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书评(范文)

时间:2019-05-13 06:2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书评(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书评(范文)》。

第一篇: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书评(范文)

历史风云中的家族命运

——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

滕延秋

对于钱理群教授,在中文系读书的数年间,我于文学研究中了解颇多,尤其是先生在鲁迅研究中的独领风骚,甚至于还能从一些微博网站上知晓他曾在《三毛流浪记》中饰演过一个小角色的“八卦”消息。毕业以后从事基础教育,更了解到原来先生在北大退休后,转战中学教育,不禁让我这个一线教师升起油然的敬意。但是,尽管如此,我对于他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却知之甚少。

对于中国在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一向自诩熟悉历史的我更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熟知国共两党在二十世纪里经历的数次分分合合,也知道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随着国民党政权移居台湾。但是,我几乎从来不曾有机会去思索这历史的变幻中普通家庭和个人的命运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所以,对于钱教授,其实自己关注更多的是他的思想光环,而对于百年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我所了解的都是群体的命运,却忽略了个体的经历。在这一点上,漓江出版社最新付梓出版的钱先生的《我的家庭回忆录》弥补了自己在他的家庭背景和关于上世纪历史认知中的许多空白。

诚如钱教授在此书的序言《遗忘背后的历史观与伦理观》中所说:“政治家们、历史家们经常出于不同的目的与需要,在各个场合谈论20世纪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的历史,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理会这分分合合的历史对由于种种原因参与其中,或受到牵连的个人与家庭的命运的影响,以及更为深远的心灵的影响。”

钱先生的《我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时代背景中的心灵传记,有回顾,有反思,提及了钱氏家族,但是语焉不详,而《我的家庭回忆录》作为《我的精神自传》的补充,将叙述的重点完全放在了钱氏家族成员的命运上。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钱氏家族中的一个个牵扯进历史变幻中的人物的经历,剖析了作为历史参与者和涉及者的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其中有对兄弟姐妹的歉疚,有对母亲的感念和敬意,也有对父亲的怀念以及在文革中为了生存而与至亲决裂的悔恨和痛彻心扉。这是一次深沉彻底的反思和自我救赎。

这本家庭回忆录是钱先生的许多家庭回忆悼念文章的合集,分为“太晚的纪念”、“亲情永恒”、“永远的怀念”三辑,这些文章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执笔的,最近的几篇甚至是作于去年。写这些文章时的钱先生,早已愈花甲之年。

记得有个诗人曾说过,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年轻的时候,对于很多事情,因为忙忙碌碌疲于奔命,往往无暇思索,唯有到了霜染青丝的年纪,才能够做一番清晰彻底的人生反思。这些染上了岁月色彩的回忆文字,因为带着撰文之人的怀恋和自省,又有一种繁华落尽的赤心和洒脱,所以会尤为动人。

而这,正是《我的家庭回忆录》一书的魅力所在。

钱氏家族的一代人,正是上世纪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如果说,《1948:天地玄黄》是钱先生站在宏观的视角,用广泛的主题去发掘那个时代的历史变幻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抉择,那么这本书就是将舞台缩小到钱氏家族的内部,去深挖钱家每一个人的命运。

钱理群的家庭中,父亲和三哥选择了国民党,二姐、四哥的家庭则是忠实的共产党员,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在这个家庭中明显的反映出来,从而导致了钱氏家族“生不团圆,死各一方”的大悲剧。父亲钱天鹤在1948年因为历史原因独自去了台湾,母亲带着几个兄弟姐妹留在大陆隐忍坚强地生存。三哥因为从事外交工作的关系去了美国,从此被家庭放逐。

从钱先生的文字中,我们能够读出他对于因为卷入历史而造成的家族悲剧命运的感伤,但同时又有着一种毋庸置疑的家族自豪感。

这种强烈的自豪感从他不吝笔墨详细叙述父亲钱天鹤在农学界以及大哥钱宁在黄河水利上的贡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明白钱先生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文字来写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介绍文字,相比之下,似乎写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的单纯的回忆文字才更有吸引力。可是,当我认真读完这两篇长篇的关于父亲和大哥的文章,才懂得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对于既不懂农学也不懂水利,更对钱氏家族的成员没有深厚感情的我来说,这些文字自然枯燥,可是,在先生的眼里,这些文字却渗透着自己对家人深情的怀恋,一把辛酸泪,寄予的是已经无法对亲人当面表达的深厚感情。这样的文字,又是如何能舍弃的呢?

于是,我们在其中看到了钱天鹤对于中国农学的卓绝贡献,以及钱天鹤先生为富强中国而振兴农业的雄心。他弘扬科学,倡导新文化,却又主张还原真实的儒家精神,进行“稳健的革新”,而不是像五四其他激进的运动者将儒家文化的精华随着糟粕一起泼掉,从而发出了难得的时代异响。

从钱先生的笔下,我们也读出了钱氏家族的长子钱宁,怀着寻根的桑梓之情,突破重重阻力回国,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中国的长江黄河,让自己的名字与祖国的摇篮永远的联系在了一起,看到了大嫂龚维瑶继承丈夫的事业,将从家庭出发“由此及彼,不断扩散”的爱播撒给钱宁的学生和亲人。

如果说钱先生对于父亲和长兄的怀念文字因为重在讲述二人在专业领域的突出的成绩而让我有一种不可避免的距离感,那么对于母亲和其他几位兄弟姐妹的回忆文字则让我有种与他一起沉浸其中的沉醉与投入,母亲的平凡付出,三哥的放逐之痛,四哥、二姐的赤诚信仰,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写母亲和三哥的两篇文章。

在《这也是一种坚韧和伟大——先母逝世二十周年祭》一文中,钱先生讲述的母亲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隐忍。她在父亲只身去台湾,留下孤儿寡母后默默承受着历史变革给她带来的一切打击,埋葬关于父亲的记忆,吞咽下对大洋彼岸两个儿子的思念,隐忍度日,只为让儿女免于牵连。“终日织作无他语”的母亲在历史的大风暴中,用瘦弱的身躯将儿女紧紧保护了起来。

三哥钱临三几十年漂泊异乡,被家庭在无奈中逐出,孤苦中却从未中断对于钱氏家族的爱。在国内经济困难的岁月里,三哥想尽办法给予在大陆的家庭援助却被无情拒绝,虽然钱家人也是为国内复杂的形势所迫,但对于这个孤独的游子,却实在是有些残酷的,然而中美建交后,三哥回国,却不带有任何怨言,反而满是未能尽孝悌之义的自责。

鲁迅的文章是在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中体现出一种现实关怀,钱老作为最懂鲁迅的人之一,自然深谙此道,《我的精神自传》、《知我者谓我心忧》等书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种批判的思想性。《我的家庭回忆录》这本书则将剖析的视角切入自己和钱氏家族,让我们看到了先生在对家庭回忆和怀恋中的反思和忏悔,读懂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挣扎。当然,钱先生说过,鲁迅最让人欣赏的地方便是在绝望中的不失希望,所以,他在这些悼念文字的感伤之外,又会说“生命有限,亲情永恒。面对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坦然无愧,逝者可以安息,生者将继续前行。”

所以,先生才会致力于青年教育,才会像鲁迅先生那样关怀下一代的成长。因为正如我们在钱氏家族成员的命运中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历一样,先生的这些不绝希望,砥砺前行的文字,不只是写给钱氏家族的每一个成员,更是他对民族未来的希望。

第二篇:钱理群讲座

钱理群讲座:鲁迅作品教学

努力学习的人 2014-11-02 17:04:25

提纲: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二、如何教鲁迅作品。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l 有人认为中学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太多了,不如多读读粱、林、胡。鲁迅与梁实秋、林语堂、胡适是有不同之处的。

l 鲁迅的作品具有原创性,民族思想的源泉性,就如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一般,中国也需要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时代自然选择了鲁迅。

中学课本中四类文章必选,因为这四类文章代表着文学的一个时代。

——“《论语》、《庄子》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唐诗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青春期;

——“《红楼梦》选读”——这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鲁迅作品选读”——这是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

l 鲁迅作品给中学生和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支撑”——王栋生

l 一个误区:把鲁迅的思想、精神和他的文学、文字割裂开来。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他是一位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因此,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教材。

l 鲁迅语言的特点:以口语为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周作人曾经说过,汉语有三大特点,即为装饰性、音乐性和游戏性。其实这也是鲁迅语言的特点,我们讲鲁迅作品,讲鲁迅的语言,就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三大特点:

1、鲁迅语言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绘画性和色彩感上。鲁迅的《故乡》,其实就是围绕着两幅画来写的。一幅是童年的故乡图: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而且图下有人:小英雄闰土。另一幅是现实的故乡图: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图中的人,由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蕴含在这两幅画中。我们讲《故乡》就应该从引导学生注意两幅故乡图色彩的变化入手,由此而引导学生感悟色彩变化背后鲁迅情感的变化,并和鲁迅一起思考这样的变化的社会原因。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童年的故乡图在小说最后再度出现,思考其寓意。讲完了,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鲁迅笔下的景色和人物全部画出来,尝试如何将文学作品里的文字色彩转化为美术作品里的绘画色彩。这样具有强烈的色彩感的文字,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的《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等等,篇篇都有,而且都蕴含了鲁迅浓烈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是鲁迅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应该抓住不放的。

这里存在着一个美术家的鲁迅。鲁迅有很高的美术造诣,他收集汉代画像,编选中外画册,推动新兴木刻运动,自己也有绘画作品,还亲自设计封面,注重装帧艺术,等等。鲁迅是集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为一体的,三者相互渗透,补充,构成了完整的鲁迅本体。所以鲁迅文字里的色彩感,不仅是一个语言艺术、技巧的问题,还内含着鲁迅的艺术思维,鲁迅观察、感受世界的方式这样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艺术家的鲁迅,美术家的鲁迅,实际形成了许多遮蔽。

2、鲁迅语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音乐性。没有材料说明鲁迅爱好音乐,他的语言音乐性是直接来自对汉字的特殊感悟和驾驭能力。这其中就有骈文的影响。这对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也是一个重要启启示: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鲁迅作品里的韵味,那种浓烈而又千旋万转的情感,那些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并触动心灵:靠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捕捉感觉,产生感悟,这是接近鲁迅的艺术和他的内心世界的入门通道。这背后是有一个语文教育理念的:阅读鲁迅作品和文学作品,首先不是分析,而是进入情境,获得感觉和感悟。

3、鲁迅语言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它的镜头感。鲁迅很喜欢电影,对电影艺术有深刻的理解,他的许多作品,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镜头组成的,是很适合于拍成电影短片的。比如《野草》里的《求乞者》和《彷徨》里的《示众》都是很好的范例。用分镜头的方法分析鲁迅作品是一个有意思的思路。现在的学生,对电影、电视,以及游戏机上的镜头,都极其熟悉,这样的分镜头分析,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文的文字文本转换为电影、电视镜头,学生的阅读也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参与。

l 鲁迅语言里的色彩感、音乐感和镜头感,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汉语的绘画美、音乐美、游戏性,而且也是最接近中学生的思维、欣赏趣味,最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

l 王富仁先生的一个观点:“鲁迅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

l 不仅是鲁迅的童心,鲁迅的精神,而且鲁迅的文字,和中小学生之间,都是存在着彼此接近的通道的。

l 问题的另一面,也不可回避和忽视。应该说,中学生读鲁迅的语言文字,也还是有障碍的。这涉及到鲁迅语言的另一个大的特点,即他的文字是极富创作性和个性化的。鲁迅的语言,既有规范化的一面面,更有反规范的一面,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开拓了现代汉语表达的可能性。这正是鲁迅的语言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l 应该看到,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不断规范化,又不断突破既成规范,创造新的规范的过程。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过程与规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适应这样的规律,一方面,坚守我们的规范语言的职责,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规范化语言的基本立场和任务,另一方面,对所谓“不规范”的语言,“超越规范”的语言,要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不仅是一个学理的问题,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比如,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遇到了对学生有越来越大的影响的网络语言的挑战。网络上不断出现的新创造的词语和特殊表达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语言的混乱,另方面也提供了语言创造的新的可能性。实际上这将是一个自然淘洗、约定俗成的过程:经过实际运用的不断选择,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会逐渐被接受,甚至成为新的规范;有的则要被淘汰。在这样的历史过程正在进行中的时候,我是不同意将未经淘洗的网络语言随意搬运到课堂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来的,至少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和实际的语文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教育的保守性和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对网络语言的新尝试、新创造采取简单的一概否定的态度,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新的语言现象,适当地吸取已经约定俗成的新词语、新表现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语言,也应该是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职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l 鲁迅的既规范又不规范,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对我们语文教育的启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但同时,又不能把规范绝对化,要鼓励新的创造,新的语言试验,即所谓“文有定法,又无定法”。这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矛盾:如何把握好“规范”与“不规范”,“有定法”与“无定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握和处理。

l 创建汉语家园,进而创建精神家园,这是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二、第二个问题:“怎么教”。讲四点意见或建议。第一,要寻找鲁迅与学生之间的生命契合点、连接点,构建精神通道。

这样的契合点的寻找,要落实到每一篇具体的课文里。比如《祝福》,寻找一下祥林嫂的故事和学生自己和他们周围的生活的关系。于是,就可以产生这样的设想:将祥林嫂定位为“一个不幸的人”,在学生掌握了故事基本情节,了解了祥林嫂的遭遇以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的真正“不幸”在哪里?作者怎样写出这样的不幸?进而引导学生去深入细读小说的几个关键场景。例如,邻村的老女人“特意”寻来,听她悲惨的“故事”,“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议论”着:这里用引号标出的关键词语,都是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琢磨的,这是一个将祥林嫂的“不幸”转化为自己的“满足”的心理过程,这恰恰说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丧夫,失子等等)非但没有引发周围人的同情,反而成为他们茶余饭后“议论”的材料:这样的周围人的漠视、利用才是祥林嫂的最大不幸。在学生感悟到了这些以后,又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读“我”在听到祥林嫂死了的消息以后的那番感慨(这本来是这篇小说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在学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以后,再引导学生琢磨小说的结尾对祝福节日气氛的渲染,体会背后的寓意,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微讽之意(这也是一个理解上的难点)。在学生懂得、感悟到了这一切以后,教学上还要有一个环节:给学生出一道思考和作文题:“你的生活的周围,有没有不幸的人?你是怎么看待、对待他们的?请写一篇《我身边的不幸的人》,或者以今天的不幸的人为题材,也写一篇小说,或者假设祥林嫂没有死,写她活到今天的遭遇,以作《祝福》的续篇”。这教学上的最后一笔,是点睛之笔,就把鲁迅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慨,学生对鲁迅描写的感悟,转向学生自身,和学生今天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了。这会促使学生去关心自己周围生活里的不幸的人,并反思自己对他们的态度,而且他们要写出这些不幸的人,也一定会去学习,以至模仿鲁迅的写法:这样,鲁迅《祝福》的基本精神与文字也就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与写作中了。

再如,从“写老师”的角度讲《藤野先生》,就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和学生初中已经读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寿老先生的描写对照起来读,还可以向学生介绍鲁迅最后写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把鲁迅一生写过的三篇关于老师的文章联起来读,就可以看出鲁迅的“老师观”,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还触及到鲁迅精神的某些根本方面。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讲《范爱农》就可以选“如何发现和描写生活里的„畸人‟即„特异人物‟”这个角度,讲《忆韦素园君》也可以从“鲁迅喜欢什么样的年轻人”这里入手。总之,要拉近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距离,和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l 一个重要原则:要尊重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感受,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加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把老师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强加给学生。

听课后想到的一个问题。一位老师讲鲁迅的《药》,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讲在预习中的感受,其中一位女生说:“我读了以后,特别是第一节刑场上的描写,感到很恐惧”。我眼睛一亮:这位学生讲出了她的真实感受,其实也很到位。可惜这位教师却没有抓住,而是按照自己的教案讲。从表面上看,也有和学生的对话,显得很热闹,其实是在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纳入了老师自己预定的想法。其实,这堂课是可以有另外的上法的,就是抓住学生阅读的第一感受:“恐惧”,因势利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药》的故事,让人感到恐惧的地方在哪里?学生比较容易谈到的,也是他们最容易感受到的,自然是刑场杀人的恐惧,以及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带来的恐惧感。在此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茶馆议论”那一节,体会茶客对革命者之死的冷漠、麻木,并点出:这样的革命者的牺牲不被理解,是更令人恐惧的。再引导学生注意“坟场相遇”那一节中夏大妈“羞愧的颜色”,进而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牺牲的不理解:这才是最令人恐惧的。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结尾的一段描写中的阴冷、恐惧的气氛,这是和第一节刑场的恐惧气氛呼应的,却有了更深广的意味。这样,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逐渐地进入小说的规定情境,并从感性的直觉,上升到对作品深层意蕴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又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具体的情境、情感纠结在一起的。这里,显然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从已知概念(而且常常是教学参考书里的概念)出发的“求证式的阅读”,另一种是从感受出发的“由外而内,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发现式阅读”。

第二个问题,要“以语文的方式学习鲁迅,走进鲁迅”。

比较赞同福州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的“文心”之说:语文课既要教学生“为文”,同时又要“育心”,而“文”与“心”是融为一体的,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如何理解“文”与“心”的融合?又有两句话:一是“文从心出”,从来没有无心之文,过去那种脱离了作者心灵世界(思想,情感,生命体验),从中抽出“知识”体系的教学法,是违背“文从心出”的基本常识的。但还有一句话:“心在文里”,从来没有无文之心,或文外之心,最近几年一些人脱离文字表达,抽出所谓“人文精神”而任意发挥的教学法,也同样违背了基本常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常识,从“文”和“心”的契合上把握课文。

还有个理论问题。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写作是先有“心”,再有“文”,心有所动,先有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冲动,然后再考虑如何做文字的表达,是一个“由心到文”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就不能光谈“怎么写”,而是先要引导学生“写什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的写作欲望,再引导学生寻找和他所要表达的内容相适应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阅读则是一个反向运动:“由文见心”。先接触到文字,通过对文字表达的琢磨,才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阅读教学就必须从“如何写”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的字面之“义”,进一步体味“文”外之“意”,以及文章的篇章结构,所采用的特殊技巧,由此体会作者要“写什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独特思想,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这就是说,阅读教学必须从“怎么写”入手看“写什么”,由文见心,循文而会意。

l 以这样的“语文的方式读鲁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具体地分析和把握鲁迅每一篇作品“文”和“心”的契合点。每一篇都有不同的契合点,这是最要下功夫的,这个“点”抓准了,整个教学就“拎”起来了。

鲁迅的作品里往往有些“神来之笔”,这是作者创造力出人意料,甚至出乎自己预料的突然爆发,我们读和讲鲁迅作品就要抓住这些神来之笔。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就把整篇文章的情绪推向高潮,把文章的意境也推到新的高度。我们的讲课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把阅读课文的重心放在体会“我”对长妈妈的情感这一个中心点上,细心感悟和体会这种感情的发展、酝酿过程:开始在“厌恶”中蕴含着爱(要引导学生体味贬义词背后的爱意),后来因长妈妈买来了心爱的《山海经》,而顿时觉得长妈妈高大起来(要引导学生辨析:鲁迅为什么要用“伟大”、“神力”、“敬意”这类的大词),最后才引发了这一声高呼——初中学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但却完全可以通过朗读,在情感上受到一定的震动,就够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神来之笔出现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的”蟋蟀、覆盆子、木莲,而且还是“们”!中间还突然冒出了德语:这真是太特别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写过,鲁迅自己也就用了这么一次,这是不可重复的灵感。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引导学生体会:童年的“我”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亲密无间的感情,可能失去的百草园的乐园的沮丧,以及对未知的三味书屋的恐惧,以至情急之中讲出了外语单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句神来之笔是全文的一个纲,纲举而目张,我们的阅读和教学不妨以此为出发点,引发阅读的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舍不得离开百草园?“我”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到底有什么?对于“我”,分别意味着什么?在读完、学完全篇以后,还要回到这里来体会其更深的内在意义和韵味,并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今天我们有自己的“百草园”吗?我们的学校和“三味书屋”比较,有什么异同?这就是“会文章之意,而及学生之心”了。

这样的文和心的契合点,是因文而异的,比如《孔乙己》,在教学中找到“点”,就是其“叙述人称”的选择。在学生熟悉故事基本情节以后,可以提出了一个问题:由谁来讲孔乙己的故事?可以由孔乙己自己讲,也可以由酒店掌柜或酒客来讲,但鲁迅却选择了“我”,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来讲,这是为什么?接着又引导学生细读“孔乙己被丁举人吊起来打”的故事,提醒学生注意,鲁迅没有正面叙述这个悲惨的故事,而是通过“我”怎样听酒客和掌柜如何议论这件事,侧面讲出来的。由此而点明:鲁迅最关心的,或者说他最感痛心的,不只是孔乙己受拷打的不幸,更是周围的人对他的痛苦的冷漠态度,以及孔乙己这样的自命高人一等的读书人却在人们眼里毫无地位的尴尬。因此选择小伙计这样的酒店里的旁观者讲故事,就最能表达鲁迅的这个发现和意图。在学生有了这样的基本感悟以后,又引导学生注意小说中“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概括语,再去细读“孔乙己和我的对话”以及“孔乙己的最后”这两个场景,来加深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认识。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怎么写到写什么;再由写什么回到怎么写”的过程,正是在两者之间往返中,学生逐渐进入了鲁迅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体味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以及鲁迅的情感。最后,还是回到“怎么写”上面来,要求学生改换叙述者(改成孔乙己自己,或掌柜或酒客)重新叙述孔乙己的故事。通过这样的参与式的重写,鲁迅的文本(他怎样写和写什么)就融入学生的写作生活里了。鲁迅曾经说过:“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因此,他认为,研究作家怎样改文章,“这确实极有益处的学习法”。

l 向老师们推荐朱正先生的《跟鲁迅学改文章》这本书(岳麓书社2005年出版)。该书收集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课文的原稿和改定稿,并有具体解说和分析。

第三条建议:鲁迅作品教学要删繁就简,要有所讲,有所不讲,不必“讲深讲透”。其理由有三。

其一,鲁迅作品作为民族原创性、源泉性的经典,是要读一辈子的。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年龄、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环境下,都会读出不同的意味和意思。这是一个说不尽的鲁迅,他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因此,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鲁迅作品是有不同的要求的。中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学习成长的时期,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就决定了他们对鲁迅的阅读与理解,只能是初步的。在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教学的任务,只是“播下种子”,就是说,要让学生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引,意识到自己的生命需要鲁迅,把鲁迅作为自己汉语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并大体知道鲁迅有哪些作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认清门牌号码”),为以后读鲁迅打下基础,这就达到目的了。绝不能期待、要求第一次读鲁迅作品就读深读透,全部弄懂,似懂非懂才是正常的。有的时候,学生初读鲁迅作品印象不好,不愿意读,那也很正常,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又会回过头来读鲁迅作品。有的学生以后再也不读,也属正常,鲁迅毕竟不是唯一的。

其二,鲁迅的文本,自有其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复杂与单纯,深刻和平常,荒凉和温暖的奇妙结合。即使选入教材,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有许多随手拈来的对现实某些人和事、某种文化现象的批评,借题发挥的议论,典故,引文,还有许多有很大寓意性的文字,这都形成了他的文本的丰富性,对成年读者来说,读这样的摇曳多姿的文字,自然是极大的享受。但对阅历和知识都不够的中学生,就会形成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鲁迅文本作某种处理,即有所讲,有所不讲。对学生必须懂的,就要大讲特讲,有些难点,也要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但有些学生不懂、也不要求懂的文字,就可以不讲,把问题留在那里,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里解决。也就是说,在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要将鲁迅的文本相对单纯化,当然,这是保存了一定丰富性的单纯。

其三,不能把老师自己懂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陈日亮老师曾提出要区分“阅读文本”和“教学文本”这两个概念。鲁迅作品对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来说,自然是供其欣赏、品味的“阅读文本”;但一旦进入教材,就成了供学生学习用的“教学文本”。因此,语文老师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是要有两道功夫的:首先要把它当做“阅读文本”,自己读懂它,除了反复阅读、体味外,还要看许多研究文章,帮助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对鲁迅及其作品理解越深,上课就有了底气,这是基础,前提。但是,作为语文老师又不能止于此,还要把鲁迅作品当做“教学文本”来作第二次的解读、研究。要考虑两个教育要素,学生的接受与理解之外,还有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是一个教育行为,它是有教育目的的;鲁迅某篇作品选入教材,编进某一册某一单元,就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纳入某一教学结构里了,它就必然有具体的教学要求,这是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提示里的。要从鲁迅的文本的实际出发,又要结合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确定本课文教学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哪些是必须让学生懂的,就要牢牢把握,认真讲清楚,讲充分;哪些是不必要求学生懂的,就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这就是“删繁就简”,有所不讲,才有所讲。总体来说,语文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该是丰富的;但具体到某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教学目的要相对单纯,教学内容、方法则可以、应该丰富多彩。关键是要在“吃透教材(鲁迅作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吃透学生”这“三吃透”上下功夫。

关于“怎么教”,最后还要谈一个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但却很重要的新的教育课题:

“如何运用网络新技术进行包括鲁迅作品教学在内的语文教育”。网络在中国城市里的迅速普及,是这些年影响深远的变化和发展,它同时也对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包括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许多人都更关注挑战的方面,而且多从消极方面去围堵,对此我是不赞成的。我注意到,有些语文老师已经开始从积极方面把网络技术的出现,看作是解决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新的机遇,作了大胆的试验,他们的试验又往往从鲁迅作品教学入手,这本身就很有意思。我曾经为北师大附中的邓虹老师的试验写了一篇长文,收在我的《语文教育新论》里,这里仅说一点大意。她在讲鲁迅的《药》时,自觉地运用了网络技术,试图把网络的“虚拟课堂”和教室的“实体课堂”结合起来,分成三个教学阶段。首先是网络的“预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的技术收集有关鲁迅《药》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读了《药》以后的最初感受、认识在网上交流。这样,就由原来的学生个人关在家里预习,变成了全班同学在网上的相互争论和启发,老师也借此机会了解了学生的初步接受情况,便于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教案。而且学生因为有了争论,产生了许多问题,迫不及待地要在课堂上讨论。这样,“课堂实体教学”里,老师和学生都取得了主动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老师则有针对性的讲解:将学生在网络预习中发表的好意见加以展开和升华,对认识上的不足以至误读予以纠正与引导,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都比较准确,符合学生实际,就较好地营造了一个“作者,学生,老师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最有创造性的,是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再回到网络写网上作文,题目是“和鲁迅一起写《药》”,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叙述视角,根据鲁迅文本提供的材料,重新写一篇《药》。于是,有的学生就选择“路灯”的视角,写它看到的故事;有的写康大叔的故事;有的把小说侧面描写的夏瑜改成正面讲述;有的专门写小说里红、黑、白颜色的变幻,等等。这样的作文,改变了过去“学生写,老师看”的作文模式,同时发表在网上,供老师和全班同学欣赏和评论,这就自然引发了良性的竞争:谁都希望写出最有创意的文章,最后甚至带有游戏的意味。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符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竞争性、游戏性的写作,迫使学生反复阅读、消化鲁迅的原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再创作。这既是语文教育、鲁迅作品教学的创新,又是对学生使用网络的一个正面引导。当然,这样的试验才开始,问题也不少,但其提供的教学前景,还是令人鼓舞的。

l 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不仅学生受益,而且也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素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l 鲁迅对我们的中学生和老师,最大的作用,就是他的作品使我们变得“大气”和“深刻”:这是人的精神的大气、深刻,也是教学境界的大气与深刻。

第三篇:钱理群先生说自己

钱理群先生说自己“有一种癖好”,那就是“见到年轻人就忍不住要和他们说话”。说来也奇怪,先生先是在贵州做了18年的中学教师,然后又在北大做了20多年的大学教师,直到2002年退休,他已经和年轻人说了40多年的话了,按理说,这么一个爱和年轻人说话的“怪癖”也该满足了吧!然而,仔细一打探却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先生的这一癖好不仅没有因长时间地同年轻人在一起而减弱,反而有着愈发加剧的趋势——退休之后他不仅回到母校南京师大附中给中学生上了一个多月的课,还到全国各地给年轻人讲演……

也许你会问: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老头!他到底有些什么话要同年轻人说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名叫《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这本书也许可以解你心中之惑。该书共收入钱理群悉心整理的十二篇与教育有关的讲演稿,从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再到研究生教育;从农村教育问题到打工子弟教育问题;从办学模式到教师工作,皆有涉及,虽不能说对教育问题面面俱到,却已经算是先生颇费心力培育出的又一果实。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钱理群讲演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人,所谈的问题也与年轻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年轻的心,从而对年轻人的事情如此兴致勃勃呢?且看先生自己是如何回答的:“你面对的永远是天真的赤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你从这些赤子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养料,汲取生命的元气,你就永远年轻。”然而,先生既然已经做了这么长久的教师,同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说了一席又一席的话,教师梦应该说早已完成了,可是他为何还要固执地跟人说“我的教师梦”呢?读完本书后,我好象已经找到了答案。

梦往往是美好的,却也是虚幻的。先生自己有这么一个坚定不移的教师梦,说明他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片美好的教育蓝图。教育为了谁?当然是年轻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先生的这个梦实际上是为年轻人而做的。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在这块色彩缤纷活力四射的理想图景中,有循循善诱、充满爱心的教师,也有丰实而生动的教育资源,还有善良民众和淳朴的社会风气;这里的学生充满生命的活力,这里的教师都可以获得个人精神价值的提升。

我觉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很乐意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先生之所以把他的梦讲出来,是因为他曾经在想象之中踏进过那个理想的教育世界,他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美好。他把这种体验说出来,是在告诉现实的年轻人:看吧,前方还有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在等待着你们!先生谈“我的教师梦”,实际上是在理念之中给年轻人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城邦,这是一个虚幻的境界,却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

梦不是当下就能达到的,但却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先生“教师梦”的几段经历便可给予佐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在一所中专教书,想做班主任,但当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学校不允,于是他便“一下就把被褥搬到学生宿舍”,“做了一个不是班主任的班主任”;他想回南京师大附中教书,这个梦想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休之后才得以实现;他还想去北大教书,这个梦足足等了18年才有了基本的实现条件,并最终获得成功。如今,他是国内知名的学者,是周氏兄弟的研究专家,也许更重要的应当是这一条:他是北大学生评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老师。

回过头来想一想,先生所讲的这些梦,不也是先生年轻时所做的年轻人的梦么?他是在拿自己年轻时候做梦的经历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要有梦,要懂得不懈地追寻自己的梦,这样的生活才更加精彩,更加富有创见。梦想不仅是一种虚幻的美好图景,它还可以通过不断追寻而逐渐靠近,并最终达成。

先生的“教师梦”中,实际上还隐含着一个大的教育梦,这两者都是为年轻人的。“教师梦”作为一种职业,先生已经算是圆梦了,但这个梦只能关切到少数年轻人;而先生心中时时怀想的那个为所有年轻人的大教育梦,却还在艰难探寻的路途中。先生认为,今天中国的教育给他带来的隐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要解决这个问题便要回到教育的原点,所以在《我理想中的大学教育》一文中,先生提出大学要在民族和国家的思想文化结构里,“同时担负着„学术、文化、精神的堡垒‟和„新学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的双重重任”;“大学的独立与思想、学术自由,这是大学的两条生命线”。教育精神价值的失落必将导致年轻人精神价值的失落,而先生最希望看到的是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所以,找回失落的教育精神价值对于先生而言,又成了一个坚定而漫长的梦。

我们还可以说,梦在现实的大脑里,它虽然超越了现实的景象,却仍然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一起的,所以,梦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先生说:“没有梦的人生是更加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先生不停地做他的教师梦,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沛、更加充盈;他之所以不停地跟年轻人说梦,正显示了他对年轻人的殷切而深沉的爱,他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在好的教育的引导下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在先生看来,年轻人是富有朝气、生命力最旺盛的群体,年轻人的想象力应该同他们的生命力一样生机蓬勃色彩斑斓,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刺激年轻人想象力的生长;年轻本身就是无价的,所以年轻人的梦同样也应该是最美好、最富有激情的,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年轻人做梦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年轻人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先生对年轻人的关切与希望,实际上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深切希冀。在我看来,这才是钱理群这个固执的老头不停地做“我的教师梦”的真正旨意所在。

第四篇:钱理群谈五四精神(免费)

钱理群谈五四精神:要警惕科学民主极端化

为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日前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特别举办“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近百名学者齐聚燕园,探讨五四精神以及新文化运动。在会议期间,北大教授钱理群、中山大学教授林岗、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鲍国华等接受新浪访谈,畅谈他们对五四精神的看法。钱理群教授认为现在谈五四更多强调其科学、民主与启蒙,但同时还应警惕科学和民主极端化,从而忽视人本身的自由与平等。以下为访谈实录: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五四

主持人:在现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五四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钱理群:从五四的角度来说,这次会议很多人都反复谈到一点,就是现在对五四的评价。社会上有些人、有些力量因各种原因否定五四,而这批人恰好认为五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学术的角度,学者要善于把现实问题转化成学术问题,这是从学术角度产生的冲动;进一步从学理上讲,这次会议是从学理层面来回应社会上对五四的各种批评,但绝不是辩护,而是采取比较复杂的态度来揭示五四的各个层面,从各个角度来升华问题,这是此次会议最大的一个特点。

另一方面因为北大是五四精神发源地,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者都是北大人,我们通常讲五四精神是和北大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北大来讲,这些年也面临着北大精神的一些危机,因此由北大组织这个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五四的问题,也是解决北大自身精神的问题。最后从中文系的角度而言,中文系很少组织活动,所以这一次也是中文系建设中一个重要措施。所以现在来纪念五四,一个是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还有对于北大精神和中文系自身建设的意义。

要警惕科学民主极端化

主持人:钱老,您刚才提到目前大家对五四精神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即启蒙、科学和民主,在我看来实际是遭受到几个方面的挤压。

一种就是我刚才说的对五四“启蒙、科学和民主”的否定思潮。我认为这种思潮来自三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现在有些人在批判普世价值,认为科学、民主、自由、人道等都是资产阶级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拒绝。

另外一种其实就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想法,或者叫民族主义思潮。认为五四是用西方的思潮——科学、民主、启蒙来批判传统。这实际上和前面也有内在的联系的,找中国特点就是把西方的都丢掉,自己回到传统里去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觉得五四是重新固定价值,现在文化保守主义者把五四看成是一个文化断裂。

还有后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或现代的观点。因为启蒙、民主、科学这个确实是现代一点的东西,现在从后现代来讲对民主的启蒙也有一种反思。这个反思我认为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什么呢?这次会议也谈到了,比如王富仁老师会议发言时所说:五四精神象征着科学民主,这里还有对科学民主的理解的问题。有一种理解就是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来理解科技民主,为什么要科技民主?目的就是要走富国强兵的道路。这样一种国家主义层面的理解,某种程度上是对西方科技、民主的一个误解和误读,而且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科学崇拜,从而导致相对的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科学主义,就是所谓的现代化。

鲁迅当年就提出这个问题即物质主义、科技主义,这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把科学发展变成物质主义、科学主义的时候,这就是走了极端;民主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把民主发展到极端的话,就会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压迫,导致自由和平等的不平衡,这里就存在着民主崇拜的问题。

既要坚持五四又要超越五四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鲁迅的五四传统,因为鲁迅恰好就说,他既坚持科学、民主、启蒙,又超越科学、民主、启蒙。所以在我个人看来,我们今天谈到的五四传统,其中更应该重视的是鲁迅这样的一种传统,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既要继承坚持五四又要超越五四。

主持人:您觉得五四精神除了刚才说的启蒙、民主、科学,其他的一些价值还体现在哪儿?

钱理群:五四也有自由、人道主义、平等。既要坚持五四又要超越五四的话,我们今天就要追求科学、民主、自由、人道、平等。如果丢掉了自由和平等会产生很多很多问题的,所谓坚持五四超越五四,就是要呼吁这种五四精神。

主持人:您觉得这90年来五四精神对我们的启迪作用有哪些?这90年来它的影响有没有弱化?

钱理群:我们现在讨论五四是很有意思的,五四的影响始终成为一个焦点,这个跟鲁迅讲得也非常相近:一方面质疑,一方面影响。我们今天仍然谈论它,这恰好说明它非常重要。有需要继承和坚持的,有需要超越的。

五四启蒙主义的核心是人

主持人:当年五四时期青年的那种责任与爱国精神也是广为传颂的,您觉得今天的青年在爱国主义方面如何更好的体现呢?

钱理群:现在这些年一直有一个思潮,就是把五四解释为五四传统和爱国主义传统,五四传统等同于爱国主义传统,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准确:

其实五四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有一个是五四爱国运动。因为五四爱国运动就指1919年5月4号那一天所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之前就有而且之后也有,两个有联系,但是又有不同的意义。

爱国学生运动当时两个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有非常明显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里面就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爱国主义怎么理解?什么爱国主义?就是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国家的利益必须牺牲个人的一切东西,这是国家主义思潮,而这一思潮在五四时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它要牺牲个人的利益。鲁迅他们认为什么是现代化?国家富强是一个方面,但是不是唯一的,国富还得民富,国强民不富是不行的;另外即使国富民强,还要有人的精神追求,人的个体自由。

我的思想受鲁迅思想影响的,强调立人、人的精神、个体的精神自由,追求人的个体精神自由是我的一个彼岸的目标。所以我的理想就是:追求个体精神自由,我更重视精神,我觉得人根本是个精神动物。

现在年轻人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信仰,因为没有更高的追求以后,就很容易依托在国家这个精神层面上,所以我认为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问题。当然,我们绝对不反对爱国主义,尤其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理所应当。你是中国人,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国家主义来说,我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这是有区别的。

主持人: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您觉得该如何来纠正这种思想或者扭转这种危机呢?钱理群:所以这个会议特别让年轻人来听,本来就能起到这个作用,通过对五四精神科学的阐释,可以作为年轻人的精神食粮。有了科学、民主、平等、自由这样一套理念的话,至少你的爱国主义更丰富了。爱国是没问题的,但是除了爱国还要别的东西。

我觉得这一次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对五四的研究,学理的研究,学科的研究,通过科学理性重新认识历史,然后再来面对现实。

主持人: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文学,那么您对当下的文学氛围您满意吗?

钱理群:这有一个过程,五四时它是强调人的问题,但是后来文学比较强调社会功能、教育功能,从而忽略了文学的娱乐功能。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性,肯定就会忽略文学的个人性,这就有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合理性的,但是我觉得也有危险,就把五四的传统给丢了。而当下文学又过分强调个人化,过分强调娱乐化。

主持人:又忽略了社会性。

钱理群:我们现在有一个毛病,思维常常从一个极端跳入另一个极端,强调文学社会性、教育性就忽略文学娱乐性;强调文学娱乐性就忽略了文学社会性、教育性;强调了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就忽略了人的个体。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多元的文学体系。为什么现在特别强调五四呢?现在缺的就是五四时的文学,即关于人生的文学和人的文学。

文化断裂绝不是五四的产物

主持人:有人质疑五四新文化运动由于对传统的批判,导致了一种文化断裂,您怎么看?钱理群:五四新文学和传统文学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鲁迅的文学,它对传统是超越的,不只是继承传统,还有全新的创造。必须要看到五四运动是有创造的。另外就是我们现在确实存在文化断裂的问题,但这绝不是五四的产物,现在如果把问题都归到五四是不对的。另外,你们这一代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商业化,商业化容易导致肤浅化;同时还有网络上出现的信息爆炸等问题,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自己的问题,现在要求你们全部再像鲁迅当时那样读古书、读诗经是不可能的。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我们怎么样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完全回到传统是不行的,既要不割断传统、继承传统,又要同时接受更新的东西不太现实,因为新的知识太多了。

大学不独立 学术不自由

主持人:钱老师刚才您也提到,北大精神和五四精神不可分割,您觉得北大乃至当下的大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钱理群:两个问题:一个是体制问题,就是大学不独立,学术不自由,所有的学校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教育体制化、行动化和商业化。

第五篇:有感于钱理群的《我的教师梦》

有感于钱理群的《我的教师梦》

机械组:陈国校

寒假按照学校的要求,抽空阅读了《我的教师之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一书,书中涉及了钱老对中小学教育、农村教育、大学教育、书院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等诸多方面思考与探究。读后让人感动不已,感动于老人的那份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一、教育是一种爱与责任的教育。钱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因子。而我们当下的教育,却多多少少存在着摧残孩子的教育,有些老师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而是拿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晋级、评优的筹码,在对待学生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学困生的歧视,对不完成作业学生、对损害班级得分学生的变相体罚,我们不是在媒体,在网络经常看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些孩子走出校园后,心理上对学校、对老师是一种仇视的心理状态。从钱老的讲话和医生的教育生涯中,我感受到的是钱老对教育的大爱,对学生的挚爱,对偏激学生的宽容,在钱老身上我读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二、教育是一种心灵倾听的教育:钱老认为:现在的青少年,特别到了中学阶段他的内心有一种倾诉欲望。教师与家长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倾听我们的孩子的内心倾诉的职责。其实孩子把心里话向你讲,讲完了,把郁积在心、解不开的许多情绪发泄出来了,心里舒坦了,该怎么做,她自己就明白了,并不需要我们成年人去指点什么,教师有的时候就是需要简简单单地扮演这样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这说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因为它需要一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心。可惜的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们,常常不愿意倾听他们讲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遇见这样的一些现在:学生犯错了,教师把学生揪到办公室,先对学生进行一顿疾风暴雨式的痛批,这时再看学生的表情:要么一幅委屈的表情,要么一种敢怒不敢言的表情,个别极端学生有时会夺门而跑或者与教师发生激烈的摩擦。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育学生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是经常要的事情,教师往往把事情简单化处理,而不是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同样,我们的家长在知道孩子犯错或者不听家长的话的时候,往往也是火冒三丈,打骂也是经常的事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还在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往往由于忽视了对孩子的一种倾听、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与交流,而错失了对 孩子的最佳教育时机。

三、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发现。钱老说: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这是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学生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被教师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也同时激发出来,这样教与学双方都达到了一种真实的精神的提升。在上课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精神的交流;上完课双方的精神都升华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首先是对学生的一个整体把握,也就是对学情要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与灵活运用,如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如何尝试去解决问题,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等等,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在现实中,由于网络时代的来临,知识信息的来源渠道的丰富,让课堂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学生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学生的问题解决途径是无奇不有,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请给学生保留这样一种探索的欲望。而不要随便的把他给抹杀掉,或者把这个权力给剥夺了。把属于学生的学习探索的欢乐还给他们。也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预设与生成随处都有可能发生,教与学才能都得到深化与升华。

四、教师的职业生涯要保持新鲜感,拒绝职业倦怠。正如钱老说的: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中学与大学都教过,不知道教了多少届的学生,差不多每一届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由陌生、紧张的距离感到心灵沟通的过程。这样我就始终保持着一种教育的新鲜感,每教一届学生,甚至每上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新鲜感,我称之为“黎明感觉”。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这种“黎明感觉”的背后,是钱老一颗赤子之心,是一种“永远年轻”的精神状态。在现实中,个别老师是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饭碗,而在相当一部分老师眼里,教师是一种职业,这部分教师教师在年轻时,在刚刚踏上三尺讲坛的时候,也曾激情四射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年轻的棱角磨平了,激情不再,就有可能变成“机器”,变成“油子”,每天就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了。这正是教师的一种悲哀,因为在这样的心境下,教师的幸福感就已经从老师们的身边悄悄溜走了。老师们需要的是将教师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这种追求的精神状态会激励老师们去探索,去创新。这种精神状态会带动周围的教师与其共同成长,这种精神状态会影响学生去进取,去发奋学习。

五、中学时代是学生拥有成长之美、不断超越时空的青春时代。在中学时代,应该让学生体会蛹虫化蝶的那种痛苦,和新鸟破壳的那种挣扎,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体会到的,在这种成长经历中,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得到了培养和 2 发挥。在这种成长经历中,学生逐步建立起了一种独立的青春精神,在这种青春精神下,学生产生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喜爱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业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生命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一种批判创造的精神。而这种成长之美的过程,这样一种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青春精神,需要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通过读书来丰富,来充实,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最大的满足。

六、教师要成为职业境界的超越者:钱老在发言中说:“不管怎样,反正我要当老师,我要教书。明知这是一个梦,还要做。因为这是美丽的梦,没有梦的人生是更加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有人说这是痴梦,痴迷于此,痴心不变,既无可奈何,又十分美好。教师就是只能“只管耕耘,不顾收获”。我常常想起曹禺剧本里的一句话:‘想想你忍不住要哭,想想你忍不住又要笑啊’,这就是生活,教师的生活。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我们正视它,又永远摆脱不了它,形成了生命的一种缠绕,而生命的真实意义正实现在这种缠绕之中。”

无论当下的形势怎样,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坚守生命:让校园成为学生美好记忆的童话国度,让教师的教育尽量缺少遗憾;我们都应该坚守信仰,让校园成为学生学生超越自我的精神家园,让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达到超越职业的境界;我们都应该坚守幸福,让我们的校园放飞自由,放飞生命。

下载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书评(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书评(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散文)笔记

    现代文学三十年(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概况: A. "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如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散文自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

    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钱理群版)

    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钱理群版) 1.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答:沙汀的讽刺艺术重在“农民式的幽默”,讽刺时不漏声色、感情凝重,善于通过人物谈吐举止的细节刻画深层心......

    意味深长的《皇帝的新装》钱理群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意味深长的《皇帝的新装》 钱理群 从最表层的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愚蠢”的皇帝、群臣以至百姓被两个“聪明”(也可以说是“狡黠”吧)的骗子愚弄的喜剧故......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的两篇文章

    大学的三项任务(节选) 16岁到26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人在16岁开始独立,26岁以后就要考虑结婚家庭的问题。这十年是人生最独立的岁月,最没有负担。如何度过这个独立的岁月,这是摆......

    钱理群:大学是人生的盛夏

    钱理群:大学时代是人生的盛夏 一、大学时代:人生的盛夏 为什么说这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呢?根据我的经验,十六岁到二十六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十六岁以前什么都懵懵懂懂的,完全依赖......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 我虽然一直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却尽量避免给中小学老师作报告,因此拒绝了许多约请。因为我深知自己缺乏在第一线进行教学的经验,害怕讲一些......

    旁观者:德鲁克大师管理回忆录书评

    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度洞察力的“旁观者” “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这在《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封面上的一句话。拿到这本书,因为以......

    读“钱理群: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有感5篇

    读“钱理群: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有感 怎样度过大学四年?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对我的大学有着无限的憧憬。我想着,上大学,我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好好学习、争取拿奖学金,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