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

时间:2019-05-13 00: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

第一篇: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

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

当我收集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想到来这里来跟妈妈们分享一下“四小儿”的坐诊地点及时间。

大多数妈妈们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都不淡定,其实很多小感冒啊啥的,娃娃自己就能痊愈。我觉得小孩子还是少吃点抗生素和西药,可以来点中医慢慢调理。毕竟中药的副作用小点。

分享上来也欢迎妈妈们补充哈,留做备用,也希望不要被用到。呵呵。

医生名称地址电话挂号费熊小儿省医院30红星路一段44号中医名医馆8691 863350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省医院名医馆省医院名医馆

14:00-19:0014:00-19:008:00-14:008:00-14:00医生名称地址电话挂号费寇小儿武侯区内碧云路1号碧云楼(红牌楼红星美凯龙双楠家居后门)6631

773230普通号60专家号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大寇医生大寇医生大寇医生大寇医生大寇医生大寇医生

8:30-12:008:30-12:0014:00-18:008:30-12:008:30-12:0014:00-18:00小寇医生小寇医生小寇医生小寇医生小寇医生小寇医生

14:00-18:008:30-12:0014:00-18:008:30-12:0014:00-18:0014:00-18:00医生名称地址电话挂号费萧量(肖小儿)成都市高新芳华街40号(紫荆电影城对面,二环路内加油站巷子进去)8591

3891正号60每天早上控制挂号70个,下午控制挂号50个,加号不超过正号的30%加号80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15:00-17:3015:00-17:3015:00-17:30医生名称地址电话挂号费萧劲松(肖小儿)上同仁路67号附2号8663

487160双楠双丰路8701

210160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同仁路双丰路同仁路双丰路同仁路同仁路

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9:00-12:0018:30-20:0018:30-20:0018:30-20:00双丰路16:00-18:00医生名称地址电话挂号费 王小儿玉林东街16号附12号50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3:00-19:0013:00-19:0013:00-19:0013:00-19:0013:00-19:0013:00-19:00

http://user.qzone.qq.com/184811744/blog/1352685636#!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2685636

第二篇:中医儿科诊疗规范。小儿紫癜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

主要症状:皮肤、黏膜出现瘀斑、瘀点,对称分布;

次要症状:常伴关节疼痛,腹痛,严重者可出现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感染等诱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皮肤瘀点,多见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反复发作;

(2)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呕血、便血;(3)可有关节疼痛,多为一过性,不留关节畸形;(4)肾脏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下降。

单纯皮肤紫癜者,称为皮肤型;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称为腹型、伴有关节症状者为关节型、伴有血尿和/或蛋白尿者为肾型、伴有皮肤紫癜以外两种以上表现者为混合型。

(二)证候诊断

1.风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呈腰部以下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血热妄行证: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紫红 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同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有发热,或伴腹痛,或伴关节疼痛,舌红,脉数有力。

3.阴虚火旺证: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伴有鼻衄、齿衄。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不摄血证: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淡。面色晄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热伤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薄荷、防风、牛蒡子、黄芩、生地、玄参、赤芍、紫草、丹参、川芎、水牛角、地肤子、徐长卿。

2.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丹参、川芎、地肤子、徐长卿、甘草。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活瘀。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黄柏、知母、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丹参、川芎、紫草、旱莲草。

4.气不摄血证 治法:益气健脾摄血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丹参、川芎、紫草等。

(5)兼证加减

A.血瘀明显:加积雪草、丹参、红花、水蛭、桃仁、泽兰等。B.兼湿热:加蒲公英、石韦、车前子、萹蓄等。C.兼湿浊:加黄连、大黄、蒲公英、附子等。

D.腹痛者加佛手、香橼皮、白芍、砂仁、木香等。E.关节肿痛者加:秦艽、忍冬藤、牛膝、桑枝等。

(二)辩证选择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

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药注射液、中成药。

1.丹参制剂:有血瘀表现者丹参制剂(复方丹参、丹参酮、香丹、丹红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

2.清开灵、穿心莲内酯或热毒宁: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适合于兼有发热症状者。

3.中成药:血瘀明显者可使用复方丹参片;胃肠道有出血者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有风热证者可选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清热宁口服液等。紫癜反复发作者可选择雷公藤多苷片。

(三)中药熏洗疗法

可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选择不同的方药。参考用方如下:

1.血热妄行和阴虚火旺型可选用: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当归、地肤子、苦参、红花。2.风热伤络型可选用:苦参、百部、赤芍、当归、荆芥、防风、地肤子、红花。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设定适宜温度和时间。

(四)儿科基础治疗

1.营养支持疗法可选用维生素、电解质等。

2.合并感染时治疗:可短期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支原体,抗病毒药物等。

(五)护理

1.一般护理:包括房间、床铺、生命体征的测量等。

2.饮食护理: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和煎炸、炙烤、油腻、硬固之品;根据患儿体质制定饮食计划。

3.情志护理:向病人介绍本病知识,减轻紧张及恐惧心理,保持心态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疗效评价

1.中医症候学评价

通过中医四诊信息动态分析,观察中医症候改变。2.疾病变化评价

临床缓解

皮肤紫癜消失,关节疼痛、腹痛消失,评价之前一周无反复。

显效

关节疼痛、腹痛消失,皮肤紫癜反复数次、出现数量较前明显减少50%以上。

有效

关节疼痛、腹痛消失,皮肤紫癜反复数次、出现数量较前减少30%~50%。无效

紫癜仍反复发作,出现次数、数量与治疗前减少小于30%或较前加重。皮肤紫癜反复数次、出现数量较前明显减少50%以上。

第三篇:儿科中医宣传材料

一、秋防小儿感冒食疗方法

夏去秋来,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小儿免疫力差,冷暖失调极易引起感冒,因此,采取对症治疗即可收效。下面介绍一些感冒食疗法:

1、绿豆30克磨碎,茶叶10克装入布袋,加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去茶袋,加适量红糖.有清热解表之功效。

2、马兰头、金银花各50克,甘草10克,加水一大碗,煎法日服3-4次。治发热胸闷、头昏乏力、小便短赤等风热感冒。

3、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一碗,煎至半碗,睡前一次服下。服时加适量红糖,专治风寒感冒。

4、葱白60克洗净切碎,加水三杯煎至两杯,趁热喝一杯,半小时后加热再喝一杯。可治恶风,发热、鼻寒等风寒感冒。

5、萝卜一个青橄榄6-7个,烧水代茶喝。专治口鼻干燥,发热流涕,咽痛口渴感冒。

6、葱白适量,切细丝,用开水泡汤,乘热熏口鼻。专治乳儿伤风鼻塞。以上各方有利无弊,不防一试。

二、小儿便秘的预防及饮食调护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现在的小孩饮食过于精细,还比较容易偏食、挑食,好吃零嘴,如今进入夏日后,患儿汗水较多,如没有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膳食纤维,平日又贪玩没有在有便意时及时排便,便秘的发生就在所难免。当然,也不能排除有小部分是病理性便秘的存在,如肠狭窄、直肠或幽门痉挛、先天性巨结肠等肠道疾病。

对于便秘的预防,中医认为:一是适量对症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二是多喝白开水,最好每天早晨给小儿喝一杯淡盐开水,不要吃太多的碳酸饮料及冰冻食品;三是养成每天定时如厕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能强忍;四是吃饭时要多哄哄孩子,切忌训斥呵责;五是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有规律些,保持适度的运动量。

家长对患儿的便秘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疗便秘,如果不是病理性便秘,辨证服用中药效果还不错,但小儿喂食中药有些困难,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婴儿,在上述方法下可加用食疗的方法尝试。可针对小儿便秘的病因搭配食疗,如食积便秘宜用山楂、鸡内金、萝卜、独脚金等;燥热便秘多吃各类蔬菜,如茄子、菠菜、丝瓜、木耳等;阴虚便秘宜吃梨、百合、荸荠等,气虚便秘宜多服些山药、莲子等;气滞便秘宜多用陈皮、萝卜等,配合饮食调整,小孩易于接受。

三、小儿秋泻后期喝点山药粥

秋冬季节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每到天气转冷时,不少学龄前儿童都会出现发热,上吐下泻的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宝宝秋泻时精神差,胃口也不好,家长经常为给宝宝准备饮食而费煞脑筋。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儿科莫珊副主任医师说,宝宝秋泻多属脾胃虚寒,不妨试试粥疗法,尤其是秋泻后期,给宝宝喝点山药粥能和胃益中,健脾固肠。

秋泻早期,宝宝往往会有发热,吃什么吐什么,拉蛋花样大便。此时,家长既不适宜给孩子禁食,也不要认为宝宝腹泻丢失去营养而盲目地给宝宝喂食牛奶、鸡蛋等高蛋白的食物。宝宝脾胃功能差,丢失水分过多,一碗稠软幼滑的白粥最适合孩子进食,不仅补充了人体必须的水分和热量,也容易吸收和消化,使受损的脾胃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由于正虚邪盛,此时不宜在粥品中添加过多食材,白粥即可,也可在粥中加点肉碎。

秋泻后期,宝宝的体温已经下降,呕吐腹泻的频率也大为减少。此时,最好给宝宝喝点山药粥。做法是先把大米30克洗净,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清水烧开,再加入淮山药细粉15克,一起煮成粥,熟后可撒点胡椒粉。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能健脾养胃,有强壮滋补的作用;胡椒粉能温中祛寒,暖胃止泻。所谓“秋粥宜人”,宝宝虽然逐渐好转,但脾胃依然未实,喝点山药粥可促使他们尽快康复。

四、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婴幼儿时期以外感和体质的阴阳偏盛偏衰为主,中药由于毒副作用少,注重整体观和辩证论治,非常适合宝宝防病治病,不少家长都愿意带孩子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众所周知,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宝宝由于寸口脉短小,就诊时经常哭闹燥动,很难安静地让中医师候脉,因而,家长难免会担心医生不能给宝宝把脉而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佛山市中医院儿科刘翠瑛主任医师说,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对于3岁以内的小儿,望食指络脉的变化比脉诊更为方便准确,医生可通过观察小儿络脉,辨别宝宝的寒热虚实,作为指导方药治疗原则的重要依据。

小儿食指络脉是指虎口至食指内侧(掌侧)桡侧的浅表静脉,也称指纹。中医认为,食指内侧的络脉,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源部位,又是由手太阴肺经分支而来,是气血较为集中的部位,因此,医生观察宝宝食指络脉变化与给病人把脉医理上可说是同出一辙。3岁以内的宝宝皮肤非常薄嫩,食指络脉易于显露,近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激素对肢体末端的血流量,以及血管对体温的反应性变化等均有明显的影响。因而,望诊小儿络脉比较方便又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中医认为,食指脉络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掌关节横纹向远端第二节横纹为风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横纹至末端为命关。医生察络脉时以左手握住患儿的食指,用右手拇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反复数次,络脉便显露出来,医生则察看“三关”,辨疾病轻重。正常的小儿食指脉络是色泽浅红、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小儿有外感表症时,可见络脉浮露;络脉沉滞,则为内伤病症。络脉颜色的深浅变化也预示着疾病的轻重:深为病重,色浅为病轻;色淡者为虚证,色滞者为实证;纹色紫红为有内热;色鲜红为外感表证;色青紫多为风证或痛证;色浅淡则为虚证。络脉的长短变化也有诊断意义:络脉显于风关,是邪气刚入络,常见于外感表症;脉络从风关透至气关,色泽较深,是邪气渐入,疾病逐渐加重;若络脉突破气关显于命关,表明病情加重,是邪入脏腑,主病危;如果络脉直达指端,就是中医常说的“透关射甲”,病情危险,预后多不良。

望小儿络脉对婴幼儿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仍需结合其他诊法作出诊断。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脉纹也逐渐缩短,超过3岁后指纹也就失去了诊断意义。

五、小儿食积多喝谷芽麦芽水

寒假期间,超市里林林总总的贺年糖果和进口零食让孩子们眼花瞭乱,电视、电脑和零嘴成了孩子们放假在家不可或缺的伙伴,另一方面,有的家长也利用假期给孩子补身,经常大鱼大肉老火靓汤侍候。中医养生专家提示,饮食不节和缺乏规律的生活最容易让小儿娇嫩的脾胃受损.,导致食欲不振,脘闷腹胀,大便溏薄,怠倦乏力等食积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家长在为孩子增加营养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调理一下脾胃。在治疗食积方面,有中药内服、推拿捏脊、针四缝、食疗等方法,在这里介绍一些家长易于掌握的调理方法。

常喝谷芽麦芽水

让孩子们常喝谷芽麦芽水作为日常饮料是个不错的办法。以谷芽、麦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谷芽、麦芽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药,有生发胃气,消食导滞的功效,且谷、麦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气味清淡宜人,没有药味,孩子们容易接受。

山药、莲子多入粥

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香软绵滑的热粥最能养胃怡人。山药能健脾补肺,莲子味甘甜,有补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作用,素有“脾果”之美誉。取山药、莲肉各10克,先行浸泡,100克梗米洗净后用油、盐腌好,上述三物以慢火熬成粥后调味食用。山药、莲子都很容易煮软,与梗米成粥后相得益彰,容易消化,特别适合胃口不佳的发育中的儿童。

吃点山楂当零食

与牛肉干、薯片和各式盐津食品相比,山楂酸甜可口,能开胃助消化,更适合作为孩子们偶尔消遣的零食。因此,适当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消油腻,化内积,敛阴开胃的功效,可增加小儿食欲,帮助消化。但山楂片制过含有较多的糖分,不能长期和过量食用。

调味佐料巧用陈皮

陈皮对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有较好的疗效,家长在烹饪时巧用陈皮不但可驱腥提味,而且能理气调中,健脾导滞,可起到很好的食疗作用。譬如,陈皮焖鸭、陈皮蒸鱼、陈皮香鸡、红烧陈皮骨等都加入了陈皮作为制作原料。

揉脐摩腹助消化

小儿不知节食,遇到喜欢的食物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吃得小肚子都撑圆了。此时,妈妈可让孩子躺下,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脐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小儿腹部,动作轻柔地作圆周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孩子消化。

家中常备保和丸

小儿脾胃虚弱,胃常有积食,因而出现厌食、胃部饱胀、口臭便臭等消化问题。春节期间,家有儿女的父母应常备一些中成药,包括保和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黄芪建中汤、归脾丸等,都是很好的脾胃调理之剂。如果肉食、油腻之品进食过多,以致脘满腹胀,大便臭秽,可服用保和丸健胃消食;若脾虚便溏,食少乏力,可服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如不思饮食,呕吐泛酸,香砂养胃丸则可温中理气和胃。小儿食积到一定程度时应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六、小儿腹痛家长应该怎么“揉”?

腹痛,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吃饱后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会说自己肚子痛。有的小朋友会用手捂着肚子或要求妈妈给他揉肚子,有的痛得蹲在地上哭喊呼叫。当家长慌忙带孩子去医院时,孩子自己过一会却好了。如此周而复始的折腾,给家长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孩子腹痛时,家长应该如何处置?

临床上只有很小部分小儿腹痛属于器质性病变,家长可发现到这部分患儿的腹壁硬,全腹疼痛,甚至孩子根本不让碰触腹部。器质性腹痛可见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虫症等急性病变,器质性腹痛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常不能自动缓解,家长不要自行处理,应尽快送医院。而大部分小儿的腹痛多是功能性的,且经常发生,家长可以简单地辩证施“揉”,迅速有效地缓解小儿腹痛。

小儿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因喂养不当导致孩子食积或受寒而发生腹胀、腹痛。当小儿发生腹痛时,家长可根据孩子的饮食史、天气变化情况以及腹痛是否喜温喜按等特点,判断孩子的腹痛是属于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积还是感受风寒导致的虚寒腹痛,然后再对证予以手法治疗:

1、食积腹痛

这类患儿常常有乳食不节,脾胃受损的病史;有的孩子比较偏食,肉类吃得多,蔬菜吃得少,使肠蠕动减慢,结肠内积粪块激惹近端肠壁肌肉,会引起强力收缩造成结肠内高压,引起腹痛。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嗳气吞酸,不思饮食,大便臭秽或秘结。

操作手法:

家长让孩子平躺,以四指或全手轻贴小儿腹部,以痛点或食积部位为圆心顺时针给孩子进行摩腹,动作要轻柔;也可重点揉按中脘、丹田、天枢、足三里。如果孩子腹痛较甚,可以施以“拿肚角”。肚角是止腹痛的要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家长可以用拇、食、中三指拿起肚角深处的皮肤,然后弹放,本法刺激较强,拿3~5次即可,止腹痛效果较好。如果患儿大便秘结不通,可采用推下七节骨手法,七节骨自第2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家长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腹向下直推,推50次左右。

2、虚寒腹痛

患儿多有进食生冷食物或感受风寒的病史,察之见有脸色恍白,四肢不温,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大便清溏或完谷不化,腹部喜温喜按。

操作手法:

以温中健脾为治则,常用推三关、补脾经的擦肾俞。所谓推三关,就是家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小儿拇指桡侧推向肘部,一般推200次左右,以小儿手臂微微发红为宜。补脾经就是将小儿

拇指微屈,家长用右手拇指从小儿拇指桡侧自指尖推向指根,推100~300次左右。擦肾俞时,家长用掌侧大鱼际附着于肾俞穴处,上下来回擦动,以热为度,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禤影妍)

七、如何让1岁多的孩子蹿个?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时期,一是婴儿期,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婴儿期是指0~2岁,这个阶段生长速度最快,也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有研究表明,儿童2岁时的身高与其成年身高的相关性为80%,因此,要让孩子“高人一等”,就别让孩子在生长的快速期掉队,否则追赶起来相当困难,要让1岁多的孩子蹿个,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保证充足睡眠。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长高。1岁的幼儿每天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睡得好。

2、注意补充营养。充足的营养是指每天要摄入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1岁多的孩子已懂得分辨滋味,家长要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吃垃圾食品。此外,还要注意为小儿补充锌、铁、钙、各种维生素、纤维素,满足骨头生长的需要。目前是秋冬季节,中医认为“冬主藏”,是一年当中脾胃吸收、消化能力最好的季节,小儿营养供应充足,可为来年春夏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储备。

3、积极防病治病。各种急慢性疾病对小儿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经常患病的孩子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矮小。因此,家长要注重孩子日常保健,小儿体格健壮,生病少,有病及时治疗,勿让疾病拖了孩子长高的后腿。

4、多运动多晒太阳。让孩子积极户外活动,充分享受温暖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冬季的太阳很柔和,每天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小时以上,如踢踢小皮球,蹦蹦高,接受阳光“激素”的爱抚,对儿童长高十分有利

八、小儿厌食的家庭推拿疗法

孩子的“厌食”,除了依靠一些药物来帮助消化开胃外,家庭中可用推拿手法来增加孩子的食欲。首先准备好推拿所需的物品,取一张小桌子和茶几,上面铺上毯子,准备一些滑石粉和痱子粉(为的是推拿时不会损伤小儿的皮肤)。让小孩排去小便,推拿一般在饭前进行,因为饭后推拿会引起小儿呕吐。每日1次,每7天为1疗程。具体方法如下:

1.让小儿仰卧,成人的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沾上滑石粉,两手指按在小儿肚脐上顺时针方向按摩100下。

2.成人用手掌心沾上滑石粉,沿着小儿的腹部,满腹顺时针方向按摩100下。

3.让小儿反过来,趴在桌上,在小儿的屁股沟顶端(此为针灸的穴位“下七节”),成人用大拇指沾上粉,往屁股下方推50下。(注意:如果是腹泻的小儿,穴位要上推,也就是往脊背的方向推,穴位叫“上七节”)这种按摩的方法效果较好,简便易行,家长可以家中进行,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随意中断。如果厌食严重的小儿,可以续推拿两个疗程。手法要适当,过轻或过重都不适宜。

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要得宝宝安,需得三分饥和寒”。这句名言出自明代医书《万密斋》,是宝宝日常保健的常识,意思是说要确保宝宝平安健康,就不能撑着和捂着孩子。后来演化为“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更加朗朗上口,广为人知,流传至今。

中医所讲的人体五脏中,宝宝天生三脏不足、两脏有余是指,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心、肝两脏有余。宝宝脾胃运化功能不好,虽然需要水谷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营养,却不能多吃,吃多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孩子的衣服应根据季节变化来增减,因为他是纯阳之体,天生就具有火力,不需要捂着。而且宝宝活动能力强,容易出汗,尤其秋天本应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一捂反而容易上火生病。而五月初的北方,会有室外热室内冷的现象,建议在户外时给孩子少穿点,回到家再加件衣。另外,别给新生儿穿或用阳气偏热的新棉衣被褥。

孩子常患的疾病主要是感冒和肠胃问题,但是很多是由于吃的过多,积有内热,再受点风寒,就生病了。

孩子处于一种稍稍的欠缺状态,他身体的机能就会呈现一种向上状态,生机勃勃,反之,身体的机能就会倦怠。

反省过后决定这样做吃饭一日三餐之后尽量少吃零食,她不想吃了不再勉强。穿衣的时候比大人少一件,摸着小手温温稍微有点凉就正好了。

十、

第四篇:中医儿科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 案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学期 授课教学周 授课章节

第七章 第二节 授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和

要 求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情况与研究进展,临床诊断。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掌握肾病综合征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本证、标证的辨证治疗。

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教学难点

难点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中医辨证重点讲解。

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讲述概述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第二节课讲述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西医现代治疗进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提要

补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以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以讲授为主,病因病机部分结合教学挂图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

提供部分病例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其余部分采用自拍临床病例录像结合讲解。

课外学习指导或课外作业 布置思考题。

布置课外作用题。

检测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通过课前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通过批改作业和临床病例讨论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 案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学期 授课教学周 授课章节

第七章 第二节 授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和

要 求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情况与研究进展,临床诊断。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掌握肾病综合征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本证、标证的辨证治疗。

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教学难点

难点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中医辨证重点讲解。

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讲述概述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第二节课讲述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西医现代治疗进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提要

补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以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以讲授为主,病因病机部分结合教学挂图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

提供部分病例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其余部分采用自拍临床病例录像结合讲解。

课外学习指导或课外作业 布置思考题。

布置课外作用题。

检测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通过课前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通过批改作业和临床病例讨论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 概述 ]

一、定义:本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主要特征。

二、发病情况: 年龄: 2 ~ 8 岁小儿多见,预后:部分患儿因多次复发,病程迁延。

三、范畴:小儿肾病属中医学水肿范畴,且多属阴水。[ 病因病机 ] 病因:小儿禀赋不足

久病体虚 肺脾肾三脏亏虚

外邪入里

二、病机:

1.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病本在肾与脾,其标在肺。

2.促进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与肺脾肾脏虚弱之间互为因果。

[ 临床诊断 ]

诊断要点 本病分为单纯型肾病和肾炎型肾病。

(1)单纯型肾病:①全身水肿。②大量蛋白尿。③低蛋白血症。④高脂血症。

(2)肾炎型肾病:除单纯型肾病四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中之一项或多项。①明显血尿②高血压持续或反复出现。并排除激素所致者。③持续性氮质血症,并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者。④血总补体量(CH50)或血 C3 反复降低。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与急性肾炎相鉴别。[ 辨证论治 ] 1 .辨证要点 肾病的辨证首先要区别本证与标证,权衡孰轻孰重。.治疗原则 扶正培本,配合宣肺、利水、清热、化瘀、化湿、降浊等祛邪治其标。3 .证治分类

(1)本证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②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

③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加减

④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2)标证

①外感风邪

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麻黄汤加减

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银翘散加减

水湿------采用补气健脾、逐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合已椒苈黄丸,配合西药利尿剂

湿热------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

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甘露消毒丹加减

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八正散加减

④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

⑤湿浊------利湿降浊------温胆汤加减 [ 其他疗法 ] 1.雷公藤治疗 2.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

①利尿②降压③抗感染

(2)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目前,多选用泼尼松(强的松)中、长程疗法

介绍肾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回顾肾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的辨证论治。介绍中西医治疗本病的新进展。

介绍雷公藤和激素的临床应用。

说明:教学备课笔记附教案之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 案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学期 授课教学周 授课章节

第七章 第一节 授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和

要 求 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发病情况,临床诊断。

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

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证与变证的辨证治疗。

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教学难点

难点在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常证与变证、中医辨证重点讲解。

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讲述概述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第二节课讲述诊断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西医现代治疗进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提要

补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以讲授为主,病因病机部分结合教学挂图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

其余部分借助于多媒体,结合CAI课件进行讲解。

课外学习指导或课外作业 布置思考题。

布置课外作用题。

检测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通过课前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通过批改作业和临床病例讨论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

[ 概述 ]

一、定义:

急性肾炎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多发生于 3 ~ 12 岁儿童。2.病情轻重:轻者临床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并发症。3.预后:预后大多良好。[ 病因病机 ] 病因 1 .感受风邪 2 .疮毒内侵

病机:

风水相搏

2.湿热内浸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为肿。

变证:①湿热邪毒,内陷心肝②水湿潴留,上凌心肺③三焦壅塞,水毒内闭 [ 临床诊断 ] 诊断要点

(1)前驱感染病史(2)急性起病,急性期一般为 2 ~ 4 周(3)浮肿及尿量减少(4)血尿(5)高血压(6)并发症①高血压脑病②严重循环充血③急性肾功能衰竭(7)实验室检查:尿检、血清总补体及 C3、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抗体等。[ 辨证论治 ] 1 .辨证要点 急性期为正盛邪实阶段,恢复期多有湿热留恋,并有阴虚及气虚之不同。2 .治疗原则 急性期以祛邪;恢复期则以扶正兼祛邪为要 3 .证治分类

(1)急性期

常证

①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

②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变证

③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④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

⑤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

(2)恢复期

①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②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 其他疗法 ] 西医治疗

(1)常规治疗 ①抗感染②对症处理

(2)并发症治疗①高血压脑病②急性循环充血③急性肾功能衰竭 [ 预防与调护 ] 1 .预防 防止感染 .调护 急性期注意休息和水盐摄入,注意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小便量等。

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讲解小儿急生肾炎的发病情况、病因病机、临床诊断等。

讲解小儿急性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以及现代医学对小儿急性肾炎并发症的的急救处理。通过临床病例讨论了解学性对该病的掌握情况。

说明:教学备课笔记附教案之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 案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学期 授课教学周 授课章节

第七章 第四节 授课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和

要 求 了解遗尿的概念。

熟悉遗尿的病因病机。

掌握遗尿的辨证治疗。

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遗尿发生的年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教学难点

难点在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重点讲解。

时间分配

前半节课讲述概述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后半节课讲述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与中医现代治疗进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提要

补充中医药近年来的治疗概况。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以讲授为主,病因病机部分结合教学挂图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

提供部分病例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其余部分采用多媒体结合讲解。

课外学习指导或课外作业

布置思考题。

布置课外作用题。

检测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通过课前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通过批改作业和临床病例讨论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 概述 ]

一、定义:遗尿又称尿床,是指 3 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二、发病情况: 1.年龄:多见于 10 岁以下的儿童。、2.预后:大多良好,但与先天缺陷有关的病情难愈。[ 病因病机 ] 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最多见。1 .肾气不足 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 2 .肺脾气虚 若肺脾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所谓“上虚不能制下” .心肾失交 水火不济,夜梦纷纭,梦中尿床,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4 .肝经郁热 肝经郁热,疏泄失司而致遗尿 [ 临床诊断 ] 1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在 3 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

(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 1 ~ 2 次以上者。

(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4)部分病儿腰骶部 X 线摄片显示隐性脊柱裂。2 .鉴别诊断 热淋 [ 辨证论治 ] 辨证要点 本病重在辨其虚实寒热,虚寒者多,实热者少 2 .治疗原则 以温补下元、固涩膀胱为主要治疗法则 3 .证治分类

(1)肺脾气虚----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2)肾气不足---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加减

(3)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脬------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 [ 其他疗法 ] 1 .中药成药 2 .针灸疗法

(1)体针(2)耳针 [ 预防与调护 ] 1 .预防 幼儿每晚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的排尿习惯 2 .调护 晚饭后限制饮水量,切忌打骂

介绍遗尿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

回顾遗尿的临床特征和中医的辨证论治。

介绍中医药治疗遗尿的临床报道。

说明:教学备课笔记附教案之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 案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授课学期 授课教学周 授课章节

第七章 第五节 授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和

要 求 了解五迟、五软的概念,与西医学病名的关系。

熟悉五迟、五软的诊断要点,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掌握五迟、五软的辨证论治。

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五迟、五软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辨证论治。

教学难点

难点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证重点讲解。

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讲述概述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第二节课讲述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西医现代治疗进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提要

补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以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使用教具图表、幻灯、录像等教学设备)

以讲授为主,病因病机部分结合教学挂图讲授,以帮助学生理解。

提供部分病例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其余部分采用 Powerpint 等多媒体教学结合讲解。

课外学习指导或课外作业

布置思考题。

布置课外作用题。

检测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通过课前提问回顾已学习内容。

通过批改作业和临床病例讨论检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情况。

[ 概述 ]

一、定义: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五迟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指头顶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五迟、五软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

二、发病情况: 1.起因: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引起。

2.预后: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由后天调护失当引起者,常可康复;若证候复杂,病程较长,属先天禀赋不足引起者,往往成为痼疾,预后不良。

三、范畴:五迟、五软包括西医学之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智能低下等病症。

[病因病机] 病因:

先天因素

后天因素

病机:

1.正虚是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

2.邪实为痰瘀阻滞心经脑络,心脑神明失主所致。[ 临床诊断 ] 1 . 五迟、五软的诊断(1)相应病史(2)临床表现 2 .鉴别诊断:(1)智力低下(2)脑性瘫痪(3)脑白质营养不良(4)婴儿型脊

髓性肌萎缩症 [ 辨证论治] 1 .辨证要点

(1)辨脏腑(2)辨病因(3)辨轻重

.治疗原则 以补为其治疗大法,本病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配合针灸、推拿、教育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措施。3 .证治分类

(1)肝肾亏损----补肾填髓,养肝强筋----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加减

(3)痰瘀阻滞----涤痰开窍,活血通络----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加减。[ 其他疗法] 1 .中药成药 2 .推拿疗法 3 .针灸疗法

(1)针法(2)灸法(3)耳针 4 .功能训练

介绍五迟、五软的概念及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疾病。讲述五迟、五软的发病机理与中医辨证论治。

介绍五迟、五软的综合疗法

说明:教学备课笔记附教案之后

第五篇:儿科 小儿厌食病(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厌食病(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医儿科病证厌食诊断疗效标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

(1)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2)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3)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4)除外其他外感、内伤等慢性疾病。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的厌食症诊断依据。

(1)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较长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食欲降低,食量减少大于或等于正常的1/2。

(2)伴有腹胀或腹痛,恶心,呕吐,口臭,大便稀或秘结,味酸臭;(3)应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合并严重佝偻病、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疾;排除精神因素及药物性因素的影响。

(二)证候诊断

1.脾虚食积证:食少,纳呆,懒言,面色萎黄,大便不实,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现于风关,脉缓无力。

2.脾胃不和证:食欲不振,甚则厌恶进食,常伴有嗳气泛恶,脘腹饱胀,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指纹淡红,现于风关,脉濡缓或滑数。

3.脾胃阴虚证:食少、纳呆,口舌干燥,喜冷饮。面色黄无光泽,皮肤干燥,便秘或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指纹淡紫,现于风关,脉细数。

4.脾虚肝旺证:厌食或拒食,性燥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便溏溲少。舌光苔净,指纹淡紫,现于风关,脉细弦。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食积证 治法:健脾消食。

推荐方药:异功散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佩兰、砂仁、神曲、鸡内金等。

经验方加减:佛手、山楂、麦芽、苍术、石菖蒲、白术、九香虫、党参等。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等。2.脾胃不和证 治法:运脾开胃。

推荐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陈皮、枳壳、藿香、神曲、炒麦芽、焦山楂等。

中成药:小儿胃宝丸、小儿香橘丸、小儿消食片等。3.脾胃阴虚证 治法:滋脾养胃。

推荐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石斛、乌梅、白芍、甘草、焦山楂、炒麦芽等。

经验方加减:苍术、乌梅、鸡内金、茯苓、槟榔、甘草、沙参、麦冬、石斛等。

中成药:小儿健胃糖浆、益胃散等。4.脾虚肝旺证 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柴胡、白芍、甘草、薄荷、白术、焦山楂、炒麦芽等。

中成药:逍遥丸、健儿乐颗粒、小儿康颗粒冲剂等。

(二)外治法 1.药物敷脐法

(1)三术进食膏:苍术、白术、莪术各等分研末,取1克,用料酒调成糊状,置于3cm×3cm方形胶贴上,敷于脐上,每日1贴,贴2~3小时后揭掉。适用于各种证型。

(2)健脾开胃外敷散:青皮、枳壳、神曲、胡黄连、五谷虫、三棱、莪术等,每晚敷于患儿脐部,夜敷晨起揭掉。

2.穴位贴敷疗法

清降膏:吴茱萸、山栀子等分研末,取1克,用料酒调成糊状,置于3×3cm方形胶贴上,外敷涌泉穴,1日1次,5天一个疗程。每次贴敷2~4小时。适用于脾胃不和证。

3.推拿疗法 脾虚食积证:推脾经5分钟,运内八卦3分钟,推大肠3分钟,推三关6分钟,退六腑2分钟,按揉足三里6分钟,逆时针摩腹3分钟,捏脊10遍。每日一次。

脾胃不和证:推脾经3分钟,清胃经3分钟,运内八卦5分钟,推三关3分钟,退六腑2分钟,按揉天枢3分钟,按揉足三里5分钟,顺时针摩腹5分钟,捏脊10遍。每日一次。

脾胃阴虚证:推脾经3分钟,清胃经5分钟,揉板门3分钟,按揉足三里5分钟,按揉涌泉3分钟,捏脊10遍。每日一次。

4.捏脊疗法 适用于各种证候。

操作方法:患儿俯卧,在施术部位均匀地撒少许按摩粉;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至大椎穴止,如此反复6遍,捏到第3遍后,每捏3次,将皮肤提起1次。

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禁忌症:发热,皮肤有感染破损、皮疹、皮下出血者。注意:操作用力要均匀适度,勿伤患儿皮肤。5.针灸疗法

取脾俞、胃俞、中院、章门、足三里穴,中等刺激,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以运脾醒胃,每日1次。乳食停滞者,加天枢、上脘以消食导滞;痰湿中阻者,加丰隆以化痰燥湿;胃阴不足者,加太溪、公孙以养胃阴。

6.针刺四缝穴疗法

取穴:左右手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操作方法:令患儿伸手,仰掌,双手共取穴1个,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深0.5mm,刺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粘液,或者少许血液即可,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拭干,按压片刻即可。1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

7.耳针疗法

取脾、胃、肝、小肠、心等穴,耳针刺或将胶布粘王不留行籽按压在穴位上,隔日治疗1次,双耳轮换,10日为1疗程,嘱每日按压3-5次,每次3-4分钟,以稍感疼痛为度。

8.隔药艾灸

方法:大黄、半夏、蜀椒、麦芽、炒白术、连翘、枳实等份研细粉,贮磁罐存放,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泥状,涂在单层纱布上制成厚0.3~0.4厘米,面积为3~4平方厘米范围的圆形泥饼,敷盖于神阙穴上,另用陈艾绒根据年龄大小,做成黄豆至蚕豆大小艾炷,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婴幼儿治疗时,术者可提起纱布,用手触试温度,以免烫伤,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9.刮痧疗法

循经刮拭背部以督脉及膀胱经为主,循经刮拭前胸任脉,刮拭三关、六腑、天河水等穴,每周一次。适用于脾胃不和证。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医生手法轻柔无痛,皮肤破溃者不宜刮痧。10.脉冲离子导入经皮给药治疗

方法:将配套药贴固定在两个电极板上,然后分别贴敷于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调整所需参数,治疗10~20分钟后取下电极板(根据年龄大小和病情轻重确定时间),药贴在穴位上保留10分钟取下,每日一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

(三)健康指导

1.饮食调护: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环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不强迫进食,饭前勿食糖果饮料,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节甘进蔬”,指导饮食调护对于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遵照“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诱导开胃,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求供给食物。

2.情志调摄:加强精神调护,保持良好情绪,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3.向家长宣教,指出本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易感等危害,防治、早治本病,坚持治疗,避免变证发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评价标准拟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伴随症状、休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食欲明显增强,食量有所增加。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3/4,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为:综合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疗效评定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计分记录,重点评价食欲、食量的变化。总分值=主症计分+次症计分。舌脉(指纹)具体描述,不计分。

下载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四小儿”中医儿科-信息分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目 录 中医儿科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2 肺炎喘咳„„„„„„„„„„„„„„„„„„„„„„„„„„„„„4......

    中医小儿推拿工作 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中医小儿推拿总结 为进一步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推进中医小儿推拿工作,根据晋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中医儿科诊疗规范(最终五篇)

    第三章 中医儿科诊疗常规 第一节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

    中医儿科实习实施计划

    中医儿科实习指导 目的要求: 通过儿科四周的实习,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病人,增加感性认识;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了解熟习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并熟习儿科常见......

    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优秀范文5篇)

    小儿脑瘫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五迟、五软、五硬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 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

    中医针灸推拿小儿推拿创业培训要点

    中医针灸推拿小儿推拿创业培训要点学中医推拿致富技术用一个月的工资学一辈子都源源不断赚钱的技术 1、用一个月的工资学一辈子都源源不断赚钱的技术; 2、中医推拿小儿推拿走......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精选五篇)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 总结 一、咳嗽 1.外感 1)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2.内伤 1)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 2)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二、肺......

    中医儿科专业职称晋升有关问题浅析

    中医儿科专业职称晋升有关问题浅析 中医儿科专业职称晋升有关问题浅析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每年一度的职称晋升对我们每一位从事医疗工作者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大事,亦是对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