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533《殷虚卜辞综述》引卜辞来源研究
《殷虚卜辞综述》引卜辞来源研究(待续)
(首发)
赵成杰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中文系
前 言
上《甲金文研究》课时,老师提到陈先生的《殷虚卜辞综述》,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本书所引卜辞的号码都是旧著录号,虽然有社科院的《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但是查找起来极为不便。如能有本《殷虚卜辞综述》中的旧号和《甲骨文合集》中的新号对照表,那对阅读《殷虚卜辞综述》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些原因,我利用课余时间做了这项工作,本文包括《殷虚卜辞综述与甲骨文合集号码对照表》和《殷虚卜辞综述与甲骨文合集对照释文》,对于找不到来源的释文,参考了吉林大学出的《殷虚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和《殷虚甲骨刻辞类纂》,针对不同的释文又做了校勘记。在写作过程中又参考了李学勤先生和裘锡圭先生关于《殷虚卜辞综述》评论的文章。
现在这项工作还在继续,先把前几章拿出来,希望对阅读《殷虚卜辞综述》有些帮助,另外也希望老师们提些意见和建议,使得这个工作做的更好。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9年10月28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9年10月30日
第二篇:关于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的读书报告
关于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的读书报告
此次读书报告是围绕着王国维先生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进行的。因为平时关注的大多是王国维在词学方面的东西,对于这篇史学性很强的文章很是陌生,好在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才勉强读懂这篇文章大致内容。
一、王国维先生生平简介
1877年(光绪三年),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镇双仁巷。初名国桢,后改名国维,字静安,号礼堂、观堂、永观,又曾自署词山。虽然王家家道中落,但王家子孙依旧不忘读书怡情。生于旧时代的王国维是个天才,好学不倦,十六岁考上秀才,二十一岁在上海报社当校对,以一首《读史诗》得到学者罗振玉的赏识。不久他在亦师亦友的罗振玉资助下赴日留学,读的是东京物理学校。因病归国后的他爱上哲学,更着迷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但跟所有想从哲学寻找人生出口的人一样,苦读之下,不但没有了解人生,反而陷入更繁琐的苦闷中。于是他就转往文学研究投注心力,开始了“独学”阶段,写出《红楼梦研究》、《人间词话》等作品。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时,在学术上又转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并取得重大成就。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1927年六月初,他突然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身上带着一封给第三个儿子的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对于王国维的自杀,国内外的文史研究者莫不为之痛,并感到不解。关于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殉清。其实那时清亡已久,王国维对政治并无兴趣,大可不必赔上一条命;也有人说,是因为他与恩师罗振玉三十年交情破裂:他的长子王潜明娶了罗振玉的女儿,长子病故,罗振玉将女儿带回,又因早年债务纠纷有了嫌隙;也有人说当时的报纸戏拟了一份北伐军阀进北京后要逮捕的名单,王国维名列其中,时代的纷纷扰扰使他滋生恐惧;也有人说是为传统文化的崩落深感痛苦而殉难的。不管怎么说,人们认为王国维的死是不值得。但是逝者已去,我们也唯有哀悼和追忆。
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写作的原因
王国维在1926年发表的《古史新证·总论》中阐述了去探究古史的深层原因,他说:“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这种纠缠不清的情形自然在商代的帝王世系、尤其是先公先王的记载中存在。孔子虽“信而好古”,但对于“夏殷之礼”却语焉不详,他说:“君子于其不知,盖阕如也。”孟子于古事之可存疑者,则曰“于传有之。”于不足信者,曰“好事者为之。”所以孟子也未能具体考订出殷先公先王的世系。后来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则对商代帝王世系有着完整的记录,但也对商汤之前的许多先公先王的记载简略,所以商代先公及其事迹仍处于传说与史实之间,其可靠性无法进一步证明。及至以后,由于《尚书》于今古文外,在汉有张霸之的《百两篇》,在魏晋有伪孔安国之书,以及汲冢发掘出的《竹书纪年》,尤其是《竹书纪年》,自夏以来皆有年数;于是稍后的皇甫谧据以上材料作出了《帝王世纪》,为上古的五帝三王尽加年数,后代的人们即据此《帝王世纪》以补司马迁《史记》之不足。但到了清代的“考据派”那里,终于又考证出孔安国本《尚书》是伪造的,《竹书纪年》也不可尽信,于是才明白以《帝王世纪》补《史记》之不足是信古之过造成的。到了近代,这种传说与史实不辨的情况更是引发了“疑古之弊”。王国维认为这种状况是“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而甲骨文的发现使他得到了弄清历史真实的一个极佳契机,为此他才决定以地下之新材料来证纸上之材料。
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的基本内容
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主要运用的是其提出来的“二重证据法”,根据之前历代的有关记载及出土的甲骨文对殷商的先公先王作了考证。夋
根据《殷虚书契前编》和《殷虚书契后编》,可知卜辞中有“夋”字,虽然有两种形状,但两者类似,且都具人首手足之形。而《说文·戈部》中也有类似此形状的字。毛公鼎、《博古图》、《薛氏款识》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字体。因此,王国维认为夔、羞、柔三字,古音同部,故互相通借,此称高祖夔。又根据《后编》中惟王亥称高祖王亥,大乙成高祖乙,推测出夔必为殷先祖之最显赫者。以声类求之,盖即帝喾也。况且帝喾之名在《逸书·书序》也曾出现过,《史记》中的“诰”与《封禅书》《管子》中的“俈”都和夔字声相近,其或作夋者,则又夔字之讹也。《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又曰“帝喾名夋”。至此,证出殷人“帝喾”即“夋”,为殷商之先祖也。
2相土
《书契前编》中曾记载殷墟卜辞中有“土”字,后《铁云藏龟》《前编》中也出现了“土”字。王国维认为“土”即相土,因为《史记》中记载过“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里面有“相土”一词。《诗·商颂》、《春秋左氏传》、《世本·帝系》篇皆作“土”,而《周礼·校人注》则作“士”,《荀子·解蔽》篇曰“乘杜作乘马”,《吕览·勿躬》篇曰“乘雅作驾”,雅又作“持”,而“持”与“杜”声相近。杨倞注《荀子》曰“以其作乘马,故谓之乘杜”,因此王国维推测出相土或单名土,又假用杜也。
3季
据《前编》记载卜辞中人名又有季。王国维引用了《楚辞·天问》说明卜辞之季亦当是王亥之父冥矣。
4王亥
《殷虚书契前编》曾有两处记载到“王亥”,《后编》中又有七次出现了“王亥”一词,且多出现在祭祀中。王国维观其祭日用辛亥,其牲用五牛、三十牛、四十牛,乃至三百牛,乃祭礼之最隆者,推测其为商之先王先公之一。后来经过考证,得出《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中之“振”字,《索隐》中之“核”字,《汉书·古今人表》中之“垓”字,皆应当是“亥”字;《竹书纪年》、《山海经》记叙王亥事迹时虽或写成“殷侯子亥”或“殷王子亥”,但都是正确地记成“亥”的。由此不仅证明了王亥之名,也从侧面反映出《史记》中也存在一定的错误,要加以辨别判断。
5王恒
《铁云藏龟》中曾记载卜辞中出现过人名“王恒”。王国维先引用了《说文解字》证明古字“亘”即应是“恒”字。由于王恒之为殷先祖惟见于《楚辞·天问》,王国维就详细考订了《天问》中的“有扈”该为“有易”,而古“狄”“易”二字同音,可以互相通假。又考证了“狄”或“易”的古部落所在地,从而最终得出卜辞之王恒与王亥同以王称,时代自当相接。在文中,王国维欣喜地说道“《天问》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说者,而今由卜辞通之,此治史学与文学者所当同声称快者也。”
6上甲
《国语·鲁语》中有上甲微事,而卜辞中不见上甲微;东晋郭璞的《大荒东经》注引《竹书》作主甲微,而卜辞也不见主甲微。但卜辞有乙、丙、丁三字在[或]中的,由此王国维悟出了卜辞中凡数十见之“田”或(亩)即应是上甲的字体。接着他又利用了古文字知识、历史事实、商代典章制度、祭祀习俗,详细论证出“田”或(亩)即上甲微。报丁 报丙 报乙
上甲至汤,《史记·殷本纪》、《三代世表》、《汉书·古今人表》有报丁、报丙、报乙、主壬、主葵五世,盖皆出于《世本》的记载。而卜辞中有近似于“乙、丙、丁”的字体,因此罗参事认为报乙、报丙、报丁即“乙、丙、丁”,但没有证据。而王国维则从卜辞中考证出了这种说法的正确性。
8主壬 主葵
卜辞中屡见示壬、示葵,罗参事谓即《史记》之主壬、主葵,其说至确,而证之至难。王国维根据前面考证古字“甲”为上甲的经验发现殷祭先公时上甲以降均谓之“示”,则主壬、主葵宜称示壬、示葵。
9大乙
《世本》、《荀子》“汤”名“天乙”,而《史记》继承了这一说法。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王国维认为“天”、“大”二字古形近,故互讹也。10 唐
《铁云藏龟》中记载卜辞屡见唐字,亦人名。有一条卜辞唐、大丁、大甲三人相连,而下文不具,三词在一骨上,自系一时所卜。王国维根据此种情形认为唐与大丁、大甲连文,而又居其首,疑即汤也。后又通过《说文·口部》、《太平预览》、《博古图》证明了他的推测。
11羊甲
卜辞中有羊甲,无阳甲。而王国维根据卜辞的发现,提出羊甲在南庚之次,则羊甲即阳甲也。
12祖某 父某 兄某
有商一代二十九帝,未见卜辞者有八帝,卜辞出于殷墟,是自盘庚到帝乙时所刻辞,自当无八帝最后之帝乙、帝辛之名,这就说明二十七帝中实有六帝。而卜辞中有些记载,名号与祀之之礼皆与先王同却史无其人;所见父甲、兄乙等人名颇众,求之迁殷以后诸帝之父兄或无其人。王国维根据这种疑点详细论证了《世本》、《史记》中有商一代帝系,与出土的殷墟记载作了对比,得出卜辞中所未见之诸帝,或名亡而实存,至于卜辞所有而史所无者,与夫父某、兄某等之史无其人以当之,皆诸帝兄弟之未立而疽者,或诸帝之异名也的结论。
四、论文的学术贡献及方法论意义
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重新考证了商代先公先王的名号和世系,从而大体上建立了殷商史的体系,具有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双重意义。但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方法论的创新和推广。
近代学术研究多采用归纳、演绎等方法,所采用的材料基本是文献记载,立论依据全在书面材料上。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问世以后,情况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所谓“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的材料与纸上的材料相比较以考证古史的真象。这种考证方法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又运用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提出之后,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虽然在甲骨文字研究上,有些人早于王国维,但将甲骨文研究引入史学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则是王国维。王国维在史学研究中,注重将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文献材料互相参证,成功地廓清了古史迷雾,重建了中国古史系统,进而证实了中国史籍记载之可信。
五、简单的结语
纵观王国维的一生,他总是处于矛盾和悲观之中。他是一个顽固的前清遗民,有着不可理喻的愚忠心态,最终自沉昆明湖。同时,他又是中国近代声震东瀛和欧洲的学术大家,在学术史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他在史学、经学、小学、甲骨学、金石学、历史地理和诗词创作等方面皆有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郭沫若曾赞颂说:“王国维遗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的产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陈寅恪也曾评价其“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虽然对于《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还不是特别理解,只能从大体上进行把握。但王国维在文中那严谨的辩证,清晰的逻辑还是能够感受到。也许王国维进行的考证不一定全部正确,但是那种求实、认真的钻研精神值得吾辈敬仰和学习。
第三篇:殷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治所在平舆(今属河南省),相当于今天河南省上蔡县至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陈郡: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隋唐为陈州淮阳郡。百家姓
历史来源
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殷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殷姓约占全国汉族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殷」源出
殷姓来源有三:
1、出自子姓,为契之后。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盘庚自奄(故城在今山东曲阜)迁到殷(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故称殷商。周武王灭纣,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子孙不得封者,以故国名为氏,称殷姓。
2、以居地所临之水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所载,河南禹州有殷水,居者以水为氏。
3、出自他族改姓。
得姓始祖
殷契。乃帝喾之子,商部族传说中的始祖。契为其母简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赐为子姓。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其裔孙成汤建立商王朝。其间曾五次迁都,十传至盘庚时,又由奄迁到殷(在今河南省安阳市一带),故名殷商,契又被后人称为殷契。商下传至纣时被周所灭。后周武王封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汤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后裔大多没有封赏,便以原国名为氏,称殷姓,他们尊殷契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殷姓活动比较广泛,战国时期的河南的魏国、冀鲁地区的卫国、陕川一带的秦国都有殷人的足迹,但是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活动地。到秦朝末,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内野王,即今河南的沁阳市。秦汉时期浙江的会稽地区已经有殷姓。西汉初期,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西华一带,形成著名的殷氏汝南望族。三国两晋时,殷姓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过长江全面进入江南地区。到唐宋时期,殷姓在江苏形成了大族。明朝时殷姓已散播到全国各地。明朝时期,殷姓约有12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三十位。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约占殷姓总人口的36%。全国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江西、浙江,这四省大约占殷姓总人口的69%。宋、元、明600余年,殷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以江苏为中心的殷姓聚集中心已经形成。
当代殷姓的人口已近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殷姓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这两省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河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0%。殷姓的第一大省为云南,大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31%。全国形成了以西南云南、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殷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大部、川黔南部、广西西部、陕鄂渝交汇地区、苏皖大部、上海、鄂皖赣交汇地区、甘夏大部、甘肃西部,殷姓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约为0.21%,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8%的殷姓人群。在山东大部、皖苏北部、鄂赣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东南、重庆南部、广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东南、陕宁南部、辽吉大部、黑龙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4%一0.2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殷姓人群。
堂号
殷姓的主要堂号有:卧治堂、勤俭堂、畜艾堂、栖老堂等。
家族名人
殷树柏:浙江省嘉兴人,清代画家。擅长画卉,法宗陈淳、恽寿平,下笔恬静,清丽有韵味,尤善小幅,晚年喜写蔬果,书宗柳公权,用笔挺拔。传世作品有《冷竹寒泉图》、《鸡鸣图》、《三秋图》。
殷夫:烈士(1910-193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革命英烈之一.遗世作品编有《殷夫选集》、《殷夫诗文选集》等。写出了《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前进吧,中国!》等红色鼓动诗,翻译了匈牙利民主革命诗人裴多菲的传略及诗集。
第四篇:党政领导干部来源问题研究参考材料
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结构性缺陷探析
王卓
2012-7-16 10:56:40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内容提要】 干部队伍结构关系执政基础和政府稳固,体现执政党的先进性。以实证方法从干部的来源、年龄、知识、职位和数量等五个方面分析干部队伍结构的突出问题,从布局和机制上提出五方面对策建议:高度重视从基层一线发现和选拔领导干部;科学把握干部年轻化的内涵;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才的从政机会;切实做好干部的交流工作;加大干部资源开发的力度。
【关 键 词】干部 队伍结构 精英政治平民参与
为什么不少基层干部感到一些政策不切合实际情况?为什么“彼得效应”、“天花板”现象和“官场年龄焦虑症”在干部中普遍存在?为什么乡镇公务员严重不足?为什么一些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为什么不少领导班子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和谐甚至矛盾?究其实质,这些问题都与干部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相关。当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作为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任何事物、任何组织都有一定的结构。所谓结构,即“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①。结即结合,构即构造,干部队伍的结构指干部的来源、年龄、性别、民族、党派、职位设置、管理跨度、任职年限、知识背景、经验积累等各组成部分与要素的结合、构造、搭配和排列。
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的功能,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其功能与作用也必然随之变化。干部队伍需要完善的结构来支撑,结构规定了组织中的角色关系,也规定了干部职能的发挥。优良的干部队伍结构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班子活力,激发干部创业热情,可以使国家管理有序而不乱,可以支撑政府大厦稳固而不垮。干部队伍的结构性缺陷会导致组织内耗、降低班子活力、影响干部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
按照唯物辩证法观点,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如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在战争中,同等数量和同样素质的军队,由于战略和组织的不同,会引起战役结果的质的不同。在企业中,同等人数同样素质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也会引起生产结果的差异。因此,善于从量的结构或结构的量去考察事物如何由量变引起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优化干部队伍的结构不仅关系到干部队伍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建设,而且关系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当组织的战略和目标发生变化时,组织的结构和队伍的结构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的战略和目标而进行调整。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主要就是从解决当时的干部队伍结构性问题提出来的。进入21世纪,面对市场经济复杂格局、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态势,干部队伍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并已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政权的建设,解决好干部队伍的结构性缺陷问题已成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目前干部队伍结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问卷显示,目前县级主要领导干部②的人口学特征是五多五少:一是男性多,女性少,男女性别比约为20∶1,其中女性县委书记占比仅为3.4%;二是中年多,青年少,县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6.1岁,46岁以上的占60.8%,40岁以下的占4.7%;三是汉族多,少数民族少,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20%;四是文科多,理工农科少,本科以上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中,文科专业背景的占78.3%;五是异地任职多,本地干部少,异地任职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占比94.8%。
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干部队伍结构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来源背景上,年轻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较少。领导干部总是在一定环境中“造就”而成的。实践证明,地域特色、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工作经历、知识结构等背景不同,领导干部的风格、作风、行为会有较大的差异,其价值判断也会有所不同,进而会在利己与利他、物质与精神、短期与长期等维度上具有不同的倾向,甚至做出不同的决策。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干部队伍(包括县乡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的公社干部乃至县级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并且是从生产队长做起,自下而上一级一级地提拔起来的,大多数的干部熟悉农村、熟悉农业、熟悉农民、熟悉基层。“往前推十年,乡镇干部好多都是种田人出身,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从生产队长到大队长,到副乡长,再到乡长。这些干部的实干性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SHQ17)③。随着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贯彻和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尤其是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和“凡进必考”准入机制的运行,一大批高校毕业生不断充实进了各级党政机关。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逐渐成为干部队伍主体,并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人才相对分离。这批“三门”干部大都有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理论知识强、文化素质高、思想活跃,视野较宽,其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办事方式、决策方式、处理矛盾方式、对国情民情的理解和把握等等,都与过去的工农干部有明显差异。但是,这些干部的工作经历、成长途径、知识结构趋同,社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比较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不太会与群众打交道,处理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不足,对工农大众和社会现实也比较隔膜,尤其是未能很好阅读“人民群众”这本书,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对基层群众的感情。问卷结果显示,有47%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其中,县委书记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比例比县长要高14.7%。另外,在基层锻炼上,不同年龄段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也有明显差异,其中年龄越小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在基层工作的比例越低,51岁以上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在乡镇(街道)担任过职务的占66.7%,46-50岁的占58.5%,41-45岁的占54.8%,40岁及以下的占40%。这种状况值得高度重视。“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④。反之,根浅则本薄,也就难保枝叶茂荣了。西部的一位县委书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我们上面的干部在制定政策时不懂中国的农业,不懂中国的农村,不懂中国的农民,那么出台的政策就很可能与基层有距离。一些部委的司局长或者省厅的处长来基层指导工作,灵活性不强,不了解我们基层。”(GZSW2)
(二)在任职年龄上,干部队伍的梯队搭配不合理。实践证明,无论哪个层级,适合中国社会复杂性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该是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型结构。为解决“文革”后复出的许多领导干部年龄偏大的问题,干部队伍年轻化曾作为“四化”方针中最为刚性的指标。30多年过去了,现在严重的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过分强调年轻化,忽视不同级别间的年龄组合,忽视各级别内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的年龄组合。年龄杠杆就好像是一把利剑,在干部任职年龄上搞“一刀切”和层层递减,好使又好用。“35岁以上的不再进入乡镇党政班子,40岁以上的不再进入县级党政班子”在一些地方成为公式,“提不上去,就退下来”被当作经验推广,“30当官,40靠边,50赋闲”的说法在基层流行。这些带有年龄歧视的做法,看似简便易行、公平合理,实质上是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唯才是举的干部路线相悖的,是另一种形式的“简单粗暴”和“政治偷懒”。扭曲干部年轻化的做法还引发了干部的“更年期综合征”和“连锁负效应”,致使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减弱、干部任期制形同虚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任现职时间平均为3.25年,61.2%的任现职时间在3年及以下,71.8%的任现职时间在4年及以下,5年以上的只有14.5%。受访者的前一任在此职位上工作时间不到1年的占10.8%,工作时间在1.1—2年的占26.3%,工作时间在2.1—4年的占48.7%,没有一位受访者的前任任职时间在5年以上。研究表明,每年都有20%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流动。
除此之外,还存在各层级领导班子的“年龄挤压”现象。如省部级大多都是“40后”,厅局级大多是“50后”,县处级大多都是“60后”,乡科级大多都是“70后”。问卷结果显示,目前县委书记平均年龄47.13岁,标准差3.6;县长的平均年龄44.94岁,标准差3.51。县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年龄搭配显然是全国一盘棋的干部管理方式的反映。与这种干部管理方式相关的还有“干部异地任职”的规定。问卷显示,当前县委书记异地任职的占94.8%,县长异地任职的占94.7%。其实,“回避制度是我们古代吏治的一个传统,古时候信息不发达,交通也不发达,在那种情况下搞回避是很有必要的。现在进入21世纪,处于信息时代、高速公路时代、高速铁路时代,回避还有没有作用呢?我想大家是有许多疑问的”(SHZ5)。“年龄挤压”和“异地任职”导致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彼得效应”和“天花板”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干部管理粗放、人才资源浪费、行政成本太高等严重问题。
(三)在专业知识结构上,偏人文轻理工。对于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理解,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异化为“学历化”,于是领导干部纷纷进入党校、高校以各种方式获得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掀起了“文凭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7%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5.7%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拥有硕士学位,4.7%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拥有博士学位。近年来随着手持文凭的“三门”干部大规模地加入干部队伍,干部群体的专业背景出现了文科化现象。接受本次调查访问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接受文科专业教育的占78.3%,其中县委书记占79.7%,县长占76.6%,理、工、农学科专业的干部占比相对较少。在文科专业的分布上,又以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中文等专业为主。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更加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在国家政权运行中极为重要的县级领导班子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国际交往能力的搭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片面地将干部专业化等同于学历,把能说会写等同于治国理政之才华,很容易滋生出这种干部队伍“素质高”的虚浮现象。
(四)在职位布局上,各方面的干部交流不顺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增强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也有利于防止腐败。近年来我国在促进干部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普遍的现象是:自下而上晋升冷,自上而下空降热;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冷,从不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热;党政正职干部交流多,副职干部交流少;强势部门交流多,弱势部门交流少;块块交流多,条条交流少;地方干部交流多,条块之间干部交流少;部门内部轮岗多,跨单位交流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任县委书记和县长从副科级晋升到正县级,平均用时13.56年,标准差为4.07,其中最长的用了26年。10年—15年晋升三级的占46.6%,15年—20年晋升三级的占30.5%。从副县级晋升到正县级,平均用时6.29年,标准差为2.95,其中最长的用了21年,用5年—10年完成这一级晋升的居多,占81.8%。另外,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晋升通道十分狭窄,“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渠道也不畅通。由于干部交流的配套制度不健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性质、不同编制之间干部的工资、津贴、待遇差别大,也形成了新的干部交流壁垒。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在回答“如果有机会,您愿意到哪些单位任职”时,43%的选择到大型国有企业,18.8%的选择到民营企业或合资企业,10.7%的选择到外资企业,6.3%的选择到事业单位,5.3%的选择到群团组织,2.7%的选择到一般国有企业。由此选择意向,可见干部交流的障碍显著存在。
(五)在数量分布上,乡镇干部严重不足。我国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类似橄榄型,中层干部数量较多,仅县处级干部就约24万人。有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结构呈倒“丁”字型⑤,其中构成丁字型一横的是巨大的农村社会阶层,构成丁字型一竖的更多的是城市社会阶层。面对巨大的农村社会阶层,目前我国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乡镇干部数量严重不足。现在很多乡镇严重缺少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致使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川一位县委书记谈到这个问题时,激动地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国,主要人口都在农村,很多社会矛盾都是从农村开始爆发的。乡镇干部每天要和群众生产生活在一起,要通过做一系列好事,干一件件小事,如修桥铺路、平常的帮助教育等,来把一线的工作做好。把基层干部削减了,谁来做这些事情?中央一定要重视基层,否则农村就没有人做工作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SCYBJ9)贵州一位县委书记指出:“我们乡镇这一块公务员岗位是空起的,现在没得人去干。前几年乡镇就开始‘只进不出’,像我们一个乡镇23个编制,可能只有6-10个人在岗,大量的空缺。只要有一个稍微优秀的,就往县直机关或者市直机关走了,乡镇这块就成了一个真空。”(GZW11)
问卷显示,70.2%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表示本辖区乡镇基层一线公务员的配备“有缺口”,18.3%的认为“缺口很大”,还有1.8%的认为目前基层一线公务员中有“很多闲人”,只有6%的表示目前本辖区乡镇基层一线公务员的配备“刚好合适”。一方面基层一线不少公务员不适宜担任现职,另一方面又存在基层一线公务员匮乏现象,这既反映出公务员招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反映出我国基层干部队伍配备上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乡镇基层公务员的配备情况与所在县人口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018。也就是说,目前“乡镇基层公务员配备情况”与县域大小关系不大,即乡镇干部匮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基层干部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还有结构上的配置问题。上海市一个区委组织部长谈到:“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以后,街镇⑥只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这个副书记怎么定位?职责是什么?没有明确。某区原来对专职副书记的定位是一岗双责,一是负责稳定,二是负责党群工作,后来明确副书记的职责就是协助党委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重大事务负责牵头协调。尽管如此,现在很多副书记都反映,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党委委员的工作职责界限不太清晰,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管什么。乡镇一级党委,原来是一个副书记管党群,一个副书记管政法。现在改为一个副书记以后,要么管党群,要么管政法。你管了政法,把党群削弱了;管了党群,政法就削弱。稳定工作交给了副镇长,副镇长原来是一正四副,现在削弱到一正三副,三副里面还要确定一个来管稳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党的建设要有人来抓,党的建设任务那么重,社会矛盾又那么多,如果不强化的话,那真要(出问题的)。现在做基层工作真是苦不堪言!”(SHH16)
三、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完善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
干部队伍的结构问题不仅关系到干部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而且关系到党群关系的和谐与执政基础的牢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持续建设,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应从宏观布局与微观机制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干部队伍结构优化问题。
(一)高度重视从基层一线发现和选拔领导干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⑦。基层问题多,情况复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是干部锻炼成长的好地方。“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熟悉基层,不管什么年龄层次的干部,其领导与管理能力都会是无本之木。
问卷显示,对于《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11个重点突破项目,53%的县委书记和县长选择了“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排在11个重点突破项目的第二位。一个县委书记建议:“要从老中青三代掌握一批干部,并给予一定数量的相应台阶,层层提拔。可以按比例进行控制,运用信息网络对人才进行精细化管理。我很看重村干部、优大生,要从村官抓起,其中肯定有未来的骨干。要有两年以上的基层一线工作经历,这样才了解基层,知道基层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基层工作时就要有大局意识,能够关心相关政策、读懂政策,并思考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更创新的更易落实的方案。”(SCNZ12)
还有县委书记建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招考,原则上应从县、乡、村的干部队伍中遴选,应规定在县、乡、村工作3年以上,才有资格考市、省、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因为公务员的工作经验,好些东西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你到乡里去,到村里去,你在处理问题干工作时和群众交流,在交流过程当中与老百姓在一起,增加感情、交流感情、了解农民、知道农村、懂得农业。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他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好处的。这一群人中优秀的可以提拔到科级、县级岗位。如果要考公务员,可以考市级、省级以及国家机关,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GZSW4)
“选派地方中青年干部到中央机关交流任职,是改善中央机关干部队伍结构的迫切需要,也是中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⑧。有县委书记还建议:“国家也可以每年在每个省选拔2-3个县委书记,全国就是100个县委书记,到市级机关、到省级机关、到国家机关任职,这对县委书记是一个极大的激励。”(GZSW4)在班子换届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干部建设梯队格局调整,注意从基层一线发现和选拔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干部,以及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不同年龄段的干部,努力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开辟一条制度化的脱颖而出的通道,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二)科学把握干部年轻化的内涵。人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机制,在体力、智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并由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的影响而被打上不同的社会烙印。事实证明,由老、中、青组成的班子结构是干部队伍最合理的结构,老中青相结合的班子能够在知识、经验、心理、体能等各方面形成互补,使班子新老交替有序、稳定持续发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破除单纯以年龄大小论上下的观念。古人说得好:“选士用能,不拘长幼,明矣。”⑨干部年轻化不是目的,要防止狭隘的年轻化倾向及其负面影响。
干部队伍建设应努力探索干部成长规律,算干部成长的年龄账和干部资源的成本账,尽可能保持干部在基层工作的活力,尽可能延长干部对工作投入的兴奋期,尽可能避免陷入“彼得原理”的陷阱。领导人才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需要经过选拔、锻炼、交流等诸多环节,到四五十岁逐渐成熟,正是年富力强可担重任的时候,如果实行片面的年轻化政策,这些干部差不多就得靠边站。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选拔培养。这样的循环往复会使基层、中层干部队伍始终处于培养和不成熟之中,造成国家资财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成熟的干部制度,应该是激励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干部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而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减。因此,要掌握年龄结构梯次原则,注意适当拉开年龄距离,使每个干部都在最佳年龄得到最佳使用。既要注重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能力等结构的合理搭配,又要注重领导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新老更替的良性化循环。再过20-30年,“80后”、“90后”干部必然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我国各级干部的主体。随着“80后”干部成批进入建设梯队,当前就应高度重视对“80后”干部特点的研究,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价值取向、主要优势和明显缺点,有针对性地做出制度安排。
(三)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才的从政机会。“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知而不能用,与不知同;用而不能信,与不用同”⑩。面对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格局和中国社会特点,干部队伍建设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各种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既要有懂经济的干部,又要配备懂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干部,要注意工科类、文科类、管理类等专业人才的相互搭配,使各个“专才”汇集成领导班子整体的“通才”,增强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党,应当也必须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通过广聚人才,体现执政理念、巩固执政基础。因此,必须坚持公平原则,打破体制性障碍,五湖四海选人,给各阶层各领域的人才提供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古人说得好:“唯贤是求,何贱之有?”(11)“野无遗贤,万邦咸宁”(12)。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最重要、最关键的部门和岗位上任职的,大多是最聪明、最能干的精英。一个社会,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机制,优胜劣汰,把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当领导、当精英、管事情,这种社会的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说到底,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选拔、汇聚精英人才的体制、制度和机制,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一个社会如果不能给寒门英才以应有的机会,这个社会将是充满危机和不稳定的。有本事的人不被使用,不仅是埋没了人才,而且会酿成社会不安定的祸根„„因此,给平民精英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渠道和机会,及早发现和使用人才,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至关重要”(13)。
四川省遂宁市大胆尝试从农民工中选拔干部,遂宁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在访谈中说:“我们的五大公选,一是面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公选,二是面向乡镇企业人员公选,三是面向大学生村官公选,四是面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公选,五是面向遂宁百万农民工公选。五大公选的基本思路就是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激励优秀人才到生产一线去,再从一线选择优秀人才,以此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SCSNF3)
在实际操作上,还应特别注意将新出现的社团组织、中介组织、非公企业、慈善机构以及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管理人员中的优秀人才,纳入执政党干部的选拔培养视野,使之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来源,彻底打破封闭内循环和近亲繁殖所带来的活力不足的被动局面。还应更加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激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内生动力。
(四)切实做好干部的交流工作。干部交流可以从总体上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交流干部,把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工作过的领导干部选配进一个领导班子里,让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中到一个领导班子里,有助于提高领导班子应对新形势下复杂局面的能力。针对各个班子的实际,按照复合互补的原则,既要注意配备熟悉党务、意识形态、纪检、政法工作的干部,又要注意配备熟悉经济、社会管理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应努力构建“三支队伍”融会的立交桥,把领导干部、科技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身份转换的渠道连接起来,明确“三支队伍”交流的原则、条件、方式和管理办法,使一些适合从事党政领导工作的科技、教育、企业、金融、商贸等行业乃至新经济和社会组织之中的优秀人才,通过顺畅的渠道转换身份,进入党政干部队伍,实现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行业、系统、部门之间干部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逐步形成能官能企、能官能教、能官能研的态势。这种人才交流是多岗位培养锻炼能力素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消除“官本位”现象的有效措施。
访谈中一个县委书记建议,“尽快由各省建立从村干部、乡镇干部、部门领导到县级领导的信息干部管理系统,建立县委书记、县长的后备人才库,并进行大跨度的干部交流”(SCSNW3)。陕西省统筹集中一定的职位资源,打破部门限制,切实加强厅级非领导职务管理,选拔配备一批干部担任巡视员和副巡视员,这些做法就是从实际出发优化干部队伍的有效举措。当然,大跨度异地交流干部,会涉及到交流干部的家属就业、子女上学、老人赡养、购买住房、日常生活等实际问题,需要及时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完善出台相关办法和配套措施。
(五)加大干部资源开发的力度。领导干部资源是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政治生态、文化氛围、实践锻炼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干部管理工作要从机械的“管”转变为主动地进行开发,从注重个体选拔任用转变为领导班子的整体搭配,从一个地区、单位的班子搭配转变为通盘考虑、统筹兼顾,最大程度地开发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背景下的干部资源。比如,开展对干部资源的调查;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选派年轻干部到条件比较艰苦、环境比较复杂、工作比较繁重的地方和岗位上锻炼培养;在干部换届或调整时充分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性,确保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动态的梯次结构;破除性别、年龄、学历等人为限制因素,实现党政干部资源管理的法治化与科学化的有机结合,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与资源开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对干部结构实行动态监控,建立领导班子结构预警系统;全面推进干部培训理念、机制、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创新,促进领导干部队伍知识结构转型升级;引导领导干部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逐步成为某一领域和某一行业的领导学专家。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77页。
②本文将县委书记、县长简称为县级主要领导干部。
③此处来源于个案深度访谈的资料。SH是个案所在地区的首字母缩写。其他编号为个案资料的详细说明,如个案身份、姓氏、访谈资料页码。文中其他相关备注同此。由于本研究深度访谈对象的特殊性,按社会学研究方法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要求,深度访谈的个案资料做如此处理,以辅助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④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
⑤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⑥上海市的街道和乡镇在行政设置上与中西部的县(市、区)同级。
⑦韩非:《韩非子〃显学》,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⑨李源潮:《加强中央机关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0日。
⑨陈寿:《三国志〃蜀书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⑩司马光:《功名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卷六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2)《尚书〃大禹谟》,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3)王璋:《“三票制”选“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31页。
(作者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07年,第30-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及其研究方法
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及其研究方法
2010-02-17 12:08:13 作者:不详 来源:互联网 网友评论 1 条
研究什么?
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但掌握研究方法很重要,否则无法研究。在一切学习中,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是大量的。举例。)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举例。)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例如: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从语文教学的弊端出发,从外语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中得到启示,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吸取传统教学注重读写以及近代直观教学有效因素,探索创造出“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等等,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该课题或类似项目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否则不仅我们的研究无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点过低,而且很可能是重复的无效劳动。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比如,以理论为主还是以实践为主等。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预期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题论证报告”,可用于填写课题的“立项申请书”或科研论文的开篇、前言部分。一般可以在500字左右即可。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等等。
在一个比较正式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上述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6)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二、调查法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
三、测验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
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
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
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6、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
五、经验总结法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
(2)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3)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
(4)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六、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七、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八、案例研究法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关于案例含义的基本观点:
第一,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教育上的案例首先表现为一个事件。但是能够作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事件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二是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第二,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许多情况下讲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作为案例的故事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没有真实发生的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二是这个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段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成为一个案例。
第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以成为案例。
除了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外,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事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二是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三是描述中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四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五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的背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一项练习、一个难题、一篇文章或其它近似于案例的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但它们并不能称为案例。既然任何案例的基础,都是个人或一个单位在实际情景中所面对的事实,若把虚拟的材料、没有任何问题或疑难包含在内的材料也纳入案例的阵营,案例的主要特征也就几乎不存在了。
案例的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①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精神。
②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要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了讨论的焦点。
③问题讨论——首先可设计一份案例讨论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教学法和情境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了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问题。
④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可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等,案例研究所得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这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最后,案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例如横向的差别比较,纵向的改变和进步,各有不同的作用。
九、实验法
1、什么是“实验法”
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先想后做的研究方法(相对来说)——“想”: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出发,形成某种教育思想和理论构想,即“假说”(亦可称“假设”);——“做”:就是将形成的假说在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控制的教育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对实验对象变化、发展状况的观察,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说。
2、试验法的特征:“验证假说”和“控制条件”是一切实验方法所具备的共性。但教育实验还有伦理原则、有限控制、控制下的形成性(其过程是很有价值的)等特征。
教育实验的几层含义:首先,教育实验必须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教育教学实验必须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再次,教育教学实验也必须控制和操纵实验条件。实验应当具有可重复性,亦即应不仅具有效度而且具有信度(即经过重复实验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应大致相同)。
3、什么叫“假说”?
所谓“假说”,就是根据事实材料和一定的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在进行研究之前
预先做出一个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假说的形成是一个理论构思过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初步假设——形成假说。
4、教育实验中的“变量”
①自变量(又称做实验因子或实验因素因素)。它由实验者操纵,由实验者自身独立的变化而引起其它变量发生变化。举例如:考察不同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在这里,教材就是实验自变量。再如我校构建“‘乐学·会学’式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实验„„。一个实验因子至少要有两种水平(比如两个组、两个班级等等)才能进行比较(如上所举就必须至少要有两种教材)。否则其本身就不能构成实验因子。
②因变量。因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反应变量,或曰“输出”。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③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那些不是某实验所需要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这些统称为该实验研究的无关变量,也称非实验因子或无关因子。例如不同教材的比较实验,教材之外的教师水平、学生原有基础、家教、学习时间等一切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都是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非常重要:为了很好地探索因果关系,以确实保证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就必须排除其它无关因素的影响,控制无关因素,使实验除了自变量以外的其它条件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效度,否则,实验就失败了。
5、实验的操作(严密控制实验过程至关重要):
——形成假说——研究制定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案(选择被试、确定对比组、实验方法过程的设计、实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研究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实验的阶段划分、原始过程性资料积累的方案与分工、成果形式的确定等等)——按照方案实施实验——形成实验的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性报告。——对实验进行评价论证。
教育科研的方法当然不只是上述这些。但以上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方便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