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 公方彬(5篇)

时间:2019-05-13 06: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 公方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 公方彬》。

第一篇: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 公方彬

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公方彬

儿子来信:美国好莱坞盛产末日题材的电影,从描写自然灾害的《后天》、《2012》,到异种入侵的《独立日》、《天际浩劫》、《终结者》,以及不胜枚举的僵尸或病毒爆发末日。故事情节大同小异,但却往往备受影迷追捧。我本人非常喜欢此类题材的电影,除了更能表现电影工业的最新科技之外,灾难片的魅力更来源于其情节设定最生动地表现出人性之间的激烈碰撞。在生与死的绝境面前,在利他与利己的选择面前,直探人之本性,人生之本质。

最近看过一部叫做《分裂》的片子。片中描述一座城市遭到核导弹攻击,在混乱中几个性格、背景迥异的人被困在一个封闭的但却相对安全的地下室中,由于担心放射性尘埃的危害,人们被迫封死唯一通往外界的门。在暂时的安逸中,人们还可以合作,共存,甚至苦中作乐。但当食品和水逐渐耗尽,当人们不可避免的受到辐射的危害而逐渐虚弱,掉光头发,不同人的本性便逐渐暴露出来。温顺的人可以变得嗜血,保守的人可以乱性,兄弟可以相残,忠诚可以背叛。从这些人性的反差与冲撞中,我们意识到两个关于人类的不可调和的悖论。

首先,从人们在绝境中的选择可以看出,人生效益最大化的选择应该是顺应欲望,最大化满足人性的享受,很多智者也曾说过,要把每天当成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来判断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但是,社会得以构成的基本原则,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束缚人性,限制欲望,使人往往只在最后的时刻才得以表达真实自我,在“我也许明天就会死掉”的心态下才敢于释放。这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在常规社会中循规蹈矩的一生,与在绝境中释放一切满足一切的一天,哪个更重要?人生是否如佛家所讲只是在世间受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之痛苦?

其次,电影中展现的末世景象让人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无情的现实:生命在每个个体的层面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的亲人,朋友,同事都不在了,整个社会都不存在了,那么一个人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工作?学习?娱乐?繁衍后代?在孤独面前,一切行为显得无比的苍白无力,在末世面前,人类一切的文明,成就,创造,都显得无比渺小。真到应了佛教法印的教化:世间一切皆无常。只有在末世的强烈反差之下,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是在为谁活着。为让父母开心,为让朋友自豪,为让亲人生活的更好,为让族人更有尊严,为得到素不相识的人的认同……,只有在同他人的关系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是,既然人命的价值来源于他人,为什么我们作为生物,无法更改的本性确是利己?而现代生物学也有假说,即使是存在与血亲之间的真正的牺牲和无私,也是建立在为了让自己的基因更好传递之原始动机之上的。在死亡逼近,而维持生命的资源仅够少数人生存的时候,朋友,兄弟,恋人,一切关系都不足以抵挡个体对死亡的恐惧。诚然,也确实存在中英雄为素不相识的人们牺牲的事例,但这些人被歌颂,赞扬为英雄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无私并不具备普遍性,更不会是大部分人的本性。

这种人作为生物的最高利益(生命的目的在于传递自己的基因)与人作为人的最高利益(生命的意义来源于与他人的关系)的终极冲突,在影片的最后被集中的展现出来,当女主角在最后时刻,流泪背叛男友和朋友将他们锁在被火焰吞没的地下室中以独自穿上唯一的防化服逃生后,却发现地下室外面的城市原来已经变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废土。影片最后的镜头便是女主角面对废墟那僵硬的背影。

面对前文所述的这两个人生而承受且无法摆脱的矛盾,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存身一世,到底应该追求些什么?这一点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想清楚。

父亲回信:你提出的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带有根本性的终极命题。前段时间我专门进行了一些思考,虽然研究尚属初步阶段,但也可以拿出来作些交流和碰撞。我先从小故事讲起。

2500年前,波斯大帝薛西斯率百万大军西征希腊,横渡海峡时,看着源源不断的登船大军,忽生悲情,以至泪流满面。他对叔父说:看着这大军,想到百年后没有一人能活着,我为人生短暂而心生悲悯。1200年前,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到长安谋仕,文学前辈顾况调侃“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在他看到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薛西斯触景生情,白居易以物托人,两个视角一个焦点——自然规律。正是有了这样的无法更易的自然规律,而产生一个不能不思考的终极命题:什么是人生和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或者人为什么活着和该怎样活着。这既是一个探究人生本质的重大命题,延伸开来又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精神出路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大国道路之精神崛起之时,必须首先把该问题弄清,至少作出基本判断。

不能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生命只能算是一个过程,如此下来只能失去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进而陷入“生命的困境”。或者可以这样说,不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必出现尼采所说的绝对价值的丧失,由此让人因虚无而生恐惧。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在享有了较前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后,却产生那么多的焦虑和痛苦,与精神迷失有关。处在多元价值观并存,道德相对主义时代,人们几乎很难坚信并固守一种东西。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时代发展后,帮助人们找到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答案的重要。

那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哲学命题。其中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反映一个人为人处事的立足点,因而是一个决定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对于该命题,如果从理论上解析,大概99%的人不会经常而深入地给予关注和思考,但诉诸生活,100%的健全的人都无法绕过。尤其当人类遭遇巨大灾难之时,就会因灵魂难以承载巨大死亡而主动去思考。比如,汶川地震的死亡就在一段时间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生与死亡,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等此前淡化的问题。而当年横行于欧洲的黑死病,因为将整个欧洲人口消灭近一半,而迫使活着的人们进行思考,其中《十日谈》就是巨大死亡下的人生思考。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上亿人死亡,特别是面对死亡单个人是那样的渺小与无奈,结果便导致一代人的精神蜕变,这未必不是一种换个形式的对人生的思考。

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就执著于思考和探求其本质,有古希腊德尔斐神廟金顶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佐证。有了终极命题和大批追寻者,也就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及其伟大的思想,甚至构成一个个伟大的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2世纪,是人类对该命题的最重要探索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这个时期视为人类的“轴心期”,我们也可以将时间压缩至6世纪到4世纪。这个时期出现了古希腊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老子、孔子等先秦诸子,印度的释加牟尼,等等。用恩格斯的话说,这个时期人们几乎讨论了人类社会的所有基本问题,并且已趋雏形。特别是人对自身及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神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来说,这个时期的研究基本围绕人生有意义和无意义,肉体和精神,幸福快乐与痛苦,个体与社会关系展开。由于我们的人生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烙印,所以这里主要关注西方的思想成果。

西方文明有两个基本源头,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研究也源于此。具体来看,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所谓快乐和幸福不仅指肉体上或感官上,更主要的是精神上。肉体的快乐只是粗糙的原子运动,是暂时的,许多情况下还带来痛苦,只有精神上那些精致的灵魂原子运动,才能带来宁静、愉快和持久的快乐。因为幸福和快乐不是纯粹的感性享乐和物质刺激,无约束的物质欲望是暗淡而粗糙的原子刺激的结果,虽然有时是必需的,但往往又是带来与人的愿望相反的后果。为避免这种后果,必须节制欲望,尤其做到心灵的安宁,这是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其他情感所困扰的根本所在。此后的亚里士多德持有相近的观点,他认为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快乐、公正、完满、自足的生活,这些精神享受与感官快乐相协调,与周围的人的幸福相一致。同为古希腊哲学学派的希勒尼学派持有与此相反的观点,该学派坚持的是感觉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寻找快乐,并且是身体的快乐和直接的当下的快乐。表面来看,文艺复兴时期高扬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近,其提倡个性解放,享受现实的幸福,追求肉体的快乐。比如,佩脱克就明确提出: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足够了。这是我所追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薄伽丘等人文主义者把尘世生活和享乐提到第一位,认定人的七情六欲是本性,是任何力量都无法约束和取消的,这就决定了物质欲望必须满足。他们甚至判定快乐即为美德,即为至善。他们打出了“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等口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以强调欲望与享乐,主要是为了否定禁欲主义,把人们从神学重压下解放出来。根本而言,他们的享乐主义同希勒尼学派存在差异,他们主张人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快乐,不能因为自己追求快乐和幸福而妨碍别人同样的追求。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持有的是悲观主义,他对人生持极端消极和否定态度,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人生就是痛苦,只要活着就无法解脱痛苦。他甚至认为历史是人类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梦。一切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欲望是永恒的。从根本上说,人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所以人不能不死,死是生存欲望在经过痛苦历程后对错误的改正,也是对人们生存错误的一种惩罚。与此相近的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他认为人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因为在世就必然与他人他物共在,与他人他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个过程的基本状态就是烦。在现实社会中,人的社会性越强就越是失去个性,失去自由,感到烦恼,从而产生麻烦这种内心的无法排除的情感。至于畏惧,与日常生活中的害怕不同,日常生活中所害怕是可知可言的,人对自己所畏惧的东西很多情况下是说不清的,如其所言:“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而死亡对人的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生的终结。

法国哲学家萨特选择了上帝作为人生的支点,他的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阐发了人和物的差异在于人是有上帝的,如果没有上帝人就没有本质,人没有本质就意味着这是自己赋予的,人的本性在于自由,在于筹划和选择。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这就意味着人是自由的,没有自由就没有人生的问题,因为人如果是确定的,就不需要选择,直接按既定模式生存即可。如果这种探索处在宗教传统深厚的民族,完全可以解决价值系统,由此解决灵魂的归宿,如果是在一个缺少宗教传统的国家,比如儒家伦理规范下的中国,这种价值追寻显然无法获得终极答案。

从一代代思想家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不同人或不同价值坐标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这便给人以莫衷一是的感觉,我们希望获得终极的不移不易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而事实上我们可以对人是什么作出最基本的判断,生物学上的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文化人类学上的人是能够使用语言、具有组织与创造能力的生物,等等。但要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给出标准答案,则没有这么容易。甚至可以说,我们原本就无法给出标准答案。我们都熟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每个人都是以自己异于他人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去看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差异。如此,我们还有讨论该命题的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不能回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便走向虚无,虚无下的世界注定走向末日。所以,探索仍然需要进行。换种思维,未必不是没有标准答案而决定着我们讨论该命题的意义,同时赋予无穷的魅力。到这里,我们不妨提出几个参考性价值判断。

第一,人生是一个可以选择但不能重复的过程。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一个生动事例可以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苏格拉底的学生向其提出人生是什么的问题,他把学生们带到一片苹果林,要求大家从这头走到另一头,期间选出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同时给出两个条件,不能走回头路,不能作出两次选择。每个学生都按要求进行,直到走完苹果林。苏格拉底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苹果吗?”学生们基本上都是摇头。一个学生说:“我刚走进苹果林就发现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苹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又一个学生说:“我走进苹果林不久,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后来发现还有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后悔。”因此,学生一致要求再选择一次。苏格拉底说:人生就是一个无法重复的选择。事实就是这样,任何人都无法将走过的人生道路重走一遍,并且可以重新选择。这就意味着没有后悔药可吃,走对了为之自豪,走错了只能是遗憾。当然,不能重复是固有定律,但可以认识又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避免或去套用。只有价值坐标清晰下来,只要我们由感性进入理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某些灾难,走通某些“捷径”。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感受到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人生是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过渡的过程。不管是西方的“性本恶”,还是中国的“性本善”,其实都证明着一个基本问题,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是拥有一种先天的原本的属性,当开始进入社会后就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被改变,被塑造,这种被改变,被塑造几乎与先天性一样不能回避。也就是说,不管愿意与否,人都必须作为社会的人存在,而不可能永远处于襁褓状态或自然状态。人不能克服自己的一切弱点,人必伴随恶走完人生,这甚至是宿命,这一宿命或许从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果之后,就埋下了痛苦之根,但人向善的努力又是社会性规定的结果,否则人类便把自己带向毁灭。或者可以这样说,即使做不到但也知道什么是善和恶,并且敬仰有德性的人。于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出来:克服恶,追求善。所以,谈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实就是谈论人生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的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或者说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过程中的体验与价值追求。简言之,人的价值既不是个人独立判断的结果,同时也不完全出于社会评价,它应当是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合。我们还可以说,人生是一种感觉愈来愈丰富的运动,这种感觉并不纯粹源于内心的体验,而是结合了社会评价,即与社会主流价值走向息息相关。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这就意味着,即使个体的内心世界中的价值感,也都打上社会环境和生活和深刻烙印。

第三,人生是一个精神不断得到丰富的过程。人与其他动物原本没有多大区别,都属于一种生物存在,自然创造生命,有了生命就要延续生命,换言之,人来世间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即不能选择生于帝王府或是贫民家,生于闹市或是村野,人来世间,如果不是上帝的安排,那么就一定是男女随机而又无序结合的结果。这就决定了追寻生命体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注入精神的生命体才蕴含着意义和价值。这实际上是说,人活着本无意义,因为有了精神追求而产生意义。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人类在肉体方面无疑与禽兽相近,如果他们不再精神上与神相近亲,就成为了一种卑微的动物了。”诚然,要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们超越物质而求精神是不恰当的,但当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实现物质和精神位臵互换又是必然的。如古人所说,衣食足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由此我们作出基本判断,人是一种物质存在,因而物质是基础,但物质的基础性并不意味着人永远存在于物质层面,而是要不断向精神方向迈进。所以,谈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很重要的是围绕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展开,并且文明程度愈高的人或社会,对精神的追逐会越强烈,重视程度就越高。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所引起的赞叹和敬畏就越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已经清楚告诉我们,一个实现精神丰富和境界提升的人可以享有更多的精神愉悦,人类就是跋涉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永无止境。第四,人生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运动,其意义和价值源于探索和发现。如上所言,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非自主的自然法则所致,问题是在我们接受了这种自然法则就必须找出意义和价值,否则必出现尼采所说的绝对意义的丧失。为了满足生存必须的意义和价值,就应当遵照一定的价值坐标去追寻,这就有了探索和发现。又由于不同人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基础上产生不同的理解,而有了比较和差异,价值便注入其中。这就意味着人只要进入社会,意义和价值就开始产生,要么是自在的,要么是社会赋予的。又由于人生是开放的,其永恒的魅力在于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在于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答案,这就决定着人类的追寻和发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意义和价值变得永恒。

第二篇:公方彬核心价值观报告会

公方彬教授来河海大学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会

文:王金朋、李思远;图:孙涛

2010年5月7日上午,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大校受邀在闻天馆做了一场主题为“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郑大俊教授主持,海军驻河海大学选培办主任乔光玉、学生处副处长蒲晓东、相关学院副书记、辅导员老师出席了报告会,河海大学国防生全部到场听取了报告。

报告会上,公教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时代动因、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意义和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深刻地诠释。

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党的核心价值观、民族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组成。当代国家间的政治利益斗争集中现在核心价值观的博弈,中国要走向大国,除了要建设好国家的硬件基础,还要把国家的软件环境建设起来。他认为在当前我们国家进行社会转型时期,要注重吸收五千年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建立健全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中国优秀文化全面推向世界。

报告会休息间隙,公教授和国防生同学进行思想交流,他说国防生应充分发挥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知识面广的优点,工作中要从高处展望、从低处着手,从远处展望、从近处着手,紧紧结合时代背景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

报告会上国防生一次次被公教授精彩报告深深触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刻的理解,报告会进一步强化了国防生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第三篇:关于公方彬: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公方彬: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布时间:2009-02-20 15:2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我想就此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第一个问题,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六中全会讲了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方面,但这个体系是否到此为止,还是需要往前再走一步,这恐怕需要研究。正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我们需要大概把握几点: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和突破口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核心价值体系讲的内容几乎涵概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在精神和价值方面的探索,如果找不到突破口,把如此庞大的东西,灌输到民众里面去,那是有困难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对体系的把握问题。

二是哪些东西构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我认为可以由三个方面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三个最有代表性了,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什么叫核心价值观?我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民族长期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正因为是根本原则,它可以深层的、恒久的影响到一个人、一个民族的价值判断和走向,甚至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指的三个构成部分究竟应该分别搁在什么位置?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是骨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是支持。因为民族的精神创造必然是核心价值精神的支撑,最基础的东西在民族里面;共产党是执政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执政党的认定和推广;军队是精神的承载者。

为什么《决定》只提到核心价值体系,没有讲到核心价值观呢?我认为核心价值观的产生,绝对不是一个或几个人提出一个概念就能被社会所接受,它需要全社会的智慧来形成一个共识。所以这次提出核心价值体系来,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空间和要求,要我们研究究竟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1 观。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需要这么一个反刍的过程,先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再往前走,那需要全社会的智慧。

第二个问题,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基础、条件和要求。

这个问题我只点几个思想点,几个思想点就是几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世界每一个大国崛起的时候,由于打破了既有的国际秩序、格局和运行秩序,导致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必然产生了多方面的感觉不适,或心灵冲撞。为什么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时候,总是发生战争呢?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中国威胁论,使中国继续前进?我想有两点:一是西方要放弃冷战思维;二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要跟世界接轨。假定你的核心价值观和世界总是发生冲撞,你的核心价值观总是局限于民族利益,那你的崛起在别人看来必然是危险的。所以,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也要跟世界接轨。

第二个判断,经历了两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华民族,曾经建立了与政治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儒家文化讲的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形势,这就需要产生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个判断,中国现代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没有生长的土壤,就不会结出硕果。就像孔孟教化理论,它的产生最初的时候是很难推广出去的,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那个时候需要立竿见影的功效,像纵横家苏秦、谋略家孙膑,这些人的思想可以给帝王开疆拓土,所以更容易被接受。而孔孟教化理论,是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慢慢进入文化骨子里面的东西,显然不容易被接受。辛亥革命时期就提出民有、民享、民治,“五・四”运动产生了民主和科学思潮,不久前有人也讲到要恢复儒家文化的问题,这其实都是在寻求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该建立在哪里的问题的答案。还要强调一点,今天是历史上少有的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时期,因为我们党已经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革命党和执政党最大的区别在于革命党是打破一切,而执政党是建设为主,核心价值观是永恒的东西,是建设,你老打破哪有永恒呢?所以,现在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建设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的社会基础。

第四个判断,和谐社会的实现不仅仅是建立多元的宽容,还有多元之中一个主流的精神。只有多元,没有主流,那就必然发生冲撞,冲撞的结果不会冲出社会的和谐。所以,容忍多元但必须有主流精神,这也是呼唤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社会要求、时代要求。

第三个大问题,要认识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表现和折射的民族精神,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究竟是如何表现的?

它不能老在理论层面,它必须进入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有价值。我们不妨讲一些事例来印证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是由政治判断折射核心价值判断的事例。抗战时期,国民党远征军在云南腾冲有一个对日的重要战役,这是抗战时期对日作战不多的反击作战,歼灭了日军一个师团,具体战役我们就不讲了。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讲,当时日军要攻占一个牙口,国民党远征军一个连把守,久攻不下,后来找了当地一个村民,绕道消灭了这个连队。解放后肃反,有人举报这个村民,说他是汉奸。把他抓起来审问,这个村民讲了一句话,说我没有什么错,我是带着坏人打坏人,带着日本人打国民党。那个审问的说,有道理啊!不仅判他无罪,还让他当了生产队长。抗战时期,那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为什么还做出了“带着坏人打坏人”的判断,并且我们还接受了这个判断呢?

二是由对日关系折射价值判断的事例。可以说,近几年来,中日两国的关系,比起八十年代来差距很大,上网看一下,网民只要一谈日本,基本上都是“小日本”、“王八蛋”之类的辱骂。当然,两国关系恶化的原因主要在于日本人的右翼势力。但如果把这个排除在外,就个案来谈问题,是否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和永恒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政治人物,包括学者,在谈对日问题时慎之又慎,不能轻易说日本人还有哪些是好的,否则就有可能被带上汉奸的帽子。《人民日报》的马立诚提出对日新思维,他的新思维,我未见得都赞同,但是网友把他骂成汉奸,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假如把日本人都看成“王八蛋”,日本人里面的好人岂不是太受冤枉了吗?历史上,一个民族把另一个民族当成整个敌人对待的,只有法西斯。虽然我对日本人未见得有好感,但如果判断失去理性,那就是大国小民。日本有一个教授因为南京大屠杀和政府打官司几十年,他对中国友好,你怎么看他呢?东北泄毒案出来以后,日本几个律师团打电话,提出来免费代理和日本政府打官司,给中国索赔,对这些人应该怎么看?狼牙山五壮士跳崖以后,日军指挥官指挥所有日本兵排成几列向五壮士鞠躬,日军的武士道精神我们是 要批判的,但日军的有些精神是否应引发我们的思考呢?国民党上将李梦安的回忆录,讲日军投降的时候把所有的轻重装备擦得很干净,把马匹、马靴、皮鞭等都登记在册。他当时就感叹,这哪是失败的军队向胜利的军队投降,而像是一支军队向另一支军队交接。日军回国的时候也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他感叹,假如这样的民族有好的领导人来领导,这个民族简直不得了。还有一个学者到日本留学后写了一篇文章,讲他有一天到日本异度半岛旅游,回东京时出现几百公里的大塞车,但有几点他没有想到:一是几百公里上行道塞满了车,但没有车去走下行道;二是几百公里没有一个警察维持秩序;三是没有一个按喇叭催促前面的人。他就感叹:如此守秩序、万众一心的民族,真是可敬又可怕!就是说,在日本人的价值观里是否有些东西值得我们这个民族借鉴和思考呢?假如我们一味的绝对化,凡是敌人的一切没有好的,凡是朋友的没有一点坏的,就像“文革”时期一样坚持二元价值观,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坚决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坚决拥护,这种二元价值观绝不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成熟。有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那就不是爱国主义而是民粹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有些事情如果心中没有永恒的价值判断,可能被某些现象所误导。电影《特洛伊》中国王说,对敌人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这就点出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方式问题。宋美龄去世以后,咱们大陆的报纸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行为做了正面评价,外电报道说中共学会了如何尊重对手。这个判断就反映了党的核心价值观在确立的过程中。

三是由对美国的感情引发的涉及价值判断的事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这是不成为疑义的东西,但大家可能知道,美国9・11事件的时候,我们大陆一个记者团在美国,一看世贸大楼被炸,集体鼓掌,美国人称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将他们驱逐出美国,永远不允许踏上美国的土地。几千个无辜的生命烟消云散你还鼓掌?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愤慨,但你想一想,对美国霸权的愤慨你能移植到贫民身上吗?尤其有一段时间,伊拉克战争以后,有一次美国人被恐怖分子绑架了,网民一致叫好,“多抓几个才好,全给宰了”。从网民的评价中感觉好像恐怖分子对中国最友好。后来怎么样了?中国也被绑架了三个人。所以这种由感情引发的、没有是非标准的判断,与我们核心价值有什么关系,折射出什么东西来,是值得注意的。

四是世界游戏规则不同所折射出来关于价值判断的事例。比如说,我们媒体经常讲到,美国的纽约时报登了某某议员和某某学者的文章对中国不友好,反映了美国右翼势力在遏制中国。美国遏制中国是毫无疑义的,但以某一个人的某篇文章来印证这一点,那就小气了。因为你没有看到规则不一样,西方国家的媒体掌握在寡头手里,每个人有言论的自由,我代表我自己发表看法,不是政府的意见。因为政 府管不了媒体,如果美国政府想给自己添彩的话,得出钱,买广告。他不像我们,我们的媒体掌握在党和政府手里,是为了按党的意志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我不觉得这两者哪一个更优越,当然改进是可以的,都要改进自己,但不要说哪个比哪个更好,不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再比如,有一次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到加州去,因为跟州长施瓦星格的行程相冲突,加上理念不一致,施瓦星格说,我不接见布什。他们州长不向总统负责,州长向选民负责。这种政治体制的不同导致游戏规则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讲哪个规则好,因为每个规则的产生与文化有关系的,是建立在特定文化土壤之上的。规则不同,假如你用自己的规则要求别人如何做,那说明你对世界的规则不了解,反映了你的价值判断没有底线,不成熟。我想正是因为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了解世界规则,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断问题,所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到执政能力的时候,特别强调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等。

第四个大问题,构建核心价值观应当着眼哪些要素?

构建核心价值观,我觉得不是搞几个词汇就可以解决的,必须有规则来确定。就是说按照简洁、清晰、易记、深刻和思想容量大的原则,将一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抽象出来。这并不容易。你必须有规则,有基本的要素,才能保证产生出来的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作为一个民族所遵循的东西。不管是民族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判断和制约或者决定哪些是核心价值的要素上,大多数是相近的。所以,这里主要是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谈哪些是影响因素。

第一,必须有普世原则支撑起来。既然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基础的、最永恒的东西,那么这必然与人类共有的东西接轨。你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跟世界相分离,人类共有的文明你不接受,那不行。小平早就讲过人类共有文明的问题,江泽民在5・31讲话里面讲到政治文明的问题,说当政治是一种文明的时候,它是利于人类的。胡锦涛也讲到,借鉴西方的是为了完善我们自己的。过去一般我们都回避普世性,而强调民族的特点。我觉得民族特点是要强调的,但是在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时候,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接受人类的精华,人类共有的文明,比如说对生命的珍视、博爱,那么就不能保证这样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是我们这个民族容易实践的。第二,必须建立在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上。讲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把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面最优秀的东西精炼出来,那就不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了。鲁迅讲过,一个人不能提着你的头发离开地球,文化的血脉是不能切断的,切断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没有生命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一直在延续着,这是许多文化所不具有的特征。所以,我们民族最精彩、最深邃的东西必须要进入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必须满足政党政治的要求。尤其是对我们一党执政的中国来讲,这一点更重要。假如核心价值观不能满足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就不可能被我们党所接受,进而不可能通过党的政治力量把核心价值观推动到广大民众中去。核心价值观必须反映执政党的理念,这一点中华民族跟西方不一样,西方多党执政的时候不能说我的核心价值要满足某一个政党,他的核心价值观是各个政党都必须认同的。

第四,必须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思想和精神世界的最高点,最本质的内涵,它只能崇高而不能媚俗。假定核心价值观反映的精神世界是社会中已经实现的,它就没有号召力,也没有凝聚力,就不会引导民族走上崇高。核心价值观要包含能引导一个民族张扬崇高的精神因子在里面,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产生永恒,产生价值。

第五,必须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时代不是今天某一个结点上的时代,而是由一个个时代共同构建成一个民族的永恒,积淀下来的那个时代。只有积淀下来,共同构成一个民族的历史,这个时代就可以产生最本质的东西。

我想,如果坚持了以上五个标准,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生命力,就能维持长久,就可以作为支撑我们这个民族崛起的精神力量。

第五个问题,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究竟应该是什么?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当然,是不是就这几个要素,未见得,这需要集思广益。

首先,讲民主的问题。什么叫民主?民主其实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朴实的价值观,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不是某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所独享的,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民主的问题是很长时间来比较敏感、争议较大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原本没有回避的必要。1944年毛泽东接见外国记者的时候就讲到,中国最缺的一个东西就是民主,只有解决了民主问题,中华民族才有希望。类似的论述,在我 们共产党人的价值判断里面有很多,不过后来我们走了弯路。这一点,小平早就讲过,说我们更多地强调了集中,而忽视了民主,封建的东西继承了不少,但是民主的开展不够。胡耀邦对这个问题也有大量论述。可以说,从现实社会发展和我们党的政治理念上,以及一些社会表现形式上,我们认识到了民主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讲几个细节,一个细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第一次集体学习就是学《宪法》,体现出强烈的宪政意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说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党的理论的重大突破。因为以前我们讲,我们党的理论是人类最科学的理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就意味着不努力也有这种权力,有合法性。但提出不是与生俱来,意味着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够获得合法性。这就改变了我们的价值判断。尤其是怎么执政、党内民主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了。

再一个细节就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宪政理念和行为方式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胡锦涛总书记上任后,第一个镜头就征服了我。什么镜头呢?他被选上党的最高领导人以后,站起来向在场的代表鞠躬。大家看一下,历史上我们选出的领导一般都是挥手,而胡锦涛呢?鞠躬。一个鞠躬就反映了他的理念,我说胡锦涛大有当年华盛顿的风采。华盛顿当年怎么交接权力?他按照法国开国元勋杰裴逊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交接仪式,向在场的议员鞠躬,而议员手触帽沿还礼,这折射出权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胡锦涛后来的执政理念也正体现了这点:,我的权力是大家给我的,你们信任我,我只有努力工作,不负大家的期望。

有时候,某一个观点,某一句话,反映了理念和判断。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们宣传了一个英模,他曾经提了一个观点,说自己是上不亏党,下不亏民。我跟他关系不错,他一提出来这个观点我就不认同了,我说党怎么跑到上面去了,人民怎么跑到下面来了呢?那不对呀,党是公仆啊,公仆在主人上面你怎么服务啊?你只能在下面才能当仆人啊!公仆这个概念哪里来的?那是西方的概念。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那些商人打仗,抓了一些俘虏,就让这些俘虏做公众的仆人,他们没有工资,真正的做仆人。两千年前,孟子就讲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党不能跑到上面去,现在我们党提出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很好。胡锦涛和温家宝执政一年多以后,就征服了全国人民,亲和力很强,这与他们的行为有关系。你看开会的时候,胡锦涛跟普通代表一起坐在下面。胡锦涛到外地去接见当地领导 干部的好多细节就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比如说人家专门将一个大凳子放在中间,上边贴上“首长”,他要求搞成一样的凳子,写上胡锦涛。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好多地方都是最大的写上首长,不要总是首长、首长的叫,名字干吗用的?不就是叫的吗?温家宝总理也是这样,到云南地震灾区一个地震帐篷前问一个老人,我能不能到你帐篷里面看一看,得到允许后,他进去了。按照我们的价值观,一般不需要这样,是领导直接进去就是了,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官本位的社会,国家领导人走到哪里谁敢不让看啊。总理这样问候一个老人,就告诉我们,小人物也需要被尊重。可以说,他们两个人以简单的行为反映出了深厚的理念。

领导的执政理念和行为也是与时代互动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前了,民众对民主的诉求已经很高了。我们看一下,湖北佘祥林因“杀妻”被关11年,结果妻子张在玉却回来了。湖北地方政府觉得这个事情很丢脸,为了不让记者采访,警察老干预。有一天张在玉接受采访的时候,警察去了。张在玉说什么呢?她说你有什么权利审查我的朋友?一个农村的妇女,她敢于对那些执行公权力的警察喊出这样的话来,反映这个时代进步了。看看人们怎么表达对领袖的感情,你就会知道现在时代是什么时代了。毛泽东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是喊毛主席万岁,那是仰视。到了邓小平时代,小平你好!平视了。到了现在,你看胡锦涛时代,互联网上尽是“胡哥,我们拥护你!”我相信,胡锦涛看了肯定高兴,都把他当哥们儿了,那感情能不好吗?亲近感对领袖人物是难得的一种力量。

以上讲的这些话还是属于浅层次的,我们未必不可以往深层来看民主的必要性。2005年我在美国,正好当时湖南搞超级女生评选活动,美国的华人报纸对这个评价很多,不仅就事讲事,还讲到了中国的政治心态。怎么说呢?一般我们总讲,中国不适合搞民主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民主的传统,中国人的素质太低,搞民主,他们承担不了这个责任。但超女现象引发很多人思考了,超女是4亿人观看,千万人参与,800万人投票,那些“粉丝”为了给偶像拉票,都跑到街上去了,没有发生肢体的冲撞等恶性事件。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不是中国人不会搞民主,是给不给机会的问题。

还有从世界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千美元的时候,是公民的维权意识、参政意识和参政热情最高涨时期,中国正在进入这个阶段。西方人讲,一个人没有饭吃的时候,就一件事要做,就是找饭吃。有了饭吃以后,就生出许多事来。民主、自由、人权、宪政、博爱,等等。改革开放之初,经常有一些领导不理解老百姓为什么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就骂娘。其实这恰恰符合规律,人没有饭吃 的时候,还跟你搞什么民主啊,你满足我吃饭就行了,吃饱肚子为第一要务,但有了饭吃以后,他就有时间讨论民主,就要判断问题了,比如说他就考虑,我碗里的肉和你碗里的肉,数量有多大区别,质量有什么不同?尤其是,我的肉和你的肉都怎么来的?我的肉是劳动所得,你的肉是靠你的权力寻租,那就不行了。所以,只有有了肉的时候,才会来讨论肉的量、质什么的。香港媒体就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领导者不再是权力的拥有者,而是权力的执行者,既然没有“解放者”和“大救星”的权威,那就只能通过沟通、协调、平衡、妥协来实现领导。这话就说得很深刻了。

所有这些,造就了我们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民主和法制。以民主开头,这是时代要求的,更是人类共有的。当然,民主的模式是什么模式?没有范本,不能说西方的民主是最民主的,但民主本身是没有错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最初旗帜和手段。蒋介石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是不要民主的,而毛泽东是带着常委、将领们进行民主讨论的。所以说,中国共产党胜利是得力于民主,这一点不管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还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看,都必须是第一位的。

其次,关于平等的问题。平等也是普世的价值观,这一点我们是从西方借鉴来的,因为我们封建历史上的等级制度是没有平等可言的。为什么平等出在西方呢?这是有原因的。西方的民主平等、人权自由基本上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历史上不适应农耕。不适应农耕怎么生活呢?他就出海贸易,海外贸易的特点是平等的主体,自由交换,为了维护利益,还得设计规则,这就造就了古希腊文明的平等。所以,平等是我们借来的,但借来不要紧,关键是要认识到平等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为什么它要进入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一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有强烈的草民意识。这是不平等的重要体现,导致了我们对生命的漠视。有一次我看一个电视节目,记者采访东北那边一个系列杀人案的案犯,记者问,你杀人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他说,跟杀猪的感觉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成长道路上,人格和生命被践踏过,他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哲学家黑格尔讲过,在东方国家,尤其在中国,只有一个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谁呢?皇帝。看古装戏,皇帝让臣死的时候,臣还要谢主龙恩,生命都不能维护,何言平等呢?共产党执政以后,封建的东西消灭了不少,但人们骨子里面的草民意识仍然存在,至少在部分人那里是存在的。电影《焦裕禄》里边那个县长讲,死几个人算什么,关键是我们不要犯政治性错误。生命在他那里,比政治性错误要轻的多。山西那边小煤窑出事以后,上百个生命困在下面,领导在那里研究责任在谁,先搞清责任以后再救人,生命是无所谓的。上次我看到一个国家部委的领导在云南那里发火,说有一个地区的领导 讲,我们这个地方收入很低,不能按照国家死一个人给20万的标准,我们这里只能给五千块钱,几百斤粮食就不错了。你这次给多了,将来就不好办了,很多人都来要。言外之意似乎给钱多了,大家就会争着去死一样。那个领导很生气,他说,那给你20万你死不死?现在,有些领导潜意识里把老百姓的生命看得很低,有这种意识存在怎么讲平等呢?不存在平等。所以,这方面我们需要好好的强化。

这一届党的领导集体为什么能够受人敬重呢?很多理念讲出来以后根本不需要统一思想,科学发展还需要统一思想吗?就应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还需要统一思想吗?人是最宝贵的,离开人还讲什么呢?过去我们为什么强求主义,就是在主义和人之间摆不清楚,老把主义当成目的,把人当成手段,只能造就既得利益集团。人是目的,主义是手段,推出的结果必然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需要关注我们,珍惜我们,这根本不用去强求思想的统一了。这一点反映了执政理念有了亲和力,会实现很多原本实现不了的东西。

二是缺乏平等基础上的人格尊严。结果是,失去了道德张扬的内驱力。你想,在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工作分高低贵贱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不在一个起点,怎么去张扬道德?这方面,我们是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的。比如,我们老说美国有种族歧视,这种批评不能说不对,但肯定是不准确的,美国是有种族歧视的心理,但在美国种族歧视是大罪,即使有人心里有想法,也不敢说黑鬼之类歧视的语言,说完就等着坐牢。而且,黑人在美国的地位并不低,比华人还高,你看纽约打扫卫生的都是黑人,这些提供公共服务的岗位工资很高,华人一般拿不到。美国的主流社会,包括电影电视里面,露面除了白人就是黑人,亚洲面孔很少能够进入。所以,我们对有些问题的认识需要更正。

有个美国记者在大陆半年以后,接受《凤凰周刊》的采访,他说我原以为中国是最平等的社会,但来了以后一看不是这样,“哇!这里还有封建主义。”他用感叹词“哇”了一下,说在西方国家,一般来讲税收是从富人兜里掏钱给穷人用,我看中国怎么是从穷人兜里面掏钱给富人呢?政府老带着政法机关帮着富人搞开发建房子,搞拆迁,这不是帮着富人从穷人兜里掏钱吗?他这个评价准不准不好说,但至少可以说,人分三六九等等不平等问题在我们社会是很严重的。不平等就没有人格独立,这是毫无疑问的。开两会时,经常看到某一个代表对着电视镜头说我激动啊,非常激动啊。我就着急,你激动什么呀?你是来干什么的?建言献策的。你一激动就发晕,那还建什么言,献什么策呢?当然,这几年激动的人少了,很多人开始理性地建言献策了,但个别人还在激动过程中。我们的高层领导有时候也习惯于 这样,这点带来的危害很大。香港的陈冯富珍当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这是目前华人在世界公共事务中担任的最高职。为什么中国人在世界上当署长的很少?这与没有独立人格有关系。凡事都得请示领导,什么事都不敢作主,久而久之,没有个清晰的形象,怎么会当选呢?在科学界的1500多个一二级学科里面,一级学科中只有一个中国人当主席,二级学科中总共也才2%的中国人担任主席,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平等的基础,没有独立人格,没有个人的形象张扬,遇事不敢决策,什么都得向国内请示,这怎么做得了世界公共事务的领导职务?

三是家天下。这使道德张扬和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无所依附。孙中山先生早就讲过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为什么?这涉及到人本的问题。大清王朝没有国旗,打黄龙旗,没有国歌,唱采茶歌。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既然,国是你家的,我干吗为你去牺牲生命啊?所以,鸦片战争也好,八国联军也好,一两万人打得几十万八旗军丢盔卸甲。还有,封建统治不在意人民的利益,中国的教育和西方教育一个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欧美国家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义务教育立法,我们比别人晚一百多年。我们立法以后,违法比比皆是。有人曾经力倡教育产业化。教育怎么能是产业呢?教育是民族的未来,到现在咱们还容忍成千上万的孩子上不起学,这有问题。现在媒体总在倡导大家献爱心资助学生,献爱心这是需要的,我自己也在资助学生。但话又说回来,中国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靠献爱心能解决吗?解决不了。历史上,中国是资源贫乏的社会,每一个家庭孩子的成长,有时候靠一个家庭的经济是支撑不了的,得靠一个家族。在他成长过程最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关爱的时候,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那他成长起来后,爱往哪里延续呢?只能是他的亲人,而不是社会,这也是我们社会缺少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以上三个特点,导致我们很多人的精神上没有了崇高和圣洁,大家习惯于圆滑,功利意识很重。讲一个小幽默,说有一个单位考核干部,找了四个群众评价这个干部。大家评价都很好,四个人的评价是什么?一个是立场坚定,第二个作风顽强,第三个手脚勤快,第四个精力充沛。四个人刚讲完,考核组讲,这个干部已经被双规了,你们大胆发言。四个人马上改口,怎么改呢?甲说我刚才讲的立场坚定是就独断专行而言的;乙说我刚才说的作风顽强是就他跑官要官而言的;丙说我刚才讲的手脚勤快是指他明抢暗偷,中饱私囊;丁说我刚才讲的精力充沛是指他寻花问柳,一天两次。你看这四个人,有原则吗?没有原则。所以,现在很多人判断问题完全是建立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之上,没有公正。

关于平等的问题我还想做几个判断,供大家参考。美国总统卡特进白宫的时候,《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他的母亲,说你的儿子由花生地进了白宫,你是否为此而骄傲?卡特的母亲讲,我是为此而骄傲,但我也为另一个儿子而骄傲,我另一个儿子仍然在花生地里种花生。这就是西方的平民心态。为什么平民心态在西方做得好,我们做得不够呢?这与古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有关系。第二个判断是,随着政治文明向前推进,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平民意识也会越来越好,领导干部会越来越走向平民化。第三个判断,由于文化的原因,这条路将走得很艰难。现在有个现象,在平民化这方面高层领导做得好,官不大、有点权力的人做得不好,有的还很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过某个县的局长,他兴奋地讲,“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些人感觉很好,只要超过别人,就有很强的优越感。给领导开专车的司机的优越感一定比开公车的司机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西部有一个自治区主席的司机拉着自治区主席过火车道的时候,火车来了,不让车走。不让我走,谁敢?警笛一拉,走!“咣”一下,自治区主席没了,他也没了。以上讲的几个判断,反过来还是强化平等,因为平等对一个民族的成熟,对一个社会的公正都是基础和奠基的作用。

第三,关于公正的问题。公正就是公平和正义,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们党倡导的和谐社会基本构成所在。没有公正,一个社会也就没有和谐可言。在利益分配过程中,没有公正就会产生权力寻租。现在我们社会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是什么呢?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这就造就了分配不公正的问题。没有公正,社会的安定也就不存在。为什么我们社会里的群体事件越来越严重?现在是社会上只要在公共场所出现了官员和平民的冲突,认识不认识的,你放心,呼的一下,绝对向着平民。为什么呢?公正问题没有解决,老百姓总觉得你这个分配有问题,不管事情是非曲直,都向着弱势群体。这就引起我们执政党的思考,不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社会的矛盾冲突就不会减弱,最后导致我们就不会走向和谐。公正的问题其实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到什么程度才敢说成熟了呢?北京这边有一个小学生的母亲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说北京的教育不公平,清华北大招收北京的学生很多,外地人进北大清华很难。她说这是教育的不公平,虽然我的孩子可以从中获益,但是我孩子可能在另一个方面付出代价,公正和公平是我儿子的未来,也是我们大家的未来。也就是说在不公正、不公平的制度下,可能我们在这个方面获益了,但在另一个方面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所以,公正是一个社会的基础,是每一个人必须追求的。

第四,关于互助的问题。互助应该说是我们社会一直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里也讲到互助,互助本身没有必要阐述,但互助过程中我们是存在误区的。我们谈帮助别人似乎很神圣化,包括对我,我24年资助那么多学生,显示了境界的高尚。坦率讲,我觉得我的境界是很高的,这个毫不含糊,因为我觉得是修养自己,享受一个明净的心灵。但是如果把帮助别人神圣化,大可不必,神圣化造就的结果不是大家都去做,而是有可能大家都不去做。其实,帮助别人是一个底线,是人性的闪光。过去我们对雷锋精神政治解读过多,人性的光辉解读太少,其实它里面最有震撼力、最有永恒价值的是人性的光辉,结果是让做点好事成为不得了的事情。

我到欧洲和美国,有几件事让我很感慨。比如我们在法国,夜里11点多打车找不到宾馆,正好碰到法国人一家人开着车,知道这个事情以后,马上开车把我们送到那个地方,连车都不下,直接就走了,根本不需要你感谢。在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我儿子调皮捣蛋,把腿摔伤了,流了血,过来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年轻母亲,说“亲爱的,没关系”,拿出消毒纸巾给他擦,然后用药一抹,根本不需要你感谢,自然的就走了。他们觉得我帮助你是应该的,是人性的体现。有一次,一个高层领导在北京约了各界名流到郊区踏青,把我加入到邀请行列里面,这个领导把我介绍给别人的时候,说我是学雷锋的典型,受到江主席多次接见。我说首长,你能不能不说我是学雷锋典型,说我是个学者行不行?你说我是学雷锋典型,我觉得我有病。为什么我觉得我有病?是我们宣传出了问题,误区太大,将政治的图解过于张扬,而人性的东西没张扬,让人感觉学雷峰的人像有病。我们中国的自杀率是世界的2.3倍,为什么自杀啊?得不到帮助,精神压力过大。转型期本身就容易导致人们压力过大,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关爱不够,就容易出问题。这东西有时候一个微笑都能解决了,我们为什么那么吝啬呢?

有人曾经问我,你给学生寄钱的时候,一次几万块钱,那时候想起了什么?我说那时候什么也没想起,也没什么感觉。如果每次寄钱的时候就起了什么,我多累啊!,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吗?我觉得该这么做,做的过程有净化的感觉,不是挺好嘛?有人喜欢花钱去歌厅里面找刺激,我进去不舒服,给学生寄钱我舒服,我干吗由舒服变成不舒服呢?你愿意到歌厅去你去,我愿意寄钱我干我的事,这都是不同的价值观带来的。不能否认这里面有境界问题,但这个问题总起来讲确实应该由人性化来解释。

还有一个文化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讲封建历史上也好,儒家文化也好,反复强调互助的问题,但互助之风没有得以兴起,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重私德,不重公德。私德强调勤奋、俭约、孝敬,等等,这都很好,但对互助、守信等强调得不够。大家知道元代大戏剧家写了《窦娥冤》,窦娥临死时许了三个誓愿:血飞白琏、六月飞雪、楚州大旱。其中有个细节,上刑场时她提出来绕道走,不要让她婆婆看见伤心。她对亲人关心得无微不至,但许愿楚州地区三年大旱,这样要饿死几

十、几十万人来震惊皇上给自己伸冤,这是重私德不重公德,而她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是我们的文化重私德不重公德的反映。所以,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互助这方面加强,这也是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讲的有些观点可能有偏颇之处,那不要紧。我的观点是,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人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要化有限为无限,只能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脑袋思维,用你的心灵去感悟。再说,我讲错了,只要引发你正确的思考,就达到了需要达到的目的。

好,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2年美国大片范文

2012美国电影(所列日期均为美国当地上映日期)

科幻奇幻

1.20黑夜传说4 2.10地心历险记2 2.17灵魂战车2 3.2女巫猎人 3.23饥饿游戏 3.16魔镜

3.30诸神之战2 5.4复仇者联盟 5.18战舰 5.25黑衣人3

6.1白雪公主与猎人 6.15杰克与巨人

6.8异型前传:普罗米修斯 6.22吸血鬼猎人林肯总统 7.3超凡蜘蛛侠

7.20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8.3全面回忆 8.10温暖的尸体 9.14生化危机5 9.28环形使者 10月份云图 12.14霍比特人1 11.16暮色4 11.12地球引力动画

3.2老雷斯的故事(卑鄙的我团队)

3.30神奇海盗团 6.8马达加斯加3 6.22勇敢雄心 7.13冰河世纪4 8.17通灵男孩诺曼 10.5科学怪狗

11.12破坏王拉尔夫 11.21守护者的崛起动作

1.20制胜一击(女版碟影重重)1.20红色机尾(乔治卢卡斯)1.20科里奥兰纳斯 1.27人狼大战

2.10藏身之所(丹泽尔华盛顿)2.17勇者行动(海豹突击队)3.16龙虎少年队

4.6白昼冷光(布鲁斯威里斯)4.13爆头(史泰龙)

4.27暂告安全(杰森斯坦森)6.29特种部队2 8.3碟影重重4 8.17敢死队2 9.21新特警判官 10.5飓风营救2 11.9007系列

11.2147浪人(基努李维斯)12.21 猎人杀手

12.21 僵尸世界大战(布拉德皮特)

12.25被解放的迪亚格(昆汀,小李)喜剧

4.6美国派4 4.20惊声尖笑5 5.11独裁者 7.27邻里联防文艺

4.20湿地传奇(黑帮史诗)4.20末日情缘 5.25月亮升起王国 9.14逃离德黑兰 10.19匪帮传奇

11.21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12.21少年皮的奇幻漂流(李安)秋冬安纳卡列尼娜

12.25了不起的盖茨比(小李)歌舞

6.1摇滚年代(阿汤)7.27舞出我人生4

12.7悲惨世界(休杰克曼)惊悚 1.13隔绝

1.27窗台上的男人

2.3黑衣女人(哈利波特)

2.24踪迹难寻 3.9乌鸦

4.13林中小屋

5.11黑影(约翰尼德普)8.24致命急件 8.24险恶

8.317500航班 8.31恶灵入侵 9.28野蛮人

10.5德州电锯杀人狂 10.26万圣节

另外还有科幻类 4.4钢铁苍穹 2.3编年史 10.5科学怪狗 2.10完美感觉 1.13隔绝

4.20在世界末日前找个伴 4.20封锁(吕克贝松)7.27街坊哨兵 ?抗体 ?翻天寻爱

3.9到也门钓鲑鱼

第五篇:美国大片《南极大冒险》观后感

南极最多的是冰雪,《南极大冒险》里最多的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下面是写写帮文库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美国大片《南极大冒险》观后感

我看了《南极大冒险》后,学到了不少东西,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要是讲了一家人去南极冒险的故事,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遇到暴风雪或在冰洞里迷了路,看着看着我仿佛进入了万年冰的世界,这里面的内容不仅好看而且里面漫画很搞笑,看着看着我就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在这同时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之前我一点也不了解南极,可是现在我对南极有了一些了解,首先我知道了南极也是有海市蜃楼的,原来我以为海市蜃楼只会出现在海上和沙漠里,这种自然现象在南极还会有南极光和暴风雪,我最感兴趣的是南极光,这是令人佩服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从极光我想到了雨后的彩虹,这些美丽的现象真是太神奇了,以后我会多观察一些自然现象。

在南极这样难以生存的地方,还生存了一些动物――企鹅。帝王企鹅是企鹅中的极品,它长着厚厚的毛,而且它很会抚养下一代,所以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我们人也一样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这里面的主要人物有毛毛、咪咪、爸爸、姑姑(咪咪的妈妈)。其中毛毛最调皮,总是给人帮倒忙。而他的爸爸确有强烈的责任感,带领大家求生,还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求生技巧。所以我们要学习毛毛的爸爸,千万不能学毛毛总是恶作剧哦!在这里我悄悄告诉你,南极是个美丽却危险的地方,那里有爱子心切的帝王企鹅,有散发着青色光芒的冰床,有危险的裂缝……那里没有地方住,要自己砌冰窖;没有水喝,要自己煮冰块喝;如果没有食物了就只好把冰山想像成吃的,望梅止渴,以解饥饿。在南极生活不仅需要丰富的智慧,还要有丰富的生存经验和乐观的心态。

科学在我们眼里是那么深奥难懂,是那么遥远,但这剧里《南极大冒险》却把严肃难懂的文字变成了幽默夸张的图画故事。真是因为这样,《南极大冒险》让我们爱上科学、为大自然的神奇而赞叹不已。

我希望所有小朋友像毛毛一样有乐观开朗的个性,像咪咪一样拥有渊博的科学常识,像爸爸一样有丰富的极地求生技巧,像姑姑一样有着敏锐的反射神经!我通过这本书,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冷静、勇敢,做事不慌不忙,要好好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美国大片《南极大冒险》观后感

很喜欢狗,或许是两年前养的狗不幸夭折,它留给我的无尽美好回忆也或是悔意吧,让我对狗有一种深深的感情。6月1日我随学校走进了衡山电影院,看完这部“棒极了”的影片——《南极大冒险》。

刚听到这个名字,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描写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探险队被困在冰冷的洞窟里,想办法求生、等待救援的电影。事实上远非如此,这部电影充满了温情。影片中,8支活泼可爱的雪橇犬感动了我。他们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独立求生、照顾同伴、忠实地等待着自己的主人……

我有好几次眼泪都充盈了眼眶,因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我想我不需要细细地描述他们的独自生存175天的每个细节。我想说的,只是我感动的瞬间:6个月的生活,完全靠它们自己。虽然也有离开、有受伤,但是它们感觉像是一家人,一起行动、一起捕食、一起休息,缠缠绵绵绕天涯。当走失的迈克斯遇到凶猛的海豹掉头离开时,当它看见大家又回来找它时,勇气又重新回来,它勇敢地冲向海豹,从它的嘴边,抢了一块鲸鱼肉。我原本以为它是想给大家一起吃的,结果却上演了一出“调虎离山”。迈克斯引开了海豹,为了饥饿的伙伴们能够去多吃一些肉。海豹在冰层下面追赶迈克斯,迈克斯的影子在冰面上奔跑。

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揪得紧紧的,我怕海豹会顶破冰面,我为迈克斯的命运而担忧。结果却是海豹折回去了,从水里跃起,咬伤了玛雅的一条腿。其他的狗狗一拥而上,打退了海豹。迈克斯开始带领其他狗狗出去猎食,但是每次都还是将所有的食物让玛雅来分配。此时,我不禁想起,我们人类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如此重情重义吗?还会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找寻食物,饥饿的自己却要将食物让给受伤的伙伴?会自己用生命作赌注去诱饵吸引敌人来保护同伴吗?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讨论过多其实没有太多的意义了。我们是不是需要静下来想一想?

狗狗们的团结、智慧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精华,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我感动于它们的友爱,感动于它们的无私,感动于它们的单纯,感动于它们的坚持……我们人类都应该有所体会,做人要无愧于心……

南极大冒险电影观后感

看了《南极大冒险》这部美国大片后,首先为科学家对工作的执着态度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而震撼,原来这种南极大冒险有时会让人的抗拒能力达到极限,这是对极限的一种挑战,当身居零下三十多度甚至五十多度时的南极,人还得外出工作,为了搜寻一块坠落在南极岛上的神秘陨石,冒着掉进冰窟窿和被海豹吞食的死亡危险。我不得不为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而感动。

一是敬佩雪橇犬的精明能干的能力。当在去墨尔本山的路上,麦克莱伦博士不慎掉入冰川裂缝中,但是八只聪明能干的雪橇犬很快便将其救出,这是狗狗们的第一次精彩表演。在返回考察站的途中,尽管麦克莱伦博士再次骨折陷入冰窟窿,然而杰瑞的临危不乱的指挥和玛雅的正确战术实施,非人所能做到的方法,使得其幸免于难。终于,顶着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他们平安地回到了美国考察站。

二是羡慕雪橇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25年来的最大暴风雪席卷南极,为了安全,包括杰瑞在内的考察站科学家们都必须乘小飞机撤离。飞机的空间实在过于狭小,杰瑞不得不将与他相依为命的八条雪橇犬暂时留在南极冰原上。在主人不在的时候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协助一起挣脱束缚,一起觅食,共同生存。

三是学习雪橇犬的单纯忠诚的思想,当杰瑞指定玛雅当头领时,一切行动都听她的指挥,包括觅食后也由她来分配,尽管是谁找来的还归谁,但他们之间必须履行这个程序,即谁找来食物一起摆放到头领的面前,再由头领将这分配给找寻者。没有觅食的雪橇犬是分不到食物的,当生病不能觅食的却能得到赏物。当玛雅在一次觅食中不胜负伤,最后没有办法当头领时,她会主动让位,由迈克斯接替她的位置并履行领导和组织的职责。

四是学习雪橇犬的团队精神,它们很有组织纪律性,职责分工明确,合作精神也非常好,遇到敌情,不危惧,会共同应对,它们凭着超凡的耐力、勇气和集体的力量坚持生活了175天,直到人们回到冰原将它们接走,虽然8只狗狗最后只剩下了6只,但它们不会轻易让一只狗掉队。

五是学习杰瑞的诚实守信的精神,他对雪橇犬的承诺,即来带他们离开南极,由于种种原因,原来讲好来接雪橇犬的人一个个不能履行承诺,也有的不能理解杰瑞的举动时,是杰瑞的坚持和到处游说感动了很多人,才致使他们一起与杰瑞克服种种困难,冒着危险回到了南极,终于接走了雪橇犬,在杰瑞重返南极与他的爱犬见面时,说实话,当迈克斯带领着群狗冲向杰瑞的时候,当迈克斯带着杰里找到已经期盼多时的玛雅的时候,伴随着那久别重逢的音乐,不轻弹的男儿泪确实已经满眶打转了,这种感情相信世上的人都少有啊。同时我也为杰瑞的诚实守信而感由衷的敬佩,此人对狗都能做到这样,对工作、对人更会如此,所以我们也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世界上总会值得你去冒险的东西”--对于麦克莱伦博士来说,是他的事业;而对于杰里来说则是他的“挚友”。对雪橇犬来说,是它们的生存及执着。而对我们来说,也应该为家人、为朋友、为工作等等有所付出。

南极大冒险电影观后感

看了《南极大冒险》这部美国大片后,首先为科学家对工作的执着态度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而震撼,原来这种南极大冒险有时会让人的抗拒能力达到极限,这是对极限的一种挑战,当身居零下三十多度甚至五十多度时的南极,人还得外出工作,为了搜寻一块坠落在南极岛上的神秘陨石,冒着掉进冰窟窿和被海豹吞食的死亡危险。我不得不为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而感动。

一是敬佩雪橇犬的精明能干的能力。当在去墨尔本山的路上,麦克莱伦博士不慎掉入冰川裂缝中,但是八只聪明能干的雪橇犬很快便将其救出,这是狗狗们的第一次精彩表演。在返回考察站的途中,尽管麦克莱伦博士再次骨折陷入冰窟窿,然而杰瑞的临危不乱的指挥和玛雅的正确战术实施,非人所能做到的方法,使得其幸免于难。终于,顶着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他们平安地回到了美国考察站。

二是羡慕雪橇犬的团结友爱的精神,25年来的最大暴风雪席卷南极,为了安全,包括杰瑞在内的考察站科学家们都必须乘小飞机撤离。飞机的空间实在过于狭小,杰瑞不得不将与他相依为命的八条雪橇犬暂时留在南极冰原上。在主人不在的时候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协助一起挣脱束缚,一起觅食,共同生存。

三是学习雪橇犬的单纯忠诚的思想,当杰瑞指定玛雅当头领时,一切行动都听她的指挥,包括觅食后也由她来分配,尽管是谁找来的还归谁,但他们之间必须履行这个程序,即谁找来食物一起摆放到头领的面前,再由头领将这分配给找寻者。没有觅食的雪橇犬是分不到食物的,当生病不能觅食的却能得到赏物。当玛雅在一次觅食中不胜负伤,最后没有办法当头领时,她会主动让位,由迈克斯接替她的位置并履行领导和组织的职责。

四是学习雪橇犬的团队精神,它们很有组织纪律性,职责分工明确,合作精神也非常好,遇到敌情,不危惧,会共同应对,它们凭着超凡的耐力、勇气和集体的力量坚持生活了175天,直到人们回到冰原将它们接走,虽然8只狗狗最后只剩下了6只,但它们不会轻易让一只狗掉队。

五是学习杰瑞的诚实守信的精神,他对雪橇犬的承诺,即来带他们离开南极,由于种种原因,原来讲好来接雪橇犬的人一个个不能履行承诺,也有的不能理解杰瑞的举动时,是杰瑞的坚持和到处游说感动了很多人,才致使他们一起与杰瑞克服种种困难,冒着危险回到了南极,终于接走了雪橇犬,在杰瑞重返南极与他的爱犬见面时,说实话,当迈克斯带领着群狗冲向杰瑞的时候,当迈克斯带着杰里找到已经期盼多时的玛雅的时候,伴随着那久别重逢的音乐,不轻弹的男儿泪确实已经满眶打转了,这种感情相信世上的人都少有啊。同时我也为杰瑞的诚实守信而感由衷的敬佩,此人对狗都能做到这样,对工作、对人更会如此,所以我们也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世界上总会值得你去冒险的东西”--对于麦克莱伦博士来说,是他的事业;而对于杰里来说则是他的“挚友”。对雪橇犬来说,是它们的生存及执着。而对我们来说,也应该为家人、为朋友、为工作等等有所付出。

南极大冒险电影观后感

在地球上,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最干净,没有污染;最纯洁,洁白如玉;最安静,没有噪音;最安全,没有暴力。但那里风最大,天最冷,雪最多,冰最厚,狂风能把人吹上天,雪可以把人埋起来,巨大的冰缝可以把人和汽车一下子吞进去。这个地方就是――南极!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巨大的陨石,五颜六色的极光,神秘的北纬30度十分好奇。在我心目中,南极是大陆七姐妹中最高大、冷酷、纯洁、美丽、神秘莫测、桀骜不驯的,它一直披着洁白的婚纱,亭亭玉立地站在地球的最南端,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大千世界的风风雨雨,屹立于天地之间,超然于人世之外,以其特有的潇洒、冷漠吸引着众多探寻者的目光。

《南极大冒险》这部影片仿佛让我置身于我渴望已久的冰雪天堂――南极,影片为我们讲述了8只雪橇犬与人类之间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个南极科学考察队里,有8只雪橇犬,其中一只领队犬玛雅生性机灵、聪明,经常为主人办事。科考队里新来了一位博士先生,由于对南极的冰上陷阱不了解,两次掉进冰窟窿,都被勇猛的玛雅救了上来。美好的生活总有尽头,一次科考队接受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不得不立刻离开,无暇顾及8只雪橇犬,只好把它们留在原地,希望它们能够独立生活。果然,它们不负众望,独立生活了200多天。在这些天里,它们曾被凶猛的海豹袭击,也曾尝到亲手捕获猎物的快乐。它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靠着它们的智慧和团结坚持下来,当主人返回时,雪橇犬又回到主人身边,重新开始了快乐的生活。

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的眼睛始终是湿润的,这部影片的每个细节都震撼着我的心。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说,狗是最聪明最有灵性的动物之一。它们在环境恶劣的南极独立生活了200多天,甚至人类都很难做到。尤其是领队犬玛雅,在食物非常少的情况下,主动把食物让给了同伴。在遇到海豹袭击时,它奋不顾身,掩护同伴安全撤离,自己的左腿却被海豹咬掉,顿时鲜血直流,但它毫不畏惧,一直与海豹抗争到底,才拖着鲜血淋漓的伤腿回到队伍中。我被雪橇犬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下载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 公方彬(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生意义:美国大片的永恒主题--- 公方彬(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_《爱心永恒》主题婚礼

    《爱心永恒》 X X . X X 婚礼主持词(背景音乐起)女:尊敬的各位来宾男:各位朋友:合:大家上午好!女:当“和谐中国”----2007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男:当“盛世中国”----圆百年梦想......

    学习是永恒主题[范文模版]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 通过这次网上培训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这次培训不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自身素质和修养,还为我们解决了实际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我......

    师德——教师永恒主题(精选合集)

    师德 —— 教师永恒的主题在我那颇为贫乏的词库里,我实在找不到更为确切的词语来概括我今天的主题,我把它取名为追求,爱心,职责。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由学生......

    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

    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 当全市人民阔步迈入“十一五”之际,济宁的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首要的必须把解放思想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以新的思想大解放推......

    记叙文永恒的主题

    记叙文永恒的主题 自责、忏悔、遗憾和愧怍------永恒的主题训练目标: 1、学会反思,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学会提升自己!学会感恩!博大的胸襟.才会有真诚的自责、忏悔、愧怍。 2、继续......

    责任,领导干部永恒主题

    责任,领导干部永恒的主题莱城区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刁玉照今年以来,莱城区按照“三高一大”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加速、整体提升的良好发......

    安全、永恒的主题

    安全,永恒的主题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对于我们来说,安全意味着一切,安全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它的意义,在于电气设备及辅机的稳定运行,更在于家庭的幸福光明。不讲安全,哪怕......

    永恒的主题-爱5篇范文

    永恒的主题——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作为学校代表能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探讨师德经验、工作方法,感到非常高兴。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只是把十多年来在工作中发生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