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新高考方案对高中教育的的影响
2018年新高考对高中教育的的影响
----世纪明德辽宁站(葫芦岛)学习夏增柏
一、全面学习全面收获
2016年4月24日25日,参加了世纪明德辽宁站(葫芦岛)的干训学习,时间虽短,收获很多,各位专家的工作精神和博学吸引着我们每一位学员,简短隆重的开幕式,樊富珉教授的《积极心理学》、付宜红专家的《学生核心素养及课改后的高考模式》、上海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的《基于批判的课程建设》、陈锁明的《十三五教育 挑战与应对》、王继华的《学校文化的战略构建与使者修炼》、韩玲的《德育课程化建设》等精彩的讲座,使我大开眼界,一定会指导我平时的工作,进步发展。
二、受益干训重点收获
付宜红专家讲到《学生核心素养及课改后的高考模式》对我的教育最深刻,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向。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发布,上海、浙江两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步清晰,改革重点逐步明确。包括上海、浙江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内,全国已有19省份出台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4月1日,辽宁省政府公布了《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辽宁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8年正式启动,辽宁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等将重新调整,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带给高中教育教学模式的是怎样的新变化?高中教育究竟该如何应对?该做好哪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
付宜红专家讲到高考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取消文理分科,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提出了很高要求,这都是学生、家长、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新高考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影响,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新高考定会给普通高中教育带来新气象。新高考是以新课程和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学业学业水平考试和选课走班制的学校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目标作为基本检测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课题研究的行动指南,主要研究学生高中学习活动过程中比较明确化的学习方式,学校的课程设置、班型设置,走班制实验以及学生评价的多元化、科学化确认。立足课堂,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时期的进步状况,真正地实现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也是我们积极应对2018新高考的契机和方向。不追求大,而力争体现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的特色,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适合学生发展和展示的高中教育环境。正是受付宜红专家的启发,在2016年5月10日我代表阜新市育才中学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递送了《对2018年新高考对策性研究》的课题申请。
三、学习反思学习进步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之时起,如何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引起国内各个中学的普遍关注。许多学校未雨绸缪,纷纷尝试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探讨如何完善过程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机制等等。这方面主要包括:
(一)高中教育多样化的发展
高校招生选拔模式的多样化,为高中教育多样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河南省提出综合创新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国际特色高中四种高中类型。北京市提出,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定位的多样化;校本课程和相应教材建设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多样化;学生发展的多样化。
(二)高中教育选择性的提升
以试点上海、浙江为例,1.为了适应统考考生中的必选结合、文理不分科模式,试点学校在大力开展选修课选课走班的同时,有计划开展必修课周班教学。从而有利于学生学其所好,考其所长。2.为了适应高职提前招生和分类考试模式,在高中开设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技能类选修课等特色课程。3.学生自主跨文理选课。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因为学考纳入高考,试点学校普遍增强了对学考的关注度,同时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会给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比如,选考科目人数无法预知,班级管理如何由行政班向教学班转变,学生选科及生涯规划的指导,及如何更好的完善评价机制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四)对新高考的思考
面对2018年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如何能够有效解读、如何能够有效应对和达成有效的提升,也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工作。真正地实现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是我们积极应对2018新高考的契机和方向。
付宜红专家的讲座清晰明了,新的高考方案,总体来说,改变了以前文理分科的格局,鼓励学生强化优势,发展特长。新的方案,把国家规定的考试科目变成学生部分自选,孩子选自己的优势学科参与竞争,不再追求僵化的公平,而是在于真的在高考的平台上,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爱好都得到彰显。
付宜红专家讲到,新的高考方案给学生带来变化,给学校教学带来变化,除了关注个性爱好和发展培养以外,孩子未来可选择的领域也宽得多。这些变化其实是多元和综合的,它不仅仅是到高三的事,而是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理念的变化和调整。做为学校、老师,未来面对学生专业选择:第一:高一就把学生分类,找到学生的特点,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参与高考的竞争。第二,考试形态力求促进每一个个体学生者的发展,由静态的结果目标向发展目标的转变。第三,让教育回归本真,学习和选择,发现天赋,培养能力。第四,培养孩子核心素养。实现从“选拔”到“选择”的变化,实现从“招分不招人”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的转变,实现从“一考定终身,只拼纸和笔”,到“关注平时,关注实践”。
付宜红专家讲到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变是当前教育的重大课题和方向。
第二篇: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会有何影响
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会有何影响?
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公布:统一高考中的选考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实行等级赋分,录取不分批次……新高考变化很大,让人一时间有些消化不过来。
这样的高考方案,对我市高中教育会有何影响?各个中学将采取怎样的对策,学生、家长又将如何应对?连日来,笔者走访了市教育局、新安江中学的相关人士,希望能帮助大家解答一些疑惑。
“分层走班”将成必然
除了语数外必考科目,新高考将从7门科目中选考3门,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不同学生选择的科目会有不同,原来的一个班教授同一门学科的方式将改变。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上课,走班将成必然。
同一科目,有的学生会将其作为选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作为学考科目。选考的难度大于学考,这意味着学校在班级的开设中将注重教学难易程度的区分,即实行分层教学,根据教学难易程度,相同科目开设多个层次的班级。
新安江中学副校长曹轶介绍说,新安江中学将在高一年级逐步推开必修课选课走班。目前,新安江中学有开设近50门选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四大类。在选修课的学习中,学校学生实行的就是走班制。这为学校在今后开展必修课的“分层走班”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
而怎么来分层教学,这对学校是个极大的挑战。
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增祥介绍,今后,我市会先推进选考科目的分层走班教学,待时机成熟、有了一定经验后,对语数外这三门必考科目也将实行分层走班教学。
分层走班首先需要的是足够的教室资源。据了解,我市将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大对中学的支持,帮助其通过改建等方式,拓展教学空间。同时,我市将到走班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学习经验。
有望实现教师“走校”
新安江中学现有高一学生近700人,高一教师50多人,全校共180多名教职工。曹轶副校长说,这次高考改革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学校还将面临一个师资问题。
选考时间定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这意味着,在高二,学生就可以进行选考。
首先,学生要从7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为了让学生在选择科目时能有个清晰的认识,做出适合自己的抉择,学校要尽早地将7门科目全部开设出来,让学生对各门学科有亲身体验,才能进行选择。”
但是目前,新安江中学的高一年级还没有开设生物和技术课程,全校的8名生物老师,6名技术老师都在执教高
二、高三。“生物老师的教学任务基本饱和,技术老师现在就已经不够用。”面对新高考,新安江中学在师资安排上遇到了问题。而这也是全市中学都将面临的问题。
而据了解,我市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已经有了初步构想,明年,我市将实现中学教师走校教学。走校教学是指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置换、交流,教师资源共享。这样,利于最大化利用好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力量。
教师将多方面调整自身
原先,一个教学组都是统一的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备课组教师共同探讨、通过。在实行新高考后,由于将会采用分层教学,这意味着可能每个老师的教学计划都会有所不同。这对老师是个巨大的改变和挑战。
同时,老师的教学进度也需要调整。以往,高考是安排在高三年级的6月,而新高考将语数外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还有一次在10月);学考和选考的时间在4月和10月。
新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选择”,面对新高考,学生将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选择的科目关系着今后大学的就读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影响重大。而如何选择是学生将面临的难题,不少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不确定而迷茫。这就需要教师出一份力。
教师将不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还将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
通过对学校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方式,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升学指导能力,给学生选择选考科目时提供建议和帮助,将会是我市中学面对新高考的一项举措。
各方声音
建德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增祥:
1.新高考要求学生及早地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好,选择好就业、人生方向。这利于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和社会接轨好。减少“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状况。
2.学生将按“专业+学校”的形式填报志愿,这利于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以及高校的发展。
3.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考科目,以及填报志愿。兴趣爱好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对于学生,利于发挥最大潜力,并拥有快乐的人生。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高一老师李红:
学生在进行选考科目的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学习成绩来。其次,要考虑到大学入取条件、专业发展前景。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发展方向。除了学生自己,学生家庭的生涯规划也非常重要。父母接触的外界信息丰富,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可将家庭的发展结合一起。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高一学生:
在走访中,有的高一学生认为新高考能减轻学习压力:“7门科目中只需选择3门进行高考,等到高三时,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准备语数外,这能减轻学习压力。”
但也有同学表示,新高考将会增加学习压力:“选考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即使第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也会再努力准备第二次考试,这相当于我要准备两次高考,压力会更大。”
解读2014浙江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对高中段教育有哪些影响?
正面影响,会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促进高中段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每个学生选考科目不一样,要求学校从课程安排到课程教学,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更多地实施因人施教。
负面影响,会增加学校组课组班的难度,个别学校可能还会出现唯考试安排学科、安排课程。这点必须避免,也可以避免。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来防止,还可以通过教育行政管理来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篇:浙江新高考变化及影响(范文)
浙江新高考变化及影响
高考改革变化要点
一、文理不分,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由“3+文综/理综”模式变为“3+3(7选3)”模式
1.学生不再按文理分科,而是从语数英之外的科目中选择任意3科作为选考科目。
上海是6选3,浙江是7选3。选考科目是政史地理化生六科,浙江再增加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2.作为选考科目的与原来高考一样,作为非选考科目的要参加学考,学考科目通过即可。
3.原来的3+文综/理综模式,学生分为两类,新高考模式学生分为n类,理论上n=34.4.学校走班制被迫实行。二、一年多考,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除语文、数学(每年4月、10月是学考,6月是高考)外,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各有一次考试机会(英语每年10月和6月)。也就是除语数英每个学科两次机会参加高考,学生自主选择。语文和数学高考仍旧一次,学考也有两次。
1.高中学习时间被考试分割为四个学段。学习时间发生变化。备考时间发生变化。
2.高一教学进度趋同,高二教学进度差异性增大。所有语数英之外学科常年销售,学年概念模糊。
三、学考+高考模式
高中的毕业考试是学考,所有的11门学科(学考还有一些非文化课,由各市组织)都要通过学考,才能毕业。
除语数英之外的学考科目(暂且将理化生政史地和技术统称为学考科目,语数英虽然也参加学考,但因为所有学生都会参加统考,统考即高考,难度远大于学考,所以不考虑其学考备考)的试卷由70分的学考部分和30分的选考部分组成。如果学生将某科目当做学考的科目时,只需做70分的学考部分即可。如果学生把某科目当做高考科目时需要做70分+30分内容。
学考按照名次的百分比划分等次,D级以上的为合格。当做高考的科目时按照规定的名次比例换算成标准分,计入高考成绩。语数的高考试卷是全国统考,安排在每年6月份举行。语文、数学的学考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各考一次,试卷由本省单独命制。英语每年10月和6月份各考一次。由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成绩既当学考又当高考。
主要影响及需求分析
一、教学影响 1.对教学进度影响
尽早确定选考科目 尽早完成学考内容 尽早通过学考 高考复习时间变化,调整为两个阶段,时间延长。
原先高二开课的生物和技术,多数学校只要师资条件允许都在高一开始开课。
高一一般会将除政治之外的科目学考内容学习完毕。高二选考同步学习完成的时间一般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前开始。语数的复习时间大约会在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前开始。对学考科目和英语来说,两次机会都应重视,因此会集中力量备战高三上学期10月份的第一次高考。复习时间大约有6个月(包括假期)。语数的备考时间大幅度延长,但10月份之前每周的课时可能会适当被压缩,用于英语和学科3科的第一次冲刺。
2.对教学内容影响
高一集中进行学考内容学习,高二10月份之后开始选考内容学习。高一同步学习内容局限于学考内容,难度降低,内容减少。
3.教学组织影响
最迟从高二开始走班制教学。部分极端的学校会像现有的文理分科一样,从高一的某个时间就开始确定选考科目,然后开始走班。教学组织难度增大,教学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经推测,经过试验和探索能出现固定班级和走读班级两种形式。即选择的组合较多的可以组成固定班,选择组合比较分散的组成走读班。
后面的分析建立在高二开始走班的基础上,如果有的学校高一就开始走班则另当别论。
二、学习时间对教辅图书内容出版的影响
学年和学期概念相对淡化,10月份和4月份作为图书使用的阶段。同步类图书的上市计划应分为两种情况,即语数英教学进度会比原先略微推迟,学考科目进度会加快。学考科目又分两种情况,即选考该科目和学考该科目的应当进行区分。针对学考科目的各科一般都安排了3各模块。多数学校会在高一两个学期内学完,参加高二10月份的首次学考考试。所以高一使用的学考科目必修2应看做上学期使用图书,划入学考内容的选修科目可以看做是下学期使用图书。选考科目的选考模块应该从高二的10月份开始使用。一般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学习完成。
学考复习类图书的上市时间应该针对10月份考试。因此上市时间应该在高一下学期的6月份之后以及暑假、9月份使用,上市时间应该在5月份。高考总复习类图书
三、学习阶段变化对教辅出版时间的影响
五、新的选题及后续影响总结
多数学校会在高一开齐所有课程。让学生今早确定
二、产品体系的影响 以下均是根据现有文件推测。
1.除语数英之外,均为地方自主命题。语数英为全国统一命题。不排除将来国家对语数英之外的科目统一命制几套试卷,各省根据学生情况选用其中一套。2.高一使用的
第四篇:旧口高中高考考前教育方案
旧口高中高考考前教育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考生的自律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考试氛围,同时还要让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认清形势,更好地明确考试作弊的利害关系,特进行本次考前教育,目的是让广大考生认识高考的形势,从行动上到思想上引起重视。
下面,针对考生违纪作弊的危害性以及加强考生纪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和要求,并印发各班主任及在宣传栏张贴,由班主任在班级宣讲和认真组织学习,以期达到市招办确保今年高考不出重大违纪事件和其他安全事故的要求。
一、考前教育内容:
1、高考复习阶段,考生一旦有了作弊的念头,心理压力便随之而来,心境开始无法平静,天天都有种心虚的感觉,无法专注于复习而分心,因而根本无法全力以赴进行高效的复习迎考,冲刺高考的心态在作弊念头产生的那刻起便大大打了折扣。相反的,没有作弊念头的考生,没有偷鸡摸狗的心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无所顾虑,只需全身心投入文化课的复习,自然会有好的迎考状态。
2、根据多年来的调查了解,考生若在考试中存有作弊念头,就会提心吊胆,一方面耽误自己正常答题时间,另一方面因造成心理紧张,会出现身体生理上的“应急反映”,如心速加快,手心出汗、闹肚子、心慌神乱、思维阻滞、记忆间歇性空白等等,势必会严重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正常发挥。若违纪作弊一旦被发现,其事实就会记录在案,该科将按规定判分,该考生也会造成心理受伤,继而发展成为对考试的恐惧,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可怕后果。再一方面,若牵扯到其他考生,将会一同被处理,造成同学之间的友情隔阂和良心上的负罪感;如果出现雷同卷,两个人的整个考试都会被全部作废,多年的寒窗苦读就会同时毁于一旦;并且监考员、考点负责人、班主任、学校领导等都将被追究责任。这样,不仅影响整个高考的办考质量,还会破坏国家教育考试良好的社会信誉,更对不起老师们对自己多年的辛勤培养,考生本人的道德良心也会受到谴责,也丧失了自己的人格,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会造成终生的心理障碍,得不偿失。
3、对国家绝密级高考试卷的安全保密工作防范措施更加严密。各级考试机构对保密、警戒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严格的保密规定及科学的保密程序教育,并实行严厉的岗位责任追究制度,严禁泄露试题内容,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4、在考试期间,考试机构加强了对现代化作弊手段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的检查和防范措施更加严密。如考生入点实行金属探测检查、无线信号屏蔽、考场电子监控和实时同步录像等,今年还专门配备了针对无线隐型耳机的探测设备,对其信号进行严密监测追踪。同时,考点组织检测人员对所有考场及角落进行违规物品探测检查,进行彻底清场。若考生铤而走险携带违规物品,一旦实施作弊也会被及时发现和被严肃处理。因入点检测人员和监考员都签定有目标工作责任书,不会置大局于不顾而冒风险放纵违纪作弊考生。
5、按照今年规定,考试时间内无特殊原因考生不准提前离开考场。如确实出现特殊情况,经允许后提前交卷出考场的考生,一律不准离开考点,统一安排到提前出场考生休息室,并有专门人员严格监管,考试结束前不准外出,防止在考试时间内向外界泄露试题内容。若考生提前出点或在出点前使用通讯工具,也会按照违纪或作弊论处。
6、根据往年经公安部门协助调查没收作弊工具的信息情况来看,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以“助考”为名,推销所谓的手机、无线隐型耳机等,纯粹都是为迎合个别考生或家长的投机心理进行的诈骗行为,事实非常明确,奉劝个别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上当,如果不听劝阻,必将会浪费了金钱和坑害了考生。
7、我省规定在高考电子档案中增加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诚信记录,诚信记录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考试违规情况提供给高校。若一旦有违纪作弊行为,考生诚心度会大打折扣,其后果可想而知。
8、广大考生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条条大路通成功,不要只以挤上高考这个“独木桥”而论成败,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只要自己奋发图强,不懈努力,命运掌握就在自己的手中,当你有了比考大学更高的理想的时候,读大学就成为很平常的事,即使读不到名牌大学也不要动摇自己实现理想的信念,你的自身的人格力量会推动你不断地向前迈进。在当今诚信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成为主流的文明社会里,提高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自己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人格的培养,使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尤其重要。如果忽视了这些,即使高考能够拿到高分,也很难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很远,现实当中的事例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每一位考生和考生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看待高考。
二、相关措施:
1、要求班主任要对个别有作弊动机的考生或有纵容考生作弊倾向的个别纪律观念差的教师提前进行认真的排查摸底,及时做好其思想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并及时报告考点实行重点监控,保证其他考生不被干扰和考试顺利进行,从根源上做好违纪作弊和诈骗的防范工作。
2、对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帮助考生考试提供答案等进行的诈骗活动要严加提防,发现可疑人员要立即举报,由公安机关严厉打击。
3、今年针对个别高校存在的违规招生和不合理现象,严禁招生工作人员和教育行业人员参与为高校做虚假广告宣传和中介招生以及诈骗招生。同时奉劝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认识,着眼未来,明确利害,三思而行,不要听信谗言上当受骗,以免造成终生遗憾。
4、同年级主任、班主任签订2011年高考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同考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
第五篇:浅谈新会计准则对证券市场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将使我国股票市场市盈率和市净率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上,投资者仍可以根据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上市公司价值。会计准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企业的经济现实或增加经营风险。新准则将更有利于投资者理解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的开始披露,2007年1月
1日起实施的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汇报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毋庸置疑,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计量和汇报方法的改变将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数字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与以前可比性减弱。但是,要正确认识新准则的影响,我们需要对以下若干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错误评价新会计准则影响的情况。
首先,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将改变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平均水平。基本来讲,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平均水平将降低到一个新的均衡水平上。要认识到这一点,让我们先看看市盈率是怎样决定的。企业股票的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会计准则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虽然在短期内,如一年,现金流和盈余因为应计原因可能有差别;但是从比较长的期间来看,如十年,现金流和盈余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投资界使用的投资价值评估模型既有现金流折现模型,也有基于盈余的剩余收益评估模型。两者在较长的衡量时间内评估结果基本应该一致,因此,我们可以用盈余来构建模型评估企业价值。
新准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比以前的准则更多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这样,如果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其盈余当中就包含了金融资产在期间内公允价值的变化。我们设想一个企业,它的资产完全是金融资产,这样,金融资产期间内公允价值的变化即是企业损益表汇报的盈余。但是,金融资产,如股票的价格变动是很难预测的。我们只能预测金融资产未来期间的盈余都等于股权资本成本。例如,一个股票现在每股价值是1元钱,股权资本成本是10%。那样,现在预测未来各个期间的盈余都应该是0.1元。对于这个企业来讲,其股票价值是0.1元每股净盈余除以折现率(股权资本成本),结果正好是1元。市盈率则是折现率的倒数。例如这个企业的折现率是10%,其理论上的市盈率将是10倍。
2007年1月,**证券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是38.36倍;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是39.91倍。之前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曾长期徘徊在40倍以上,甚至曾达到60倍左右。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以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总是很高呢?再看前面的例子。假设企业的折现率还是10%,但是企业资产并不全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而是50%金融资产,50%生产性资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而生产性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并遵守稳健性原则。历史成本和稳健性原则导致生产性资产产生的盈余倾向于保守,平均来讲低于实际经济利润(企业价值增加)。这样,企业本期间汇报的盈余中既包含了历史成本、稳健性原则的影响,又包含了公允价值的影响。其结果是在企业价值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盈余水平低于完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的盈余水平。这样,市盈率公式的分子不变,分母变小,市盈率水平自然大于完全公允价值方法下的市盈率。
依次类推,如果同一个企业完全没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即所有资产的计量都基于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企业的市盈率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市净率。相对于历史成本与稳健性原则下的净资产值,公允价值方法下的净资产值自然会增加,在企业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市净率在完全或部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会降低。所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项目的范围的扩大,必然会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因此,最近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并不一定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要上升。正好相反,随着公允价值方法被更多的上市公司的采用,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将下降,而不是上升。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是很慎重的,适用范围和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一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是直接记入股东权益项目的,而不经过损益表项目,所以,公允价值方法对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变化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小的。
在认识新准则影响中需要正确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投资者是否还可以根据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上市公司价值。有评论人士认为在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后投资者再依赖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股市是否过高、是否出现泡沫将会发生非常大的问题。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从最简单的逻辑来说,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讲,因为它们持有的金融资产属于有活跃交易市场的股票或债券,因此新准则的要求并没有向投资者传递新的信息。即使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者自己也可以从交易市场上轻易了解到这些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说,这部分公允价值信息是投资者原来就有的。这样,一方面,企业
价值不因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而改变;另一方面,投资者的信息所有量也不因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而有差异,从而,说公允价值引入会削弱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作用是没有道理的。更重要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盈余和净资产的计量和汇报方法。两个完全相同的企业,经营活动相同,企业价值相同,一个采用原准则,另一个采用新准则,它们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必然不同。
如上面所论述的,使用新准则汇报的企业市盈率和市净率会低于使用原准则汇报的企业。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说新准则汇报的企业市盈率和市净率就失去了判断企业股票是否出现泡沫或股价过高的作用。就像两条道路,一条道路限速是每小时20公里,另一条限速是每小时80公里。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就无法在第一条道路上判断一辆汽车是否超速了。
因此,在新旧准则转换之际,投资者要做的是调整他们通过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市场行情的坐标,而不是放弃对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应用。就像我们在两条不同限速道路上要使用不同的判断汽车是否超速的标准一样。当投资者正确调整了通过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判断市场行情的坐标后,股票市场上就不会出现自我解释的现象,即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会因为其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而发生超常的变化。即使上市公司盈余因为持有的股票价值上升而提高了,但是投资者现在使用一个较低的市盈率,因此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不会循环推动,出现自我解释的现象。
第三个认识新会计准则中的问题是新会计准则是否会加大金融类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类资产占资产主要部分的企业的风险。有评论人认为新准则的实施将导致应用公允价值方法较多的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大幅度波动,并因此认为新准则导致了企业风险的增加。这也是一种误解。会计准则问题从来都是一个如何汇报企业经济现实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帮助投资者理解企业经济现实的问题。会计准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企业的经济现实或增加经营风险。因此,以上三个问题是投资者需要加以深入、透彻理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可以帮助投资者正确吸收即将大批到来的上市公司根据新准则准备的一季度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事实上,从市场对包含了新准则部分信息的2006年年报的反应来看,新准则的实施效果是比较平稳的。一方面的原因是投资者能够充分、正确地理解新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包括本文提到的对市盈率、市净率、及经营风险的影响。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大量的上市公司甚少涉及应用公允价值的项目,所以公允价值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并不大。
会计信息是一种商业语言。新会计准则就像是一种语法更通顺、词意更精确、表达更完整的语言,它可以把同样的企业经营的状况更及时、准确地转达给投资者。所以,新准则将更有利于投资者理解企业的价值,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但是,我们不能期望语言本身直接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因此,我们也不能说语言本身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