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1课 屈原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 屈原列传
【学习导引】
本文记述的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它的最大特色是司马迁将自己介入历史人物和事件之中,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来表明自己的见解,是《史记》中少有的人物评传,也可看做是司马迁的另一篇自传。学习本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关键词“任—疏—绌—迁—沉”,把握其命运沉浮及其原因,认识屈原的崇高人格和悲剧性。
2.抓住议论性文字,尤其是第三段文字,体会司马迁对屈原的推崇,进而了解司马迁既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又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的笔法。
3.抓住文中“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本卡片】
一、人物名片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背景资料
屈原,正好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亟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形成三足鼎立,其中秦、楚尤为强盛,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苏秦说:“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战国策·楚策》)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对内主张改革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两次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度悲愤绝望,就在这一年5月5日,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三、文化常识
上古时代的姓和氏
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氏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用来“明贵贱”。本文中“楚之同姓”的注释中的“屈、景、昭”都是氏,有关资料表明,楚王的祖先姓“芈”(Mǐ),氏是“熊”,屈原的祖先熊瑕封在“屈”,就以封邑“屈”为氏了,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就是管理“屈、景、昭”这三个氏的官职。除了以封邑为氏外,氏的来源还有官职(如司马、尹、史)、职业(如巫、卜、陶)、居住地(如西门、东郭、百里)、景物(如柳、云、杨)、动物(如马、牛、熊)、国号(如鲁、赵、秦)、祖先的谥号(如文、武、景)、祖先的爵位(如王、侯、公孙)、祖先的字(如孟孙、叔孙、季孙),祖先的号(如轩辕氏、高阳氏)等。
【积累运用】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____(2)然泥而不滓者也 同____(3)屈平既绌 同____(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同____(5)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同____;____同____(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多义词。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
秦:
(1)伐怀王怒,大兴师伐.,何以得主约:
非有功伐.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平疾.其能:
争宠而心害.(3)害邪曲之害公也:
.
之,可谓穷矣:
谗人间.(4)间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
.屈平属草稿未定:
.
:
(5)属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吏:
乃以秦王属.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靡不毕见:
.
(6)见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明于治乱:
.也:
(7)明谗谄之蔽明.道德之广崇:
明.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见放为:
(8)令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仆伏法受诛而死:
假令.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
(1)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挫地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默写。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_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者,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______________。其行廉,______________。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____,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5)__________________,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7)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离骚》)(8)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表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识识记。
(1)“楚辞”又称“______”,其本义是指______的言辞。一是指诗歌的体裁,是战国后期以______为代表的诗人,在________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二是指西汉______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的诗歌集。文学上以“____、____”并称。
(2)《离骚》是______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________诗,是一篇______主义的杰作。诗中大量运用了“香草美人”的______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表现了诗人坚持“______”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离骚》是“楚辞”的巅峰之作,也是和________并称的“骚体”诗的奠基之作。
【文白对译】
屈原者,名平,楚 之同姓也。为 楚怀王 左徒。屈原,名字叫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博 闻
强
志,明
于 治
乱,娴于辞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令。入 则 与 王图 议 国
事,以出号令;出 则接对。对内与楚怀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 遇宾客,应 对
诸侯。王 甚 任 之。
各国来使,应酬答对各诸侯。楚怀王非常信任他。上官大夫与 之
同 列,争上官大夫和屈原在朝廷上处于同等位次,想争得楚怀王 宠 而心 害 其
能。怀王 使屈原造 为 宪的宠爱,内心里忌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平属草稿 未定。上官大夫见
而欲
夺令,屈原起草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按自己的意 之,屈平不与,因
谗思做些改变,屈原不同意,于是上官大夫就在楚怀王面前讲屈之
曰:“王 使屈平为 令,众 莫
不
知,原的坏话,说:“君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 令
出,平伐 其
功,以为‘非我每当一道法令定出来,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莫
能
为’ 也。”王
怒
而 疏 屈平。
没有人能制定得出来’。”楚怀王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屈平疾 王 听
之 不 聪 也,谗谄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
之
蔽明 也,邪 曲 之 害公 也,方
正黑白,使楚怀王看不明白,邪恶不正之人妨害国家,端方正直的 之
不 容 也,故忧愁幽思 而作
《离骚》。离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者,犹 离 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
穷
则
反
本,故
劳人处境困难时,总想念上天和父母,希望得到帮助,所以人在劳 苦倦极,未 尝不呼天 也; 疾痛惨 怛,未尝不呼父母苦、疲惫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病痛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 也。屈平正 道 直 行,竭忠尽
智 以
事母的。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其 君,谗 人 间之,可 谓
穷 矣。信 而 见疑,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非常艰难。诚信却被怀疑,忠 而 被谤,能 无 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创作《离骚》,原因大概是从生也。《国风》好
色 而 不
淫,《小雅》怨
诽怨愤引起的。《国风》好写男女恋情却不过分失当,《小雅》好写臣子 而
不
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的批评指责却无背叛之心。而《离骚》兼有两者的优点。他 称
帝喾,下 道
齐桓,中
述 汤
武,以远古称道帝喾,近代称道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王、周武王,用 刺 世
事。明 道德 之 广崇,治乱 之条 贯,以讽刺当世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靡 不
毕
见。其 文 约,其
辞 微,其没有不完全显现出来的。他的文笔简约,他的用语含蓄,他的志
洁,其行
廉,其 称
文 小而
其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是指
极
大,举
类
迩 而
见 义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然是近事,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深远。其 志 洁,故
其称
物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都称许美好的事物,多用美人
芳。
其 行 廉,故死
而 不容。自 疏濯淖芳草作比喻。他的品行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污泥之中,蝉
蜕 于
浊
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超脱世俗之外,不沾 获 世 之
滋 垢,皭 然 泥 而 不 滓 者染尘世的污垢,他是一个不受世间污秽所染,依旧保持高洁也。
推
此 志 也,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
品德的人。推究他的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屈平
既 绌,其
后 秦 欲伐 齐,齐 与屈原已被免去官职,在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 楚 从 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 详去 秦,厚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忧虑,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 币
委
质
事
楚,曰:“秦 甚 憎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 齐,齐 与 楚 从亲,楚 诚能
绝齐,秦
愿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绝交,秦国愿献 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 而
信张仪,意献上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楚怀王贪心,就听信了张仪,遂
绝 齐,使 使
如 秦
受 地。
张于是同齐国绝交,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答应割让的土地。仪 诈 之 曰:“仪 与 王 约
六 里,不闻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只割让六里的土地,没听 六百里。”楚
使
怒
去,归 告 怀 王。怀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秦国,回国报告楚怀王。王 怒,大 兴 师
伐
秦。秦 发 兵
击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认讨伐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之,大 破楚师
于丹、淅,斩首八万,虏 楚军队,在丹水、淅水一带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了楚 将屈匄,遂取 楚 之汉中地。怀王 乃悉 发
国国大将屈匄,并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于是就出动了 中兵 以深入击秦,战 于 蓝
田。魏 闻全国的军队,深入秦地作战,与秦军在蓝田展开了激战。魏国听说 之,袭 楚
至
邓。
楚兵惧,自秦归。而了这消息,偷袭楚国,一直到达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国撤军。齐
竟 怒
不
救
楚,楚
大 困。
而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出兵救助楚国,楚国处境极为困难。明 年,秦 割 汉中 地与
楚以和。楚王第二年,秦国割让汉中一带的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怀王曰:“不 愿 得
地,愿得张仪而 甘心 焉。”张 仪闻,说:“我不愿意得到土地,得到张仪,心里就舒服了。”张仪听说乃曰:“以 一仪 而 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汉中之地,请允许我到楚国去。”到
楚,又 因 厚 币
用
事者 臣 靳尚,了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而设诡 辩于怀王 之 宠
姬
郑袖。怀王并在怀王的宠妃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竟然竟 听郑 袖,复 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
疏,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怀王疏远,不不 复
在 位,使 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再担任原来的职务,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 不杀 张仪?”怀 王 悔,追 张
仪 不 及。
么不杀了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其 后 诸
侯 共
击楚,大
破 之,杀 其 将
唐眜。
从这以后,诸侯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了楚国的大将唐眜。时秦昭 王与 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屈平曰:“秦
虎狼
之国,不可 信,不如毋行。”原说:“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 王 稚
子子兰劝王行: “奈何
绝
秦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能断绝和秦国的友好 欢!” 怀王
卒 行。入 武关,秦
伏 兵关系!”怀王最终还是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 绝
其 后,因留 怀王,以 求
割
地。了怀王归楚的后路,就扣留了怀王,来强求楚国割让土地。怀 王 怒,不 听。亡走赵,赵 不内。复 之 秦,竟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终死 于 秦
而
归
葬。
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长子顷襄王
立,以 其 弟子兰为令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 人 既咎子兰 以
劝 怀王入秦而 不 反也。
尹。楚国人已经责怪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没能回来。屈平既嫉之,虽 放 流,眷 顾楚 国,系心怀王,不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惦记怀王,不 忘 欲
反,冀幸君之
一 悟,俗 之 一 改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国君能够一旦醒悟,楚国坏的习俗完 也。其 存君兴
国
而
欲全改变。他思念国君、想要振兴国家,并希望国君和社会能反 覆之,一篇之中 三 致 志
焉。够返回到正道上,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终无可 奈何,故不可 以 反,卒以 此 见 怀王然而终究没有办法,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之终
不 悟也。人 君无 愚智
贤 不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肖,莫不 欲 求
忠 以自为,举 贤 以 自能,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 佐,然 亡国 破 家 相 随 属,而 圣君 治己的,但是亡国破家总是一个接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稳定的 国 累 世 而 不 见者,其 所 谓 忠者 不忠,而国家好几代都没见到过,这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 不知忠臣 之分,故 内 惑于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资质,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郑 袖,外欺 于张 仪,疏屈平而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在外为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
挫
地
削,亡
其六郡,身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土地,自客 死于秦,为 天 下 笑。此 不 知人 之祸也。
己客死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令尹子兰 闻
之
大 怒,卒 使上官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怨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让上官大大夫 短 屈原于顷 襄王,顷襄
王 怒 而迁之。
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生气,就放逐屈原。屈原至于江滨,被 发
行 吟
泽 畔。颜色憔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
容
枯槁。
渔父 见而问之悴,形体和容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曰:“子非三闾大 夫欤?何故 而至 此?”屈原曰:“举世混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界都
浊而 我 独
清,众 人 皆醉而
我独
醒,混浊却只有我一个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个人清醒,是 以见放。”渔父 曰:“夫圣 人 者,不 凝滞 于物 而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通达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能 与 世推移。举世混 浊,何不 随 其流而扬其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波? 众人皆醉,何不 饣甫 其 糟而啜其醨? 何故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渣喝那薄酒?为什么要怀 瑾
握 瑜,而自令见放
为?”屈原曰:“吾闻之,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新
沐
者
必
弹
冠,新 浴
者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 必振
衣,人 又谁 能 以 身之察察,受 物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人们又有谁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 皓皓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 之白
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乃 作《怀沙》之赋。于是纯洁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怀 石遂自沉汨罗 以死。
抱着石头,跳到汨罗江死了。屈原既死之后,楚 有 宋 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 辞
而
以 赋
见 称; 然
皆
祖好文学,并且以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他们都只效 屈原之从容辞令,终 莫 敢 直 谏。其 后
楚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日以
削,数十年 竟为 秦 所灭。
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太史公曰:余 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太史公说:我读了《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痛惜屈其
志。适长 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 不垂涕,原的志趣。到了长沙,看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忍不住流着泪,想见其为人。及 见 贾生 吊
之,又怪 屈原以想见屈原的为人。等到看了贾生悼念屈原的赋,又诧异屈原凭彼 其材,游
诸侯,何 国 不
容,而
自着自己的才能,游走诸侯国的话,哪个国家不欢迎他,但他自己 令
若
是。读 《服鸟赋》,同
死却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生,轻
去
就,又爽 然自失矣。
回事,被放逐和被重用都不必看重,我又茫然自失了。
【文本研读】
一、整体感知
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记叙。“任—疏—绌—迁—沉”五字概括了他的一生遭遇。
第一部分(1~3段):写屈原由见“任”而被“疏”。先写屈原的姓氏、官职、才干和地位,再写屈原被“疏”,最后评价屈原的《离骚》,赞颂屈原正直的品格。
第二部分(4~10段):写屈原见“绌”被“迁”。先写屈原见“绌”后,楚国政治军事上节节失败,怀王三次被秦欺骗,最终客死于秦。再写顷襄王昏聩腐朽,屈原见“迁”。其中“忠者不忠,贤者不贤”是屈原悲剧的根源。
第三部分(第11段):写屈原自沉汨罗江的经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突出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第四部分(第12段):写屈原对后世的影响。屈原死后缺少直谏的忠臣,楚国终于被秦灭亡。以其生前、死后对楚国影响的对照,更突出了屈原对于楚国的重要性及其高贵的品格。
第五部分(第13段):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首句写由屈原作品而了解屈原品格,次句写实地了解屈原行事而钦服其人品,第三句借读贾生的《吊屈原赋》而赞美屈原才干,末句借贾生《服鸟赋》说明屈原的为人和宁死不屈并非不可理解。作者夹叙夹议,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屈原才干的推崇,对屈原遭遇的不平,对屈原人品的崇敬,对不公平世道的怅惘。
二、问题探究
1.试简要分析一下屈原的主要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4~9段,历叙了楚国在政治、外交、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这对写屈原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与渔父的两次对话有何作用?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拓展】
1.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答案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幽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放。其次,屈原自沉也有他主观上的原因。他太热爱楚国,他爱国胜于爱“志”,所以他不能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另外,在古人的思想意识里,人死魂去,死亡是对肉体的否定和对灵魂的驱逐,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开始新的漫游和寻找新的存在方式。因此,死亡的可畏性被灵魂的延续性冲淡了,这属于情感的自慰和精神信仰所带来的诗化的自我欺骗。屈原也是相信神灵的,他的很多作品都通过神游的方式与先圣交流,与仙女对话。在虚幻的梦游之境,他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以死后灵魂的存在是解脱死亡可畏的一剂良药。他留念生命,也留念香草美人,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唯有死亡才可以将他拯救。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沉”才可以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才可以在异域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达到生命的另一种辉煌。
2.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
答案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一、文本素材
1.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平,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应用指南 本材料可用于“命运”“责任”“理想”“执著”等话题。屈原不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时刻清醒地坚持自己的伟大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可钦、可敬、可赞。
2.你还能从课文中提取出哪些素材?请记录下来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经典素材
救生圈
香港维多利亚港沿岸,有一些救生圈,主要用于溺水事件的救援,这些救生圈简单地挂着,未加任何防盗措施。香港市民建议进行防护,否则一旦发现溺水,如果缺失了救生圈,就丧失了救人的机会。
但香港的公共管理专家却觉得可笑:救生圈是救人的,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溺水事件,如果对救生圈进行防盗锁护,那么,当有人落水时,救援人员难道还得先去有关部门拿钥匙吗?
市民反问,假如不进行防盗,有人把救生圈搬回家怎么办?
公共管理专家给出了一个方案,在救生圈上写道:“这是公共救生圈,请勿擅动。”专家认为,人们应该相信香港的文明,如果市民将救生圈搬回家,那就是香港文明的“地震”。
不久,大量写了字的救生圈出现在维多利亚港附近,果真如专家所言,很少有人去动它们,它们真正担负起了救援的重要责任。
素材运用 小小救生圈,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最起码的文明。假如一个城市中,盗贼连维持公共安全的设施也照偷不误,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城市民众素质的低下,更是对不守公德行为的无情揭露与讽刺。
话题拓展 文明、素质、道德、责任感
答案
积累运用
1.(1)离 罹(2)泥 涅(3)绌 黜(4)濯 浊(5)详 佯 质 贽(6)被 披 2.(1)记;治理(2)疲困(3)礼物(4)诋毁,说坏话
(5)效法 3.(1)自夸,炫耀/攻打/功业(2)痛苦,疾苦/痛心(3)嫉妒/妨害(4)离间/一段时间(5)写作/连,跟着/交给(6)看见/出现/被/偏指“我”(7)明晓/眼睛/阐明(8)法令/使,让/假如
4.(1)骗人的假话,名词 无理狡辩,动词
(2)脸色 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形体和相貌 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3)清平的国家 治理国家
(4)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不慌不忙
5.(1)被动句(2)被动句(3)被动句(4)被动句(5)定语后置句
6.(1)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平写作《离骚》,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
(2)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按自己的意思)做些改变,屈平不同意。
(3)屈平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不正之人危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4)他思念国君、(想要)振兴国家,并希望国君和社会能够返回到正道上,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5)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的,但是亡国破家总是一个接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稳定的国家好几代都没见到过,这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
(6)(我)读了《服鸟赋》,(作者)认为死与生是一回事,被放逐和被重用都不必看重,我又茫然自失了。
7.(1)谗谄之蔽明也 方正之不容也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犹离忧也(2)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盖自怨生也(3)其文约 其辞微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 以浮游尘埃之外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5)新沐者必弹冠 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6)路漫漫其修远兮(7)哀民生之多艰(8)屈原放逐 著《离骚》
8.(1)楚词 楚地 屈原 楚国民歌 刘向 风 骚(2)屈原 政治抒情 浪漫 比兴 美政 风、雅、颂
文本研读
二、1.爱国、正直是屈原性格的主要特征。作者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其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的正直集中在他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疾”“怨”“刺”“嫉”便是他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的突出表现。
2.这一系列事件中,屈原的活动并不多,但作者所写的重点仍是屈原,意在揭示屈原的被贬黜与楚国一系列失利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屈原对楚国政治、外交、军事的不可缺少的作用,从而歌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卓越才华。
3.第一次对话形象地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清醒者必然遭到厄运。第二次对话形象地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宁愿以死来坚持真理,保持高洁志趣,决不同流合污。这两次对话实际上是一段精辟的人生哲理的议论,既评屈原之志,亦抒太史公之情。
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对屈原的同情惋惜。
第二篇:《屈原列传》教案(高二选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屈原列传》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品析、评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一词多义】
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疏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shù。
第三篇:高二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串讲法、启发式、练习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传评结合的人物传记,是“太史公别调”。叙事部分文字还比较简单,议论部分就比较艰深了,而且还有些历来存有疑义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点难句要求笔头翻译。2班则要慢些,其中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促其自觉完成,实现有效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回顾已知的屈原。
2、研读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回顾已知的屈原。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离骚》节选,可以温习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二、研读1—3段。
1、学生朗读1—3段,梳理三段的内容。
2、把握第1段内容。
这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这是屈原的见任。
3、把握第2段内容。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这是屈原的见疏。见疏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
4、重点研读第3段。
这一段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2)疏通文意和难句。
①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译。
②“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屈原之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屈原之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劳苦倦极”,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极”,应解作“困惫”。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接“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⑥“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见前)
(4)反复诵读,读出咏叹的意味。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文段。
2、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2、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1、集体或个人反复诵读第三段。
2、提问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2)属草稿未定(3)平伐其功
(4)离骚(5)靡不毕见(6)其指极大
(7)蝉蜕于浊秽(8)世之滋垢
二、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1、师生共同阅读4—10段,强调重点词语,学生表述事件,了解概括作者写到的楚国的历史。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诸侯击楚,楚兵大败
怀王赴秦,客死异乡
屈原被放,心系怀王
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2、重点翻译8、9小节
3、探讨,为什么历叙楚国的历史?
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这样写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质。
4、这两段的脉络:
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5、反复诵读8、9两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马迁的寄托。
三、布置作业。
1、翻译重点句子。
2、记忆重点词义。
3、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最后两段。
2、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3、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研读最后两段。
1、朗读翻译最后两段文字,强调重点词语。
2、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3、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1、学生总结屈原精神。
2、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四篇:屈原列传教学案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史记》选修《屈原列传》班级姓名日期出题人:沈国英审核人:林珍
《屈原列传》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解释下列词的古今义:
1、明年:
2、颜色:
3、形容:
4、从容辞令:
5、设诡辩于怀王: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一、检查预习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字,时期我国伟大的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天》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2.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 泥()而不滓()既绌()商于()既咎()眷()顾被()发渔父()憔()悴()哺()育啜()泣罹()难()3.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乃令张仪详去秦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亡走赵,赵不内
9、被发行吟泽畔
10、厚币委质事楚
5.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23、屈平属.草稿
45、屈平不与.67、可谓穷.矣89、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011、臣请往如.楚1213、短.屈原于顷襄王1415、王怒而迁.之1617、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1819、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206. 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5、求人可使报秦者67、是以见放89、兵败地削,亡其六郡、争宠而心害.其能、平伐.
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其文约.,其辞微.、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厚币委.
质事楚、人君无.愚、智、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其存.君思国而欲反覆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身客死秦,为天下笑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史记》选修《屈原列传》班级姓名日期出题人:沈国英审核人:林珍
二、课堂探讨
1.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2.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4.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难句翻译: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第五篇: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选修之《史记选读》)
《李将军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互助、讨论;重难点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扫清字词障碍,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
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提示: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但生不逢时。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三、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
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
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风采:
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家居蓝田“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还用“光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3、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提示: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
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体现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六、课堂小结:
总结李广的形象 :
射技高超,打仗勇敢。
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
七、当堂检测:总结1——7段文言现象。(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并总结全文。
一、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8—11节的文意
三:进一步研读探讨这部分写了晚年李广什么样的人生遭际?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生遭际:
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出战就不顺。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乃自刎。)悲剧原因:
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这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史记钞》)
一、三:最后一节,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
提示: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四:课堂小结:
1、人物形象: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烦。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但实事求是的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暴露了他心胸狭窄的特点。司马迁同情李广,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
2、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着力描写一些生动的故事及细节,突出人物形象。如只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战斗:一次是遭遇战,二是脱险战,在敌众我寡、紧张惊险的战斗描写中表现了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略。如对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这些细节的精心描写,表现李广的善射,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风采。
(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
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3)用对比烘托方法揭示人物命运,丰富人物形象。
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为了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文中引用汉文帝的赞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又引用匈奴人所赋予的“飞将军”称号,从侧面烘托表现李广的才干。
(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本文写“太史公曰”就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李广,说明他的厚重木讷般的忠实心肠感动了天下人。含义深刻,用语贴切,富有生活气息。又如,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军逼近,以示壮胆。“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十六个字,分为四句,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写进行,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十六个字,长短四句话,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大场面,真是精妙。
五、当堂检测
总结8—11节文言现象
六、板书设计:
李将军列传
射技高超,打仗勇敢。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 死后,受天下人志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