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医疗侵权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时间:2019-05-13 00:0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当前医疗侵权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当前医疗侵权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第一篇:试析当前医疗侵权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摘要】人们在理解医疗侵权方面有两大误区:一是将医疗侵权等同于医疗事故;一是把一些与医疗行

为相关的非医疗侵权行为当作医疗侵权。这两大误区要么缩小了医疗侵权的范围,要么扩大了医疗侵权的范

围,均影响了对医疗侵权行为的正确认定,从而影响了举证责任的正确分配,妨碍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正确适

用。

【关键词】医疗侵权,医疗事故,与医疗行为相关的侵权行为

【中图分类号】d913;r0

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3)01—0029—0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

第8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

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

承担举证责任。正确认定医疗侵权,廓清医疗侵权的范围,不仅关系到实体法的正确运用,也关系到程序法的运用,特

别是关系到举证责任的分配。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医疗侵

权行为,将一些医疗侵权行为排除在医疗侵权之外,举证责

任就会倒向就诊人,导致就诊人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举

证责任。反之,若将一些非医疗侵权行为视为医疗侵权,举

证责任就会倒向医疗机构,导致医疗机构承担了本不应该

承担的举证责任。而举证事关诉讼结果,因为,举证决定着

案件事实的认定,事实认定又决定着法律的适用,最终决定

了诉讼的结果。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要想胜诉,必须提供

证据证明所主张的事实,否则就必定败诉。然而,人们在认

识医疗侵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对医疗侵

权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认定。

误区一:将医疗侵权等同于医疗事故

人们在认定医疗侵权时,容易受医疗事故概念的影响,将两者相提并论,混为一谈。这种认识无疑缩小了医疗侵

权的范围,将一些非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行为排除在医疗

侵权之外,势必损害就诊人应受法律保护之利益。同时,把

医疗事故等同于医疗侵权,看不到两者的界限,也会给医疗

侵权的认定造成混乱,导致用刑法中医疗责任事故的构成要件来认定民法中的医疗侵权行为,将刑法的一些理论与

民法的一些理论混淆,因此,有必要分清两者之问的界限。

医疗侵权与医疗事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法律事实,两

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两者的违法性质不同

· 30 ·

两者虽然都是违法行为,但是其行为的违法性截然不

同。按照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所违背的法律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医疗侵权是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它违背了

民事法律的规定,具有民事违法性。在大陆法系中,侵权行

为的定义是由法典或法律规定的,学者们的描述大都围绕

法律条文进行。我国《民法通则》对侵权行为也做了规定,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

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3款又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可见,我国民法上的侵权行为,是指侵害

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

而医疗侵权行为,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因医疗行为侵害就诊

人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其违法

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造成就诊人人身损害,二是医疗行为人

主观上有过错。

造成医疗事故的行为违背了行政法律或刑事法律,属

于行政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依据判定医疗事故的法

律文件不同,医疗事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刑法认定的医

疗事故,一是行政法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定的医疗事

故。行政法上所讲的医疗事故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来认定的行政法律事实,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

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

规定,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刑法中所讲的医疗事

故,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事故,属于行政法上认定的医

疗事故中的严重情况,强调行为人不负责任的情节和直接

导致的后果。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医务人员主观上是否

具有重大过错,是否为严重不负责任,并且是否给就诊人造

成了严重的损害后果。由此可见,刑法中的医疗事故都属

于严重的医疗事故,具有刑事违法性。而《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所指的医疗事故既包括严重的医疗事故,也包括非严重的医疗事故,其社会危害性还没有达到

犯罪的程度,只是违

反了行政法规,具有行政违法性。通常而言,民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定的起点要小于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

行为社会危害性所要求的程度。

2.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

由于医疗侵权与医疗事故的行为违法性不同.必然导

致法律后果或日法律责任不同。医疗侵权是民法中的一个

概念,是行

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事实,其承担的民事责

任的方式主要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医疗事故是行政

法和刑法中的一个概念,是导致行为人承担行政责任或刑

事责任的法律事实。医疗事故发生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

人员要承担行政责任,责任形式主要为:警告、责令停业整

顿、吊销执业许可证或执业证书以及其他行政处分或纪律

处分;若属于严重的医疗事故,构成犯罪的,医务人员要承

担刑事责任,责任形式为有期徒刑、拘役。主观过错不同

医疗事故,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过失,即医务人员应当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0卷(第1期)

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就诊人造成损害后果,因疏忽大

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损害后

果发生。在医疗事故中,行为人主观上是不存在故意状态的,医务人员主观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损害后果的发生,而

是反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如果医务人员主观上是故意的,就不再是医疗事故,而是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

医疗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既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故

意。以往有关医疗侵权的学术论著表明,在法学界,关于医

疗侵权的主观心理状态一直存有一种“过失论”,即认为构

成医疗侵权,医务人员主观上只能是过失,而不包括故意。

这种观点与民法的侵权理论相违背。依据民法侵权理论,侵权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医

疗侵权也不例外,行为人主观上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

意。若主观上是过失,则会与医疗事故发生竞合,也即行为

既是医疗侵权,又是医疗事故;若主观上是故意,则会与故

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罪发生竞合,即行为既是医疗侵权,又是

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

4.主体不同

医疗事故主体仅限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

构,是指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及执业证书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

员。而医疗侵权主体是指实施医疗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不

仅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还包括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非法行医组织和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非法行医人员。

医疗事故与医疗侵权主体不同.是因为在刑法理论中,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一大要件。主体不同影响着行为性

质的认定,相同的行为,如果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构成不同的罪。例如,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

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336条第1款规定:未

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

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从这两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同样是因给病人诊断、治疗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行为,由于行为主体不同,行为的性质就截

然不同,也邸罪名不同,同时刑事制裁的力度也不同。如果

行为人是医务人员,其行为构成重大医疗责任事故罪;如果

行为人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则构成非法行医罪。

并且,由于后者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处罚就重。这两

条的规定,充分体现了行为主体在行为性质的认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行为主体,即犯罪主体是犯罪构

成的一个重要要件。

而在民法理论中,除了行为人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

状况会影响行为的性质外,主体不同不会影响民事违法行

为的认定。任何自然人、社会组织的民事违法行为要么属

于违约行为,要么属于侵权行为。行为主体不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任何人在医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就诊人人身

损害的,都会构成侵权行为,都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责

任大小与其侵权行为相适应,而不会因主体不同存在差异。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第10卷(第1期)

也即相同的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同的民事法律责任,决

不会因主体不同,导致民事责任不同。

因此,在认定医疗侵权时,应特别注意医疗侵权行为人的范围。医疗侵权行为人,本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由于受

医疗事故概念的影响,人们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容易将非法行医者排除在医疗侵权人之外。因

而,有必要弄清医疗侵权行为人的范围。

医疗侵权行为人,是指从事医疗活动的单位和自然人。

单位既包括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也包括未取

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法行医单位。自然人既包括医

务人员,也包括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但从事医疗活动的人

员。无论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还是非法行医

单位或非法行医者,只要是因医疗行为,过错致就诊人人身

损害的都是侵权行为,并因行为的内容均属医疗行为,而构

成医疗侵权行为。实际上,当我们明确医疗侵权作为民事

侵权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因为医疗行为的特殊性而单列出

来的,而并非因行为主体不同,那么,那些非法行医单位和

非法行医者也会成为医疗侵权主体,就没有异议了。

扩大医疗侵权人的范围,不排除非法行医单位和非法

行医者,能更好地保护就诊人的合法权益。反之,若把上述

单位和个人排除在医疗侵权人范围之外,将不利于保护就

诊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

干规定》第4条明确规定了医疗侵权纠纷适用举证责任倒

置。若将非法行医者排除在医疗侵权人范围之外,这就意

味着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人身损害的,将缺乏适用举证责

任倒置的法律依据,非法行医者将不承担举证倒置的责任。

他们只需对不懂医学知识的就诊人所提的主张进行抗辩,否定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能置对方于

举证不能而败诉之境地。这无疑加重了就诊人的举证责

任,就诊人随时面临着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若非法行医

者承担的民事责任小于医疗机构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就使

民事法律显出对非法行医者制约不力的缺陷。这与刑法中

对非法行医者打击力度大于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打

击力度的精神不相吻合,没有达到法律精神的统一。因此,医疗侵权人应泛指因实施医疗行为,过错造成就诊人人身

损害的单位和个人,不仅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还包

括非法行医单位和非法行医人员。

误区二:把与医疗行为相关的非医疗侵权行为当作医

疗侵权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做出一些属

非医疗行为的其他行为,侵害就诊人的财产或人身权利,构

成侵权行为。但是,因这些行为非属医疗行为,所以不构成医疗侵权,而是在医疗行为之外所产生的另一侵权,可以暂

且称之为“与医疗行为相关的侵权”。区分这两种不同的侵

权行为,其法律意义是有助于正确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确定

举证责任的承担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

据的若干规定》,凡属医疗侵权纠纷,均由医疗机构就医疗

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

担举证责任。凡不属于医疗侵权纠纷,而是与医疗行为相

· 31 ·

关的侵权纠纷,则医疗机构不承担举证倒置责任,而是视具

体情况由就诊人或其他人承担举证责任。与医疗行为相关的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实施了另一个侵权行为,侵

犯了就诊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例如医

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未经就诊人本人同意,以营利目的使用

与就诊人有关的一些视听资料、图片等资料;或未经本人同

意将上述资料公开;或将医疗活动中获悉的就诊人的隐私

加以传播,侵犯了就诊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再如,病人死亡,擅自处分死亡病人的尸体,侵犯病人家属

对死亡病人的尸体处分权等。就诊人或其家属在提出上述

侵权之诉时,应负举证责任。

2.因药品或医疗器械质量问题等引起就诊人损害的。

该种情况属于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身损害的一种特殊侵

权,依法应由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医院

将药品或医疗器械用于就诊人,扮演了销售者的角色,应承

担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赔偿责任,之后再向产品制造者追偿。

就诊人也可以直接要求产品制造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依

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该种侵权

诉讼由产品制造者承担举证倒置责任,产品制造者应就法

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3.精神病院未履行或未认真履行特殊看护职责导致精

神病人伤害或死亡的侵权行为。精神病院虽不是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但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院治疗期间,其法定监

护人无法实现其监护职能,因此一部分应由监护人履行的带有监护性质的职责便由法定监护人转移给了医院,医院

要承担对精神病人的特殊看护职责。若医院未尽特殊看护

职责,造成精神病人损害的,医院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

是,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要承担医院未尽特殊看护职责的举证责任。

4.医院未履行约定义务造成就诊人损害的。在保守治

疗中,医院常对病人隐瞒病情,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达

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若医生无意中向病人透露了病情,导

致病人因心理无法承受而不配合治疗,甚至自杀的,医院要

视具体情况承担违约责任或不承担责任。若病人家属与医

院有约定,则医院要承担未履行约定的违约责任,但患方应

承担举证责任。若医院与病人家属没有约定,则医院不承

担责任,因为,医院无约定之义务,而且病人的损害又非医

院行为所致,而是由于病人的心理承受力弱导致的。

5、医院在医疗活动中侵犯就诊人财产权利的侵权行

为。该种侵权行为,侵犯的是就诊人的财产权,因而不属于

医疗侵权行为。例如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多收就诊人医疗费

或少付药品等。依据现有法律之规定,该种侵权行为应由

就诊人承担举证责任。

总之,在医疗侵权行为的认定上必须统一认识,澄清在此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以便正确认定医疗侵权,正确、合理

地分配举证责任,依法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收稿:2002一o9—16,修回:2002—12一o6)

第二篇:当前行业对陶瓷薄板认识上的四个误区

当前行业对陶瓷薄板认识上的四个误区

来源:网购瓷砖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近,关于瓷砖减薄的话题又热了起来,这次则主要围绕要不要通过对现有《陶瓷砖》标准(GB/T4100-2006;IS013006)的修订,实现快速推进瓷砖薄型化的目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一旦瓷砖减薄相关性能要求(主要指厚度)一旦写入标准强制执行,必然对企业充分的市场竞争构成伤害。持这种意见者同时认为,由于厚砖在一些地方有特殊的用途(比如户外、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等),如果瓷砖减薄具体写进标准,必然对瓷砖产品的多样性构成伤害,如果要照顾这些,无疑意味着整个标准体系都可能要重建。

行业之所以在瓷砖薄型化发展上屡陷困惑,笔者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精髓是充分的竞争、公平竞争,其前提当然是制定“游戏规则”(比如国家标准)。“游戏规则”一旦建立起来,政府只能充当监督执行人——所谓市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正因如此,“游戏规则”的制定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否则就势必破坏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

回头再看围绕瓷砖减薄几个标准问题。目前行业中蒙娜丽莎生产的薄板在厚度上分为5.5毫米、3.5毫米二种,规格则为900×1800毫米(即面积1.62平米)。另外,也有企业生产600×1200、600×900等不同规格,厚度在4.8至5毫米之间的“薄板”。企业瓷砖减薄的程度及产品的规格不统一,必然给日后的争议埋下伏笔。

2009年3年9日,国标委发布公告(2009年第2号(总第142号)),批准了《陶瓷板》产品标准,并于2009年11月5日开始实施。按《陶瓷板》标准,陶板的定义为: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其中“厚度不大于6mm,,上表面面积不小于1.62平方米”,这无疑表明其他面积达不到1.62平米,厚度大于6mm的“薄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薄板,只能叫薄砖。由于目前所有生产“薄板”的企业中只有蒙娜丽莎集团产品面积达到1.62平米,这就意味着只有蒙娜丽莎陶瓷薄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薄板。

国标修订 在《陶瓷板》标准正式颁行之前,住建部发布第240号公告,颁布《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09)(以下简称“技术规程”)作为陶瓷板的应用标准。该应用标准于2009年7月1日正式生效。而出乎意料的是,2009版“技术规程”标准很快就进入修订程序。到2012年8月1日,2012版“技术规程”就正式实施。从第一版颁行到第二版实施前后只有三年零一个月,而按一般规定,国标要执行两年以后才启动修订。

据《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主编单位之一的蒙娜丽莎集团新型无机轻质板材事业部总经理蒙政强透露,2011年3月份住建部标准司就召开“技术规程”修订启动会,更早之前的2010年及启动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部门的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多次论证、起草工作会议。蒙政强表示,修订后的2012版“技术规程”最大的突破是将陶瓷薄版正式列入建筑幕墙材料序列,填补了陶瓷薄板在建筑幕墙工程应用与验收中相关参考标准依据的空白,对陶瓷薄板在建筑幕墙领域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护身符”的作用。本次修订主要内容有:适用范围增加了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上的陶瓷薄板幕墙工程的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工程验收以及保养和维修;增加了陶瓷薄板幕墙设计、加工制作及保养和维修三章,安装施工和工程验收两章中也增加了陶瓷薄板幕墙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安装施工和工程验收”中增加陶瓷薄板幕墙的相关内容,意味着其他不符合国标的“薄板”(比如单片面积做不到≥1.62m2)将无法进入陶瓷薄板幕墙系统。

四个误区 笔者以为,当前行业对陶瓷薄板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标准误区。如前所述,《陶瓷板》及《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企业或个人在新标准出来之前在实践或讨论中都必须按现有国家标准设定的话语系统行动或说事。否则,只能造成行业或社会认识上的混乱。而企业如果不依标准行事显然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前有陶瓷薄板产品和应用两个国家标准存在,所谓的“薄板标准之争”、“薄砖冲击薄板”基本上都是伪命题。俗话说,“独木不成林”,更多企业介入到陶瓷薄板领域,无疑有利于开拓市场。所以,作为同在一片蓝天下的陶瓷企业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陶瓷薄板市场的竞争,而不是做“搅局者”。

二是应用误区。陶瓷薄板面世之后,有一种意见是认为它太薄,抗冲击力不够,不能挂外墙。这又是一种误读。蒙娜丽莎陶瓷薄板最新的应用案例是130米的杭州生物科技大楼。该建筑三栋楼非透明部分全采用陶瓷薄板,目前施工已超过一半,今年刚经历12级以上的台风。实践证明,陶瓷薄板完全可以大规模应用到建筑幕墙系统。抗弯强度是幕墙材料最主要的指标,陶瓷薄板的韧性、抗弯强度是传统薄砖的两倍以上。另外,建筑幕墙不仅仅是一个材料问题,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陶瓷薄板幕墙系统是由铝型材边框结合硅酮结构胶与陶瓷薄板复合,中间增加加强筋组成,形成单元幕墙构件,再运到建筑工地,通过角码以机械连接的方式与建筑龙骨形成非承重幕墙体系统。建筑设计师会根据一个地区的通用风压(根据官方公开发布的通用风压值)以及建筑的结构和高度来决定幕墙系统的构造。陶瓷薄板只是幕墙系统的面材,而最终决定其抗冲击能力的是整个幕墙系统。

三是价格误区。持这种观点人的认为,认为陶瓷薄板目前的价格偏高。陶瓷薄板减少了原料、燃料的使用,降低了运输成本,“理应”比传统瓷砖价格便宜。另外,降低价格也有以利于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确实,陶瓷薄板与传统瓷砖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如果我们将它与其他幕墙系统、幕墙材料比较,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铝单板、玻璃、金属、石材、陶土板幕墙系统目前市场售价一般在600~800元/平方米,而蒙娜丽莎陶瓷薄板幕墙系统的价格是800元/平方米左右。即便单从材料层面作横向比较,薄板的价格也还有很大优势。比如,常见的非透明幕墙材料中,每平方铝单板出厂价为200元,陶土板进口的出厂价为400~600元,国产的150元左右,地铁站经常用的搪瓷钢,出厂价为500~600元,高档群楼进口花岗岩在400~700元。而大型工程竞标中蒙娜丽莎陶瓷薄板的价格与之相比均有较大优势。

四是营销定位误区。有观点认为,陶瓷薄板作为一种新产品,目前在宣传推广上做得还不够。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还是在拿陶瓷薄板与传统的瓷砖进行比较。因为传统瓷砖新品的推广主要针对经销商,少数品牌企业近年开始面向大众做推广。与传统瓷砖不同,陶瓷薄板的推广需要走招标流程,因而是一种技术型营销。陶瓷薄板在营销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跟建筑设计师、采购方直接接触。面对新的跨领域的竞争,陶瓷薄板在营销上无疑应坚持产“技术制胜”、“产品制胜”的战略。

第三篇:对业务认识上的误区

对业务认识上的误区

很多新作业务的都在论坛里,再书店里买这样那样的书,资料恶补!

其实从我自己来看,业务本身无定式,你不是在跟程序或者机器做什么,你是在跟人打交道。你准备了那么多,却还发现自己紧张,慌乱得有点词不达意或者忙了很多却没做出什么成绩。

那是你直接把业务跟收入划了等号,你很想要的不是业务,是MONEY

急于求成,恨不得客户马上就表态或者把货款给你,呵呵.....如果你做过业务,仔细分析下你的客户,你会发现他跟你一样,假如你会心理学,应该明白

他跟你一样

有点紧张,你是求他,他也会去求别人。

我建议大家用这样的方式做业务:交朋友

把客户看成你新认识的朋友,初期不见得要谈什么,简单的聊下,看对方反应,尽量不推销

产品,对谈谈生活或者其他的事,简单点说谈业务比谈恋爱简单,哈哈..........记得定期联系你的客户,注意是定期,时间久了他忘记了,时间短了谁都会讨厌无休止的追

问。

把你的客户按顺序联络,不远不近,用不了多久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那个该勤联系,那

个该放弃了。

不要认为你不谈产品客户会忘了,只要你定期在联络,客户忘了的话除非他脑子有问题。筛选后如果有机会跟客户吃饭什么的,你就会发现,你不说他也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如果你怕见客户,那你有没有遇见找你推销的,看他的表情,他的眼神,他的语气,如果蹩

脚的话你就会看到你自己的影子。

保不准你自己想起自己假如是他的时候你会哈哈大笑起来。

业务其实就是人与人相互交流,沟通。你一不生产,二不使用,你只是把信息带出去交流,客户认可的绝大部分是你的人格

魅力。(当然卖假货坑人的除外)

相信了你的人,才会相信你的产品。

闲来无事,上论坛来卖嘴,呵呵,说的不好别见怪!

第四篇:《医疗侵权法》学习体会

新的规则新的选择

----《医疗侵权责任法》学习心得

《侵权责任法》在今年的7月1日将正式实施,通过在线学习和医院组织的专门、专人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同时也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大致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

从举证倒置原则到过错原则的变化:关于医疗纠纷由谁举证的问题,目前我国采用的是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简单的理解就是说医疗机构如果不能举证证明医疗行为没有一点过错,就得败诉赔偿。为了避免风险,许多医生看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存证据,而不是病情需要,于是出现了看个感冒要全身检查、要住院观察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甚至重病拒绝治疗现象。由此引发的看病贵,使医患矛盾不断激化。个别的患者和医闹也因此认为医疗官司好打,赔钱容易,医疗纠纷大量增加。面对医疗界的激烈反应,《侵权法》减轻了医方的举证责任。规定患者必须提供医方有过错的证据,才能要求赔偿,也就是过错原则。同原来要求医方承担全部的举证责任相比较,这显然是一个重大变化,这对我们医疗机构是非常有利的一面。有的同志要问:那《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规定》和《侵权法》矛盾怎么办,以谁为准的问题,应该这样理解:《若干规定》是国务院下发,是下位法、旧法,而《侵权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是上位法、新法,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应该以侵权法规定为准。

特殊情况下的直接过错推定:《侵权法》五十八条规定了以下三种情况法官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的;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三,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可以这样理解:当患者有损害结果发生,如果医疗机构存在以上三种行为之一的,就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也就是有赔偿责任,而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比如说病历保管不善,丢失了,就可以认定为以上的第二条,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按过错原则法官可以直接推定医院有过错,赔偿;违规涂改病历,大家都知道病历更改应该在更改内容上划双横线,并注明更改时间和更改人姓名。在上面直接勾抹,或者粘,刮都是不允许的。如果涂改的还是重要内容,那就可以直接认定为第三条,伪造或者销毁病历,赔偿。有一个案例,泌尿外科医生作前列腺手术,手术过程不顺利,术中出血800ML,术后效果不佳,病人要起诉,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但鉴定后患者查看医院提交的手术记录发现,出血量300ML,与自己复印的病历不符。原来医生鉴定前上病案室改了手术记录。也未看看有没有患者复印登记。结果医院按照完全责任赔偿13万。如果不改记录赔不赔不一定。所以这条对我们医疗机构的影响应当是相当大的。给我们在工作管理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病历书写规范化;病历归档统一化管理;规范诊疗、操作行为;加强医疗法规的培训和学习;落实医疗安全制度: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以及转诊制度等。

医疗损害赔偿数额将大幅上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没有规定死亡赔偿金这项,医疗事故死亡的患者家属得到的赔偿往往比其他事故死亡赔偿数额少很多。现在《侵权法》明确规定了死亡赔偿金。按照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二十年计算,我们辽阳地区城镇户口的大概是一万四乘以二十,平均二十五万左右。所以《侵权法》实施后,医疗损害致死亡的赔偿金额会明显上涨。

重点强调了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往有关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在《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里面,只规定医务人员有告知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承担责任的规定,而《侵权法》进一步明确了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你进行的是合理诊疗行为,一旦患者有损害,如果你事先没有明确告知,就得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这个告知同意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的无法作为法律依据,这个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最新出台的《病历书写规范》增加了许多内容,尤其强调了病危告知书,有创检查同意书的原因,(腰穿胸穿腹穿,甚至胃镜检查之前必须签同意书)我的理解就是卫生部门为了配合《侵权法》的实施进行的及时调整,也是对我们自身的有效保护。

明确了医疗机构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处置权:过分强调患者知情同意权,也有它的弊端。大家都知道去年北京发生的丈夫拒绝签字,致孕妇死亡的事件。后来孕妇的母亲对医院提起诉讼,认为医院对孕妇死亡有不作为责任,又对孕妇的丈夫进行精神鉴定,意思就是说我们家属不明白,你们医院有责任。后来终审应该是判定医院无完全责任,但也赔了10万块钱。《侵权法》第五十六条又有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也就是尊重生命权,生命最宝贵,不能为了推卸责任而无视生命。

对于过度检查和大处方问题首次作出法律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目前我们能参照的只有一部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还没形成统一、完整的诊疗规范,而且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也难以统一,所以这条规定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但既然《侵权法》对此有所规定,患者就可以以这个理由追究责任。我理解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有据可循:所作检查在病程记录中要有记载,有分析,什么原因进行检查,不能只有单子没有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意见和指示都有记载,最起码得能自圆其说,也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

明确了医疗机构使用缺陷产品应承担的连带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对无过错输血造成不良后果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患者因输入不合格血液造成损害,但如果医院是按规范操作,那么就无法追究医院的赔偿责任;对医疗单位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是否属于经营者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没有规定。《侵权法》明确了患者有权先行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要求。属于生产者第三人责任的,医疗机构在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大家都知道的上海华源“欣弗事件”,面对全国太多的患者索赔,后来企业破产,老总自杀了。现在医院使用不合格产品致损害的,医院有责任先行赔付了。

总之有句话就是改则进,思则变,保持现状就意味着退步。社会竞争的大环境告诉我们,医疗工作者也只有不断学习创新才能适应现今严峻的医疗环境,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

2010-9-27

杨志欣

第五篇:《医疗侵权法》学习体会

《侵权责任法》在今年的7月1日将正式实施,其中第七章专门表述医疗损害责任,一共十一条。在这里我就不浪费大家太多时间逐条解读了,大致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点,从举证倒置原则到过错原则的变化:关于医疗纠

纷由谁举证的问题,目前我国采用的是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简单的理解就是说医疗机构如果不能举证证明医疗行为没有一点过错,就得败诉赔偿。为了避免风险,许多医生看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存证据,而不是病情需要,于是出现了看个感冒要全身检查、要住院观察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甚至重病拒绝治疗现象。由此引发的看病贵,使医患矛盾不断激化。个别的患者和医闹也因此认为医疗官司好打,赔钱容易,医疗纠纷大量增加。面对医疗界的激烈反应,《侵权法》减轻了医方的举证责任。规定患者必须提供医方有过错的证据,才能要求赔偿,也就是过错原则。同原来要求医方承担全部的举证责任相比较,这显然是一个重大变化,这对我们医疗机构是非常有利的一面。有的同志要问:那《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规定》和《侵权法》矛盾怎么办,以谁为准的问题,应该这样理解:《若干规定》是国务院下发,是下位法、旧法,而《侵权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是上位法、新法,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应该以侵权法规定为准。

第二点,特殊情况下的直接过错推定:《侵权法》五十八条

规定了以下三种情况法官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的;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三,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可以这样理解:当患者有损害结果发生,如果医疗机构存在以上三种行为之一的,就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也就是有赔偿责任,而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比如说病历保管不善,丢失了,就可以认定为以上的第二条,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按过错原则法官可以直接推定医院有过错,赔偿;违规涂改病历,大家都知道病历更改应该在更改内容上划双横线,并注明更改时间和更改人姓名。在上面直接勾抹,或者粘,刮都是不允许的。如果涂改的还是重要内容,那就可以直接认定为第三条,伪造或者销毁病历,赔偿。有一个案例,泌尿外科医生作前列腺手术,手术过程不顺利,术中出血800ML,术后效果不佳,病人要起诉,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但鉴定后患者查看医院提交的手术记录发现,出血量300ML,与自己复印的病历不符。原来医生鉴定前上病案室改了手术记录。也未看看有没有患者复印登记。结果医院按照完全责任赔偿13万。如果不改记录赔不赔不一定。所以这条对我们医疗机构的影响应当是相当大的。给我们在工作管理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病历书写规范化;病历归档统一化管理;规范诊疗、操作行为;加强医疗法规的培训

和学习;落实医疗安全制度: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以及转诊制度等。第三点,医疗损害赔偿数额将大幅上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没有规定死亡赔偿金这项,医疗事故死亡的患者家属得到的赔偿往往比其他事故死亡赔偿数额少很多。现在《侵权法》明确规定了死亡赔偿金。按照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二十年计算,我们辽阳地区城镇户口的大概是一万四乘以二十,平均二十五万左右。所以《侵权法》实施后,医疗损害致死亡的赔偿金额会明显上涨。

第四点,重点强调了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法》第五十五条

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往有关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在《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里面,只规定医务人员有告知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承担责任的规定,而《侵权法》进一步明确了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你进行的是合理诊疗行为,一旦患者有损害,如果你事先没有明确告知,就得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这个告知同意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的无法作为法律依据,这个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最新出台的《病历书写规范》增加了许多内容,尤其强调了病危告知书,有创检查同

意书的原因,(腰穿胸穿腹穿,甚至胃镜检查之前必须签同意书)我的理解就是卫生部门为了配合《侵权法》的实施进行的及时调整,也是对我们自身的有效保护。

第五点,明确了医疗机构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处置权:过分强调患者知情同意权,也有它的弊端。大家都知道去年北京发生的丈夫拒绝签字,致孕妇死亡的事件。后来孕妇的母亲对医院提起诉讼,认为医院对孕妇死亡有不作为责任,又对孕妇的丈夫进行精神鉴定,意思就是说我们家属不明白,你们医院有责任。后来终审应该是判定医院无完全责任,但也赔了10万块钱。《侵权法》第五十六条又有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也就是尊重生命权,生命最宝贵,不能为了推卸责任而无视生命。

第六点:对于过度检查和大处方问题首次作出法律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目前我们能参照的只有一部200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还没形成统一、完整的诊疗规范,而且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也难以统一,所以这条规定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但既然《侵权法》对此有所规定,患者就可以以这个理由追究责任。我理解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有据可循:所作检查在病程记录中要有记载,有分析,什么原因进行检查,不能只有单子没有

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意见和指示都有记载,最起码得能自圆其说,也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

第七点:明确了医疗机构使用缺陷产品应承担的连带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对无过错输血造成不良后果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患者因输入不合格血液造成损害,但如果医院是按规范操作,那么就无法追究医院的赔偿责任;对医疗单位提供的药品、医疗器械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是否属于经营者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没有规定。《侵权法》明确了患者有权先行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要求。属于生产者第三人责任的,医疗机构在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大家都知道的上海华源“欣弗事件”,面对全国太多的患者索赔,后来企业破产,老总自杀了。现在医院使用不合格产品致损害的,医院有责任先行赔付了。

下载试析当前医疗侵权认识上的两个误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当前医疗侵权认识上的两个误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

    提 纲一、 医疗侵权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应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二、从司法解释权与立法权看医疗举证责任问题三、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对医方不公四、从医患关系看医疗举证......

    客户管理认识上的七大误区剖析(doc 7)

    学知网( www.china-study.net),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与服务。 客户管理认识上的七大误区剖析 摘要:人们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把......

    基层畜牧站认识上的几个误区(样例5)

    基层畜牧站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基层畜牧站是国家设在基层的畜牧事业单位,其认识上有无偏差,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畜牧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能否很好地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一个部......

    201005_客户管理认识上的七大误区剖析

    客户管理认识上的七大误区剖析 摘 要:人们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把客户关系管理等同予一套软件系统;认为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认识上的典型误区与解析

    首发原创]企业绩效管理认识上的典型误区与解析 作者:陈思敏 入库时间:2009年4月15日 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一直被很多企业热衷和追捧,但大多数企业引入绩效管理后的实施结......

    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要走出工作方法和认识上的误区(电信)

    8月底9月初,电信公司企业发展部党支部在机关纪律教育学习活动中的一次民主生活会上,认真学习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工作实践,谈到了当前青年干部存在的工作方法和......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误区分析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误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进步,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改革的轰轰烈烈、教学观念的巨大飞跃、教学模式的潜心挖掘、教学手......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一、教学观念上的误区 多年来,语法为纲,翻译为方法的教学模式,使相当数量的中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的教学习惯,以及多讲,细讲才是“有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