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爱》教学实录
一、导入
【观摩课11】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观摩课11】请坐。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在19世纪的英国,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亲,那么这个男的一般都会问这个女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学生】我觉得在那个世纪可能那个男的更在乎女的家世吧,所以可能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家有多少钱?”(众笑)
【学生】我觉得他还可能会问你是什么宗教的?
【观摩课11】你联系到了宗教信仰,教不同,不相为谋。(众笑)
其实那个男的有可能会问说,你读过《简·爱》吗?可见《简·爱》的风靡程度,它简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品位。今天我们来走进这样一本名著——《简·爱》。
《简·爱》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我们这个女主角的名字,这个女主角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书的开头有一首歌谣,它相当于女主人公简·爱的命运判词,大家一起读一读。“我双脚疼痛难当„”
二、读歌谣 知命运
【学生】“我双脚疼痛难当,路远迢迢,走不尽野岭荒岗;天空中没有月亮,暮色苍茫;苦命孤儿走在路途上。为何逼我走他乡,形单影只,来到这满是泥沼灰岩的地方?”
【观摩课11】你能从歌谣里触摸到一些预示简·爱命运的信息/ 10
吗?或者有关她身份的一些信息?
【学生】我看出《简·爱》的女主角应该是个孤儿。
【观摩课11】除了是苦命孤儿,还有吗? 【学生】还有“疼痛”,她比较痛苦。【观摩课11】是的,疼痛可能还象征着苦难。
这个里面反复提着一个动词,它象征着简·爱一生的命运状态,哪个动词?
【学生】“走”。
【观摩课11】是的,“走”,“出走”。除了“出走”,还有形单影只”,她很孤单。这些都是简·爱命运的一种预示。女主人公简·爱一生都在不断的出走当中。
三、读目录 知情节
请大家翻开目录,迅速的找一找简·爱走过哪些地方?她在哪些地方生活过?
【学生】简·爱走过盖茨海德府、还有落伍德学校,还有在桑菲尔德府,然后他又回到了桑菲尔德府,去过乡村小学。
【观摩课11】很好。简·爱一生当中大致经过了这些地方,她从盖茨海德府出走到了落伍德学校,从落伍德学校出走到了桑菲尔德府,从桑菲尔德府又出走到了一个乡村小学,然后再从乡村小学回归到一个焦黑的废墟,她的出走在此终止。
那么,4次出走,每一次的出走都给我们的女主人公简·爱带来不一样的生命体验,给她带来不同的磨难。在这些磨难和打击当中,/ 10
简·爱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
那我们一起来看她的第一次出走,请大家翻到一、二章速读,找一找简·爱第一次出走的原因。
我看到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完了一、二两章了,谁来谈一谈你觉得简·爱第一次出走的原因是什么?她从盖茨海德府出走到了落伍德学校,她为什么要从盖茨海德府离开?
【学生】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客观的原因,一个是主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就是说她不得不出走了,因为这时候盖茨海德府的人已经非常的厌恶她了,非常想要把她赶走;一个主观原因,就是说简·爱她本来自身也是想要出走的,因为盖茨海德府的人对她经常施加无端的虐待,让她的自尊心、人格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她本身也是希望出走,能够换一个环境的。
【观摩课11】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清晰,他说简·爱在盖茨海德府受到了虐待。那么大家读到了吗,她受到了哪些虐待吗? 我们读完一、二章影响清楚她在盖茨海德府受不受欢迎?
【学生】不受欢迎。
【观摩课11】不受欢迎。她的表哥怎么样她?
【学生】打她、骂她,还有不让她看她的书,就是觉得很不应该让她学习。
【观摩课11】也就是说遭到了各种各样的虐待,然后她出走。
这位同学我觉得分析得还很深刻,他分析到了简·爱出走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那你们大家认为呢,这次简·爱的出走是/ 10
属于被动出走还是她主动出走呢?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被动出走。因为我认为她出走的主要原因还是她受到了虐待,不是她主动想要放弃她现在这种生活。
【观摩课11】很有自己的见解!
女主人公4次出走,每一次出走带给她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一次如果我们把她称为被动出走,因为受虐待而被迫出走的话,接下来的几次出走是被动出走还是主动出走呢?大家可以去原著里面寻一下答案。
因为女主人公不断的出走,当她来到桑菲尔德府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男人,叫做?
四、读对白 知人物 【学生罗切斯特】。
【观摩课11】罗切斯特先生,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他“富裕尊贵、家世显赫、高大强壮、严厉冷峻”,在他的周围围绕着非常多的女生,她们像蜜蜂一样整天围着他,可是我们的罗切斯特先生偏偏只钟爱简·爱。那么大家猜猜,为什么呢?
会不会是因为简·爱长得特别漂亮?
【学生】不会。
【观摩课11】为什么你们都觉得不会呢?
【学生】因为文中说简·爱她长得本来就不好看,第一章、第二章都描述过,要是她长得好看的话,那些家里面的人可能都不会这样子虐待她。(众笑)/ 10
【观摩课11】长得好看就不会受到虐待。书中确实有这样的话语。
那么你们认为简·爱她既然不好看,她为什么能够吸引罗切斯特先生呢?罗切斯特是非她不娶的哦!可能会因为什么形成了这种致命的吸引力?大胆的猜测一下?
【学生】我自己猜测,简·爱跟罗切斯特身边的女士不一样,可能就是不是因为他的银钱而喜欢上这个男人,而且可能他的的一些品质和罗切斯特身边一些爱慕虚荣身边特别不一样,就显得她特别独特。(掌声)
【观摩课11】非常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吗。她这个独特的个性,我告诉大家,在这一段《简·爱》的宣言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又是一段非常经典的对白,只要读《简·爱》,都会读它。这个场景是罗切斯特去试探简·爱爱不爱自己的时候,简·爱说出了这一段话:“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哪位同学接着来给我们读一读。
【学生】“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没有灵魂„”(众笑)
【观摩课11】嗯?
【学生】“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儿美貌和大量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 10
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观摩课11】老师深深的受到打动,你真的是读出了人物的情感,非常好!这段话在我们书的底部也有,大家翻过来书就可以看到。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学生】】“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儿美貌和大量的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观摩课11】“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从这段宣言里面你读到了简·爱怎样的鲜明特征呢?如果是你面对自己心仪男生的时候,你敢不敢这样去表白?(众笑)
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觉得首先简·爱她没有自卑,就是敢于去面对命运,面对命运不是说我放弃,而是勇敢地去追求。
【观摩课11】读到勇敢追求,不放弃。这就是简·爱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我中学的时候,和你们差不多年纪时,我初次读《简·爱》,那个时候我被这段话深深的打动了,这么十几年过去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是当我工作后,重读/再读《简·爱》的时候,更加/ 10
打动我的却是这一段话,罗切斯特残疾过后,被火烧毁容、双目失明、手截肢过后,简·爱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他,罗切斯特因为自己的自卑,绝情地赶简·爱离开,简·爱说出了这样的誓言。哪位女生再来跟我们读一下?
【学生】“我要做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觉你很孤独,我要跟你作伴——给你念书,陪你散步,坐在你身边,伺候你,做你的眼睛和双手,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撇下你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掌声)
【观摩课11】读得让我们都非常的感动。
还有女生愿意来尝试一下吗?你来读一读好不好?
【学生】“我要做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觉你很孤独,我要跟你作伴——给你念书,陪你散步,坐在你身边,伺候你,做你的眼睛和双手,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撇下你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观摩课11】读出了简爱的勇敢深情,如果有一个男人这样跟我表白,那我毫不犹豫的,管他有车没车、有房没房,直接嫁了吧。很遗憾,没有呀!(众笑)
这个小说里面还有相当多这样的对白,或者是独白,我们可以由这些对白和独白来开启女主人公简·爱的精神世界。
现在请大家自由去书中寻找对白和读白,给我们读一读。分组读第四章、第二十三章和第三十五章的内容,我们分组来读。时间:4分钟。读完过后,两人一组自选章节,读5句以内的对白或内心独白,/ 10
并说一说您读的地方表现了简·爱怎样的个性。起来展示的时候A同学负责告诉我们第几章第几页,然后我们都翻到那个地方,然后你们读,告诉我们对白发生的场景是什么,你们读的这种对白或者是独白表现了简·爱怎样独特和鲜明的个性?开始读。
同学们可以互相模拟一下这个对白,两人一组或者三人一组都是可以的。可以前排的同学往后转。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展示一下的?
先告诉一下你们读这几句对白的场景在第几章第几页?
【学生】在第十三五章、226页。
【观摩课11】大家都翻到第226页。
【学生】我本来还可以问他在哪儿,因为他不像在房间里,不像在屋子里,也不像在花园里,他不是来自空中,不是来自地下,也不是来自头顶,我听见了他,他究竟在哪儿?从哪儿来,就永远也没法知道了。但这是人的声音,一个熟悉的、亲爱的也记在心的声音,是罗切斯特的声音,这是从痛苦和悲哀中发出凄惨的声音。
【观摩课11】你读的这段是心理独白。那么它发生的场景是什么呢?简·爱是在什么场景之下发出的这段独白?
【学生】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并不是爱圣约翰,而爱的是罗切斯特,她只是因为职责,所以留在了圣约翰身边,所以我觉得她心里还是很明确的爱的是罗切斯特的,所以这是她心理的一段独白。
【观摩课11】也就是她自己心里明确所爱,他要追寻珍爱,一定要坚持自我。
很好,请坐。/ 10
其实这段内心独白是圣约翰向他强势求婚,然后她要动摇的时候,好像突然之间听到罗切斯特的一种呼唤。
【观摩课11】“简——简——简——”(静默)其实真的有没有听到呢?你们自己下去读吧,不剧透。
还有哪个组来试一试?
【学生】请同学们翻到第77页的第十四章,现在的场景是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正在对话。(小组角色演读展示)
【观摩课11】我刚刚看有一个小组想读里德太太的这个地方,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请同学们翻到第四章第28页,场景是波洛克和罗切斯特走了之后“里德太太和我的对话”。(小组角色演读展示)
【观摩课11】好,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来点评一下他们的朗读?谁来点评一下?我看到大家刚刚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其实像语言这边的朗读,一个人去扮演两个角色是很难去把它更好的演绎出来。可是我的觉得钟同学他很好的把自己投入到每一个角色里,每个语气就感觉特别好,就她们的朗读感觉特别好。
【观摩课11】点评得很到位,一人分饰两角,很难。我们看到在角色的转换之间还是有点困难的,发现没有?读简·爱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听出来一种深情,其实这里应该是愤怒的呐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所以说分饰两角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那个旁白,我觉得也是读得非常的自然流畅。/ 10
那这段对话里面大家看出来一个什么样的简·爱呢?
【学生】我看出了一个勇于抗争的简·爱,就是说她面对无原因的无条件虐待,而她勇于去抗争,勇于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可贵的。
【观摩课11】勇于抗争,也就是外表的谦逊和内心的这种诉求、叛逆成为了她展现给我们的一种姿态,是不是?非常好!
那还有没有小组读一读其他的地方呢?
【学生】在第146页的上面。(小组角色演读展示)
【观摩课11】好,因为时间关系,谢谢二位的精彩演读。
我们从文中的对白和独白当中可以走进人物世界,其实刚才最后一位男同学没有人跟他搭档,他想跟我搭档来着。时间关系,我们下一次有机会再合作好不好。
简·爱,她的独特在于“苦难中追求尊严,幸福中怀有谦卑。”这就是这个艺术形象经久不衰的一种魅力。
老师做了阅读规划,大家接下来去阅读整本书,可以这样去读,这整本书可以分为11周去读,每读1周有一个相应的学习任务。
好,下课吧。谢谢同学们!
【学生】老师再见。
【观摩课11】同学们再见,表现很精彩!
(结束)/ 10
第二篇:教学实录
《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最好的——老师——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最好的,“最好的”是什么意思?
生:最理想的,最满意的,没有比此再好的……
师:(板书——老师),说一说,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生:认真负责、知识面广、严格要求、关心学生、和蔼可亲……
生:是一个女老师,有着披肩的长发。
反思: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好老师的标准,学生能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师:作者(板书: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又是怎么样的呢?
2、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齐读课题——,声音响亮地读——,充满自豪地读——打开课本,114页。
反思:教师依次板书“最好的—老师—我”,师生在其乐融融中谈话,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课文时,应该注意什么?请给大家提点合理的建议吧。
(学生沉默,教师启发要大胆表述想法。)
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长句子可以反复地读。
生:重点的词语画出来,可以请教同学。
(生自由地,投入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机表扬学生。)
师:刚才读书时,老师非常想谁是最好的。通过老师的仔细观察,不是发现一个,而是,你们都是最好的!不仅读得认真,读书的姿势也很优美。希望这节课大家都能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反思: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为大家加油鼓劲。表扬是动人心弦的赞美诗,它能触动学生心底最温柔的心弦。
2、检查生词
师: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咱们班有个有心人,她就是李文静,事先已经把课文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工整地写在小黑板上,让我们对她的付出表示感谢!(鼓掌)
反思: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换学生,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我注意到,孩子在小黑板上用粉笔抄写词语时,特别地小心翼翼,有的词反复擦掉好几次再端正的写上。同时,和也是帮助其在全班面前树立自信的有效手段。
生多种形式读生词,指名读、齐读等,重点强调“饶”和“糊”的读音。
出示:
出人意料
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想方设法
饶有趣味
终身受益
颅骨
破绽
强调
驳倒
糊弄
多音字:糊——hū
糊一层泥(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子。)
hú
糊信封
糊风筝(用粘性物把纸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
糊涂
糊口(不明事理;勉强维持生活。)
hù
面糊
糊弄(样子像粥的食物;敷衍,不认真做。)
强——qiáng
强大
强调
qiǎng
强迫
强词夺理
jiàng
倔强
强嘴(犟嘴)
反思: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重视双基开始,但课堂教学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这一环节有效但不够高效,需要调整。
3、检查课文
(1)谈谈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
师:通过刚才的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明白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大胆的说一说。
生:我认识到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老师,他叫怀特森。
生: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了一节奇怪的课,关于“猫猬兽”。
生:怀特森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
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人的个性体验,同学们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
反思: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2)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师: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找出中心句。
生浏览课文,找中心句,多次未果,多次讨论找出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指3-4名同学分别读,齐读。
反思:这个环节出乎意料,学生找不准中心句,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较为生疏,没有充分地读。二是不知道什么是“中心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中心句的特点: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1.从题目去找。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本文应该从议论句上去找。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师:为了让我和同学们深刻明白这个重要的道理,怀特森老师是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出示自学提示:
(1)怀特森先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找出相关句子。(读、划、议)
(2)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除了给我们带来惊讶,带来不可思议之外,对学生会有什么好处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 一次测验,我们按照课堂笔记回答的每一道题,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们都得了零分。
生:老师讲课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我们做的课堂笔记也是错误的信息。
生:课堂上传看的猫猬兽的头盖骨也只是普通的猫的颅骨。
生:希望我们多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来。
生: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
生: 使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生:使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生: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
3、理解中心句。
师:谈谈对中心句的理解。
生:不要全部相信书本,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全对。
生:孔子尚有不知道的,《两小儿辩日》中,他“不能决也”,这说明权威也不是全能。
……
师(小结):书本、权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种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怀特森老师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作者为什们称他为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反思:虽然找中心句时飞来一些周折,但在两个自学提示的引导下,学生的理解还是水到渠成,比较满意。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科学故事会
师: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下面我们一起来召开一个“科学故事会”。
生: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生: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
生: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
生: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
反思:由于本单元安排的都是关于科学精神的课文,选编目的,一方面是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所以,课堂安排“科学故事会”,加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学生讲故事时,还有些胆怯,不自然。故事会的交流气氛不够热烈。
2、课堂总结:
师: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科学精神”又有哪些理解?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执着的探索精神;锲而不舍的意志;创新改革的精神;求实求真的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怀疑批判精神……
师:“学者先要会疑。”(程颐)怀疑是一个新发现的开始,无论最终的结果是对是错,怀疑者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哪怕是定论、是权威,同样可以质疑。
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这是“我”最好的老师告诉的,也是科学精神所必须的。
下课。
第三篇:教学实录
《浣溪沙》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浣溪沙》
1、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三、教学过程
1.全班齐读《浣溪沙》。2.《浣溪沙》上阂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明确: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流涕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3.下阔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师补充:
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4.《浣溪沙》中“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写作风格? 中国的河流大多是西水东流,而苏轼所写的清泉寺的流水是现今的浠河,此河发源白莲河(解放前称“百里险”),在清泉寺的东面,自东向西流经清泉寺(今湖北浠水清泉镇境内)至兰溪入长江。这是地理环境的实写。其二是,过去人们写人生易老如东流之水。今观水能西流,那么人生不是可再少吗?这是作者即景所感而抒之。从这些可看出“东坡词,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湖北教院主编《唐诗宋词》学习材料)。不仅打破了词为“艳科”的民间遗风,也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5.苏轼的《浣溪沙》引经据典,反其意而用之,是怎么回事? 词中的“白发”、“黄鸡”语出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西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诗是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失,调子比较低沉。苏轼这里说不要徒自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里是引经据典,而又反其意而用之,不但没有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阕“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从而使词的主旨得到了升华。6.小结
《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词的上阕写景,同时也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均是实写。从苏轼一生坎坷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奋厉有当世志”(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的人物。他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重来吗?于是下阕转入抒怀,集中表现了他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即景抒慨,感悟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这首词像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一样,不知给了多少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信心,就是在今天,读了也让人倍受鼓舞。
三、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四篇:教学实录
好大一个家
教材分析
祖国有多大。它包括祖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的海域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进而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划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疆域和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和民族的多样性。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2.准备与祖国面积辽阔和民族多样性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初步了解“家”。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家里有舒适的房间、有可口的饭菜,更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充满了关爱。看,这是王老师的幸福甜蜜三口之家。你有一个怎样的家?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家庭。
2、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家,它有960万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你知道她的名字吗?
生:中国
3、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家”的形状。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师:“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 生:大公鸡 师:“是的,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先用心来聆听一首歌曲(课件出示视频歌曲《大中国》,师生同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 生:大中国。
师:是呀,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板书课题:板书好大一个家并给家字加引号。)。
4、师:你对咱们这个共同的家了解多少呢?” 学生根据已有认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56个民族、13亿人口)【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进入主题,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祖国有多大 活动一: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山东地图,比较济南与山东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山东与中国的面积,以突出祖国之大。
【设计意图:在比较活动中,让学生在感知家乡济南以及山东的大小,通过换算比较,也就是直观的进行空间上的比较,从而感受祖国之大。】
活动二:“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一是认识图例和看地图的方位标示,让学生能看懂图,知道什么是图例,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以及一些图例符号的含义,认识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为旅行活动做准备。
二开始旅行活动,先从辽宁出发,(为的是分清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出发前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出发地——辽宁处于祖国的东部地区,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来到上海,先沿着大陆海岸线,我们走到了浙江、福建、海南,到了海南停下问学生:广东在我国的哪边?(南部)它是不是我国的最南边呢?(不是的,我国的最南边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走到这里,回顾一下大陆海岸线,问学生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有多长?(板书:大陆海岸线 18400多千米)
继续旅行,来到了广西,这时我们走到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在祖国的哪边?(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在祖国最西边有个高原是帕米尔高原。
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我们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这时让同学们看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在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走到这里,再回顾一下国界线,问: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板书:国界线20000多千米)
师:我们不可能不吃不喝不睡地走。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4千米,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一圈我们至少要花多少天? 生:至少要用1200天。
师小结:在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阻碍的情况下,我们要花整整三年多的时间才能走完这一圈,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在模拟徒步旅行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基础上,沿着大陆的边界走一圈,一是初步感受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组国的大体位置;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计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祖国边界的漫长,由此感受祖国的辽阔广大。同时,初步认识图例,了解国界线和海岸线的含义,培养学生会看地图的能力。】
活动三:比一比,从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
通过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出示世界主要国家的面积比较表,对比感受。
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只有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差不多同整个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面积相等,在和整个欧洲面积对比(1比40)充分感受祖国的辽阔。
(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1.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等图例。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五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板书:行政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看地图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有34个,并让学生记住其中的直辖市、自治区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资料大搜集——祖国有多大
1、我眼中的祖国
师: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祖国有多大”的资料,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2)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
(3)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4)组长做好记录。
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能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
2、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热火朝天,想必收获一定不少吧!能把你们的信息展示给同学们吗?在汇报之前老师还有几个小要求:
(1)汇报时每个小组先给一次机会,可以先说自己收集的一个方面的资料,其它小组可作资料的补充。然后,进入抢答阶段,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我们就把它评为优胜小组。(2)交流时还要注意小组之间不能重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都争先恐后,准备大显身手。第一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第三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评价(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学习方法,第三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表现非常出色,这才是做大事者的胸怀)(君子不夺人之美)(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你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祖国有多大:我国的海域、我们的邻国、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行政区的名称、我们生活的区域属于哪个行政区、祖国的南北差异。
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小组听得最认真,第()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只要处处留心,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知识,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是我们学习、了解祖国有多大的第一手资料。收集资料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让我们为自己鼓掌!【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小组汇报时,采取“这一个小组先说,其它小组还有补充的吗?”方式,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作必要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汇报内容,让学生的汇报更准确,有顺序、有梯度。】
4、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教师深情地诉说:从刚才同学们展示的资料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真的让我们非常自豪,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吧!相信你们观看后会有更多的话要对祖国妈妈说„„ 播放课件:著名的风景区、祖国南北、东西不同民族生活等图片资料并配有音乐及视频
课件制作说明:(此处可插入祖国各处的著名的名山大川图片,三亚落日,黄山风景区、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的居住、服饰、生活等图片,学生对可以看得见、听到的东西,这样对学生才更有影响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件或图文的形式,及时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如三亚的热带风光、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从分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5、祖国妈妈我想对您说„„
师:资料我们看完了,从同学们高兴的表情中,我感觉你一定有话想要对祖国妈妈说吧!
学生从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中受到了震撼,感受到祖国的大和美,深情地对祖国妈妈说„„(此时已经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效。)
师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你真是一个有爱心有上进心的孩子,祖国妈妈为你感到欣慰。
【设计意图:以材料为佐证,以交流为途径,以呈现画面为感染源,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学习,联系实际,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的辽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效。】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评价自己或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哪位同学这节课表现有特别优秀的地方,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共同爱护、建设我们的祖国吧!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通过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和找哪位同学有最出彩的地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第五篇:教学实录
《夹竹桃》第一课时 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冬宇
一、交流预习内容,梳理疑难问题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先看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生:夹(jiā)竹桃 师:也请你读。生:夹(jiā)竹桃 师:两位同学读对了吗? 全班学生:读对了。
师:多音字“夹”,在这里为什么读一声啊?
生:夹一声的意思有夹杂和掺杂的意思,夹竹桃这种植物叶子像竹叶,花像桃花,夹杂着两种植物的特点,所以这个字念夹(jiā)。师:你的预习非常充分,根据字义判断了多音字的读音,我们都来看字典中的解释。(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我想请你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夹在这里读一声?
生:因为夹它是夹杂、掺杂的意思,而夹竹桃都很像两种植物,所以它念“jiā”
师:对啊,你看(出示夹竹桃图片)花像桃花,叶子像竹叶,夹杂二者的特点,所以夹读一声。你再来读读课题。生:夹(jiā)竹桃 师:全班读。全班学生:夹竹桃。
(二)交流预习
师: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哪个生字你最想给同学提个醒,我们都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结合预习卡,实物投影)
生:我想给大家提醒“藻”这个字。先请大家来跟我读一遍。藻。全班学生:藻
生:这个“藻”,它是一个上下结构,这个草字头要尽量写得长一点,把下面盖住。请大家再来跟我写一遍。
师:写在你的学习题纸上,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全班学生书写“藻”。教师巡视。
师:给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你看,她提醒了我们把字写漂亮的关键笔画,赶紧在生字表上把它标注出来。还有谁也想讲一讲? 生: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字,请大家先跟我读,“凄”。全班学生:凄。
生:凄,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右上部分的竖下面不要出头,并且要写在竖中线上。底下女的这个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才能使字美观。请大家来跟我练习一下吧。全班学生书写“凄”,教师巡视。
师:你看,竖要出头,“女”横拉长(手指),她就做得很好。另外,老师也想给同学提个醒,这个横再长也不能超过两点水,注意这可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咱们再来写一个。全班学生:再次书写“凄”。教师巡视。
师:(实物投影展示)你们看,这次就写得更好看了。
(三)梳理问题
师:生字我们交流到这里,课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不明白的问题都写在了预习卡上,按照惯例,小组长应该把你们组集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来,我们展示一下。
(组长上来摆问题条,实物投影出示)出示小组问题。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开始浏览这些问题了,你有什么发现? 生:大家都提到了“作者为什么都爱上了夹竹桃?”这个问题。师:是啊,你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几乎每个小组都提到了“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板书:喜爱?)还有吗? 生:我发现只有一个组提出了“夹竹桃为什么只开三季?”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无法在这节课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书中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师:说的有道理,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探究。你看,我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会筛选问题了。下面,那我们就来先解决大家都关注的这个问题。
二、探究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可以圈圈画画,做批注。
全班学生默读,思考,圈划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我从第四自然段中体会到夹竹桃的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韧性的可贵,所以我认为作者爱上了夹竹桃。师:(出示第四自然段)是这段吗?同学们,刚才她提到“韧性”“可贵”(屏幕上圈出词语)都是这段中的词语。抓住关键段落中重点词句,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其中的原因,非常好。(板书:抓重点词)但是还不够全面,还有没有补充?
生:请大家看第六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夹竹桃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夹竹桃富有韧性,另一个原因是月光下的夹竹桃能够引起作者许多幻想。
师:嗯,你的方法很好,关注到了中心句,也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板书:找中心句),还有补充吗?
生:我还发现它的总起段,就是第一段“夹竹桃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话,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的值得留恋,值得回忆使得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师:你从字里行间看出了这份爱。对作者喜欢它的原因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第二段看出来,作者家里的两盆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十分有趣。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师:哦,你说的这些是花的—— 生:颜色。
师:你看,有时候我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也能够解决问题(板书:颜色),我们的同学很会学习。三个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梳理出要点,列一个提纲,这样就能避免答题有遗漏,或是不全面了。现在我们小组合作,梳理要点,列出个提纲。写在组长的学习题纸上。
全班学生小组合作梳理要点,列提纲。教师巡视,收集值得学习的小组提纲。
师:这个小组先派个代表说一下。
生:我们总结的夹竹桃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它的花色,红白相间(jiān)(教师纠正“间jiàn”)十分有趣。夹竹桃的第二个特点是富有韧性,表现在花开三季,无不奉陪。夹竹桃第三个特点是月光下它可以给人带来许多幻想,所以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师:这个小组把要点梳理了出来,而且很有特点,像一幅画一样深深记在我们脑海中。回答得也很全面。老师还想推荐给大家看看这几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实物投影)图片1
很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个小组是用列提纲的方式,要点梳理全面。图片2
我们把要点梳理出来了,现在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全班同学同位互查。师:请你来说一说。
生: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它还十分有韧性,并且能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所以作者十分喜爱夹竹桃。
师:回答得很完整,并且也很流利,非常好。刚刚我们梳理要点,这个问题解决了(板书擦去“?”)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份喜爱之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聚焦写它韧性的第四自然段。
三、领悟表达方法,尝试实践运用
出示学习要求(师念):
默读第四自然段,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出来,想想好在哪儿? 全班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重点关注了这一段的第一句“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我重点关注了这里的“一”和“又”,可以更好的让我们体会出夹竹桃的韧性,可以更好的让读者想到,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
师:非常好,你关注到了词语的正确使用。还有吗?
生:我关注的是这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不管是在和煦的春风里,还是在盛夏的暴雨里,亦或是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每天都迎着朝阳开放。” 师:你找到了这句话,还有这句。别的同学也关注到了吗? 生:我发现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更生动的写出了三季开花,夹竹桃强韧的韧性。
师:还是这个句子,除了排比,你还关注到什么?请你来读一读。生读句子。
师:这种表达方式很特别,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无”和“不”都是否定词,更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师:有两个否定词,你的发现很重要,火眼金睛。还有吗? 生:我发现它表示每天都的意思。
师:你还发现了它的意思。如果我把它换成“每天都”行吗?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如果把这个句子里的“无日不”换成“每天都”那这个句子的强调作用就没有那么重了。用上“无日不”这样的两个否定词可以起到强调它要表达的意思。
师:你还关注到了它的表达效果。两个否定,强调了肯定的意思。那“无日不”到底怎么把对韧性的喜爱那么强烈的表达出来呢?自己先读读看——
全班学生自读句子。
师:我们再来联系着前文,合作着读一读。
春天,院子里的花都开了,繁花似锦,此时的夹竹桃,请你读——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夏天,夜来香熏透了整个院落,花开的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此时的夹竹桃,请你——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秋天来了,当大部分的的花禁不住秋的凄冷,纷纷凋零之时,夹竹桃却依然——请你
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同学们,这可是3个季节,9个多月,270多天啊,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我想问问你此时什么感受?
生:我想夹竹桃是真的不能跟院子里那些其他的花比的,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真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师:看来你也喜欢上了夹竹桃。能不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是啊,不管怎样的环境,不论怎样的天气,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夹竹桃在春天、夏天、秋天都开放,韧性很可贵。生:我感受到作者对它的韧性的喜爱。
师:对啊,就是因为太可贵,太了不起,作者太喜欢了,所以就用了“无日不”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将这种感情有力的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这句话。
师:这一段中有一个句子也用了这种表达方式,能找到吗?你来读。生读句子。
师:这也是表达强烈的情感啊!让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全班齐读。
师:作者太喜欢夹竹桃了,连用了两个“无不”。咱们如果在生活中也想表达一下这种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试着用“无不”来写一写。请同学们也尝试着用上“无……不……”写一句话。提笔即练字,请大家工整的写在方格里,注意写字姿势。全班学生写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写的句子。
出示:从春天一直到秋天,270多个日日夜夜,夹竹桃无不没有美丽的姿态。
仔细读一读,看“无不”,他用对了吗?(学生没有发现)我们刚刚提到,无不两个否定词。生:这句话里有三个否定词。
师:三个否定词,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去掉一个否定词,怎么改?
生:改成“夹竹桃无日不有美丽的姿态。”
师:能够把它改正确,能不能让它更通顺一些啊?你说—— 生:改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270多个日日夜夜,夹竹桃无日不拥有美丽的姿态。”
师:“拥有”这个词用得真不错,还有同学也想改吗?你来—— 生:我想改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270多个日日夜夜,夹竹桃无日不展现美丽的姿态。” 师:是啊,我们可以帮他把句子改正确,还能改得更有文采,真好。虽然这个句子有点小问题,可是他的字写得不错,很值得我们学习。也希望同学们勤加练习,写一手漂亮的字。再来看看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我们的点滴进步,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与汗水。
写对了吗? 生:对了。
师:希望我们都来想这位同学学习。有时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甚至表达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句子思路更开阔。请大家拿起笔来或者修改,或者再写一个句子,不仅要写正确,写通顺,字还要写漂亮,思路一定要打开。开始吧
全班学生修改句子。教师巡视。
师:我刚刚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写的句子与众不同,我们也来听一听。
生1:每次站在领奖台上,人们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
生2:在场客人听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无不拍案叫绝。
师:这两个同学的句子不仅仅局限于写夹竹桃或者植物,他们还能联系生活,思路开阔。
四、交流背诵方法,积累精彩片段
师:学到这里,看来这段话特别值得积累。背诵也要有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把第四段背出来?
生:这段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记住这个段落。师:记住关键句子,也能帮助背诵。是个好方法。生:理解这个段讲的东西和意思,把它记住。师:嗯,围绕段意进行背诵,也是很有效的方法。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背诵。
师:关键词语也能帮助我们背诵。老师也想推荐大家,有时候记住特殊句式,也是一种背诵的好方法。大家用喜欢的方法,练习着背一背。全班学生自己练习背诵。师:我们试一下。全班背诵。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解决了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这个问题,关注了第四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学会了用“无不”造句,很有收获。课前,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第三自然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其他的花呢?”这些问题对我们的语文学习很有价值,留待我们下节课一起探究。
板书设计
夹竹桃
抓重点词 喜爱 花色 韧性 幻想 找中心句
红白相间 花开三季 ……
奇妙有趣 无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