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北师大研究生考试哲学复习资料
西北师大研究生考试哲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 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运动
一、名词解释
1.教父
教父是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教规的制定者和教会的组织者。被称为教父的基督教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遵循正统的学院、过圣洁的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教父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两类教父各有四大博士,他们是:希腊教父纳西奥德格列高里、巴兹尔、约翰、克利素斯顿和阿塔纳休斯;拉丁教父安布罗斯、哲罗姆、奥古斯丁和大格利高里。
2.自由意志(波依修斯)
在波依休斯那里,自由意志是做出判断的理性功能。波依休斯是把世界分为无理性的世界和有理性的世界。在无理性的世界中,神的形式以绝对的因果必然性起绝对作用,而在理性世界中,永恒的形式只是一种人们应当追求、但也可以拒绝的理想,因此,在理性世界里,留给人的自由意志一定的选择的可能性。人的精神越多,自由也就越多。
3.唯名论
在经院哲学后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关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唯实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实际存在的意义。唯名论是为了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而反对从理性上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其主要代表是极端的唯名论者洛色林和温和的唯名论者阿拉伯尔。
4.唯实论
在经院哲学后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关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存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另一种温和的是在把一般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阿奎纳)。
5.文艺复兴运动
欧洲的14-16世纪,史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是教廷的衰落和皇室的兴起,它的标志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观念。它从宗教精神内部创立了纯粹人性的、自我意识的、博爱的、无所不包的、无处不在的、普遍的、能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重新肯定了人在世界的原则。
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由于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而实际它的实质是人文主义运动,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人本主义、古典哲学的复兴和宗教政策。
6、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人文学”,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学、道德哲学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主义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人文主义思潮极大推动了西欧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它做的最大的成就就是“人的发现”。
7.启示的真理
即由上帝直接的启示,并且有《圣经》记载下来的教义。这种真理有两个渠道:一种是自然启示,通过自然规律显示他的高妙,二是超然启示,上帝通过语言与人类交流。
8.自然的真理
指人类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以认识神的高妙。凭借思辨理性直接获得关于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思想。
9.奥康的剃刀
奥康区别了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这种知识观不仅预示了重视经验证据的新科学观,而且对他自身理论有直接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推论通常被称作经济思维原则,既然只有自明知识或证据知识才能算作知识,那么,一切既无逻辑自明又缺乏经验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分别出去,可用经验证据直接说明的东西不需用非经验的原因解释,可用自明的命题证明的东西不需要意义不明的论辩,用他的话说:“勿用浪费较多的东西去用做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同样做好的事情。”这句话后来被转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就是“奥康德剃刀”的来由。
10.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神学世界观所涉及到的神学理念之一,他说:“父、子、圣灵,各位都是完全的,所以它是三位一体,而不是三重。”奥古斯丁特别强调,这种神性的三位一体与感性事物是截然不同的。在现实事物中,一件事物并不像三件事物一样多,而二件事比一件事物多;但在至高的三位一体中,一位等于三位,而且他们本身是无限的,因此,各位在各位里面,大家在各位里面,各位在大家里面,大家在大家里面,并且大家合而为一。这样,奥古斯丁就论证了所谓的三位的合一性和平等性。合一性和平等性说明了神的唯一性,同时又是无所不在的。
11.圣史与圣域/上帝之城(奥古斯丁)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城,这一历史事件在基督教内部引起沮丧、恐慌的情绪,以及在异教徒中产生幸灾乐祸的情绪。为了鼓舞士气,坚定信仰,奥古斯丁写下《上帝之城》,对历史作出了圣史与信史的区别。圣史是《圣经》所记载的上帝启示于人的事件,分成三个阶段与创世六天相对应。《旧约》描述的以色列人的历史构成前五个阶段。《新约》记载的耶稣基督活动是圣史的最后阶段,圣史结束与耶稣为人类献身之时。信史即历史学家记载的事件发生时间与圣史平行,在圣史结束以后仍然持续。圣史结束了耶稣之死的观点意味着圣史之后的俗史与人类命运无关,不但世界末日不可预测,而且世俗人事的兴衰都不会影响圣史已揭示的恩典与拯救。
与之相对的是圣城和俗城相区别的社会观。按照奥古斯丁的观点,不同的爱组成了不同的城,“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进而藐视自己组成上帝之城。”上帝保证“天上的和平”,世俗政权保证“地上的和平”。
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释,奥古斯丁说明罗马的衰亡不在于皈依了基督教,而在于皈依不及时,信仰不够虔诚,人类之被拯救依赖上帝的恩典和启示,而不维系于罗马的历史命运。
二、简答题
1.简述托马斯•阿奎那的实在论立场。
托马斯的形而上学以存在和本质关系的学说为枢纽,对实体的等级、构造与差别作了全面论述。
他把实体分为三类,上帝是最高实体。作为存在的原因和自由上帝是存在于存在者的统一、存在与本质的统一。
第二类是精神实体。精神实体的存在活动不同于他们的本质,因为它们的存在活动不是固有的,而是获得的。他们获得存在活动接受能力被自身的本质所制约、限定。精神实体从上帝那里获得存在活动,它的本质是固有的潜能,它限制实体接受什么样的现实以及多少现实。精神实体之中存在与本质,或与潜在的区分意味着,它们不可能完全地、充分地接受或分享纯粹存在。这一点把它们与上帝区别开来。
第三类是物质实体。它包含着存在与本质,以及形式与质料的双重区分。“在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实体中,活动与潜在有双重组合,一是实体的组合,即质料和形式的组合;二是已经成为复合物的实体与存在的组合。”“托马斯从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入手,把实体看作由高到低的等级系统,上帝没有存在与本质区分,精神实体含有存在本质区分,物质实体含有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双重区分。区分越多,对现实性的限制越大,完善性越小。
2.简述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托马斯认为上帝被造物之间的类比关系使人可以通过认识被造事物来论证上帝的存在。托马斯强调,关于上帝的存在的证明必须是从经验事实出发,必须是“后天证明”,而不是“先天证明”。按照这样的想法,托马斯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个理由,其中前三个证明被康德归为宇宙论证明。
第一个证明依据事物的运动。这个证明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有些事物在运动,运动是一个事实,究其原因,一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每一推动者又被其他事物所推动,由此构成了运动的系列,这个运动的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者,他启动了整个系列,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的推动。这个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
第二证明是事物的动力因。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事物是自身的动力因,每一个事物都以在先的事物为动力因,由此上溯,必然有一个终极的动力因。这个动力因就是上帝。
第三个证明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由于可能存在推导必然存在。第二步由事物的必然存在推导自因的必然存在。
3.简述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
阿奎那对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中后两个被称为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论证如下:
(1)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它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证明有一个最完善的东西的存在;第二步证明这个最完善的东西是其他完善性的原因。因为事物不同程度的完善性是完善性序列的不同环节。在完善性环节中,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所有或多或少完善的事物的终极原因,这终极原因就是上帝。
(2)依据自然的目的性。托马斯说,即使无理性的物也朝向一个目的活动,他们总是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统一条路线活动。它的活动目的性与齐一性证明它们的活动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而是有预谋的。预谋需要智慧与知识。所以必定有一个目的之预谋这安排世界的秩序,他就是上帝。
4.简述库萨的尼古拉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分类的思想。简述库萨的尼古拉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分类的思想认为知识有四个阶段:最低的一个阶段是感性,它与想象力结合起来,只能产生混乱的印象。比感性高一级的是理智,它的功能是分析感性材料,从时间和空间上确定事物,在数量上进行诱导、指称一个事物。理智在矛盾律的支配之下,使对立保持它们的区别。第三个阶段的认识是理性,它认为对立面是可以调和的。尼古拉认为最高的一种知识是直觉的知识,是神秘的理性认知能力。在直觉之中,对立面在无限的统一中取得了一致。
尼古拉认为,感觉与理智的知识就像多边形,直觉的知识就像是圆,多边形的边再增加得多,也不可能与圆相等,因此,对于上帝,我们是否会有真实的知识的,人们只能通过“有学识的无知”而逐渐认知上帝。
5.简评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路德改革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剥削了罗马教皇垄断圣经解释的特权。路德认为“因信称义”主要是个人内在精神转变,获救的思想主要在于因信仰和启示获得的确定的获救感。精神的转变带来的外在生活的改变,第一,它们由信仰带来的生活态度的转变而引起;第二,它们是个人积极主动参与生活的结果。加尔文综合了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理论成果,严格地推导出“先定论”的结论。加尔文区分了“因信称义”的精神状态和“由义至圣”的生活过程。获救感只能在信仰中产生,对上帝全能、神圣的信仰必须会引起对上帝的慈爱,作为神圣爱化身的基督教人格的信仰,这也是对自身获救的确信。加尔文进一步指出,“称义”不是一个通过内在修养和外在善功所能达到的目标,而是上帝将慈爱、公正和恕罪转归在一个人身上而产生的结果。
加尔文从路德关于上帝恩典决定人的拯救命运的前提出发,得出更加彻底明确的先定结论,即然获救所需要的完全成义超出了人的能力所及的限度,人只有依赖上帝才能获救。上帝不能无区别地宽恕全部人类的罪恶,他只能拣选一部分获救的人而放弃另一部分人与罪恶之中。人类因此被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实现上帝意愿,弃民只是消极地社会机体和历史命运的不自觉地承受者。
路德和加尔文新教改革的新教教义并没有超出基督教信仰,时而新教精神对哲学的影响却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它为近代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背景和文化范围。首先,新教主义自我确信为真理的内在标准和直接证据,在不同意见的论辩中确定真理的认知模式。第二新教主义的先定论是对人命运的决定论的解释,它被推广到自然哲学领域,引起新教徒对自然规律的机械决定论的推测,但这种决定论却包含着一个内在矛盾:自然界的因果决定论归根到底诉诸对上帝自由意志的非决定论解释。这个矛盾导致了哲学中决定论与意志自由论的争论。
6.简评安瑟尔谟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安瑟尔谟对上帝的本体论证明康德后来称之为“本体论的证明”,即仅仅依赖于概念的分析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照安瑟尔默看来,人人都有上帝的观念,只要弄清这一观念的意义,就能理解上帝必然存在的证明。这就是他所说的充足的证明的意思。
证明被表述为下面一个推理:
因为: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
又因为: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之中,而且也实际存在;
所以:上帝实际上存在。
前提中“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的意思是“不能设想有比它更伟大的东西”,它不仅仅是思想中的观念,不等于实际存在着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在此,安瑟尔谟企图向包括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愚人”在内的一切人证明上帝的存在。因此,他采用了他认为最普遍的观念作为证明的前提:“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能仅仅在心中存在,因为假使它仅仅在心中存在,那么被设想为实际上也存在的东西更加伟大了。所以,如果说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仅仅在心中存在,那么,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与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是相同的,但这根本不可能,因此,某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就是毫无疑问既存在心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由此可见,只要一个人在思想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东西”的观念,逻辑必然性就会使他同时承认这个东西的实际存在,并且,不管他把这个东西称作什么,这个东西的实际意义只能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
7.简述唯名论对近代哲学的影响。
奥康的唯名论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真实存在的只有个体。传统的世界十多类事物按照内在本质的完满性程度高低构成一个等级系统,上帝处于等级顶端,在上帝以下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个体,不但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指接的、偶然的,上帝与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也是直接的、偶然的。从这一原则出发,他提出一系列神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观点。
(1)神学与哲学的分离和意志主义神学
奥康认为上帝的存在不能被哲学证明。关于上帝的属性的概念只是对“上帝”这一名称的指代。上帝存在和属性的神学命题是信仰的对象,却不是知识的对象。神学命题以信仰为依据,知识的命题以经验证据和自明证据为依据。两者不可混淆:神学命题不要求证明和证据,知识也不以权威意见为证据和原则。
(2)伦理观
奥康把意志主义运用于伦理学领域,得出了人的普遍活动被上帝意志直接地、偶然地决定的结论。他否认有发自人的内在本质的普遍道德观。意志是完全自由的,那么服从理智的判断,也不受欲望的支配。意志的终极目标是上帝,然而,即便上帝可以最终满足人的意志,个人也不必然地朝向上帝,因为人的意志可以自由选择目标。
(3)社会政治思想
真正的社会、政治关也与唯名论思想相一致,他意识到理论和政治的联系,他认为:“什么是形而上学的主题”和“谁是世界之王”的问题相似的。他反对教会拥有财产,反对教皇专制,他送往政治观强调个人权利是集体权利的基础,反映他以个体为集体基础的一贯立场。可以看到,14世纪下半叶,经验哲学的主流是奥康首创的唯名论思潮,这股思潮以“现代路线”相标榜,以批判的、经验的态度和精神为主要特征。唯名论思潮的发展从内部瓦解了经院哲学,此后的哲学步入了中世纪形态向近代形态过渡的时期。
8.简评阿奎那“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
托马斯通过存在与本质的区分,证明和论证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存在”的意义来自动词“是”,“是”本身的意义并不指一个事物的存在,它首先表示被感知的现实性的绝对状态。因为“是”的纯粹意义是“活动”,因而才表现出动词形态。“是”的动词主要意义表示的现实性是任何形式的共同现实性,不管它们是本质的,还是偶然的。托马斯所说的现实性即纯粹活动,“存在”的本来意义指活动本身,它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并不指某一个或一类事物。托马斯把亚里士多德关于现实与潜在关系的学说运用于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他进一步说明,任何事物,形式或本质在未获得存在之前都只是一种潜在,一种可能性。存在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按照现实与潜在的关系理解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存在高于、优于本质;本质依赖于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实在的本质。他批判了把存在与本质属性的观点和本质关于并决定存在的观点,说:“我在这里把存在理解为最高的完善性,因为活动总比潜在更完美,形式若无具体存在。将不会被理解为任何现实的东西——显然,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存在是一切活动的现实性,因此是一切完善的完善性。”托马斯第一次对“是者”的意义作了存在与本质的区分,并以一种存在论的实体学说代替柏拉图主义的本质说。
三、论述题
1.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争鸣述评。
唯名论与唯实论是早期经院哲学的典型形态,二者辨的论题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一般”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这场辩论从十一世纪开始,延续了好几个世纪。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所以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
唯名论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次或概念。极端的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而且人的思想中也没有一般的概念,所谓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名词,甚至说只是一种声音,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瑟琳。另一种唯名论叫“概念论”,认为一般不单是一个词,而且是人心中的一个概念,是人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的概念,代表人物是阿伯拉等。
唯实论认为,一般在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区别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统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念叫做极端实在论,实际上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翻版。还有一种温和实在论,其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他们把一般说或是“实体形式”(隐蔽的质),它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内,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
无论唯名论者,还是实在论者,都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唯名论一方面是“英国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成分之一”,另一方面又被贝克莱、休谟等利用。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同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首先,唯名论认为,一般不过是概念,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否定教会具有无上的权威,并表现出拥护各国君主的意思。其次,唯名论的观念意味着教条或教义是不真实的。第三,唯名论的观点意味着个别人的信仰可能比教会的信条更可靠,人的救赎不一定要通过教会,因而这就具有夺去教会具有的通向天堂钥匙的可能性。最后,既然个别事物是真实的,那么,人们的眼光应从虚幻的彼岸世界,转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重视个人幸福的追求,这就同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产生了矛盾。因此,唯名论成为了反对教会统治的“异教”运动的理论武器。实在论的观点同基督教的一些教义是密切相关的,最重要的是,实在论的观点特别适合于罗马教会的绝对权威作辩护。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述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文化。
“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两个词语可以通用。人文主义是与教会人士所研究的经院哲学、神学和以神学为依据的哲学相对立的一种世俗学问。人道主义者用“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个人幸福”,反对封建束缚与宗教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伟大”,肯定人能够充分发展其智慧、知识和力量,肯定个人的努力能够揭露宇宙的秘密,并为人类谋取福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从古代文化找到依据,主张恢复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思想文化,用它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思想文化。
总体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人性论。人性论是人文主义一切思想意识的基础。人文主义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说成是“普遍人性”,否认人的阶级性,这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对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要作具体分析,它有进步的一面,促进人对当时社会腐朽黑暗面的批判,这种进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最为显著,在革命后还存在,不过其消极面也逐步显露,因此要批判的对待。
3.论述基督教与希腊哲学差异及融合的可能性。
基督教的主要特征是信仰、启示,与之相对的希腊哲学以理性为特征。始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神”传统,既使在希腊哲学走了希腊传统的宗教,又为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希腊哲学末期的斐洛已经开始对“逻格斯”进行神秘主义解释。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大规模融合是中世纪哲学完成的:理性的信仰。奥古斯丁借用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创立了教父哲学,论证上帝的存在;阿奎那则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上帝存在的说明,达到了基督教和希腊哲学融合的顶峰。
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终于启蒙运动的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则是理性与信仰不和谐的一段历程。
4.论述宗教改革对近代哲学与近代科学的影响。
15世纪,西方人通过大量新发掘和整理出来的古典文献,重新接触了希腊文化,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种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俗学问渐渐成长起来。16世纪的宗教改革正是在这种人本、世俗化的气氛下展开的,教会的权威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教会之外无救赎”的观念逐渐淡化,在信仰的前提下,个人可以运用理性探究教义,在《圣经》中寻找救赎的信息,信仰的主体性开始确立;教会的中介纯属多余,国家机构和公共生活因而从教会的权势下脱离出来,这实际上是对世俗世界的维护——近代社会开始了世俗化的过程。
人们从末世的天国转向现实的自然,科学被认定是真正能满足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的东西,实验的方法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都挑战着宗教的权威: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上帝被迫从自然中退隐——自然界也世俗化了。
哲学与自然科学结盟,从神学的体系中分离出来。这时的哲学家不再是神职人员,而是自由职业者,怀着对知识的信仰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理性作为判别一切的尺度,赋予哲学以批判和建构的力量。
第二篇:西北师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西北师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招生工作
一、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须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其他专业一律不得招生。
二、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有较丰富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
(二)有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著作,或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或有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对中央、省、市领导的决定作出贡献的研究报告。或主编、参加过全国性通用教材编写工作的教授、副教授、科研人员。近年来缺科学研究成果,现在又不从事或指导研究工作的,不能担任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须经学位委员会审定。
三、研究生招生计划由系上根据各专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指导力量,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制定。
四、研究生的录取工作
(一)研究生的录取工作要贯彻保证质量、稳步发展的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二)研究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教委、省招办制定的录取原则和本院考生的成绩提出录取标准的初步意见,提交校学位委员会讨论确定。由指导教师根据录取标准和复试成绩提出初选录取名单,经系主任审核报校长批准,正式录取。
研究生培养工作
一、制定培养方案的要求
(一)招收研究生学科、专业,须在新生进校第一学期结束前,认真制定或修订出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送系主任审定后,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查,经校长批准后执行。
(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规定研究生的必修课及其学分、考核方式、方法、拟定培养方式、方法,对研究生的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校外实习、劳动和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全面安排。
(三)指导教师要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根据培养方案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本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对各门课程的要求,学习指导的方式,考核期限和方法,学位论文及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等。
二、研究生的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科学研究工作。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应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各系要根据本系的具体情况,尽量统一安排各专业的基础课和相同专业各研究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尽可能地开设选修课。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指导教师至少要讲授一门专业课。
四、讲授为主的研究生课程,要注意采用启发式,以培养他们独立钻研的能
力;以自学为主的课程,任课教师要定期为他们答疑,一般至少每两周答疑一次;以讲座形式为主进行学习的课程,每位研究生一学期至少作报告一次。
五、各学科、专业各研究方向的开课计划,须由各系征求导师的意见后制定,并填写《西北师大学科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经主管系主任审定后,报学校主管部门,此表要在研究生入学前两周内制定完毕。
六、研究生的必修课都应制定教学大纲。提出参阅书目和文献资料目录。
七、各系要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校内学术活动。研究生外出参加学术交流,须经指导教师提出,系主任审定批准。
八、研究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要事先提出计划,拟定工作提要或调查提纲,经系主作审批后,方可进行。结束研究后要写出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
毕业论文工作
一、硕士生应在第四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提交论文工作计划,并向指导小组或教研室做开题报告。经讨论,确认选题对头,计划切实可行者,方可开展论文工作。论文工作计划交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二、毕业(学校)论文的选题原则:
(一)选择具有实际应用或理论意义较大的课题。
(二)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的特长,既要考虑选题的先进性,也要考虑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能允许的程度。
(三)确定选题前,要基本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发展动向、趋势和新成就,弄清研究课题具备的价值。
三、毕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新内容,新见解,做到观点基本正确,准确无误。
(二)实验数据和结论要真实可靠。对结论的实际意义和理论分析要阐述清楚。
(三)论文一般不超过三万字。论文摘要三千字左右,并要有外文摘要。
四、毕业(学位)论文的审查和指导
系主任要定期检查论文进展的情况,学位论文初稿写成后,在系组织一次学术报告。
五、毕业(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
(一)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后,由导师评审并作出评语,在答辩前填入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
(二)答辩前两个月,由研究生所在系(所)聘请与论文有关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论文评阅人一般为两名,其中一位应是外单位的专家,要聘请该学科领域里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有成绩、责任性强、学风正派的专家作为论文评阅人。
(三)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在审查论文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阅,写出评审意见:
(1)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和科学价值。
(2)论据是否充足、可靠。
(3)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
(4)其他优缺点及论文是否达到毕业和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提出可否提交答辩的意见。
(四)论文评阅人可以同时是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也可只作为论文评阅人。答辩前论文评阅人的姓名和评审意见,应对研究生保密,并密封传递。
(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为三至五人,应用一名以上校外专家,指导教师可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六)在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内,系研究生工作干部,要将填写好的《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一式三份和研究生业务档案交研究生主管部门,依此颁发毕业证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另将《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和论文摘要复印二十三份,论文三份送交学位办公室。
(七)有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和学位答辩可一次通过,必要时也可以分开进行,无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要先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再向有关单位申请学位。
(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应在第六学期的六月份以前进行完毕。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者,应陈述理由,提出延长期限的申请,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有效。
第三篇:西北师大2014年自然地理研究生考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类地行星田间持水量生态因子边缘效应径流模数南方涛动变质作用
二/简答题
1.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什么是地质构造?简述地质构造的类型
3.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4.比较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和彭克坡面侵蚀理论
5.简述锋面天气
6.三.简答题
1.生物不仅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种间关系.2.2012年气候评估结果显示全球气温上升了0.85摄氏度,请论述全球变暖形成的原因.未来变化趋势以及全球变暖对地球环境造成影响.
第四篇: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Ⅰ考试大纲[范文]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36)
学院名称(盖章): 文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3年7月10日
《中国古代文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36)
一、考核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七个文学史时期,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体裁和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嬗变和文艺思潮。本科目要求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基础。具体包括:主要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的基本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学不同时期划分的依据,对古代文学作家与作品及其相关问题能够进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等,同时能注意到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考核评价目标
本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学习阅读和分析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了解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以及各种不同的文体、风格与流派,以便为将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
(一)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及作者的流变;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神话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内容——爱情婚姻、农事诗、征夫诗、思妇诗、民族史诗;《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诗经》在文学中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的发展过程;《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国语》的文学成就;《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先秦说理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离骚》的思想内容及美人香草意象、形式和语言;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宋玉及其作品的地位及影响;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二)秦汉文学
绪论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汉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汉代文学样式嬗变及分期。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的成书及文学成就;李斯的散文及地位和影响;汉代初年的政论文;《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骚体赋及“九体”;枚乘《七发》和“七体”;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扬雄四赋;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人物刻画及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内容与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娴熟巧妙地叙事手法、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述行赋和抒情小赋。第六章 《汉书》和东汉散文 班固和《汉书》;《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的情况;乱世与乱世文学;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玄学、佛教对文学、文人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曹操与曹丕;曹植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建安七子及蔡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第二章 两晋诗坛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左思、张协与刘琨;郭璞的游仙诗;王羲之、孙绰、许询与玄言诗。第三章 陶渊明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性格;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陶渊明的地位及影响。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差异。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鲍照的诗歌创作及其对七言诗的贡献。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齐梁诗人集团;宫体诗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北朝文化与文学;南北文风的交融;庾信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南朝美文的衍化:齐梁新变之风;《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编撰及其文学成就。
(四)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代文学;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隋代文学;初唐诗坛:贞观诗风及上官体,王绩与四杰,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与五律的定型;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王昌龄、崔颢等人的作品;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边塞诗。第三章 李白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的乐府与歌行;李白的绝句;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杜甫
杜甫的生平;杜甫的律诗;杜甫诗的艺术风格;杜甫诗的地位及影响;杜甫诗的作品分析。第五章 大历诗风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十才子;顾况与李益。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及艺术风格;韩愈、孟郊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与怪奇特征;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张籍、王建、元稹的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白居易的闲适诗;新乐府运动及其诗人;元和体。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韩愈、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传奇及其嬗变;唐传奇的表现艺术;俗讲与变文。第十章 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第十一章 李商隐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凄艳浑融的风格。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李煜词及其他南唐词人。
(五)宋辽金文学
绪论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宋初的晚唐体诗人;西昆体的盛衰。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宋初词人对五代词风的因革;开拓词境的尝试;柳永词的新变。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王安石等人的散文;王安石的诗歌。
第四章 苏轼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诗;苏轼的词;苏轼的意义与影响。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的诗歌;陈师道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及演变;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黄庭坚、晁补之、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等人的词作及其文学成就。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的词论及其作品;朱淑真的作品;朱敦儒、张元干、李纲、岳飞等词人及其作品。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陆游的影响;杨万里与诚斋体;范成大的使金诗和田园诗。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词的艺术成就;辛派词人。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姜夔及其词作;吴文英及其词作;宋末的其他词人。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小品;南宋理学家的文论和散文;南宋的四六。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宋末诗歌;辽代诗歌;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六)元代文学
绪论
元代的社会与文学;叙事文学的兴盛;元代的抒情文学;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说话艺术;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章 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等作品;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西厢记》的作者及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白朴的生平;《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和《汉宫秋》。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西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剧作
杂剧的南移与衰落;郑光祖、乔吉、宫天挺、金仁杰、秦简夫等人的作品。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艺术成就;四大南戏及其他。第八章 元代散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元前期散曲创作;元后期散曲创作。第九章 元代诗文
元代诗文概况;元代前期、中期、后期的诗歌。
(七)明代文学
绪论
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三国演义》的主旨;《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影响。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水浒传》的主旨;《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的影响。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明初诗歌与散文:高启、杨基、袁凯等人的诗作,宋濂、刘基的散文;台阁体与茶陵派;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归有光与唐宋派。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朱权、朱有燉、贾仲明、杨讷等;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转型:王九思、康海等;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初传奇概述;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
第七章 汤显祖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代表作《牡丹亭》;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影响。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的续书及其影响。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市民社会的风情画;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明代的文言小说。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李贽;袁宏道与公安派;钟惺、谭元春与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坛:复社与几社。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明代散曲;明代民歌。
(八)清代文学
绪论
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清代人文思潮与文学;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清初遗民诗及其影响;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钱谦益与虞山诗派;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词的中兴:陈维崧和阳羡词派,朱彝尊和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和“京华三绝”;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清初戏曲:吴伟业、尤侗、李玉、李渔等;洪升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醒世姻缘传》;李渔的短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第四章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狐鬼世界的建构与内涵;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第五章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第六章 《红楼梦》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艺术;《红楼梦》的影响。
第七章 清中叶文学 袁枚和“性灵派”;桐城派和清代散文;骈文的复兴和汪中;浙派词的嬗变和常州词派的兴起;李汝珍与《镜花缘》;案头化的文人戏曲创作;地方戏的勃兴和京剧的诞生;讲唱文学的盛行。
(九)近代文学
绪论
西学东渐的狂飙;作家的新旧分野与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文化下移与文体革命;近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其思想特点。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龚自珍的思想与创作道路;龚自珍的散文与诗、词;魏源与林则徐;宋诗派、桐城派、常州派与近代前期词。
第二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侠义公案小说;人情世态小说;近代前期的戏曲。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梁启超与新文体;近代后期的散文、诗歌与词。第四章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兴起;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民初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戏剧改良运动与话剧的诞生。
四、参考书目
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章培恒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2018年西北师大管理科学考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专升本招生
管理科学专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西北师范大学普通专升本招生管理科学专业考试包括《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原理》两部分内容。考试目的是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含高职)应届管理科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主干课程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考察其对管理科学学科中《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知识点和理论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行为学基本概念、历史沿革、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2.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二)个性与行为 1.个性的基本概念 2.价值观与态度 3.工作满意度
(三)知觉与行为 1.知觉概述 2.知觉错误 3.归因理论
(四)激励理论及运用 1.激励概述 2.内容型激励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
(五)群体行为 1.基本概念 2.群体行为影响因素 3.群体决策 4.团队建设
(六)管理沟通 1.沟通及其分类 2.沟通障碍 3.有效沟通的技能
(七)领导与权力 1.领导的概念 2.领导理论 3.权力与政治
(八)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的基本概念 2.组织设计 3.组织结构
(九)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概述 2.跨文化管理
(十)组织变革与发展1.组织变革 2.组织发展 3.学习型组织
(一)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2.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学原理》
4.管理的对象与环境
5.管理的人本、系统等基本原理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2.泰罗、法约尔、韦伯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3.人际关系学说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4.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5.现代管理发展新趋势
(三)计划
1.计划工作的概念、内容和性质 2.计划的分类与程序 3.目标管理
(四)决策
1.决策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2.决策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五)组织 1.组织的概念
2.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与影响因素
3.组织文化的内涵、基本构成要素和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六)领导 1.领导的内涵
2.管理中的基本人性假设
3.几种主要领导行为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的观点
(七)激励
1.激励的要素和基本过程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斯金纳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3.激励的主要方法
(八)沟通 1.沟通的概念和过程 2.沟通的方式和障碍 3.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九)控制 1.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2.控制的基本类型和过程 3.控制的基本方法
(十)管理创新
1.管理创新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创新的方法
三、试题难易程度 较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四、说明
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参考书目
1.《组织行为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孙晓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2.《管理学原理》(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财政管理系列),王欣欣、杨静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