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 学 精 神 的 守 望 者
大 学 精 神 的 守 望 者
--图书馆的历史使命
黄孟黎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430073)
摘要:本文论述了大学精神的内核,并从图书馆作为大学精神“守望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及职责,对“重塑图书馆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大学精神守望图书馆精神图书馆历史使命
九十年代末,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教授应图书馆之邀,在给我校学生作人文素质教育报告时有一段充满激情的精彩演讲,在谈到民族的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教育时,他说:“一个没有科技根底的国家,一打就倒;一个没有人文根底的国家,不打就倒”。我之理解,杨教授这里所指的“人文根底”就是人文精神,而在高校,这就是富有人文特色的“大学精神”。最近几年,有关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的研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专家、学者、教师、高校管理者,甚至学生都参加到研讨的行列中来,而在历阅的大量精辟文章或精彩报告中,我听到一个令大学图书馆人心灵震撼的声音:“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守望者”!这句话出自我不知其名的一位学者。由此,我不禁联想起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名言,其大意是:你可以毁掉哈佛的所有建筑,但只要图书馆还在,哈佛就在,哈佛精神就在。
那么,什么是大学精神?作为“守望者”的大学图书馆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从大学诞生的那天起,与其相伴一路走过来的图书馆应该如何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守望”使命?
一.大学精神的内核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培育和建设自己特有的大学文化从而形成能传承下去的大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大学者,大师、大楼,大气也。只要有经济实力,大楼不难建成,而要孕育大师,则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独立的学术环境,营造这个环境则正是大学的“大气”之所在--亦即“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本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体现,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炼和升华。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而图书馆也是这些“文化体”和“文化群”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精神形成的过程中起着知识与学术保障的辅助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在后面要提到的图书馆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
一个人要有点精神,一所大学也要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大学的文化、学术建设上,也比较直接地体现在自己的校训上。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与真理为友”,体现出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风是“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甚至还有自己的《清华大学校歌》,特别突出培养具有人生抱负,德才兼备、求实创新精神的人才;北京大学的校训曾经是“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蔡元培),后来演变为“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江泽民为北大百年校庆题词),体现出海纳学术百川,山容思想千径的人文精神;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校风为“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其学风为“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倡导师生开拓知识范围,竖立坚定不移的远大志向,做切切实实的学
问,研贯穿人类过去、现在、将来的思想精华;我校的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则彰显出财经政法院校培养文理通识、道德高尚、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的大学精神、、、、、、。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如果说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这所大学也就没有自己的风格,也就很难发展立足。
除此之外,建设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还应重提“精神家园”。“精神家园”不是子虚乌有的概念,一个人的思想或灵魂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可以栖息,没有精神理想可以追求,这个人将只是一具只有外形的“器物”,活着只是为了生存,与森林、草原上终日奔跑着觅食的动物有何区别呢?大学教育的责任是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领悟人类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光明、开朗、向上、富有激情与良知的纯洁人格,建立起立足社会的自信;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认清目前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指出他们有可能达到的高度,让他们对前面的目标看得见、摸得着,防止他们堕落、沉沦。在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今天,大学精神与物质世界那种本应和谐美妙的关系正面临某种程度的异化,惟其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光大大学精神的传统,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维护大学精神的圣洁,维护学术精神的尊严。
作为大学文化的深沉结构,大学精神也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取向,因此,理想的大学精神应该是育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探研求索的学术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 止于至善的道德精神,开放兼容的认同精神, 引导社会的批判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隆法明德的治校精神。
那么,作为大学精神的“守望者”,图书馆也在其文化层面上彰显出特有的“图书馆精神”,这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与统一,其内核是图书馆人的精神风貌与综合素质,也是图书馆人追求的信念。
二.图书馆精神的思考
2005年《图书馆杂志》组织了为时10个月的“图书馆精神研讨”,彼时,参与者众,且硕果累累。我大致浏览了各派观点、各家学说,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共识,但专家们在对图书馆精神的解析、图书馆精神的内核、图书馆精神的培育,以及图书馆精神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两年后我们再次审视这个主题有极大的启迪。什么是图书馆精神呢?与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与精髓一样,图书馆精神也是图书馆文化的最高表现,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崇尚理性和知识、张扬学术、引导读者心灵向善、弘扬先进与健康文化、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就、促进信息传递与交流,同时又具有严谨科学、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精神,它是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及职业精神为一体,体现出个体图书馆的办馆理念与认识、服务精神与导向、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方针与政策等鲜明特色的精神,它是由图书馆员和读者,图书馆和其共存的大学共同培育、创造的特有的精神。最近几年,图书馆界一直都在讨论“文化建设”的话题,依我看来,图书馆文化建设绝不仅指馆舍的外观装修、家具配置、植物摆放、书画布置,或是温馨环境的营造,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建设,这种“氛围”就是上述的“图书馆文化”的彰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其载体就是具有本馆特色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反映图书馆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并为全体图书馆员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体现图书馆的办馆方针和办馆理念,又体现全体图书馆员的奋斗目标。并且融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于一体,集图书馆长期的文化积淀与当代追求于一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图书馆精神会不断地浸透到图书馆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功能在图书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可借助图书馆精神的力量,唤起和激励全体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的感情,团结全体图书馆员,为图书馆办馆及服务理念的实现而共同奋斗。
与前述的大学“校训”一样,许多图书馆也将自己的“精神”提炼为“馆训”或办馆理念、原则,如我校图书馆历来提倡“以服务教学科研为根,以育人为本,辐射社会”的办馆理念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原则,在其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图书馆精神还需要重塑,需要创新,需要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实践我们的办馆理念及原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培育图书馆精神也应该“以人为本”,我之理解,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读者为本”,所有目标、规划及策略的制定、馆舍的布局与利用、机构的设立与组织、岗位的设置与安排、岗位职责的规范与要求、工作、活动的布置与策划都要在“以读者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真正践行“读者第一”,把图书馆营造成读者的“天堂”。二是以“图书馆员为本”,在职工的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的教育、服务理念的培育、业务技能及学术研究的培训、岗位工作的要求、文化生活的引导以及福利、待遇方面的关怀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图书馆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成为“服务至上”原则的身体力行者。我馆本学期推出的《机构调整与岗位设置方案》正是加入了创新意义的图书馆精神的尝试,我想,它对于我校图书馆精神的发扬光大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图书馆如何担当“守望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
所谓“守望”,我之理解,守,即“守护”,几代大学人凝聚、沉淀、传承得以建立起来的大学精神需要图书馆来守护;望,即“仰望”,作为大学精神的守护者,图书馆要担当起仰望人类浩瀚知识的“星空”,仰望文明成就集结的“山峰”,仰望民族精神汇聚的“河流”,仰望通向知识者心灵“家园”的历史使命。仰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颤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仰望人类知识、文明成就、民族精神、心灵家园,能使图书馆人凝聚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图书馆精神,从而更好地履行使命;仰望,也是漫漫长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仰望更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暂时还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让崇高引领,在混沌的尘世中传递文明。我想,守护大学精神家园,追寻崇高,追求知识资源的最大利用,维护个人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这就是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要担当起“守望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图书馆人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重建大学图书馆人的“精神家园”,营造崇尚知识、追寻崇高、探索真理、张扬学术、传承文明的人文氛围。精神家园的缺失可能是许多大学图书馆最突出的问题。图书馆职工普遍怀有“自卑”心态,总觉得在永远入不了学校发展建设的“主流”,总觉得别人看不起图书馆工作,轻视图书馆职业。这种心态是长期形成的,其产生的根源比较复杂,这里暂且不论。但综观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由上几代图书馆人作为读者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知识、学术的引领者而缔造的一种充满深沉文化底蕴、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精神,在行走的路上不知觉间慢慢流失了。图书馆成为读者心中一座冷冰冰的藏书“机构”,图书馆人成为书和读者的“管理者”,虽然天天与读者打交道,却与读者的心灵相隔甚远、、、、、、--这个问题值得图书馆人深思。
二是如何重新界定大学图书馆人的价值取向,明确图书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目前社会上和校内的功利思想已逐渐渗透到图书馆中,它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代图书馆人的价值取向。一事当先,首先考虑的是多是自身的利益,付出与回报之间总是过多地考虑回报,读者的利益往往被搁置一边或者总是让读者的利益服从自己的利益,要求读者“听话”、服从管理、遵守一切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规则。殊不知长此以往,图书馆会与读者越走越远,再加上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也越来越少,图书馆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将“管理”变为“服务”,将读者从网络上“拉”回来,终将有一天,图书馆的大门再也迎不来一个读者,到那时,图书馆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吗?所以,只有通过图书馆人的努力,让图书馆的意义和价值彰显出来,才能更好地证明图书馆人的价值。错误的价值取向可能会毁灭图书馆、毁灭图书馆人,而正确的、崇高的价值取向,才能把图书馆和图书馆人带向永恒的彼岸。
三是如何重塑大学图书馆的职业精神,提升图书馆人的“职业成就感”。我个人始终认为,图书馆职业是一个光荣、崇高的职业,图书馆人应该受到社会,更应该受到大学师生的尊敬。但这样的境界只有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在大学图书馆职业精神的指导下,图书馆人通过展现自己丰富的人文精神力量、渊博的知识应用能力、优质的职业服务水准才能达到的。在达到这种理想境界的同时,图书馆人也收获了自身的“职业成就感”,从而促使他们按照更高的标准履行自己的职责,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革命前辈、著名教育家李大钊同志说过,从广义的角度讲,图书馆是一所学校,图书馆员就是教师。如果每一位职工都能将自己视为图书馆这所无学科边界的学校的教师,自然会自觉地重塑职业精神,提升“职业成就感”。--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命题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最后,我用美国著名小说家达特罗(E.L.DOCTOR)的一段话作为拙文的结语,或许,它能给图书馆人对自己使命及未来的思考带来启迪:“一个文明社会所给予人三种最重要的证件是出生证明、护照和图书馆借阅证。”当那些满怀期待,带着人生最重要的证件之一--“图书馆借阅证”,来到图书馆的时候,我们图书馆人能给他们什么?
参考文献:
1. 郑承良.郑成良副书记谈“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上海交大校园网-
-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专题网,2006年6月30日。
第二篇:当代中国律师精神的守望者
当代律师精神的守望者
——岳成律师事务所的故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城市精神、塑造企业文化都是题中应有之意。律师,是专业法律工作者,律师队伍的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队伍素质、推动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岳成律师事务所,在新形势下首倡中国律师精神、坚持职业操守、投身普法活动,在律师队伍的文化建设方面,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给人启迪。
首倡律师精神
走进岳成律师事务所,两大感觉特别鲜明:一是法律工作的庄严;二是文化气息的浓厚。事务所正门挂着“天道酬勤,凡事需要努力;心存敬畏,规范自己言行”的对联,横批“有志者事竟成”。类似的对联和警句在办公室、会议室都能看到。办公区30多米长的文化长廊内,悬挂着书画、板报作品„„
岳成是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这位年过六旬的长者,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言辞很生活化,一点都不咬文嚼字。谈到手头正在忙的事情,他说,所里筹拍的30集电视连续剧《律师所的故事》剧本正在创作中,“我们所里12个部门的资深律师参与编剧,既要让故事生动好看,又要让观众学到法律知识。”
说起拍电视剧的缘由,岳成告诉记者,这些年社会上对律师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认为律师就是收钱替人打官司。《律师所的故事》将用真实案例,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律师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在普法的同时让人们了解律师,推动律师队伍的文化建设。
要拍好这部电视剧,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中国律师应该是个什么形象。一句话,这个群体要有魂。“精神是旗帜、是目标、是方向、是追求、是信仰、是力量,一个群体有没有精神是不一样的。”岳成说。
2011年12月中旬,岳成律师事务所一边筹拍《律师所的故事》,一边启动了提炼当代律师精神的活动。该所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和网络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法治、正义、担当、理性”的当代律师精神。这在全国律师界是首倡。
岳成认为,“法治”是律师精神的基础。律师制度是法治的产物,国家兴则律师兴。律师职业的发展意味着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
“正义”是律师精神的精髓。律师的职业特点是用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律师正是通过在个案中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其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伸张正义的职业使命。
“担当”意味着责任,甚至高于责任,因为这需要勇气。岳成说,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律师面对责任时的职业表现。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认真履行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等社会责任,使弱势一方享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感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温暖。
“理性”是律师必备的精神特质。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与冲突,律师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文化底蕴。面对大千社会的种种诱惑,律师还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律师不是当事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岳成说。
坚守“三不原则”
1980年被调入黑龙江省海伦县法律顾问处、1996年成立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30多年的法律工作经历让岳成对“法治、正义、担当、理性”这八个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异乎寻常的执著。
针对律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岳成律师事务所从成立那天起就提出了“三不原则”:“不给回扣,不给介绍费,不给找关系走后门”。多年来,岳成所坚守“打官司不是打关系,是打事实、打证据、打法律规定”的职业操守。岳成对全所律师的要求是,通过高质
量的服务水平扩大影响力,不打花拳绣腿,不违法越界。
“之所以坚持‘三不原则’,是因为我坚信,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靠法律和证据完全可以赢得诉讼。”岳成说。
几年前,日本某知名公司中国区的一个员工辞职后告资方将自己辞退,仲裁和一审员工都胜诉了。案件二审时,公司找岳成所代理。岳成所律师在二审中没有找任何关系,通过申请司法鉴定,证明该员工的辞职报告确系本人真实意愿表示。最终,法院二审判决资方获胜。
“像这样的案例很多。不然,我们不会说打官司就是打事实、打证据、打法律规定。法官有自由裁量权,但那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有时候找关系可能会有点作用,但是得不偿失。”岳成说。
“由于坚持‘三不原则’,每年我们都会失去不少案子。”对于“三不原则”带来的损失,岳成直言不讳。他说,有一个单位曾请我们代理二审,我们派出了很专业的团队分析案情,但另一家事务所在案情都没有分析的情况下就明说自己有关系,最后因为我们坚持不给找关系,失去了代理的机会。
还有一个山西的大案子,来北京请我们代理再审,首先要求律师找关系,被拒绝后,又提出70万元的代理费要开80万元的发票,那1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回去报销。我们没答应,自然也没做成,但我们问心无愧。
坚持“三不原则”,虽然使岳成所失去了不少机会和收入,但赢得的却是社会的认可和行业的品牌:岳成1995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十佳律师”、2002年被北京市司法局授予“北京律师刑事辩护工作突出贡献奖”、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诚信英才”。
投身公益活动
“合同是市场主体之间经济交往的主要载体和相互联系的纽带,因此,它也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来源。企业如何进行合同风险管理?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的朱柏彦律师将为您讲解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系列举措及相关法律问题„„”
这是岳成律师事务所今年1月12日最新一期“法律大讲堂”所讲授的内容。从2010年7月22日起,除节假日外,岳成所每周四下午举办“法律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至今已举办了71期。讲座内容涵盖了从个人劳动权益到公司经营等众多社会热点问题。
“我是农民的儿子,律师是我的职业,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骨子里有着深深的百姓情结„„”岳成说。如今的成就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根本,投身公益、回馈社会被他视为分内之事。
岳成所的公益事业起步于2003年的建所10周年。目前,该所已累计出资300万元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24所院校设立了奖学金、奖教金。同时,免费为黑龙江来京务工的农民工、首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维权,并免费为中国SOS儿童村提供法律帮助。
岳成所每年免费受理电话咨询7000余件,免费网上答询8000余件,免费代理各类法律援助案50余件。
2010年12月6日,岳成所独立制作的《岳成视点》《岳成普法》《每日解答》三档公益电视普法节目在法律服务频道正式开播。目前,第四档电视公益节目《法律三人行》也在录制中。岳成表示:“文化建设是个渐进过程,每个律师、每个律师事务所如果都能够从自身做起,正德修身,推己及人,就可以培养一支队伍、带动一个行业。对此,我充满信心。”(《半月谈》2012年第3期,记者 张寒 郑明达)
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
第三篇:探讨大学精神
探讨大学精神
本学期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课程中我们探讨了很多关于大学精神的问题,这是一个有关哲学的问题,一个值得探讨并且深究的学术课题,在这堂课上老师交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价值观的探讨。
尤其是在探讨西南联大精神的时候,我们更能感受到真正的大学精神,在越来越浮躁的当今社会,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纯净同时也是也是与社会接轨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西南联大在短短八年时间创造出来的成绩令当今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媲美,那时的西南联大处于抗战时期,物质及其贫乏,但学子们的精神生活却及其丰富,记得我们探讨过大学最可贵的在于学术自由,据说西南联大的教师讲课及其自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学生讨论交流启发学生,这一点真的很宝贵,在看何兆武的上学记时他提到在西南联大上学的氛围,由于没有娱乐活动,大家天天呆在学校里面,多数时间是在聊天的,大家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一起辩论,并且为这种乐趣乐此不疲,当然他也提到了与我们很相似的处境,他们也混学分,逃课,对于不感兴趣的课也是旷掉,然后去窗外聆听大师的精华思想,这样一种为学术主动选择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当今学子,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大师,更是一颗安宁是心,一颗求知上进的心,
第四篇:大学精神浅谈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学,起源于西方中世纪,中世纪的大学一经产生就高瞻远瞩,并争取到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权,这对现代西方大学的产生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中国大学的建立,明显受到了西方诸大学理念的影响和启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就是仿效西方的大学建立的。
不论中西方几乎所有的能够蓬勃发展的大学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大学发展的力量,也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如果说把大学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大学精神就是这个人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这个人就像没有灵魂的人,徒有其形,很难存活下去。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大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抵御腐蚀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大学里聚集着有知识的、有理想的、有活力的一群人们,这些青壮年将来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踏入社会之前,他们大多数还只能算是半成品,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当真正面对社会的各种挫折与诱惑时,这些人会有几分定力不至于堕落呢,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还是危害社会,一切都是未知数。要把自身的活力迸发出应有的光辉,大学就是方便他们迸发光辉的加油站与中转站。大
学学生大多是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精英人群,代表着各自地区的特色文化,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文化的交流、传播必然会造成文化的碰撞,大学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成为了文化碰撞的战场,大学精神对如何将大学生打造成一群真正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如何有效的在大学里开展科研、创新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精神有三种表现:一,永恒的道德精神;二,自觉地学术精神;三,敏锐的时代精神。
道德精神应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体现,因为不论是大学、中学亦或是小学,凡此类者皆为教育,教育以育人为本,然后才是传授知识。蔡元培曾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可见,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而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延续千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首先指出明明德,明明德也就是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同时也应是弘扬美好道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明明德都是重要的。爱因斯坦这样解释大学:“学校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人才首先要成为人,然后才能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修养的绅士,而不是培养一群专于一门的技术工人或是品质恶劣的所谓的“文化人”。蔡元培曾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
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是人才,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仅仅是变质的某一方面的专家,而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能力越大的人,他们贡献也就越大,当然,一旦他们走偏路,危害也同样巨大,“毒奶粉”、“地沟油”时间便是最好的反面例子。所以,大学精神中道德观的体现就尤为重要。
自觉地学术精神对大学的发展乃至文化、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雅斯贝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强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首要原则,“大学的内在精神是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思活动为标志的。耶士培在他的《大学的精神》中说:“大学必须有知识上自由的交流。”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固步自封必然导致走向消亡。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璀璨的明珠,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学术的自由化,学风开化,受到社会上其他因素的制约较小,学术才得以蓬勃发展。而今的大学,也应该被赋予足够的学术上的自由,这是大学赖以发扬光大的重要前提;应该打倒“权威”,才能完善、贴近自由的学术精神,我认为,大学里可以有大师和教授,可以有专家和学者,但是绝不可有社会上所谓的“权威”,学生也应该有一种敢于“打倒”权威的勇气,敢于突破权威的桎梏。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专家学者是值得尊敬的,权威却是不应该存在的。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学区别于中学的很大的一点就是有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各执一言,而不是所谓的权威一支独大,决不能允许一言
堂的存在。只有这样,大学才可以迸发出最璀璨的光辉,师生们才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丰碑。
拥有敏锐的时代精神,是一所大学延续下去的重要保证。毋庸置疑,大学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是研究学问、传承文明、探求真理的地方。它同时也肩负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那就是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提供中坚力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除却学校的教职工外,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也将会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所以大学教育需要在自由教学、研究的同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抓住时代的脉搏,为大学的蓬勃发展创造机会,为社会提供最合适的人才。
完善其形体,发扬其精神,我们的大学才可以坚定地走下去。如今,我们的国家强盛了,大学的硬件设施也有了显著地改善,其形已经初具;而相比与国外大学,我国的很多大学还太年轻、太稚嫩,短短几年新建的众多大学还需要形成各自的大学精神,路还很长。
文|木鸢
第五篇: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 = 大师 + 大爱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维系着大学未来的命运;教育的理念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大学应归功于她的精神,声震寰宇,名噪一时的大学也是缘于她的精神。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
一、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因为梅老校长这句话的指引,再加上清华人的努力奋斗,清华最终有一个名不见传的留美预科学堂变成了世界著名高校,这就是大学精神的最好例证。随着中国大学的扩招,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校区扩建,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当我们置身于大学校园时,会发现处处高楼林立,佳木繁阴,幽雅的环境正是大多高中生理想中的“天堂”。这也成为很多高中生考大学的学习动力。诚然,高校的校园建设和硬件设施的确很重要,校园建设和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会发现,楼是变高、变漂亮了,可依然喧闹、拥挤;校园是变美丽了,可随地吐痰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切难道仅凭建高楼、美校园就能完成吗?答案是:NO.高校在埋头改善硬件设施,却无暇顾忌软件的更新换代。说白了就是缺真正的大师。因为人才是大学的主体。蔡元培治下的北京大学,没有高楼,没有幽雅的校园风光,甚至连一些基础的实验器材都没有,然而当时的北大名冠中西,成就斐然,能够掀起思想界之风,出现百家争鸣之胜景,因为当时的北大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在炮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条件之苦可想而知,但这里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这里云集了陈寅恪、周培源等一批学术大家;占地面积仅1000亩的麻省理工学院(清华5340亩,北大4080亩)被推为理工大学之首,它之所以如此优秀,因为这里先后共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执教。
大学,不只是钻研高深学术的研究院,也不知是传统深厚的人文学科,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看来,大学精神之所寄,在于教师树立楷模与学子自谍修养。时人乐于传诵梅校长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却不大追究这句话的内涵。对于大学来说,“大师”之所以至关重要,不只是因其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更因其可以为学生提供追摹的目标。我们的知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指点。
二、大学需要大师,更需要大爱
名列美国榜首的世界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不仅有恬静的校园和优美的大楼,更充满着大师和“大爱”:她只有6500名学生,不算大,又没有医学院,也不是综合大学,但是她却培养了2位美国总统,又在诺贝尔奖100年的历史中培养了24位获奖者。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大爱”,安德鲁 ·怀尔斯教授才有可能9年不出1篇论文,埋头苦干、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了60余年的一大难题── 费马大定理,最终获得历史上惟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她也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并给予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体现了人
类应该具有的美丽心灵。我想,这恐怕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的真谛!
对于不少正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前进的国内大学而言,普林斯顿大学的经验不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吗?
大学精神是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生命一样重要。
教育学院
12应用心理学
王兴刚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