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小彬:氏族文化在海南客家宗祠中的体现
氏族文化在海南客家宗祠中的体现
■古小彬(海南省儋州市客家联谊会副会长)
氏族文化是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海南的客家村落中,氏族文化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姓氏都会建造宗祠(或公屋、公堂)、编修族谱,甚至给同宗共脉的家族拟定取名排辈的字与号,等等,它不但彰显出客家人的崇本报先的精神特点,还凝聚了宗族间的团结、互助,相互促进。
在对海南客家村落作田野调查时,氏族文化的突出表现在于祠宇、堂联、堂号与字辈等。
祠宇是祠堂(宗祠)和庙宇(家庙)的简称,系祭祀先祖之所。一般一个姓氏就一座祠堂,没有祠堂的,至少也有公屋或公堂。亦有二姓、三姓同祠者,此类鲜见,一般是同时期同地域迁到同一地方拓基者有之,或入嗣它姓、或被它姓抚养者亦有之,如儋州市那大镇洛南村、新村等客家地区均有此现象。
而祠堂往往额以“宗祠”、“祖祠”、“家祠”等名称,如陵水县光坡镇坡尾同安村“黄氏宗祠”、临高县红华农场龙潭村“陈氏祖祠”、儋州市那大镇石屋富豪村“范氏家祠”等等,公屋、公堂一般不冠额。客家祠堂内或大门上,往往悬挂匾额,以彰显该氏族的荣耀,如“昭武第”、“参军第”、“赞司第”、“南迁盛族”、“泽荫流香”“椿萱并茂”、“贡元”等。
客家人又以饮水思源、荣宗耀祖为本。祠堂或公屋内张贴“祖先神位榜”,陈列先考、先妣神位牌,并在神位榜上书写自己姓氏的堂号。但对改嫁后的妇女,“不得随夫将其姓氏刻上金牌,安放在祠堂灵牌殿上供奉”。
海南客家祖先神位牌的书写为: 首书:××堂。
中间写:×氏(或×门、×姓)堂上历代高曾祖考/妣之神位(或福位),在其左右两旁分别书“左昭”、“右穆”。
两边对联: 祖德家声远; 宗功世泽长。
或以本姓氏的发祥地、郡望拟写对联。横额书:祖德流芳。
祖先神位牌一般放置于祠堂、公屋、公堂或自家厅堂中间,旁边安置观音、华光大师、盘古、东厨司命灶君或其他崇仰的神像。并在神位牌前置供桌,上陈香炉、烛台。
堂号既是一个家族中特有的名号,也是区别于外姓的一个重要标志,代表着家族的血统、历史及荣誉。但堂号的名称,并不是随便取的,一般以姓源发祥地或祖籍地来命名,也有以先祖卓著功勋或嘉行懿事作堂号,也有直接以姓氏的郡望为堂号。
堂联是通过对联形式,将姓氏发祥地、祖先居住地、名号、官职等等,以艺术手法把内容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数典不忘祖之目的。这些堂联,一般张贴于祖祠、家庙或住宅正厅门上。
在海南客家祠堂中,以姓氏郡望为堂联的占多数。如: 澄迈县石岭夏朗罗氏(豫章堂)祠堂对联: 豫章世代源流远; 琼岛宗支德泽长。
儋州市南丰镇松门村谢氏(宝树堂)祠堂对联: 东山世族; 宝树家声。
儋州市南丰镇海雅村林氏(济南堂)祠堂对联: 济世潭敷功德厚; 南天普照寿星光。
儋州市南丰镇南丰街吴氏(至德堂、延陵堂)宗祠对联: 延陵世泽; 至德家声。
儋州市那大镇石屋富豪村范氏(高平堂)家祠大门对联: 高大门墙耕读缵承增寿富;平分昭穆纲常克正振英豪。儋州市南丰镇松门高台村、头佑田寮村钟氏(颍川堂)祠堂对联分别为: 颍水朝宗绵俎豆; 川流毓秀振箕裘。
颍谷乐弹琴流水高山百代贤名昭史册; 川灵毓秀气英文懿德千秋士表振家声。
儋州市南丰镇陶江坑尾村李氏(陇西堂)祠堂对联: 陇亩春风霭; 西园翰墨香。
儋州市那大镇茶山村坑尾、南丰镇头茶村叶屋、那大镇万福隆村叶氏(南阳堂)祠堂对联分别为:
南海子孙传万代; 阳山缘竹发千枝。南极文光横笔阵; 阳明理学绍书香。南极星临光耀祖; 阳城日出照子孙。
南阳堂又是客家邓氏的堂号,邓氏祠堂虽然亦以“南阳”目对联,但与客家叶氏不尽相同。如儋州市那大镇合罗村、南丰镇松门上加丁村、和庆镇禄罗村等村庄的邓氏祠堂(公屋)对联分别为:
东汉遗徵绵统绪; 南阳发迹衍萁裘。南阳世第千秋远; 东国衣冠万代新。教子育孙谨守南阳世泽; 尊祖敬宗永承东汉家风。
陵水县光坡镇坡尾同安村黄氏(千顷堂)宗祠对联: 五经世泽; 千顷家声。
儋州市那大镇新联村温氏(太原堂)宗祠对联: 太开祖德源流远; 原发孙枝世泽长。
儋州市南丰镇头茶村刘氏(彭城堂)宗祠对联: 彭城世泽; 禄阁家声。
儋州市南丰镇头茶村欧氏(渤海堂)公屋神龛对联: 渤水流长绵世泽; 海山巩固久根基。
儋州市南丰镇松门那旦村邱氏(河南堂)公屋对联: 河水源深昭祖德; 南邦派远耀宗功。
儋州市兰洋镇南罗村梁氏(安定堂)祠堂对联: 安邦祖烈蜚声远; 定国宗功燕翼长。
儋州市南丰镇古氏(新安堂、国宝堂)祠堂对联: 国宝家声远; 乡贤世泽长。
儋州市南丰镇陶江黎屋村黎氏(京兆堂)公屋神龛对联: 京都祖宗诒谋远; 兆堂子孙继述长。
儋州市那大镇洛基坡尾村骆氏(内黄堂)祠堂神龛对联: 内经训子家声振; 黄卷传孙世泽长。
儋州市南丰镇陶江窝群村徐氏(东海堂)祠堂对联: 东山肇祖开基远; 海水朝宗衍派长。
有些客家祠堂,以祖居地及落基地作对联。如澄迈县老城镇美玉村罗氏,于宋朝自吉水县迁入祠堂对联为:
吉水大分枝,大灌澄江,流长源远源流远; 美山原聚秀,原延胜岭,枝盛干隆干枝隆。澄迈县官贡罗氏,祖籍也在吉水,其宗祠对联: 吉水发源灌澄江,御史尚书官贡肇基自宋; 香山脉络居胜岭,琳琅文理豫章特达至清。
儋州市和庆镇岭仔脚村和麦万村杨氏,祖籍在广东省阳江县(今阳江市),其宗祠对联分别为:
溯积德之先人系出阳江既庆箕裘长济美; 视象贤于后裔族蕃琼岛犹期簪笏永流芳。自阳江以渡琼州源远流长望族蝉联开甲第; 由临高而居麦万根深叶茂华堂鸿业颂儒林。
儋州市南丰镇武教村陈氏,祖籍广东省化州市,宗祠大门对联:派衍化州大启宏图光梓里; 基开武教远垂骏业耀枫村。儋州市那大镇横岭村李氏公屋对联: 李出鲁南遗世胄; 家居儋耳发春华。
还有些客家祠堂,将地名、村名冠入祠堂对联(或大门联)中。南丰镇头佑田寮村钟氏祠堂门联:
田家乐事春常在; 寮舍春光万年兴。
儋州市南丰镇油麻村林氏祠堂对联: 油富钱盈户户欢; 麻丰粮余家家乐。
临高县红华农场红旗分场龙潭村陈氏祖祠大门联: 龙现金爪英才出; 潭藏大鹏志冲天。
儋州市南丰镇鹿雅村温氏宗祠对联: 鹿门堪隐逸; 雅室尽安居。
如儋州市 儋州市那大镇洛基坡尾村骆氏祠堂大门联: 坡老文章光上国; 尾星瑞气霭高堂。
撰 文:古小彬(海南省儋州市客家联谊会副会长/创始人之
一、《海南电话号码:电子邮箱:
客家》著者、《海南客家通讯》主编)
*** gxbin689@vip.sohu.com
第二篇:浅谈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客家人在千百年艰苦奋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磨练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即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先生2008年在龙岩举行的《客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讲座中指出:“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中华文化中的异数。”因此,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教育的价值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应该是从幼儿生活出发选择教育内容,而不是从文本和概念出发的①。而一个人在幼年、童年时期所受的乡土教育,会对他的人格形成、价值判断、情感模式及思维特点产生极人的影响②。我国从2001年9月起开始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客家文化是客家地区物质、精神的文化结晶,因此在客家地区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客家地区幼儿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国家、家乡、文化的热爱,还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幼儿教育中运用客家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突出文化特色原则。千百年来,客家人保留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诸如勤俭耐劳精神、崇文重教精神、念祖思亲精神等,在幼儿教育中要坚持在熟悉、掌握客家文化特色的同时,启迪其美德,使这些文化精神之内化为幼儿的个性特征。
2、方向性原则。任何个体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其成长的环境,幼儿时期又是人的发展的启蒙阶段、关键时期,为此,在幼儿教育中要选取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作为教育内容,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3、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在运用客家文化进行教育教学时一切行为都要着眼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既不能让幼儿负担过重,也不能一点难度都没有,要在幼儿能力尚处于形成状态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其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是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游戏性原则。对幼儿来说,游戏既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适宜的学习方式,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听、看、做去亲身体验,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观察的兴趣、创新意识和能力。客家经常玩的游戏有捉木、跳飞机、跳绳、丢沙包、、踢鸡毛球、五子棋等,这些游戏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往往不受场地和时间的局限,但是功能却是全方位的,首先这些游戏都是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其次既然是游戏就有一定的游戏规则,这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再次,客家民间游戏大多是群体性活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三、客家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方法
1、欣赏感受法。教师在运用客家文化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包括图片、实物、录像等)和开展有针对性地活动(包括参观、实践、游戲等),引导幼儿欣赏、观察、体验客家文化,并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歌唱等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激发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带幼儿参观客家民俗博物馆、欣赏客家民间艺术活动等都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2、家园共育法。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客家具有崇文尚教的文化传统,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客家民间流传着“唔读书,白目珠(睁眼瞎)”,“秀才不怕衫破,就怕肚里无货”,“农家不离猪,教子不离书”,“生子唔读书,不如养头猪”,“嫁夫要嫁读书郎,斯斯文文进学堂”,“目不识丁,枉费一生”等劝读重教的谚语。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例如可以请家长为幼儿讲述客家的神话传说、唱童谣、和幼儿一起参加民间游戏、节日活动等,使幼儿从多方面、多渠道地感受和理解客家文化。
3、经验总结法。所谓经验总结法就是在实施客家文化教育过程中,各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就存实施过程中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些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和实施途径,以便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并作为今后工作中的参考。
总之,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地方悠久历史的文化教育资源。客家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大量优秀的教育内容,客家地区幼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这一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何桂香、幼儿园游戏课程: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策略[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48-93、②唐群、论客家童谣与幼儿乡土教育[J]、农业考古,2011:383-385、
第三篇:客家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客家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千百年来,很多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在当地生活和交往中并没有完全混化于当地,而一直保留着客家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为人处世的观念,甚至他们所讲的方言也是保留着中原古汉语音的的客家话。这些都可归结为客家文化意识的承传因素在起作用。
关键词:客家文化;幼儿园教育;精神文明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开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助力。幼儿正处于一个人性格的成型期,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客家文化融入幼儿教学之中,成为幼儿教育从业者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稍作探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一、客家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客家文化是依附于人们的习惯、日常生活、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是人们在传承文化中最贴近现实生活与身心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幼儿来说,民俗文化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利用好民俗文化对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仍然是以传统的书本教育为主,幼儿教师在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时,大多忽略了幼儿生活环境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失去了对幼儿进行客家文化教育的机会。
二、客家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1.客家文化课程资料的收集和筛选
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用一些教材中固有的资料,对贴近生活和民俗客家文化资源缺乏了解。因此,应组织教师对民俗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首先应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其了解民俗客家文化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其次,发动教师和家长通过书籍、网络、采访等途径搜集与客家文化相关的资料。再次,资料搜集完后,不应急于向幼儿灌输,而是应先对资料进行筛选和分类,如相关的节日类如:中元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民俗艺术类如:剪纸,客家童谣中唱的如: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而且将文明礼貌用语串起来用客家山歌唱出来,小朋友们也更容易接受。客家人还在儿歌中向儿童灌输这种重文教的价值观念。赣南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让小朋友们从小学习客家文化,不忘客家本色,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是我们教学的初衷。
2.客家文化的运用
首先,要根据各个班级学生的情况来开展教研活动,并确定教学主题。幼儿园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其爱好十分广泛且变化性较大,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幼儿的爱好,并通过教研活动来对备选的客家文化园本教材内容进行筛选,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如幼儿大班教学课程“好吃的客家美食”“客家擂茶”“我帮奶奶做腊货拼盘”“家乡的特产――数豆粑”“赣县美食美名扬”“美味的赣县小吃”等等通过念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家乡各地的小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称,中班教学课程“家乡的土特产――阳埠腐竹”“画龙舟”“做艾米果”等。幼儿因年龄的差异,其兴趣爱好与需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并确定主题内容。
其次,每个班都必须进行规定次数的教研活动,活动形式不限,既可以是集体教学,也可以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内容应尽量结合主题,经年段组讨论后再决定活动内容与形式。各组每月都须有几名教师来进行磨课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确定好活动人员、具体内容和活动时间等,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教研活动中,还可以开展与教研主题相关的游戏,设置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充分调动起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创造轻松的活动氛围。
3.充分利用好本地教学资源
客家文化的教育应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可以将充满趣味的民俗游戏贯穿到幼儿的活动环节中,为民俗游戏进入集体活动做好准备,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滚铁环”“踢鸡毛毽或毛线毽”“坐轿”“斑鸠调”“赣南采茶戏”“抬轿子”等各种客家民俗游戏和音乐活动都需要幼儿了解赣南采茶戏的乡土气息,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其感受家乡特有的文化特色。
4.注重积累与创新
在开展民俗课程的同时,还应注重民俗资料的积累,建立“民俗课程资料库”,将各个班的主题活动一一记录并建立档案储存,作为今后活动的借鉴。民俗课程因各个班级幼儿的年龄与知识层次的不同,教师应根据所教幼儿的年龄层次与知识水平,在原有课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幼儿的民俗文化教育,是振兴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陈昕.客家文化区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研究:以江西省瑞金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3(5).编辑 薛直艳
第四篇:庭院设计:中国传统的文化在庭院设计中的体现
庭院设计:原子论者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及变化,是这些最终粒子的混合和分离。然而,原子本身被认为是固定的、不变的。因此,形成了一种双重宇宙的概念。一方面,宇宙是由这些有限的基本粒子(建造单元)构成的:另一方面,宇宙由形成它的瞬息的力构成,这些力和神秘的或超凡的现象有关,和物质完全不同。①几个世纪后,同样的宇宙划分可以在勒内.笛卡儿的头脑—身体二分法和艾萨克.牛顿的机械世界中,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
庭院设计:在牛顿的世界中,一切不能由严格的、力学的定律解释的全都归于非理性和神秘的精神世界。尽管zo世纪的物理学己经淘汰了原子论者和其后的机械哲学,他们对于自然和物质的思考方式仍存在于西方人的日常习惯中,习惯于用孤立的和对比的概念看待世界,这些思考方式带有越来越大负作用。更严重的是,西方人已经发展出一种自身和自然分离并相对立的观点。
庭院设计:因而这种世界观及由此而形成的哲学认知影响到了西方传统世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孤立的、对比的概念也主导了西方古典世界营造建筑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述,西方古典建筑采取的策略或建筑存在的方式是与之相符合的。而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哲学认知的重要特点,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特点一一是认识到世界万物和宇宙都是互相依赖、不可分隔的;都是同一个最终现实的不同表现。
庭院设计:“东方传统常常指的是这个最终的、不可分的现实,它通过万事万物体现出来,万物都是它的组成部分。在印度教中称为婆罗门,佛教中称为法身,道教中称为道。因为它超越了一切概念和范畴,佛教徒也称之为真如。…… 好的和坏的、美的和丑的、胜负输赢等等在西方人看来是孤立的、相反的,东方人则认为这些东西是同一现实的两极。没有美就没有丑,没有失败也无所谓胜利。每种概念的意义都由反面来定义和补充。
庭院设计:当西方人在善恶、美丑之间做出困难而迅速的选择时,东方人却认识到: 一个人不可能只选一个而抛下另一个,因此他们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找动态平衡。注意到相反相成是一个动态整体,这一点可以在中国的太极符号中清楚地体现出来,这个符号揉和了典型的雌雄两极,阳和阴,在运动中互相环绕,首尾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圈,或者说一个整体。
庭院设计:正如符号显示的,阴或阳、雌或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只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传统文化中矛盾、运动、共生的哲学意识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根源。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文化便形成了追求具体物质形态之上的思想意识。
庭院设计: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审美体验形态在当代文化中的体现
由于审美意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社会结构的日渐成熟与发展,人文意识的进步与强化,而表现出审美特性的丰富性及有序化,美的规律的进一步的生成与掌握,于是由口头的审美意识形式,自然地、历史地生成而为审美意识形态,进而过渡到人类的审美意识体验。根据教材,审美体验形态定位为对自我及世界的一种生存直觉,通过审美意识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的一种客体性的主观感悟与发掘!下面从当代环境这一客体 出发,浅析一下审美体验在当代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一、惊羡体验:从大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化的传递,审美意识不再囿于文字给以的想象的留白,而是选择更加直接的画面重构的传媒方式,比如影院的出现,人们会被恢弘场面的还原所折服,惊羡于电影通过各种艺术手法(比如配乐,音效,特技等)添加与组合,给人以一种更为直接及强烈的视觉冲突,从而达到完成一种新的审美体验的目的。细化来看,中国经典爱情电影《庐山恋》首次把吻戏搬上了荧屏,以当时中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意识范畴,虽然对这开创性的一幕争议是要远大于接受,但还是有着惊鸿一瞥的,并为后来的影视尺度体验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再以电影《爱情麻辣烫》为例,五个单纯的爱情故事,串联成一部影片,在形式上首开先河,在内容上,每个观看者都从故事本身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身边的原型,这也是影片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惊羡体验。
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
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 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物的微缩胶卷„„这是对中国屈辱历史再现以及中国文物流失现状的感愤,如果没有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可能也就没有今天敦煌的凄凉,那些曾经属于历史的辉煌,是再也回不来了,作者通过他愤怒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遭遇的激切的感愤体验,并且告诫世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回瞥体验:金庸武侠小说的出世,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就因为其小说于传奇里面融合了古典传统神韵,做到了雅俗共赏。金庸总喜欢在他的小说中间体现人生之理,学问之理,历史之理,事物之理。比如你读郭靖的成长故事就难免想到一些智力与成材的道理,江南七怪的满堂灌让你联想到当下的应试教育问题,郭靖和黄蓉爱情故事里又能看到现代婚姻中男女性格互补问题,石破天在侠客岛破译武功秘籍可以让你想起在知识的创造和理解上“重要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无知的东西”,甚至想起“道”与“言”的问题„„不胜枚举。在这些情节中,你都可以看到古典神韵与现代思想的一些冲击与融合,从而进一步的回归到古典文学里,来提升对当代文化或生活的思考。
四、断零体验:文革并不缺乏文学,那就是“地下文学”。杨建在20世纪时文革的整个政治气候不相容的,这些作品的代表作有黄翔的《野兽》,食指的《疯狗》,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虽然他们与主流社会对立的层面和层度各不一样,但都具有对立的特质。这种对立的特质,不仅存在于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主流政治意志形态相对抗,而且还在于他们对文学作品美感和文学性的自觉的追求和实践,这种追求和实践使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如食指写于1968年的一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以一种简单的场面对一个大动荡时代做出了记录,宏大的公共场景与私人性生活空间的转换,个人心理幻觉和回忆的瞬间“入画”以及“真实瞬间”与“诗歌瞬间”,空间的切换与时间的错位,现实场景与人生舞台之间的转换,这些都更像是分镜头的蒙太奇画面组合,从瞬间过渡到永恒,把时代经验转向个人经验,时代主题的叙述变为带有亲情的记忆和生活细节的白描,诗人通过个体的生活感受记录下一场时代悲剧和一代人的命运绝唱。可以说食指的这首《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韵味,是作者本人自觉的艺术追求,用这种艺术和审美上的不同来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相对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展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的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
线绳绷的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的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的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它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选至《今天》第二期,1979年2月26日
这就是文革时期的非主流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与疏离,抒写了一些个人飘零的境遇。在这些个人境遇里,这一群年轻的有思想的,有良知的诗人努力执著于自己的理想,探索自我,在与现实作着精神上的抗争。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做出了难得的个性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做出了更难得的文学的独立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