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一、古诗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诗词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西方的诗或者国外其它的诗,金字塔式的或者阶梯式的,也有它排列的形式。当然词有长短句,它也是一种形式、一种形态,所以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形式美,在世界的诗歌园地当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中国古典诗歌早期定型为“四言诗”,大家知道《诗经》,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诗”,就是四个字一句,但是并没有特别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兴起。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一般情况下我们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为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古体诗一般是不讲究音调格律的。
到了南朝时期,在齐代永明年间,有人发现了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四种声调,有人就根据汉字的这种四种声调,以及双声叠韵这些规律,来研究诗句当中声韵调的配合,要求写诗要“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讲究对偶。所以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了注重声律的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永明体”对后来格律诗的形成,以及后来的骈文和词、曲这些文学样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初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律诗和绝句,我们把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称为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
二、古诗的音韵声律
古代诗词讲究音韵声律。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需要懂得一点音韵声律的知识,从而体会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意趣。古代诗词的音韵声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韵 押韵是诗词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所谓韵,就是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而押韵,就是在某一诗句句末用一个韵母相同的字来收尾。因为押韵的位置通常都在句末,所以一般都把押韵的地方叫韵脚。古代诗歌一般都是逢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词则不同,有时两句押一次韵,有时三句押一次韵,也有少数逐句押韵的,押韵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押韵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⑴双声叠韵。双声(两字声母相同)和叠韵(两字韵母相同)的字,不仅音韵和谐,而且对意思的表达也有积极作用。⑵重言叠字。古诗中常见叠字,既双声又叠韵,深得声韵之妙。叠字在诗歌里有多种表达功能:①摹声,使声感更强;②状物,使物更加生动形象;③叙事,使事增加情致;④抒情,加重感情浓度。⑶按词定韵。选择什么样的韵脚,对诗的情调作用很大。一般地说,韵字开口度越大则愈容易表现昂扬之情,相反音阻愈大则愈容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切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
(二)平仄。平仄是构成古典诗词错综音韵的最重要的因素,古代诗词十分注重平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讲诗词的格律,就是讲平仄的格式和规律。平,就是平声,指的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不升不降;仄,就是仄声,就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或升或降。平仄的形成和四声关系极为密切。四声,是汉字音律的具体表现,是汉字的不同声调应用于诗诗词格律中的名称。所谓四声,就是汉字的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五言诗的平仄有这样四个基本句型: ①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 ②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③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④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所谓平起、仄起,主要是看第二字,因为第二个字是节奏点(以下七言的句型,二、四、六字是节奏点),节奏点的平仄是不准更动的。七言诗在五言基础上加以变化(每句前再加两个与前两字相反的平或仄),也构成四个基本句型: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将上述八个基本句型交错使用,就可派生出所有的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式。到了明清时期,研究词的人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平仄、韵例等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了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并注明字数、押韵位置等。这就成了词谱,供作者填词之用。
三、诗词曲的对仗要求
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格律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律诗每两句(一韵,首句入韵时不算)称为一联。五律和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叫做颈联,也称腹联;第四联(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一般还要求必须有对仗。五律和七律的对仗,一般都是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偷春格”。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
格律严谨的律诗,通常对仗一般不会少于两联,但也有些古人的作品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把对仗用在颈联。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即既可以首联对尾联不对,也可以尾联对而首联不对,还可以两联都对或都不对,总之没有严格的限定。
词、曲中有时也用对仗,但词曲就对仗一般没有严格规定。然而因为某些词牌的有些句子(如《满江红》上下片的各两个七字句)很容易形成对仗,词人们就在这些地方使用对仗以提高作品的整齐和美感,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惯例。习惯归习惯,惯例归惯例,总之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在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看写词人的喜好和安排了。个人看法:虽然是惯例,但若能对仗还是尽量使用对仗,以增加整齐的美感。
词,一般认为是起源于隋唐时期的燕乐,是从乐词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特殊诗歌形式,又有诗余、长短句、乐府(注意与汉乐府的区别)、曲子、曲子词、雅词等多种称呼。词是一种合乐的文学,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诗又有所不同。由于这种体裁在形式上“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倚谱填词,因此写词一般不称为“作词”而是说“填词”或“倚声”。尽管最早的诗也是合乐的,但那是先有诗而后配乐,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另外,每首词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曲调名称,以相互区别,这种以示区分的曲调名称人们就叫它为“词牌”。每个词牌代表着不同的曲调,不同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有了各自的体式要求。同一词牌的词可能有另外不同的名称,同一名称也可能不是同一个词牌,同一词牌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别体。词由于是配合音乐的,所以有些词是分段落的,一个段落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人们给词的这种“段落”也起了个名字,叫“叠”或“片”。只有一段的词,叫“单调”。两段构成的词,称“双调”,其上下段落称为上片与下片,也叫上阕和下阕。由三个段落或四个段落构成的词,就叫三叠或四叠。此外,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有人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这种分法的科学性还有可商榷的地方。
词发展到后来,随着乐谱的逐渐佚失,渐渐地也就脱离了音乐。后人填词多是依照前人遗留的文字作品来揣度、确定原来的词每个地方的用字声调、韵律等确定出来的文字词谱,最终词也就着着实实地成为了一种讲究声韵、格律的独特的诗。从广义上说,词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格律诗。
曲,是元时兴起的一种合乐文学。从曲的乐词结构形式来看,比较接近于词,但它与词又有很多的不同。曲有散曲与套曲之分,有北曲与南曲之别。这里主要是介绍诗词的格律,关于曲就不多说了。
诗词之美包含两个方面,音韵之美和言辞之美。撇开内容言辞不谈,获得音韵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格律。在你没有其他手段使诗歌富有音韵之美时,你忽视格律,就是忽视诗歌的音韵之美。即使你通过舍弃音韵美使诗词本身的思想内容达到极致,也仅仅是在一个方面光彩夺目,不能弥补在音韵上的不足。
第二篇:神州音韵教案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
列宁学校
王玲
教学内容:
1、学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板胡独奏曲《月牙儿五更》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黄河船夫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欣赏《黄河船夫曲》其歌词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3、欣赏《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曲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黄河船夫曲》,由于奔去旋律跳跃性较强,演唱时应注意音准。
2、难点: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2、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
二、欣赏并学唱《黄河船夫曲》
1、欣赏《黄河船夫曲》,并回答问题。(1)、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2)、其旋律和歌词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歌曲高亢、自然,与我们的地域有很大的关系。其旋律重复较多,并且跳跃性较强。歌词重复、运用了陕西方言,并且两段歌词是一问一答试。
2、跟录音学唱《黄河船夫曲》,演唱时注意音准。
三、欣赏《月牙儿五更》
1、本节所欣赏的是板胡独奏《月牙儿五更》,所以先了解乐器板胡,看图片,了解板胡的构造。
2、聆听与思考
很多优秀的民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器乐曲,试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四、结束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了解、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感受您组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三篇:教案《神州音韵》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
(一)第一课时
七年级音乐 谷平莉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体验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逐步产生对西北各类音乐的喜爱之情。
2、积极与同学配合参加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歌唱兴趣。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陕北音乐风格及特点,准确演唱这首歌曲。
2、了解音乐创作中“重复”手法,并尝试用此手法创作简单乐曲片段。教学难点:
力求准确并有韵味地演唱歌曲,在学生参加活动中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音程概念:两音之间的距离叫音程。
二、新课教学。
1、讲解音乐中“重复”的发展手法。
在歌曲创作中,“重复”是发展旋律的重要方法。“重复”是指将现有的音乐材料紧接再次出现。重复分为完全重复与变化重复,本科歌曲中采用的是部分重复的创作手法。
2、讲解曲式结构。
歌曲为单一部曲式,第一主题乐句(第1—4小节)和结束句(第13—15小节)。曲调高亢、悠扬、首位呼应,有问答之意。这样的曲式结构,使音乐形象集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三、特点分析:
作品内容《黄河船夫曲》作为地道的山西民歌,产生于黄河艄公的世代传唱之中。歌曲描绘了黄河岸边船夫们在行船时悠然自得,自由歌唱的画面,表达了黄河岸边的水手们的豪放,乐观的性格和行船时的舒畅心情。风格特点:
1、旋律节奏:旋律有双四度跳进,节奏宽广自由等特点。
2、曲式结构:单一部曲式,采用部分重复。有装饰音及下滑音。课堂小结:
深入体会并尝试运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及运用乐谱的能力。
2014年11月2日
3、演唱特点:声音高亢嘹亮,自由舒展,由地方方言发展而来,多
第四篇:诗词格律、音韵之我见
最早的中国诗歌并没有格律的限制,如屈原的《离骚》,尤其那一篇《天问》,那种节奏铿锵,抑扬顿挫的语言,至今读起来都令人心血沸腾。再如《诗经》中的那些诗,法自然,效口语,我们今天彷佛还看到了古人的音容笑貌。至于汉《乐府》的诗如:“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令人不忍瘁读。于是后人为这些民族的瑰宝在音韵方面给了一个美妙的总结,就是:《自然韵》。
到了唐朝,由于以诗歌作为科举的手段,出现了对音韵的严格规定,称之为格律。押韵遵守着官方规定的一个体系,即以《切韵》《广韵》为基础,演变成的“平水韵”。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到了清代“官韵”的作用更大,而且愈来愈变得严格。最后连皇帝都跳将出来。康熙说:“上下平声,书我朝发祥东土及列圣创业垂统继志述事之宏观。”
清朝的科举,沿明旧制,首场《四书》艺三篇,经艺四篇。次场论一篇,表一道,判五条,试五经者并做诏诰。康熙时移表而易八韵五言唐诗。这就是严格按《平水韵》而著称的试帖诗。如什么“深柳读书堂得书字”然后用“书字”作韵。这些死了的诗味同嚼蜡,我录一首请朋友们欣赏。一题为《鸟称万岁》云:“上界珠喉转,中朝宝簶昌。和鸣皆鸾蔟,福禄颂鸳鸯。庆衍长庚祝,灵符降乙祥。八千年纪凤,十二管吹凰。喜气腾綩序,欢歌进篼觞。”到是合辙押韵了,但这叫什么玩意。
按照《平水韵》,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如“冬”与“东”之类,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些过时的规矩难道今天我们还要抱残守缺吗?为了追求格律的严谨,是不应该约束人的灵感的。今人写旧体诗,即不需要也没必要严格按照格律的约定的。
即使在古代,优秀的诗人也大胆冲破格律的束缚,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变体”出来。杜甫的《三绝句》如:“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杜甫错了吗?
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即使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宋人的诗词在用韵方面,可以使用邻韵,甚至邻韵以外的其他韵目,亦可以将上声跟去声通押。宋人的作品可以看到很多压韵超出韵书规定的,词韵之宽明显地受时代变迁影响。苏轼填词,常常不依格律,古人说他是“曲子缚不住者”。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不要被格律限制住。李清照〈行香子〉有“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句,按词谱,此处应为四三三句,为了表现一种口语化的效果,李易安在此加入三个“儿”字。把景把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难道不好吗?
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李清照是格律派的代表人物,从此二人身上,是否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格律的运用之妙呢?【此自然段所例,系引之王力有关文字】
现在有些学作古诗词的大多以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为依据的。其实他的《声律启蒙》却没有被编入自己著述的书目之内,各地方志中也未提及,后人编的《车都谏集》、《湖南文征》、《沅湘耆旧集》也无列进此书。可见当时不少有识文人以声律对偶为基本功,也并不以为然。至于《声律启蒙》书中什么“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什么“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虽然普及了一些音韵常识,却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联想到中国国画这个现实,就是那些一成不变的所谓“皴法”、“钩法”把国画送进了死胡同。我真佩服张大千在垂老之年,敢把大兰,大红,大黄整块的铺向画面上,使世人对国画又有了信心。再说,好好的楚辞这种诗歌形式,被那些汉魏时代吃饱了撑的文人,搞成了至今不死不活的四六文,可悲啊!至于过去读书人人手一册的,清代老秀才汤文潞做的《诗韵合璧》,早就背时了,我敢说现在用它,得配一部《康熙字典》。
我还想说几句关于楹联的话,讲究平仄是绝对有必要的。但也不要过于刻板。被叶恭绰称之“生面别开,织绣穿珠”的诗人学者,诗词大家的邵锐几幅楹联竟是这样:“人在玉楼间,双按秦弦呈素指;长留青鬓在,笑从王母摘仙桃。”“吟倚画栏怀李贺;岂有才情似沈阳。”“嫩寒初透东风景;而今堪咏北山移。”我不敢说邵先生不行。这里我想说绝不能否定传统,而是不要被传统约束了思想。故宫里那些“表正万邦;弘敷五典。”“高居因见远;贞复会旋元。”等大手笔怎比冯玉祥、陶行之那些平民化的东西来的久远?这些话我在江苏楹联学会的年会上讲过,得到不少赞同,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见仁见智,无关宏旨。
还把话说回头。训音之由,太史公说:“言不雅训,荐绅难言。”唐陆德明说:“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音,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可见正音是为了释文。清张文襄说:“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原,不详通变者所为。......律体诗赋一出,更须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而张之语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王勃集序》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反对当时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所谓“龙朔文体”的绮靡文风,中有云:“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王勃、杨炯当时提出改革文体,是从当时的创作也就是改革那时的文体出发。稍后的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云:“仆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风雅不兴,以耿耿也。”文学的发展,当然包括诗词,始终存在着如何继承和借鉴传统与经验的问题。格律如此,音韵也如此。
第五篇:巧用叠词,音韵横生
巧用叠词,音韵横生
——诗歌鉴赏中叠词的妙用
(276600)山东省莒南县教体局教研室
王统霞
一、作用例谈
叠词,顾名思义就是词语的重叠使用,也称叠音词。运用叠词,不仅能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能在内容上突出事物的形象美,所以备受古今作家的青睐。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历来受到人们的赏识,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再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依依”描绘柳枝迎风披拂、柔软袅娜的姿态;用“霏霏”摹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的图景。
教材中的叠词比比皆是,比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经·卫风·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二、高考链接
【高考例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注]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阅读提示】
本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一开篇用两个叠音词写景抒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一个“暗”字,写出了“溪树”的色调质感。由于受溪水的滋润,树木显得格外枝繁叶茂,与前面的“葱葱”相呼应。第二句的“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而“湿”字为下句写“雨过”时的情景,做了铺垫。诗的最后两句,想象新奇: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是我们都感受过却不易写出的情景。“入”字把春光的浓郁蓬勃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答案】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三、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运用大量的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一、二两句中的叠词有什么作用? 附参考答案:
1.本诗十句之中有六对叠字。“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细柔的形状,“札札”是使用机杼时的响声,“盈盈”是水又清又浅的形态,“脉脉”是恋人的神情。六对叠字从六个不同的方面描写,显得确切不移、生动自然。叠词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劳动的细节和相思之苦,而且读起来节奏明快,韵律谐调,有一种音韵美。
2.“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