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探索与实践
实验教学评价是分析和衡量实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是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意义所在,探讨了其改革思路,并将其在高年级计算机类课程中进行实践研究。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模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多元化 以人为本 实验教学 教学评价
高校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也日异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相对完整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创建意义
高校实验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我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为例,其实验内容偏重于验证性实验,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研究性实验相对比较缺乏,许多实验指导老师往往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对理论课上的教学知识浓墨重彩,之后按部就班地让学生把整个流程机械式地操作一遍,然后根据最后得出的实验数据跟理想数据之间的差距进行给分。这种“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参与,混淆了实验课真正的教学目的所在,偏离了教学重点。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证据的应用等,都被摈弃在教学评价的视野之外。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去重视科学实验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不良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实验教学评价的重心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实验水平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了解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且不同的学生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特长,他们需要彼此协调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若没有经过一个系统的项目化课程学习,那么对将来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乃至将来的求职就业都非常不利。
改变现有的实验教学状况,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必须有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规范,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来修正。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内容的生动化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我们决定采用“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的评价模式进行实践与研究。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思路
实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参与者和反思者。这种评价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学生排除在评价活动之外,使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无法在评价中维护自己的利益,阐释自己的见解,致使评价活动中主、客体相分离。“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并进行评价,打破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模式。在此,以本校信管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例,来实践评价模式的改革,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系统去做,教师主导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建构。其具体内容如下:
1.自主选题立项
选择题目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实验基础恰当的规定。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实验题目及自主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和线路,形成可行性报告,并经由任课教师批准立项。
2.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统筹安排为辅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避免各小组起点水平差距过于悬殊的情况。每个小组自行选出小组长并由组长分配各个组员角色及需完成的任务,并定期向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组员的工作表现;组员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相互合作的,共享信息与资源,共负责任的、共担荣辱。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地位。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学习者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习者个体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即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个人和同伴构成,各占一定的比例;系统演示答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叉评阅,综合教师的评价,共同构成最后的系统评价成绩,可见下表1所示。教师再根据各小组的项目所得成绩,参考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评价及学生自评成绩,给出每个学生的最终实验分。
这样的一种实验教学评价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杜绝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其独有的特征为:面向学习过程和真实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表现,且是动态的、持续的,是学习的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技能、能力、交流、情感等多种维度。
三、“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实践效果?
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了实验教学的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思想。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起到目标导向的作用,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整个流程的认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经过统计,2010届信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如表3所示,其优秀和良好的比例相加近80%,比2009届毕业生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
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担当工作团队的各个角色,以这个评价体系为标准,努力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探索更合理、更具有创造性的实验项目,这样,既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能够很好的和他人合作,向他人学习,并且可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为毕业实习和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各个小组互相交叉评阅点评作品,并且进行统一的演示答辩,可以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整个评价流程。与此同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信息的读写能力也很好地得到了锻炼,提高学生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民,秦惠洁.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4.[2]程金林,吴斌等.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4):76.[3]岳娟娟,李碧元等.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36.[4]李建设,熊建文.多元智能评价观及其对实验教学评价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149.教改项目:温州医学院校级教改课题(Wyj09007)。
市教改课题:2010年温州市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课题。
第二篇:评价多元化的实践与反思——读书笔记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是谁?谁对学生的发展可以做出评价?以往的做法往往是教师做个“操行评语”然后由家长写一份“家长意见”。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是终结性评价是定性评价。我们在进行评价改革的时候在原有的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伙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些有益有效的评价方式。
伙伴评价就是由学生所在小组中的同学进行阶段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小组讨论综合组内同学的意见给组内被评价同学画星星。由于伙伴对自己的了解远远胜于老师的成人化的目光所以伙伴的评价意见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伙伴评价的实施使学生重视了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班风、学风的建设与发展。
自我评价就是在小组伙伴评价的基础上让被评价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己的反思评价。小组成员作为监督者是自我评价能达到真实、有效利于学生缺点的改进和优点的发扬。这样评价的主体就成为教师、家长、伙伴、自己真正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同时多主体评价也是教师和家长增加了一条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与反馈。
二、评价维度多元化。
我们应用的评价方式是评价的维度多元化评价学生不再仅仅是一张试卷而是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例如语文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进行了识字、阅读、朗诵、说话等内容的评价。另外我们还通过组织古诗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谁的眼睛最尖”---寻找错别字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在期中期末检测时我们除了笔答测试以外还进行了口语表达测试和理解表演测试。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是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达同时使更多的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如数学评价以往的数学评价在小学低年级多以数与计算为主要内容。我们首先改革这种格局数学评价除了传统的数与计算的内容以外我们又增加了制作、几何认识、估计、口语表达等内容。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同时郑重其事的表彰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尺度多元化
学生差异是现实存在的以往的评价中往往搞“一刀切”搞所谓的“统考”和“标准答案”。这种评价模式导致的是个性差异被抹煞独创精神遭打击往往会出现学习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认为“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无视学生之间现实存在的差异。教育教学的正确思想不是回避差异而是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全面发展。
在评价中我们采取了评价尺度多元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使所有学生在自我努力的基础上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评价尺度多元化表现在课堂上是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尺度不同---学有专长的要表达准确比较吃力的应初步理解学习后进的要学会表达。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只要每个层次的学生达到教师的理想教师就对他进行真诚的鼓励和中肯的评价是学生体验到得到肯定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评价尺度多元化表现在教学测试上是“多次测试直到我满意”。教学测试的评价主体不再仅仅是教师评价的主体变成学生。对于一次测试倘若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二次测试”、“三次测试”直到学生自己觉得满意。“多次测试直到我满意”评价方法实施以来学生反而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
第三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会计模拟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提高会计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里以一个企业、一个周期的代表性会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薄、报表及其相应的核算工具,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形式。模拟实验方式与校外实习方式比较,具有经济、省时以及便于对实习内容按教学要求进行再加工、再设计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会计模拟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实践性及教学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模拟实验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及综合实训,取得较好的实效。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验;综合实训
[作者简介]王萍,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陕西 俺看,72500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8-0162-0002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学完有关专业课以后,在学校会计实验室仿真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的制定,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会计实验。目前各高校都开展了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安康学院也建立了会计实验室并作了大量的探索,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之后采用综合实训的方法,取得较好的实效。
一、会计模拟实验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一)会计模拟实验产生的背景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与校外学习相比,会计模拟实验有着较大的优势,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模拟实训中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使得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地位。
(二)会计模拟实验的现状
1.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大纲对实践性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实践性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随意性很大。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套企业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动手,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涉及的内容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只是培养学员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员决策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财务分析能力。
2.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业务单一
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而对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因此,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拓宽到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房地产、施工企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
3.指导实验的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指导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与理财的政策,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但是大部分会计学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大多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欠缺。导致即便有丰富的实训材料,但因对涉及股份公司的很多业务不熟悉,致使综合性的业务处理教学不能完成。
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现实意义
(一)会计模拟实验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实习经费的普遍不足、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在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学生通过实验,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组织会计模拟实验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会计模拟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会计模拟实验是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全面地设计该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模拟实验,由学生主动地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手工操作实验
手工操作实验应贯穿整个专业建设,灵活性很强,可随每门课程开设,也可单独开设,其优点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可设置手工分步模拟实验和手工综合模拟实验。
1.分步模拟实验
分步模拟实验是以理论课程的每一章节为实验单元,按理论教学进度组织实验。采取单人全过程实验,即要求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把经济业务按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独立地操作一遍,最终把证、账资料装订成册,写出分析评价报告。实验时间的安排主要是随每门理论课开设同步,单项实验内容简单,无须分岗。
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又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可涉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结算和分配等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
2.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一般在学完《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后就可组织开设。手工操作实验主要是选用一家工业企业的12月份实际业务的原始凭证为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内容。其具体实验目的和内容如下: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正确建立总账、明细账,将各账户余额登记正确;核算发生日的经济业务,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正确登记日记账及明细账;根据发生日的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并进行期末结账、装订凭证;根据总账及明细账、决算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会计知识。通过各业务岗位的具体业务和岗位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实验过程能够正常进行和达到掌握手工操作处理会计业务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3人为1小组分别担任出纳、会计、主管角色,每个小组成员轮岗一次,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监督,减少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二)与电算化相结合的综合模拟实训
在会计模拟实验中,选择通用的财务软件,采
用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行业除工业、商业外,还应设置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事业单位、饮食服务业等,开辟若干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全套经济业务的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审计等实训,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从而适应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具体由学生先手工操作取得会计资料然后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并将结果相互印证。电算化会计以记账凭证作为基本处理依据,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流程,了解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关系,注意与手工操作实验的衔接。在完成核算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该公司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获利能力等财务情况作出分析,写出公司的财务报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核算资料,开展互相审计,最后写出审计报告。这样通过核算、分析、审计等方面的模拟实训,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不同的会计工作环境。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教材建设,资料内容应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实验目的
《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资料:
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特别是各种外来的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银行的各种传票、收据,按照财政部会计核算的规范,训练学生对各种凭证的填制,审核其真假,以及对这些原始凭证的保管及传递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走上出纳岗位时能马上适应工作。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资料:采用一套完整的会计模拟资料,重点放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方法,各要素的计量、记录和报告上。
《成本会计》课程实践资料:主要是典型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教学和成本核算的模拟练习及组织学生成本核算的实际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资料: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掌握财务分析、预测、决策、审查及效益分析和电算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综合实训打好基础。
实验教材的质量是制约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应注意:实验材料企业的选择应选择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事业单位、饮食服务业等会计机构健全、内部控制良好、业务处理规范、核算资料完整的单位为原型,还应适当增加企业历史资料、市场信息资料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目前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实验教师严重缺乏,要选择既有深厚会计理论功底、懂计算机应用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实验指导教师。组织他们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调研和学习,充实提高,以适应实验工作的要求。鼓励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不断深造,以业余进修为主、脱产学习为辅,有条件的要定期到相关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争取成为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以提高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知识。这样对提高业务能力有好处,而且也利于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
(五)聘请各行业会计实践工作能手、注册会计师进入课堂
定期邀请专家作会计学科发展动态的学术报告,随时关注会计工作发展动态。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工作能手走进课堂,可直接教授学生,也可与学生互相交流,将他们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程腊梅.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2]马文超,吴君民大学会计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8,(1).[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4]秦少卿,黄兰,谭创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2006,(4).
第四篇: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内 容 摘 要
[摘要]:通过分析会计模拟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实践性及教学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模拟实验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及综合实训,取得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学完有关专业课以后,在学校会计实验室仿真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的制定,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会计实验。
[关键词]:模拟实验 理论 实践 探索
一、引言
会计模拟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提高会计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里以一个企业、一个周期的代表性会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薄、报表及其相应的核算工具,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形式。模拟实验方式与校外实习方式比较,具有经济、省时以及便于对实习内容按教学要求进行再加工、再设计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会计模拟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实践性及教学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模拟实验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及综合实训,取得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学完有关专业课以后,在学校会计实验室仿真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的制定,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会计实验。目前各高校都开展了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安康学院也建立了会计实验室并作了大量的探索,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之后采用综合实训的方法,取得较好的实效。
二、会计模拟实验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一)会计模拟实验产生的背景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与校外学习相比,会计模拟实验有着较大的优势,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模拟实训中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使得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地位。
(二)会计模拟实验的现状
1.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1—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大纲对实践性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实践性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随意性很大。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套企业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动手,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涉及的内容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只是培养学员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员决策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财务分析能力。
2.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业务单一
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而对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因此,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拓宽到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房地产、施工企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
3.指导实验的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指导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与理财的政策,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但是大部分会计学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大多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欠缺。导致即便有丰富的实训材料,但因对涉及股份公司的很多业务不熟悉,致使综合性的业务处理教学不能完成。
三、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现实意义
(一)会计模拟实验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实习经费的普遍不足、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在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学生通过实验,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组织会计模拟实验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会计模拟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会计模拟实验是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全面地设计该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模拟实验,由学生主动地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四、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手工操作实验
手工操作实验应贯穿整个专业建设,灵活性很强,可随每门课程开设,也可单独开设,其优点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可设置手工
分步模拟实验和手工综合模拟实验。
1.分步模拟实验
分步模拟实验是以理论课程的每一章节为实验单元,按理论教学进度组织实验。采取单人全过程实验,即要求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把经济业务按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独立地操作一遍,最终把证、账资料装订成册,写出分析评价报告。实验时间的安排主要是随每门理论课开设同步,单项实验内容简单,无须分岗。
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又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可涉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结算和分配等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
2.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一般在学完《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后就可组织开设。手工操作实验主要是选用一家工业企业的12月份实际业务的原始凭证为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内容。其具体实验目的和内容如下: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正确建立总账、明细账,将各账户余额登记正确;核算发生日的经济业务,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正确登记日记账及明细账;根据发生日的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并进行期末结账、装订凭证;根据总账及明细账、决算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会计知识。通过各业务岗位的具体业务和岗位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实验过程能够正常进行和达到掌握手工操作处理会计业务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3人为1小组分别担任出纳、会计、主管角色,每个小组成员轮岗一次,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监督,减少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二)与电算化相结合的综合模拟实训
在会计模拟实验中,选择通用的财务软件,采 用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行业除工业、商业外,还应设置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事业单位、饮食服务业等,开辟若干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全套经济业务的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审计等实训,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从而适应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具体由学生先手工操作取得会计资料然后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并将结果相互印证。电算化会计以记账凭证作为基本处理依据,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流程,了解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关系,注意与手工操作实验的衔接。在完成核算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该公司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获利能力等财务情况作出分析,写出公司的财务报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核算资料,开展互相审计,最后写出审计报告。这样通过核算、分析、审计等方面的模拟实训,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不同的会计工作环境。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教材建设,资料内容应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实验目的《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资料:
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特别是各种外来的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银行的各种传票、收据,按照财政部会计核算的规范,训练学生对各种凭证的填制,审核其真假,以及对这些原始凭证的保管及传递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走上出纳岗位时能马上适应工作。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资料:采用一套完整的会计模拟资料,重点放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方法,各要素的计量、记录和报告上。
《成本会计》课程实践资料:主要是典型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教学和成本核算的模拟练习及组织学生成本核算的实际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资料: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掌握财务分析、预测、决策、审查及效益分析和电算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综合实训打好基础。
实验教材的质量是制约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应注意:实验材料企业的选择应选择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事业单位、饮食服务业等会计机构健全、内部控制良好、业务处理规范、核算资料完整的单位为原型,还应适当增加企业历史资料、市场信息资料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目前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实验教师严重缺乏,要选择既有深厚会计理论功底、懂计算机应用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实验指导教师。组织他们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调研和学习,充实提高,以适应实验工作的要求。鼓励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不断深造,以业余进修为主、脱产学习为辅,有条件的要定期到相关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争取成为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以提高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知识。这样对提高业务能力有好处,而且也利于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
(五)聘请各行业会计实践工作能手、注册会计师进入课堂
定期邀请专家作会计学科发展动态的学术报告,随时关注会计工作发展动态。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工作能手走进课堂,可直接教授学生,也可与学生互相交流,将他们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
参 考 文 献:
[1]程腊梅.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2]马文超,吴君民大学会计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8,(1).[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4]秦少卿,黄兰,谭创建.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2006,(4).
第五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探索与尝试
摘 要: 针对教学中评价的单一性,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的内涵,拓展延伸评价的外延,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参与到评价中,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让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导向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评价其实是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行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成功的评价,会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单一的,形式缺乏多样化,评价的途径无非是通过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测试等,评价者也仅限于教师本人。如此单一模式的评价,缺乏新意,学生容易厌倦。
近年来,我县依托《数学分层测试卡》,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的内涵,拓展延伸评价的外延,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参与到评价中,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让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导向功能,形成学校特色的数学课堂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反思;学生自评,敢于正确对待自我;学生互评,学会互相欣赏;家长评价,打开交流渠道。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单一的师评生受、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方式。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根据“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内容来展开,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对错、方法的获得、操作的技巧等外,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如覃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用心与学生交流,不同的学生给予不一样的个性化评语,但都充满了温馨与鼓励,都给学生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于《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批改评定,我们每个实验老师都根据各班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如覃老师老师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梁老师则采用无错误评价方式;韦老师用小印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留下记忆。此外,还可适当运用实物评价,体态语评价,如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通过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评价机制多元化
1.考评与活动相结合。
为让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能乐观地面对学习、面对作业,我们把《分层》尝试用活动和游戏形式,以赛代学,学生兴趣盎然,其乐无穷。
2.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专题作品评价等,教师让学生把日常评价获得的“红花”或“星星”汇集起来,按其数量的多少转化为更高一级的奖励,采用滚动评价,并在期末评价中得以反映,根据其进步情况给予评定。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3.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课内,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社会人士参与评价,将评价延伸至课外。如让学生分小组用指定数量的人民币到商店、菜场购买秋游所需的食品,让售货员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考评方式,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角色定位,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
在学习中,我们有统一评价,如期末检测,但更多的是差异评价。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考试不是为了选拔,而是孩子再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采取在单元测试和期考笔试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允许学生重考。当学生的答案比原来更好、更有创见时,我们给予更高的评价。对学困生,允许他们提出开卷或半开卷或请求教师、同学帮助的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提问、活动、操作分为不同的档次,此外,班级还设立了单项奖、特长奖、进步奖、诚实奖等,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捧着奖状回家。动态的差异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根据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和进取心,提高学习兴趣。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育的时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抓住任何一个时机。有了老师持之以恒的鼓励,学生定能时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