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教殊途同归——蔡澄清和余映潮的《故乡》课堂教学探析

时间:2019-05-13 04:0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同课异教殊途同归——蔡澄清和余映潮的《故乡》课堂教学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同课异教殊途同归——蔡澄清和余映潮的《故乡》课堂教学探析》。

第一篇:同课异教殊途同归——蔡澄清和余映潮的《故乡》课堂教学探析

乔文娟

蔡澄清和余映潮都是全国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蔡老师创立了“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并建立了“积累·思考·表达”语文训练“三部曲”体系,在全国中学语文界有广泛影响。而余老师则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是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蔡澄清老师和余映潮老师都曾执教过《故乡》。该课例既反映了他们的共性追求,也可见他们鲜明的教学个性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此外对于鲁迅作品难教问题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一、相同之处

纵观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教学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两位老师在教学《故乡》时都打破了介绍背景,再分段、分析,然后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的传统程序,转而根据小说三要素设计分析思路。并重点分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铭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学为主老师教为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

《故乡》这篇课文是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写于1921年。通过对故乡人、景、情的前后变化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走向衰败、萧条、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正是这样的主题使得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注意到了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对闰土生活的变化以及他与“我”之间的“隔膜”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旧社会中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蔡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时,通过闰土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前后变化的对比中让学生概括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这样的前后对比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很容易引导学生理解本篇课文所揭示的深意。而余老师在教学中也特别注重人物的重要性,他通过“回忆中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的理解,并通过重点研读“现实中的闰土”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意。可见文章中的典型人物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而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通过对人物前后变化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和进取精神,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1]我们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就来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等,学生在课堂只是坐在座位上呆头呆脑地听课、做笔记,动脑思考和师生互动的机会几乎没有,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无聊,对语文失了兴趣,而且也使老师产生教学的疲惫感。而蔡老师和余老师都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课文中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并在必要时刻,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从而学会学习的正确方法,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

二、不同点

不同的老师教同一篇课文多少会有些共同之处,这不足为奇,而他们对于同一篇课文能够教出自己的特色这才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深掘课例,我们发现蔡老师和余老师在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一)教学内容

在内容上,余老师重点讨论了“现实目睹的闰土”,而蔡老师讨论了闰土的人物形象并且对景物进行了分析。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很好地完成了最初的教学设定,且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设目标。他们的课堂教学都十分精彩完美,展现了他们教学的独特魅力。在教学方法上,蔡老师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辅答,以点拨讨论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注重通过写作练习的过程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蔡老师的启发中获得领悟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心得,并且练习题的训练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余老师则非常重视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并通过多角度分析、自己找出妙点揣摩、老师补充。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融入文章所设情境,亲自体味作者所传达的感情。通过一字一句的品析使之前所获情感得到升华,这样的情感获得对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种不同的课文处理方式,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两位老师创新教学内容的魅力所在。在欣赏他们各自独特魅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不足之处。比如,蔡老师的问答方式虽然对学生围绕文章中心思考问题有很大帮助,但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个体性。余老师的课是重点研读,试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阅读的方法,初衷非常好,但在具体课堂实践中还是有些不足。比如十分强调朗读,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朗读的技巧上而忽视了学生融入文章情感的状态,同时余老师设计的学习阅读的方法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文章的范式,但这种固定模式必然会圈起学生思考的大门,因而更应该鼓励和培养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2]

(二)教学手段

蔡澄清善用点拨法。何谓“点拨式”教学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蔡澄清老师一直强调:“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去吸取和运用知识的本领,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疑难,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把书上的全部内容一字不漏地灌给学生,让他死记硬背,不加思索的全盘接收。”所以蔡老师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他积极倡导正确运用点拨教学法,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从《故乡》的课堂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蔡老师运用点拨教学法,他选取比较分析的角度,突出重点,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先引导学生从情节发展入手,纵向把握文章的叙事结构;再抓住人物刻画与景物描写两个重点,运用形象对照的分析方法,启发学生理解其生活内涵与社会意义;再紧扣结尾的重点句段,点拨学生深挖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3] 余老师是“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他大力倡导“板块式教学思路”。《故乡》这篇课堂实录在结构上便是“板块推进”式的。全课的教学由三个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了解内容,总分式概括”,这一板块主要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强调朗读时要注意重音、抑扬、语速,学生通过读进入小说的情境之后,再让学生通过闰土的外貌、心理、语言来分析和概括闰土的“苦”。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对课文有个初步的认识,那么在了解课文之后便进入第二板块“妙点揣摩,多角度评析”,这一板块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哪些地方用的好,好在哪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这一板块主要注重学生自主赏析课文,多层次品味课文中的美点妙要。品析完文章中的妙点之后便进入第三板块“评说人物,分层次表述”,这一板块主要是让学生从闰土的外貌、神态、习惯、变化、经历、命运等方面来分析这个人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理解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这三个板块层层推进,使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个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细看来,这三个板块实际上就是小说的阅读三步法:理解内容,揣摩妙点,评说人物。通过这三个板块的学习学生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学会了阅读小说的方法。由此可见板块式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那么何为“板块式思路”?余老师总结为:“板块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从而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三、有益启示

从两位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确立方面,我们感受到的是两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从他们的教学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在当今语文课程实施出现种种问题的情况下。

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确立教学内容。从两位老师的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位老师都是根据当时相应的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来组织教学。他们的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课程目标的相关要求,注意体现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做到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它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教师后天培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的事情是“引导”,“引导”就是采用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点拨讨论法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点拨。而余老师将课文上成一堂学读课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小说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说两位老师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外,教师要有一定的学科素养。现如今很多人都提出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不可否认,鲁迅的作品的确有一定的深度,这与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有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学科素养,能够分清作品属性,对作品背景进行真实还原,并且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如蔡老师在第一课时先通过回忆《一件小事》中的第一人称导入新课,随后便介绍了小说的写作背景。这样的介绍对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分析人物的时候蔡老师把人物概括为“小英雄”与“木偶人”,这样的概括不仅调动了学生分析人物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余老师在分析人物的时候也将人物概括为“回忆中的闰土”和“现实目睹的闰土”,这样的概括简洁明了而又容易理解,通过重点分析“现实目睹的闰土”将学生自觉地引进课堂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能主动地分析理解而非被动接受。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恰当确立还与执教者自身的素质有关。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这句话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改革语文教师智力结构,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蔡老师和余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两位自身的文化功底和文学修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与读解文本的能力分不开。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起到主导作用。

第二篇: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时间:2011-9-30 9:36:11 作者:雪飞学习资源网 来源:雪飞学习资源网 查看:3028 评论:0 内容摘要: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余映潮《故乡》优质课课堂实录 师:上课。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的故乡。如果我们把“故乡” 两个字换成“人物” 来看的话,大家说一说,作者在小说里面写的是什么呢?一个是现实中的(稍停)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杨二嫂),一个是现实目睹的(稍停)(生齐答:杨二嫂)。我们今天重点研读“现实目睹的闰土” 这一部分。请大家翻开课文,从“这来的便是闰土⋯⋯” 一直到“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这是我们今天研读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50

它?有没有一种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法。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

师:挺好的,这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了解内容。(板书:了解内容)那么,怎么了解内容呢?我们还是先读课文。先朗读“这来的便是闰土” 到“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一段。读这一段,要注意重音。比如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注意“紫色”、“灰黄”、“很深” 读重音。整个语段的阅读,语气要稍微沉重一点,读出叙述的那种语感。好,我来起头。“这来的便是闰土”,读———

生:(齐读)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师:继续读。读“我这时很兴奋” 到“隔了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抑扬,“我这时很兴奋” 要扬一点;“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读抑一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又稍微要扬一点,表示“我” 内心的那种惊讶。请同学们各读各的,体会朗读中抑扬的转化。(生各自揣摩、朗读)师:好,我们接着往下读。读“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到“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 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朗读要讲究语速,不能读快,中年的闰土,内心充满苦难,这一段是他内心苦难的表白。你们看,“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 要读出稍慢的语速来,好,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我问问他的近况”,读——— 生:(齐读)我问问他的景况⋯⋯

师:还是读快了,你看———(非常缓慢地读)“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那种凄惨的情形要读出来。好,再读——— 生:(齐读)非常难⋯⋯

师:好,接着来,“他只是摇头” 读——— 生:(齐读)他只是摇头⋯⋯

师:再读“这时,他出去了⋯⋯” 这一段。这一段要读出叹息的语气。“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 要把“叹息” 的语气读出来。好,再来。“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读———

生:(齐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师:这一段读得最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了小说的情境。好了,咱们刚才了解了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容易概括,它是写中年闰土的,写了中年闰土的什么呢?一起说——— 生:(齐)外貌。

师:外貌,形象,还有呢? 生:心理,语言。

师:表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生:苦。

师:苦!你看,“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再来说说写了他哪几个方面的苦。生: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几个方面。

师:苦难的原因在这儿,很好。但我们最好从这一部分开始的地方说起。如“这来的便是闰土” 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苦啊?

生:最开始写了闰土的外貌,还有他从前和现在外貌的对比,还有他的神态。师:是,外形穷苦。接着往下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写的什么内容呢?

生:这是他内心的苦,从精神上写他的苦。

师:神情凄苦。再看他的语言呢?“非常难”,表现了什么苦? 生:他内心的痛苦。

师:他内心的痛苦,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悲苦。然后就是刚才你说的,七个苦因的点示。

闰土这个人,他的苦,具体来说,外形是穷苦的,神情是凄苦的,语言是悲苦的,精神是困苦的。苦难,笼罩着他。这就是我们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概括,这个概括,首先用了一个“苦” 字,然后再细节化,这样的概括方法,叫做“总分式概括”,记下来。(板书:总分式概括)(生记录))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分段地概括。这样,对这个小说的情节、人物有比较粗略的了解。下面,我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妙点揣摩。(板书:妙点揣摩))什么叫妙点揣摩?就是你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哪个字用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种修辞手法用得好,哪种构思方法用得好,哪个地方描写得好,它表现的是什么,你都可以说。我先把方法告诉大家。它叫多角度品析。(板书:多角度评析)什么地方你都可以找,都可以去揣摩。怎么揣摩呢?有这样四句话: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现了什么,妙在说明了什么,妙在点明了什么。(板书:写出了、表现了、说明了、点出了)不是这四句话都要你说,只需要你说一句话。下面读课文,在里面找妙点,揣摩。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 笔拿在手上,你觉得这个地方要发言的,就写在旁边,开始———(学生找妙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我想多少有一点体会了,咱们先这样来进行一下热身,每个人先自由自在地对自己讲你所揣摩的妙点,好不好?我说“开始” 就开始讲,自己给自己讲。开始———

(学生小声自己讲)

师:行了,同桌之间,两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这样说。好,下面开始妙点揣摩,愿意发言的同学请举手。生:我揣摩的妙点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破”和“薄” 可以看出生活对他的压迫,使他万分愁苦。

师:“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他非常冷。“极薄”,衣服不能御寒,多么的苦啊,妙在写出了他的衣着。生:我觉得外貌描写把以前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有多么的苦,生活使他由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很呆的人。

师:妙在对比,我觉得你还可以说细一点。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写得特别的好,文中水生的松松爽爽与闰土的迟疑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我” 与闰土之间的隔膜。还有宏儿与水生之间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深刻。你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地方我要讲一下,闰土和“我” 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 的后一代怎么样呢?水生和宏儿的出场就暗示着作者的这种希望,课文最后把它点出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我们要走下去,后代也许不会像我们这一代,再产生隔膜了。你的发现非常深刻。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就是“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我” 的记忆中有一个闰土的形象,但是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了,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很好,“虽然我一见” 就表示“我” 对童年闰土的印象之深,说明他们的友谊之深。但又不是“我” 记忆中的闰土了,感觉很沉重。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很好,就是“我想到希望,我突然害怕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对未来有一种希望,有一种迫切的希望,并且相信得很深,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一点质疑了,就是说感到非常茫然,对希望不是充满坚定的信心了,他看到这种变化了,对自己和闰土的路,以及他们后代的生活非常的茫然了。师:这个“茫然” 要谈深一点就谈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我们现在品析妙点还是应该到我们刚刚读的那几段去品析。好,接着来。生:我觉得第?自然段“石像” 那个地方写得很好,因为小时候的闰土在“我” 心目中是一个小英雄,很活泼很开朗,而现在的闰土,因为他受了很多的苦,所以他就显得很麻木了,对生活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向往和追求了。

师: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把这个妙点品析一下。生:这个妙点⋯⋯

师:好,我来替你说。这个“刻” 字用得好,它表现了闰土脸上的皱纹很深。是不是?就这样说就行了。接着来。

生:我比较喜欢第?自然段:“他站住,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我特别喜欢“欢喜” 和“凄凉” 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是对比的,写出了闰土当时的心理活动,他非常想见到“迅哥儿” 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他终于恭敬起来。

师:对,这儿“欢喜” 是因为见到童年时代的朋友,“凄凉” 是为自身的境遇感到内心很凄凉。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她说得很好,再来。

生:我也比较喜欢第?自然段,先为大家读一遍,(很深情地朗读),这里三个词用得非常好,一个是“欢喜”,一个是“凄凉”,还有一个是“分明”。“欢喜” 和“凄凉” 用了对比的写法,既表现了闰土见到“我” 之后的欣喜,又表现了闰土凄苦的心情,也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凄苦的出场,也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那么后面所用的“分明”主要在表现“我” 与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情上的隔阂,一堵无形的高墙,形成了可悲的厚障壁,我觉得这里已经充分地表现了闰土的凄苦心情。师:你非常能干。(掌声)师:流畅的表达,充满情感的表达,比余老师品得要好!我觉得,这个“老爷” 还可以品——— “分明的叫道:‘老爷!’” ———品一下吧?好不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妙点哪!谁说一下?好,你说。

生:我觉得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是以兄弟相称的,而现在因为他们的地位不同了,闰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鲁迅却很有名。正因为地位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有了改变,师:这是闰土内心把自己和别人隔开了。还要注意:这里是迅哥儿,不是鲁迅,是小说中的“我”,是不是?请坐。我觉得这个“老爷” 特别妙!你们看课文,就这一声“老爷” 之后,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这句话就隔开了“我” 对闰土的嘘寒问暖,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表现力是很强的。好,继续说。我建议你们把“非常难” 这一段话品读一下。它每一句话都表现了一个社会的现实,“非常难” 是总说,后面呢?———“第六个孩子都会帮忙了” ———它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品一下,好不好?(稍停)能不能说几句?好,我来问,你们答。“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 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多子。

师:好,再来。“又不太平” 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

师:对,表现了战乱频繁。“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 表现了什么? 生:(齐)苛税!

师:对,苛税,土豪劣绅、军阀什么的,都向农民要钱是不是? “收成又坏” 写出了什么?

生:(齐)饥荒。师: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东西种出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写出了什么? 生:(齐)关卡多。

师:关卡之多,都向农民要钱。“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现了他没有办法,无路可走。好,下面我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妙点,你们把它记下来,回去品一品,看老师的这个妙点找得怎么样,好不好?一个场景之妙。场景,故事就在“我” 的家里发生,把故事情节放在一个场景之中。还有写水生与宏儿两个孩子之妙,三处写“长烟管” 之妙,四声“老爷” 称呼之妙,写闰土的五次无言之妙⋯⋯。刚刚你们说的妙点都是一点一点的,老师说的这些妙点都是串式的,一串一串的,同学们将来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里不少地方有伏笔,有照应,有反复,要发现里面的串式妙点。好了,我们这一个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师:读小说就要认识里面的人物,因此读小说的第三步是评说人物,就是怎么样认识闰土这个人。(板书:评说人物)下面我就告诉你们,怎么认识小说中的人物,你们现在说一说闰土的外貌形象、习惯、衣着、年龄等。如闰土是一个戴着破毡帽的人,闰土是一个穿着极薄的棉衣的人,这样就行了,首先,从他的外貌、神态、习惯等内容说起。

生:闰土是一个在海边种地的人。师:一句,还有没有?

生:和以前比起来,他的身材加了一倍。师:一个中年人。

生:闰土是一个拿着烟管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将长烟管靠在桌旁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双手开裂而且又粗又笨的人。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人。师:把皱纹写出来了。生:他是一个木偶人。

师:他像一个木偶人,但他不是一个木偶人。生:他是一个眼睛肿得通红的人。师:对!

生:他是一个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的人。生:他仿佛是石像一般。师:他仿佛石像一般的人。生: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师:你点出了他的身份———是一个农民。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农民。

师:对,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从他的外貌形态来认识他,他喜欢吸烟,就和前面的拿着钢叉的小英雄形象对比啦,对不对,他脸上有皱纹,就和原来的紫色的圆脸对比啦,他穿的极薄的棉衣,和原来他的衣服对比啦。这是评说的是第一步,就是从外貌神态来认识他。好,第二步,从他的变化、经历、命运来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了。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老贫穷的穷苦农民。生:他是一个正在受苦受难的人。

师:他是一个苦海无边的人。从变化来说呢? 生:他是一个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像上的人。师:对,他要那些东西。———你也试一试吧? 生:他是一个⋯⋯ 师:想好再说。

生: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

师:她说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也可以呀,说明了身份嘛。你说。生: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迟钝麻木的受压迫的农民。师:对,说得好。你说。生:他是一个勤劳的人。师:命运的变化呢?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弱的人。

师:对,被生活折磨得衰弱,四十岁脸上就有很深的皱纹。生:由活泼到麻木的人。

师:说得真好,由活泼到麻木的人。我来艺术化一下好不好?他是一个由可爱走向可怜的人。对不对?

生:他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

师:对,善良可以从他带干青豆看出来。现在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层次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步,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点出人物形象的含义,他的代表性,他的典型意义。

生:作者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的生活,就是说兵、匪、官、绅的压迫,以及他们生活所遇到的困难或者一些事情,都通过他一个人来表现。

师:对,他是一个形象,是千万个闰土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有三位同学举手。

生:作者塑造闰土这个形象,来反映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就是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来作为广大受压迫劳动人民的代表。师:他点出了他的角度,作者写闰土这个人物,是从农村的角度,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农民日益走向破产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生:我觉得是由闰土来揭示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人民对农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起了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师:说得好,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这篇小说就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那个时候的苦难。还有没有说的?你们看,我们认识人物,又学习到了一种方法,叫做分层次表述。(板书:分层次表述)

师:好啦,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通过《故乡》的学读,学习了小说阅读的一种三步法:了解内容,进行总分式概括;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述。同学们活动得比较好,当你们还要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们的这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谢谢各位同学,下课!

生:老师再见。

第三篇:余映潮《读报指导课》

余映潮 “读报示范课”教学实录与评点

执教:

余映潮 整理、评点:

王剑平

时间:2009年7月26日上午

地点:陕西省军区礼堂

会议名称: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学生:西北大学附中七年级

【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节读报指导课。我们用的报纸是《语文报》初中版八年级第20期,人教版教材配套用的报纸。

这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学会用报”。

(屏显)教学创意:学会用报

师:我们先来进行第一次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简说”——“简单地说”,话题是:请同学们自由地举例——当然是这份报纸里的例子,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所选的这篇文章有什么用途。

开始浏览你手中的报纸,很快地选中一篇,然后说说它的用途。

(屏显)课堂读报活动 简说

话题:举例,简说《语文报》文章的用途。

(学生们浏览报纸)

师:好,请同桌之间交换意见。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师:我们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哪位同学先来。

生1:比如这里的《“和”字10说》可以帮助我们从全面和感性的角度去了解“和”字的含义。

师:对,了解“和”字的含义,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

生2:《“和”字10说》使我们了解了“和”是什么意思,“谐”是什么意思,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精神。

师:嗯,从中得到了一定的感悟。

生3:《我依然懂您》讲述了孟浩然、李商隐和杜甫的背景,用历史的特定时刻展现特殊的意义,体现了三位诗人的追求和理想,让我们更加懂得诗人的追求和理想。

师:概括得多么好,一篇很长的选文,她对文章的写法和内容进行了总结,这就是:可以锻炼我们的概括能力。

生4:从《国家》可以读出爱国精神。

师:让我们感受到应该怎样去爱我们的国,爱我们的家,同时它是歌词,可以用来歌唱。

生5:我觉得《我依然懂您》这篇文章既让我们学到了描写的美丽,描写的方法,又提高了我们作文水平。

师:对,描写和抒情的方法,以及展开想象的角度,给我们的写作以启迪。

生6:我觉得《我爱你,我的家乡》这篇文章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述说了我对我家乡的感情。

师:可以让我们体会“我”对家乡的感情,并品味它的语言。

生7:《从“转笔”说开去》 这篇文章告诉我上课要听老师讲,要尊重老师,不要在课堂上悠闲地干其他事。

师:就是,上课不要转笔。这让我们懂得,我们的修养应该在哪个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师:我们大家说了这么多,我来简单地小结一下。语文类的报纸或者杂志,特别是适合我们中学生用的文章,它们大约有这样一些用途:用于开阔视眼,用于陶冶情操,用于知识积累,用于规范表达,用于阅读指津,用于指导我们写作,用于诗文欣赏,用于思维训练,还可以让我们休闲地阅读,还有很多很多。

(屏显)

用于开阔眼界

用于陶冶情操

用于知识积累

用于规范表达

用于阅读指津

用于写作辅导

用于诗文欣赏

用于思维训练

用于休闲阅读

„„

师:好,我们第一个学习活动进行到这儿。下面看我们的第二个学习活动: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学习一点用报的方法,我们的学习内容是:选例,由老师来选,让大家一起来体会《语文报》文章的用途。(屏显)课堂读报活动 实践

内容:选例,体会语文报文章的用途。

师:请大家把视点移向第一版的《“和”字10说》,我们的活动方式是“朗读”。

(屏显)课堂读报活动

朗读《“和”字10说》

师:现在拿起你们的笔,把这十一段话的的中心句画下来。什么是中心句呢?就是一段话中总说的内容,比如第一段,“和是‘和谐’”就是中心句。以此类推,下面各段第一句的四字短语都是各段的中心句,后面的内容都围绕它而展开。怎么朗读呢?我们这样来进行,因为要体现我们读文章时候的一种感情,又因为它是“和”字的解说,所以我们一起来读,请一位男生,再加一位女生起来,朗读中心句,而且交错进行,全班同学读后面展开的内容,注意与他们朗读内容的衔接。

(两位同学交错读出了全文的中心句)

师:你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他们朗读了中心句之后,我们其他同学一起跟上来读展开的内容,然后再读下一个中心句。再来。

两位同学交错读中心句,其余同学读展开的内容: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和是“公平”。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分强弱、贫富、亲疏,都需要公平对待。

和是“友爱”。世界的力量构成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和”就是要互为依存,和平共处。

和是“尊重”。对自然尊重,对环境尊重,对生命尊重,对人权尊重,“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规范”通道,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的永恒期待。

和是“协调”。即通过调整人际关系,疏通环节,达成共识,建立默契。

和是“温善”。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善待他人。

和是“和睦”。家庭、单位、国家、世界都需要和睦。和睦就是适度的宽容和谅解。

和是“链接”。和字有介入、连同的“基因”,用以消减客观上的抵触、对抗,实现“同心协力”。

和是“合奏”。“和”的力量,就是把多姿多彩的世界元素凝聚在一起,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和是“圆满”。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纯刚纯阳,其势不强;纯柔纯弱,其势必削。”做人处事,布局谋局,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才是最佳状态。

“和”是“谐同”。“和”的含义还有很多,但“谐同”是其万变不离之宗。

师:文中最后一句话是全文总说。它说:“和是‘谐同’。‘ 和’的含义还有很多,但‘谐同’是其万变不离之宗。”这里,“‘和’的含义还有很多”就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和”是一种“氛围”,“ 和”是一种“力量”,“和”是对我们心灵的滋润。我把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摘取出来,你们看,这就是“和”的各个不同层面的含义。

(屏显)和: 和谐,公平,友爱,尊重,协调,温善,和睦,链接,合奏,圆满,谐同。

师:我还给大家找了一组含“和”的短语,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齐读)

(屏显)和衷共济 心平气和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和平共处 地利人和

风和日丽 春和景明

惠风和畅 和风细雨

师:好,建议咱们这个班在今年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用“‘和’字10说”创意一个节目出来。用同学们之间的形体组合来阐释“‘和’字10说”。

师:这样一个朗读《“和”字10说》的学习环节,我们就感受到这篇文章在开阔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情操方面给我们的教益。

(屏显)朗读《“和”字10说》——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师:咱们继续第二个环节的活动:请大家把报纸翻到最后一版,摘抄《标点运用的常见错误例析》中关于顿号用法的说明。这是一篇很长的文章,顿号用法的说明是隐含在其中的,作者没有特意来说顿号应该怎么用。我们的摘抄方式是勾画,就是用你们的笔在报纸上把关于顿号的用法画下来。在哪几个地方呢?老师提示一下,在第二、三、五这三个标题、这三块内容里去寻找你们需要得到的答案。

(屏显)摘抄《标点运用的常见错误例析》中关于顿号用法的说明。

(学生在报纸上作勾画、摘抄)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交流摘抄的成果。我的摘抄的成果是,这篇文章里面关于顿号的用法有四种。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8:顿号只用于句子中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之间。

生9:并列词语里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之间应用逗号,小并列之间用顿号。

师:如果有多次并列的话,大的概念之间用逗号,小的之间用顿号。

生10:各并列成分之间由于带有语气词,停顿时间明显增长,各项之间不能用顿号。

师:很好,大家说了三种,还有一种在哪里?

生11: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词或短语不能用顿号。

师:好,这是从反向来说明的,你的发现很有意义。还有一种,请你来试一下。

生12:表示约数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应该把顿号去掉。

师:多好!一起来看一下,我们从文章里面摘录出来的有用的知识。一起来读:

(屏显)

(1)顿号用于句子中并列的词语或者并列的短语之间。

如:

七、八年级的同学都参加了此次活动。

(2)不表示并列的词或者短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这次考试的科目有七八门。

(3)停顿时间较长的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不用顿号。

如:水果摊上水果的种类很多,苹果呀,梨子呀,香蕉呀,葡萄呀,应有尽有。

(4)并列词语里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之间用逗号,小并列之间用顿号。

如:公司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

(学生齐读)

(其中“作用三”例句中的并列词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停顿时间要长,如果是顿号的话,朗读速度一下子加快很多。)

师:这次活动,我们通过摘取文中有用信息,感受到了学会用报对于我们知识积累和规范表达方面的指导作用。

(屏显)摘抄《标点运用的常见错误例析》中关于顿号用法的说明——知识积累,规范表达

师:第一个活动朗读活动是比较容易的,这次活动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再来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活动。请你们提炼第五版的学生习作《我依然懂您》的表达特点。什么是表达特点呢?即文章的构思、结构、语言以及它的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如照应啊,正面、侧面描写啊,想象啊等等都可以讲。下面开始独立地思考。

(同学们长时间独立阅读,思考)

师:好的,暂停。我刚才巡回看了一下,我想小结一下你们的学习方法,而且要表扬你们。同学们有这样几种学习方法:第一种是勾画,有的同学通过勾画,发现几个地方的表达形式一样,于是就能很快找出表达特点;第二种是旁批,有的同学说,这里是“引用”,这里是“照应”;有的同学是写短句,他说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标题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的同学是既勾画又旁批。好的,继续进行。

(同学们继续长时间独立阅读,思考)

师:好的,可以停下笔。再表扬一下:全体同学都在独立地思考,这是极好的学习习惯。把你的见解告诉我们,请举起你的小手。

生13: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如开头“深夜,浮风,雨点”增添了文章的萧瑟,然后“这夜,这风,这雨引我无限的遐思”这一句又引出下文。这篇文章又引用了很多诗句,用一个个优美的诗句来写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如“你坐在窗前,静静地望着不远处的桃树,品着淡雅香醇的美酒,时而吟诗,时而微笑,即使已是深夜,却了无睡意。醉了,你醉了,你不仅醉在这夜雨美酒中,更陶醉于这盎然春意。你用手抚着风,看着桃花从枝头飘落到河面,又随河面的涟漪潇洒而去。于是,你一气呵成,吟诵出这千古名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还有,每一个小标题后都有一句话,如第一个小标题后,“春意无绝。夜里,水上,楼台”,使小标题之间互相照应。还有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全文的总说。其中最后一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我依然懂您。”又和题目照应。

师(赞许地微笑):大家看,他分析了多个层面的内容,语言、手法、结构以及情感。表扬!谢谢你!

生14:这篇文章运用了小标题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每一段的大致意思,且三个小标题层层递进,很有层次感,“家愁绵绵”“国恨悠悠”更是表达出了浓厚的思想感情,每个小标题的下面六个字又是独立成段,很有感染力。全文多处引用古诗文,使文章有韵味,表达出浓浓的爱国情。

师(赞赏地拿起同学的纸条):她写的是发言的蓝本,她写了很长的一段话,谢谢你!

生15:这篇文章我觉得题目首先引人深思—— “我依然懂您”,看样子来好像是写一个人的,实际上写了三个人。文章的标题从“春意无绝”递进到了“国恨悠悠”,每个小标题后面“愁思”与“家愁绵绵”照应,“国恨”与“国恨悠悠”照应。

师:多好,三位同学的表达有什么特点?他们的表达流畅、有层次,而且准确。

生16:我觉得“深夜,浮风,雨点”、“夜里,水上,楼台”、“雨夜,秋池,愁思”、“暮秋,茅屋,国恨”这些句子点明了段的意境,吸引了读者继续往下阅读。

师:嗯,语言表达很优美,而且都点出了两个关键的因素,一个是“深夜”,一个是“下雨”,选材也很漂亮。

生17:文章运用了三个小标题,小标题后面再分说,这个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运用小标题,把文章内容“切割”开来,然而文章其实是一个整体,这种构思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生18:“深夜,浮风,雨点”、“夜里,水上,楼台”、“雨夜,秋池,愁思”、“暮秋,茅屋,国恨”这些句子既交待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师:嗯,点示得很清楚。用诗意的语言、简洁的语言把文章里面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内容点示得很清楚。

师:我给大家小结一下。这篇文章的构思特点、表达特点有这样几点(讲到这里,老师提高声音一字一顿地说:做笔记):

师:第一点,总分框架。前面有总说,当中三个小标题领起各个不同的内容,最后再总说一句。它让我们觉得:啊,原来优美的散文也是可以这样构思的。

第二:横式结构。“春意无绝”“ 家愁绵绵”“国恨悠悠”三个小标题分别领起对三位古代诗人诗作的感受。

第三,它有巧妙的线索。这个线索分析起来真有味道。三个小标题领起的都是诗人的诗作,都是写雨的,都是写夜的。而且它的语言表达也形成了线索: 总说部分的“深夜,浮风,雨点”,第一个小标题下面的“夜里,水上,楼台”,第二个小标题下面的“雨夜,秋池,愁思”,第三个小标题下面的“暮秋,茅屋,国恨”——连起来看,就是线索。

第四点,逐层递进。先写“春意无绝”,然后是“家愁绵绵”,然后是“国恨悠悠”,思路清晰,布局合理。

第五点,巧用人称,“我依然懂你”,直接面对诗人说话,表达自己的想象。第六点,呼应很严密。除了首尾呼应以外,文章内部的句子也形成呼应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它的语言表达很美,它的想象很美,这篇文章给我们诗意的感觉。

(屏显)《我依然懂您》的表达特点:

总分框架 横式结构 线索贯穿 逐层递进 巧用人称 严密呼应

师:好,我们进行的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呢?它给我们以写作辅导,以思维训练。

(屏显)提炼习作《我依然懂你》表达特点。——写作辅导,思维训练

师:这节课的小结:我们通过举例,简说了报纸上文章的用途;我们通过选例,实践了一种学习方法。我们完成了一点“学会用报”的任务。

(屏显)读报指导课活动小结

举例——简说用途

选例——实践用法

学会用报

师:谢谢同学们,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

【评点】

课外读报,人人都知道重要,然而如何指导学生读报,却极少有老师会重视,更何况实践。

学生阅读语文类的报纸,通常只浏览几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做几题老师要求做的练习,然后弃之一边,枉费编者的苦心。至于教师方面,原本课外阅读指导就不多,即便有也是以课本后面指定的名著导读为主,学生平时看得最多也最喜欢的轻骑兵——报纸杂志——却很少有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关注,即使关注了,也不知道该如何上。所以余映潮老师的这堂读报示范课,非常及时地给老师们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这是一堂创新实用、层次分明的课。

读报课该怎么上呢?是让学生自由阅读,选择感兴趣内容进行积累,还是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重点阅读,以辅助阅读课教学,抑或用报纸上的文章上一节写作指导课?取舍还真是个难题。余老师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直指问题核心:让学生学会用报。整个课堂前后两个板块,从自由举例、简说文章用途到选定材料、实践怎样用报,前面是学,后面是用;前面简略,后面详细;前面是总,后面是分。不枝不蔓,井然有序。第二个板块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为朗读、摘抄和评析佳作,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精致的课堂结构除了表现于前后照应之外,还讲究起承转合。余老师特别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小结,这些清晰准确的总结语言不但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且使听课老师也茅塞顿开,哦,原来报纸可以这么用。

一份报纸内容包罗万象,余老师选例讲究典型,讲究层层递进。三篇短文,三种用法。朗读《“和”字10说》,强调词、句的积累;摘抄《标点运用的常见错误例析》,训练学习方法;品析《我依然懂您》,进行写作辅导,进行思维训练。从词、短语、句子到标点符号到全文,科学的教学设计让人击节赞叹。

这是一堂活动充分、引导有效的课。

读的活动丰富多彩。读,就读个痛快。读中心句,读支撑句,读典型范例,读全文,读老师概括的内容。读的时候有误了,重新读。读的形式有个别读,但更多的是集体有选择性地读,让每个学生都发出声音,课堂不因为个别优秀学生的话语权而导致集体失语。

整堂课学生发言十分踊跃,一来是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启发性且难度适中,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更重要的是因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十分充分,学生有着充裕的时间去阅读文章、摘抄内容、思考问题、发展智能、陶冶情操。

余老师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总让人叹为观止。整堂课没有那种“还有吗” 的逼问声,却能牵连不断地引出新的内容。对于富有价值但陈述不清的发言,老师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同学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回答中单一的信息资源,老师通过补充说明的方式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偏离方向或者存在错误的回答,余老师则通过反思辨析等方式引领学生自我发现。然后慢慢地,学生的回答就越来越丰富了。

这是一堂注重学法、培养良好习惯的课。

余老师注重教学中的“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做到了少讲、精讲。课堂语言惜字如金决不芜杂,然而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却毫不吝啬。

老师强调阅读时要独自思考,指出这是一种极好的学习习惯;强调学重要内容要做好笔记。老师真情地表扬同学们在阅读时的几种学习方法:一是勾画,通过勾画,发现规律;第二种是旁批,在旁边注明句子用到的方法,文章的结构特点等;第三种是既勾画又旁批。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出什么是中心句,什么叫表达特点,怎样勾画等等,要求学生做什么,指向明确,毫不含糊。要么不讲,讲了就讲透,讲了就击中要害。

令人称奇的是老师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养成举一反

三、实践运用的习惯。如在朗读《“和”字10说》以后,老师提出,文中最后一句话讲到“‘和’的含义还有很多”就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和”是一种“氛围”,“ 和”是一种“力量”,“和”是对我们心灵的滋润。为了进一步拓宽思路,老师在屏幕上示范补充了“和”字的另外10说,随即又建议同学在学校晚会上,用“‘和’字10说”创意一个节目出来,可以用同学们之间的形体组合来阐释“‘和’字10说”。这样不知不觉间,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也可以得到培养。

这堂课保持了余老师一贯的课堂风格:层次分明语言清晰,精选材料讲究典型,指导学法注重细节,线条流畅轻松实在。套用蔡明老师的课堂境界说,余老师的课实在是达到了第四重境界,那是诗的境界,是创新有效、精致美好的诗的境界。

By 王剑平| 阅读全文(285)|

第四篇:余映潮故乡教学设计[最终版]

篇一:《余映潮》故乡教学设计与评析

余映潮《故乡》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的故乡。如果我们把“故乡”两个字换成“人物”来看的话,大家说一说,作者在小说里面写的是什么呢?一个是现实中的(稍停)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杨二嫂),一个是现实目睹的(稍停)(生齐答:杨二嫂)。我们今天重点研读“现实目睹的闰土”这一部分。请大家翻开课文,从“这来的便是闰土??”一直到“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这是我们今天研读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50

它?有没有一种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法。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

师:挺好的,这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了解内容。(板书:了解内容)那么,怎么了解内容呢?我们还是先读课文。先朗读“这来的便是闰土”到“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段。读这一段,要注意重音。比如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注意“紫色”、“灰黄”、“很深”读重音。整个语段的阅读,语气要稍微沉重一点,读出叙述的那种语感。好,我来起头。“这来的便是闰土”,读——— 生:(齐读)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师:继续读。读“我这时很兴奋”到“隔了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抑扬,“我这时很兴奋”要扬一点;“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读抑一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又稍微要扬一点,表示“我”内心的那种惊讶。请同学们各读各的,体会朗读中抑扬的转化。

(生各自揣摩、朗读)

师:好,我们接着往下读。读“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到“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朗读要讲究语速,不能读快,中年的闰土,内心充满苦难,这一段是他内心苦难的表白。你们看,“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要读出稍慢的语速来,好,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我问问他的近况”,读——— 生:(齐读)我问问他的景况?? 师:还是读快了,你看———(非常缓慢地读)“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那种凄惨的情形要读出来。好,再读———

生:(齐读)非常难?? 师:好,接着来,“他只是摇头”读———

生:(齐读)他只是摇头?? 师:再读“这时,他出去了??”这一段。这一段要读出叹息的语气。“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要把“叹息”的语气读出来。好,再来。“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读———

生:(齐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师:这一段读得最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了小说的情境。好了,咱们刚才了解了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容易概括,它是写中年闰土的,写了中年闰土的什么呢?一起说——— 生:(齐)外貌。

师:外貌,形象,还有呢?

生:心理,语言。

师:表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生:苦。

师:苦!你看,“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再来说说写了他哪几个方面的苦。生: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几个方面。

师:苦难的原因在这儿,很好。但我们最好从这一部分开始的地方说起。如“这来的便是闰土”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苦啊?

生:最开始写了闰土的外貌,还有他从前和现在外貌的对比,还有他的神态。

师:是,外形穷苦。接着往下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写的什么内容呢? 生:这是他内心的苦,从精神上写他的苦。

师:神情凄苦。再看他的语言呢?“非常难”,表现了什么苦?

生:他内心的痛苦。

师:他内心的痛苦,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悲苦。然后就是刚才你说的,七个苦因的点示。闰土这个人,他的苦,具体来说,外形是穷苦的,神情是凄苦的,语言是悲苦的,精神是困苦的。苦难,笼罩着他。这就是我们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概括,这个概括,首先用了一个“苦”字,然后再细节化,这样的概括方法,叫做“总分式概括”,记下来。(板书:总分式概括)(生记录))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分段地概括。这样,对这个小说的情节、人物有比较粗略的了解。

下面,我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妙点揣摩。(板书:妙点揣摩))

什么叫妙点揣摩?就是你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哪个字用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种修辞手法用得好,哪种构思方法用得好,哪个地方描写得好,它表现的是什么,你都可以说。我先把方法告诉大家。它叫多角度品析。(板书:多角度评析)什么地方你都可以找,都可以去揣摩。怎么揣摩呢?有这样四句话: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现了什么,妙在说明了什么,妙在点明了什么。(板书:写出了、表现了、说明了、点出了)不是这四句话都要你说,只需要你说一句话。下面读课文,在里面找妙点,揣摩。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笔拿在手上,你觉得这个地方要发言的,就写在旁边,开始———(学生找妙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我想多少有一点体会了,咱们先这样来进行一下热身,每个人先自由自在地对自己讲你所揣摩的妙点,好不好?我说“开始”就开始讲,自己给自己讲。开始———(学生小声自己讲)

师:行了,同桌之间,两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这样说。好,下面开始妙点揣摩,愿意发言的同学请举手。

生:我揣摩的妙点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破”和“薄”可以看出生活对他的压迫,使他万分愁苦。

师:“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他非常冷。“极薄”,衣服不能御寒,多么的苦啊,妙在写出了他的衣着。

生:我觉得外貌描写把以前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有多么的苦,生活使他由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很呆的人。师:妙在对比,我觉得你还可以说细一点。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写得特别的好,文中水生的松松爽爽与闰土的迟疑进行了对比,突出 了两代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还有宏儿与水生之间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深刻。你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地方我要讲一下,闰土和“我”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的后一代怎么样呢?水生和宏儿的出场就暗示着作者的这种希望,课文最后把它点出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我们要走下去,后代也许不会像我们这一代,再产生隔膜了。你的发现非常深刻。好,接着来。生: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就是“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我”的记忆中有一

个闰土的形象,但是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了,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很好,“虽然我一见”就表示“我”对童年闰土的印象之深,说明他们的友谊之深。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感觉很沉重。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很好,就是“我想到希望,我突然害怕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对未来有一种希望,有一种迫切的希望,并且相信得很深,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一点质疑了,就是说感到非常茫然,对希望不是充满坚定的信心了,他看到这种变化了,对自己和闰土的路,以及他们后代的生活非常的茫然了。

师:这个“茫然”要谈深一点就谈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我们现在品析妙点还是应该到我们刚刚读的那几段去品析。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石像”那个地方写得很好,因为小时候的闰土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小英雄,很活泼很开朗,而现在的闰土,因为他受了很多的苦,所以他就显得很麻木了,对生活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向往和追求了。

师: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把这个妙点品析一下。

生:这个妙点?? 师:好,我来替你说。这个“刻”字用得好,它表现了闰土脸上的皱纹很深。是不是?就这样说就行了。接着来。

生:我比较喜欢第?自然段:“他站住,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我特别喜欢“欢喜”和“凄凉”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是对比的,写出了闰土当时的心理活动,他非常想见到“迅哥儿”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他终于恭敬起来。

师:对,这儿“欢喜”是因为见到童年时代的朋友,“凄凉”是为自身的境遇感到内心很凄凉。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她说得很好,再来。

生:我也比较喜欢第?自然段,先为大家读一遍,(很深情地朗读),这里三个词用得非常好,一个是“欢喜”,一个是“凄凉”,还有一个是“分明”。“欢喜”和“凄凉”用了对比的写法,既表现了闰土见到“我”之后的欣喜,又表现了闰土凄苦的心情,也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凄苦的出场,也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那么后面所用的“分明”主要在表现“我”与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情上的隔阂,一堵无形的高墙,形成了可悲的厚障壁,我觉得这里已经充分地表现了闰土的凄苦心情。

师:你非常能干。

(掌声)

师:流畅的表达,充满情感的表达,比余老师品得要好!我觉得,这个“老爷”还可以品——— “分明的叫道:‘老爷!’”———品一下吧?好不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妙点哪!谁说一下?好,你说。

生:我觉得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是以兄弟相称的,而现在因为他们的地位不同了,闰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鲁迅却很有名。正因为地位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有了改变,师:这是闰土内心把自己和别人隔开了。还要注意:这里是迅哥儿,不是鲁迅,是小说中的 “我”,是不是?请坐。我觉得这个“老爷”特别妙!你们看课文,就这一声“老爷”之后,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这句话就隔开了“我”对闰土的嘘寒问暖,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表现力是很强的。好,继续说。我建议你们把“非常难”这一段话品读一下。它每一句话都表现了一个社会的现实,“非常难”是总说,后面呢?———“第六个孩子都会帮忙了”———它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品一下,好不好?(稍停)能不能说几句?好,我来问,你们答。“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多子。

师:好,再来。“又不太平”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 师:对,表现了战乱频繁。“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表现了什么?

生:(齐)苛税!

师:对,苛税,土豪劣绅、军阀什么的,都向农民要钱是不是?“收成又坏”写出了什么? 生:(齐)饥荒。

师: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东西种出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写出了什么?

生:(齐)关卡多。

师:关卡之多,都向农民要钱。“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现了他没有办法,无路可走。好,下面我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妙点,你们把它记下来,回去品一品,看老师的这个妙点找得怎么样,好不好?一个场景之妙。场景,故事就在“我”的家里发生,把故事情节放在一个场景之中。还有写水生与宏儿两个孩子之妙,三处写“长烟管”之妙,四声“老爷”称呼之妙,写闰土的五次无言之妙??。刚刚你们说的妙点都是一点一点的,老师说的这些妙点都是串式的,一串一串的,同学们将来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里不少地方有伏笔,有照应,有反复,要发现里面的串式妙点。好了,我们这一个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师:读小说就要认识里面的人物,因此读小说的第三步是评说人物,就是怎么样认识闰土这个人。(板书:评说人物)下面我就告诉你们,怎么认识小说中的人物,你们现在说一说闰土的外貌形象、习惯、衣着、年龄等。如闰土是一个戴着破毡帽的人,闰土是一个穿着极薄的棉衣的人,这样就行了,首先,从他的外貌、神态、习惯等内容说起。

师:一句,还有没有?

生:和以前比起来,他的身材加了一倍。

师:一个中年人。

生:闰土是一个拿着烟管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将长烟管靠在桌旁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双手开裂而且又粗又笨的人。

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人。

师:把皱纹写出来了。

生:他是一个木偶人。

师:他像一个木偶人,但他不是一个木偶人。

生:他是一个眼睛肿得通红的人。

师:对!

生:他是一个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的人。

生:他仿佛是石像一般。

师:他仿佛石像一般的人。

生: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师:你点出了他的身份———是一个农民。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农民。

师:对,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从他的外貌形态来认识他,他喜欢吸烟,就和前面的拿着钢叉的小英雄形象对比啦,对不对,他脸上有皱纹,就和原来的紫色的圆脸对比啦,他穿的极薄的棉衣,和原来他的衣服对比啦。这是评说的是第一步,就是从外貌神态来认识他。好,第二步,从他的变化、经历、命运来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了。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老贫穷的穷苦农民。

生:他是一个正在受苦受难的人。

生:他是一个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像上的人。

师:对,他要那些东西。———你也试一试吧?

生:他是一个?? 师:想好再说。

生: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

师:她说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也可以呀,说明了身份嘛。你说。

生: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迟钝麻木的受压迫的农民。

师:对,说得好。你说。

生:他是一个勤劳的人。

师:命运的变化呢?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弱的人。

师:对,被生活折磨得衰弱,四十岁脸上就有很深的皱纹。

生:由活泼到麻木的人。

师:说得真好,由活泼到麻木的人。我来艺术化一下好不好?他是一个由可爱走向可怜的人。对不对?

生:他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

师:对,善良可以从他带干青豆看出来。现在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层次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步,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点出人物形象的含义,他的代表性,他的典型意义。

生:作者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的生活,就是说兵、匪、官、绅的压迫,以及他们生活所遇到的困难或者一些事情,都通过他一个人来表现。

师:对,他是一个形象,是千万个闰土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有三位同学举手。生:作者塑造闰土这个形象,来反映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就是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来作为广大受压迫劳动人民的代表。

师:他点出了他的角度,作者写闰土这个人物,是从农村的角度,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农民日益走向破产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生:我觉得是由闰土来揭示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人民对农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起了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师:说得好,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这篇小说就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那个时候的苦难。还有没有说的?你们看,我们认识人物,又学习到了一种方法,叫做分层次表述。(板书:分层次表述)

师:好啦,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通过《故乡》的学读,学习了小说阅读的一种三步法:了解内容,进行总分式概括;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述。同学们活动得比较好,当你们还要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们的这一节课已经结束了。篇二: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时间:2011-9-30 9:36:11 作者:雪飞学习资源网 来源:雪飞学习资源网 查看:3028 评论:0 内容摘要: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余映潮《故乡》优质课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的故乡。如果我们把“故乡” 两个字换成“人物” 来看的话,大家说一说,作者在小说里面写的是什么呢?一个是现实中的(稍停)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杨二嫂),一个是现实目睹的(稍停)(生齐答:杨二嫂)。我们今天重点研读“现实目睹的闰土” 这一部分。请大家翻开课文,从“这来的便是闰土??” 一直到“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这是我们今天研读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50

它?有没有一种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法。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

师:挺好的,这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了解内容。(板书:了解内容)那么,怎么了解内容呢?我们还是先读课文。先朗读“这来的便是闰土” 到“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一段。读这一段,要注意重音。比如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注意“紫色”、“灰黄”、“很深” 读重音。整个语段的阅读,语气要稍微沉重一点,读出叙述的那种语感。好,我来起头。“这来的便是闰土”,读———

生:(齐读)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师:继续读。读“我这时很兴奋” 到“隔了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抑扬,“我这时很兴奋” 要扬一点;“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读抑一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又稍微要扬一点,表示“我” 内心的那种惊讶。请同学们各读各的,体会朗读中抑扬的转化。(生各自揣摩、朗读)

师:好,我们接着往下读。读“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到“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 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朗读要讲究语速,不能读快,中年的闰土,内心充满苦难,这一段是他内心苦难的表白。你们看,“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 要读出稍慢的语速来,好,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我问问他的近况”,读———

生:(齐读)我问问他的景况?? 师:还是读快了,你看———(非常缓慢地读)“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那种凄惨的情形要读出来。好,再读———

生:(齐读)非常难?? 师:好,接着来,“他只是摇头” 读———

生:(齐读)他只是摇头?? 师:再读“这时,他出去了??” 这一段。这一段要读出叹息的语气。“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 要把“叹息” 的语气读出来。好,再来。“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读——— 生:(齐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师:这一段读得最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了小说的情境。好了,咱们刚才了解了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容易概括,它是写中年闰土的,写了中年闰土的什么呢?一起说———

生:(齐)外貌。

师:外貌,形象,还有呢?

生:心理,语言。

师:表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生:苦。

师:苦!你看,“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再来说说写了他哪几个方面的苦。生: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几个方面。

师:苦难的原因在这儿,很好。但我们最好从这一部分开始的地方说起。如“这来的便是闰土” 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苦啊?

生:最开始写了闰土的外貌,还有他从前和现在外貌的对比,还有他的神态。师:是,外形穷苦。接着往下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写的什么内容呢?

生:这是他内心的苦,从精神上写他的苦。

师:神情凄苦。再看他的语言呢?“非常难”,表现了什么苦?

生:他内心的痛苦。

师:他内心的痛苦,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悲苦。然后就是刚才你说的,七个苦因的点示。

闰土这个人,他的苦,具体来说,外形是穷苦的,神情是凄苦的,语言是悲苦的,精神是困苦的。苦难,笼罩着他。这就是我们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概括,这个概括,首先用了一个“苦” 字,然后再细节化,这样的概括方法,叫做“总分式概括”,记下来。(板书:总分式概括)(生记录))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分段地概括。这样,对这个小说的情节、人物有比较粗略的了解。下面,我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妙点揣摩。(板书:妙点揣摩))

什么叫妙点揣摩?就是你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哪个字用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种修辞手法用得好,哪种构思方法用得好,哪个地方描写得好,它表现的是什么,你都可以说。我先把方法告诉大家。它叫多角度品析。(板书:多角度评析)什么地方你都可以找,都可以去揣摩。怎么揣摩呢?有这样四句话: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现了什么,妙在说明了什么,妙在点明了什么。(板书:写出了、表现了、说明了、点出了)不是这四句话都要你说,只需要你说一句话。下面读课文,在里面找妙点,揣摩。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 笔拿在手上,你觉得这个地方要发言的,就写在旁边,开始———

(学生找妙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我想多少有一点体会了,咱们先这样来进行一下热身,每个人先自由自在地对自己讲你所揣摩的妙点,好不好?我说“开始” 就开始讲,自己给自己讲。开始———

(学生小声自己讲)

师:行了,同桌之间,两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这样说。好,下面开始妙点揣摩,愿意发言的同学请举手。

生:我揣摩的妙点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破”和“薄” 可以看出生活对他的压迫,使他万分愁苦。

师:“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他非常冷。“极薄”,衣服不能御寒,多么的苦啊,妙在写出了他的衣着。

生:我觉得外貌描写把以前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有多么的苦,生活使他由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很呆的人。

师:妙在对比,我觉得你还可以说细一点。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写得特别的好,文中水生的松松爽爽与闰土的迟疑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我” 与闰土之间的隔膜。还有宏儿与水生之间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深刻。你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地方我要讲一下,闰土和“我” 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 的后一代怎么样呢?水生和宏儿的出场就暗示着作者的这种希望,课文最后把它点出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我们要走下去,后代也许不会像我们这一代,再产生隔膜了。你的发现非常深刻。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就是“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我” 的记忆中有一个闰土的形象,但是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了,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很好,“虽然我一见” 就表示“我” 对童年闰土的印象之深,说明他们的友谊之深。但又不是“我” 记忆中的闰土了,感觉很沉重。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很好,就是“我想到希望,我突然害怕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对未来有一种希望,有一种迫切的希望,并且相信得很深,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一点质疑了,就是说感到非常茫然,对希望不是充满坚定的信心了,他看到这种变化了,对自己和闰土的路,以及他们后代的生活非常的茫然了。师:这个“茫然” 要谈深一点就谈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我们现在品析妙点还是应该到我们刚刚读的那几段去品析。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石像” 那个地方写得很好,因为小时候的闰土在“我” 心目中是一个小英雄,很活泼很开朗,而现在的闰土,因为他受了很多的苦,所以他就显得很麻木了,对生活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向往和追求了。

师: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把这个妙点品析一下。生:这个妙点?? 师:好,我来替你说。这个“刻” 字用得好,它表现了闰土脸上的皱纹很深。是不是?就这样说就行了。接着来。

生:我比较喜欢第?自然段:“他站住,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我特别喜欢“欢喜” 和“凄凉” 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是对比的,写出了闰土当时的心理活动,他非常想见到“迅哥儿” 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他终于恭敬起来。

师:对,这儿“欢喜” 是因为见到童年时代的朋友,“凄凉” 是为自身的境遇感到内心很凄凉。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她说得很好,再来。

生:我也比较喜欢第?自然段,先为大家读一遍,(很深情地朗读),这里三个词用得非常好,一个是“欢喜”,一个是“凄凉”,还有一个是“分明”。“欢喜” 和“凄凉” 用了对比的写法,既表现了闰土见到“我” 之后的欣喜,又表现了闰土凄苦的心情,也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凄苦的出场,也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那么后面所用的“分明”主要在表现“我” 与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情上的隔阂,一堵无形的高墙,形成了可悲的厚障壁,我觉得这里已经充分地表现了闰土的凄苦心情。

师:你非常能干。

(掌声)

师:流畅的表达,充满情感的表达,比余老师品得要好!我觉得,这个“老爷” 还可以品——— “分明的叫道:‘老爷!’” ———品一下吧?好不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妙点哪!谁说一下?好,你说。

生:我觉得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是以兄弟相称的,而现在因为他们的地位不同了,闰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鲁迅却很有名。正因为地位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有了改变,师:这是闰土内心把自己和别人隔开了。还要注意:这里是迅哥儿,不是鲁迅,是小说中的“我”,是不是?请坐。我觉得这个“老爷” 特别妙!你们看课文,就这一声“老爷” 之后,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这句话就隔开了“我” 对闰土的嘘寒问暖,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表现力是很强的。好,继续说。我建议你们把“非常难” 这一段话品读一下。它每一句话都表现了一个社会的现实,“非常难” 是总说,后面呢?———“第六个孩子都会帮忙了” ———它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品一下,好不好?(稍停)能不能说几句?好,我来问,你们答。“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 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多子。

师:好,再来。“又不太平” 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 师:对,表现了战乱频繁。“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 表现了什么? 生:(齐)苛税!

师:对,苛税,土豪劣绅、军阀什么的,都向农民要钱是不是? “收成又坏” 写出了什么?

生:(齐)饥荒。

师: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东西种出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写出了什么?

生:(齐)关卡多。

师:关卡之多,都向农民要钱。“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现了他没有办法,无路可走。好,下面我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妙点,你们把它记下来,回去品一品,看老师的这个妙点找得怎么样,好不好?一个场景之妙。场景,故事就在“我” 的家里发生,把故事情节放在一个场景之中。还有写水生与宏儿两个孩子之妙,三处写“长烟管” 之妙,四声“老爷” 称呼之妙,写闰土的五次无言之妙??。刚刚你们说的妙点都是一点一点的,老师说的这些妙点都是串式的,一串一串的,同学们将来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里不少地方有伏笔,有照应,有反复,要发现里面的串式妙点。好了,我们这一个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师:读小说就要认识里面的人物,因此读小说的第三步是评说人物,就是怎么样认识闰土这个人。(板书:评说人物)下面我就告诉你们,怎么认识小说中的人物,你们现在说一说闰土的外貌形象、习惯、衣着、年龄等。如闰土是一个戴着破毡帽的人,闰土是一个穿着极薄的棉衣的人,这样就行了,首先,从他的外貌、神态、习惯等内容说起。

师:一句,还有没有?

生:和以前比起来,他的身材加了一倍。

师:一个中年人。

生:闰土是一个拿着烟管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将长烟管靠在桌旁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双手开裂而且又粗又笨的人。

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人。

师:把皱纹写出来了。

生:他是一个木偶人。

师:他像一个木偶人,但他不是一个木偶人。

生:他是一个眼睛肿得通红的人。

师:对!

生:他是一个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的人。

生:他仿佛是石像一般。

师:他仿佛石像一般的人。

生: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师:你点出了他的身份———是一个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农民。

师:对,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从他的外貌形态来认识他,他喜欢吸烟,就和前面的拿着钢叉的小英雄形象对比啦,对不对,他脸上有皱纹,就和原来的紫色的圆脸对比啦,他穿的极薄的棉衣,和原来他的衣服对比啦。这是评说的是第一步,就是从外貌神态来认识他。好,第二步,从他的变化、经历、命运来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了。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老贫穷的穷苦农民。

生:他是一个正在受苦受难的人。篇三:余映潮教案

余映潮教案25篇

《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春》——《皇帝的新装》——《狼》——《桃花源记》——《口技》——《故乡》——《爱莲说》——《陋室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孔乙已》——《愚公移山》——《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勤》——《曹刿论战》——《捕蛇者说》——《小石潭记》

1、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

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

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外貌——落泊潦倒

动作——一片深情两次

背影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落泪

混入、再找不着

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 我自责

看讲拣嘱 —— 无微不至 内疚

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 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评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

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

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

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2、板块碰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第9期)。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动态

碧绿的菜畦 多彩

紫红的桑椹 生机勃勃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

活动: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愉悦身心

摘覆盆子 乐趣无穷

听故事

拍雪人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书的线条:

景物: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静态

有鹿和古树的画 单调

狭窄的小园沉郁窒息

活动:拜孔子 拜先生 枯燥无味

死读书 束缚不了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叶书层”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

两种活动不同 两相比照的结构

两种情致不同 传旨揭要的构思

两种心态不同

文旨:表现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在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雅,客观上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的方式。[评析] 这个教例,淡痰地表现出过程,鲜明地表现出结果。

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现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件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由这个“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案。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教学设计思路!

请认真地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呈现在你的教学蓝图上。

3、一线以串珠

——《最后一课》 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每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大半个世纪的历史。

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往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4、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

——《小橘灯》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策划用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充分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思路。第二课时,分析讨论小姑娘形象,了解照应笔法。

现在是第一课时。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小”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20余个,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的“小”字。

师生双边活动,综合出:①写小姑娘,用了两“小”:小姑娘、小手,表现小姑娘年龄小、个子小。这与说的是大人的话、做的是大人的事形成鲜明的对照。②写家庭环境,用了六“小”:小屋、小炭炉、小砂锅、小登子、小矮桌、小刀。这些足以说明家境和生活的艰苦。

③写制作小橘灯,用了三“小”:小橘碗、小筐。小竹棍。这些表现了一颗童心、一腔热忱、一种温暖。

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平中见奇,“小”中见大,开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可谓文小情深。现在我写出下面的关于课文三个“场面”的提纲,然后请同学们钻研课文,咀嚼品析,根据这种模式继续写下去:

“我” 初见 探望 告别

学生读书、归纳、写提纲、交流,教师评点、点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出现: 小姑娘 打电话 照护妈妈 制送小橘灯

描写层次 形貌家境 精神

描写角度 速写概写 特写

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作者感受 怜爱敬佩 赞赏激动

穿插内容 背景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记叙要素起因 发展、高潮

暗线王春林 王春林王春林

情节买橘赠橘 制灯赠灯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诱导,并因势利导,重点解决上面内容中的三点:①情节结构、②描写表达的侧重点、③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评析] 此教例的弦外之音动人心弦。

我们且不说每板块教学内容是为了从“小”字身上引出第二板导教学内容,且不说每板块的教学内容从一个小巧的角度将学生导入课文,且不说每二板块的内容闪耀着学生积极思维的光彩,也且不说教师确立了这么美妙的教学视点。我们单看这教学设计的弦外之音,就有无限趣味。

1、《小橘灯》贵“小”,——全文的20余个“小”字。

教师一语既出,满堂惊奇。这就是所谓“惊疑效应”。

教师一语既出,皆觉新鲜。于是就产生“悬念效应”。

两种效应共振,学生在高度的“注意”中研读课文。

2、“小”中见大,——文中三场面的内涵。

由于教师提供了分析课文脉络的基本思路,学生产生强烈的试探欲望,这是“共生效应”。

由于同学们一个一个问题的发现,便带动“发现”得更多的欲望,这是“完形效应”。由于教师设计新颖,调动活跃,学生在饶有兴味之中对教师深深叹服,这是?魅力效应?。

三种效应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起课学教学的框架,形成一种“整体效应”。

第五篇:《余映潮》故乡教学设计与评析

余映潮《故乡》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教学实录

师:上课。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我们的课叫学读课。什么叫学读课呢?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通过一课的学习,掌握一种方法。

《故乡》的练习一有这样一句话:作者所写的故乡其实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一个是现实目睹的故乡。如果我们把“故乡”两个字换成“人物”来看的话,大家说一说,作者在小说里面写的是什么呢?一个是现实中的(稍停)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闰土);一个是回忆中的(生齐答:杨二嫂),一个是现实目睹的(稍停)(生齐答:杨二嫂)。我们今天重点研读“现实目睹的闰土”这一部分。请大家翻开课文,从“这来的便是闰土??”一直到“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这是我们今天研读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当一篇小说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去阅读50 它?有没有一种自己觉得可行的方法。好,请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开始要把它浏览一遍,然后看看这个小说写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哪一些?画出来。

师:挺好的,这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是了解内容。(板书:了解内容)那么,怎么了解内容呢?我们还是先读课文。先朗读“这来的便是闰土”到“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一段。读这一段,要注意重音。比如说:“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注意“紫色”、“灰黄”、“很深”读重音。整个语段的阅读,语气要稍微沉重一点,读出叙述的那种语感。好,我来起头。“这来的便是闰土”,读——— 生:(齐读)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师:继续读。读“我这时很兴奋”到“隔了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这一部分,要注意抑扬,“我这时很兴奋”要扬一点;“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读抑一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又稍微要扬一点,表示“我”内心的那种惊讶。请同学们各读各的,体会朗读中抑扬的转化。(生各自揣摩、朗读)

师:好,我们接着往下读。读“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到“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朗读要讲究语速,不能读快,中年的闰土,内心充满苦难,这一段是他内心苦难的表白。你们看,“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要读出稍慢的语速来,好,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我问问他的近况”,读——— 生:(齐读)我问问他的景况??

师:还是读快了,你看———(非常缓慢地读)“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那种凄惨的情形要读出来。好,再读——— 生:(齐读)非常难??

师:好,接着来,“他只是摇头”读——— 生:(齐读)他只是摇头??

师:再读“这时,他出去了??”这一段。这一段要读出叹息的语气。“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近况??”要把“叹息”的语气读出来。好,再来。“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读———

生:(齐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师:这一段读得最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了小说的情境。好了,咱们刚才了解了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容易概括,它是写中年闰土的,写了中年闰土的什么呢?一起说——— 生:(齐)外貌。

师:外貌,形象,还有呢? 生:心理,语言。

师:表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生:苦。

师:苦!你看,“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再来说说写了他哪几个方面的苦。生: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几个方面。

师:苦难的原因在这儿,很好。但我们最好从这一部分开始的地方说起。如“这来的便是闰土”这一段写的是什么苦啊?

生:最开始写了闰土的外貌,还有他从前和现在外貌的对比,还有他的神态。

师:是,外形穷苦。接着往下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写的什么内容呢? 生:这是他内心的苦,从精神上写他的苦。

师:神情凄苦。再看他的语言呢?“非常难”,表现了什么苦? 生:他内心的痛苦。

师:他内心的痛苦,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悲苦。然后就是刚才你说的,七个苦因的点示。闰土这个人,他的苦,具体来说,外形是穷苦的,神情是凄苦的,语言是悲苦的,精神是困苦的。苦难,笼罩着他。这就是我们了解课文之后进行的概括,这个概括,首先用了一个“苦”字,然后再细节化,这样的概括方法,叫做“总分式概括”,记下来。(板书:总分式概括)(生记录))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分段地概括。这样,对这个小说的情节、人物有比较粗略的了解。

下面,我们对这篇小说进行妙点揣摩。(板书:妙点揣摩))

什么叫妙点揣摩?就是你觉得在这篇小说里面,哪个字用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种修辞手法用得好,哪种构思方法用得好,哪个地方描写得好,它表现的是什么,你都可以说。我先把方法告诉大家。它叫多角度品析。(板书:多角度评析)什么地方你都可以找,都可以去揣摩。怎么揣摩呢?有这样四句话: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现了什么,妙在说明了什么,妙在点明了什么。(板书:写出了、表现了、说明了、点出了)不是这四句话都要你说,只需要你说一句话。下面读课文,在里面找妙点,揣摩。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笔拿在手上,你觉得这个地方要发言的,就写在旁边,开始———(学生找妙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我想多少有一点体会了,咱们先这样来进行一下热身,每个人先自由自在地对自己讲你所揣摩的妙点,好不好?我说“开始”就开始讲,自己给自己讲。开始———(学生小声自己讲)

师:行了,同桌之间,两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这样说。好,下面开始妙点揣摩,愿意发言的同学请举手。

生:我揣摩的妙点是: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破”和“薄”可以看出生活对他的压迫,使他万分愁苦。

师:“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他非常冷。“极薄”,衣服不能御寒,多么的苦啊,妙在写出了他的衣着。生:我觉得外貌描写把以前的闰土和现实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可以看出闰土的生活有多么的苦,生活使他由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很呆的人。师:妙在对比,我觉得你还可以说细一点。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写得特别的好,文中水生的松松爽爽与闰土的迟疑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对比,突出了“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还有宏儿与水生之间非常亲密无间的关系。

师:我觉得你的观点非常深刻。你发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地方我要讲一下,闰土和“我”现在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的后一代怎么样呢?水生和宏儿的出场就暗示着作者的这种希望,课文最后把它点出来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但是我们要走下去,后代也许不会像我们这一代,再产生隔膜了。你的发现非常深刻。好,接着来。生:我觉得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就是“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我”的记忆中有一个闰土的形象,但是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了,这为下文作了铺垫。

师:很好,“虽然我一见”就表示“我”对童年闰土的印象之深,说明他们的友谊之深。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感觉很沉重。

生: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很好,就是“我想到希望,我突然害怕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对未来有一种希望,有一种迫切的希望,并且相信得很深,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一点质疑了,就是说感到非常茫然,对希望不是充满坚定的信心了,他看到这种变化了,对自己和闰土的路,以及他们后代的生活非常的茫然了。师:这个“茫然”要谈深一点就谈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我们现在品析妙点还是应该到我们刚刚读的那几段去品析。好,接着来。

生:我觉得第?自然段“石像”那个地方写得很好,因为小时候的闰土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小英雄,很活泼很开朗,而现在的闰土,因为他受了很多的苦,所以他就显得很麻木了,对生活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向往和追求了。

师: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把这个妙点品析一下。生:这个妙点??

师:好,我来替你说。这个“刻”字用得好,它表现了闰土脸上的皱纹很深。是不是?就这样说就行了。接着来。

生:我比较喜欢第?自然段:“他站住,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我特别喜欢“欢喜”和“凄凉”这两个词,这两个词是对比的,写出了闰土当时的心理活动,他非常想见到“迅哥儿”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他终于恭敬起来。

师:对,这儿“欢喜”是因为见到童年时代的朋友,“凄凉”是为自身的境遇感到内心很凄凉。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她说得很好,再来。

生:我也比较喜欢第?自然段,先为大家读一遍,(很深情地朗读),这里三个词用得非常好,一个是“欢喜”,一个是“凄凉”,还有一个是“分明”。“欢喜”和“凄凉”用了对比的写法,既表现了闰土见到“我”之后的欣喜,又表现了闰土凄苦的心情,也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凄苦的出场,也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那么后面所用的“分明”主要在表现“我”与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感情上的隔阂,一堵无形的高墙,形成了可悲的厚障壁,我觉得这里已经充分地表现了闰土的凄苦心情。师:你非常能干。(掌声)师:流畅的表达,充满情感的表达,比余老师品得要好!我觉得,这个“老爷”还可以品——— “分明的叫道:‘老爷!’”———品一下吧?好不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妙点哪!谁说一下?好,你说。

生:我觉得他们在小的时候都是以兄弟相称的,而现在因为他们的地位不同了,闰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鲁迅却很有名。正因为地位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有了改变,师:这是闰土内心把自己和别人隔开了。还要注意:这里是迅哥儿,不是鲁迅,是小说中的“我”,是不是?请坐。我觉得这个“老爷”特别妙!你们看课文,就这一声“老爷”之后,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这句话就隔开了“我”对闰土的嘘寒问暖,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表现力是很强的。好,继续说。我建议你们把“非常难”这一段话品读一下。它每一句话都表现了一个社会的现实,“非常难”是总说,后面呢?———“第六个孩子都会帮忙了”———它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品一下,好不好?(稍停)能不能说几句?好,我来问,你们答。“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多子。

师:好,再来。“又不太平”表现了什么? 生:(纷纷说)??

师:对,表现了战乱频繁。“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表现了什么? 生:(齐)苛税!

师:对,苛税,土豪劣绅、军阀什么的,都向农民要钱是不是?“收成又坏”写出了什么? 生:(齐)饥荒。

师: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东西种出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写出了什么?

生:(齐)关卡多。

师:关卡之多,都向农民要钱。“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现了他没有办法,无路可走。好,下面我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妙点,你们把它记下来,回去品一品,看老师的这个妙点找得怎么样,好不好?一个场景之妙。场景,故事就在“我”的家里发生,把故事情节放在一个场景之中。还有写水生与宏儿两个孩子之妙,三处写“长烟管”之妙,四声“老爷”称呼之妙,写闰土的五次无言之妙??。刚刚你们说的妙点都是一点一点的,老师说的这些妙点都是串式的,一串一串的,同学们将来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里不少地方有伏笔,有照应,有反复,要发现里面的串式妙点。好了,我们这一个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师:读小说就要认识里面的人物,因此读小说的第三步是评说人物,就是怎么样认识闰土这个人。(板书:评说人物)下面我就告诉你们,怎么认识小说中的人物,你们现在说一说闰土的外貌形象、习惯、衣着、年龄等。如闰土是一个戴着破毡帽的人,闰土是一个穿着极薄的棉衣的人,这样就行了,首先,从他的外貌、神态、习惯等内容说起。生:闰土是一个在海边种地的人。师:一句,还有没有?

生:和以前比起来,他的身材加了一倍。师:一个中年人。

生:闰土是一个拿着烟管的人。

生:闰土是一个将长烟管靠在桌旁的人。生:闰土是一个双手开裂而且又粗又笨的人。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人。师:把皱纹写出来了。生:他是一个木偶人。

师:他像一个木偶人,但他不是一个木偶人。生:他是一个眼睛肿得通红的人。师:对!

生:他是一个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的人。生:他仿佛是石像一般。师:他仿佛石像一般的人。生: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师:你点出了他的身份———是一个农民。生:他是一个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的农民。

生:他是一个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神情的农民。

师:对,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从他的外貌形态来认识他,他喜欢吸烟,就和前面的拿着钢叉的小英雄形象对比啦,对不对,他脸上有皱纹,就和原来的紫色的圆脸对比啦,他穿的极薄的棉衣,和原来他的衣服对比啦。这是评说的是第一步,就是从外貌神态来认识他。好,第二步,从他的变化、经历、命运来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了。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老贫穷的穷苦农民。生:他是一个正在受苦受难的人。

师:他是一个苦海无边的人。从变化来说呢? 生:他是一个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像上的人。师:对,他要那些东西。———你也试一试吧? 生:他是一个?? 师:想好再说。

生: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

师:她说他是六个孩子的爸爸。也可以呀,说明了身份嘛。你说。生: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迟钝麻木的受压迫的农民。师:对,说得好。你说。生:他是一个勤劳的人。师:命运的变化呢?

生:他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得衰弱的人。

师:对,被生活折磨得衰弱,四十岁脸上就有很深的皱纹。生:由活泼到麻木的人。师:说得真好,由活泼到麻木的人。我来艺术化一下好不好?他是一个由可爱走向可怜的人。对不对?

生:他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

师:对,善良可以从他带干青豆看出来。现在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层次了。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步,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呢?———点出人物形象的含义,他的代表性,他的典型意义。

生:作者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的生活,就是说兵、匪、官、绅的压迫,以及他们生活所遇到的困难或者一些事情,都通过他一个人来表现。

师:对,他是一个形象,是千万个闰土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有三位同学举手。生:作者塑造闰土这个形象,来反映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就是以闰土这个人物形象来作为广大受压迫劳动人民的代表。

师:他点出了他的角度,作者写闰土这个人物,是从农村的角度,从农民的角度,反映了农民日益走向破产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生:我觉得是由闰土来揭示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人民对农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起了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师:说得好,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这篇小说就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那个时候的苦难。还有没有说的?你们看,我们认识人物,又学习到了一种方法,叫做分层次表述。(板书:分层次表述)

师:好啦,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通过《故乡》的学读,学习了小说阅读的一种三步法:了解内容,进行总分式概括;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述。同学们活动得比较好,当你们还要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我们的这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谢谢各位同学,下课!二 评析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 “趣”的激发

知识点本身点本身能够激趣,教学法过程的不断深化能够激趣,课的开头设置了悬念,课的收束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思考。

二 “能”的训练。

教师的教学“立意”之所以称得上高雅,是因为他配合“外貌描写”这个知识点,训练学生“发现”的能力。“发现”是探索研究的基本技能之一,其切取角度、确定方向、深化认识的每一步骤都对提高学习质量有重要作用。

三 “法”的点拨。

首先,“发现”就是一个“法”;其次“发现”过程中运用了横向联系法、概括法,还有读书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告示,都在教师的点拨、点示之中。

四 “美”的舞台 可以这样说,“美”是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灵魂。余老师每一堂课的设计都以“美”为原点来构思,其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五 “块”的碰撞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设计以板块式思路为主,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的碰撞。所谓“板块式思路”,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几个“板块”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有机整合,其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的便是几个板块浑然一体。板块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教学的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故乡》的教学思路——“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达”形成了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六 “品”的海洋 有了“美”为灵魂,有了“板块”为框架,那么完成一节课还得运用手段或方法,这便是“品”——品读、品析。《故乡》教学中的“品析”有三步:理解内容多角度品析,揣摩妙点多侧面发现,评说人物多层次表达。“品析”是余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它建立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课堂有了充分的品读、品析,就一定是一堂富有生气的有血有肉的课。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死板、枯燥的氛围,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长远、全面的发展,给了广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一个“抓手”,开辟了一个崭新而秀美的广阔天地。

下载同课异教殊途同归——蔡澄清和余映潮的《故乡》课堂教学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同课异教殊途同归——蔡澄清和余映潮的《故乡》课堂教学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作者:张世英 zhangshiying88@163.com 1999年10月15日,荆州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湖北大学主办的“迈向 21世纪语文教改......

    余映潮课例: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执教者 余映潮 班级 江西九江一中 全国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暨教学观摩研讨会 2012.8.17-22 江西九江 一、 导入 (生谈师补充) 1、 节选......

    余映潮-单元复习课(精选5篇)

    六个学习要求———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总结课实录 教学设计的时间,有时候要大量花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交叉和渗透上。 师:今天我们上单元总结课,单元总结,从横向或者从纵向对......

    余映潮听评课标准

    第一部分 听评课议课的标准 30个字是评课议课的标准之一 1思路明晰单纯: 2提问精粹实在:提问是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综合素养的表现,提问越多,教师素养越差,没有提炼,没有进行有效训练......

    余映潮老师《春酒》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余映潮老师《春酒》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执教:余映潮 整理:徐志耀 评点:王跃平时间:2012年4月12日 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光明中学 [案例导读] 余老师在光明中学八年级四班执教的《......

    听余映潮老师网课讲座有感

    听余映潮老师网课讲座有感元月22、23日,通过名师优课平台,我免费学习了王君老师和余映潮老师的课程。两位大师的示范课和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语文......

    余映潮课中读写活动设计

    余映潮课中读写活动设计 “读写结合”是课标初中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语文老师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余映潮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余映潮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有效的高效的课?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领会新课标最重要的精神与理念。 对于语文教学,国家教育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