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0:0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自从国务院1998年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不断增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内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目前的医疗保障水平无法抵消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我国医疗保险实现持续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给医疗保险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医疗费用长期刚性攀升,特别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疗卫生供给方具有绝对的信息优势,由此产生的供给诱导需求以及需求方对医药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医疗费用控制成为我国医疗保险持续性运行的主要难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国内外研究现状、、目标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性发展涵义,并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可行性分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内容和医疗保险的起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既是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性发展涵义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第三部分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历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医疗保险持续发展运行模式及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城镇职工医

疗保险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充足的医疗保险基金是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要重视并做好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还阐述了私立医疗机构在医疗保险体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英文摘要】Since 1998 when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Decision on Establishing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 our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worker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The urban workers insured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 and insurance coverage continues expanding, which develop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gradually including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workers and residents, new types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and medical assistance system for urban and rural.However, the present health care standards cannot offset the rapid growth in the medical costs, so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required to solv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our medical insurance: on the one hand,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aging society tendency brought about heavy pressur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medical insurance;on the other hand, stiff climb of medical expenses, especially becaus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which the medical care supply-side has absolute

information superiority, brought about supplier-induced

demand and demand-side over-dependency on medical resources, which makes containment of medical cost become main problem for our medical insur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brief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ituati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goa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The second part mainly outlines implication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for medical insurance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 and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explanation from sustained development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 medical

insurance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 medical insurance aspects and medical insurance’s origin and development,which is

supplement and consummation to medical insurance development implication, also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elaboration as

follows to build the foundation;The third part has detailed medical insurance reform cour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r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 and analyzes the existence question of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overseas medical insurance sustained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enlightenment to medical insurance construction for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The fifth part has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the long-enduring development for urban employees of China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sufficient medical insurance fund is basic guarantee for our country medical insurance

long-enduring development, so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medical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operation, and the article also proposes the private Medical system func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dynamics support private Medical establishment’s development.【关键词】职工 医疗保险 持续性 对策建议

【英文关键词】StaffMedical insurance

PersistenceCountermeasure and advices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

【目录】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4-5

究现状7英文摘要

5一、引言7-9中文摘要

(一)国内外研

二、我国

(二)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7-9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性发展概述9-13

医疗保险持续性发展涵义9-10

持续性发展可行性分析10-11

内容11-1

2(一)我国城镇职工

(二)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三)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三、(一)

(四)医疗保险的起源与发展12-1313-17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历程13-14

医疗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14-17

运行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17-23

行模式17-18

(二)我国城镇职工

四、国外医疗保险持续性发展

(一)世界各国医疗保险运

(二)国外一些国家医疗保险做法18-20

(三)国外医疗保险运行经验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20-23

23-29

五、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资金筹集和管理,完善基金投资运营,实

(二)完善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制度,确

(三)加强法制建设现收支平衡23-24定政府责任,重点是增投入、建机制24

24-25

(四)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维护公益性,提高医

(五)发挥商业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对

(六)推动相关配套改

结论29-30参考文献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25-26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26-29

30-32后记32

第二篇:关于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综述

论文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综述 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

学生姓名:甘晓翠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8日

摘要:现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运行具有统帐结合和当期现收现支的显著特征,并存在着筹资渠道较少,医疗费用结算方法有待改进,使用医疗费环节多,管理难度大,道德风险高等问题,[1]从而使保险基金的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将从基金运行,基金支出,基金结构以及基金流失原因等方面阐述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特征以及存在的弊端,并思考其发展动态。

关键词:医保基金基金运行基金流失

近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围绕“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各地结合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城乡居民多元化需求、收入水平差异以及基金支付能力等方面因素,正初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新体系。在新体系运行过程中,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被称为广大参保人的“救命钱”。[2]有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9月底,江苏省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人数已达到2984万人。”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增加,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任务将越来越重,[3]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构成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再次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基本内容:一是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二是要把医疗保险费按一定比例划入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三是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相互挤占;四是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1]

实际上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是将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险强制缴费模式与新加坡实行的储蓄账户模式相结合的一种“T“型结构的平衡筹资模式。一方面,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横向”筹集医疗保险基金,能够在统筹区域内实现费用共济,分担可能的医疗风险;另一方面,医疗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进入个人账户进行“纵向积累”,以劳动者年轻时的每月存入的资金和利息支付日常小额的医疗服务,在有剩余的情况下积累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体弱多病时的医疗费用的冲击。[7]

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自1999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稳,基金收支平衡且稳步增长。

一是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增长。1999年到2007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7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311万人。

二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增长。全国参保人员人均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加的速度减缓。除部分省市外,各省人均累计结余呈增长趋势。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运行良好。总体平稳的原因: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确保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二是扩面征缴力度加大,使基金的共济能力和保障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三是“两定”、“三目录”和结算等管理办法的不断完善,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四是经济快速发展,职工收入显著提高,使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增加,减少了基金风险因素的出现。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初始,成长性因素占主导原因;就今后趋势看,将逐渐步入持续性增长阶段,但其不确定因素将增大,风险也将增大。[4]

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及其问题

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医疗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多少,可以说取决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参保人即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即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者三方面,因此,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以上三者进行管理。

第一,医疗服务提供者因经济利益驱使,而出现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易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和浪费。由于医疗服务特有的专业性和垄断性,以及医疗市场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作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受托方和费用支付方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无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支付办法和评判标准对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进行管理和合理支付费用。

第二,参保人员不合理医疗需求,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取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易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和浪费。

第三,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与监督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易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和浪费。[5]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一)、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和体制不够完善;(二)、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基金在征收、管理上出现执行制度不力的问题。如部分县区财政困难。不能保障应该承担的经办机构经费,挤占保险基金问题时有发生;(三)、部分地方政府工作力度和投入不足;(四)、相关机构监管不力;(五)、基金运作效益不高;(六)、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6]

四、医疗保险基金在使用过程中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操作,侵占骗取医保基金。具体表现为:一是违背科学检查和合理用药原则。不管大病小病、有无必要,只要进了医院.所有仪器检查一齐上,一般药品能治的,却开高价药、新特药。二是违背入院标准,多揽住院病人。三是违反临床诊疗技术常规,人为地将应一次住院治疗过程分解成多次,导致病人“多次入院”,造成医保基金重复支付。四是不执行管理规范.预留管理漏洞。

(二)、参保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一些参保人员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置自身和其他全体成员的长远利益于不顾,违规甚至违法骗取国家医保基金,将不在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采取伪造或涂改医疗文书并开具虚假医疗费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

(三)、医保经办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能力不强。由于人

员编制紧张.普避存在混岗办理业务现象,致使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加之缺少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导致侵占挪用基金、以权谋私、或不讲原则“送人情”的现象时有发生。[8]

(四)、同时,关于医保卡刷买日用品的问题屡见报端,用医保卡换现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虽然社保部门严格禁止,但一些医保定点药店仍然变着花样打医保

卡的主意,骗保行为依然屡禁不止。显然设置个人账户不仅没有抵制医院的医疗费增长,而且还造成个人账户的更大浪费。而有的地方采取开放式管理,取消医保对个人账户的限制,将个人账户资金放在以参保人员个人名义开设的银行账户里,参保人员去银行就能取出现金买药、看病,更与个人账户的建立初衷相悖,个人账户名存实亡。[9]

此外,医保经办机构技术监督手段、经办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经验和专业水平等原因,在查处违规行为时找不到证据、对虚假费用审核不出来等,同样造成了基金流失。[8]

思考与总结: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立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时期,职工医保基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中小企业正处在经济效益低下,承受职工社会保障能力弱的状态;二是医疗保险处于现收现支的初始阶段,医保基金无原始积累,同时,在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的社会后,社会医疗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对于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营有以下建议:

1、加强政府在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的责任;

2、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

3、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办法;

4、不断完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设计;

5、努力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7]

6、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医保基金的预警预测分析管理;

7、进一步加大国家对职工医保基金的投入,适当降低企业负担调整基金分配结构,明确个人责任。[10]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繁杂工作,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自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医疗保险基金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重大的作用,但其中暴露出的缺点和漏洞也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对医保基金的运营科学的研究,政府应更加重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的探索合理科学的基金筹集、支付方式,提高医保基金运营的效率和运作的效果,为提高我国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7]

参考文献:

[1] 王永其,凌能侃,王建宏,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初步运行和思考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7)

[2] 郑小玉浅析医保基金流失的成因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 2011(4)

[3] 江苏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完善政策创新机制防控医保基金风险

《中国医疗保险》2009(11)

[4] 齐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及其防范《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8,2(4)

[5] 林垂垚浅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管理《龙岩学院学报》

2006,24(z2)

[6] 朱理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审计与经济》2008(2)

[7] 钱秋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8] 郑小玉严堵“救命钱”流失暗道《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5)

[9] 张志勇 医保个人账户之得失《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7)

[10] 徐玮也谈职工医保基金结余问题《中国医疗保险》2009(11)

第三篇:社会保险论文:我国医疗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

装订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升本)

2011-2012秋季学期期末(2012、2)《社会保险》

主讲教师: 范道津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直属)[22]VIP专业:保险 姓名:吴文兵学号:103277330001成绩: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智利与新加坡养老保险模式比较

2.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运行制度研究

3. 社会保险基金多元化投资研究

4.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 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研究

6. 我国社会保险转制成本的研究

7. 我国医疗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

8. 城乡一体化养老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9. 大学生失业保险研究

10.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控制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的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的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

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我国医疗保险现状及问题研究

摘要:医疗保险改革是社会保险改革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这是因为,医疗保险不仅涉及到医疗供需双方、医疗保险机构,而且涉及到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方面的关系。所以医疗保险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现在中国医疗保障事业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浅见。

关键词:医疗保险新医疗制度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市场 医疗保险体系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我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我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是多种改革模式并存,政府、企业、职工、医院四方正在实践中探索改革的途径。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现状是相对于社会保险而言的,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得很不充分,但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存在技术难度大、运作成本高、产品的市场价格接受程度、税收不减免、外部配合不好等障碍。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

一、医疗保险的现状

(1)、公费医疗改革。公费医疗改革始于1984年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通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医疗费用改为以国家财政为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医疗费用。在具体操作上各地形式不一,实践表明比较好的做法是,患者负担一定比例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年负担的比例为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或者患者本人1个月的工资额,超支部分由单位负担。但是,这种做法一方面没有全面推开,许多地方仍在沿用实报实销的制度;另一方面,一些单位由于政府拨款不足而使公费医疗出现赤字时,还需自己筹措资金予以弥补,但是这种责任分担是极其有限的,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财政预算拨款是公费医疗唯一的筹资渠道的特征。此外,公费医疗的管理制度和经费管理办法也相应进行了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制度改革[2]主要是对公费医疗享受范围、经费开支、机构职责、监督检查等作了明确规定。公费医疗经费管理改革主要是将原来由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经费改为多种管理形式并存,从全国来看,多数选择由医院管理的办法。

(2)、劳保医疗改革。劳保医疗改革始于1990年11月劳动部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劳保医疗制度改革会议。会议确定的改革方向是: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大病统筹虽然只在企业进行,没有涉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它为我国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积累了经验。

(3)、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意见》,并在九江和镇江进行试点,之后不断扩大试点城市,到1998年已有50多个城市进行了医疗改革试点。在多年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共同负担、统帐结合、多层次”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定颁布之后,全国范围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二、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哄抬物价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这种现象都十分普遍。2006年发生的哈尔滨医大二院“天价医疗费”事件,67天花掉了550万元。随后各地又陆续曝光了一系列高价医疗费案件。在农村,国家开办的乡村卫生所,保健站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医务人员私自涨价的现象。虽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听证会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但药价却是一路彪涨,一直居高不下。医院的药费账单让人看的云山雾绕,不管该不该做的检查,测试都通通做一遍,甚至最近又爆出了把良性肿瘤当“癌症”来治的荒唐事。虽然三列五申的强调医务人员不能收患者家属的红包,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演变成不得不给的局面了,不给医生不上心,护士不尽心,患者家属也只好硬着头皮从拮据的包中掏出钱来给医生。据资料显示自98年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每年以20%的速度在递增,远远超过了同期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二)医保覆盖率低

中国的社会保障 [1]在大城市中较健全,但是城市中一些负担重的国有企业,困难企业普遍存在着不给职工上保险的情况。一些农村的乡镇企业、特困企业都无法参保,当地社保部门为了保持本地区社保的稳定性,也不允许这类困难企业参保。一些企业上了保险,也只是缴那些逃不掉的,不得不上的,其他项目,只要不是国家强制缴纳,能免则免,覆盖率不到50%。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67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人口2.36亿人,共有1.79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7%,只包括一些最近本的医疗保险,像大病统筹这样的保障项目在农村就没有,导致很多农民自费加入商业保险。

(三)资金投入不足

截至到2005年来,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万个,城市医院、卫生院、妇幼保健站2964个,床位307万张,平均每个医院51个床位;全国共有县卫生院2009所,保健所1526所,疾病控制中心1506个,乡卫生院4.1万个,床位67.8万张,平均每个卫生院16.5个床位;全国61.5万个行政村,58.3万个村卫生室,职业医生10.4万人,乡村医生86.4万人,每1000人有1.05个医生和卫生员;病床利用率为63%,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小医院却常常空无一人。许多城市的三级医院、乡村医院和一些甲级医院在医疗队伍、设备仪器、医疗水平上差距极大,不少小医院都存在着设备老化、设施不全、资金不足、人员老龄化、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低等问题,对一些大病、疑难杂症无法确诊,盲目给药,医疗事故频发,耽误患者的救治时间。这些现象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大医院的不正之风。

(四)贪污骗取社保资金

上海社保贪污案扯出了本“下水”最高官,去年11月底,中国审计署公布全国29个省、5个计划单列市审出71亿元违规社保资金。其中部分资金被出借、投资,还有一些地方社保资金被挪用、骗贷,已无法追回。近年来“骗保”行为屡屡发生,一些社会人员挂参保人员的姓名,虚构伪造住院文书;医患串通,冒用参保人员身份住院治疗;医务人员擅自减少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或以现金返还

等方式等诱导参保人员住院;违反规定使用非本病种治疗药物、医嘱外用药品的 滥用药物行为;违反规定,将不可报销药品或物品串成报销药品的行为。随着国家对社保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许多不法奸商和无良贪官把眼光瞄向了老百姓的救命钱!

(五)一药多名,假药横行

近年来,“一药多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一种抗生素药“头孢曲松钠”,因不同产地、药厂,就有头孢三嗪、罗氏芬、丽珠芬、菌必治、菌得治、抗菌治、康力舒、亚松„„名称多达20多个!随着药品生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一药多名”的现象在医药行业可谓司空见惯,有的同一种药甚至多达五六十个名称。全国每年因用错药而住院的病人达250多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药多名”给人造成的混乱。

2006年连续发生了“齐二药”假药案、安徽华源“欣弗”劣药案、鱼腥草等7个中药注射液因不良反应被暂停使用和审批事件,前段时间又出现广东的血液制品事件。这些事件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三、问题解决对策

(一)强化责任,加强管理

政府不应该再推诿自己的责任,把公民的健康、性命交给并不完善成熟的市场,不应企图通过百姓自付医疗费用来减轻国家的负担。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保护公民健康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是无法取信于民的。解决医疗保障系统问题的核心就是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公共医疗支出,由中央统一指挥,避免地方各自为政。

(二)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支出

2005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05亿元,支出1079亿元,统筹资金收入820亿元,支出615亿元。2005年三乡统筹资金收入3128.46亿元,支出2203.14亿元。累计结余2918亿元,基金收入规模达到6168.9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还多。中国在医疗保障资金方面几乎每年都处于盈利状态。

(三)政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

医保机构应该接受大众,媒体,监督机关三者的共同监督。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政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众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媒体作为群众的喉舌,应该发出民间最真实的声音,而不该沦为黑手的走狗,将一切不合法的黑幕公之于众。监督机关是主力军,应该切实做好监督工作,排除一切外来压力,为人民把好关,站好岗。

(四)规范药品市场,发展国药

一药多名、假药横行,这就是中国目前药品市场的现状。追求暴利就是这些制药厂家、造假者的最大动力。这些不良现象与医药厂家造假者的利益形影不离。老药换新名,换汤不换药,药价却长了不少,名字叫的越新奇,价还就越高。至 于造假者,明明是假药,为何还能顶着正当的名分进入市场呢?原因在于,他们借助医药公司、医院、诊所、药房这些拥有合法的社会身分名正言顺地把假药卖给患者和其他消费者,而这些合法的购假者还可以在出现问题时找到种种借口 搪塞责任,把责任转手推给制假者。二者互相推诿,责任难明,这才是假药横行的根源。

四、解决问题的意义

中国要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根据我国国情,决不能照搬他国模式。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各个保障系统的发展都不平衡、不尽完善,有待提高充实。各个社会保障系统之间都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只有所有社会保障系统都完善了,社会保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来满足全民的需要中国要实现21世界的全面发展、伟大复兴,必须要立足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最终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1.77.[2]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11.[3]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3.

第四篇: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营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民营企业的现状、地位作用和发展问题作以研究,探求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现状;发展;研究对策

正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15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间,我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持续发展的障碍,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一、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民营企业的定义

民营企业不是法定概念。一般按照社会上的传统讲法,把集体、私营、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转让私人承包的均称为民营企业。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民营企业指私营企业。广义的民营企业指的是非公有制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的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所称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三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本文在“民营企业”这一概念的应用上主要以狭义为主,但也不排除部分行文涉及广义的概念,以具体的语境加以区分。

(二)我国对发展民营企业的基本政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对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体制问题做出了回答。中国非公有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大好时期。党和国家对非公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是解放生产力的重大战略,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初步时间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一政策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而我国《宪法》在中有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三)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政策的放宽,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逐步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今年国际和行业发展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是民营企业仍是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目前,中国工商注册的企业约1000万户,国有企业约20万户,98%为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正以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30亿元的增幅飞速发展。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吸收就业人员多达1200万—150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中的65%是靠民营经济实现再就业的。除此之外,民营经济还是出口创汇的有生力量,自1980年来,我国约50%以上的出口交货值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

2、民营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全国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占75%。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介绍1774万人,集体企业净减少1837万人;同期,民营企业却净增2796万人,外资企业净增546万人。现在,在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超过6000万人。实践证明,近年在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

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年均净增300多万个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社会做出了贡献。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3、民营经济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大多与时常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其产权清晰,利益驱动力强,组织层次简洁,内部信息畅通,对市场反应灵敏,与顾客和市场联系直接;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民营企业一般投资较小,追求利润动机强,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等等。民营企业正是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活跃在大企业尚未涉足的新兴领域、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和技术创新领域,活跃在品种多、批量小的加工、配套、维修领域和零售、服务等本小利薄的领域,以及需求分散、个性化要求高的领域。由于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些领域竞争更加充分、市场更加灵活。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就相对较快,经济发展就更具活力。

4、民营企业是国有大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竞争性行业,有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为提高竞争力需要资金支持,但政府已不会再有新的资本投入;那些竞争失败的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已经失去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推出市场的最大难点是涉及众多职工的下岗。解决国有大企业“人往哪里走”、“钱从哪里来”的一条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营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发展资本市场,鼓励民间投资。通过民间投资进入和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从而实现股权多元化,促进政企分开,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对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决定性作用。传统国有企业“大而全”造成的低效率是国有企业缺乏竞争里的重要原因。破除“大而全”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需要依托各类专业化民营企业。由此形成专业化、低成本、高质量,可灵活应变的生产组织体制,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5、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新技术的载体是掌握了技术的人,而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具有明显的创业者与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紧密关联机制,可以最充分地调动新技术创业者创业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到1997年,我国已有民营科技企业7万余家,有不少民营科技企业登上了科技高峰,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几乎连年以50%--100%的速度发展,效益连年翻番,很快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企业,跻身于世界高技术产业竞争行列。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理论上、法律上、政策上、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据国家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超过300多万家,从业人数4088万人,注册资金达3.5万亿,共有个体工商户2353万户,从业人员达4636万人,民营经济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1%,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20%,民营企业产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并逐渐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1、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随着市场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上的逐渐升级,家族制管理越来越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任人唯亲的管理方法不利于吸引高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②投资主体的单一化,不仅使筹资融资更加困难,而且投资额有限,企业难于发展壮大。③家族企业规模扩大后,客观上要求明晰各家族成员的产权。然而,实际情况是,因为创业成长过程的复杂性,亲情关系等使得家族企业创业时未明晰产权,成长壮大后却很难明晰产权。于是,夫妻成仇、兄弟反目的事司空见惯,严重妨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④亲情大于制度。企业管理者、员工往往在制度与亲情之间挣扎,多数情况下,亲情战胜了制度,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名存实亡。

2、产权不明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及财富的积聚,到80年代中期,一些企业开始提出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其实质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权问题。到90年代中期以后,产权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带有普遍性的根本问题。由企业产权纠纷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4、决策盲目,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

5、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6、民营企业诚信度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仿冒名牌产品、商标侵权、合同蒙骗欺诈等行为与现象,这些现象多出自于中小企业,有些是地方保护的不良行为。有的行业,国家三令五申予以关闭整顿,但却屡禁不止。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做假帐,偷税漏税,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拖欠工人工资,忽视生产及人身安全。有些民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上升。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经济转型期,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经济秩序尚未走上正轨,管理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利;部分企业主道德缺失,为追逐眼前利益,不惜违反法律、法规,贪图小利;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指标,对违法=违规企业视而不见。疏于管理。

(二)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是通过我国与国际市场进行大范围的接轨,将使得我国的市场准入政策几乎完全放开,这时我国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市场规则起到重要的约束作用,相应的市场法规会很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将不再受到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不公平待遇,而与内外资各种类型的企业享有一样的权利;二是作为独立经营实体的民营企业可在真正意义上取得外贸自主经营权,这将极大地促进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能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经营业务完全敞开,此将大大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困扰大型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四是通过同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进行真刀实枪的竞争,将给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体会优胜劣汰的竞争准则,促进其学习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利于自己的长期发展。总之,我国加入WTO,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民营企业抓住这一跨入新世纪的机遇,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唯如此,方能使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国际竞争舞台上崭露头角,取得同竞争对手相制衡的地位,也才能稳固其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应有的一席之地。

三、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

(一)民营企业制度创新

1、实行科学管理。管理就是经营者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不断优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财、物等有效资源,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允许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管理水平决定企业有效资源利用的水平,即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管理的要害在于科学和有效。民营企业要逐步由家长式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用先进手段实现管理科学。家族式企业并不一定能管好大

型企业。本田公司的创业者本田就把公司的经营管理交给职业经理人并长期合作。当前,民营企业特别要注意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不下决心建立良好的管理基础,企业就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2、明晰产权归属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产权是创业的动力,模糊的产权关系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随着社会舆论的进步,民营企业要告别过去那种必须用“红帽子”掩盖的产权关系,创业之初就要明确产权归属,形成来自产权的激励和约束。市场中运作的企业有多个利益相关者,但投资者是企业追求长远发展、避免市场风险的主宰。民营企业解决产权问题的方向,是实现产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合理化,以明晰产权,有效地进行资本扩张,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行开放式的产权结构,多方吸纳资本,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消除单纯的封闭式个人产权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使企业获得新的动力。民营企业产权形式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企业产权制度,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

3、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丰富多彩的市场处处充满机会,但一个企业并非进入哪个市场都能盈利。民营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础就是要扬长避短,有的企业在竞争中发展为大型企业,如近年的微软,中国的海尔;有的则在有限的业务范围内做精、做专、做高,成为“小型巨人”。关键是不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持续开发独特产品的能力,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和持续创造先进营销手段的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在市场竞争中总有自己的“杀手锏”,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4、重视人才的引进和有效使用,激发企业员工的普通创新热情。我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家族企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难以接纳人才,根据抽样调查表明,有511家企业反映人才短缺,占全部样本企业737家的69.43%。因此我认为,民营企业需要转变理念,在对待人才方面要采取更开明的态度,采取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企业要营造全员的创新环境,采取不同手段激励广大员工的创新激情。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在激励员工创新的措施方面,发奖金、增加工资及其他物质奖励者居多,在737家被调查企业中,有612家企业,占总数的83.15%;采取精神鼓励、提拔重用所占比重也分别达到52.99%和54.35%。然而,创新收益分成这一重要手段使用率则仅有131家,占样本总数的17.8%。因此我认为企业在注重传统的物质和精神鼓励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采用创新收益分成这一新的极力措施。

5、提高企业家素质。创业者在民营企业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在市场这所大学校里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特殊的人才,他要有对市场的敏感,有决策的艺术,有吸引人才的魅力,有诚信的品格,有推进工作的刚毅。企业家在追求企业长远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之大,挑战之严峻,那些有了成绩就自傲、遇到困难就气馁的人成不了企业家。

6、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对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应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7、建立广泛的联合,实现企业和谐、持续、健康、共赢发展

当今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广泛的交往经济,离不开与各种企业的联合;当今的时代是竞争时代,只有通过广泛联合,个人或企业才会最具竞争力;当今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成为国际人或跨国公司,更需要高超的联合能力。没有联合能力,就不可能适应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家企业能够独自成功。竞争与合作是一体的两面,密不可分。选择合作,不是不要竞争,而是为了更好的竞争。个人或企业的合作能力越高,其竞争力越强,合作范围越广,生存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获得的能量就越大。作为一个合作的竞争者,只有在竞争中寻联合、在联合中求竞争,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只有运用合力、广泛联合,才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把事业做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民营企业自身经营需信息化助推

首先,加强对民营企业引导,指引方向让其从知道、了解、熟悉信息化到利用信息化,明确信息化的目标和步骤。

其次,是技术引导,规范信息化技术。据悉从今年10月1日起七个企业信息技术规范将陆续出台;引导方案提供商将技术开发向民营企业信息利用转变,提供适合产品。

此外,加强资金引导。这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引导企业利用好自己手中有限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其二是引导国有资金、社会闲置资金向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倾斜。

我们还必须加强人才流向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向民企流动。而从需求表中也不难看出,加快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因为有39.0%的企业主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最需要举办企业管理培训班。

(三)民营企业需借助政府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应转变职能,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要使“全能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社会的秩序并不是都需要政府去规范或者政府都能够规范的,政府只有在社会不能维护自身的秩序和规范时,才具有干预社会的正当性。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不应再去做该由市场、企业、中介机构来做的具体事情,应把主要精力转到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更多地运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真正承担起保障社会基本的秩序稳定和基本的社会安全的责任。

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民营企业在初创时期,很多创业者就心有余悸,对个人合法财产用各种名目加以掩饰,而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更产生了不安全感,甚至有的将财产转移到境外。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现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方针和基本国策;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完善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这是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排除市场准入歧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必须垄断经营的行业做了限定,其他方面就应进一步放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抑制大企业垄断。面对入世,很多民营企业提出,即将允许外资进入的保险、银行、电讯等行业,应该首先向国内的投资者开放。贯彻十六大精神就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民间投资天然具有自负盈亏的性质,对民营企业进入哪个市场、投资什么项目,政府可以进行政策引导,但除对社会、环境等有影响的部分外,政府应简化手续、减少审批。

3、开通融资渠道。由于种种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政府项目和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不论企业和项目如何,大多都为防范风险而较少介入。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有前景的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建立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要逐步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在企业上市、发债、兼并、收购等直接融资方面给民营企业以支持。要总结经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研究创立风险投资基金,为民营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拓宽渠道。

4、改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有和其他企业平等的创业、生存和发展权利。要清理和调整与十六大精神不符的各项政策规定,取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条文,制定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要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拨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放宽技术入股比例,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

5、建立高效率、透明式的政府服务机制。高效率是民营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而这种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目前,有很多的政府部门对外宣布了受理事项的“承诺服务时间”,但在具体执行中,还时常有承诺不兑现的问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承诺就要兑

现,这样才能树立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经营成本高和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有关部门只有不断增加透明度,向民间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并公开、传递投资信息,才能使他们在注册登记、招投标、纳税交费等方面降低经营成本,激发他们的投资积极性,使民间投资较为顺畅地进入投资领域。

6、继续发挥政府在发展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入WTO后,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依然是影响民营企业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政府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变弱化的调控管理职能为高效的服务职能。政府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领导者和服务者。政府必须给予制度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

发展民营企业并非权宜之计。从各个地方发展的差异中,人们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之后并不像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哪里原有经济基础好,国有经济规模大,哪里必然就发展得快。事实恰恰相反,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市场就活跃,就业状况就好,居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就快,经济发展的波动较小,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在我国,国有经济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国有经济并非在各行各业都有优势。靠国有经济包打天下是不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充分调动亿万人求富思变的创新、创业潜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战略。培育千百万具有创业精神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柱。

参考文献:

1、陈清泰:《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华文摘》2003年4期,第40页

2、周叔莲:乔为国《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新华文摘》2003年10期,第46页

3、商勤:《我国非公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11月4日

4、《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05年6月30日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

5、黄文夫:《民营在中国》,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6、姜国祥:《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3月1日版

7、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1日版

第五篇:关于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学 院:税务学院 专业班级:财政0966 学生姓名:杜秋实 学 号:0103096614

摘要: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7亿多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难点,尽管政府在近年来加大力度关注农村医疗保险,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论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农村医疗保险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现状

我们先了解一下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形式在我国农村的情况:(一)社会医疗保险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作为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二)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为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可以说它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商业医疗保险是盈利性和自愿参加的,为了保证利润的获得,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在选择投保人的时候往往会把那些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排除在外,而这部分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却是最迫切的。另外,由于政府并没有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强制农民必须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并且由于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费一般比较高,因此农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他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承担的起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花费。所以,尽管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有发展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也是很有限的。

(三)社会救助

目前我国在农村针对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实行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幼儿保教)的“五保”供养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就医问题,但是这种制度的覆盖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二、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必要性(一)农业人口众多,农民的健康需要保障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因此,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 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社会保障仅仅在城市开展是远远不够的。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的经济能力下降

我国由于农民多,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缺乏社会保障,这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业现代化造成农村医疗保险严重障碍。加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经济呈现出极不均衡状态,农村医疗保险二元性特征突出,城乡差距较大。

农村医疗保险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始终高于农村居民,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由于中国实行城市福利制度,城镇居民享受大量隐性补贴,如住房、医疗福利、财政价格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更加巨大。应该指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差别的影响而造成的不合理结果。1983年到1986年,因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而导致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减去了农民的利益,是对农民的一种不公平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的。

(三)农民医疗负担逐渐加重,出现因病致困返贫现象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

自1985年以来,虽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城镇居民。1988年以后,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0—2007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仅为2.4%。但与此同时,农民医疗支出大幅上升,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筹集难度大

社会政策不能离开经济资源而获得有效执行,因此,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障的一项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尤其是合作医疗的筹资坚持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尤其是合作医疗的资金收集上依然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中央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严重不足。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及其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有所增长,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最后,不少农民仍然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

(二)城乡医疗分配不均,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贫乏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不足30%的卫生资源。而且对农村的卫生投入主要是按人头和病床,对卫生机构进行差额补助,补偿方式不合理。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全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民主监督的权利及意识。群众无法参与对制度的监督,使得农村医疗体系管理混乱,没有一套完善的、稳定的监管模式。另外,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举办层次大部分仍局限于以村为基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报账手续不全或过于繁琐,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挪用农民医保费的现象,以及医疗机构看人治病,看级别治病,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使农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信赖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

(四)农村高技术的医务人员严重缺乏

根据2009年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近几年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质量。调查发现,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63%,村级卫生组织中这一比例高达90%,其中1/3村医没有学历;人才下不去,也留不住,没有真正形成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人才的有效途径。这种人才结构和服务质量,很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高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又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医疗条件好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而面向最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般乡镇卫生院高学历人才少之又少。

四、国外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一)强化医疗费用的控制机制

由于医疗需求居高不下,近年各国医疗保险费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为了遏制医疗开支的过快增长,各国都加强了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能力。并且从对药品的控制,扩大到对医患双方的种种控制。

(二)重视和建立基础的初级医疗服务

初级医疗服务由于规模大、服务面广、分散性强,所以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能体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宗旨,尤其在预防医疗方面有独特的功效。初级医疗服务具有把治疗与预防达到合二为一的功能,初级医疗服务系统的完善,也体现了一国医疗服务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三)重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

随着世界各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比例日益增大,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日益增大。从医疗保险范围来看,有两个重要发展:一是设立专门的老人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在通用医疗保险制度中,实行以老人医疗为重点。

(四)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提高医疗及其服务效率

一些国家在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加强有效法规、制度的制定,解决分散管理,统一全国性医疗保险制度等。管理效率的提高,简化了管理程序,机构得到优化调整,因而促进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思路与对策(一)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总体思路

改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它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不到200元增加到2200多元,按现价增长10倍左右,这就为改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提供了物质基础。从政府的财力考虑,近年来我国的税收增长 速度很快,政府适当增加一些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虽然由于基层集体经济的下降与分税制的实行,全国大多数地区县级以下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比较困难,然而,这只是财政结构的问题,从经济实力上看,目前中国应该比20年前更有财力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于以上分析,改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坚持国家支持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与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相配套。农民在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民个人投入、农村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外资机构等方面的捐助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建设步伐,在今后10-20年间,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争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与城市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二)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具体对策 1.明确政府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职责

政府重视并支持卫生工作,是中国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基本保证。卫生医疗事业是公共产品,因此鉴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政府对其投入是理所当然的事。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除了要加大投入外,还要加强管理,强化准入制度和行政监督,除了保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投入外,还要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医疗卫生事业,以解决农村医疗保健服务中存的供需矛盾。对各乡镇的财政也要进行严密监管和群众监督,防止任何形式的挪用和贪污浪费。

2.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布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

恢复和重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资金的问题。农村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应采取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支持的办法。集体补助部分要根据当地集体经济状况而定,一般应占筹集资金总额的20%;各级政府也应有适当的财政投入,并充分吸引农民为自身医疗保障投资,因地制宜建立不同保障水平的农民医疗保险,如果国家财政能力暂时还有困难。中央和省财政也应对贫困县的农民提供贫困医疗救助基金和合作医疗扶助基金;对发达地区则应提出明确的筹资政策,由县和乡等地方财政投入引导资金,建立农民健康保险。集体与政府的投入比例都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此外,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资金不足、私人资本又有投资积极性的现实情况下,私人资本的进入能够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政府可以通过资格认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措施,规范私人医疗机构的服务。

3.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立健全的农村医疗保障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改革,农产品长期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疲软,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又面临新的挑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有些贫困家庭除去基本的吃穿等生活费用以外,已经没有能力再为自己的未来和疾病去做未雨绸缪的储备,所有的这些说明,农民的保障如仅仅依靠土地的农产品收入是难以规避风险的,这是农村以“个人负担为主”的社会保障难以建立的重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障的前提。

4.建立有效措施,吸引高技术的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

人才问题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瓶颈, 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城乡差别的影响,靠分配、派遣的方式已不可能解决农村人才缺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试图吸引高素质卫生人才向农村流动,如“三定”政策,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城市医生职称晋升前必须到农村服务半年或一年的政策,高等医学院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提前转正定级提高工资的政策等等。解决农村卫生人才问题必须靠政府组织、支持,并建立长效机制。

5.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应当包括医疗救助制度。政府的作用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要重视“雪中送炭”,要把对贫困地区、贫困人群的卫生扶贫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完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因此,应当把卫生扶贫纳入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救助体系。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邢娜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探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9.[2]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3]费梅平,社会保障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4]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下载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工论文: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持续发展对策研究[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社区的发展对推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取得了很大......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消费结构及ELES系统模型简介 2.1消费结构的概......

    职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

    试论管理创新中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重建烟草在线专稿内容摘要:研究员工需求与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永恒的主题,“借力”是管理学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开发“第二利润源”是企业组织......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难点与对策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保险意识薄弱 道德风险 保险监管 摘要: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即以上三点保险意识薄弱、道德风险严重、保险监管存在漏洞......

    职工思想动态研究及对策(5篇范文)

    职工思想动态研究及对策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工作、生活等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职工能否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前。思想政......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从融资难的现状入手,分析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缓解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精选五篇)

    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概述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背景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展 2 我国新型农村合......

    我国术前访视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精选合集)

    手术作为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它的不确定性及手术室的陌生环境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心理研究者调查发现,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通常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