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小学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摘要:随着网络时代不断发展,对图书室藏书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学校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依托图书馆网站建设和管理员队伍素质提升,积极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图书馆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图书室建设和应用的实践、目前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实践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对学校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升工作能力进行了探索与思考,总之,加强和发展中小学图书室的现代化建设,对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网络化网站建设管理自动化服务信息化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是指图书馆馆藏多媒体化、管理自动化、服务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它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学校图书馆各项业务中的广泛应用。其目的是应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来优化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升图书馆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能力。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网络化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学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为突破口,以管理员队伍素质提升为工作重点,不断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时间、空间,提升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能力,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就这一问题的相关方面作一探微。
一、学校图书馆建设正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1、美化图书室内外环境,突出文化氛围。
为了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室内挂有名人画像、名人格言和警语、活动式的古诗框,摆放着干净整齐的书架和万卷的藏书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柜中。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村中小学也有了自己的电子阅览室,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兴趣。
2、馆藏资源多样化。进入信息时代,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仅有传统的纸质图书,更有录音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音像资料、多媒体读物、网络资源等,较多的新版图书也配有电子光盘。多元化的馆藏资源形式,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服务信息正逐步走出馆舍,走向师生,走进千家万户。
3、读者需求多元化。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冲击下,师生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检索,传统的分类、编目及借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获
得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获得信息的方式能越来越多样化,无论在家里、教室、办公室,都能利用网络终端,快捷方便地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4、校园网建设普及化。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所有学校均建有功能完善的校园网。校园网的普及应用,为学校图书馆借助于网络,将馆藏资源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文献资源、软硬件设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不断向网络化延伸奠定了基础。
二、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图书馆网站建成率不高。
从2011年实现校校通以来,农村小学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学校图书馆仍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上。没有拥有网站这一网络化建设的平台,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学校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新时代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的地位,学校图书馆缺乏专业化、懂技术的管理者,这些都阻碍了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进程。
问题二图书馆服务能力没有适时提高。
图书管理工作者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室藏,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优质服务,为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阅读需求,而尽到了我们最大的努力。首先,图书管理工作者必须吸收人类社会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增强图书管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采用当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实现图书保管利用的高效化,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图书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其次,图书管理工作也具有自身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图书管理工作者在借鉴国外图书管理先进经验的同时,应着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管理事业的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图书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的实践。
这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管理员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较熟练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但是队伍结构仍不够合理,要建设或者维护图书馆网站(网页)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每年省、市、县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但培训效果不理想,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使较多的管理员没能经过系统的培训,这给他们的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这部分管理员有时连完成常规的计算机编目、流通工作都有困难,根本谈不上要创新工作。
三、学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学校在发展,师生的观念也在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教育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图书馆的作用已日益突出。学校图书馆如何借助现有的网络基础,推进网络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适应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进程,为学校推进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和优质到位的服务,是所有农村小学图书馆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完善功能,建好学校图书馆网站。
学校图书馆网站是一个开放的虚拟图书馆,它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网络化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学校图书馆网站建设已经列入了中小学图书馆等级认定和各级考核评估,它的重要意义正在被逐步重视。依托图书馆网站,我们能够拓展实体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为读者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整合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势,建好学校图书馆网站,将中小学图书馆网站连结起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正在积极尝试。
图书馆网站建设关键还是要精心设计网站栏目,增强服务的针对性,设计要时时处处体现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图书馆网站(网页)可以设立图书馆简介、入馆须知、新书推荐、读书天地、书目查询、流通服务、阅读指导、留言板、数字图书馆等栏目,以此来拓展和延伸实体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如:书刊资料的信息功能、图书服务功能、网上阅读功能、教育指导功能、与读者互动功能等。努力把图书馆网站建设成为学校图书馆网上资源的门户,相关信息发布和查询的中心,与读者互动交流的平台等,这样,师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图书馆这一虚拟馆舍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2、实现网络化管理 服务师生
(1)为教学和教研服务,是农村中小学图书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农村中小学图书室能更好地把最新的教学教研理论、成果传递到教师手中,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能更好地发挥中小学图书室室的信息中心和桥梁作用,使中小学图书室室真正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2)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价格的降低,软件功能的日趋完善,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对农村中小学图书室计算机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3、稳定队伍,提升管理员专业素养。
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最理想的要同时具有图书室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分类、编目、标引等图书管理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而目前中小学图书室室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老化、业务素质低下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有许多农村中小学图书室没有专职图书管理人员,更谈不上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图书室业务人员。这些兼职管理员一不懂专业,二没有时间,三没有兴趣,四无责任心。可想而知,在他们管理下的图书室会是什么模样,更谈不上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了。图书管理员是一个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显而易见,缺乏图书管理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书室工作人员均应经过图书室基础知识培训和考核,实现持证上岗。
目前,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不容乐观。为了适应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需要,尽快组建一支稳定的现代化专业队伍,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暑期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还积极组织图书管理员参加省、市考察学习活动,聆听专家教授的报告、讲座等。总之,我校 加强图书管理员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相对稳定、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发挥它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有关的读书活动,让广大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知识的沃土中茁壮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农村小学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自身建设,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好网络发展平台,为我们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多做贡献。
第二篇:网络化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网络化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网络化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人以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也有利于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回顾了一年来网络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作法和体会。
【关键词】参与意识,合作学习,学科整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兴起、传播和普及,人类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划时代的变革。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它离不开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利用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要求和高一新教材的特点。下面谈谈我在运用多媒体网络化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网络化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现代教学理念中的学生观,其核心思想是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据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在武汉大学讲演时,竟从皮包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按住公鸡的头,强逼它吃事先放在桌上的一把米,可公鸡只叫不吃。陶先生松开手,退后几步,给公鸡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结果公鸡自己吃起米来。陶行知先生在讲演时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这真是教育学上的经典比喻。的确,“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效果相差悬殊,尤其是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面对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堂真正地成为了学生的课堂。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取材颇为广泛,文章包含了大量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以及政治、佛教、名胜等多种背景知识,还可能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某个分支,即一些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学生若不具备这些知识,阅读中就容易出现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我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有目的的进行“网上冲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在学习高中英语第一册(下)时,开学第一周我把整个学期和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印发给学生(见附件1),要求学生自
由组合成十个小组并推选出小组负责人,每个小组经过商讨挑选一个自己所喜爱的主题。待学生明确目标后,我就指导学生到互联网上搜寻与主题有关的素材,并把找到的素材保存下来并进行整理编辑,最后由本小组推选的代表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或讲解。在此期时,可能有一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应适时、适当的给予辅导,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完成搜集任务。这个环节,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实施阶段,教师要敢于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这样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找到获取信息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又譬如在学习高一第14单元“节日”这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依据该单元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的网络课件。课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节日。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精美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一些民族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泼水节,火把节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从中体会到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中国人热爱家乡、重视亲情、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二部分:国外节日。介绍国外节日并附有精美图片(如:美国的万圣节,日本的盂兰盆节,墨西哥的亡灵节,复活节等)。学生可以阅读各种国外节日来历和其庆祝方式,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外国节日和习俗,树立尊重他人风俗习惯的意识。第三部分:学生作业展示。
一是课件展示:即在上本单元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站,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收集有关节日的信息和图片,再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和图进行分类,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制作成课件上传给老师。老师把学生的课件和自己的网页进行超连接,上课时由制作小组的学生代表逐一向其他组的同学介绍自己从网上搜索到的节日并让全体同学欣赏他们的杰作。
二是文章展示:即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创立自己所梦想的新节日,并将新节日的名称、日期、意义以及如何开展庆祝活动等内容写成书面文字进行展示。依据这一课件组织教学,学生可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并在欣赏中外节日,了解中外节日的来历及世界各国各地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中获取知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
网络课与传统课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量身定做课件,有利于转换课堂角色,真正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切入点,自己决定学习浏览的先后顺序,控制学习时间的长短,掌握听、看的速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二、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的多媒体播放功能,不仅把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中、英文歌曲带入了课堂,让学生们始终沉浸在英语环境中,而且能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使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增加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三、网络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其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
第四、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宏观控制教学进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将课件放到教师个人的教学网站上,还
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总之,网络教学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老师教的生动,学生学的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网络化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发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行的。
为促使学生“合作学习”,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若干个小组,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合作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英语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形式 :
1.要求和鼓励学生们进行协作。首先一个小组的同学共同选定一个主体,然后共同对一个主体进行相互探讨。学生们根据各自特长分头负责不同内容。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材料收集,有的同学负责写作或编辑,有的同学负责作品的制作或网页制作。
2.在选取了相同或相近题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和交流使自己的选题更加完美。
3.通过电脑作品来展示小组成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从网上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制作成课件发送到学校网站,共全班学生共享。
4.通过学习园地展示小组成果。将学生习作或作品打印出来张贴到规定的场所,供全班欣赏。
实践表明:1.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地积极的去完成。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不仅使他们的语言习得和应用得到了提升,还使他们由原来的听讲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激发了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最终愉快的收获。另外,高中生的心理、生理日趋成熟,他们对事物逐渐有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和观点。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他们一个独立地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在分配小组时,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小组合作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他们个人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人人平等,我不比别人差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是每个学生的坚强后盾,大大地消除了一些后进生的自卑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3.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内学生相互讲述对某一任务的理解或心得体会,并相互辩论、纠正,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处于高涨、积极的状态中。同时,小组活动中学生间互帮互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更多理解材料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英语语言学习本身,这将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化英语教学有利于建立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及优势互补。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试验和探索中,我十分重视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交流和勾通。目的在于:
1.不断提高教师个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2.及时了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知识及时在英语学习中得到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各课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们感悟到人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家如此,学生们也是如此。
3.引导学生明确网络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学会上网,不是为技术学习,而是为能力学习。
我深知,网络教学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曾经在所任两个班级学生中做过这样的调查:学生中有40%的人家里有电脑,上过网,20%左右的人经常上网,其余的没有接触过电脑。另有60%的同学不会完电脑。当问及上网能做什么时,一些同学们说出了很多的内容,如看新闻、查资料、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于是,我为经常上网的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堂作业,在网上查找有关“奥运”的内容,为一篇“奥运会运动”文章搜集素材,结果只有近
10%的学生找到了一些有关资料和文章,其他同学却不知道找什么、如何去找。可见,组织好多媒体网络英语课单靠英语教师本身是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向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求援。经常商讨和他们达成共识,互相帮助,共同探索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譬如:
1).当学生们初学电脑打字和建立word文档时,没有实际学生会感到厌倦。我就适当布置一些英语书面表达的作业,让学生们用电脑完成提交给老师。
2).在学生们学习发e-mail时,我就结合英语教材中现代交友多种方式流行的一种通过e-mail进行交友、联系,在网络教室完成这一课的内容。
3).当学生们学习引擎搜索时,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在网上查找有关动物保护的内容和图片,并用word文档进行编辑。
4).得知学生们要学习power point时,我把他们分成小组,并选定主体,每组完成一个多媒体课件。经过近一年的学科整合,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的学生,都能独立并较为熟练地操作电脑,运用信息课所学知识,制作出了几十个多媒体英语课件,并建立了班级网站。
实践使我体会到:信息技术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帮助提高本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ËÄ¡¢ 网络化英语教学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数量多,教师只能满足大多数的需求,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体特征得不到体现。网络化英语教学的优势使得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网络技术保证了一人一台计算机,使学生能够共同享有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目标,完成学习。例如,在学习高中英语第一册(下)Unit17语法—主谓一致时,我先设计出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目标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主谓一致的基本用法;拓展目标为较高目标,即在完成基础目标的前提下,继续学习主谓一致的补充内容,如主谓一致的一些特殊用法。基础目标和拓展目标的练习设计又各自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初级练习。第三部分为中级练习,第四部分为高级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让全体学生做初、中级练习,学生可以边做练习边核对答案,及时纠正错误。基本达标学生即可以转入拓
展目标的练习,未掌握的学生则继续初、中级练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监控,或者到学生单机前,随时帮助有疑问的学生。这样,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
教学体会:
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我感到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2.自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3.顾及个体差异,真正因材施教
我们以往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化英语教学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对于某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也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克服了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杰: 《E学习模式》《英语周报》教师版 2002第七期
谢金芬:《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英语周报》教师版 2004第36期。
何可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第三篇:全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在全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大家好!
正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南阳市在社旗县召开了全市农村网络化建设现场会,这个会议召开的很好,也很及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时机好。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刚结束、全国正在深入贯彻新农村改革的时候召开此次会议,有利于我们给领导汇报,有利于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推动这项工作。选择这个时期对农村来讲,农民出行的活动较多、出行区域较广,容易掌握我们原来规划的线路是否符合农民出行的需求。在这个时期召开会议,既总结了前段时间推进工作的总体情况,又明确了今年需要完成的工作。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只要我们强力推进,这项工作会在全市迅速展开。
二是社旗县这个典型选择的好。社旗县在经济上不太发达,有67万人口,面积又大,地理位置上既没有高速又不邻铁路,但农村客运网络化推进的非常好。主要是政府重视、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扎实工作、成效显著。他们的经验值得在全省农村网络化建设方面进行推广。
三是会议的形式好。南阳市政府对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高度重视,并下发了专门的文件,我们现场观摩了农村客运线路,听取了社旗县的经验交流,有利于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工作在全市的推广。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交通公路大省,全省公路23.8万公里,全国第一;高速公路4556公里,全国第一;公路网络密度仅次于上海市,全国第二,所以说我们省是交通公路大省。同时也是交通运输大省,全省营运车辆是84.9万辆,运输企业总资产716亿,2007年上交国家各种税费157亿,利润达到61亿。全省有2万户三级以上的维修企业,412所驾校,年培训驾驶员32万人。整个交通运输业和交通服务业为社会提供了184万个岗位,道路运输业2007年为河南省的GDP贡献率为2.8%,所以说是运输大省。为了今后又好又快发展道路运输业,我们认真总结了河南过去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了我省道路运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认清了我们在全国运输业中所处的位置,拟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河南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改革步伐,加强市场监管,着力建设成一个支柱型大产业、创新型大系统、服务型大网络、文明型大窗口,从而建设安全高效、文明诚信、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道路运输行业,打造金象快客、河南快货、中原快修三大品牌。为了这个方向,2008年的工作思路是打造三个亮点,推进四项改革,重点抓好六项突出性工作。农村客运网络化是其中的亮点工作之一。我们建设了物流信息平台,在各大报纸、媒体和网络都进行了宣传,并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中央焦点访谈节目也对我省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专门的报道。国家交通运输部将其定为全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的示范项目之一,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莅临河南时,点名参观了物流平台的建设情况。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是以场站建设为基点,以“村村通”工程为依托,重新对全省农村客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全省规划新线路667条,延伸线路220条。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我们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省经济发展比较快,特别是中部崛起的政策实施后,农村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大了农民出行的需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就是为了能够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出行需要,负责客运工作的同志们一定要认真严谨对待。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做好农村客运工作,所以我们不但有良好的基础还有政策的支持。但是我们有良好的基础也要会充分地利用,不利用就会出现问题,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建一条客运线路需要进行市场的培育,同时培育一个市场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客运的发展也存在很多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村客运站的启用不能时间过长,南阳提出的“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建设思路很好,只要能启用,承包、联合、租赁都可以。二是从经营的形式上来看,目前运输企业要看到农村的市场,要提前进入占领这个市场,否则运输企业将来会流失很大份额的客运市场。三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出行认识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出行需要,各地政府对农村客运的要求也比较高。四是安全问题,特别是农村的运输安全问题,关键人是司机,关键地点是汽车站,关键时间段是凌晨,如何把农村客运的安全工作抓好是当前管理部
门面临的首要问题。要规范管理,把安全教育做好,把制度落实好,把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真正的放在心上。我们相信,南阳市的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谢谢大家!
第四篇: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服务模式走向计算机网络,从而实现图书馆的馆藏
资源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从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来看,数字化和网
络化是新的必然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馆藏信息资源的构成、管理和服务将发生改变,因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如何组织和管理是一个新的急需研究的课题。
1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从图书馆的整个发展来看,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
。而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同样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开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计算
机局域网,实施计算机管理。70年代后期,他们开始探讨资源共享,实施联机编目,组
建局域网或广域网。到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初步实现了联机编目,建立了联机书目信息数据和一些专题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联机检索和资源共享。进入90
年代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遍兴起和快速发展,图书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
些图书馆纷纷上网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方法,人们开始研究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数
字图书馆等,图书馆由此进入了网络环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特网阶段。
我国图书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研究图书馆集成管
理系统,建设微机局域网,到目前关于因特网的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的建设的探讨,没有明显的阶段性。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还处于第一阶段,即微机局域网阶段,但部分条件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连入因特网,进入网络建设的第三阶段,开始探讨关
于因特网环境的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等问题,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在线信息
服务等。
2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所谓网络化图书馆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起初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计
算机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网络图书馆。具体地说,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
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信息服务系统[1]。
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应包括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料、信息技术设备
和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等;狭义是指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料。对于网络化图书馆,由于信息技术设备在图书馆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突出,因而,广义地理解其信息资源
较为科学。从分布看,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
藏:二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
2.1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馆藏
信息资源的构成也不尽相同。微机局域网阶段,仍然以印刷型文献信息为主,电子文献
主要是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读者数据库和流通数据库。因特网的馆藏信息资源与微机
局域网阶段不同的是,它不仅包括本馆的馆藏信息资料,而且还包括通过网络可以检索
和共享的其它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料。概括地说,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呈现
以下五个特点:
从载体形式上看,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从馆藏文献的构成比例
看,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不仅有本地
馆藏文献信息资料,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料;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电子文献的利用
率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的信息
服务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样,服务效率更高。
2.2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特点。对网络化图书馆来说,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
个整体,由不可分隔、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组成。二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2]: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具有相互性。对于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自有馆藏既是本馆的现
实馆藏,又是其它馆的虚拟馆藏。本馆对现实馆藏具有更新、修改、利用和支配的权利
;对虚拟馆藏有共享权,一般没有更新、修改和支配权。但对于合作建设或开发的信息
资源除外。从地理位置上讲,现实馆藏是本单位和本地馆藏;虚拟馆藏是外单位或外地
馆藏。本馆读者或用户对现实馆藏的使用具有直接性;对虚拟馆藏的使用一般要有某种
协议或申请手续才能借阅等,因而具有间接性。
3网络化图书馆现实馆藏的组织管理
信息组织是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资源,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使其成为有
序状态的过程[3]。其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成有序信息,便于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
地传递
信息。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的组织,是依据各种分类法(如中图法、科图法等)
进行科学的分类与建立各类目录体系(如主题目录、分类目录等等)。而网络化数字图
书馆的信息资源如何进行科学组织和管理呢?事实上,处于不同网络阶段的图书馆,信
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也不尽相同。处于微机局域网阶段的图书馆,其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的核心是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而处于国际互联网阶段的图书馆,其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除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指引库的建立。
3.1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
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的基础。现在我国一些图书馆建立了局域网,根据集成管理系统的要
求,按照CNMARC格式部分或全部建立了书目信息数据库,在部分工作和服务环节实现了
计算机化管理。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自建;二是购买标准书目
数据套录;三是套录和自建相结合,有标准书目的购买套录,没有标准书目的自建。现
在一些图书馆还提供“联机”书目信息数据的套录。
从现有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软件看,其书目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格式是标准的。这
些软件大多都提供书目套录和自建功能。套录和自建书目信息数据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套录的标准书目,优点是著录项较多,数据一般较完善;缺点是受制于标准书目的建
设速度。自建书目信息数据库,优点是建设速度自己可以灵活控制;缺点是书目信息的采集工作量较大,在数据的录入过程中,质量不易控制,因而数据不够标准,影响网上
交流和共享效果。影响自建书目信息数据库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原图书的分
类不正确或著录项不全;(2)所选字段较少或缺少某些字段信息;(3)某些信息所归字段
不正确或某些字段信息错误;(4)录入中造成的错字、错词或漏录的字、词等。
3.2电子出版物的组织管理方法。所谓电子出版物,是指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
存储器(如CD-ROM、磁盘)上,并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进行阅读的出版物。我国新闻
出版署在1994年曾将其定义为: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
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4]。电子文献对
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向现代化的发展。电子文献在网络化图
书馆馆藏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都在与日俱增,但到目前,有关电子文献的计量、编目和
存放管理等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和科学的标准。然而这些问题具有较高理论和应用意义
。
3.2.1电子文献的计量标准问题。电子文献按载体分,有磁、光、电介质。按文献
类型分,有电子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和软件读物等。可见,电子文献表现形式和
内容多种多样。目前电子文献在采访、编目、存放和统计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是没有
统一的计量单位。是以介质(或载体)为标准,还是以内容完整性为标准呢?是以每个
独立的电子文献载体算一个电子文献,还是以每个内容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文献内容作为
一个电子文献呢?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个载体中有多个独立和完整内容的文献(如一张
光盘上存储多本图书或多个软件等),也有一个完整的电子文献存放在多个载体上(如
一个数据库存放在多张磁盘上)。更为复杂的是,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分多
个专辑,每个专辑又分多张光盘存放。而有些数据库连续多年更新出版,使得不同时间
或不同的订户所订内容可能不尽相同。这些给电子文献的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根据电子文献的特点和工作经验,统计工作有以下三种办法,而且我认为第三种办法更
科学和更准确。
(1)以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计量标准进行统计。如电子图书,以内容相对完
整性为标准。一本图书分多张磁盘或光盘存放时,可按一册统计;若一张磁盘或光盘中
有多个文献时,要按多册统计。电子期刊,仍然按照印刷型期刊的管理方法进行统计管
理。以内容分种,以时间分卷和期。统计时,可以报x和y卷z期。数据库,无论时间长短
或存放载体的数量,以“个”为单位进行统计。
(2)以载体的独立性为计量标准进行统计管理。具体可以按照各种规格尺寸磁盘、光
盘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结果是,“3寸”磁盘x张和“5寸”光盘y张等。
(3)抛开电子文献的载体形式和具体内容,以bit(信息比特)为计量单位进行统计
。如馆藏电子文献有xM或xG字节等。
3.2.2电子文献的分类编目。一本图书分多张磁盘或光盘存放时,可以按照丛书的办法分编;若一张磁盘或光盘中有多个文献时,可以按多册书进行分编,但每张卡片上
要有相互参见项。
3.2.3电子文献的存放管理。电子文献不同于印刷型文献,有优点,也有缺点。以
磁盘为代表的磁介质电子文献怕磁场,怕挤压,怕高温,怕灰尘;以光盘为代表的光介
质电子文献怕挤压和划伤,怕强光长时间照射,但不怕磁场。因而电子文献的存放保管,最好是放置在远离磁场、干燥阴凉、密闭防尘性能较好的柜里。而且摆放时应立着,不能多层平放。
4因特网上信息(虚拟馆藏)的组织管理
因特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资源丰富。但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在地理上分散,组织
上松散,数据类型多,随机变化大等特点,使得网上信息的查询、组织和管理,成为人
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网络化图书馆,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即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网上信息服务。因而,未来网络化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不能忽视网络信息资源的查
询、组织管理和利用。
4.1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因特网作为一个整体,在使用者面前体现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所提供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完善的信息服务。信息资源是因特网最重
要的资源。但从字面上讲,网络信息资源一般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根据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说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利
用的各种信息资源[5]。从信息内容看,几乎无所不包:有科学技术、旅游、消遣和奇闻
轶事一类的信息;有学术、教育、产业和文化领域的各种重要信息,也有与大众工作和
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有严肃主题的知识性和教育性信息;也有体育、娱乐方面的信息
;也有经济、金融和商业信息等等[6]。从信息容量看,小到一句话的E-mail(电子邮件)和大到一个电子图书馆或数百个数据库。而从时效性看,可以分为四大类[7]:(1)电
子报纸(2)动态信息(3)全文期刊(4)书目数据库。
4.2因特网信息查询工具。因特网上信息丰富,但在因特网上检索信息犹如大海捞
针。为了有效地查询和利用网上信息,人们研制了许多查询工具。概括地说,主要有四
大类[8](见表一)每一种查询工具,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的查询
效果,可能还与你的代理服务器的功能和你登录的服务器、时间,网络的带宽以及你的工作站性能有关。
4.3指引库的建设。指引库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指引库的建设是突破传统信息
资源建设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对网上信息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所谓指引库,从物理
上讲并不存储各种实际的信息资源,但对其访问却可以检索到有关数据库的实际资源,即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把因特网上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
关的节点进行集中,按照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用用户熟悉的语言组织起来,向用户提
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查找[9]。
4.3.1指引库的内容。指引库类似于我们所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内容的不同。指引库中存放的是有关主题或用户所需信息的数据库或服务器的地址
等信息。形象地说,因特网是信息的海洋,指引库是航海图。为提高因特网上检索信息的效率(检准率和检全率的合理组合),需要网上导航,需要有关的网站、网页甚至网
上私人信息的检索及目录服务,Yahoo、Altavista和Sohoo(www.xiexiebang.com)等所从事的工作可谓网上导航。
4.3.2指引库的组织方法。指引库中的信息采用主题树浏览方式进行组织,它将信
息资源的索引按照主题分级加以组织,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逐级浏览,找到所需的信息。按照这种方式组织信息,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标引,设计主题树的结构等。这种
方式工作量大,但检索效果较好。如中文网络神探“搜狐(SOHOO)”采用先进的人工分类
技术和友好的全中文界面,运用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科学分类方法,将18部类、近5万条
链接做成层层相连的树杈结构,网页直观地提供给上网用户。用户只需进入相关的分类
目录或键入一两个关键词,便可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10]。
总之,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网络使
其馆藏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本馆的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地检索
和利用其它馆的信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图书馆网络化扩展了其信息服务能
力,但网络上信息资源的纷繁复杂,给组织管理和有效的查询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而,我们必须不断分析、了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并对其组织管理技术指
引库的建设等加以科学地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从而提高和
完善我们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质量。
第五篇: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路径初探
推进客运网络化建设,提高客运覆盖率
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县客运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局长关学辉的带领下,城乡经济发展快速,农村贸易日益繁荣,城乡交往进一步扩大,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我站紧紧围绕局党委提出的“十二字”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建设,解决农村客运发展的新路子,解决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促进乡村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交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客运安全隐患多。
一是我市现有农村路网的总体技术等级较低,通村公路中,普遍缺桥少涵,晴通雨阻,抗灾能力低,不具备开行客运班车的条件;二是农村客运的运力结构不合理,运行车辆技术状况差,车型落后,设施不齐,遇到“逢场天”,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超载的情况;三是从事农村客运的驾驶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四是在我市的区乡存在较多的“面的”、“摩的”从事非法营运,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偏远,监管难度较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农村客运市场人口分散、人口出行受时间季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赶场天”客流相对较为集中,而遇“闲天”则客流量较小,农村客运车辆利用率相对较低,已通公路的村社有的仍
未实现通客车。如射洪县全县通公路的行政村已达449个,占全市行政村75.9%,而通客车的行政村仅415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0%,还有部分通公路的村不通客车。
3、经营成本高,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村客运车辆的道路条件较差、行驶里程较短、票价低,客源不稳定、营运收入较少,而税费负担与干线客运车辆相同,没有什么优惠政策、车辆磨损较大、油耗高(百公里油耗较干线客运车辆多消耗15%左右)、运输成本较高、效益差,致使专业运输企业对开行农村客运的积极性不高。
二、2012年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近年来,我站按照“路通车通”的原则,坚持“公路修到哪里,线路就延伸到哪里”的方针,在全县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提高公路通达深度的同时,不断延伸农村客运线路,有力推动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根据农村公路网建设规划,到2012年10月份,全县将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我站要实现路通车通。农村客运的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加大对客运市场的培育力度,确保全市农村客运网络的逐步形成。
(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是农村客运网络建设的重点。
在农村客运网络建设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推进农
村客运网络化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速度的加快,要在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改造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公路网发展情况和农民出行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客运班车通达能力,对目前未通班车的行政村,采取新开班线或延伸现有农村客运班线等方法,争取在2至5年内,分期、分批、逐条线路开通“赶场班、循环班”,并在拟开辟班线前,进行科学地论证和调研,对一些客流较为分散、道路通行能力较差的乡镇,可以投放部分微型客车经营,合理调整和投放运力结构,使我市农村逐步实现“村村通”客车,真正形成农村客运网。
以我市射洪县为例,去年以来,该县在农村客运的发展上,由县政府牵头,组织运管、公安交警、安监局、农机等部门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个乡镇一个乡镇了解情况,并和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然后参考目前的客流量、公路建设规划和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制定了符合客观实际,适度超前,而又具有明显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全县农村客运班线、客运运力和客运站建设工作能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规范、有序地发展了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搞好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效益是农村客运网络建设的根本。
农村客运经营者具有“早进城、晚回乡”的特点,服务对象也主要是当地农民群众。对农村客运经营者的管理,应该探索
更加有效的途径,发挥基层政府和群众对经营者经营活动的监督作用。要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建立诚信考评体系,并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同时,要加强经营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建立自律机制。对那些按章经营,安心为农民服务的客运经营者,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农村客运具有运营里程短、客流量小、人员分散、公路通行能力差、人货并行、运价较低的特点。在把农村客运定位在“经济、实用、方便、安全”的基础上,要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管理,以公交化运营方式为主,以定线、定班、定时为基本特征,建立激励机制,实现规范经营,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对新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要引导具备经营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运输企业经营,逐步实现车辆产权全部归公司所有,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收益按股份分配,使企业在资产运作、生产经营、组织管理上协调发展。对已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要引导经营者组建线路公司,进一步完善统一排班、乘务轮岗、营收统管、定期结算、兑现奖惩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企业诚信形象,增加营运效益。要提高农村客运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实现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农村客运新模式。
(四)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是实现农村客运网络化的依托。
客运站是实施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利用客运站可以集散乘客,提高客车运营效率,落实服务和
安全措施,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管理。乡镇等级客运站不仅具备以上功能,还可以作为乡级交通执法服务的载体,并可提供客货运、维修、信息等服务、接受委托对辖区地方道路进行养护和管理,综合形成交通管理职能向乡镇延伸的效应。客运站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组织、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经济相对发达、辐射力较强、客流物流较为集中的乡镇建设等级客运站。对其余乡镇,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逐步修建乡镇级简易客运站。简易客运站必须有简易站场及办公用房;同时,对村级招呼站,参照城市候车亭的模式进行建造,在3至5个行政村修建一个招呼站,在2至3年内分期分批地进行实施。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要扩大融资渠道,广泛筹措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办交通的积极性,除积极争取交通部、交通厅在资金上的支持外,市、县、乡也要充分利用各级的优势,采取不同的形式筹资,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和“多渠道筹资,多形式建站”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等多种形式,逐步解决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问题。要积极引导专业运输企业到乡镇投资建设客运站,对推动以站管运,以运养站,形成乡镇客运管理平台,促进客运市场有序发展和安全监管的深入,同事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教育,使他们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超载车、客货混装车及其它非载客车辆。
(五)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是推进农村
客运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单靠交通部门难度很大。因此,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向政府汇报取得理解和支持,依靠当地政府,将交通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当地乡镇政府的积极性,使乡镇政府把农村客运网络的建设作为实事工程来抓,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由于资金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目前在我市较为偏远、客流量相对较低的行政村及部分尚未修建油路的行政村通班车难度较大。通过可行性分析,确实难以盈利或严重亏损的农村客运班线,可以请示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政策上的支持。
严格客运站场管理,突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保障农村客运的道路运输安全。
该所重点加强了对客运站的监督检查,派遣运政管理人员常驻车站,严禁“三品”,严把“四关”。一是严把车辆技术关,凡无有效营运证件及技术状况达不到规定技术标准的车辆坚决不准进站经营,并立即终止其营运,对进站经营车辆的二级维护和例保例检有效期进行登记,实行营运车辆检验合格报班制度。二是严把进站关,要求所有参营车辆必须进站,坚决不准占道经营、站外绕圈、招揽旅客、逃避运管部门和客运站的监督检查。三是严把出站关,对违反规定站
内超员、超载、客货混装的车辆坚决不准出站,就地卸人卸货,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出站的每辆车必须如实填写《客车出站安全检查登记表》,从而确保了客车安全、合法、有序营运。四是严把隐患整改关,对农村客运企业特别是客运站实行每季度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查安全机构是否到位、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安全隐患是否整改、是否存在新的安全隐患等。发现隐患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业整顿。凡是不具备从事客运资格的驾驶员、不符合车辆技术等级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得上车、上路、出站,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广泛开展诚信客运活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维护良好的行业窗口形象。
客运服务质量是客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该所根据市交通局和区交通局开展的“诚信运输业”等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提高思想认识。把创建活动当作一个促进行业素质全面提高的良好机会。近几年来,他们在全区客运企业广泛开展“创文明客运站、文明示范线、文明客车和优秀乘务员”活动,经过精心组织、充分的宣传发动,广大经营业户踊跃参加。各客运企业以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
水平,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夷陵区客运站从加强职工队伍教育培训入手,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客运站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完善服务设施和设备,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落实“三优、三化”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客运经营业户自觉加强对司乘人员职业道德、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考核制度,自觉为群众提供文明优质服务。三峡运输集团乘务员易凤玲在车上拾到三万元现金交还失主的事迹经《宜昌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在客运企业反响很大,客运行业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旅客至上的氛围空前。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活动中全区交通运输行业涌现了100多人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扶老携幼、乐于助人的好人好事。为树立典范、以点带面,该所每年年终组织评比,评出20台优质文明服务车、10名优秀乘务员和一条文明示范线并给予奖励和通报表彰。目前全区客运服务质量和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