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换社保论文

时间:2019-05-13 10: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地换社保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地换社保论文》。

第一篇:土地换社保论文

关于对土地换社保政策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由于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和补偿标准低、就业安置力度小、农村老龄化现象加快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加大及农村缺少必要的养老保险等原因,致使失地农民和农村老人生活保障出现问题。由于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对现行土地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全社会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解放、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此后,对在农村实施土地换社保政策的讨论如日中天。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农村社会保障 土地换社保

一、土地换社保政策提出的背景

1、在政府征地的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土地产权权能缺乏,补偿标准不科学、不公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等。很多政府征地政策中被征地农民都是很不情愿被征地的,出现了许多的钉子户,甚至诞生了“最牛钉子户的称号”。被征地农民以各种方式捍卫自己的权益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不过是被征地农民的力量太小,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缺乏有效保障。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息繁衍的基本生活资料。它不仅是农民得以延续后代的重要生活来源,而且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获得生存保障的基础。现阶段,土地己成为农民重要的社会保障的依靠,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全部保障。事实正是如此,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丧失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按照有关规定,国家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可分为货币补偿,就业安置,划地安置、住房安置等形式。但现阶段,大部分地方为了方便,往往采取货币补偿“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对失地农民予以补偿。货币化安置比例很高。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较落后,理财观念差,进城就业困难,无地可种等原因,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失地农民失去基本生活保障。有些家庭钱很快花完,生活陷入窘境。就业无门,种地没地,这部分人就开始不断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党委、政府群体上访,严重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工作。政府忙于解决群众上访这个“一票否决”的问题,无暇顾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等工作。

3、失地农民的就业、务工机会不多。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应该区别情况给予安置就业。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农村户口成了农民就业的严重

障碍,使农民很少有机会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事实上,大多数失地农民既当不成农

民,也做不成市民,只能成为社区游民、社会流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失地农民中

年龄较大的,失去土地后,就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

人员。目前生活依靠有限的征地补偿金,“坐吃山空”,等补偿金用完后,生计就

麻烦了,如果再遇到生病或其他意外,生活就更艰难。

4、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缺失。农村现在虽然已经大范围的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由于保障水平低等原因难以在农村实现较

好的社会保障功能,尤其是养老保险。所以,目前,农村养老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在没有被征地之前,农民以土地为依靠,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生活经济来源并且如果

家庭养老难以实现那么农民就得把自己后半辈子的生活交给土地,而被征地农民失

去了土地的使用权,没有了土地,无法获取经济来源,补偿金又用于解决眼前的生

活问题,没有富足的资金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中需个人缴纳的部分,医疗风险

和养老风险巨大,往往超出了被征地农民的承担范围。

5、国家土地政策改革提供了契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

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

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

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赋予农民更多财

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

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

权。”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

行。”允许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和农村土地入市为农民利用土地获取资金提供制度保障,以及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为实施土地换社保政策提供了契机。

二、土地换社保政策试点实践

(一)浙江嘉兴模式

浙江省嘉兴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采取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安置失地

农业人员,并在1998年出台了以“土地换社保”的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在土地被征

用以后,失地农民户口“农转非”,并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按月领取养老金。

通过这一办法,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将得到长期保障。政策主要包括:

1、16周岁

以上人员补尝费计算。缴纳年限以征地时在农村的劳动年限计算,最低从年满l6

周岁起算,每满1年为其缴纳1年的社会保险统筹费,最高为15年。嘉兴市社保处为

征地人员设立个人账户。缴费标准的计算公式:上一年浙江省职工平均工资X85%

X17%基数(缴费比例)×15年。

2、16周岁以下人员补偿费计算。按年龄计算一次性

发给征地安置补偿费(标准为3000+200×年龄)。

3、征地时已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安置补偿费计算。对这些人发给一次性征地安置补偿费12 000元。

4、养老保障安置方式。征地时达到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的被征地

人员,与劳动部门签订协议后从次月开始按月发放养老金(按当年最低社会养老金

标准);在征地时男45一60周岁、女35一50周岁的被征地人员,到退休年龄后按月发

放养老金,退休前每月发放生活补助费和医疗包干费160元;对在征地时男16一45周岁、女16---35周岁的被征地人员,一次性发给自谋职业费8 000元,达到退休年

龄后按照实际缴费情况享受相应养老待遇。

(二)成都温江模式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统筹试点改革的成都,在全市范围内把对失地农民的一次

性补偿改成了以土地换社保。成都市温江区由于当地许多青壮年都在外打工,造成大量土地无人耕作与老人无人照料。因此,2006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双放弃换

社保”的设想,即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在城区集中安

排居住,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通过推动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市民推进

城市化进程,也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政策主要包括:

1、农民自愿实

行双放弃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购买安置房,按照“双放弃”社保政策参加社会保

险,实行个人交一点、集体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的“三个二点”的筹资机制。

2、对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个人和集体缴纳9 100元,政府补贴23 000

元,缴清次月按温江当年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领取养老金,同时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3、对男50一59周岁、女40 } 49周岁的,按城镇个体

人员参保缴费,政府补贴1 800元(补10年),同时按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享受

养老金待遇,并享受门诊和住院医疗待遇。

4、对男40一49周岁、女30 } 39周岁的,按城镇个体人员参保缴费,政府补贴1 200元(补15年),同时,按城镇基本养老保

险政策享受养老金待遇,并享受门诊和住院医疗待遇。

5、男不满40周岁、女不满

30周岁的,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缴费,政府不补贴,同时

按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享受养老金待遇,并享受门诊和住院医疗待遇。

在大力推广“双放弃”的同时,温江还在农村试点“两股一改”,即农村集体资产

股份化、集体土地股权化,同时配套实施以转变农民身份为目标的村改社区。农村

集体资产股份化和集体土地股权化后,交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合作社

对全村的土地进行一次整理。有项目支撑的村(社区)由合作社统一与项目业主签订

土地流转合同,按股份和股权享有相应的收益。暂时没有项目的村,由村级股份经

济合作社统一经营。这对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也为农

民日后的长期生活来源提供了保障。

三、土地经营权流转背景下土地换保障的优点与不足

1、土地换保障的优点

(1)缓解农村养老负担,健全城乡社保体系。土地换保障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

保障制度的创新填补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使土地养老功能的延续成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新路径。

(2)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城市化发展。农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

包经营权,从而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限,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

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通过提高土地耕种效益来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另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通过逐步

实现市民化来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政府也可以把人、土地等经济要素进一步整

合起来,提高城镇化程度,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3)有助于解决土地征用和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直接把农民的土地换成社保,避免了征地过程农民权益受到侵犯,补偿标准低等问题

2、土地换保障存在的不足

(1)现行政策大多只针对被征地农民,实施对象范围狭小。很多农村地区青壮

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无力耕种或者土地面积较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现代化耕

种等,但是由于土地未被征用或者当地并没有实施土地换保障政策,即使他们将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也难以保证以后的生活,所以这些农民宁愿将土地搁置形

成资源浪费,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因此,土地换保障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应相

互配套、共同作用,为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建立保障,并因地制官地扩大土地换保障的实施对象和范围,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有待完善。目前,指导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政策法规不尽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权利与

义务的明确,利益补偿关系的协调,流转价格依据的确定,矛盾纠纷的处理等都存

在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致使土地纠纷日渐增多,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司法机关

及有关行政部门处理这一类问题常常感到无法可依。同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

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①流转市场不完善,有的没有流转市场。②

合同不完善、纠纷隐患突出,甚至没有合同。大多数合同条款不齐全、权利与义务

不明确,流转合同未进行鉴定、公证等,严重影响流转丁作的正常开展,给农村社

会稳定埋下隐患。

四、对策与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必须健全制度,严格运作程序。坚持“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坚持土

地经营权流转形式多样化原则、坚持依法签订书面合同的原则,正确引导和加强服

务。修订和完善现行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监管方面的法规和办法,抓紧制

定相关配套制度和规章,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使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加入土地换保障的农民进行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农民加入土地换社保后,建议由政府出资补助,对农民进行就业技术培训,按照城乡统筹、政府援助、自主

择业、市场调节的原则,推动“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机制的形成。此外,可以因地制宜地鼓励农村土地人股,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乡镇集体经济,吸纳农

村劳动力。

3、大力发展农村老年服务业,发展农村老年服务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

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他们的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

应该在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上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敬老、养老文化,培养敬老、养

老的家庭美德,积极构建敬老养老的社会观念。

参考文献:

1、教参.第九讲.农民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

2、王裕明 张翠云.浅谈基于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研究

3、兰州学刊.张春雨.基于公民权利理念的农民社会保障及土地换社保问题分析 20 12年第 5 期

4、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年第 23卷第01期.陈建清、王辉.土地换社保

政策探讨

5、《社会学研究》2010 年第 6 期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1

——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

郑雄飞

注释: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第二篇: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民土地换社保

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农民土地换社保

一、事件背景

(1)从2010年8月15日开始,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重庆此次大手笔推出的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将成为几十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规模最大、配套制度设计最完善、影响最深的一次实践。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形象地比喻:在这次户籍改革中,进城农民将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脱掉的这三件衣服核心是“土地”,土地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据了解,从2010年8月1日开始,重庆市公安局807个派出所就已经设置专门窗口或平台,开始受理转户口的申请。目前已经有一万多人拿到了城镇户口。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简化了“农转非”的条件,务工经商3年以上,可以转户口;在城里买了房子,可以转户口;投资兴办实业,年纳税达到一定数额,也可以转户口;对于乡镇户籍准入条件则全面放开,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村居民到乡镇聚居区居住。看上去,重庆市已经完全打开了城镇之门。那么哪些农民将选择离开土地,成为城里人呢?调查发现,重庆远近郊农民存在很大差异。

对近郊农民而言,一纸城市户口对近郊农民而言,诱惑实在有限。从重庆主城区开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九龙坡区陶家镇,这里是重庆市第一个户籍改革试点。镇政府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早在2007年就有700名农民转为城镇户口。按照当时的政策,农民之前享有的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的各项权利不变。可即使这样,户籍改革仍没能在这个有着1万7千名农民的镇推行下去。

这位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镇里50%的农民参与了土地流转,每户分到了2到3套120平米的楼房,一亩地一年能拿到一千元的租金,还可以在家门口的工业园区里上班,平均每户的年收入能达到2万;一旦土地被征用,可以享受每户三十万的赔偿。而这次重庆户籍改革明文要求,最多3年内,农民要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由政府有偿收回。

(3)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农民转户进城后,允许转户农民最多3年继续保留宅基地、承包的使用权及收益权。按照字面意思理解,3年后,转户农民将不再拥有宅基地、承包的使用权及收益权。所以无论是近郊还是远郊,满足转户条件的重庆农民都在算一笔账,城镇户口能带来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诸多福利,能否值得自己放弃农村户口附带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

(4)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的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已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全覆盖。按照规定,被征地农民都可以办养老保险,政府给予20%左右的补贴。男性到60岁、女性到50岁,就可以每月领到近300元的养老金。此外,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成都市还定期搞各种免费就业培训,以充分保证农转居居民的就业。

按照成都市政府的战略,农民向城镇集中主要分3种类型:在5个中心城区建设完全与城市接轨的农民新居工程;在郊区以重点镇为主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城镇新型社区工程构成重点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远山区,根据区情适度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

成都市公安局户籍科李瑾表示,全市的人口按地域划分为3个圈层,逐步推行户改。

然而,为了形成土地的规模集中,成都户改的一个核心是鼓励农民放弃土地,向城区集中,这被外界认为是以土地换社保。

对此,当地一名政府官员却不认同这一看法,“实际上没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只是把一些闲置的土地进行了集中。”上述官员认为,“农转居”后,农民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补偿权、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分配权等并不发生变化。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还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

但即便如此,并不是每一个农转居的农民进城后都能很好地生活,这其中关键性因素是受其从被征用的土地中获得租赁、入股等土地流转后收益多少的影响的。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认为,真正要解决户口问题就必须剔除其背后附加的利益,只有实现真正的公共财政均等化,城市一体化才能跟上,否则如何户改都只是个伪命题。

二、事件观点

(1)地方政府以社保换农民土地,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户籍之所以具有一定价值,仅仅是因为,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政府没有平等地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因此,户籍的价值其实表示的是地方政府拖欠农民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债务。从这个角度看,负责任的地方政府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最大努力尽快偿还这笔欠账。

(2)对于“土地换社保”这一政策,老师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本届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换户籍、土地换社保”得到了土地,接纳了大量的失地农民,而后届政府无地可卖,却要承担对这些转为市民的农民的社会保障,等于替前届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失地农民的福利也将很难得到保障。

有关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恐怕应当对土地换户籍、换社保的热潮进行反思。城镇化过程,应当是农民境遇得到改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需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其次应当把农民当成平等的公民,积极地向其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为其建立与城镇人口均等的社会保障。在此基础上,让农民自主处理自己的土地,决定是否及怎样流动。

(3)对于农民来说,由于无法自行出让土地,所谓的“土地增值收益”同样是“期货”,所谓“社会保障”也是“期货”。以“期货”换“期货”,赌赌运气,未尝不可。反过来,政府因为掌握着征地权,足以控制土地价值变现,集中越多的筹码,越是稳赚不赢。这种一方稳赚另一方前途叵测的交易却“积极性很高”,其实反映了现行土地制度对于农民利益的某种剥夺。现行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限制,以及将转变用途的权力唯一地赋予了政府,必然导致农民降低对土地价值的预期,而政府则因垄断而掌握了土地价值的定价权和分配权,这样,政府就可以用低廉的价格甚至是远期支票(如社会保障)来换取农民的土地,在我看来,这种因现行土地制度而带来的价值扭曲,而非报道中天花乱坠的各种城市福利,才是导致农民进城“积极性很高”的根本原因。

第三篇:社保论文

社会保障学期论文

——我国失业保险的问题和对策

日期:2011年5月

[摘要]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大批企业倒闭、员工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在立法层次、覆盖范围、基金筹集、资格审查以及再就业功能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因而需要对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真正建立起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失业保险制度。本文通过中日失业保险制度的对比,反思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提出改革建议以不断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关键词]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制度 问题 对策

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完整体系,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抵御失业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尽快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建立阶段。1986 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暂行规定》虽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实施范围、对象、资金来源、支付标准、管理机构都作了说明,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其实施范围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保障待遇低,失业救济性质明显。

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为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 年的《暂行规定》,但是《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并没有对《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失业保险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有些问题甚至更加尖锐和突出,从而导致了失业保险在经济改革中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的进程。

3.巩固阶段。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l)确立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宗旨。(2)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3)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负担的筹资机制。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提高到了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4)确定了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申领程序。《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保险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5)重新调整了支出项目和支付标准。在支出项目安排上,强调了失业保险金及其相关支出,增加了职业介绍补贴的开支项目,取消了生产自救费和管理费。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高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制定。累计缴费1—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缴费5—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为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6)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了市级统筹。(7)加强了基金管理,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人银行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我们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目前,失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就当前各国对失业问题的解决情况来看,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比较成熟。以下将对中日两国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比较,并通过比较找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与日本相比,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不仅建立时间短,而且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通过与日本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资格条件比较。失业保险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一些具有劳动能力却因暂时失去职业而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也就是说,作为失业保险的受给者,有着严格的条件。从两国的共同点来说,基本包括以下几点:(1)必须达到规定的资格期限,主要指投保期。(2)必须是非自愿失业,防止故意失业获取失业保险金。(3)已办理失业登记,又有求职要求。但要求的宽严程度不同:我国规定投保期限为一年,如果缴费期限不足一年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日本是离职前一年中要有六个月的缴费经历。

2.给付内容比较。(1)给付标准:给付标准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准,但是它原则上达到受益人的收入损失得到部分补偿,又不能妨碍就业意志。日本规定一般劳动者每天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失业前半年平均工资的50%—80%,即平均日工资越高,基本失业津贴越低,反之则越高,这是它的合理成分。我国按照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发放。(2)给付期限:两国都有等待期和最长给付期的规定。日本采用综合标准,失业津贴的领取期限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投保期长短及就业难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最长领取期限为360天。此外,遇到特殊情况(经济衰退、全国就业形势严峻、跨地区求职、职业培训延期等)可酌情延长领取期限。我国采用的标准比较单一,根据失业前的累计缴费年限的长短: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2个月;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8个月;十年以上的,领取期限最长为24个月。

3.费用负担比较。采用何种负担方式,取决于政府对失业应负责任的认识、企业的经济效益、历史传统等因素。日本失业保险金支出的部分由国家(政府)、雇主、雇员三方负担。并不实行全社会统一的单一失业保险费率,而是根据各行业的失业风险程度实行差别费率。雇主与雇员根据本行业的费率,按照等比制分担失业保险费。此外,国家财政负担部分费用。其中:一般求职者津贴和短期特例求职者津贴财政负担1/4;日雇劳动求职者津贴财政负担1/3;继续雇用津贴财政负担1/8。而用于雇佣保险事业支出的部分则完全由雇主缴纳。我国采用单一的失业保险费率,城镇企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个人按本人工资的1% 缴纳失业保险费。财政不固定负担部分费用,只在事业保险给付出现困难时提供紧急援助。

4.管理体制比较。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决定政府责任,两国均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失业保险管理。

三、针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总的说来,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足,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出发,也就是要不失时机地深化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客观地讲,我国在制定和两次调整失业保险制度时,并非没有注意到国外的改革动向,因此在制定上出现了许多问题。现在我们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主要的是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繁重的就业任务迫切要求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现在看来,失业和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已经进入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在首先确保用于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有充足的调剂空间用于促进就业。近两年来,北京、上海等省市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不失时机地推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的功能和作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改革的重点是: 1.完善制度,强化约束,建立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与国外相比较,我国的失业保险具有救济期限长(最长24个月)、申领条件宽松等特点,且待遇标准只与缴费期限挂钩,与领取期限无关,对是否积极求职约束性不强。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不能不导致失业人员对失业保险的过度依赖。处在失业保险金申领期的人员,对于公益性岗位、临时性工作往往不感兴趣,除非有收入稳定、体面的就业机会,否则宁可等待。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也是这样,放弃推荐的社区服务或其他公益性就业岗位而宁愿继续“吃低保”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改进制度设计上找出路,通过严格申领条件、强化对申领人员积极求职就业的外部约束来实现。为此,不仅需要调整相关政策,完善管理措施,还需要完善失业保险、低保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及时掌握失业人员、低保对象的就业和收入情况,并通过信息系统相互沟通,实施动态管理,跟踪服务。

2.建立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费率调整机制,发挥失业保险在稳定就业和减少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着眼点不仅要放在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上,更积极的做法是放在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减少失业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实行差别费率或浮动费率引导企业减少裁员,或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在不景气时期通过缩短工时、挖掘内部潜力等方式消化富余人员,不失为一项积极有效的失业调控措施。

3.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扩大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政策的受益对象范围。目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不仅基金支出渠道窄,而且享受对象也仅限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这是不合理的。固然,在失业保险金的申领上,强调权利义务相对等,强调以参保缴费为前提、与缴费期限相联系,这是符合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的。但是,作为失业保险延伸职能的促进就业措施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其对象自然也应当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来设定,而不宜仅限定在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人员上。

4.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支出范围。理清楚了上述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无须多做分析了。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范围,既要考虑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要求和资金使用范围,又要充分考虑失业保险基金状况,在优先保证失业保险金发放并留有充分余地的前提下,量力而行,适当扩大支出项目,逐步增加资金投入量。

迄今为止,我们依然在研究是否扩大试点问题。其实,试点的意义在于对未知的领域或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探索和评估,而在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作用这个问题上,其积极意义已为大量国内外实践经验所证明,其可能面临的风险也有足够的应对之策,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的努力下,确保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淑.日本失业保险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天津商学院

[2]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陈建安.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杜黎霞.浅谈我国失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J].甘肃科技

[5]孙祁祥,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6]信长星.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第四篇:土地换保障有关政策解读

土地换保障有关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将我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后,区内被征地农民在基本生活、养老、疾病、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死亡和特殊困难时获得生活补偿和社会救助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二、什么叫留地保障?有什么好处?

为保证被征地居民的长期收益,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实行留地保障制度。以乡、办为单位,按乡、办征收土地前面积的3%标准,从被征收土地中预留安置土地给所在乡、办集体开发。乡、办集体经济组织将预留安置土地按一定比例折股,量化给被征地居民。

乡、办成立村集体经济联合体,联合开发预留安置土地。预留安置土地的收益,应每年一次按50%的比例反哺给被征地居民。

二、基本生活保障四个年龄段现享受的标准分别是多少?

(1)第一年龄段(16周岁以下):省政策规定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费4000元(开发区为5000元),不享受其他保障待遇。因不是劳动力,不再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但可以纳入开发区被征地居民的医疗统筹。(2)第二年龄段(16周岁以上—女45周岁、男50周岁):领取2年的生活补助费,每月130元。达到第三年龄段时,每月领取110元的生活补助费,到第四年龄段时每月领取200元的养老金。

(3)第三年龄段(女45周岁—55周岁、男50周岁—60周岁):每月领取110元的生活补助费,到第四年龄段时每月领取200元的养老金。

(4)第四年龄(女55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每月领取200元的养老金,高龄(男72周岁以上,女75周岁以上)老人每年还多领200元养老金。

三、土地换保障有何优惠政策?

(1)在公告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并办理基本生活保障手续的农户,每次按实际征收土地多少,每亩最高给予5000元的奖励;超过规定时间的没有奖励。

(2)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到所在村委会登记,核实上报后,区里按规定奖励标准(本科2000元、大专1000元、中技500元)发放奖励金。

(3)养老金比省规定现每月多60元,高龄老人(男72周岁以上,女75周岁以上)每年可多领取200元养老金;同时,第二年龄段人员到达第三年龄段时每月也可领取110元生活补助费。

(4)土地受益权保底分红。每征农户一亩土地,每年给予456元的红利,乡政府富民合作社每半年发放一次。

(5)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市政府规定标准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可以享受低保或特困救助。

(6)在个人不需要现金支出的情况下,办理包括16周岁以下家庭成员每人每年200元(其中从家庭个人帐户列支每人40元)的医疗保险。

(7)迁出人口的个人帐户本息余额可以转入迁入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财政部门,无法转移的,可以将其个人帐户本息余额一次结清给本人,同时终止其基本生活保障关系。死亡人员的个人帐户本息余额一次结清给其合法继承人,没有继承人的,本息余额转入社会统筹账户,同时,注销其基本生活保障户头。

(8)死亡丧葬费:家庭其他成员凭死亡人员《保障证》或《养老证》、户口注销证明、火化费收据等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办理领取1000元丧葬费有关手续。

(9)按规定及时享受促进创业、扶持就业、免费培训、小额贷款等优惠、奖励政策。

(10)医疗费报销:参加保障后次月生效,按照医疗统筹报销规定执行,报销费用分段累计计算,到指定医院或部门报销费用。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帐户卡金额内符合补偿范围的费用100%从帐户卡中支付,余额结转下年,超出部分补偿比例为40%。门诊补偿仅限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内一人最高补偿1000元(不含帐户卡支付金额);住院费用补偿的计算仍按分段累进的方法,年内多次住院费用累计计算。具体补偿比例为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20000元补偿75%,20001—60000元补偿85%,60000元以上进行入大病医疗统筹;住院分娩费用补偿实行定额补助的方法,正常分娩一次补助标准为500元,剖宫产一次性补助标准为1000元。

(11)烈属、革命伤残军人等,在享有基本生活补助费或养老金待遇的同时,原有政策规定的待遇继续享受。五保户对象仍实行原有的办法,其待遇水平低于区有关文件规定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原资金渠道不变。

(12)户人均耕地高于生产组平均数的,按照级差系数(户人均耕地与生产组人均耕地之商)适当提高其基本生活补助费待遇,但增发额每人每月不超过20元。

2008年5月28日

第五篇:土地换社保新模式 重庆提高土地统筹费化解100亿补贴难题

土地换社保新模式 重庆提高土地统筹费化解100亿补贴难题 [转贴 2008-04-08 12:27:44]

字号:大 中 小

重庆被征地农民保险纳入社保体系的工作正式启动。

4月1日,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下属的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公室二处处长孙志坚向记者透露,该项工作在区县将在4月初全面启动,具体是由街道、或者乡镇的社保工作所负责,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摸底、培训、宣传、调查,真正开始办理应该在5、6月份。

此前,重庆市政府下发了《2007年12月31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2008年1月1日以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不同阶段被征农民的养老保险做了安排。

孙志坚介绍,2007年12月31日前的原被征地农民约有90万人,根据大概的测算,需要资金约160亿元,其中60亿元为个人交纳,100亿元为政府补贴。不过他没有透露政府100亿补贴的资金来源。

四大保险公司被冲击

“我们从2006年底开始调研,当时的组成人员来自国土局、社保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就在2007年,国土资源部等下发14号文件,明确如果征地单位不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将不给批地。”孙志坚如此介绍文件出台的背景。经过调研,重庆相关方面确定了一个大的原则,就是与城镇企业职工相对接。换而言之,就是采取目前全国其他省市都比较流行的——纳入社保养老体系。

这主要涉及两块,一是2008年后的新征地农民保险,以及此前的原被征地农民保险。新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交纳办法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批准之月,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的人员,老龄人员年满75周岁以上的每人按15000元的标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满75周岁的,在15000元的基础上,在15年的框架内,按每差一岁1300元补交。同时,《通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加纳办法也做了不同规定。比如,男满50不满60岁、女的满40不满55岁的,则按41000元的标准交纳。

在纳入社保养老体系后,这些被征地农民将可以按当地现行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最低基本养老标准按月领取养老待遇。

目前,重庆的城镇企业退休人员的最低待遇为每月450元,此外,对年满70岁以上的,还可以享受高龄增发养老金待遇,比如,年满70岁的增发50元,年满75岁的每月再增发50元。这个标准则大大高于此前重庆推行的储蓄式保险。

从1992年开始,重庆的几大保险公司,比如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重庆分公司、以及当地的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先后介入被征地农民保险,其模式是被征地农民将一定的本金交纳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年利率10%发放利息。当时,有十多万人参加了此保险。在此模式下,参与储蓄式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在2007年最高的待遇为每年200多元,最少的甚至只有几十元。两相对比,优劣自明。“在调研中,很多参与了储蓄式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表达了参与社保的愿望。”孙志坚说。巧合的是,当日记者在办公室恰逢一位前来咨询办理手续的老人。

《通知》也对此做了安排,已经参与了储蓄式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将可以自愿参加社保的养老保险,不过要先中止储蓄式保险。

资金来源难题

尽管原征地农民的养老交纳、领取与新征地方农民的并无明显不同。不过,“最复杂的是原征地农民的处理。”孙志坚说。重庆的征地工作从1982年开始,在1992年之前,都是实行就业安置,不过,当时一般是把被征地农民安置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不过在1992年后,这些企业决大部分已经破产。“这一部分也在本次安置范围之内。”孙志坚说。在1992年之后,就开始实行货币安置,不过,在不同阶段,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是不一样的,在最早的阶段,一个人的补偿只有几千元,直到最近几年才上调到2.35万元。当初的费用低,这成为本次养老保险纳入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一部分,本次采取的是个人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孙志坚介绍,“时间越早的,补贴越多,时间越晚的补贴越少。” 具体而言,从1982年到1994年12月31日的被征地农民,由个人承担20%,政府补贴80%,1995年到1198年12月31日的,政府补贴65%,个人承担35%,1999年到2004年12月31日的,政府补贴55%,个人出45%,2005年到2007年12月31日的,个人和政府各出50%。

根据当地国土部门向办公室递交的数据,重庆的原被征地农民大约在90万人,以此估算,本次养老保险的推进将涉及大约160亿元,其中个人承担部分在60亿元左右,另外100亿元将由政府承担。

对于政府补贴的部分,也是层层分解。政府补贴的资金由市和区县两级共同承担,其中市级财政承担85%,区县财政承担15%。以100亿元计算,市级财政大约需要承担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地2007年的财政内一般预算收入为443亿元。

对于资金的来源,孙志坚说,肯定不是一次性到位,可能会分批次到位。至于资金来源安排,他并不清楚。

重庆财政局一人事透露,资金还是通过土地来组织,主要手段是提高土地统筹费。土地统筹费是专门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的一个费用,在当地,每个区县的标准不一样,从1万元/亩到5万元/亩不等。

孙志坚说,160亿元的资金,大概可以支付7到8年的养老保险,重庆社保局是否会像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那样进行股票投资呢?“这些资金将被注入到市里的社保基金里,不会被用做投资,省级社保机构是不能投资股票之类的。”

“土地换社保”:双溪村故事

2月27日,一个天空刚刚放晴的下午,重庆城乡统筹改革 “样板村”——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记者见到王福秀的时候,她正抱着两个孙子,在村里的茶馆喝茶。王福秀是双溪村里公认的“名人”,曾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向全国观众讲过话,表过态。双溪村近来颇受媒体关注,并已接待了全国各地一拨又一拨前来考察和学习的官员。村子的临街住宅都被统一刷成了白颜色——村民们只需要付出每平米9-12元的代价,就可以让房子变得焕然一新。自2007年6月重庆被确定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后,双溪村成为了“土地换社保”改革的第一批试点村,村里开始推行“农民变市民”——农民可以以户为单位,自愿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全家人转为城镇户口。按照重庆的政策,双溪村的村民一家转为市民后,土地房屋可以得到补偿,全家继续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老年人每人每月有195元的养老金(按照重庆城镇低保标准执行)。目前,双溪村这样的试点在重庆的几个区县都在逐步推广。在未来5年,重庆市农村规模经营的土地将从10%提高到20%,同时每年将引导15万农民进城安家。从鱼嘴镇到双溪村,只要20多分钟的时间,每天都有固定的班车来回营运。如果从双溪村驱车经高速公路往重庆城区,只要一个钟头。几年之后,村子外的这片土地上,将有大量的企业进驻,重庆轻轨车厢制造厂的厂房,已经在附近另一个村子的土地上修建。对于双溪村的村民们来说,“城市化”已经近在眼前。“市民”王福秀 59岁的王福秀是双溪村的第一批“市民”。尽管曾在中央电视台露过脸,可她现在已不觉得这是一件能让她特别高兴的事情。王告诉记者,自从她说了每亩土地的青苗、竹子、果树、花木都得到了补贴之后,遭到了其他村民的指责。事实上,对照每亩土地1320元的青苗补助费标准,双溪村的村民只拿到了0.55亩的补贴,剩余的款项,村委会设立的土地流转公司并未向村民们支付。“我是双溪村五队的社员,全家老少八口人,共有土地16.7亩,政府给我们的补偿标准是每亩8500元,外加土地上每亩1320元的青苗费,另外我们老人每个月按照低保标准得到195元养老金,过年这三个月,一共发了700元。”王福秀掰起指头,给记者算起交出土地后换来的补偿。对于目前的生活现状,王福秀并不十分满意,她说主要是肉价太贵,“精瘦肉卖到20元一斤,一般的小菜,每斤价格也上涨了1块钱。”因为土地被征,她已经没有地方养猪、种菜,彻底告别了祖辈们自耕自食、自给自足的生活。有了每个月195元的养老补助,对于王福秀而言,日子仍然拮据。王告诉记者,土地被征之后,一家四口(四个儿女在外打工)租了一个房子来住,两室一厅,在底楼,一年需要4200块钱。每个月,王福秀要支付350元的房租费,60元的电费,外加两个孙子、两个老人的伙食费,当地政府给予的临时住房过渡补贴是160元/月。所以,每个月还需要子女寄些钱回来补贴家用。“如果政府给我们建的安置房能够早一点完工就好了。”王福秀说。对于目前的生活,“市民”王福秀并不觉得有太大的变化,唯一让她感觉到轻松的是,不用每天早早起来下地干活。不过,她还是像从前一样,到荒坡里拣些柴杆生火煮饭,“煤气那东西太贵,用不起”。对那些已经被征收的土地,王福秀们也私底下议论过最终被卖了多少钱。对于他们而言,政府的最终卖价还是一个谜,在村头的茶馆里,有人说每亩地卖了78万元,也有人反驳说,卖不了那么贵,他打听到的是38万。光棍陶怀明 57岁的陶怀明是个颇有 “学识”的光棍,他属于双溪村四大队,上有80岁的老母。陶怀明一直未娶,与王福秀一样,陶怀明的身份也已变成了市民。记者刚刚到村口的茶馆坐下,陶怀明就搬了张塑料椅子,挨到记者身边。一开口,他就骄傲地向记者宣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从前苏联的分裂到台湾的统一,陶怀明开始滔滔不绝地旁征博引,并穿插讲述自己的命运。“年轻的时候,我在重庆城里的建筑公司打工,钢筋掉下来伤了脊椎,到现在一直被病痛折磨。”陶怀明告诉记者,尽管他参加了每个人交10元钱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却保不了他的伤病。“政府的人说我要住了医院才能报销,而且是指定的医院,至于医疗的费用,自己还要承担一大笔,我负担不起。”陶怀明说。由于土地被征,陶怀明没有了住所,暂时被安置在五保家园,五保家园的费用很便宜,从住进去到现在,也只交了300块钱。其他的村民告诉记者,五保家园跟养老院类似,只不过,农村的这个养老院跟城市里头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记者提出要去看看陶怀明的住所,被他坚定地拒绝了。他说:“你见了那里要呕,我每天睡觉的床只是一把凉椅。” 以前,陶怀明有两亩多地,这些土地最终换回补偿2万多元,但是钱已经被花光。养活老母的负担,令陶怀明必须得在每天的饮食上作出调整。原先的一天三顿,减至一天两顿,每天这两顿主食当中的一餐必然是小面,有些时候连续几天都吃面。对于陶怀明而言,要吃上一顿猪肉,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奢侈。目前重庆城区二两小面的价格已经涨至3.5元,如果按照一天两顿,每顿只吃二两小面来算,陶怀明每个月要花费210元,比他“土地换社保”后的195元养老金收入,还要多出15元。每天,57岁的陶怀明都无所事事地呆在村子的茶馆里,早上尽量晚些起来,这样可以只吃两顿而不感觉太饿。除了吃饭,脊椎的老伤病是陶怀明最担心的,但只有继续忍着。在深深地吸了一口烟之后,陶怀明告诉记者,他活了这大半辈子,其实也看明白了,“像我这样的命,就像地里的黄泥巴,垒得起来就垒,垒不起来就塌成土,随它去了。” 农民林桂发 55岁的林桂发也是双溪村的农民,不过他属于另外的一群人。双溪村一共有近400村民的土地已被征收,这些村民的身份也随之被转成为城镇户口,林桂发却不在其列。与光棍陶怀明相比,林桂发的境遇要稍微好一些,除了种地所得,在外的儿子每个月都要给他几十、一百的生活补贴,加上他出门拾荒,日子勉强过得去。现在,一方面林桂发很是羡慕王福秀和陶怀明们的“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他又异常担心自己即将被“流转”的2.7亩土地,得不到合理的补偿。林桂发告诉记者,“流转”的意思就是出让自己对这些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个经营权最终转让给双溪村设立的 “重庆双溪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林桂发与儿子每人拥有2.7亩耕地的承包经营权,补偿的标准是,每亩土地一次性补偿8500元,外加1320元的青苗费。另外,他每年可以从每亩土地上获得1000斤黄谷的粮食补贴。这1000斤黄谷按每斤七毛钱来算,就是一年一亩地得到700元的收益。林桂发的户口依然在村子里,他能够得到2.7亩完整的土地补偿。对于林桂发24岁的儿子,计算补贴的方式有所不同,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由于儿子毕业后已经在城市落户,则只能按照他原有承包地的一半计算补偿。在双溪村,以一半计算补偿的还有逝去的老人以及新来的媳妇。因此,林桂发迟迟不肯签订“农地流转协议”,在他们父子俩的土地的临界,推土机已经推平了其他土地,这导致林桂发不能引水灌溉,也就种不成庄稼。林桂发一直在仔细研究 《土地承包法》,戴着老花眼镜的林桂发很认真地向记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其他人的行为,导致自己的土地没有办法引水灌溉、耕种,我能不能告他们?”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村里的“新农村建设”公司出的价钱——每亩每年补贴1000斤黄谷来算,因为粮食的价格已经10年没有大变,每斤七毛钱的价钱还是10年前的价钱。但是在这十年里,猪肉已经从10块钱3斤,变成了10块钱还买不到1斤。“就算我把几亩地全部种上青菜卖钱,也要比转给„新农村‟公司拿到的补贴来得多。”正是这样的比较,坚定了林桂发不将土地流转的决心。不过,他一再向记者表明了他的态度:“土地是国家的,国家来要随时都会给,我们只有承包经营权,但是这个补贴一定要合理。” 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市民”的村民们,林桂发在羡慕之余,又向记者表示:“如果让我能保留几分地种点菜,又能吃上低保养老金,我是最满意的。” 观察 双溪村一共有572户、1618人,800个青壮年劳动力在外打工,剩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弱村民,他们的土地或者被国家征收,或者以承包权流转的方式被转移出去,换回“老有所养”的生存保障。这个保障包括:除去政府给予的每亩不到一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之外,王福秀、陶怀明们能够得到的保障性收入,就是195元乘以12个月的每年2340元;而对于将把土地承包权转让给各类 “新农村公司”的林桂发们而言,如以人均拥有3亩耕地算,年所得将是相当于2100元的3000斤黄谷。一组可供比较的数据是,2008年2月末,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宣布,2007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同比增长22%,创直辖以来增幅新高。依此而计,双溪村的村民在经历“土地换保障”的变化后,如果说拿他们年均2000元冒头的保障性收入,与3500元左右的重庆农民年人均收入相减,得出他们将比本地农村平均收入下降近30%的计算是失之于简单的话,至少可以说,这些“市民”的年所得将不会比重庆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而且,他们失去了土地。眼下,“土地换保障”、“农民变市民”的改革政策,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速度和力度在重庆全市2000万农民中推行。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先行示范区——九龙坡区城乡统筹办的一位基层干部向记者表示,由于“土地换保障”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尚属最新尝试,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必然会发生。所以,上级对他们的要求是“埋头做事,不对外宣扬”。而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是,要确保被征地农民原

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农民进城可用土地换社保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年07月04日 11:03 经济参考报

记者 朱薇

据新华社重庆7月3日电 记者3日从重庆市政府常务会上获悉,为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重庆将采取土地换社保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并确保农民进城后的生活无忧。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表示,在保护和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权益的基础上,重庆将探索实施农民进城后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回购、置换等政策,采取土地换社保、提供免费培训、廉租房或给予住房补贴、子女免费义务教育、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并确保农民进城后的生活无忧。

同时,重庆还建立对进城农民自愿退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统一规范管理的制度及整合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

此外,按照《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庆将深化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据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介绍,重庆将进一步放宽投资、兴办实业和农民工迁入城镇的入户条件,为来渝投资置业人员办理市内城镇居民户口提供便利;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可自愿选择就业居住地落户;进一步放宽直系亲属投靠迁移入户限制,积极推进“城中村”农村居民以征地方式成建制地转移为城市居民,推动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有序转换。

调查标题: 关于重庆土地换社保做法的调查

创建时间:2010-09-04 00:15:21 开始时间:2010-09-04 结束时间:2010-11-03 调查介绍: 日前重庆全面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70%,这意味着未来2年将有300万,10年将有1000万农民转户为城镇人口。这显示了城市化进城的不可阻挡,农民的生活面临巨大改变。如今从沿海到内地,都在经历这一进程,这将直接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农民承包的土地向何处去;二是农民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从何而来。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政府采用了农民以土地换取城市户籍,并因此获得社保的做法,这一做法对农民意味着什么,这笔买卖是否做得?详细报道 你认为“土地换社保”的做法对农民是否公平?

公平

不公平

说不清

你认为“土地换社保”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

有利

不利

说不清

你认为“土地换社保”的是否有利于解决城市化问题?

有利

不利

说不清

你认为“土地换社保”的做法是否应当停止?

应停止

不应停止

说不清

『G4在线』2010年9月2日[G4读报会]----头条讨论:重庆农民“以土地换社保”,能否换来幸福的生活?

访问数:180 回复数:20 楼主作者:G4读报会

发表日期:2010-9-2 12:48:05

今天头条:重庆农民“以土地换社保”,能否换来幸福的生活?

媒体报道,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计划十年内让千万农民进行转户,成为城市居民,给予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农民洗脚上田成了城市居民,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必然就会丧失土地,所以,公众由此提出质疑,认为重庆的做法有“土地换社保”之嫌。重庆市长黄奇帆站出来否认,但是,却也回避了农民转户之后的土地留置问题。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年代,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势在必行,但在各地政府的做法里,农民进城不是免费的午餐,是有条件的,虽然城市之间可能差别,但相同的一点是: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耕地和宅基地)。一定的自由迁徙权利、社保五件套(养老、医疗、教育、就业和住房)等社会福利,乍看是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得到的好处,但仔细想想就发现问题:放弃了赖以为生的土地换来的社保福利,是否能够支撑农民洗脚上田之后的生活?在物价飞涨的城市,如果没有工作,社保就成了充饥的画饼而已。再说,社会保障区别于一般的商业保险,这是一项国民理应享有的基本国家保障,是政府理应提供的公共服务,任何一个国民,理应无需任何代价、便应享有。户籍制度可以作为区分农村与城市的低于标志,但却不应该成为农民权利和福利的依据,农民的社保,不应该变成谈判的筹码或者是政府的恩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6年来首次出现夏粮减产。有中央官员表示,地方政府的“土地换社保”、“土地换户籍”做法,将制造新的不公平,因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保障农民的利益,大批失地农民将会面临生活的困境,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并不能依靠社保就过上幸福的生活。

下载土地换社保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地换社保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保论文作业

    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摘要:自从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试点以来,新农合已经从试点变为全面覆盖农村居民,促进了农民卫生服务需要的满足,对农村居民的疾病......

    社保养老:怎么交?怎么领?换城市怎么转?

    七七有料丨社保养老:怎么交?怎么领?换城市怎么转?超实用建议收藏! Q1、社保具体都保哪些东西?个人和企业所缴比例是多少?各地会不会有区别? 答: 社会保险共有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按照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人......

    申请书(土地征用不买社保、医保)(模版)

    申请书 XXXXXXXXX有限公司: 本人在与贵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前,因我的土地被政府征用,社会养老保险一次性由政府给我买齐,现已无法再次重复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特向贵公司申请,将公司和......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催生流转土地换农民养老

    新农保制度催生流转土地换农民养老“这样的养老保险真划算,我家两亩地被流转了,儿女外出打工每人每年挣两万多元,土地流转补偿金每年1200元,?还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0岁开始......

    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的权益对策研究

    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的权益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腾飞,在未来规划的大蓝图下继续步步为营的发展。十八大过后,总书记表达,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因此对失地......

    农村宅基地换住房与承包地换社保试点工作方案

    为指导、规范、促进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和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社会保障工作(以下简称农村“两换”工作),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

    关于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论文(精选合集)

    [论文摘要]农田土地整理工程有施工现场面积大、战线长、建筑多且零散、工期紧等特点,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监理部及监理人员以帮助建设单位考察选择好的施工队伍为基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