古诗词教学普遍停滞在背背、译意的层面,理解肤浅呆板,孤本独意,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感觉苦涩乏味。提升学生的诗词情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遨游史海,走近诗人,读懂诗人,进入诗境,逐渐学会欣赏和审美。如何逐步“入境呢”?

首先,“入境”就要学会“穿越”。

所谓的“穿越”就是指导学生既要能横跨千年纵横万里进入诗人生活的时代和情感世界里,进行心灵和精神的“对话”,又要学会智慧地“走出来”,回到现实,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学习杜甫的《望岳》,要想深刻理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和豪情壮志,必须要了解这位“诗圣”的人生阅历—以“安史之乱”为界,前半生安逸浪漫,壮志凌云,后半生国运衰微,颠沛流离,却能兼济天下。《望岳》是作者青年时代作品,傲视天下意气风发是主题。天宝十四年,幼子饿死,生活穷困,战乱不断,华州途中见到百姓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当诵读到《石壕吏》诗篇时你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字字如泣,愤然控诉,忧国忧民。大历元年,杜甫从成都到达夔州,生活较为安定,战事平息,诗人压抑已久的情怀豁然释放,激发了诗情,先后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量名作泉涌而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兼济天下的情怀更是感人至深,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再次穿越时空回看自己,正处青春年少,太平盛世,更容易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大一统”诗歌教学理念,可以为学生建立“体系”式的知识结构,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更易被学生接受。

再如李清照的诗词,从《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惬意幸福到《武陵春〃春晚》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腹愁绪;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亡国之痛和《浣溪沙》“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的帝王雅致之别,如果不把握词人生活“突变”怎会体会到情感变化,不穿越到诗人的时代和生活中怎会一个“背”字所能“感悟”,不回归现实,怎么懂得珍惜。在教学李绅的《悯农》时,针对一些同学浪费、攀比的行为,要求学生结合诗句,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两相映衬,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入境”还要学会赏析。欣赏诗人的人格美,更要欣赏诗词的艺术美。

“人格魅力”是最具有磁场的,“人风”就是“诗风”。李白的飘逸洒脱,傲视权贵;王维的清新淡雅,恬淡如画;范仲淹“先天下”豁达;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个性鲜明,后人仰慕。

古诗词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是诗词的精美之音,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凸显其魅力。“诗言志,歌咏言”,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引导孩子们大声地、饱含感情地朗诵,稚嫩的童声随着优美的韵律,会很和谐悦耳,但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恰恰缺乏“情语”,缺乏“歌”的咏叹,干巴巴的“诵读”,“美”从何来?诵读诗词一定要把握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把握准“诗“的平仄工整、“词”的错落有致。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指导朗读时与学生 共同探讨: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孩子们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体会到读诗是一种享受。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就是一种意境美。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把握住诗中的“物“的描写实为绘景衬托,绘景实为抒情渲染氛围,联系诗人的境遇,准确领悟出诗词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例如唐代李白青年时期所作的《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山的峻峭,水的浩淼,绝美的海市蜃楼,无不显示出诗人的浪漫豪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却把对故乡的爱恋漂流在江水之上。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寓哲理于“山环水绕,花团锦簇”的情景之中,村美,景美,人更美;只要坚定信念,人生会更美。

诗词的“精炼美”是最能体现一个诗人的文学功底,也是带人“入境”的神来之笔。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质朴之中尽显雄奇瑰丽;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所体现出的恬静淡雅的田园生活跃然纸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多么富有生命力,如果换成“吹”或“到”,便会黯然失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运用“枯,老,昏,古,西,瘦”六个暗淡之字白描式地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漂泊的悲苦情思也溢于言表。学生学会鉴赏诗词中珠言妙语,语文素养定会有长远的发展。

最后学会“古今融合,古为今用”。古诗词是现代文学的起源,学会把诗词中的美学巧妙灵活的运用到写作和赏析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够使人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和淡雅。以古人神交,质朴豪迈;与时俱进,勇于进取,以诗培养浩然之气和创新精神。参考文献:

<1>《唐诗宋词三百首》广西民族出版社 编者:文学明 <2>《诗歌美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9年版 谢文利 著

下载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例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三部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也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也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

    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 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英语词汇教学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密......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精选合集]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北城二中 王翠英 在我们农村中学,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英语教学举步维艰,最突出的表现在语法教学上,大部分老师还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本文......

    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

    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 岑溪市实验小学李莉莉 摘要:在新课改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自立探究,......

    谈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5篇)

    谈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 靖边县席麻湾中学张岗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有利于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素质教育的含量。但要使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到实处,还需......

    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各章前言的教学

    谈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各章前言的教学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各章之间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新编高中物理教材各章前面安排的“前言”,试图通过概括前后知识的......

    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精选5篇)

    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一、要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改中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教师角色转变的反思 莱州市朱桥中学王新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农村中学的我也责无旁贷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但我所在的农村中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