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导学案讲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 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新授课执 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 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法与要求:
1.预习课本第2、3、4页,完成导问自学。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学生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准备计数器、数位顺序表、数字卡。
问题导学活动程序:
【导问自学】
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百是(),10个千是()。
2.数数:
① 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② 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③ 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④ 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4.我的质疑:
自我评价:(ABC)
【导议互学】
1.探究
(一):
拿出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问题:再拨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怎么办?
归纳: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十个一万就是十万。
2.探究
(二):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问题①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问题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像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一样,今天学的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
3.同步练习:
① 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② 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③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导展拓学】
1.13819000中的8在()位上,表示8个();3在()位上,表示()。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5.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导练测学】(见本课同步练习)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道三小学 王贺花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30÷2 467-240+129 624÷3×2 35-12+14
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琳琳去“冰天雪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半价,他们购门票需多少元?(说说“成人票”“儿童票”“半价”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3、阅读第6页的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式并说说计算顺序。
4、运算顺序一样的画“Y”,不一样的画“N”.(1)2×9÷3(2)36-6×5 56÷7×5 2+9-3 36÷6×5 56+7×5()()()【互动探究】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5 说一说:仔细观察上面两题,我发现了。
2、.同学们植树,三年级40人,每人植树2棵;四年级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37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整理学案】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达标测评】
1.下面计算对吗?不正确的请改正过来。
(1)38+22÷2-10(2)100-18÷2×8(3)25×2-15+10 =60÷2-10 =100-9×8 =50-25 =30-10 =100-72 =25 =20 =28
2、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千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 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3、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小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快乐应用】
1、小刚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2、新梅电影院,楼上有248个座位,楼下的座位是楼上的3倍。学校共有师生950人一同看电影,这些座位够吗?
3、李阿姨去服装城批发了一批上衣和裤子,其中18件上衣450元,35条裤子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4、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数如下表。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人 274 260 282 264 258 276 学校组织两个年级去看儿童话剧,剧院里正好坐了18排,每排31人,(其中老师有24人)。去剧院看话剧的可能是哪两个年级?
四年级数学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道三小学 王贺花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学法指导】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能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反馈,并在全班交流,主要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掌握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冰雪天地”游乐场的一些情况。今天,老师带来了“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下表:
这是“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人数 312 306 369
提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一些一步计算的题,教师可提示他们提出一些两步计算的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一周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计算顺序。
导入新课: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大家说说到了“冰雪天地”游乐场门口,得先干什么呀?(买票)大家看,游乐场到了,牌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能看懂它的意思,会买票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3(1)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半价。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列式解答。
生1: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
生2:24+24+24÷生3:24×2+24÷2
师板书,提问: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个算式是分步列式,二、三两个算式是分步列式,后两个算式的意思其实一样,24+24和24×2都是在算两张大人票要多少钱?)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答。
(3)明确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
24+24+24÷2 24×2+24÷
2=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以上两种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进行呈现,虽然两种算式都是来求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但写法却有所不同。
(4)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1)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小结,深化运算顺序。
4、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第1题。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2)36-6×5(3)56÷7×2+9-3 36÷6×5 56+7×5
(三)巩固提高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
5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3、课堂小结:自己评一评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你的同桌评一评你这节课学得棒不棒?
第三篇:全册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这些数你会读吗?
56321
78041
4506
96502
4780
90285
8746 2.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3.这些数你会读吗?
456321
70864025
890562
764253
1560248
145023
二、点拨自学 自学提示
1. 你知道数位名称、计数单位、分别指什么? 2. 你知道计数方法是怎么样的? 3. 你能说出一个数的组成吗? 4. 数级指什么?怎么样给数分级的? 5. 你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吗?试一试: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569000
24600
708000
三、交流解惑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5.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标上数位再读。
四、达标检测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3.读出下面个数
3256875
6012654
936852
1020509
2000350
20250378
五、自我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
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你能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四千三百九十八
一千九百五十三人
六千九百五十二
四千八百零七 2.说说你是怎么样写的? 3.先自己试做。4.自学课本第6页内容。5.小组讨论。
二、展示交流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归纳总结: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达标检测
1.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2.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3.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四、自我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看法?
五、教﹝学﹞后记 4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学习重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学习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学习关键: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
(√);
8500003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
(3)六千八百五十万
写作:68500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写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万米
(√)
17865000米≈(1786)万米
(×)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 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并进行交流归纳: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6 2. 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并进行交流归纳: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请注意: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自我检测: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⑴读两个0;
⑵读一个0;
⑶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自我总结
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五、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学习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学习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学习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8902○8903 7810○810 8950○6905
二、合作探究、交流
1.你会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吗?
67520 ○47520 874590○36528 698235○69823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2.学生尝试完成,在进行分组讨论: 3.回报讨论结果,交流归纳: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达标检测
1.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2.完成练习二第1题。3.完成练习二第2题。
四、自我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五、﹝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A)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例
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
5、7-8题。学习目标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读一读下面的数
5896521 234002 45600450
6502
3020000
4500405 2.我会求近似数
9241≈﹝﹞千 5832≈﹝﹞千 4563≈﹝﹞千 280≈﹝﹞百 895≈﹝﹞百 说说你是怎么样估的
二、探究、交流 1.我会合作学习①读一读下面的数
500 0000 2340000
45600000
0000
3020000
4500000 ②我会改写
500 0000=﹝﹞万
2340000=﹝﹞万
45600000=﹝﹞万
0000=﹝﹞万
3020000=﹝﹞万
4500000=﹝﹞万
23400000=﹝﹞万
60500000=﹝﹞万
③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④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78510≈﹝ ﹞=﹝
﹞万
58963014≈﹝ ﹞=﹝
﹞万
5324801≈﹝ ﹞=﹝
﹞万
65014830≈﹝ ﹞=﹝
﹞万
14852≈﹝ ﹞=﹝
﹞万
2140563≈﹝ ﹞=﹝
﹞万
3201540≈﹝ ﹞=﹝
﹞万
501248≈﹝ ﹞=﹝
﹞万 ⑤说说四舍五入的意义 ⑥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自我检测
①完成练习二第3、5题。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自我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5、7、8。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学习难点:
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561285○49621965
75124○65122
7501274○7502202
86301○8530652
452103○453102 6502314○502341 8541203○786542 3012456○21035647 学生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万
1210000=﹝﹞万
720000=﹝﹞万
321450000=﹝﹞万
89500000=﹝﹞万
65000000=﹝﹞万
9650000=﹝﹞万
4510000=﹝﹞万
学生归纳总结: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3.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7851042≈﹝
﹞万
589≈﹝
﹞万
5621034≈﹝
﹞万
5324≈﹝
﹞千
650≈﹝
﹞百
4562≈﹝
﹞千
1485286≈﹝
﹞万
2140≈﹝
﹞千
874≈﹝
﹞百 12 320≈﹝
﹞百
5012≈﹝
﹞千
12587460≈﹝
﹞万
二、交流学习
①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自我检测 1.第4题 2.第5题 3.第7题 4.第8题
四、自我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五、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学习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学习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学习过程:
一、点拨自学,提出自学提示
1.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那么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2.这些数是用怎样的符号和计数方法呢? 3.你能绘出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吗? 4.十进制计数法怎样的? 5.自学课本内容。
二、合作探究 我会合作学习
1.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
﹞需要。这样就产生了数。
2.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
﹞。
3.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
﹞,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是不同的。
4.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
﹞。
5.最小的自然数是﹝
﹞,自然数的个数是﹝
﹞。14 6.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计数法。
三、展示交流
想想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来吧,交流交流。
四、自我检测 ﹝相信自己,我能行﹞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数级„„
()级()级()级 计数单位„„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 ①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②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4.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五、自我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六、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
1、“做一做”和练习三P3-5。学习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习关键: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我会读
456321
78902456
68542013
4562103
12450005 12304501
12584020
12000045
845870
40102501 2.我也会说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尝试自学
(一)我会合作学习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23500000双。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52256321人。
(二)我也会说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16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三)你知道数中间的零怎样读吗?先读后说。
12000360
500120406
4560127008
400080007900
450006980007
500560
20304050120
4501200014 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三、自我检测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
(√)236 0509 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100 4000 2000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2.出示卡片让读数:
800 7000 012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0000 0000
7800 0000
2070 0600
0100 0000
6203 0040 0000
0080 0000 3.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4.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多选)()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5.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自我总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五、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活动内容:
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
1.在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学(教)反思:
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
(一)学习目的:
1.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3.结合练习素材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 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学习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㈠训练有关数位顺序表的知识。1.说说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
2.在数位顺序表中怎样分级?每级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㈡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
4005 2136()
4500 0234()
6500 0230 4780()1.亿以内数的读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
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都只读一个零。㈢训练亿以内数的写法
七千万零五百()
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 3.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 ㈣比较大小 8090()20 0809
1900()2万
3458()123456
比较大小时首先分级,然后看数位,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㈤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470 0000=()万
0000 0000=()亿
1292 4800≈()万
7200 0000≈()亿
0720 0000≈()亿 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二、自我检测 1.填空。20 ⑴从个位起,第五位是(),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十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⑵170203000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⑶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
⑷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⑸在4和6之间填上()个0,这个数就成为四百万零六。
⑹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最后的3表示()。⑺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2.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⑴13500000元=()。
A 135元
B 1350元
C 1350万
D 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A 1
B 2
C 3
D 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A 百万
B 十万
C 千万
D 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A 207375
B 2070375
C 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A 19998
B 20003
C 21000
三、自我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四、学(教)后记
第十五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二)
学习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20
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学习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学习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万是(),()个千万是一亿
⑵从个位起,第四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十一位是(),计数单位是()。
⑶1602050002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0次是()。
⑸一个数是由5个十万、3个万和7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4,万位上是6,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⑺1个百万是()个十万,1个千万是()个百万,()个百万是一亿。⑻在2和7之间填上()个0,这个数就成为二百万零七。
⑼50500050最高位上的5表示(),中间的5表示(),最后的5表示()。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3,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8,这个数写作()。⑾862000是由()个()和()个()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5423>5423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五万零八百写作:50000800
()⑸707070读作七十万七千七十。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⑴29600000元=()。
① 296元
② 2960元
③ 2960万
④ 2960万元 ⑵读50505050这个数时,要读()个零。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① 百万
② 十万
③ 千万
④ 亿 22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① 207375
② 2070375
③ 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40000的数是()。① 39998
② 40003
③ 4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亿吨
810000千克=()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万(四舍五入到万位)。1309998572≈()亿(四舍五入到亿位)。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3000000)+(80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 ⑵读两个零: ⑶一个零也不读: 学教后记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教材分析: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目标:
1.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学习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内容: P35、3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学习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线段有什么特征? 2.线段要怎样画? 3.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画一个角吗?角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P35页内容,认识: 1.什么是射线?
2.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射线怎样画?自己画几条射线。4.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5.认识什么是直线?直线有哪些特点? 6.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4 7.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8.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几条直线。
9.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0.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自学课本内容P36页内容,认识: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同桌互相交流练习。
三、自我检测
1.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2.按要求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①经过任意一点画直线。②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3.填空
①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②一个完整的角是由一个()和两条()组成。③完成39页第1、2题。
四、自我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经验想给大家说说吗?不妨大胆的说说吧。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学习内容: 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及练习四的第3~8题。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学习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的度量角的读数。学具准备:
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说说什么叫角?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3.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4.出示角1和角2,看看那个角大。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㈠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⑴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⑵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观察量角器)
⑶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⑷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⑶探究两角器内、外刻度线的使用方法 3.实践
⑴内刻度:找到55、70、130、180的角。⑵外刻度:找到80、15、180度的角。㈡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说说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根据量角的方法进行量角练习。出事小黑板上的角进行。
四、课堂小结
五、学(教)后记
第三课时:量角的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第39、40页内容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角的量法。
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用投影仪)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投影出示:
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在学生读刻度时,要求学生搞清楚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量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想一想。
①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②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27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学(教)后记
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 教材第41—4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3.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4.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 今天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
1.认识直角的度数。直角=()度
2.认识平角。平角=()
1平角=()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28(1)按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怎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2)锐角、钝角各是怎样的一个角呢?说说看。
4.认识周角。
教师演示并指出周角=360度 5.组织练习。
“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三、学习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3.画角。
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4.组织练习。(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学(教)后记
第五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
有关角的分类和画法练习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很快的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学习重点:能准确判断角的类型,学会画角。
学习难点:能很快的用量角器或者不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角。教具学具:小黑板
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回答问题并完成各题:
⑴什么是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⑵指出下列角各是什么角?(小黑板出示。)⑶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各两个。⑷看看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⑸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试一试。
二、自我检测
1.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能说说他们都是什么角吗?
45度
165度
93度
120度
35度
158度
95度 3.小亮没有量角器,能画出一个角吗? 4.你能不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吗?试一试。45度
60度
90度
120度
135度 5.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小黑板出示)
三、自我小结
你能说说你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吗?你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 学(教)后记
第六课时
整理与复习
学习内容:
角的分类、度量、画角的练习学习目标:
1.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角的分类,按照要求迅速的画出角。2.能够利用不同的手段画出角,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
钝角()
直角()
平角()
周角()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3.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4.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
5.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
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6.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 135° 75°
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
7.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 用半圆仪 用三角板)
8.看下图,已知∠1=60°,求∠
2、∠3和∠4的度数.
9.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
180° 120° 135° 75° 105°
10.下图中∠1=90°,∠2是多少度?
二、自我小结
通过刚才这些练习题,你有什么想法,给大家说说。学(教)后记:
第七课时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 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32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 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 探究活动二: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 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 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 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 自我小结:
第四篇:初中数学导学案
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 ×年级数 学问题导学案第×章《×××》2013年×月编号×××
§××××课时数:×课时
主编:×××审核:初×数学备课组班级【学习目标】1.2.…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一、教材导读:阅读课本P×—×,回答下列问题:
1.2.3.4.…
此环节主要针对教材上的概念部分,问题设置时要求:要有引导性,要细致,要注重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可以参照《导学方案》中的问题)。
二、自主测评:
1.2.3.… 此环节为针对前一环节的概念辨析,选题要求:紧扣概念,难度要求不要太高,以填空、选择为主。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问题1:
问题2:
变式1:
归纳:
探究二:
问题1:
问题2:
变式1:
归纳: 此环节为概念综合应用,选题要求:题目具有代表性,层次要清晰,每道题要达到的训练目的要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第五篇:金太阳导学案数学
金太阳导学案数学
精品文档
金太阳导学案数学
课题:13.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姓名: 班级: 座号: : 1.知道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2.能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3.在找点、绘图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4.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阅读教材P68最后一段至P70“归纳”结束,解决下列问题: 1.教材“思考”中的西直门的坐标可以表示为 ,与东直门的坐标比较,横坐标,纵坐标.由轴对称的定义,我们可以说西直门和东直门关于 轴对称.2.试在图中找出另外一对对称点.3.在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B、C、D.观察这些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发现:点 与点 关于x轴对称, 点 和点 关于y轴对称.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即横坐标 相等 ,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即横坐标 1 / 17 精品文档
互为相反数 ,纵坐标 相等.已知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二象限,则 A.x> B.x0 D.x 阅读教材P70“思考”后面的内容至本节结束,解决下列问题: 1.要作一条线段AB关于x轴的对称线段,只要分别作出 点A、点B 关于x轴对称的点A'、B',连接A'B',线段 即为要求作的线段..要作一个?ABC关于x轴的对称三角形,只要分别作出 点A、点B、点C 关于x轴对称的点A'、B'、C',连接A'B',B'C',C'A', 即为要求作的三角形.在坐标系内作一个图形关于坐标轴的对称图形,只要先求出已知图形中的一些 关键点 的对称点的坐标.描出并 连接 这些点,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关于坐标轴 对称 的图形.如果在坐标系中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如何确定它们的对称轴? 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 坐标为.将?ABC沿y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 C'的坐标是.互动探究1:已知A,B.若A,B关于x轴对称,则a= ,b=;若A,B关于y轴对称,则a= ,b=.2 / 17 精品文档
[变式训练]已知点P与点P'.若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则a= ,b=.若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 ,b=.互动探究2:已知长方形ABCD关于y轴对称,平行于y轴的边AB长是6,点A的坐标是,请你写出B、C、D三点的坐标.互动探究3:已知?ABC,A,B,C,先将A、B、C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1、B1、C1;再将A1、B1、C1的纵坐标乘以-1,横坐标不变,得到A2、B2、C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A1B1C1,?A2B2C2,并回答以下问题: 比较?ABC,?A1B1C1,?A2B2C2的大小关系;比较?ABC,?A1B1C1,?A2B2C2的相互位置关系.互动探究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求出?ABC的面积.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写出点A1、B1、C1的坐标.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图形的作图,可以转化 关键点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作法解决.课题:13.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校本作业 姓名: 班级: 座号: 《金太阳导学案》 2011-06-209:02 3 / 17 精品文档
《金太阳导学案》融汇名师的心智结晶、骨干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分演绎了高效课堂的导学模式。学生用书分为3个单册:《预学案》、《导学案》《固学案》,教师用书三合一。核心思想 以学带教,归还学生自主权。编写理念
渗透高校课堂思想,引领学案导学模式
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馈学习达成目标
学生学习自主化、掌握技能系统化、解题能力具体化、课程安排科学化、课程评价体系化 丛书特点:
1、围绕课程目标,紧扣教材,按课时设计学案;
2、科学设计,“问题导学”;
紧密结合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出发,紧扣世代脉搏设计问题;在问题设计上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实现问题设计的层次化。
3、知识和习题设计面向全体学生 在知识设计上面向全体学生,但层次分明;在评估检测的问题设计上,有深入浅,层次多样,面向全体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4、重视学法,注重能力培养 4 / 17 精品文档
5、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设置图书结构,易于操作,方便师生学习学案与教案分离;学案与练案分离;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页码相同。金太阳导学案教改
在我校的开展情况及心得体会
尊敬的教体局各位领导、德高望重的教育界前辈、年富力强的教育同仁: 大家上午好~
2011——2012学,我校的教改工作,在金太阳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教育体育局领导的大力倡导下,韩广柱校长的鼎力支持与高度推广下,在教育第一线上的切身体会与实践中,经过两个月来的积极思考、探索,现已全面展开,我校广大师生正在经历着逐步从未知到已知,从迷惑到顿悟,从探索到实践的一个过程。也许还未取得一定的显性成绩,但是我们欣喜地发现,金太阳教育优秀的课改理念,正在逐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日常的教育教学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如饥似渴的学习,吸引着每一位老师孜孜以求的尝试着先进的教育改革。现如今,县教体局又为我兄弟学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相信我县及我校的课改之花,将会愈显丰硕,多彩多娇~ 5 / 17 精品文档
回顾走过的课改之路,我将我校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如下:
一、学习装备阶段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必然要选准教改切入口,找准道路,都必然要装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少走弯路,减少失败,取得最大的教
育成效。我校的教改之路,迎21世纪人才素质之必备,顺教育发展之趋势,乘金太阳教育之春风,步教体局搭建之虹桥,于2011年9月17日、18日,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到砀山中学大礼堂,聆听了金太阳教育专家——黄敏博士的教育专场报告,观摩学习了专家的上课模式,从理论高度和实际操作两个角度,启迪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思维的转变,切实认识到教育教改之势在必行。此次砀中之行,焕发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改热情。返校后,我校领导班子组织了全体与会教师,举行了学习心得体验交流会,我校青年教师焦素梅、贾素娟、孟莹、陈东方、庞艳等老师,都做了深入发言,并对以后的课改工作做了一定设想。后经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研究决定,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我校先从七八两个年级,作为教改对象,进行第一轮教育改革。在第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设立了各学科带头人: 语文——庞功敏、焦素梅 6 / 17 精品文档
数学——李东祥、孙海军 英语——王艳峰、孟 莹 物理——蒋爱环 政治——申建学 历史——李莲芝 地理——孙 建 生物——庞功建。
二、初步尝试阶段。
理论的积聚,思想的酝酿,学科带头人的设立,金太阳教育导学案的订购到位,都为我校的教改工作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10月8日,我校开设全体教职工会议,韩广柱校长宣布全面启动金太阳导学案教改工作,强行并制入轨,号召每一位七八年级教师,以导学案为基准,开展课改工作。10月9日,我校教导处及教研室在贾密益校长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确立当周的教改目标及工作开展计划。我校定于10月11日、12日,组织听取优秀青年教师焦素梅、王艳峰、李东祥、蒋爱环的课改观摩课,其他教师分学科参与听课与交流活动。
此次观摩课为我校的教改工作劈开了第一板斧,标志着我校的教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三、反馈与再指导阶段 7 / 17 精品文档
然而第一次的课改观摩并未能全部完成教学工作,几位上课教师都未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中间还夹杂着其他的教学处理问题,一时间教师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导学案提倡的教改模式提出了质疑。问题的症结出在哪儿呢, 韩广柱校长将这些情况全部看在了眼里,他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立刻奔赴县教体局办公室,向上级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10月15日,黄敏博士带领两位国家级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教体局宋慧云局长的陪同下,专程来到我校做课改指导。黄敏博士先是安排两位国家级优秀教师,上了两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接下来的是专家与教师的交流活动。会上,黄敏博士及两位专
家,热情洋溢的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给教师们在理论、方法上作了进一步的指导,消除了教师们横亘在心头的疑惑。最后宋慧云局长,热情的号召大家,共同致力于教改工作,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将我校及我县的教改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此番交流,真如拨云见日,拂去了教师们心头的疑云。
四、实践与结合阶段
有时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困难有多大,而在于有没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有了目标再大的困难也不在话下。10月15日的交流,专家们走了,可是坚定地目标、信心,高涨的热情却留下了。校长、教研主任、班主任、学科 8 / 17 精品文档
带头人、广大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怎样排位子,怎样建设学习小组,怎样构筑教学版块,怎样取舍教学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自学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怎样展示研讨成果,怎样进行课堂自评及互评,怎样整理学案从而对残缺知识进行修补,一下子所有问题纷纷露出水面并被逐个击破。比如就学生的位子排设问题就涌现出几种解决方案:纵向相对排列、横向相对排列、横向单排排列等;教学版块的构筑问题同样也涌现出课前预习加课内讨论与当堂达标模式、课内预习与当堂讨论及课后达标模式,五分钟预习加十五分钟研讨加十五分钟达标加自我评价模式等等„„ 目标明确了,方法明晰了,思维搞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变浓了,让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土,把课堂还给学生正在成为玄庙中学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刚开始是韩广柱校长、贾密益校长、宋怀力主任随时推门听课,后来是学科教师随机推门学习;刚开始推门听一位教师的课,而现在是一堂课观摩几位教师的课堂;刚开始看到的生硬的教学套路,现在看到的是灵活主动地学习模式;刚开始看到的是不情愿的教学情绪,现在看到的是高涨的学习热情„„
变了变了,经过一番的努力,改变的是教师们因循守旧的教学理念,改变的是学生们固化僵持的学习定势,改变的是教师们效率低下的课堂模式,改变的是学生们的持续下降 9 / 17 精品文档 的学习成绩„„仅以我个人两次月考成绩总结而言,优秀率就提高5%,及格率提高10%。相信在县教体局领导及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改工作一定会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为砀山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4课时 子集、全集、补集
1(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能利用Venn图和数轴表达集合间的关系;2(渗透辩证的观点.一、复习回顾
1(A?B ? 对任意的x?A有______,此时我们称A是B的______;如果_______,且_______,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______;如果______,且______,则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_______;空集是指____________的集合,记作_____(2(子集的性质, ? A ? A;? ??A;10 / 17 精品文档
? A?B,B?C,则A?C;??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真子集具备传递性(二、问题情境
指出下列各组的三个集合中,哪两个集合之间具有包含关系(S???2,?1,1,2?,A???1,1?,B???2,2?;S?R,A??x|x?0,x?R?,B??x|x?0,x?R?;S??x|x是地球人?,A??x|x是中国人?,B??x|x是外国人?(在中都有AS,B(观察上述A,B,S三个集合,它们的元素之间还存在什么关系, 答:A,B中的所有元素共同构成了集合S,即S中除去A中元素,即为B元素;反之亦然(请同学们举出类似的例子: 如:A,{班上男同学},B,{班上女同学},S,{全班同学}(一、建构数学: 集合B就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中的元素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可以用文氏图表示(我们称B是A对于全集S的补集(11 / 17 精品文档
补集:设A?S,由S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中A的补集,记作eSA,比如若S,{2,3,4},A,{4,3},则eSA,_(全集:如果集合S包含我们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字母U表示(A?U,则eUA?U(一个集合的补集的补集等于它本身(痧 UU??,U??U(对于不同的全集,同一集合A的补集不相同(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二、应用数学: 例1 U??1,2,3,4,5?,S=?1,2,3,4?,A??1,2?,求CUA,CSA.解:CUA=?3,4,5?, CSA=?3,4?(对于不同的全集,同一集合A的补集不相同(例U=R,A=x-1?x?3,求CUA(解:CUA=?x|x 数形结合---数轴的使用(例?不等式组??2x?1?0的解集为A,试求A和eRA,并把他们分别表示在数轴上;x?6?0??? ?设全集U=R,A={x|x>1},B={x|x+a ?11x?2?,eRA=?x|x?或x?2?,数轴略;2??? ? B={x|x+a ? B是CRA的真子集,如图所示: ?-a ? 1即a?-1(1x 12 / 17 精品文档
例设全集,,,,,,,,,,,,,,,,,,,,??,U,,求,的取值范围(解:由条件知,若,?,则,,?,即,?,,满足题意;若,??,即,,时,,U,,,?,或,?,,,,则应有 ,?,即,?, 或,,?,即,?1 与前提,,矛盾,舍去(1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是,?,或,?,(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注意空集的特殊性(设全集,,,,,,,,,且,,,2,,,,,,,?,,若,U,,,,,求,,,的值(解:?,,,,,,,,,,U,,,,?,,,,(?,,,是方程,,,,,的两根(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三、理解数学: _,b?__________1(设U?R,A??x|a?x?b?(,CUA??x|x?4 或x?3?,则a?__________ 解:a=3,b=4(13 / 17 精品文档
2(设,,,,,,a2,,,,a2,,a,,,U,,,,求a(解:?,?,U,?,?,?,a2,,得a,?,(当a,时,,,,,满足题意(当a,,时,,,,,,,?,舍去(因此a,(,点评,由集合、补集、全集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特别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所以解题时不要忘记检验,防止产生增解(3(已知,,,,,,,,,,S,,,,,,,,,,,S,,,,,,,,用列举法写出集合,(解:?,,,,,,,,,,S,,,,,,,,, ?,,,,,,,,,,,,,,,,,又,S,,,,,,, ?,,,,,,,,,,,(1(若S={2,3,4},A={4,3},则CS(2(若S={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则CS 3(若S={1,2,4,8},A=?,则CS(4(若U={1,3,a2+2a+1},A={1,3},CUA={5},则 ? 14 / 17 精品文档
5(已知A={0,2,4},CUA={-1,1},CUB={-1,0,2},则
6(设全集U={2,3,m2+2m-3},A={|m+1|,2},CUA={5},求m的值(解:m=-或m=2(7(已知全集U={1,2,3,4},A={x|x2-5x+m=0,x?U},求CUA、m(解:CUA={2,3},m=4;CUA={1,4},m=6)(8(已知全集U=R,集合A={x|0 解:CUA=?x|x?1或x?6?,CU=A=?x|1?x?6?(三月份导学案检查总结
2011年3月14日-16日,督导室对开学以来高
一、高二导学案作了全面检查。本次检查与对高
一、高二大面积听课一样,旨在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情况
检查发现导学案的编写还处于由传统教案向课改要求的导学案过渡的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已基本符合课改要求,但指导预习、组织交流探究的方法和教师点评的内容要么未涉及,要么只作了概念化的表述。尤其是课堂生成的资源,普遍未见记录。现把各备课组导学案编制的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 15 / 17 精品文档
1、教师普遍重视了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但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交流展示的点评与总结重视不够,尤其对课堂新生成的内容缺乏记录与分析。
2、新授课内容设计具体,但复习课、讲评课基本没有教案。、二次备课存在较大差异。多数老师对集体备课教案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和班级实际情况作了内容上的补充和方法上的修改完善,有的老师集体备课教案一字未动,甚至练习题都没做。
二、对导学案编写的几点建议
1、要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的模式编制导学案。
据多数备课组长反映,目前这种导学案模式规范、简明、可操作性强。各科要统一按照这种模式编制导学案,在编制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2、要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的预设
过程安排、教学方法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学效果,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进程。要围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个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设计好情境导入、交流探究、成果展示的具体方法。
3、要重视点评和课堂总结的设计
点评是教师激发学生积极性、纠正偏差、把学生认识引 16 / 17 精品文档
向深刻的重要手段。点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预设计的,估计学生可能怎样回答,有几种答案,教师针对可能出现的答案、思路、方法、错误预设出点评,事先写入教案;另一种是预设之外课堂随即生成的,教师随即引导学生讨论,或作出解答,课后补入教案。
课堂总结是引导学生归纳学习内容、总结规律方法、建立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师不要理解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4、复习课、讲评课必须有教案。、要加强二次备课
教师的教学风格、各班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新生成的问题不同,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使用完全相同的教案,教师
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形成适合个人和所教班级的个性化教案,这将是今后备课检查的重点。17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