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3 00:3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教案设计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常用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

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吨,建立质量观念。

(七)课时安排:2课时(新授)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第1课时: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1、通过图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特别介绍天平。

http:///photos/tonyzhang/4937513455/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C%EC%C6%BD%CD%BC%C6%AC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12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C%E5%D6%D8%B3%D3%CD%BC%C6%AC&s=0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3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C%A8%B3%D3%CD%BC%C6%AC&s=02、通过信息窗(课件),获取信息,感知1克、1千克有多重。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5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8%D4%BC1%BF%CB%B5%C4%CE%EF%CC%E5&s=0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9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8%D4%BC1%C7%A7%BF%CB%B5%C4%CE%EF%CC%E5&s=0

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些较轻的物品装在学具袋中,如课本中呈现的花生米、硬币、黄豆等;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QQ糖、巧克力、比较小的水果等。估计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体验质量单位“克”。

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买菜、买水果、买面粉、买食品等常用到哪个单位,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千克这个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并通过动手掂1千克沙子或粮食,感知1千克有多重,在感知的基础上明确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并通过实物介绍1千克= 1000克。

3、小结:(课件)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

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g”表示。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kg”表示。

4、练习巩固

(1)做“自主练习”P6—

1、2题。

(2)课件

5、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

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

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

交流。

(二)第2课时“动物趣闻”教材5页认识吨

1、吨这个单位很大,学生很难直接体会到它,教学时借助一袋大

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也可结合学过的克与千克的对比(展示课件),直接向学生介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t”表示。然后再引导学生猜测1吨有多重?根据猜测情况,向学生介绍1吨= 1000千克。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

t=-1&fm=ala1&fr=ala1&sf=1&fmq=***8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8%D4%BC1%B6%D6%B5%C4%CE%EF%CC%E5&s=42、习题感知质量单位及换算(课件)

第二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依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难点: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情境图和收集到的实物材料,给学生创设一个提出问题的情景。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猜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猜测

2,验证:运用工具测量或运用材料证明

3,总结出克、千克、吨

(三)抽象概括,小结所学

(四)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教学方法和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动物趣闻”这一素材,由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引出对质量问题的探究,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有关动物体重的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蜂鸟、蓝鲸等动物质量的大小感到好奇和兴奋,主动提出“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重视估计、验证、调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克、千克、吨的初步认识。

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靠丰富的感性经验支撑。教学时,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通过估、掂、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感受、体验。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质量是1克、1千克的物体,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

3,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物品的质量,巩固和深化对克、千克、吨的认识,同事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体重的变化情况,认识自我,体会成长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盘秤、砝码、各种包装物品、二分硬币、花生米、黄豆、一些小物品调查和收集动物质量方面的材料 单元实践活动:

称称自己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体重 课时划分:共5课时

①,克的认识

------1课时

②,千克的认识

------1课时

③,吨的认识

------1课时

④,自主练习

------1课时

⑤,你学会了吗?------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动物趣闻----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学教材上册第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品质量的意识。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运用数学。

5,使学生顿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教学重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克 教学准备:

1,教师用一课件、盘秤、天平、砝码、一袋大包装的洗衣房 2,学生用2分硬币、收集小食品的包装袋、其他一些小物品调查和收集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资料。

预习要求:根据课本情境图中的信息查找资料,调查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问题。

展示、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资料,说一说动物质量方面的趣闻。

如果学生没有收集到情境图中的几种动物的信息,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在课件中出示出来。

预习检查:采取活动课集中检查和课间分散检查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激趣

师:瞧!大家收集到了这么多的信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3,学生自主阅读课件中情境图的信息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几条信息都用到了克或者千克等单位,从而产生疑问:克是怎么样的一个单位?一克有多重......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谈话引入:是啊!一克到底有多重呢?根据前边几条信息,你能不能估计一下?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估计结果:

大概和一粒花生米差不多重?可能比一块口香糖还要轻,也许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重......3,思考: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让我们一起来称一称,验证一下。

4,小组合作:从提前准备好的学具袋中拿出花生米、口香糖、乒乓球以及一枚二分硬币,分别用天平称一称、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在各组中进行指导,如天平的使用,规范的操作等。三,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1,谈话引入:每个小组都认真进行了称量,都得出了自己小组的结论,下面,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验证的结果?

2,小组代表交流称量结果:一枚2分硬币重1克。3,感受1克有多重?

让学生把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4,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有的同学会发出感慨,1克原来这么轻呀?

四,抽象概括,小组所学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在表示一些较轻的物品质量时,常用“克”来做单位,“克”还可以用g来代表。

板书:较轻物品、克、g。

思考: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克(g)? 学生自主交流:在很多物品的包装袋上,同时拿出桌面上的虾条、牛肉干、牙膏、食盐等,先掂一掂,估一估然后看见包装袋上的标示验证。

五,限时作业: 842g-358g=()

842g+358g=()

1000g+230g=()

一块糖重15()

1角的硬币重3()

七,总结:本节课你们都有那些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第二课时

课题:动物趣闻----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学教材上册第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千克有多重。会称整千克物品的质量。

3,培养初步的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教学准备:课件、食盐两袋、天平、一些食品包装袋、桔子、饮料、花生等

预习要求:回家找出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掂一掂一千克质量的重量 检查预习时,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哪些物品用千克做单位,千克与克的关系是什么?

预习检查:采取自习集中检查和课间分散检查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克,我们已经认识了,关于克你都了解哪些呢? 师:对于千克,你都了解哪些呢?

师:大家收集的资料中,有没有关于千克的?谁能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情境图,让大家自己提出问题。估计大家可能提出下面一些问题:

1,1千克有多重? 2,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 3,哪些物品用千克表示质量? 二,指导探究,建立模型

1,师:1千克到底有多重?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认识一下千克?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说:1千克就是1000克那么重。

2,师:为什么呢?说一说你的理由 3,小组内讨论,整合意见。4,全班交流。估计学生会这么推理:

以前学过米和千米,1千米=1000米,所以1千克=1000克,或者1千克前边有千,所以是1克的1000倍。

5,师:同学们说的真好,1千克的确比1克重的多,能有1000个1克那么重,所以我们在表示一些较重物品的质量时,常会用“千克”,“千克”还可以用“kg”表示。

板书:较重物品、千克、kg 6,感受1千克有多重

小组内有食盐,让孩子看商标标示,有多重?(500g)思考,几袋这样的食盐的质量是1千克呢?

让学生把两袋食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7,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的质量,可以交流一下感受。8,称一称1千克重的物品

师:想不想自己动手称一称桌上的物品 师:称完后称出1千克来

师:要称比较重的物品,需要其他秤。9,出示课件: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秤。10,小组内称量物品,辅导学生用小组中的秤来称一下物品 11,学生小组合作 12,小组展示汇报交流 各小组到前台展示称量结果 三,交流概括,总结所学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千克,你有哪些收获呢? 四,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用体重秤称一下自己的体重,爸爸妈妈的体重,并记录下来。

五,限时作业:小明体重35()

冰激凌重120()

1kg-320g=()g

163千克+587千克=()千克

六,总结:这节课自己表现怎么样呢?

第三课时

课题:动物趣闻----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学教材上册第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吨。

2,通过称一称,背一背等活动,感受1吨油多重。3,掌握吨和千克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

4,培养初步的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教学准备:

课件。

预习要求:收集部分生活中用到吨的实例。检查预习时让孩子说出都了解哪些?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了吨?

检查时间:采取自习集中检查和课间分散检查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探究:

吨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我们在计算大宗物品或货物时常用到。

师:刚才我们对“吨”有了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吨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大家先来估计一下!

1,可能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对学生的猜测暂不作正误判断,暂保留后面解决!

2,根据学生猜测的情况,教师向学生介绍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3,推算感受1吨有多重?

1头牛500千克,两头牛重多少千克?重多少吨? 1袋大米100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 4,活动感受1吨有多重?

师: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体重了吗?告诉你的同桌,然后你们两个人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他的体重。

师:计算一下多少个你同桌的体重大约是1吨呢? 二,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1,通过情境图,说明蓝鲸的体重。2,生活实例: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或者多少物品的质量是1吨吗? 学生举例,进一步认识吨。3,我问你答

3吨=()千克

2000千克=()吨()吨=5000千克

7千克=()克 三,限时作业

1吨+2000千克=()千克 5吨-4900千克=()克 8千克+()千克=1吨

鲸鱼体重34(),每小时游30()。袋鼠体重30(),每小时跑50()。四,总结概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吨的那些知识?

第四课时

课题: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学教材上册第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表象

2,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提高利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第五题,单位换算。讲解时强调带单位的计算首先要把单位化统一。

2,第6题,(1)找出图中的信息(2)尝试解决,交流

4吨=4000千克

600*4=2400(千克)

2400千克〈4000千克

答:能一次运完

讲解时强调要加单位,最后要写“答”。

3,第7题,你还知道那些知识 4,第9题,直接写得数

5,第10题,在()里填上=,〉或〈

带字母的要弄清字母所表示的单位。6,第11题,找出图中信息(1)生独立完成(2)先说一说怎么买?

方案一:买2元/千克的大米,买5千克

方案二:先买1元/千克的1千克,再买2元/千克的4千克 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3)提出问题,解决 二,课外调查

12题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记下来。三,实践活动

第13题,猜体重

先估计对方体重,根据对方提示进一步猜测,想一想怎么能更快猜中。四,总结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学教材上册第1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我学会了吗?”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和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

包装食品,蔬菜,水果,弹簧秤。教学过程:

一,“我学会了吗?” 1,你喜欢去超市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一看,里面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2,观看情景图:

图上都有什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1)读出袋装食品的质量。

(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1千克?(6)

多少个西红柿越重1千克?(5)

1个西瓜约重多少千克?(5)

一棵白菜约重多少千克?(2)(3)学生用弹簧秤称量,得出结论

3,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200个呢? 千克和吨有什么关系?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丰收园

通过本单元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三,总结:

新学期第一单元大家收获了那么多知识,希望再接再励,争取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五、学具准备:

生活常见实物

六、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P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教具准备:二分硬币、花生米、黄豆粒等 预习提纲;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

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1)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2)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玉米粒、黄豆粒)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同学们拿出两瓶矿泉水放在手中掂一掂,试一试有多重? 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千克(kg)作单位 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3)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三、限时作业;

四、小结

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P6--7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学习目标: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生活实物 学习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

3)2瓶矿泉水重约1000()4)7粒黄豆约重2()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P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重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学习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

一条鲸鱼体重约34()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观察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吨

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

P 6-9自主练习,复习、巩固吨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1、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学习重难点:

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 学习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1、资料交流。

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以“吨”作单位?(增强质量单位与生活的联系性)

2、感悟生活中的“吨”,教师补充资料

二、巩固提高

1、我问你答。你能把我说的单位快速转化为“千克”吗(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熟练程度)3吨=()千克 2000克=()千克 6000克=()千克 50吨=()千克 ※ 最后一个略有难度,可以给学生一点讨论时间

2、排排队(从大到小排)1)3千克

3吨

3克

2)2千克

2500克

2吨

1500千克

25000克 ※你发现了什么?

3、自主练习P7-6(同位讨论解决方案)

1)可以把4吨转化为4000千克,再把6个600千克连加 2)可以用600千克×6=3600千克,3600千克〈 4吨

5、自主练习P7-7

猎豹体重80()

鲸鱼体重34()

袋鼠体重30()每小时跑100()

每小时游30()

每小时跑50()(此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同位合作完成降低难度)

三、拓展延伸

200kg苹果

300kg 梨

400kg 香蕉

200kg橘子

50kg芒果

50kg桃子

200kg西瓜 你能搭配出1t吗?有几种方案?

四、作业布置

调查一下小组同学的体重,想一想大约多少同学合起来体重是1吨?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

对吨、千克和克进一步的理解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学习过程: 一. 引导复习

1、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1)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一吨,相当于10头100千克的猪;相当于2头500千克的牛;相当于40个25千克的学生„„

(3)一吨很重,只有计量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时才用吨作单位。一千克„„

1克„„ 4.解决问题 铅球 篮球

乒乓球

杠铃

650

学生分小组讨论它们大约有多重,该用哪个重量单位。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二、情境导入

1、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

家。

2、观察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三、作业布置

实践作业:1千克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水果? 苹果

橘子

西红柿

黄瓜

课后反思:

第四篇:2017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XX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案设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四篇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文。本组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文的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

《我们的民族小学》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金色的草地》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感受大自然。

《爬天都峰》记述了儿童攀登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槐乡的孩子》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从内道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展示台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

【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会独立识字,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个词语。学会正确的用钢笔写字,把字写准确写美观。

2、过程和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把握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单元学习重点】

1、学会本组49个生字。其中37个生字要用钢笔正确书写。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一、二年级习得的识字方法自行学习生字,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读文,理解四篇的主要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3积累语言。将四篇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突破重点策略】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和初步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单元学习难点】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余生活。

2、习作。运用文中习得的词句、情感和方法写一写自己的余生活。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建立习作信心。

【突破难点策略】

本组教材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内到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单元时安排】

40x13

【单元进度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

2时

《金色的草地》

2时

《爬天都峰》

2时

《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2时

4时

测试与讲评

4时

合计---17时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

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下载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2018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XX—2018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首案编写者:彭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 试题分析 题型比例分析:本套试题共有七个大题,分别是选择、填空、判断、比较、计算、连线、解决问题,可以说题型多样,设计巧妙,涵盖了整册教材的知识点能......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多篇]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青岛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 王化聚 一、本单元教......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题 变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2011-08-28 23:07:08| 分类: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通过让学生感受生......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准备课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