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政府在农信社负债情况的调研分析

时间:2019-05-15 16:1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基层政府在农信社负债情况的调研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基层政府在农信社负债情况的调研分析》。

第一篇:对基层政府在农信社负债情况的调研分析

多年以来,基层政府(包括县、乡政府及行政村等)在农村信用社大量负债,长期占用农村信贷资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影响到基层财政的正常运转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威胁到农村信用社的安全运行,并对农村金融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本文以某某县政府机构在当地农村信用社负债为实证,分析其负债特征、风险状况、负债成因及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

政策建议。

一、负债特征:高负债与普遍性、长期性。

据对某某县政府机构在农村信用社负债情况分析,基层政府负债具有负债金额高、普遍性高、长期存在等特征。

1、负债金额高。截止2008年6月30日,某某政府机构在农村信用社借款余额高达8,331.69万元,下欠利息1,835.15万元,占当地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总额的17.4%。

2、负债普遍性高。2008年6月30日,该县诸如交通局、检察院、技术监督局、交警大队等县级部门共有18个单位在农村信用社借款2,392.39万元。全县20个乡(镇)100%在农村信用社下欠贷款,负债总额达到5,939.3万元,平均每个乡(镇)在农村信用社借款高达297万元。

按部门划分,党政部门贷款450笔,金额5,686.47万元;村级贷款1,417笔,金额1,969.3万元;中小学校贷款219笔,金额675.92万元。

3、负债存续时间长。多年以来,政府债务未有得到有效化解,基层政府只能靠不断借新还旧来维持债务循环。据调查,该县农村信用社向当地政府机构发放贷款情况为:2005年累计发放贷款1,162.8万元,占当年全部累计发放贷款额19,821万元的5.86%;2006年累计发放贷款1,698.3万元,占当年全部累计发放贷款额19,394万元的8.76%;2007年累计发放贷款1,659.3万元,占当年全部累计发放贷款额40,218万元的4.16%。2008年6月30日负债总额比2006年末增加2,124.42万元,增长25.5%。

二、风险状况:主体特殊与方式多样导致风险化解难。

政府及其部门贷款主体的特殊性,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清收处置这类贷款的高难度,致使这类贷款风险程度高。

1、政府贷款不良率高。截止2008年6月30日,该县政府机构在农村信用社负债8,331.69万元中,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达到4,897.69万元,此类贷款不良率达到58.78%,高出同期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不良率49.84个百分点,占农村信用社全部不良贷款余额6,644万元的73.71%。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856.8万元,此类贷款不良率达到94.3%,高出同期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不良率59.8个百分点,占农村信用社同期全部不良贷款余额25,670万元的30.6%。全部政府贷款中,除交通局贷款1,080万元以公路收费权进行权利质押外,其他贷款均无有效担保抵押。

2、贷款主体特殊,使其风险难以防范。基层政府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般的社会经济实体,首先是该主体对地方社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利,农村信用社作为社会经济细胞,一旦失去政府及其部门的支持,其运行和发展必然产生多重障碍,因此在清收政府贷款时顾虑很多,不便于依法运用强制性措施。其次是多年以来,由于基层政府财政困难,靠自身力量已无力偿化解债务,即使基层政府想作一届守信用政府,也无能为力。

3、贷款方式的多样性,使其风险难以化解。

调查资料表明:一是党政部门贷款5,686.47万元中,以党政部门名义直接贷款5,134.43万元,占90.3%,党政部门职工个人顶名贷款447.03万元,占7.9%,企业顶名财政承诺担保垫缴税款贷款105.01万元,占1.8%。二是村级贷款1,969.3万元中,村民委员会直接贷款398.21万元,占比20.22%,村民个人顶名贷款1,571.09万元,占79.78%。三是中小学校贷款675.92万元中,直接以学校名义贷款341.22万元,占50.48%,以学校职工个人顶名贷款334.7万元,占49.52%。这些贷款以政府部门直接负债或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顶贷、利用群众转贷等私贷公用,甚至由财政部门承诺担保偿还贷款等多种形式存在。这些贷款都是行政主导下的产物,在财力不足时拖欠不还或拒绝还贷是其共同的特征。由于这些贷款涉及广泛、复杂的利益关系,增大了农村信用社清收贷款的工作难度。

三、负债成因: 政权事权不对称与财力紧张。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地方政府不断加大了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地方财政负担逐步加重,出现了大量的基层政府债务,进而形成了县乡财政入不敷出,严重透支现象越来越突出,基层政府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大幅度增加的不良现象。

1、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前些年,乡镇、村社为

第二篇:对农信社贷款操作的调研分析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出台了一系列的信贷管理制度文件,这对于加强信贷业务管理、规范信贷业务操作、防范信贷业务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笔者深入基层农村信用社调查了解到,信贷合规性操作问题还较突出,蕴含着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亟待关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申请及调查阶段:一是借款人不符合借

款条件,对超过限制贷款年龄的申请人受理贷款;贷款申请人不能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申请借款无书面借款申请书;借款人本人不到场,代办人无借款人的书面授权书。二是借款人资料收集不全,未收集借款人及担保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也未收集佐证借款用途的合同、协议、票据等。三是贷前调查内容不全,对借款用途、还款来源、担保人、抵押物状况及变现能力等情况缺乏调查。四是不提交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未经调查人员签字确认。

(二)在审查及审批阶段:一是对不符合“借新还旧”条件的借款人受理转贷申请;放松贷款的转贷条件,使转贷款条件优于原贷款发放条件。二是发放担保贷款的担保人经济实力较弱,担保额度超过其承受能力。三是受理财产抵(质)押贷款申请,未经财产共有人签字书面同意。四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月供金额远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0%以上。五是个人经营贷款期限超过其有效经营证件的经营期限。六是贷款审批无审批记录,无审批表,信贷决策人未在审批表上签字。

(三)在贷款发放阶段:一是发放抵(质)押贷款未到相关部门进行抵(质)押登记。二是贷款逆向操作,先放款后审批,发放贷款时间早于审批时间。三是未落实审批意见,发放贷款期限、金额与贷款审批的期限、金额不符。四是超授信权限的贷款未上报审批。五是贷款发放操作不合规,未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合同填制不规范,存在合同金额涂改,借款人与贷款人填写颠倒,借款合同上无借款人和贷款人签字盖章,借款人签字盖章与借款人名字不一符,借款合同上无签订日期;借据要素不全,借据上无借款人签字、盖章,签字、盖章与借款人名字不一致,未填列借款人地址、身份证号码,信贷人员未盖章;大额借款未按规定转入借款人结算账户。六是贷款利率执行不准,如短期贷款执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标准,其他贷款执行农户贷款利率标准。七是贷款科目核算不正确,如助学贷款纳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科目核算,短期农户贷款纳入中长期农户贷款。八是未按管理要求签订贷款收放责任书、承诺书。

(四)在贷后管理阶段:一是未按管理要求及时登记贷款五级风险分类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贷款延期不符规定操作,在无借款人申请、签订延期协议情况下随意延期;原上报审批发放的贷款延期未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在门柜业务系统上进行贷款延期而不在借据上批注延期信息,或在借据上批注展期而不在业务系统中延期。三是未按贷后管理要求开展贷后检查,未按时提交检查报告;检查报告质量较差,各期检查报告雷同,仅修改了检查时间;检查报告无检查人员签字;检查工作不到位,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风险预警。

二、成因分析

(一)管理制度学习不到位。各项信贷管理办法对信贷业务操作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都已有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个别信用社组织学习不力,有的收到文件后锁入柜中,不传达,不学习;有的将文件放在营业室,想看就看,不闻不问;有的仅组织大家在一起,将文件念一遍了事,不引导大家深入讨论。同时,信贷人员自学不够,对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办法不主动学习,对业务操作流程不熟悉掌握,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凭着老经验办事,依照惯性操作,致使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信贷检查面较窄。在常规信贷业务检查中,一般都有时间要求,规定了至低的检查面,但一般是以抽查为主,而不是全面检查,致使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偏远信用社接受信贷检查的次数较少,对信贷合规理念认识不深,未能通过信贷检查来帮助提高信贷业务操作能力及管理水平。

(三)信贷违规处罚不力。在历次的信贷专项检查及稽核检查中发现的信贷违规问题,检查人员一般是当场进行指出,要求及时或限期改正,未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经济罚款等措施,或处罚力度较小,对个别信贷违规人员无震慑性。

(四)贷后监管缺位。在贷款从审批到发放的环节监管缺位,使贷款审批为同意的贷款条件及同意用款的条件无人把握,没人监督,致使出现发放抵(质)押贷款不进行抵(质)押登记、超授信权限发放贷款、审批意见未落实等现象。

三、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业务制度学习。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信贷业务制度学习,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可将业务制度学习情况纳入信贷检查及考核范围;创新学习方式,既要组织集体学习,开展业务讨论,也要引导信贷人员自学,既要学习制度文件,掌握业务操作,也要学习典型案例,警示信贷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规范信贷业务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在

第三篇: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调研对策

2004 年3 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基层政府,特别是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的无锡的县、区政府,近十年来,根据党和国家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探

讨县区级政府按照依法行政的内涵,坚持依法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道路。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保证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为了保证政府决策不失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建立依法、科学、民主的机制。所谓“依法”,就是在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统一实施的前提下,创新制定行政管理措施,使行政措施和其他重大决策,更符合本地实际。所谓“科学”,制定的行政措施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所谓“民主”,就是要全面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使决策充分体现民意。作为县级政府重要决策内容的行政措施,近几年来,在制定过程中,锡山区政府形成了保证“立法”质量的有效机制。

一是制定“立法”计划。对每年的制定行政措施等规范性文件时,要求有关部门在上年第四季度将下年“立法项目”报法制机构,经筛选、征求意见,然后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后实施,保证“立法”的计划性。

二是征求意见。对区政府部门起草的,有政府发布的行政措施草案交区法制机构后,以信函形式征求区有关部门、乡镇政府意见,法制机构收集反馈意见后进行修改。

三是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对涉及民生大事的项目,如征地补偿、环境保护、安置房建设、社区管理、生活垃圾费收取等,通过座谈会或听证会的形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民代表,以及管理相对人的意见。

四是疑难问题及时咨询专门人才。对涉法的行政措施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在信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可能影响政府决策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咨询会,认真听取由大学教授、法官、律师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区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意见。

五是所有涉法的行政措施都有法制机构审核。报送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所有涉法行政措施草案,都由法制机构进行依法审核,未经审核,不得送审。区政府对于区域规划、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等,都要经过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重大项目投资不失误。由于政府在决策中遵循“依法、科学、民主”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保证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与适当性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要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明确行政执法的程序和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如锡山早在1997 年就开始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随着区域调整、法律修订、职能转换等情形变化,区各部门先后三次修订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重新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职责,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完善评议考核标准和方法等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活动从原来的行政执法全面检查,到对行政处罚案卷、行政许可案卷为重点的评查。通过执法案卷的评查,全区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文书、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对评查情况,主要是发现的问题,函告有关执法部门,并监督其整改。

第二,创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方式。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外,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每一个行政机关的执法状况。年终时,对认真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成绩显著的部门,给予加分奖励和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嘉奖,对在行政执法中发生问题或后进的单位,给予扣分和通报批评。

第三,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制定责任标准,建立对执法中错案和执法过错的集体责任、领导责任、执法者的责任和连带责任的追究体系。通过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使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有效加强了领导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让人民群众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开展外部评议。为了客观了解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状况,做到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结合起来。每年年底,该区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一千多人对各行政执法机关,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包括得分和意见及时反馈行政执法机关。同时评议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2.聘任特邀监督员和窗口企业。锡山区聘

任了12 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设立了15 个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流通企业、生产性企业等)为行政执法监督的窗口的企业。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监督窗口企业对行政机关在日常执法活动中的问题和意见,随时反馈给法制机构,法制机构对此进行调查处理,同时,法制机构不定期走访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窗口

企业,区政府还每年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对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活动的意见。

3.建立投诉制度。区政府设立行政执法投诉中心,公布投诉电话和网址,接受群众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投诉。通过外部行政执法监督,纠正了行政机关大量的违法执法、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行为,促进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政府通过近十年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依法行政,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想观念上看,有些基层领导的“法治”观念没有一般公务人员强。虽然党和国家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由于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人治”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恪印。少数领导干部在法与权的冲突中,服从于短期的、自身的利益,向权倾斜;还有的人认为依法办事就是剥夺自己的权力,所以无视法制的存在。在实践中表现为:行政命令、长官意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特别有少数人,遇事喜欢打“擦边球”,或者“遇到红灯绕道走”,所以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屡有违法行为出现。一般公务人员平时比较注重学习法律知识,经常参加培训班,开展案例分析会,由于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执法行为与责任结合起来,相对法律观念和法律业务知识要比有些领导强。但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与一般公务人员的差异,影响了部门依法行政的展开。

2.从依法管理上看,一般行政机关的重视程度没有重点执法部门高。政府行政机关都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设定的,绝大部分都有法律赋予某一方面的执法权限,尽管经过几次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依据的梳理,有些部门工作人员还不知道自己部门有“法”,有哪些法。行政执法权一般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但有些公务人员视为拘留、罚款才是执法行为,执法与己无关,所以在部门工作中不重视依法办事。由于工作不依法不规范,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商、税务、质检、交通等重点执法部门,把依法行政当作“生命线”,领导重视、执法水平普遍较高,由于行政执法在一个地区存在差异,带来不平衡性,使该地区政府形象在群众中受损。

3.从履行法定职责上看,行政不作为比行政乱作为更为普遍。由于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在不断强调依法行政,特别是由于《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对行政行为有了严格的实体和程序要求,对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带来很大压力,甚至有些人产生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想法,还有些人员误解为:市场经济是万能的,一切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由此产生该管的不管,该处罚的不处罚,放纵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违章建筑、非法占地、污染环境等事件屡屡发生。某镇违法建筑数千平方米,施工期跨3 年,有关部门就是视而不见,见而不闻,在强制拆除后,也没有一个部门主动承担“不作为”的责任,由此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4.从法律运用上看,保护行政机关自身利益的多,维护管理相对人权益的少。处罚的目的是教育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而个别行政机关为完成罚款指标或为自身权益多罚款或乱罚款,有的滥用自由裁量权,忽视了管理相对人违法的某些客观因素,对没有社会危害的“初犯”,或不处罚比处罚具有更好的社会效果的轻微违法事件,也重处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在执法者与管理者发生法律冲突时,特别是发生信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时,有些执法机关明显存在违法行为或执法“不适当”,但还是强词夺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辩解,而忽略了管理相对人的痛苦和伤害。一旦要“败诉”,又以满足对方经济利益,甚至不惜代价要求对方“撤诉”,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

为了改变以上状况,笔者建议

1.领导干部要确立“法治”意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广大公务人员,特别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观念要从“人治到法治”,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进一步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树立法律观、法治观,树立依法治理社会、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观念,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作,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必须依法行政,真正做到法大于权,法律支配权力。

2.要加强法制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通过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加以批评、抵制的情况多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也增多。所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提高法律水平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领导干部和所有行政机关的法制意识提高了,才能保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3.加强法制监督,建立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有权力就必须有监督,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一些地方政府也创新开展监督工作,这些监督从不同的渠道保证了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正确实施,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有存在,人民群众满意度还不高。根据基层行政机关的特点,还要进一步争取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依法行政,树立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形象。

4.违法必纠,严肃政纪和法纪。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代表国家依法管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其职务行为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实现。由于行政权的特点和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甚至个别人在执法中搞“权钱交易”,接受商业贿赂等,严重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迁就。违法必究,这是法律本身的要求,也是遏制违法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责任追究,严肃法纪,在行政机关形成依法行政的氛围,从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06 年7 月24 日召开的会议上重申了胡锦涛总书记“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层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责任,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基层政府高负债与金融相关性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省乡村债务为实证,研究农村基层政府高负债与高金融相关性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分析对财政政策效率和基层财政运行的影响,以及所引起的金融资源配置失灵,针对政府部门贷款主体的特殊性、承贷方式的多样性、司法介入难以凑效等问题,提出了实施金融抑制、进行标本兼治、适当使用司法约束和财政二重支付与回流等对策。

关键词:基层政府乡村债务金融相关性治理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包括县乡政府及行政村)高负债占用大量农村信贷资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影响到基层财政的正常运转,而且威胁到农村金融机构的安全,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下面以××省乡村不良债务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债务特征:高负债与高金融相关性

(一)政府高负债与金融相关性实证分析。

据对××省乡村不良债务调查分析,基层政府债务普遍具有高负债与高金融相关性两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负债是政府债务最明显的特征。全省5,085个乡镇、54,593个村,经审计部门进行全面的审计核实,截止2001年底乡村两级债权总额147.7亿元,其中:乡镇级94.9亿元,村级52.7亿元;直接债务总额306亿元,其中:乡镇级238.8亿元,村级67.2亿元。债权债务相抵账面净负债158.3亿元,占当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1亿元的58.4%,占当年全省各县(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2亿元的125.4%,而且存在借欠清收难、资产变现能力弱、处置费用高、实际债权缩水等问题,因此实际净负债总额比账面更大。可见,基层政府高负债不仅形成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且集中了大量的财政风险。

2、高负债将在很长时期存在。高负债的长期存在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基层政府为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必须继续增加负债,不断借新还旧来维持债务循环;二是政府债务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乡村债务存在化解难,恶性循环是高负债的必然结果。以2002年为例,全省共化解乡村不良债务15.85亿元,占债务总额的5.41%。其中:(1)通过财政核销债务1.25亿元;(2)通过资产变现偿还债务2.77亿元;(3)通过增收节支偿还债务2.80亿元;(4)通过清收借款归还债务3.23亿元;(5)通过企业改制减少债务1.61亿元;(6)通过其他形式偿还债务4.19亿元。按这个速度,在不增加任何新的债务并把所有债权全部收回的情况下,至少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还清现有债务。这说明,化解乡村债务非常艰巨,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基层政府所能办到。

3、高负债呈较高的金融相关性。基层政府高负债的金融相关性具体体现在其债务关系中的金融债务上,而且所欠金融债务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据统计,截止2001年6月,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本息达58亿元,占乡村债务总额的18.95%。其中政府直接欠贷款本金16.7万元,占欠贷本金总额的33.52%;行政职能部门欠贷款本金20.5亿元,占欠贷本金总额的41.16%;村委会欠贷款本金2.7亿元,占欠贷本金总额5.42%;私贷公用、分户承贷集体使用贷款9.9亿元,占欠贷本金总额19.88%。这种占用实际上是财政向金融的透支行为,它使这部分资金的货币信贷职能以越位的方式执行了财政转移支付职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出现了职能错位。

(二)形成根源:政策变迁与制度供给不足

通过临时负债平衡财政收支预期,扩大财政的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需要保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足够的财力为基础;二是其使用必须适度,不能超出财政收支的正常承受能力。基层财政之所以长期超额再分配,形成高额负债并产生金融相关性,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轨时期政策变迁和制度供给不足。

1、政策变迁是形成基层政府高负债及金融相关性的根本因素。除基层政府开支刚性增加等直接性因素外,财政体制变革带来的政策变迁是政府高负债的根本因素。据财政部门有关人士分析,随着财政政策的变迁,政府性负债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生产方式,资金以国家财政供给制为“主体”,辅之对信贷资金统借统还,债务大多在财税体制转换中消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集体借款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划分到户,遗留部分很小。改革开放到“八五”期间,资金供给体制逐步改变,特别是地方财政分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地方财政负担加重,逐步出现了大量的基层政府债务。其中。由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带来的农村信贷资金的潜在财政转移支付问题逐步扩散。“九五”时期以来,由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县乡财政入不敷出,严重透支现象越来越来突出,基层政府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大幅度增加。

2、制度供给不足是产生高负债及金融相关性的另一个根源。财政与金融的制度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及时理顺,政府部门的融资边界和事权范围缺乏严格划分与准确界定,金融机构的运营难以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在执行现行的政策法规时往往又妥协于外部环境,自觉不自觉地用货币信贷资金替代了财政支付职能。制度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债务的债权软约束与风险滞后,给政府部门留下了向金融寻租的空间,这种明显的融资偏好没有受到制度环境的及时抑制。二是农村领域财政向金融倒逼的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治

第五篇:基层政府高负债与金融相关性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省乡村债务为实证,研究农村基层政府高负债与高金融相关性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分析对财政政策效率和基层财政运行的影响,以及所引起的金融资源配置失灵,针对政府部门贷款主体的特殊性、承贷方式的多样性、司法介入难以凑效等问题,提出了实施金融抑制、进行标本兼治、适当使用司法约束和财政二重支付与回流等对策。关键词:基层政府乡

村债务金融相关性治理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政府(包括县乡政府及行政村)高负债占用大量农村信贷资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影响到基层财政的正常运转,而且威胁到农村金融机构的安全,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下面以××省乡村不良债务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债务特征:高负债与高金融相关性

(一)政府高负债与金融相关性实证分析。

据对××省乡村不良债务调查分析,基层政府债务普遍具有高负债与高金融相关性两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负债是政府债务最明显的特征。全省5,085个乡镇、54,593个村,经审计部门进行全面的审计核实,截止2001年底乡村两级债权总额147.7亿元,其中:乡镇级94.9亿元,村级52.7亿元;直接债务总额306亿元,其中:乡镇级238.8亿元,村级67.2亿元。债权债务相抵账面净负债158.3亿元,占当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1亿元的58.4%,占当年全省各县(市、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2亿元的125.4%,而且存在借欠清收难、资产变现能力弱、处置费用高、实际债权缩水等问题,因此实际净负债总额比账面更大。可见,基层政府高负债不仅形成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且集中了大量的财政风险。

2、高负债将在很长时期存在。高负债的长期存在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基层政府为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必须继续增加负债,不断借新还旧来维持债务循环;二是政府债务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乡村债务存在化解难,恶性循环是高负债的必然结果。以2002年为例,全省共化解乡村不良债务15.85亿元,占债务总额的5.41%。其中:(1)通过财政核销债务1.25亿元;(2)通过资产变现偿还债务2.77亿元;(3)通过增收节支偿还债务2.80亿元;(4)通过清收借款归还债务3.23亿元;(5)通过企业改制减少债务1.61亿元;(6)通过其他形式偿还债务4.19亿元。按这个速度,在不增加任何新的债务并把所有债权全部收回的情况下,至少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还清现有债务。这说明,化解乡村债务非常艰巨,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基层政府所能办到。

3、高负债呈较高的金融相关性。基层政府高负债的金融相关性具体体现在其债务关系中的金融债务上,而且所欠金融债务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据统计,截止2001年6月,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本息达58亿元,占乡村债务总额的18.95。其中政府直接欠贷款本金16.7万元,占欠贷本金总额的33.52;行政职能部门欠贷款本金20.5亿元,占欠贷本金总额的41.16;村委会欠贷款本金2.7亿元,占欠贷本金总额5.42;私贷公用、分户承贷集体使用贷款9.9亿元,占欠贷本金总额19.88。这种占用实际上是财政向金融的透支行为,它使这部分资金的货币信贷职能以越位的方式执行了财政转移支付职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出现了职能错位。

(二)形成根源:政策变迁与制度供给不足

通过临时负债平衡财政收支预期,扩大财政的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需要保持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足够的财力为基础;二是其使用必须适度,不能超出财政收支的正常承受能力。基层财政之所以长期超额再分配,形成高额负债并产生金融相关性,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轨时期政策变迁和制度供给不足。

1、政策变迁是形成基层政府高负债及金融相关性的根本因素。除基层政府开支刚性增加等直接性因素外,财政体制变革带来的政策变迁是政府高负债的根本因素。据财政部门有关人士分析,随着财政政策的变迁,政府性负债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生产方式,资金以国家财政供给制为“主体”,辅之对信贷资金统借统还,债务大多在财税体制转换中消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集体借款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划分到户,遗留部分很小。改革开放到“八五”期间,资金供给体制逐步改变,特别是地方财政分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地方财政负担加重,逐步出现了大量的基层政府债务。其中。由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带来的农村信贷资金的潜在财政转移支付问题逐步扩散。“九五”时期以来,由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经济建设的投入,县乡财政入不敷出,严重透支现象越来越来突出,基层政府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大幅度增加。

2、制度供给不足是产生高负债及金融相关性的另一个根源。财政与金融的制度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及时理顺,政府部门的融资边界和事权范围缺乏严格划分与准确界定,金融机构的运营难以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在执行现行的政策法规时往往又妥协于外部环境,自觉不自觉地用货币信贷资金替代了财政支付职能。制度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债务的债权软约束与风险滞后,给政府部门留下了向金融寻租的空间,这种明显的融资偏好没有受到制度环境的及时抑制。二是农村领域财政向金融倒逼的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特别是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次低,受地方制约多,更便于施加行政影响取得贷款,因此基层政府部门常把农村信用社作为融资首选。三是政府部门高负债实质上是一种风险转嫁,即将自已的债务包袱转移为其他机构、甚至个人的不良债权,通过侵占这些资产弥补财力亏空和不足,这种由财政风险到金融成本的积累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

二、不良反应:两个财政后果与金融资源配置失灵

(一)高负债与恶性循环的两个财政后果

一是影响国家宏观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效率。基层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微观组织,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国家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在高负债及其恶性循环条件下,基层政府财政运转不灵,偿债能力下降,信誉丧失,融资困难。这种财政状况必然导致基层政府一方面被迫减少甚至中断对地方公共事业支出和对财政扶持项目的投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利用行政影响力继续增加负债,不断聚集与转嫁风险,还有可能挤占挪用中央财政直接投入或转移支付的资金。这样一来,在微观领域,因需要财政支持的产业和行业失去资金倾斜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致使部分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在宏观上,由于微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财政政策失去平衡,二者的匹配关系被破坏,国家发展生产、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下降。

二是会不断加剧基层政府的财政风险。分析财政风险形成过程,政府债务在期初表现为暂时性财力透支或对社会资金的占用,这时基本没有风险,但随着负债程度的加深,财政风险会不断积累,最终演变为高负债,恶化财政运行状况,加剧财政风险,当负债增长长期超过财力增长,就会出现主要依靠负债增长特别是金融负债来维持财政运转的财务危机。以目前态势,高负债及恶性循环已危及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如果对基层政府资产负债进行清偿,事实上有相当部分基层政府已构成经济学意义的技术性破产。

(二)高金融相关性引起金融资源配置失灵

基层政府债务的高金融相关性,集中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政府性贷款增加,这为货币政策在农村的传导埋下了隐患,从三个方面带来金融资源配置的失灵:

一是影响货币资源的配置效率,削弱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基层政府以各种形式拖欠大量的社会货币资金,并将挤占、拖欠农村信贷资金作为解决财力不足,缓解财政支付压力的重要途径,使大量信贷资金财政化,由执行货币支付职能转为执行了财政转移支付职能。由于本来应该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货币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财政机关,从而削弱了农村信用社配置货币资源的能力和支持地方经济的信贷力量。与此同时,当财政不能正常履行偿债义务,金融机构为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自身的发展必然产生信用抑制,减少或中止对相关部门和产业的信贷投入,加大保全和清收财政贷款的力度,甚至把当地视为非金融安全区,实施信贷制裁或过度审慎的信贷政策,形成惜贷惧贷现象,减少信贷投入。这又势必影响农村信用社资金的有效运用,降低农村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部分地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源闲置。

二是降低信贷资产质量,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正常运转。由于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高负债与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将使其暂时失去或部份失去贷款偿还能力。加上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地方政府的收费行为,一些预算外行政事业收费项目被取缔,原本计划用这些收费来偿还的贷款失去还款来源,基层财政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运转,更不可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偿还贷款。财政上岸,金融下水,由于政府债务的高金融相关性主要反映在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由此形成大量的呆滞或呆账贷款,不可避免地出现信贷风险增大,资产质量下降,资金流动性减弱,经营效益降低等问题。

三是破坏信用秩序和经济秩序,引发金融**、加深社会矛盾。市场经济有自由经济和政府主导型经济,中国经济在转型期实行的是一种行政主导型市场经济,“官、产、学”经济现象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特征,它表明政府部门在各种经济关系中所处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因此,当基层政府财政无力偿贷而逃废金融债务时会带动各界效仿,从而产生经济学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当地信用秩序失范、经济秩序混乱,这势必加剧地方金融风险。如继续下去,金融风险将酿成全局性风险,甚至爆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引起社会经济动荡。

三、因素分析:矫正高负债金融相关性的难点

基层政府及其部门贷款承贷主体的特殊性,承贷方式的多样性,司法介入困难和难以凑效,决定了化解其债务高金融相关性的难点。

难点一:承贷主体的特殊性,使贷款的清收难以着手。一是由于基层财政困难,已无力偿还金融借款,即使基层政府想作一届守信用政府,也无从作起。二是由于基层政府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般的社会经济实体,出于维护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会出现破产失灵,也就是说从政体上不允许运用破产清偿债务这一市场化手段。三是基层政府对地方社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利,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细胞,一旦失去政府及其部门的支持,其运行和发展必然产生多重障碍,因此在清收政府贷款时顾虑很多,不便于依法运用强制性措施。

难点二:承贷方式的多样性,使贷款的清收复杂化。调查资料表明,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负债具有多种途径。除财政部门直接负债和财政承诺担保偿还贷款,还有其他政府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负债,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顶贷、利用群众转贷等私贷公用贷款。这些贷款都是行政主导下的产物,在财力不足时拖欠不还或拒绝还贷是其共同的特征。由于这些贷款涉及广泛、复杂的利益关系,增大了金融机构清收贷款的工作难度。

难点三:司法介入困难且难以凑效,使贷款的清收缺乏力度。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高规则,政府部门执行公务也要遵守法律,但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财政机关作为政府的经济枢纽,是政府的重点保护对象,执行财政机关的财产直接牵涉到政府的利益,贷款本身也牵涉到政府。同时,法院办公经费由财政机关核定和拨付,法院的诉讼费由财政机关返还,在受理金融诉讼时不得不考虑财政机关在经济利益上对法院的控制关系。加上作为国家机关在承担民事责任时,只限于预算外资金和行政节余经费,除此外的一切财产都受法律保护,也给司法介入增加了难度。

因此,农村信用社直接保全和清收政府部门贷款不仅困难重重,而且即使确有必要动用法律武器,进行司法介入,也往往会因为司法机关与财政部门特殊的利益关系,使依法收贷无法最终实现。

四、对策建议:治理高负债金融相关性的途径和策略

(一)规范政府部门信用行为,抑制对金融机构的融资偏好。基层政府的融资偏好和金融机构的信贷倾向,是治理农村信贷资金财政化的两个根本方面。首先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融资行为是关键。要防止政府及其部门出现“拖金融下水”的融资偏好,在政策和法规框架下严格界定行政管理部门的融资边界,严禁施加行政影响继续对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和干预贷款。其次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减少体制摩擦的不良后果,增强经营管理的独立性。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基层财政本身具有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切实加强信贷管理,认真执行信贷政策,严格界定贷款主体资格,自觉抑制政府有关部门在信用社的融资寻租,尽力避免财政风险继续转嫁。

(二)注重实效,实施分步清收、标本兼治策略。规范政府部门融资行为,抑制政府部门信贷需求,是治本之策,但对政府部门已发生的各种形式的金融负债,只能采取治标的策略。解铃还须系铃人,治标要善于使用政府介入的行政主导履约方式。这种方式的采取不能针对所有的政府金融债务,重点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提供组织保障,先清收下一级政府部门贷款。要从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入手,从清理行政部门个人负债作起,分层次进行,先易后难。对县级政府部门金融借款的清收和担保承诺还款等缔约过失责任的追究,要讲究处置策略和时机,避免与政府部门发生正面冲突,在不给地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进行。要注重债务的分解和转化,坚决贯彻谁承贷谁偿还的原则,通过对私贷公用债权的追偿来促进基层政府金融负债的转化。

(三)相机选择司法介入的强制履约方式。尽管财政部门与司法机关有经济利润上的匹配关系,但在化解政府部门负债时,司法介入仍是一种可以相机选择的方式。如在清收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贷款、私贷公用贷款遇到困难时,只要不影响其正常运转,只要贯彻审慎的原则,可以通过司法介入来寻找突破口,增强清收的实际效果。这里关键要看这些部门和单位是否有被执行的能力,即节余经费、预算外资金和他项资金来源。

(四)利用政财的二重支付与回流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化解方式。在分税制的前提下,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外资金收入主要集中在地方财政部门。特别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预算外资金收入纳入地方财政部门统收统支,集中统一管理,这为农村信用社清收债务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农村信用社具有贴近基层的服务优势与地缘优势,在代理乡镇金库、代理收费等业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财政部门对基层政府的拔款、补贴等,也主要通过金融部门这一信用中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可以充分利用财政的资金回流与转移支付功能收回一部分贷款。

参考资料:

1、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财政政策环境和制度因素金融研究2002。112、风险积聚下信贷的转移支付效应:农牧区乡镇政府高负债分析金融研究2002。73、××省农村信用社对乡村不良贷款的调查报告

4、××省人民政府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工作会议及相关统计材料

下载对基层政府在农信社负债情况的调研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基层政府在农信社负债情况的调研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农信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调研报告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长期扎根农村这片热土上的农村信用社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从当前现状看,农村信用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因此,必......

    对基层工商所转变职能的调研分析

    基层工商所,是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最基层的单位,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沿,在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我市基层工商所如何转变职能,实现重心下......

    对基层央行工会工作的调研分析

    随着中央银行职能的调整,基层中央银行将接受新的任务、承担新的职责、面临新的挑战。工会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继续从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出发,充分发......

    基层农信社应对存款业务竞争调研策略

    基层农信社应对存款业务竞争调研策略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基层农信社应对存款业务竞争调研策略2010-06-29 18:48:2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基层农信社应对存款业务竞争调研策......

    基层农信社应对存款业务竞争调研策略

    金融危机之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开始重新审视存款业务的重要性,并呈现了重归“存款为王”时代的趋势。自从邮政银行挂牌、农行重返农村市场以来,一些基层农信社的存款增速逐......

    农信社支农贷款发放情况调研分析

    **办事处总面积239.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 ,28个自然屯,4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旗“50强”村1个,全盟百强示范村2个。现有4806户,人口15946人,其中:现有农业人口1.2万人,直属、驻办事......

    基层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应用研究

    基层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应用研究——以吉林省东丰县为例2015级公共管理王佳宁摘要:辽源市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电子政......

    对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的调研分析

    在审计工作越来越被党委、政府所重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的今天,审计质量控制也越来越被各级审计机关摆上了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审计风暴”的背后,必须有强有力的质量控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