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大树做朋友
和大树做朋友———幼儿园小班环保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树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2.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
3.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从小确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点。
4.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充分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
活动一:环境布置
师生共同制作墙饰“美丽的大森林”,幼儿人人动手在许多棵“树上”贴树叶。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人们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快乐地生活着,通过墙饰内容,让幼儿更直观地知道森林、树木对动物及人体的密切关系,是人类的好朋友。
活动二:参观活动
1.参观幼儿园内的树木,边参观边介绍其名称,以及他们的作用。
2.参观街道、马路边的树木,让幼儿观察其特征并介绍他们的用途。“为什么路边的树木长得高又大?”
3.参观小花园内的树木,让幼儿知道树木的品种繁多及其功能和过冬方法。
活动三:常识活动
通过谈话、观看VCD等形式,介绍树木对人体的作用:①光合作用(遮挡阳光,给人们一片温馨的绿荫);②药用(可制作药材);③食用(有的果树生长水果给人们吃);5对环境的影响(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绿化环境等)。并帮助幼儿记住3月12日是植树节,以及周围常见树木的名称。
活动四:语言活动
1.通过讲环保小故事《爱护小树苗》,让幼儿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
2.通过诵读儿歌《绿》(附后)等,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感情。
活动五:音乐活动
组织幼儿学唱《大树妈妈》这首歌,并采用歌舞表演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树木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六:游戏“答小记者问”
幼儿当小记者,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有关树木方面的小知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印象。
1.你知道吗?树木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2.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3.我们怎样爱护树木?
4.你知道树有哪些用途吗?
5.你认识哪些常绿树、哪些落叶树?
6.树是怎样过冬的?
活动七:社会实践活动“给树叶找妈妈”
带领幼儿到小花园内拾落叶,然后对照落叶看看是哪棵树上掉下来的,就算帮树叶找到了妈妈,巩固幼儿对树木特征的认识。
活动八:延伸活动“比一比,谁能干”
采用竞赛形式,让幼儿围绕大树念自己喜欢的儿歌,比一比谁念的最好听,评出优秀奖,可颁发小礼物。
儿歌:绿
一棵树,一点绿,十棵树,一行绿,百棵树,一片绿,我们都是小树苗,妆扮祖国添新绿。
爱护小草
——中班环保主题活动
硕放中心幼儿园 万咏梅
活动产生的背景:
有识之士提出:“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见提高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把环保意识渗透到平常的教育中去,使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我从每天经过的幼儿园附近的绿化带发现,有些家长为抄近路,带领孩子从草地上走,日积月累,绿绿的草地上有了一条非常不协调的“白带子”。正直春意盎然的季节,何不利用这一有利的因素组织孩子开展有关环保的教育活动呢?于是我带领孩子生成了“爱护小草”的系列活动。
活动的价值:
1.通过观察、讨论知道破坏草地是不好的,激发孩子爱绿、护绿、养绿的意识。
2.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
3.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一:小路从哪里来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知道草地上小路的来历。
2.感受到破坏草地的行为是错误的。
活动准备:
数码相机、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组织孩子外出观察
1.你看到什么?小草长得怎样?(引导孩子用优美的词语描述)
2.这条小路是怎么来的呢? 3.你觉得好看吗?为什么?
二、孩子自由观察并与同伴交流。(教师拍摄情景)
三、集体交流讨论
1.这条小路在绿绿的草地上好看吗?为什么?
2.你猜猜这条路是怎么来的呢?这样做对吗?
活动反思:
孩子在活动中能跟随老师认真观察,他们很快发现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长得茂盛又很绿,而靠近路边的则是长得小和稀少。当问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各种各样。张乐说:是石头压在上面,小草长不出;杨嘉睿说是被泥土压住没长出;杨浩说是还没长呢;史卢浩认为是给大树挡住了;蔡炎军说是有人在草地上走小草压死了;盛予欣说可能是给叔叔阿姨砍走了……
另外孩子对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关注,他们甚至认为是垃圾太多了,与我应孩子的要求,请他们到草地上将垃圾拣干净。他们有的将石头和砖块搬走,有的拣垃圾,一会儿草地就变得干干净净。
活动二:爱护草地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确定保护草地的方法。
2.鼓励幼儿能积极参与动手制作,为环保作出自己的努力。
活动准备:
数码相机、电视机,小草的种子、草皮、小铲子、杯子水桶等。
活动过程:
一、帮助孩子回忆昨天的所见。
1.你们昨天看到什么?
2.那条白白的小路在草地上好看吗?(引导幼儿观察电视画面)
3.有什么好办法让小路不见呢?
二、幼儿先分组讨论,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1.让幼儿交流自己的意见。
2.选择其中的1"2种办法进行尝试操作。
三、带领孩子到草地进行操作 1.教师讲述种植的要求。
2.和孩子一起将发白的土地松软。
3.进行种植活动。
4.给小草和周围的树木浇水。
活动反思:
在讨论中幼儿的意见有:在小路上播种草的种子;请叔叔阿姨来种植小草;我们自己来种上小草;制作(剪贴)一些小草放在小路上。经过讨论和条件限制,我们决定在小路和空白的地方种植小草。
当我们来到草地旁进行种植时,发现小路踩的人多了,土地很硬,孩子们无法挖掘。顾梦佳想到给草地浇水。于是我们提了水浇了上去还是不行。最后只得求助门卫保安叔叔,请他将土地挖松。小朋友才顺利地种好了小草。这样的活动使孩子感到种植是很不容易的,更要保护好草地。
在种植活动结束是,朱晨龙提出“我的奶奶一直要从小草上走的。”其他的孩子听了也纷纷附和,我统计一下大概有一半的孩子随家长在草地上走过。于是如何继续保护好草地呢?我们有生成了下一个活动。
幼儿园中班环保教案:大树妈妈
妈咪爱婴网 www.xiexiebang.com 2010年12月11日 11:59:2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树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在讲讲做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绪,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大森林的场景、各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包括人类)。
2、动画(树真好)及相关设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树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在讲讲做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绪,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大森林的场景、各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包括人类)。
2、动画(树真好)及相关设备、“大树的本领”图片;小鸟的家相关图片;“森林被破坏的危害”动画。
3、一幅光秃秃的森林图(没有树叶的大树)、自制小树苗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蜡笔、水彩笔。
4、《大树妈妈》、《开火车》歌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①各种小动物乘上小火车,随《开火车》音乐我们一起出发去“大树妈妈”家庆祝生日。(进入“大森林”的场景中)
②用歌声呼唤大树妈妈(歌曲《大树妈妈》)
随音乐大树妈妈上(扮演者),抚摸她心爱的宝贝们。(通过抱抱、亲亲、摸摸,传达大树对一切的关爱,体验家的温暖。)(歌曲完,大家偎依在大树妈妈身边。)
2、讲讲大树的本领
(1)观看“树真好”动画
老师:孩子们,你们和大树妈妈玩得开心吗?(开心)你们爱大树妈妈吗?(爱)大树妈妈也很爱我们,我们都是大树妈妈的宝贝,我们离不开大树妈妈,大树是小猴、小兔、大象、小鸟等各种小动物、还有我们小朋友们的家。今天是大树妈妈的生日,我们来为大树妈妈献上我们的祝福吧。在请小朋友送祝福之前,我想请小朋友先看几幅动画,再请你们来说说大树妈妈的本领和你想对大树妈妈说的话。
(2)幼儿结合原有经验说出大树妈妈的一项本领,为大树妈妈献上祝福。大树妈妈给送过祝福的小朋友 回赠小树苗。
①大树是一把大伞挡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大树下乘凉。
②大树为我们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造成各种工具、物品。
③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能吐出“氧气泡泡”使空气新鲜,使我们都能吸到氧气。
(3)播放“大树的本领 ”图片,总结大树妈妈的本领(从树根到树叶)
(4)庆祝生日:大家手举小树苗,围着大树妈妈唱生日歌。
3、救救大树
①小鸟为什么会失去美丽的家园?
——(播放“哭声”)师:咦,小朋友们,你们听、是谁在哭呀?(播放枯黄小树叶图片)噢,原来是从远方飘来的枯黄小树叶在哭泣,这是小鸟寄给大树妈妈的信:
(边播放相关图片,边讲述)小鸟很伤心,小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的家原本温暖美丽,可它的家现在变成光秃秃的一片了,因为没有了大树的保护,小花、小草不再在这生长,各种小动物也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说一说为什么小鸟的家会变成光秃秃的一片?(人们的破坏,滥砍乱伐)
②没有了大树,森林被破坏,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危害?
——引导幼儿根据并结合大树妈妈的作用,自由回答。
——观看“森林被破坏带来的危害”动画,再总结回答。
(沙漠化、带来干旱:带来沙尘暴,少了个防风固沙的屏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带来泥石流等自然危害„„)
③我们应该怎么做帮助小鸟重建家园?
(保护树木,不滥砍乱伐;不折树枝,不摘树叶;多种树;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4、做片小树叶
①出示那幅(没有树叶的大树)光秃秃森林图,大家想办法救他:我愿“做”一片小树叶,陪伴在大树身边。
②幼儿分工合作给树添上树叶,并画上树的好朋友:小花、小草、各种小动物等,表达自己的心愿,“说说”自己的心理话,贴到大树妈妈身上救活她。
5、展示幼儿作品。
四、活动结束
师:“瞧!大森林又回来了,小鸟又有了美丽的新家,小鸟很开心。我们和小鸟一起带着这片森林回教室,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我们保护树木的行动中来,学会爱护树木,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师带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在幼儿的《大森林》作品上印上小朋友手印,把作品贴在教室作为环境布置。
爱护花草树木教案设计及反思
作者:李淑清 时间:2012-09-04 12:31:53 爱护花草树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2、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3、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重点及难点:
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如何爱护花草树木,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天安门、草原、山林、荒坡图片;大树挂图一张;花朵图片若干、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自制小花园一个;在种花木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老师想带你们去游览一些地方,也希望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这些地方吗?(教师出示天安门、草原图片)教师提问:美吗?漂亮吗?(教师出示山林、黄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引导:大自然因为有山水,有了花草树木,才显得如此的美丽。优美的环境离不开花草树木,离开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不那么美丽了。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二、引出主题
教师:公园里有了花草树木,才显得非常好看,今天老师就带领小朋友到公园游玩。公园门口的大树上开满了漂亮的花,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花朵,大家你摘一朵,我摘一朵。树上的花没有了,光秃秃的真难看。(教师出示开满鲜花的大树挂图,边讲边一朵朵的将花朵摘下)教师提问:这时大树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伤心,并贴上哭脸图片。小朋友,你们说摘花的行为对吗?如果花园没有了漂亮的花,还能那以美丽吗?现在我们怎么能让大树高兴起来呢?把花还回去,那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装扮一下大树吧!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将花朵贴到大树上去。教师:看,花又回来了,大树变美丽了,你们看大树笑得多开心那!(同时贴笑脸)引导幼儿和教师一同美化花园。
三、深化主题
大树和花园因为有了美丽的花朵而变得漂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们呢?我们又应该怎样保护花草树木呢?教师引导幼儿想出爱护环境的办法。
四、教学延伸 教师: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不爱护花草树木的现象呢?你们看到这种现象会怎么做呢?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就先从我们身边做起吧!
五、教学总结
小朋友们的办法真好,老师希望你们能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人人争做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就会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爱护花草树木教学反思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了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优美环境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爱护花草树木》这一教学活动,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幼儿都能做到的事,但有的幼儿有意无意的做一些不文明的事,通过幼儿自己的画、贴,自己亲身参与宣传,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创设了一个使幼儿感受到“美”并且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让幼儿明白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懂得花草树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励幼儿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感。
第二篇:做一棵大树教案
做一棵大树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泥塑工艺,用黏土(橡皮泥)捏一棵大树。2.通过捏塑一棵大树,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3.了解各种树的有关知识,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能自己动手捏塑一棵大树 [教学难点]能够抓住树的特征,用泥塑表现不同的树。[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橡皮泥,牙签
教师:泥塑示范作品,橡皮泥,牙签 教学过程: 1.猜谜语
师:同学们真聪明。树啊,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既然树有这么多的本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泥塑的方式来做一棵大树,来歌颂大树。2.欣赏各种树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树吗?
大自然真是神奇,它不仅培育出种类不同的树木,还给予它们各种造型,多样的色彩。3.讲解示范
刚才我们欣赏了各种各样的树,那同学们能总结一下树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树干+树枝+树叶+树根(锥形的树干,鹿角的树枝,椭圆的树叶)那这样一棵大树我们应该怎样来捏塑呢?
(1)我们要先捏塑大树的树干,树干可以捏成锥形,上小下大,为了让大树站的牢,体现树的高大,我们可以把树干做的粗一些,如果有一些橡皮泥太软了,为了使树干更牢固,我们还可以在中间插一些支撑物。(2)接着,我们可以揉捏出大树的树枝,那大树像什么形状啊?(鹿角)或者我们还可以再取一小团橡皮泥捏出一根根树枝,然后再利用我们的牙签把树枝固定在树干上面。(3)最后,我们就要做树叶啦,树叶可以根据做的树的特征来制作树叶的形状,完成之后再把树叶粘在树枝上。好了,我看到好多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手制作啦,那在动手之前先听听老师的要求:(1)做一棵你熟悉的大树,要能够抓住树的特征(2)大树要能够站立的住
第三篇:大班美术活动《我和大树做朋友》说课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我和大树做朋友》说课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我和大树做朋友》说课反思
一、感谢
非常感谢我们××市教育局幼儿园教研这个团队,给了我这次与各位专家、同行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天与其说是和大家分享,还不如说是请幼教专家和同行来帮助我们团队来解疑答惑。
二、产生的背景
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这样的主题呢?近段时间我们班一直在进行“拜访大树”的主题,《指南》艺术领域中“感受与欣赏”目标1中提到的“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创造与表现”里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作力”“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于是我们带孩子走进社区,有意识的感受、发现、收集与树有关的美的事物,如树上掉落的树叶,修剪的树枝、藤条等。鼓励孩子用这些树身上美的事物大胆的、创造性的进行组合拼贴、编织、拓印、绘画等。用这些物品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来布置我们的教室、美化我们的环境,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主题并设计了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发现、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这些美的事物进行艺术的提升和创造,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
三、材料投放方式的调整
这一次的活动我们是围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一种初步尝试。这堂课我们试教了很多次,尝试了很多的方法,美工类的活动课前材料的准备非常的重要,最开始„„每一组投放一种树身上的材料,如有的是树枝„„都是是原生态的材料。我们发现孩子粘贴很难固定,制作出的作品也很相似。这样更多的是老师在牵引孩子,没有体现指南中“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后来我们做了大的调整,四组每一组都投放相同的材料除了树身上原生态的材料还有毛毛球、扭扭棒、彩色纽扣等,色彩艳丽便于造型的其他辅材给孩子,材料更多更丰富,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更多的体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和创意。
四、遵循实施《指南》的四大基本原则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本次活动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活动前面的引导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述自己创作的想法(图片),同时集体交流环节也给了所有孩子交流的机会(图片),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这是与语言领域的有机整合。在孩子进行创作教师指导的环节,有孩子用彩色毛球装扮自己作品时,教师引导孩子在注重颜色搭配的同时还融入了数学领域的按颜色的规律排序的方法来装扮自己的作品(图片),(图片:试教中树叶装饰木板画的举例:对称、数量)。幼儿在自主操作中,(图片)在用彩条缠绕树枝时候,孩子一个人他不能很好的完成,知道主动寻求他人帮助,旁边的小朋友沟通交流。一个人抓住底部一个人缠绕,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他的社会交往也无处不在。
这个活动看起来是一个纯艺术领域的活动,但是我们依靠“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与教育能力,也能整体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本次活动也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所以在第一课时制作半成品的作品时,完全是幼儿自主的选择(图片),可以组合粘贴画框、缠绕花环、制作小树、木板上画画,尊重幼儿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幼儿动手操作的环节,特别注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不急于求成,让每一个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节奏在完成自己的作品。老师也因势利导(图片),有时等一等,有时推一推、有时冷静的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评价环节,对每个幼儿的作品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全部展示(图片),满足了每个幼儿获得表扬和承认的需要,让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3、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满足幼儿认知的需要
在本次活动中,从设计到各个环节的实施我们充分的尊重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活动前期,在“拜访大树’的主题中我们带幼儿走进社区,拾落叶、拣树枝,观察、发现、收集树身上美的事物(图片),幼儿能与周围环境互动,并通过自己创作想象制作出的美作品打扮我们的教室。使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今天的活动,给每一桌幼儿都提供了具有选择性的材料(图片),为幼儿创作的兴趣,参与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幼儿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主动装扮自己的作品。(图片:一小朋友努力的想用树枝来装扮自己作品,但是用胶水怎么也粘不牢,努力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他认真的看着旁边的小朋友用创意泥固定树枝成功了,模仿着也粘牢了)幼儿积极的进行自我学习,并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想办法——主动模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图片:这一张图片是来自于试教时,我用的是其他班的孩子,平时对于缠绕这种技巧几乎没有这样的经验,一开始怎么也不能把彩条缠绕到树枝上,总是松动。于是教师采用介入式指导,它为什么总是缠不紧?可以怎么办?引导孩子可以两两合作,一人抓住缠绕的下端,另一人继续缠绕,这样很快就成功了)。
第四篇:猫和老鼠做朋友
猫和老鼠做朋友
王丽轩
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她大谈自己多么喜欢老鼠,于是他们就成了朋友,住在了一起。
快到冬天的时候,他们凑钱买了一罐猪油。但是猪油不能放在家里,因为它的香气太馋人了,没准儿冬天没到,就被他们吃完了。猫出主意说,应该把猪油放在教堂的祭坛下,以便过冬吃。老鼠同意了。可是没过多久,猫想吃猪油了,她对老鼠说:“我大姐生了个儿子,请我去当教母。”添去了最上面的一层猪油。
猫一直到天黑才回家,还对老鼠说过得真愉快老鼠问她给孩子起了什么名字,她说“没了顶层!”
老鼠觉得这名字怪怪的。过了几天,猫又馋了,她对老鼠说:“我二姐生了个大胖小子,请我去当教母。”于是猫又出门了。这次,它溜进教堂,一口气吃掉了半罐猪油。
到家时,老鼠又问她给孩子起得什么名字,她说:“吃了一半。”老鼠觉得这名字也怪怪的。不久,猫又馋了,她对老鼠说:“我三姐生了个丫头,请我去当教母。”猫又出门了。
这次,她把剩下的猪油吃得一干二净。老鼠见猫回来,就问起孩子的名字,她说:“吃得精光!”老鼠觉得这名字太让人费解了。他摇摇头,睡觉去了。以后,再没有谁请猫去当教母。
冬天,外面找不到吃的,老鼠想起那罐猪油,便对猫说:“咱们去把那罐猪油取回来吧,味道一定很好。”他们来到教堂,油罐里空空的。“天哪!”老鼠明白了,“你可真够朋友!先吃了顶层,又吃了一半那,然后……”没等老鼠把话说完,猫就把他吞进了肚子。
第五篇:我和书籍做朋友
我和书籍做朋友
陈家港中心小学
三(8)班
龚白双
咦!这是谁?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正在注视着什么。哦!原来是机智勇敢的中学生贾里啊!
我喜欢秦文君阿姨的作品,特别喜欢她笔下丰富多彩的人物。贾里就是其中的一个。贾里可不是一个平常的人,他机智、勇敢而且非常喜欢助人为乐。他有个和他同年同月日生的妹妹贾梅,一对兄妹,似乎都不平凡。两个人同上初一,可是贾里在一班,贾梅在二班,一班很优秀,好像天生是二班的克星,所以一班自称大哥班,二班就叫妹妹班。二班很不服气,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永远改变不了贾里是哥哥的现实。仅仅这一点,就非常有意思。这本书紧紧吸引我的眼球,让我忍不住一读再读。
贾里天生“志向”高。他非常想在学校有个名声,可是他在班级却有个坏名声,比如曾送给老师一幅话,画上画个威风凌凌的大公鸡,题目却是《我的老师》。再比如黑板上如果涂了漫画,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说:“是不是贾里干的?”再比如他想一举成名,但他觉得所以出名的人都在篮球队,于是,他也报名参加了篮球队„„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让我不由自主地喜欢贾里这个人物,并爱上读书。读书,让我变成一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知道尊敬长辈,尊敬老师;读书,让我变得机智、聪颖,潜移默化间我已学会了贾里的热情,陈应达的勤奋;读书,更使我快乐,在书海中畅游,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自由的鱼儿,在多彩的世界里,无忧无虑。我将把书作为我一生最好的朋友,喜欢它,爱护它,因为它能在所有我需要陪伴的时候陪着我,让我度过一个个无聊空闲的时间,并让这些空闲变得美丽。我也会用同样的热情对待我的朋友——书,因为它有我需要的宝贵的知识营养,能让我变得充实、变得强大,让我认识我们伟大而富饶的祖国,让我认知奇异的世界里所有有趣的东西,因为„„
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这让我怎么能够一一列举呢?我只能再一次轻轻的捧起心爱的书本,我向胸前的红领巾保证:以书为友,一定要插上知识武装的翅膀,在祖国的蓝天中自由飞翔。
指导老师:张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