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特点改进教法
认识特点改进教法 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的特点
这套教材最主要的特点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鼓励学生走向生活,以培养学 生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新教材是一套能力型教材。
这一特点,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1.课文的构成。总体上,第一册,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明确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二至四册,分别从记 叙、说明、议论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五六册在继续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的同时,鼓励学 生走向生活,即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观察生活,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学语文,从认识生活开始,这是观念的深 刻转变。单元安排上,遵循青少年认识生活的认知规律;由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如第一册的八个单元: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经济文化生活— —科学世界——想象世界,这个“序”是符合上述规律的。
2.练习的设计。新教材的练习分为“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 体现了培养能力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知到领悟再到创造的规律,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训练量增大了,但训练方法更活了,有的是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有的是师生共同讨论的,有的需要学生独立完 成,有的让学生课外积累。
3.新教材十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第一次把语文实践活动编入了教材,这就意味着把培养语文的运用能力 “法定”为教学内容。教材规定的实践活动有“摘抄格言名人名言”、“办手抄报”、“编演课本剧”、“开 辩论会”等等。这些对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4.新教材十分重视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言语交际量大,听说能力越来越重 要。张志公先生说:“语文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新教材专门安排了十几篇关于听说训练 的短文,内容涉及到说话的态度、内容重点、层次、方式、对象、称谓以及掌握说话的分寸等。对读的方法训 练,新教材不少课文旁批了怎么读,要求学生掌握朗读、速读、跳读、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要 求逐步做到准确把握停顿、节奏、语气、语调、重音处理等技巧。
5.新教材特别注意对学生“自然读书”方法的训练,要求学会勾画、圈点、旁批、设疑、预习、使用工具 书、积累和使用资料等。
6.在写作训练上,新教材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十分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如书信、新闻稿、计划总 结、合同、诉讼、读后感、短评、小传、实物事理说明文等等。
从以上简要分析可以看出,新教材是一套能力型教材,是一套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材。
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语文能力落在实处。
新教材的能力型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改进教学 方法,培养语文能力。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利用,努力培养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当代青少 年的智商差别并不很大,但学习效果却相差很大,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一进校,我们就对其学习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和逐个摸底,掌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情况。我们始终坚持培养以下十五个“学语文的好习惯”:(1)每课都先预习;(2)常用工具书、参考书;(3)常 写日记;(4)课堂听讲不走神;(5)爱读文学名著;(6)爱听(看)新闻、爱读报;(7)不动笔墨不读书;(8)听课 记笔记、课后整理笔记;(9)订正作业重做作业;(10)自测或互测获取知识;(11)爱大声朗读爱背诵名篇、段;(12)主动发问、主动请教;(13)制定学习计划写自我小结;(14)认真写字,讲究卷面整洁;(15)做资料卡片。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把偏重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语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大体形成了四种基本的方法:其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又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 解来理解文章的主旨。其二,疏理重点段的内在线索和层理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达到理解文章的 结构和主旨。其三,用比较法求同类课文的相异点,如同是抒情散文,《白杨礼赞》是托物抒情,而《听潮》 是写景抒情;求不同体裁的相同点,如第三册第一单元是不同体裁的几篇课文,但都以“桥”为表现对象,都 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其四,从听入手,让学生从总体上感受文章的体裁、内容、情感和表现方法。
课堂教学上,我们还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提问的方式,就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 的坡度,使学生既能回答,又要有一定的思考难度,得到思维的训练。这样,大多数同学能主动投入学习之中,那种“陪别人读”的学生大大减少了。
3.加大练笔强度。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少、慢、差、费。为改变这种状况,我 们认为适当加大练笔强度是应该的也是可行的。一年级除按要求写八篇作文外,每星期至少写日记两篇或周记 一篇;二年级按快速作文的基本格式作文,每期不少于10篇;另有日记或片断练习或读书笔记;二年级,按中 考要求,40分钟写一篇作文,不打草稿但要写提纲,每学期不少于15篇(三年下时不少于20篇)。作文量增加 了,批改方式也要随之改进,我们采用了老师批改与学习小组评改结合,详改与略改结合的方法,将作文评等 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标准互改、自改。无论用什么方法改,老师都十分注意“评析”这一环节,让学生 从感性上知道什么是好作文,继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好作文好在何处。吕叔湘先生说:“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老师改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写出来的。”我们将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4.十分重视语文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出来的。基于这 种认识,也为了适应新大纲的要求,我们结合教材要求经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练字,开展书法比赛;写日 记周记,办手抄报并进行评展;开演讲会,朗诵会,让学生写信、拟电报稿,做资料卡片并互相观摩,抄写积 累名人名言警句格言;学生评析优秀作文,谈电影电视观感„„。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生活,也提高 了语文能力。大语文观正是把整个世界和丰富的生活作为语文学习的对象的。
三、教好新教材,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社会的前进,必然导致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当前,我们正处于这种转轨之中。语文教师如何适 应这种转轨,我们认为首要的是应明确语文教师的社会角色,增强角色意识。
“社会角色指社会规定的用来表现社会地位的模式行为,或者说一个社会地位所要求的规范的总和。”(李德浜《社会学100题》)语文教师的工作性质、教材属性,决定了教师的理想的社会角色应该是:
a、语言导师。让学生获得运用本民族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
b、方法导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教语言,自然就要对思维方法进行训练。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形 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多维思维的训练。思维方法是人类一切方法中的根本方法,由此所衍生的学习方法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
c、人格导师。利用教材的情感性对学生进行人格的熏陶与教化,使学生接受本民族的美德和全人类共同的 美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d、心理导师:语文学科的“非真理模式”特征,决定了要培养学生的“感悟”、“内省”、“直觉”的能 力,其心理紧张程度比其它学科强。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的正常心理活动,又要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
以上四种社会角色是社会对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总的要求,也要求教师总的把握,若把握不好,教学上将 出现三种偏差:一是语文课上得不象语文课,弱化了语言教学;二是孤立地讲语言知识和文章学知识,忽视教 材的丰富的情感内涵,不进行必要的思想熏陶和人格培养、心理培养;三是机械地试题训练,而不进行思维方 法的训练,学生不能获得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分析“差生”特点,改进英语教学
分析“差生”特点 改进英语教学
南油高中 英语组
“差生”凡老师提起,都认为是学习差的学生。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智力不弱、身体不残,只是由于其他后天的主客观原因,使思想、文化、身体素质与该生所在学段应该达到的水平以及自身可能达到的水平存在着差距,这种“有差距的学生”,才被简称为“差生”。探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促使他们迅速赶上中,优生的规律;研究出现多种差距的原因,探讨防止中、优生变为差生的办法,是我们目前对差生进行教育研究的任务。尤其在我们高中,这种研究任务更是迫在眉睫。高中的教学班目前分为A、B、C三层,实际上加大了差生面,在这种生源条件下,每个老师都去带C班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特殊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如果忽视,抛弃差生,甚至歧视、打击他们,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将成为一句空话。三中的教学秩序及升学率将受到严重影响。
我们既要重视差生的思想教育,也要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作为以“转差”、“防差”为重点的学科,如英语科,在如何根据差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方面,我们认为:
一、端正教育思想,帮助差生树立“我赶上去”的信心,使差生“想学”,是提高差生的前提。
英语学习对于说惯汉语的同学来讲难度较大,尤其对差生,其矛盾心理尤为突出。一方面,他们自尊心强,受到教育和启发,时常表现出“超度”的热情,决心下功夫把学习赶上去;另一方面,他们的持久性差,几堂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马上心灰意冷了,他们感叹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这时得不到恰当的帮助,就会发展到自暴自弃,1 破罐破摔,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可见,信心不足是提高差生成绩的最大障碍。
怎样树立学生的信心?我们注意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应树立起教差生教师的信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2.3%的低能儿童无法正常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大体差不多,都可以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差生的自信心。我们应试着去想“假若差生是你的子女,该怎么办?假若差生是你的弟妹,该怎么办?”我们应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做到教师即是学生尊敬的长者,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导人。“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的教育和要求才易转化差生。
(二)千方百计培养兴趣。培养差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用生动的潜移默化的方法,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由于需要英语而对英语产生爱好。
第二,注意讲课技巧,用已有知识,讲述学生尚不能理解的内容,使之感到惊讶、怀疑和矛盾,形成认识冲突,如同小说中的“悬念”一样,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因差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要多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学生多种感官接受外部刺激。
第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差生也能取得成功,领略到成功的满足。第五,注意观察学生的课余兴趣,培养学生正当兴趣,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把课外的兴趣迁移到英语教学中来。
二、合理安排内容,从实际出发,使差生“能学”,并学有所得,是提高差生成绩的基础。
差生的基础不牢,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是知识的完整性差,在应该 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存在大大小小的空白,有时甚至是东鳞西爪,连不成一气;二是正确性差,不少知识似是而非;三是巩固性差,由于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很难有巩固的记忆,因而凡是需要以前学过的知识的时候,往往或者记不起来,或者记起来并不准确,或者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英语知识系统性极强,所以差生往往寸步难行。这时,我们老师应从差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教材内容,使差生能学。
(一)减少内容,少中求精。现行新课标教材,词汇量大,结构复杂,对于差生来说,根本没法学完,应该删去一些内容,删减时应注意(1)保证知识基本完整的体系(2)保留最重要的基础知识(3)保留该学段的主要篇章。
(二)降低起点,以退促进。主要情况是大体按教学大纲要求上课,但从差生实际出发,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不刻意的赶进度,求速度。对差生上课要时时“瞻前顾后”,特别是“顾后”——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要、罗列出来,特别是单词,花时间让他们背、写,反复训练。有些知识对差生来说还要当新课上,做到以旧引新,讲新带旧。
增加阶梯,减少坡度;对于抽象和难度高的教材,必须明显的分成几个层次,使差生能顺利接受,爬坡不见坡。比如动词的被动语态与时态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往往容易把两种语法的模式混在一起,这时,我们最好先将动词的八种基本时态两两相对的放在一起,让学生反复操练记住八种模式,然后将语态对应在各种时态之下,并强调两种语法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这种分散难点,化难为易的方法,对差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三)精心安排教法,使差生逐步“会学”,这是提高差生成绩的关键。
差生在学习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兴奋点常在课外,他们不愿看书,打开课本就昏昏沉沉,不愿动脑想问题,希望老师把什么都讲清楚,讲得 越细越好,当老师问他有什么问题时,往往说:“我不懂”,“我不会做”。但问到哪不懂,却回答不上来,这一切表明差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该如何学。多次的重复讲,对差生也不是好方法,培养他们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差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这远比教师嚼细了再喂的办法好得多。
首先,我们应教会他们读书。学习语言最怕不开口,尤其是差生,一周的两个早自习最是令人头痛。只有教会他们反复读,才会使他们形成习惯。首先从单词入手一个一个音节教他们,再找班里读得好的同学单独辅导,从中找
一、两个精英领读,从而形成上有引导,下有配合,带动整体气氛。其次过渡到对话,个人分角色示范,听录音,分组读,直到读出味道。最后到课文,一句一句地教学生,包括音,停顿,语调,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
其次,教会他们做题,使差生摸到做题的门,体验到做题的愉快。一方面差生的面子观念强,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都会想方设法完成,尤其当老师在作业方面有奖惩制度时,更是热心,谁不想听到自己的芳名被表扬呢?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喜欢“露一手”,对难度大的题,也想小试牛刀,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教会他们做单选题,阅读,及写作三类题,强调解题方法,注意细讲,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思路,引导他们接触相关知识,并不断加以表扬。对于写作这项高难度作业,先鼓励部分人做,面改,在黑板上教他们分析英汉成分的差别,写例句,对此,学生较易接受。
为了培养差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必须有紧、严、细的工作作风。
紧:教师以紧张的工作,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使学生有时间的紧迫感,以改变多数差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懒散的不求上进的精神状态,使差生 明显地感到:老师没有放弃我们,对我们抓得很紧,寄予无限的希望。
严:对差生的思想表现和学习表现要提出恰当的严格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规定了就要坚持到底,特别是对读书和做作业这两个基本方面的要求,我们强调每天都要检查。
细:要过细地做工作,要耐心地做工作,特别是对于差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过细地加以纠正,要重视作业讲评。我们可以(1)先将带有普通性错误的题写在黑板上集体讲评。(2)把正确的和不正确的答案都供给学生选择。(3)把题目不完善的供给学生讨论补充。(4)个别严重错误当面纠正。(5)展览优秀作业互相交流,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被发现,他们学习的兴趣就越来越浓。
转化差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差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差赶优将不再是个难题。
第三篇:针对差生特点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差生特点
改进教学方法
【摘要】转化差生,调动其积极因素,充分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
【关键词】针对;差生特点;改进;教学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or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Chemistry teaching reflection
Yang Faguo
【Abstract】The conversion difference and mobilize their positive factors,fully exploit their learning potential,so a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it is a long-term and hard work.【Key words】In view of;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 Improvement; teaching
化学差生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差生学习成绩之所以差,与他们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等有关,也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差生特点、采用不适合差生学习的方法有关。那么,如何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我觉得教师应当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克服方法和要求的单一化,使之多样化和层次化。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功能应使差生也包括在这个网络之中,要强化对差生作用的机制。分类教学的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中差生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为使课堂教学真正面向中差生,这里提供两种值得注意的方法:
一、改变课堂训练的结构 变单纯的整体训练为分层次训练和个别训练。主要指课堂教学从讲授、提问、练习到作业诸环节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内容和要求。
二、建立序列训练程度 序列训练就是将所学知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用不同形式设计出一个题目序列,让学生按序列要求训练。这种训练使差生每前进一步都有坚实的基础,都有一个小小的突破。序列训练有口答、填写、改错、选择、判断等形式。
第二、提高教学艺术。力求做到教学生动有趣。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差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呆板的教学会使他们丧失兴趣乃至产生厌烦情绪,降低收效。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态、语言、板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讲课是否生动有趣,不仅起到调节课堂教学的作用,而且起到使学生精力集中、记忆深刻的作用。
第三、抓反复、反复抓。解决差生遗忘率高的问题。差生反映在教学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问就忘”。简言之,也就是遗忘率高。为此,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差生接受知识缓慢,习惯于模仿,机械记忆,思维呆板,希望得到现存的东西。教学中要逐步克服差生这种依赖心理和思维定势,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记忆品质和方法,使记忆逐渐由机械型转化到理解型。
(2)教学中要注意对知识体系、结构和规律的研究,使单一的知识融汇在知识的整体之中,形成知识的链、网的结构,给学生以整体的观念,因为整体化和规律化了的记忆才是高效和深刻的。
(3)抓反复、反复抓。抓反复是通过多次再现已学知识的方法。对一般好学生一次可接受的知识,对差生可多次反复。通过连续强化,在差生的头脑中打深记忆的烙印。对差生出现的反复,教师应持以理解和关怀的态度,注意通过感情渠道的沟通,了解差生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同时也应注意,反复并不等于单纯的补课、重复,而应是在全面掌握重点内容的同时,注意旧知识在新知识中的应用和联系,寓反复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体中。
第四、要注意好知识的转化点和分化点问题。教学的实践表明,每一个差生的产生,都可以追溯到是从某一个知识转化点,尤其是分化点开始的。一个分化点未解决,又加上第二个、第三个,这许多分化点的累积就造成了差生。因此,这第一个分化点是一个可怕的分化开端,它不仅影响到有联系的后继课程,更严重的是能够挫伤学生的锐气和自尊心。当然分化点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的教学问题,需要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对差生来进,分化点是一个比较陡的坡。在分化点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差生的接收状态,善于发现差生可能分化的征兆,为差生爬坡增设阶梯;另一方面,对于分化点的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精心安排,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程度和密度上,都要比教学其他部分付出更大的代价,反复深化强化分化点的知识,放慢速度,减少坡度,使学生既做到了深刻理解,又会灵活运用,乃至终身不忘。
第五、掌握信息反馈,精心设计练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这对差生特别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练习的形式种类很多:包括基本性练习、单一练习、对比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实践性练习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练在点子上,多次反馈,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差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
第六、长目标。小步子,分层推进。差生实际水平低,不能跟班同步前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划分学生质量层次,制订推进计划。教和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活动。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内容、结果,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来,否则就是空的。教师对后进生期待值打得太高,而差生的实际水平又太低,教和学对不上号,效果自然甚微。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差生成绩。对于所教学科分化严重的现状,教师如果只按升学要求一味加快进度,加大难度,那么就会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学下去,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因而采取分类推进的办法,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因素,也使优差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激励。
转化差生,调动其积极因素,充分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能付出一片爱心,坚持一种耐心,用良好的适当的方法去诱导学生,就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第四篇:查找问题 改进教法 弥补不足 提高质量
查找问题 改进教法 弥补不足 提高质量
暖暖的春日带来勃勃生机,拂面的春风孕育着崭新的希望,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播种时。XXX学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暨表彰大会如期召开。
4月19日,全镇30多所学校的教师300余人冒着绵绵春雨,脸上洋溢着微笑,充满着自信,带着教育人的梦想和期盼,追求和困惑,聚集在XXX,共同研讨XX教育的发展大计。
下午二时,老师们进入会场,县电教中心主任XXX、干事XXX应邀参加了会议。学区教研副校长XXX宣布大会开始并致开幕辞,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大会开始了第一项议程——奏国歌,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全体教师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会上,学区副校长XXX通报了各学校语、数、外三科测试成绩。学区督学XXX,根据全学区教学质量测试情况做了质量分析,他以各学校测试成绩的变化分析对比,针对试卷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逐一分析,使于与会教师认识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学校、教师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指出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学区党支部书记XXX宣读了表彰决定:授予XX中心小学、XX小学、XX小学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授予XX小学为教学成绩进步奖;授予50名教师为教学成绩优异奖,18名同志为优秀班主任,4名同志为优秀校长;对126名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了奖品,并对在2012年春季县级质量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14名教师给予奖励。教育局领导颁发了奖状,获奖者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台领奖,并在主
席台前合影留念。
经验交流中,XX小学校长XX,作为一个教学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的学校领头人,他就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感悟与体会向与会教师做了‚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的主题发言,结合学校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所采取的措施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XX小学的良好形象。中心小学年轻教师XX代表获奖教师,以自己的的成长感悟为切入点,以自己所任学科为案例,从教师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等方面,同与会教师进行了分享。相同的事业,共同的感悟,真切的感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表态发言中,XX小学校长XX,XX小学校长XX,就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测试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今后的打算做了表态:要强化质量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表明了知难而进的决心和奋起直追的信心。
县电教中心主任XX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首先对这次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XX学区近几年来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办学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年终考核位居全县前列,这与在座各位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各个学校、各位教师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再创辉煌。其次,校长要抓好学校管理,向先进学校学习;管好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全体教师要发扬‚三苦‛精神,要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石桥学区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学区教研副校长针对我学区的教育教学现状,指出了六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提出了六点要求。
六个问题:
1、部分学校质量意识不强;
2、学校教学管理不到位;
3、教师整体素质不强;
4、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5、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6、教研教改工作不扎实。
六点要求:
1、形成一个共识:坚定不移抓质量;
2、强化一种意识:向校长要质量;
3、树立一种作风:向管理要质量:
4、坚定一种思路:向教师素质要质量;
5、立足一个重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6、把握一个关键:面向全体学生要质量。
学区X校长做了总结讲话,他结合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学区工作实际,讲了四点意见: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把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针上来。十八大精神为我们描绘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了民族复兴,教育强国的攻坚工程。各学校可通过例会、政治学习、板报、校园广播等渠道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目前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以传统教学成绩为核心指标的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各类考核都以成绩为主,使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科联系:各基础学科知识是密切联系,相互交织的,各科基本技能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是处理好减负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每位教师都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研究新课标,不能‚以教代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生命意义的课堂。
三是处理好学生减负与教师增负的关系。新课标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挖掘教材,走进教材,再走出教材。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要给学生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同步发展,减负与提高质量同步发展,它们之间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二、以淡薄名利,心静如水之教育情怀,克服唯利是图,浮躁虚夸之风,争做‘二德三风四争创’的典范。
三、正确对待成绩和失败,荣誉与得失,要加大反思力度,凝神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综观全镇各学校发展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有几所学校在全县是差的。好有好的优势,差有差的原因,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不忽视客观因素,不夸大主观因素,正确判断,准确定位,增强信心,增添措施,力保提高。
四、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严明纪律,严格制度,打击庸、懒、散、慢、旷、混等不良行为,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工作效能,发
挥正能量。对目无法纪,无组织、无纪律,消极、自私、散慢无故缺岗旷工的,要严惩不待,让他们在正气、正能量、正形象面前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本次大会是研训一体、表彰交流的大会。希望年轻教师励精图治,获奖教师再接再厉,每位教师奋发图强,对照成绩,找准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迅速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高潮,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把教育局下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开创我学区教育工作新局面。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第五篇:尝试对初中文言文的教法改进
当今社会新思潮爆炸,知识思维多元化,人们总是一味求“新”,却逐渐地冷落了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旧”文章。其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好这些古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甚至于思想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但老师们却越来越怕教文言文,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文言文。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文言文教学方法太老、教学效果太差造成的。那么,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古诗文,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率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一、确立目标,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从教十年来,听课无数教授古诗文更是不知凡几,来去来去发现大家教古诗文都形成了一个僵死的模式:介绍背景——排除生字——翻译背诵——疯狂做练习。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弊端:1.一味强调接受,无趣味。2.一味强调知识,“填鸭子”。3.一味强调记忆,无思考。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记个不停,还要要求把翻译权背下来,明天检查。考试时稍有课外迁移,学生又是茫茫然无所适从。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知道这种教法是没有效率的,更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因此转变古诗文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其重要。不应该过分的强调翻译,诚然文言字词是学习文章的基础。但文章的灵魂在于它能给我们以美的熏陶,让我们对人生有新的领悟和启发。如果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的翻译上就丢失了。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大多数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是很有影响的。如,《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架桥铺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创新,在教学“新”、“活”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全部挖掘出来。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可以进行以下教学设计。
1、利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来引入课文。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马说》,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2、调动学生已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来引入课文。
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导入《三峡》,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导入《岳阳楼记》等。
3、下载与课文相关资料导入课文。
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文章配上古典音乐朗读,或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画内容,创设情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的片段,就是极好的导课材料。
4、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比如,在上《陈涉世家》之前,安排学生在课外查找司马迁、《史记》、大泽乡起义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说。学生探求意识浓厚,争相回答,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三、精彩阅读,体味文言文的美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阅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
1、听读探寻美。
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乐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
3、品读再现美。
“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四、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
不管怎么说,教学还是要保证质量的。要想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和复习,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因此,要严格做好文言文的复习。教师可以采取背诵——默写——翻译——提问——自测五个步骤进行,比如复习《爱莲说》,首先不定期抽查背诵,尔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或关键性的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文中能表现出作者高标傲世、独步于尘俗之外的美好情操之意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就说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反复学习又不至于机械重复,既牢固了
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而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我们只有解除束缚,大胆创新,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让文言文“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参考文献:
1.《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2.《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3.《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4.《对改革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