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镜头适合拍风景
什么镜头适合拍风景
一、用变焦头拍风光是最方便的选择
有人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比如,你最喜欢拍什么?我的回答一般是“见啥拍啥”或者是“有啥拍啥”。但仔细想想,我最喜欢的还是风光。因为拍风光的乐趣不仅仅限于出片,更主要的是可以到荒郊野外走走,一则锻炼身体,二则开阔心胸,洗洗尘世间的俗气,净化一下心灵。如果天气不好,回来之后没有什么好片也不后悔,因为整个旅行过程已经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了,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同样可以玩味。
但拍风光的成本太高,需要大量时间到处云游,总拍风光是拍不起的。所以有时候,也要拍拍微距、静物和美女等。
有人常常问我拍风景或拍风光用什么镜头最好?也有人经常在QQ上请我为其推荐一款适合拍摄风景的镜头。
如果是询问人像镜头,则很好回答,只要告诉对方选择中长焦大光圈定焦头即可。但拍摄风景究竟用什么镜头好呢?这个问题确实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所以我经常简单地回答说,任何镜头都能拍摄风景,主要取决于你所拍摄的空间大小。
比如,俺经常用各种机型和镜头拍风景或风光片,并包括小DC在内。但就单反镜头本身而言,所用的都是变焦头,原因很简单:用起来方便。
这里,需要声明的是,俺所谓的风光片和那些风光摄影家的风光片完全不是一码事。专业摄影师以摄影为职业,以摄影为生存手段,相机和镜头对于他们来说是劳动工具,但对俺来说则是玩具,因此,工具有工具的用法,玩具有玩具的选择。对于前者来说,他们往往为了一幅作品而耐心等待,等待理想的天气,等待理想的光线。他们会为了一张片子停在一个地方一天不走,甚至几天几个月都不走。而我的这些风景片,基本上都是旅游副产品,坐等光线的事,俺是绝对不会干的。另外,由于懒,连三脚架都不带。又嫌麻烦,不愿意换镜头,所以我的风景片都是用变焦头拍摄的。所以我在这里探讨的风景镜头都是变焦镜头。
二、什么焦段最适合风光拍摄?
既然是变焦镜头,那就有一个焦段的问题。但究竟什么焦段的镜头适合风光拍摄呢?这个问题更不好回答,因为任何焦段都适合风光拍摄,主要取决于你所拍摄的场景和对象。
1.标准变焦镜头
如果你所谓的风景是普通的公园,或者什么小桥流水一类的水乡古镇,那用标准变焦头就足够了,资金富裕者可以根据相机的画幅,考虑恒定大光圈的24-70或者17-55,否则选择18-55或者18-70也可,反正风光拍摄又不太经常使用F2.8的大光圈。如果你用DX画幅相机,又喜欢广角,那么尼康的那款16-85VR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镜头换算过来是24-127.5mm的焦段,非常实用。广角端能够用24mm,你的片子就能有一定的震撼力了。另外,防抖功能还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出片率。有人说,广角端和中焦以下的焦段防抖功能没用,这是一种误区。当光线很暗的情况下,防抖功能可以让你在快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照样拍出清晰的片子。
2.长焦
如果你的拍摄地点是青藏高原或内蒙等地域宽阔的地方,你很可能需要一只长变焦镜头。因为在这种地方,长焦经常作为标头使用。如果资金允许,70-200VR最好,否则70-300VR也行。有人听了我的这种说法之后往往表示怀疑,我只能解释说,你到了这种地方,亲临其境,就能体会到我说的是否正确了。
3.超广角
另外,在广阔无垠的地方拍摄,除了有一只长变焦之外,拥有一只超广角镜头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多场景,比如蓝天白云或者宽阔的水面,用超广角拍摄往往会给人一种空间收缩的强烈冲击力。使用全画幅相机并有能力投入的人,14-24/F2.8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用的是DX画幅相机,最值得推荐的是尼康09年4月推出的那款10-24,因为这个镜头的实际焦段相当于15-36mm,用起来非常方便。
4.一镜天下
如果你不想多投入,那就干脆买一只18-200VR吧,前提当然是你只能使用DX画幅相机。
这里想说明一个问题:发烧和出片是两回事。如果单纯是为了出片,拍摄风光照片用狗头照样出好片,因为风光头和人像头不一样,不用刻意追求大光圈,那句“f8下无狗头”的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而拍风光片时用f8光圈也很现实。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许可,买一些牛头当然更好,牛头在色彩还原和对比度上的表现更好一些。另外,用牛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至少是心理感觉上不一样,摄影的同时,还能享受器材发烧的乐趣。
但愿上面的文字能够明确回答“用什么镜头拍风光好”这个问题。以后再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就推荐他看俺的这个帖子了。
三、几句与风光拍摄有关的题外话
我在帖子里发片之前,往往会现在QQ群里试发一下,看看大家的反应。很多人看了我的片子之后,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什么头?”,当我回答了之后,第二个问题马上就是“P了没有?”我对此的回答是:对于风光片来说,如果前期功夫到位,曝光基本准确,往往无需任何后期,这和皮肤好的模特后期无需磨皮的道理一样。如果曝光、白平衡、彩色等不甚理想,后期调整一下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朋友经常问,我拍的片子怎么总是不通透啊?没有没什么好方法可以通过后期调整过来?我的答案是,如果你当时拍的时候,天气就不通透,你的片子就不会通透,尽管后期可以通过调整亮度或对比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拍风光是要经常看老天爷的脸色行事的。为了充分说明我的观点,把我过去和近期拍摄的一些风景照片同时发到这里供大家参考。内容涉及随我所有的所有机身和不同焦段的镜头。
本贴将作为一个长期栏目,不定期更新。
第二篇:拍牌小经验——如何测试网络质量是否适合拍牌
1.点击开始菜单,在“运行”或搜索框里打CMD,弹出命令行
2.运行拍牌软件
3.在命令行窗口输入tasklist | find “NetBidClient
图上可以看到拍牌软件的PID,数字是“3612”,这是是系统进程号,每次运行软件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4.在命令行输入netstat /ano | find ”PID",PID就是之前命令显示的数字,本例是“3612”,先不要敲回车,在拍牌软件里面随便输入一个投标号/密码,输入验证码,点“参加投标竟买”,于此同时迅速返回到命令行窗口敲回车,就可以显示出拍牌软件登录服务器的IP地址
可以看到,服务器的IP其实是222.73.114.22,443端口,登录验证是加密的
5.知道服务器地址后,接下来就好办了,首先做个Ping测试
看来服务器是禁Ping的,不过没关系,其实除了拍牌当日,平时这个服务器是关闭的。我们只需要知道离该服务器最近的一跳电信路由地址,也同样能得到大致的测试结果
6.tracert 222.73.114.22,注意本次测试结果一共有6行结果,之后全部是“请求超时”,这是因为之后的防火墙关闭了ICMP协议,无所谓,因为第6跳的IP地址同拍牌服务器的已经很接近了。
7.ping 222.73.114.98-n 100-l 200 解释一下,这条命令的含义是,想222.73.114.98这个地址发送100个包,每个包的长度是200字节
当然你也可以发送更多/更大数据包,是测试结果更准确,如-n 1000 由上图可以看到,本次测试 丢失=0,最短延时2ms,最长321ms,平均173ms,其实这是因为运行测试时候,我的公司里面还有其他加班的同事,占用了一定的带宽。记得上午拍牌的时候,公司里面就我一个人,当时的平均延时是3ms
总结
重要性: 丢包率 > 延迟 >带宽
1.丢包率
这是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一般情况下当我们上网打开某个网页时,5%的丢包尚可,超过10%的丢包就足可以使这个网站几乎无法访问了,对于拍牌来说,本人认为丢包率不要超过2%。
拍牌时系统是通过UDP协议接收信息的,丢一个包就意味着跳过了1秒钟时间的价格更新
而发送价格时,系统用的是TCP协议,一个包的丢失,也许就意味着服务器会等待数据的传递,直到超时后会要求重发,基本上等于告别这次拍卖了
2.延迟
越小越好,本人公司在人民广场附近,同拍牌服务器几乎在同一个网络,正常延迟是2~3ms,家里的电信宽带也试过,延迟是3~4ms,也很优秀了。
个人认为50ms以下的延迟都能接受,但不能太高。比如如果延时300ms,就意味着服务器的信息要花费0.3秒到达我们的客户端,而发送一个价格,得到服务器响应至少要耽误0.6秒
3.带宽
1M~2M即可,多了也没有用,但是拍牌前最好关闭家中一切无关的上网设备,如手机,PAD等
第三篇:镜头作文[范文模版]
具体、形象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一篇记叙文如果有画面、有形象,不仅显得内容充实,富有意境,而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然而,学生写作的记叙文却常常是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缺乏美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我们借助文学与艺术的奇缘,把电影剧本镜头描写的方法引入课堂,指导作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例子,明确镜头描写的特点
电影剧本是为拍摄影片提供的蓝本,语言的表达与组合必须适应拍片的需要,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描写外貌,都强调视觉形象,突出画面美。电影剧本这种画面式写法被称之为镜头描写。为了让学生对镜头描写的有一个感性认识,我先从电影文学剧本《高山下的花环》中找了几个例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请学生欣赏:
伴着落日的余晖,玉秀背着柴草,踏着残雪,在山路上蹒跚而归……
头顶稀疏的晨星,玉秀在井台上打水。她吃力地用绳索把一大桶水从深深的井里提上来……
茅屋内,如豆的油灯之下,玉秀端着碗,坐在炕上,给病中的婆婆一勺一勺地喂饭……
猪圈里,玉秀汗水涔涔地将猪食倒进糟内……
读后,结合电影相关镜头剪辑的画面,我给学生分析,这些文字描绘了四幅画面:打柴而归、深井提水、给婆婆喂饭、流着汗喂猪,没有任何渲染,没有半点议论,一个勤劳善良的军嫂的主体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深深的感染。接着,我又投影出《挥手之间》机场道别的描写片断,通过对比,让学生归纳出镜头描写与一般描写的区别: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在人群里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
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在飞机舱口停住,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
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主席的这个动作,给全体在场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它像是表达了一种思维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像是集中了所有在场的人,以及不在场的所有革命的干部、战士和群众的心情,而用这个动作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了当那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到来的时候,领袖,同志,战友,以及广大革命群众之间,无间的亲密,无比的决心,无上的英勇。
1、二者描写的角度不同。一般描写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而镜头描写则要求站在摄影师的角度,比较客观地写人状物,不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和对所写事物的态度。
2、二者的语言特点不同。一般描写多用修饰语,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追求语言的生动性,以生动取胜;而镜头描写文字简约、质朴,少用修饰语和修辞格,追求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性,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以画面取胜。
3、二者段落间的过渡不同。一般描写靠叙述性文字过渡,有时还需要一些必要的交代;而镜头描写的段与段之间则是靠“蒙太奇”(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艺术组接,不用文字过渡,突出空间位置,读者凭视觉形象将画面自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片断举例:
刘翔在预赛中被分在第6组第4道。比赛之前,身着运动服的刘翔还微笑着向摄像机镜头挥手,显得十分轻松。可是比赛开始前,刘翔却在起跑器后方对有伤的右脚做着最后的处理。这也让人不免对他的伤势担忧起来。
当刘翔脱下外套,站在起跑线时,他的脸上再次露出微笑。当现场介绍刘翔的时候,全场观众爆发出雷鸣的掌声,这是对这位参加三届奥运会的中国飞人最大的肯定。
枪响之后,刘翔正常完成起跑,但是在用左脚跨越第一个栏的时候,右脚不堪重负,整个人意外跌倒。倒地后的刘翔坐在地上手扶右脚,表情痛苦。
在此之后,刘翔缓缓地站了起来,但右脚仍然不敢着地,用左腿单腿跳到场边,然后强忍着疼痛从场边一路向终点跳去。在路过最后一个栏时,刘翔特意又绕回场内,深情亲吻最后一组栏架。
当刘翔最后抵达终点附近的时候,两名已经完赛的选手上前搀扶受伤的刘翔,并举起刘翔的手臂,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最终,刘翔在轮椅的帮助下离开了赛场,遗憾地告别了伦敦奥运会。
二、分格分层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镜头式描写的基本技能
明确了镜头式描写的特点,这还只是初步。要想实现由学到用的跨越,还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格分层次训练的方法。所谓分格就是将内容分解成若干点进行片断训练;所谓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进行改写或进行独创。一般来说,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据镜头式描写的要求,从现有的记叙文课文、古典诗词、现代歌曲中,寻找那些画面感较强的片断进行摹写改编;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则根据要求分别从写景、叙事、对话、描写外貌等几个方面进行独立训练。
下面是指导分格分层训练的几个片断:
1、用镜头描写方式写景。比如写初春的新芽、嫩绿、春水,暮春的河水、绿柳、鸭子、渔船这些景物一般的写法是边叙述,边形容,而用镜头描写的方式可以这样写:
初春。田野。
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暮春。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动。两岸绿柳成阴,倒映水中。水面一群鸭子,逆流而上。远处一只渔船,停泊在岸边。
新芽、嫩绿、春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画面层次感强,饶有诗意,而河水、绿柳、鸭子、渔船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给我们一种视觉的美感。
2、用镜头描写方式描绘外貌。比如要写一位在麦田里挖野菜的小姑娘的外貌,一般的写法不外乎大大的眼睛,漂亮的脸蛋,鲜艳的衣着;而用镜头描写,可将“镜头”逐步拉近,由整体到局部分层次地展示其外貌特征。
麦田。
绿油油,一望无际。一位红衣裳小姑娘,提着竹篮,正高高兴兴去挖荠菜。小姑娘出现在面前:红红的脸蛋,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巧的嘴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小牙齿,腮上蹙起两个浅浅的酒窝。
远“镜头”描绘背景,勾画小姑娘的整体轮廓,构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近“镜头”具体描绘小姑娘的外貌特征,远近“镜头”配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用镜头描写的方式叙事。例如在老师讲述王庆根勇夺奥林匹克金牌的事例的基础上,有学生以《金牌路上的三次流泪》为题,用镜头描写的方式,直接用几幅画面来表现王庆根的奋斗历程,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过渡。
家里。
两张破床,一张旧桌子。床上躺着生病的妈妈,桌上放着几千元借款单;王庆根为妈妈煎药;跟父亲下地干活。
学校餐厅
同学们吃着喷香的饭菜,王庆根啃着从家里带来的生山竽边吃边流泪。南京选拔赛赛场。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王庆根穿着一件破旧的单衣,冻得浑身打颤,一双脚冻得红萝卜似的露在外面。教授们感动了,纷纷送衣送钱。王庆根面对钱物,眼泪簌簌而下。
巴黎维莱特科学城会堂。
第22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区克闭幕式正在进行。大会主席宣告:“第五名金牌获得者——中国王庆根。”会场掌声雷动,王庆根走上领台奖,眼泪夺眶而出。
这样叙事,更能生动地表现王庆根在贫困中刻苦学习,获得世界化学竞赛金牌的奋斗历程,引起读者光鸣。
4、学习电影剧本的对话方式。为了使对话也形成画面,电影剧本常常先写交待语,再写对话,交代语只供阅,不需读。根据这个特点,学生进行了摹写创造。
(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弟弟: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姐姐: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弟弟: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姐姐: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弟弟:姐姐,你要还送斗笠来,哪怕晚送一会儿,我正好淋个澡,可惜……——嘻嘻
——咯咯
这是根据课文《金黄的大斗笠》中的相关内容改编的一段对话,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可爱的画面,体现了电影剧本的对话特点。
三、综合运用,全面提高记叙文写作的水平。
经过上面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镜头描写的方法,但写出来的东西还只是片断不是整体,而记叙文的写作通常是就整篇文章而言的。因此,适当将训练进行综合,就能将一个个画面组合起来,构成一篇完整的、形象感极强的记叙文。当然,组合也应按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逐步扩展,如写景与叙事的组合;写景叙事与人物外貌、人物对话的组合,等到学生作文画面感增强之后,引导学生在描写中穿插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不仅使文章具体形象,而且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让动作描写具有镜头感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学会合理设置一些动作,让这些动作具有画面感和镜头感。在实践中我套用电影术语总结了四种方法:镜头定格、特写镜头、放大镜头、慢镜头。用这些方法把感情的火花点燃,让塑造的形象更加丰满,表达的感情更为集中、具体、生动。
【关键词】动作描写 镜头感 定格 特写 放大 慢镜头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只有成功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在一系列动作中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思想,才能使形象显得丰满、完整,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那么如何才能描写好动作呢?
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学会合理设置一些动作,让这些动作具有画面感和镜头感。在实践中我套用电影术语总结了四种方法:镜头定格、特写镜头、放大镜头、慢镜头。用这些方法把感情的火花点燃,让塑造的形象更加丰满,表达的感情更为集中、具体、生动。
镜头定格是对动作的刹那间“凝结”。对动作定格,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个动作、某个细节等。它力求一字传神,即只抓住最能反映描写对象显著特征的动词,尽量用最简练传神的笔墨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动态和风貌。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时“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定格严监生临死伸出两个手指的传神的动作镜头,就把一个守财奴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特写镜头就是抓住人物最准确的动作特征,对人物单一动作用传神的文字浓墨重彩地详写,可以运用修饰性成分,突出其动作情态。单一的动作往往时间很短,但对单一动作的特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拉长,有限的空间拉大,从而让人物栩栩如生。如写葛朗台看到查理留给女儿的那个金匣子时,“他的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好似一只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一“纵”一“扑”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可见,对单一动作的特写镜头,其艺术魅力就在于作者在动作描写中实现以有限写无限的艺术追求,产生了极强的艺术表现效果。
放大镜头是放大有感染效应的动作。把想表达的内容赋予细小的动作描写,即把这些微妙的动作内容放大,产生巨大的情感张力。放大镜头往往要描写人的某一部分,可以写四肢的动作,还可以描写躯干、头、脖子的动作。也可以放大人物的脸部变化,使其特别夸张,以取得神在言外的意蕴。曲波《林海雪原》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于是他噗嗤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慢吞吞、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放大有感染效应的一系列动作“笑”、“磕”、“吐”、“抹”、“说”、“坐”、“掏”、“抽”等,把杨子荣在局势危急一触即发时,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的大智大勇的性格特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作者巧妙地把动作放大镜头,使其形象凝固,曲尽其妙。
慢镜头是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的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往往是一瞬间完成的。延长动作的过程,精描细摹完整过程才能看清人物的动作。采用慢镜头的方式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用动作分解法,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动作,抓住人物最具特征性的动作,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得具体生动了。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探”“攀”“缩”“倾”等几个动词运用精当,运用细致笔调使一连串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慢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把父亲怎样走过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都细细地如实记下,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把不管多深多浓的情感用慢镜头投射到人物动作上,徐徐地甚至一字一顿地道出,更足以表现感情的渲泻喷涌。
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也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写作中巧妙地设置动作描写,让动作具有镜头感是非常有效的,它能给读者立体的画面感,给读者最为细腻的感受。它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动”中见真情。希望学生能够巧妙运用这一技巧,在作品中把人物塑造得更完美,把感情表达得更充分!
第四篇:幼儿图书要与童心“合拍”
幼儿图书要与童心“合拍”
在幼儿图书的选择上,请园长们慢下来,多读读幼儿图书,看一看这些图书能否走进孩子们的视野。
■高健
前不久,笔者在对幼儿园的行政检查中,随手翻阅一本幼儿图书,故事名字叫《小熊自立了》,讲述的是熊宝宝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一天,爸爸妈妈突然被洪水冲走了,于是小熊开始慢慢学会自立。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幼儿故事应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传递世间真情与善美,让幼儿能够感知爱、学会爱,培养基本的世界观。而《小熊自立了》这个故事,情节设计过于残忍,让阅读的孩子接受熊宝宝失去父母这样一个故事,是很残酷的事情。这样一本残忍的儿童故事书,却冠冕堂皇地出现在幼儿园,它会伤害多少孩子稚嫩的情感,让多少孩子缺乏安全感?
当下,幼儿园无论是接受检查验收还是晋级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中都会对其总体存书量、幼儿图书人均数量有一定硬性要求。幼儿园为顺利通过验收、晋级,会大批量购进幼儿图书,以符合指标规定数量。然而,这些盲目购进的图书,有多少是适合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
一路检查下来,笔者发现,幼儿图书不仅仅是一两本有问题,整体情况都不容乐观。有些幼儿园根本没有建立起图书质量意识,图书选购上存在“放任”和“跟风”现象,对幼儿图书的质量、内容审核不到位,更多追求的是“量”的突破,所以很容易购进一些只是书名看起来符合孩子心智发展水平,而内容并不适合孩子的读物。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国学”盛行的当前,很多幼儿园盲目引进一批“国学”书籍,并开设“国学”课程,以吸引家长的眼球。据大体估算,“国学”书籍占到50%以上。这些书籍没有经过删减,如果“君臣之道”、“父子之纲”之类内容占据幼儿园,那么“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的思想又将如何体现?
我们都知道,幼儿需要通过直接体验来获取生活认知。然而,笔者发现,有利于幼儿的科普书籍、贴近生活的故事书难觅踪迹,而神话、成语故事及热播动画片相关图书,约占幼儿图书的45%。其中,一本叫《大战僵尸》的故事书,经查阅是一部网络游戏读本,看起来并不适合3至5岁幼儿阅读。
作为幼儿图书的提供者,幼儿园在引进图书时,应静下心来,仔细斟酌,哪些读本适合幼儿阅读,对其有益并符合年龄成长特点,应该侧重选择“温情”图书,即围绕“爱”的主题,培养孩子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最好以生活题材为主,故事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让孩子在“真实”阅读中成长。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科普书籍,让孩子对自然科学形成初步认知,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憧憬、好奇心。安全图书也必不可少,通过故事渗透,让幼儿牢记安全知识,具备安全意识。
社会可以浮躁,但幼儿园不能浮躁,更不能用浮躁的图书来戕害孩子。在幼儿图书的选择上,请园长们慢下来,多读读幼儿图书,看一看这些图书能否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与童心“合拍”。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局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第五篇:解放思想与经济建设要同步合拍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要解放思想政治,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解放思想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进行,这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解放思想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增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发挥良好的保证和服务作用。
当前,经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是丝毫不能动摇的。但是,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解放思想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事关建设经济强省的大局。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解放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强有力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使各种反动、腐朽、落后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生活方式难以立足、蔓延。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经济工作抓得比较实,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比较虚,没有真正把后者放在应有的位置。有的只注意埋头抓经济工作,不注意社会思潮发展的动向,对于错误的思想倾向,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论,不批评、不制止;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群众的情绪,不管不问,不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及时的疏导。有的虽然注意做思想政治工作,但脱离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隔靴搔痒,不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有的甚至为了营造所谓的投资环境,对消极腐败现象大开绿灯,任其蔓延泛滥。这些都是必须要克服的。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最根本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说,解放思想必须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服务于经济建设,不能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外。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群众讲清楚改革的必要性,前进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党和政府处理问题的政策和办法,并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形势,看到光明前景,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防止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诚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前特别是要做好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工作。总之,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协调利益关系,凝聚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才能获得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经济建设才能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