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2例骨科医疗事故争议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本文对南通市医学会受理的52例骨科医疗事故争议在各类医疗机构、病种分布及鉴定情况等方面
进行分析,发现骨科医疗事故争议高发的原因主要是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操作方法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当,固
定材料质量问题,用药不当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作者也提出防范骨科医疗事故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事故
防范
【中图分类号】d91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o1—0012—0
4本文对我市医学会自2002年9月1日至2004
年8月期间受理的医疗事故鉴定中的骨科案例进行
分析,分析骨科医疗事故争议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对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事故发
生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受理鉴定的基本情况
(一)一般情况
2002年9月1日至2004年8月共受理医疗事
故争议220例,鉴定157例,定为事故59例。其中骨
科受理52例,占受理总数的23.6%,由于各种原因
撤回7例,中止(终止)鉴定9例,实际鉴定39例,占
鉴定数的24.8%。事故20例,占事故数的34%,鉴
定为事故的比例高于各科平均数(37.6%)。其受理
数、鉴定数及事故数均居各科首位。ll
1(二-.)病种分布情况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病种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为8例,胫腓骨骨折7例,椎
间盘突出、椎管狭窄5例;颈、椎、腰椎骨折5例。
(三)骨科医疗事故争议机构分布
52例骨科医疗事故争议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分
布情况见表2。
52例中发生在一级医院26例,通过鉴定的19
例,定为故事的13例,占事故总数的65% ;其次为
二级医院占25% :三级医疗机构占l0%。
(四)骨科医疗事故等级情况
骨科发生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结果主要表现为
功能障碍,引起死亡及残废的较少,其事故主要是三
级事故共17例,占85%;四级3例占15%,没有一、二级事故。见表3。
[作者简介]余小滨,男,汉,江苏如皋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江苏省南通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tlel:+86—513—85o53649:e—mail:yuxiaobin@163.oom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l4卷(第1期)
表1 医疗事故争议病种分布
二、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原因分析
(一)骨科病人的特殊性
1.骨科病人绝大部分为创伤所致,治疗后往往
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
较高,一般很难达到,容易引发医疗事故争议。
2.骨科病人诊断治疗专业性强,未经过专科系
统培训并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很难适应,在诊
治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
3.骨科病人在诊治前后都有影像资料可查,对
存在问题容易发现。
4.骨科病人中急诊病人多,对急诊病人的处理
容易发生疏漏。
5.基层卫生机构不按手术分级管理规定,为了
多收病人,增加收入,往往不按手术分级管理规定,超范围手术容易发生诊治不当。
(二)漏诊、误诊,延误治疗
在鉴定的39例医疗事故中,因临床检查不仔
细、x线摄片质量不合格或读片水平限制造成误诊、漏诊的共11例,占鉴定数28.2% ;鉴定为事故9例,占事故数45%。在鉴定的病例中,股骨颈骨折、漏
诊、误诊共8例,说明在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最容易造
成漏诊、误诊。如:患者花某因右下肢外伤致右侧胫
腓骨骨折住院,经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住院2o
天.出院4个月后发现双下肢不等长,摄片证实为右
侧股骨颈骨折而行髋关节置换术,引发医疗事故争
议。其原因是:(1)股髋关节、股骨颈比较深在,骨折
早期功能障碍不明显,如果伴有股骨或胫腓骨骨折,在检查时更容易被忽视;(2)股骨颈骨折早期没有移
位,仅摄正位片往往不能发现;(3)基层医疗机构x
线摄片条件较差,影像科医生读片水平不能适应。
以上原因造成股骨颈骨折、漏诊、误诊的比例高,· 13 ·
表2 52例骨科医疗事故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
引发的医疗事故争议多。踝关节、腕关节脱位伴有骨
折,也常有漏诊发生。胭窝部、锁骨下肿块(神经鞘肿
瘤)诊断不明,手术过程中损伤神经引发事故2例。
(三)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操作不当引发的争议
此种情况共23例,占鉴定数59% ;鉴定为事故
9例
第二篇: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论述了避税的定义,分析了企业避税的现状和原因,站在征税机构和办税人员角度上考虑分析了企业避税的原因,指出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接受税务部门的检查。当纳税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的格局建立后,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将会大大增强,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将相应减少。
关键词:企业避税;防范;对策
一、避税的定义
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为: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它是一种纳税人的税前安排,是区别子逃税的另一种纳税人对政府征税的行为反应形式。一般而言,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有学者认为,避税是对己有租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合法的避税,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这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恫,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回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完善税法,以杜绝漏洞。表面合法实属违法的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行为。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差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一经查明真相,应按逃税论处。
二、我国企业避税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企业避税现状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避税相当严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地下经济活动逃税,各类商贸城和集贸市场随意“包税”、以费代税现象相当普遍,一些重点行业和国有企业逃税、欠税也比较突出,不法分子通过走私和价格瞒骗大量愉逃税款。三资企业的避税问题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不良影响,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失官员称,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就高达300亿元以上。
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目前中国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为33%,外商投资企业为15%,但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实际负担为22%至25%,外商投资企业为10%至15%,另外许多外企实际上还在此基础上又亨受了备级地方政府的减半优惠,税率仅为7.5%,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差别很大。在我国内外资企业实行两套所得税制,为企业逃避税收监管提供了制度空间。
2、我国企业避税原因分析
(1)企业避税的主观原因。企业避税的主观原因起源于大多数纳税者均有逃避纳税义务的愿望和要求,即多数纳税者都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对纳税者来说,无论纳税怎样正当、公正、合理,都意味着纳税者直接经济利益的一种损失。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收入的多少与纳税金额互为消长,上缴的税金多了,企业留利就会减少;反之,上缴税少了,企业留利就会增多。在这种物质利益的刺激下,使得一些企业在努力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在暗自打着税收的主意。这是纳税人进行合法避税的内在动力和原因。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所有制的确立和发展,企业逐渐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促使企业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利益观念日益加强。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更使企业经营者的目光紧紧盯在企业效益的高低上。一段时期以来,“企业效益的好坏,职工工资福利待遇高低”似乎已成为人们评价一个企业兴衰的唯一标准。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有的经营者铤而走险,采取偷税漏税的方式,直接违反国家税法,而有的经营者则采取合法的方式,通过税收筹划,来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这种方法既可逃脱法律的严惩,又达到目的,因此为大多的企业经营者梦寐以求。
(2)企业避税得以成功实现的客观原因
首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有相应的不同偏重和待遇。当纳税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税法规定有相应不同偏重和待遇的内容时,容易造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企业、经济组织及纳税人利用税收内容的差异实现避税。政府对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纳税人实行的税收优惠及减免税照顾,常常使纳税人产生利用这些税收制度的优惠和照顾实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其次,税收制度本身的不够完善。这种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也是企业避税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首先表现为企业所得税税率过高。如果税率较低,国家取走税款对纳税人来说无关痛痒,自然也不会使纳税人绞尽脑汁去研究、实施避税。由于税率过高,使纳税人的收入中有较多的部分被政府以税收的形式拿走,才可能引起纳税人的反感和抵制。其次是税法细则在内容上的具体、详细,为避税者创造了条件。第三,课税对象的重叠和交叉,使纳税人可以左右逢源,寻找最佳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对流转额课税、对收益额课税、对行为课税、对财产课税。由于对课税对象确定口径的不同,纳税人最终承担的纳税额也就不同。对大多数纳税人来说,财产收益和经营利润收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可以相互转移的。如果国家对财产收益和经营收入采取不同的税率,就会成为促使纳税人利用这种转换躲避税负的依据。例如,国家规定财产税的税负过重,就会促使财产所有人由出售财产而转为出租财产,进而躲避过重的纳税义务。
再次,分属不同纳税对象的联营企业转移利润。分属不同纳税对象的联营企业由于税负轻重不同,联营企业就会根据本联营企业分属的纳税圈的税负轻重作为利润转移的导向,税负重者必然会想方设法把利润转移到税负轻的兄弟企业去。例如,一个生产、销售的工贸联合体以一个独立法人身份出现,当生产企业享受的税收待遇重于销售企业适用的税收待遇时,该联合体就必然会努力将生产利润转变为销售利润。反之,销售企业也会将它的利润转移到生产企业中去。
最后,征收方法上的漏洞为避税开了绿灯。例如流转税,它主要是在商品的流转环节上课税,因此纳税人只要有效地减少或削弱商品流转环节,便可以实现避税的目的。假定某服装公司是一联营企业,当原材料羊毛收购进来后,对纺毛、染色、制衣全部进行内部控制,毛料服装的流转税率为20%,这样当服装公司出售它的最终产品时,只要在销售环节缴纳20%的流转税就可以了。假如毛纺厂、染色厂、制衣厂都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那么每经过一个流转环节,就缴纳一次流转税。显然,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厂占据了避税的优势,而专业协作厂却望尘莫及。
三、企业避税的防范措施
避税问题在我国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它有别于偷税漏税,而且避税在国内暂无法律控制,也不受法制的制裁,所以目前对避税问题只能寻找一些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3.1 完善税收制度 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是实施有效防范避税行为的重要前提。因为避税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及“漏洞”造成的,有效地进行避税的防范与健全
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1、进一步完善流转税制。根据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流转税仍是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承担着艰巨的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因此完善税收制度,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完善流转税制。完善流转税制,仍然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从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现实出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⑴ 调整结构体系。调整结构体系,主要是将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的税目税率进行调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个人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一些税目税率的设置已经不适宜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进行调整。如营业税作为商品课税具有促进效率的功能,从当代税收理论的发展来看,已不仅仅重视所得课税对闲暇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商品课税对闲暇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已成为税制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效率,刺激劳动投入的增加,需要对闲暇的互补商品征较高的税。当前选择是要么提高其营业税税率,要么在征收营业税后再对其征收消费税。重心放在调节消费上,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可延伸到商品批发和零售环节。⑵ 合理设计税种。其目的是追求税负的“纵向适度”和“横向公平”。“纵向适度”对征税者来说,即取之有度,发挥税收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可缓和避税行为。“横向公平”要求既要注意征税的统一性,又要注意区别对待,加强税收调节,将竞争的起跑线拉平。统一性和差别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统一性是指同等情况应纳同样税收,体现“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差别性指在统一起跑线上的纳税人,由于客观因素优越,当然就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横向公平也可缓和避税行为。例如: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按照WTO规则,应尽快调整、完善税收政策,实行税收国民待遇。要尽快统一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建立法人所得税制。把按经济性质给予直接优惠改为按技术产业标准给予间接税收优惠,同时,将按技术产业优惠与区域优惠有机地结合起来。
⑶ 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消费税的立法宗旨是调节我国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抑制超前消费需求,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它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以及消费税作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手段的特征。因此,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应扩大些,可以根据生产、消费的发展变化适时增减,以充分、机动地发挥调节消费的作用。例如,在我国已出现高消费人群的情况下,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看,为了有效地诱导消费,抑制畸形的高消费,加大劳动投入和私人投资,我国应重视闲暇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消费与投资的替代关系,更多地从这一层面考虑对娱乐业和部分服务业等高消费行业的征税问题。因此,从增加税收收入和诱导消费、刺激投资的角度,应提高高档次服务业和娱乐业的税收负担。即在征收营业税后再对其征收消费税。
2、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为企业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企业选择不同所得税法避税的可能性,而且对建立公平税负、公平竞争的环境十分有利。目前,我国实行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即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所得税法并存,导致不同经济性质企业间不能实现公平竞争。据有关统计,虽然内、外资企业法定税率均为33%,但其实际负担率内资为28%,外资仅为8%,因此,在规范税收优惠设计时,税率还有下调的空间。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率可定为25%~30%。从照顾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可对小规模企业实行15%、20%的两档累进税率,级差定为5万元,这样既考虑了我国实际国情,又不至引发贸易争端和违反WTO相关规则。我国已加入WTO,根据国际惯例,统一企业所得税,让所有企业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势在必行。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多么完善的税法和多么具体的反避税措施,离开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的实施,那么反避税工作都会成为一句空话。由于税务人员是税法的执行者,税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就成为防范避税发生的一个基础条件。为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和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必须提高税务人员涉外反避税水平。要为税收检查人员开设特别课程,包括反避税技术方法,此外,还需要注意总结反避税工作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在反避税工作中的有功人员,要给予特殊的奖励。
参考文献:
[1] 锡德里克,桑福德主编.邓力平主译.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安体富,曾飞,岳树民主编.当前中国税收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 刘李胜,刘隽亭编著.纳税、避税与反避税.新增会计实务操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陈友伦等.外商投资企业利用“两免三减”进行避税的问题与对策[J].涉外税务,2000,(8).
第三篇: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特别是大量的流动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涌入,其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流动人口的增多,一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可以说,流动人口犯罪已构成了对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因此,由流动人口引发的犯罪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流动人口犯罪也日渐突出。我院对全县流动人口的犯罪作了统计,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了防范对策。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特点
2008 年至 2010 年,我县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流动人口犯罪案件 59 件104 人。涉及的罪名有:盗窃、抢劫、抢夺、诈骗、故意伤害、强奸等九种罪名,且案件总量持续上升,2008 年24 件 44 人,2009 年 34 件 57 人,2010 年前四个月 1件 3 人。
这类犯罪的主要特点:、跨区域流动犯罪突出。保靖县是湘西地区有名的贫困县之一,外出打工的人数相对于其他县市要多一些,就近两年来,保靖县跨区域犯罪相当严重,每年以40% 以上的比例上升。其中又以流出作案最为突出,占流动人员作案的85%以上。2、中青年犯罪突出,未成年犯罪不容忽视。20 岁以上 50 岁以下 63 人,占总数的 60.7% ;50岁以上 8人,占总数的 7.6% ;20岁以下 33人,占总数的 31.7%,而且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是抢劫、强奸、涉毒等性质较为恶劣的犯罪。3、进城务工人员占的比例较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也成为犯罪的主要人群。2008 至今的流动人口犯罪中,来自农村的农民犯罪就占80%以上。
二、当前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分析
(一)劳资纠纷——犯罪的导火索
目前,侵犯外来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违法犯罪的导火索。一些个体、民营和合资企业不执行劳动合同,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变更或停止执行合同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克扣、拖欠工资,有的缺乏必要劳动保护措施,发生事故又推脱责任;有的强迫工人超强度劳动,甚至进行体罚、非法拘禁。尽管有关部门屡屡呼吁广大民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民
工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那些求告无门的外来工铤而走险之前,应该由谁来为他们做主?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被忽视、被歧视----潜在的犯罪动因
外地人在城市遭受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社会现象,有些地方为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强行清退农民工。造成一些农民工突然中断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有专家说这种做法虽然有一时之效,但它容易激化矛盾和反社会情绪,从长远看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从当前看也不利于城市的社会稳定,从而为外地人犯罪埋下祸根。
(三)由管理和服务引发的矛盾
一是有些地区的企业和单位只顾用工,而对外来工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有些外来工就连起码的生活起居条件都不具备,与城市常住人口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是在用工待遇上,一些老板重视常住人口而轻视外来人口,造成外来人员思想上的反差。三是办理各种证件的机构,服务不够到位,给外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四)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
工业化社会的城市环境使流动人员看到自己生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而城市为他的常住居民展示出不断增长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使外来人员的金钱欲和渴望占有丰厚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因此,社会上的一些外来工就产生了追求所谓的平衡挻而走险。
(五)新旧文化的冲突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
我们是少数民族杂居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特别是一些贫困的农村,人民接受的教育水平低下,很多习俗还停留在老一辈人的阴影之下,完全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他们进入城市后,在认识上、价值观念上不能完全与城市相融合,使进城后的农民处于道德失范状态,导致其没有统一的协调的行为规范准则,从而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极易受到城市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不良行为的诱导,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犯罪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集中力量对突出犯罪问题开展“严打”是十分必要的。但从长远性和根本性上讲,在整个控制犯罪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文化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将社会对人的外部要求内化为自律意识,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少犯罪意念的产生。从主体因素看,不断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的自身素质,使其成为竞争力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不失为控制和预防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对策。提高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从长远看,要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有文化、有理想、遵纪守法的农民。
(二)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相互配合,解决管理上的脱节现象。流动人口最大的特点就在一个“动”字上,要使“动”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控制之下,单靠流入地管理是不全面的。因此,从人口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说,流入地与流出地管理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在管理上要相互配合。流出地政府部门,要加强劳务信息网络的建设,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为降低劳务输出的风险做好前期工作,避免盲目的人口流动;要加强对外流人员流出前的培训教育,提高外流人员素质,特别是守法的意识,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遵纪守法,尽快入乡随俗,适应流入地需要。作为流入地的政府,要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在把流入人口看作一个劳动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他们的社会教育、法纪教育、社会角色教育,以提高他们适应新的城市生活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当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及时给予保护,尽可能消除城市对进城农民的偏见与歧视,消除进城农民的不平等感和被剥夺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溶于城市生活。
(三)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摸底调查,定期开展清理整顿外来人口的工作。流动人口管理机构要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做好外来人口的清理和整顿工作,对于无合法证件、无正当职业、无固定住所的“三无”人口,要做好调查摸底 , 分类管理。对违反管理规定的有关部门和个人,要依法处罚 , 进一步规范外来人口的管理。公安机关要加强调查流动人口的情况,摸清底数,了解他们动向,建立追逃协作网络,对于负案在逃的人员,要及时做好抓捕工作,避免他们继续作案和逃脱法律制裁。
(四)完善城市流动人口救助制度,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对农业劳动者的保护,应制定《农业产业促进法》,促进农业的发展,保护其经济利益;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当其面临各种劳动风险时,能够从政府和社会获得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帮助;对于失业人员,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让其在待业过程中拥有生活保障;对于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可以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增强其可操作性,实现其法律效益。
(五)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加强治安联防工作。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注意观察外来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及时解决,以防止案件的发生。
总之,完成流动人口的犯罪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理论上的优势变为实践中的优势是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的。(保靖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向琼)
第四篇: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汇总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客观反映,这也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大变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本着“淘金”的目的离开农村流入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呈北上南下的流动人口潮。二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大量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容否认,流动人口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可以这样说,流动人口犯罪业已构成了对城市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因而研究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对策显得十分必要,而且相当紧迫。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对策研究成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深入分析流动人口犯罪原因,掌握流动人口犯罪特点,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与治理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使流动人口的负效应得到有效控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流动人口的流动势态和特征,决定了流动人口犯罪主体构成的复杂性和从单人作案向团伙作案转化的特点,而且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动机、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侵害客体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一)构成流动人口犯罪主体的身份复杂。一是刑满和
劳改劳教释放人员;二是劳改劳教外逃、以及负案在逃人员;三是被单位除名或停薪留职的人员;四是社会闲散无业人员,其中有些曾多次被公安机关处理过;五是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并且从单人作案向团伙作案转化,往往以地缘或亲缘为纽带结成团伙实施犯罪,是流动人口犯罪的发展趋势,其成员结构有二种:一是全部由流动人口组合而成;二是由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中的一些不法分子混合而成。
(二)犯罪地点的独特性。流动人口犯罪地点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多以旅社、出租民房作为其实施犯罪的藏身地、落脚点,而且在作案后利用发达的交通条件逃窜并同时又实施犯罪的趋势明显。
(三)作案手段单一。尽管流动人口犯罪多以钱、财、物为主,但由于其自身素质的限制,流动人口犯罪的作案手段相对直接、单一,盗窃、抢劫、诈骗这三类案件比重较大,而且大案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四)作案手段的隐蔽性和多样性。在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中,犯罪人的作案手段具有隐蔽性、多样性的特征,一是流动人口犯罪分子善于伪装和“包装”自己,力图谋求各种形式的自我掩护,如披着“个体户”、“推销员”的外衣,进行各种犯罪。二是找到“目标”后,先盯住或者想方设法接近,一旦时机成熟立即下手。三是利用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之机,进行犯罪活动。四是进行“火力侦察,试探虚实”。
(五)犯罪动机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流动人口犯罪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带有实施多种犯罪行为的突发性,大多时候,其犯罪动机低级、十分贪婪,为达目的,凶狠残忍,不计后果。
(六)侵害客体明确。虽然流动人口犯罪的动机多种多样,但总的来看,钱、财、物是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袭击目标,据统计,在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当中,侵财、物案件占多数。因对社会有不满情绪产生的报复性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
从大量的流动人口犯罪事实出发,结合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研究,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探讨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文化程度低、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在繁华的城市,动荡不安的流动生活使流动人口没有归属感,情感长期处在紧张、烦躁和愤怒之中,一旦他们挣不了,生活拮据,很难维持时,他们的最低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防线再也起不到约束作用,便铤而走险,实施犯罪行为。同时,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低下,自身也是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和犯罪事实的受害者。
(二)贫富差距悬殊。目前流动人口的主要是从贫穷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当其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化分配不均这些客观事实,“淘金”目的又一时无法实现时,其心理极易失去平衡,产生不满、冲动、抱怨等不良情绪,因此有些人便盲目泄,报复社会,扰乱社会秩序,破坏他人生活,有些开始寻找发财致富的捷径——犯罪。
(三)价值和文化冲突。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城市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他们进入城市之后,在认识上和价值观念上不能城市化,处于强烈的文化冲突之中,他们处于道德失范状态,导致其没有统一的协调的行为规范准则,从而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容易受到城市不良文化的感染和不良行为人的诱导,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四)经济利益驱使。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城市流动人口形成和数量不断扩大的首要原因,也是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和生活水平的明显差距,使得成千上万的农业剩余人口怀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涌入城市,挣钱、挣大钱成为其最直接的目的和最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外部的和流动人口自身的原因,流动人口在城市一般只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脏、累、重活,这些工作劳动条件差,收入又低,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所以他们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有的甚至不能满足吃、住等基本生活需求。流动人口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但总的来看其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同时收入也相对较少。外来人员当初来到城市,并非是以犯罪为目的,他们的初衷还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行自己的良好愿望,但时间一长,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他们产生犯罪念头。追求金钱的强烈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反差,使流动人口中的一部分人妄想不劳而获,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
(五)管理不善,法律体制落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薄弱,特别是出租房屋管理存在诸多漏洞,给流动人口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体制,仍然停留在办个登记手续,收收管理费这一水平上,对流出地的一切情况无从查起,对在流入地的表现情况更是一无所知,造成派出地与流入地双方管理脱节。因此,当流动人口作了案,发案地公安机关难以掌握其行踪,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也提供不出有价值的资料,导致流动人口大面积失控,造成对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予以打击。
(六)社会安全防范机制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安全保障措施并没有紧步跟上,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嚣张气焰。
(七)打击不力。当前公安机关在打击处理流动人口犯罪中存有“三难”:一是查证难。流动人口来自四面八方,而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问题没有很好解决,造成查证难度大。二是取证难。流动人口犯罪多选择在夜间人员稀少的地方实施,一旦得手,便逃之夭夭,即使抓获,也很难取得有力的直接证据。三是罪证落实难。由于存在以上“三难”,导致的后果是破案率低,案犯难归案,特别是重特大案件的在逃犯,而且侦察、起诉、审判三个环节配合不够密切,造成流动人口犯罪案件经常久拖不决。另外,由于警力严重不足,交通、通讯工具落后,大大削弱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
更增加了破案、追捕和取证的难度。
(八)外国犯罪组织和犯罪势力渗入的影响。辨证唯物主义论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既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同时应当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我们的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解放,人民获得了切实的经济利益,但外来的腐朽的东西对我国犯罪的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开放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外国犯罪组织和犯罪势力渗入后,必然要谋求成员的本地化,而城市流动人口较易被网罗为外国犯罪组织和犯罪势力的成员或者外围组织的成员。在我国,某些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活动如毒品犯罪、洗钱犯罪、偷越国边境犯罪等可能会呈增加趋势,流动人口犯罪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
三、流动人口犯罪预防与治理对策
经过分析流动人口犯罪呈现出的特点,研究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借鉴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与治理的成功经验,我们以“服从大局,加强管理,因势利导,兴利除弊”为指导思想,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与治理,以消除诱发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提高素质教育,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改变心理冲突,强化服务、平等意识。流动人口犯罪,初次犯罪占九成,加强流动人口文化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作为
流入地的政府,要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在把流入人口看作一个劳动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他们的社会教育、法制教育、社会角色教育,把流动人口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作为外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他们适应新的城市生活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当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给予保护, 告知他们在遇到矛盾时正确的解决方法,以免他们采用不正当的方式而发生犯罪行为。尽可能消除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的偏见与歧视, 对外来人口持宽容仁厚的胸怀,像对待城市居民一样给其真诚周到的服务,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实际困难时给予热情的帮扶,消除进城农民的不平等感和被剥夺感。同时,可以吸纳部分流动人口参与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融于城市生活。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切实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使人口流动合理有序的进行,减少滋生违法犯罪的环境。加强纵向联系,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要相互配合,解决管理上的脱节现象,流动人口最大的特点就在一个“动”字上,要使“动”的全过程始终处于控制之下,单靠流入地管理是不全面的。因此,从人口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说,流入地与流出地管理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在管理上要相互配合。流出地政府部门,要加强劳务信息网络的建设,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为降低劳务输出的风险做好前期工作,避免盲目的人口流动;要加强对外流人员流出前的培训教育,提高外流人员素质,特别是守法的意识,引导外出务工人员遵纪守法,尽快入乡随俗,适应流入地需要。加强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责作用,掌握流动人口犯罪的动向,实施综合治理,面对日益严重的流动人口犯罪,一方面注意及时收集辖区内流动人口犯罪的新动向,特别是对群众的报案、检举揭发,要搞好资料积累,建立信息资料库,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侦查措施。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要克服地 方保护主义和小集体主义的思想,在加强与案犯流出地的公安机关的联系的同时,公安、劳动、民政、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各尽其责,实施综合治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齐抓共管,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应在加强公安机关职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作案的地域看,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这个治安管理的薄弱环节,居住的隐密和管理的松散为其犯罪和销赃留有一个缓冲带,因而城乡结合部便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多发区。加强城郊结合部的规范化管理,消除三不管地带;建立县、乡劳务输出管理机构。依靠群众力量,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日常管理,做好租住人员的身份认证和登记。组织公开和秘密力量对他们的犯罪现场、销赃渠道、必经交通干线加以监控,全力侦查现行刑事案件,整治有突出问题的治安热点地区,使违法犯罪分子无处藏身。在具体工作运作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有关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在管理工作方面发挥其真正作用。
(三)提高社会防范意识。犯罪的发生,尤其是财产型
犯罪的发生,大多是因为被害人防范意识差而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案件多发地,大多存在着严重的防范漏洞。因此,应提醒流动人口和居民,在案件多发地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以防被犯罪分子所侵害。提高市民和各级组织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正义感,以居住地为主,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纳入创建文明小区中,以居民小区为主,宣传社会防范的重要性及相关的防范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在 小区中建立小区联防组织,共同防范在小区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各行业、各部门、以及街道办、居委会建立纵横防范机制网,扩大防范面,提高防范效率。针对少数夹杂在外来人口中的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无业游民,在他们的落脚点、活动的公共场所严加防范,因为他们一无所长,生活无来源,居住无定所,游离在城市郊区之间,经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和一些违法犯罪分子的诱导,一旦有机可乘便萌生违法犯罪念头。
(四)强化公安机关职能,加大打击力度。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的同时,健全预防与打击体系。打击是特殊的预防手段,加大对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并及时打击是预防犯罪的重拳。因此,公安机关要不断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研究,提高侦破案件的能力。对恶性犯罪和系列性案件,要集中警力,快侦快控,运用各种手段,快速将流动人口的犯罪分子缉捕归案,不仅可以迫使犯罪分子弃旧图新,改邪归正,而且可有效地阻止有犯罪意图的人不敢再以身试法,起到对犯罪的警戒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建立全国人口信息网和犯
罪信息网。虽然我们强调流入地与流出地的配合,强调公安机关内部的协作,但由于流动人口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对流动人口信息的了解十分困难等种种原因,我们往往不能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特别是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因此,尽快建立全国人口信息网和犯罪信息网,才能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及时对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人员特别是混杂于其中的流窜作案人员和在逃人员,进行控制和打击。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应避免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要加强各地公安机关的密切协作,把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输入犯罪信息网络,以便各地公安机关运用信息研判手段侦查破案,尽快把流窜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根据本地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规律,司法机关应适时开展各种清查打击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即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及时保护守法流动人口及广大百姓的合法权益。建立大刑侦格局,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对付流动人口犯罪,如果仅靠刑侦部门只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无力把控主动权。只有调整警力部署,建立大刑侦新格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各警种尤其是刑侦部门的职能优势,以加大侦查破案的合力。刑侦部门要加强现行案件的侦破,治安、巡警部门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内保部门强化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户政部门及时提供流动人口犯罪人员信息,基层派出所把握第一手情况资料,预审部门提前介入,提高办案速度和质量,法制部门及时主动为斗争提供法律保障,形成通力配合的局面。
(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乡
镇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可有效的遏制农村流动人口的犯罪。提高农业内外部经营规模,使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弱化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对于城市外来人口“问题不在于人口流动,而在于外围条件和制度如何适应人口流动的现状”。笔者认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可以通过发展中小城镇和改革落后的户籍制度来实现,具体:在发展战略上,淡化“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发展第三产业。在实质内容上加快城市化,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在形式上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六)溯本清源,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现行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客观需要,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口身份、地位差别导致心理上的互相排斥。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与管理混乱、困难等,造成了流动人口处于“边缘人”、“两栖人”状态,这也是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率的原因之一。为消除旧户籍制度的弊端,可以实行人口自由流动、取消身份限制的自由迁移制为远期目标,在现阶段研究设计各种过渡制度。如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对流动人口排查摸底;建立与用工企业的联防机制,随时掌握外流动人口的动态信息;建立人民法院与基层组织的联络机制,管控好特殊人群。同时要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应当制定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法律法规,使对流动
人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其次,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紧密依靠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等居民自治组织和基层组织,杜绝流动人口失控现象;再次,可以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或者原籍为同一地区的流动人口中设立自治、自律组织,争取流动人口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最后,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当加强服务意识,解决流动人口存在的实际困难,关心流动人口的疾苦,对流动人口一视同仁,在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不得对流动人口实行限制和歧视政策。加大打击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力度,对于不按时给流动打工人员发放工资等行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切实提高流动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总之,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不仅是社会治安问题,它还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真正做到政府牵头,公安为主,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的犯罪,达到对流动人口的合理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社会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规律和类型,适时开展各种清查打击行动。既严历打击流动人口的犯罪分子,又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增强流动人口遵纪守法的观念和预防犯罪的“免疫”能力。为我县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疏勒县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
2016年9月22日
第五篇:全国重大医疗事故鉴定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
全国重大医疗事故鉴定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6-03-25 lsjtg 文章来源 阅 128 转 6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全国重大医疗事故鉴定案例分析及防范对策
江琪琪(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
重大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损害后果严重,教训深刻,社会影响大,且涉案医务人员将有面临医疗事故罪的可能,须引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重视[1]。本文对2014全国医学会鉴定的重大医疗事故、完全责任的案例进行汇总分析,了解重大医疗事故发生规律,掌握其特点,找出医疗风险重点防范环节,寻找相应对策,进一步提高医疗治疗,预防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一、2014重大医疗事故案件统计分析
根据《2014全国医学会系统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统计报告》:2014年全国医学会共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托逾万例次,共受理医疗损害鉴定委托逾三千例次,事故率约46.7%。2014年全国共鉴定属于二级以上医疗事故、且医方承担主要责任以上的重大医疗事故案例逾400例次,其中医方承担完全责任案例逾20例次。与既往外科科室(产科、普通外科、骨科等)是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的医疗事故的高发科室相比较,纠纷多发科室主要涉及学科依次为产科(27.6%)、新生儿科(20.7%)、呼吸内科(20.7%)、普通外科(13.8%)、内分泌科(6.9%)、骨科(3.5%)、麻醉科(3.4%)、儿外科(3.4%)。
二、导致重大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高危环节
根据安全风险的起因,主要可归因于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责任心、医患沟通、医疗管理等方面。重大医疗事故通常皆因医务人员的多个过错累加后导致,同专业案件过错高发环节类似。本组案件中医务人员的主要过错集中在以下5点: 1.抗生素使用不谨慎。
医务人员使用抗生素过于'积极',在个体诊所、乡医,甚至二级医院均有发生。当医务人员做出'感冒'诊断后,不分析病因,就对无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患者盲目静脉使用抗生素,甚至多种药物联合静滴,大大增加了发生药物过敏不良反应的概率。医务人员的用药冲动,是因为基层工作中输液、用药等仍为医务人员收入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与患方认为用药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有关。2.对抢救程序及措施不熟悉。
本组中有44%的案例在抢救过程中存在过错,1例在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没有成功,有2例在场医务人员没有进行气管插管,待会诊医生到来后才得以实施。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组织氧供是抢救的首要任务,如医务人员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必要的急救技能不熟悉,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任务。同时,对抢救流程不熟悉也是导致重大医疗事故的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救治过程中疏忽了基本抢救知识。这与医务人员亲身参与抢救实践较少有关,也与培训不足有关。3.急救准备不充分。
如:案例1中乡医为便民而实施家庭输液,用药后发现病情突变时,所携带的抢救设备、抢救药物不够,无法进行有效救治;案例2是在麻醉后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患者呼吸抑制时麻醉医生没有携带抢救设备而无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案例3是甲状腺术后伤口出血压迫气管引起窒息,而抢救时找不到气管切开包;案例4在需要紧急助产时,胎头吸引器竟然无法使用。这些问题的发生反映出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医疗安全意识淡薄,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危急情况准备不充分。
4.对病情观察不仔细。
本组案例中医务人员观察病情时过于粗糙。包括因胎心监护不认真导致宫内缺氧时间过长的案例,术后大出血的休克症状没有及时发现等。案例中的病情变化本不难观察到,基本不是技术水平或医疗条件问题,而是责任心的问题。医务人员重视手术、轻视围手术期,巡视病房间隔时间过长,对患者的不适主诉掉以轻心,检查患者时敷衍了事,直至病情严重甚至是不可逆时才予以重视,延误了抢救时机。
5.粗心大意,责任心差。
三级医院医生将改善脑梗死的'长春西汀'误写为治疗肿瘤的'长春新碱',用药长达1周,致使患者骨髓抑制后发生严重感染;护士给老年患者吸氧时将湿化瓶倒置,致使湿化水灌入呼吸道导致患者窒息。这些看似低级的错误看似偶然,实则与责任心缺失和医院管理制度未严格落实有着必然联系。
三、防范重大医疗事故的对策
1.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优化医院工作流程。
医务人员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实现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2]。行业学会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重大医疗事故反映出的医疗安全隐患提出防范该类医疗事故的建议,如,针对目前基层入户治疗仍广泛存在,应针对基层医生定期组织过敏性休克、甲状腺血肿急救、建立呼吸通道等薄弱环节的专项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安排乡医每年到急诊科轮训1周。本组案例中显示,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治疗,大部分是可以避免患者死亡的不良结局。尤其是发生事故的医务人员应重新参加诊疗常规的学习,经培训重新获得上岗资格[3]。医院内部应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源头管理,突出重点专业岗位、高危环节[4], 给予孕妇、新生儿和急诊患者更多的关注,减少或避免类似医疗事故的发生。2.增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风险和法律意识。
医务人员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意识,规范行医,如加强产程监护、重视术后巡房;对诊疗指南不逾矩。根据刑法第335条,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且医方承担主要责任,尤其是完全责任时,医务人员除被追究较重的行政处罚,甚至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诉讼[5]。
医务人员应时刻了解医疗行为中医护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提升医患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知情选择权[6],注意医疗纠纷重要证据作用的文字资料如病历、处方的完整和规范及证据文书管理[7]。
3.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管制度,完善医疗过失上报信息系统。
对重大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行政处罚彰将起到震慑及警示教育作用。据我会调研,一些地区在处罚措施的设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开展医务人员医疗过错负面清单制度,累计达到一定分数即给予相应处罚,着力防范;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纳入医师和医院目标责任制考核,引入采用'医疗纠纷数量'、'千元医疗收入医疗纠纷赔偿消耗'[8]指标对医院医疗安全风险防控进行评估,对保障医疗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
数据统计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数据失真将影响决策的科学性[9]。卫生计生行政部门2002年即发布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要求发生重大医疗过失时应及时上报,2011年印发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规定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须实行网络在线直报。医疗机构、鉴定机构、调解部门均应按要求及时填报医疗过失信息[10],便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了解、处理辖区内重大医疗事故,成为防范医疗事故有力工具。
四、结语
为防范医疗事故,尤其是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多年来,各医疗机构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导下,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有个别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松懈麻痹,违反诊疗规范,引发重大医疗事故。应开展多种渠道加强医疗事故防范工作,落实重大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罚制度研究,以期提高行业水平和加强行业自律,为提高医疗服务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