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郊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城郊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宁国市西津街道办事处凤形山村地处宁国市西郊,自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我村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结合城郊村实际,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坚持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06年我村被确定为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并先后成功接待了国家发改委、周边县市等多次参观考察,得到了充分肯定。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城郊村作为承接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必须因地制宜,牢牢把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机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突出发展这一主题。要紧紧抓住城郊村的区位、交通、信息、人流、物流以及人才等优势,打好“五张牌”。一是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品蔬菜、优质水果种植,培育养殖大户,推进农业的综合开发,当好城市的“菜篮子”。二是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城市建设及工业开发区建设,都给近郊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要抢抓这一机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三是主动发展工业经济。城郊村地处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凸显,成为中小企业竞向投资的沃土。要在服从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加大招商引企力度,全力优化服务环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四是要全力发展旅游经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工作压力的逐步增大,近郊旅游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城郊村要抓住这一契机,要立足村情实际,挖掘旅游潜力,着力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新的有效载体。五是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要积极盘
活力村级资产,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采取公开招标、公开竟拍、合作开发等有效方式,用足用活村组预留地资源,发挥“酵母”作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第二,要抢抓城市拓展机遇。城郊村作为城市拓展的重点区域,要抓住这一机遇,全力改善村庄环境。一是要精心抓好中心村建设。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结合村级服务半径,本着有利于集约、节约土地,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有利于盘活村级资源,有利于呼应城市拓展战略的原则,认真制定村级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居住习惯,开辟农民集中居住区,指导农民统一建房。同时,完善集中居住区的总体功能,硬化区间道路,建设公共绿地,着力改善居住环境。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农民公寓房建设,更好的节约和利用土地资源。二是要切实做好偏远村组的村庄整治工作。对于边远村民组要在村庄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下,以硬化村庄道路、建设环卫设施为重点加强村庄整治。特别是要打破目前城郊村普遍存在的农民无序建房,乱搭乱建等影响市容的突出问题。同时,要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探索建立村庄环境保洁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城郊村直接面临征地、拆迁、安置等实际问题,各类矛盾错综复杂。要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一是要规范户籍管理制度。要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在维护户籍管理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探索建立符合城郊村实际的户籍管理制度,减少因户籍管理混乱带来分配上的各种矛盾,努力实现城郊村各项分配公
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二是完善各项权属登记。要按照《物权法》和《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各类承包经营权,完善宅基地、自留地相关登记,避免因权属不清带来的各种矛盾。三是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真落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四是深入开展关爱互助活动。要结合城郊村贫富悬殊相对较大的实际情况,开展“扶弱济困献爱心”活动,使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都能感受组织温暖,共享改革成果,推进社会公平。
第四,要增强村民就业能力。由于城郊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如何提升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能力,是城郊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对城郊农民开展科技培训,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开展再就业培训。要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依托“阳光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有效载体,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增强失地农民转产转岗能力,引导失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第五,要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城郊农民素质相对较高,民主法律意识相对较强,管理服务的任务更重,必然对村级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切实抓好村班子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严格执行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相关制度,坚持村务党务公开、联组包户等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推动
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二是认真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妇联、共青团、民兵、治保、调解等各类配套组织,并经常性开展活动,充分发挥配套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同时,要适应城郊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及时优化组织设置,依托中心户,推进双向带动和服务承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申请报告
尊敬的尧都区农委:
按照贺家庄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清乐院村在两委班子的领导下,不断改善村级人居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10年多次获得上级嘉奖.现将我村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村地处尧都区东部丘陵地带,毗邻贺家庄乡政府所在地贺家庄村,全村共有96户,395口人,耕地面积1376亩,全村以樱桃和桃树为主导产业,面积达到300余亩,作为沼气建设示范村,共计52户沼气用户.双孢菇共建设24组土窑洞.二 主导产业:
在尧都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乡政府要求,我村两委班子严格贯彻执行上级调产政策,全力领导村民开辟新的适合本村气候和土壤的新经济作物.根据我村土壤直立性强的特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全体村民讨论决定,在我村大面积进行樱桃种植,加之桃树产业已经初见成效,亩产量5000斤,总产100万斤,仅此一项村民收入增加2500元。我村还响应乡政府号召,利用土窑洞周年生产的特性,大力发展双孢菇产业,建设双孢菇24组,种植面积5000平方米,总收入20余万元,成为增加我村农民收入的好项目。
三 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两委班子多方筹资对我村村级道路
实行硬化,到目前为止,我村道路硬化达到了百分百,获得上级一致好评.我村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行低碳生活,建设沼气池综合利用,目前共建设沼气池52户,让村民得利.另外,还在田地里铺设了水管管道,对灌溉农业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我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一心一意为村民搞建设.今后,我村会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带领村民致富,为农村农民谋利益.加强党员的业务学习,打造新世纪的新农民.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方面距区委、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会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发展我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决定向上级提出建设新农村推进村申请,望上级领导充分考虑我村实际,同意我村申请,同时我们真诚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我们清乐院村全体村民有信心、有决心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把我村建设成为富裕、秀美、文明的新村,为尧都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此致
敬礼
贺家庄乡清乐院村
2011年1月
第三篇:关于前进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前进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内容摘要〕近年来,水城县纸厂乡前进村着力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思路,以制定发展规划为龙头,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关 键 词〕 新农村建设 调查
水城县纸厂乡前进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之一。近几年来,前进村村支两委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20字”总体要求的落实,结合村情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思路,以制定发展规划为龙头,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前进村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一、前进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着力组织建设,提高致富带动能力。前进村村支两委是2004年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答辩、公开选举后组建的。村支两委组建后,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推行村干部考勤制,持证上岗;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干部选拔、培训、考核和工资保障机制等18个制度,使全村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积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注重在积极性高、具有实干精神的青年团员、农村“双带”能人、致富能手、文明卫生户、科技示范户、务工回乡青年中发展党员。2005年发展党员5名,2006年发展党员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三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着力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明确要求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的党员必须带动1-2户贫困或低收入户脱贫致富,并在技术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全村63名党员共帮扶82户后进户,使他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四是着力发展集体经济。为拉动养殖业发展,村领办了一个仔猪基地。2006年贷款30余万元兴办光明铸造厂,生产防氟节能灶核心炉具。目前,全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8万元,在2006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2、科学制定规划,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前进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超前谋划,于2005年10月委托六盘水市规划管理局编制了《水城县纸厂乡前进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列为六盘水市五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后,根据《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实施意见》(黔农领[2006]1号)精神,对新农村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村寨与人居社会环境治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内容作了进一步完善,以前进组为试点示范建设起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绿色食品餐饮业,突出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功能。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示范带动功能已充分显现,带动了新寨组发展特色养殖场1个,种植无公害蔬菜200亩,带动临村发展蔬菜种植近百亩,呈现出户带户、村带村、村连村的发展态势。
3、积极争取投入,夯实发展基础。积极向市县有关部门争取资金、争取扶持,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批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建设、乡村环境整治项目。两年来,争取投入100多万元完成农网改造;投入162万元对进村公路5.6公里进行硬化;投入16万元建风雨桥2座,投入6万元修建停车场;引进280万元修建了移动机站、联通机站各1个;投入34万元进行茅草房改造、连户路道路硬化两个组300余户1228人、庭院硬化98户、改厕210个、改灶100个,建沼气池160口,修建垃圾池、花池各3个;修建灌溉沟渠3000多米、修建河堤及附属工程700米等;全部解决人畜饮水等问题。新农村建设以来,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达60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完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4、突出结构调整,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种植业调优。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2007年全村种植优质杂交玉米2000亩,脱毒马铃薯4500亩;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发展西瓜、日本乌莓、盘菜、芹菜、韩国花菜等果蔬和花卉种植,建钢架标准大棚107个,简易大棚328个,占地200余亩,年产值400余万元;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种养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中选出68人组建了
“果蔬协会”和“养殖协会”,负责帮助群众收集信息、种养管理、销售等跟踪服务,促进了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畜牧业调大。抓好仔猪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养猪大户,现拥有养猪300头以上大户2户,40头以上专业户14户,全年出售肥猪3716头,养鸭大户1户,出栏鸭8000余只;引进三足鼎农牧产业有限公司,发展野猪等特色养殖,与景华绿色生态有限公司、塔山养鸡场等投资商商洽合作建设特色养殖基地。三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利用田园风光、无公害农业和特色养殖业发展观光旅游。目前观光旅游已带动发展农家乐8户,平均每户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如何富平一家经营农家乐三年来,收入从当初的万余元增加到现在的15万元,仅今年黄金周每天就有上千元的收入。2007年全村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被国家旅游总局授予“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四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6年全村外出打工3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近20%,外出打工人员邮寄回村现金达150余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六分之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2514元增加到2007年的4000元,年均增长20%左右。
5、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创建和谐村寨。一是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图书室、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各1个,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卫生所各1所,村小学2所,远程教育站点2个,配设农业ICT在线网设施10套。二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做到“五保”老人集中进入养老中心供养,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初步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三是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在扎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培训班及远程教育设施对党员、群众进行党的知识、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两年来,共培训党员25期2000余人次,培训群众70余期3500余人次。四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根据彝汉杂居,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丰富的特点,把每月的农历
十五、每年端午、春节定为民族民间对歌节,组织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对歌活动,已成功举办15期歌会,近20万人次到场观赏。五是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村寨活动。组织开展“七有七无”平安和谐村、“文明村寨”、“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制定村卫生文明公约。两年来,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40户,“社会治安模范户”40户,“五好家庭”50户,“科技示范户”40户。为维护全村稳定,成立了由298人组成的群防群治巡逻队,负责夜间巡逻,实行5户联保,轮流值班。三年来无刑事案件发生,获全省基层治安保卫先进集体称号。
二、前进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建好配强“两委”班子,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从全市来讲,经过10多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农村干部、党员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好的农村党支部、一个好的村支部书记,是一个村发展变化的关键,要按照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大力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要力求在“有能力办事”方面取得突破;要积极开展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为致富带头人的工作,使农村党组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坚持示范引导,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搬照套,要因地制宜,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之路。从我市来说,农村面广,基础条件差,农业基础脆弱,农民收入低,各级财力不强,新农村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只能走坚持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稳步推进之路。即以试点示范村为中心,象蜘蛛结网一样向周边拓展,形成一户带一户、一村带一村、一村连一村,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网络发展格局。当前,关键就是要按照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要破题”的要求,抓好试点示范村建设,尤其是5个省级试点村的工作,要鼓励和支持他们走在前面,树立典型,做出示范。要充分发挥试点示范村的示范引导和长远探路的作用,在全市逐步形成一户带一户、一村带一村、一村连一村的网络发展态势,为“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带好路、开好头、打好基础。
3、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六盘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强农业弱,城市强农村弱的特征明显,破解城乡二元矛盾,化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一是坚持“地企共建”,建立健全以工促农机制。近年来,我市通过“地企共建”平台,地企双方真诚合作,携手并进,对以工促农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相关机制和措施尚未健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厂矿企业、私营企业到农村开发,引导煤炭业主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具有六盘水特色、符合六盘水实际的以工补农、以工扶农、工农结对共建的新机制。二是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从表面现象看,六盘水城市强农村弱,实质上城市也不强。要抓住建贵州西部大城市的机遇,努力把城市“蛋糕”做大,增强城市吸纳和辐射功能,才能做到以城带乡。三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城乡公平共享。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进一步提升惠农政策的含金量,把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位置。
4、培育农业产业,促进生产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生产发展,一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商品率,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要积极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从我市农村情况看,在广大的农村中,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不多,而且规模偏小,带动偏弱、效率偏低,离“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差距较大。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打破土地界线,有条件地推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有组织的引导和实行规模化经营。
调研组长:马 勇
调研组成员:谭明福 曹正喜 刘春雷
第四篇: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2007-12-25 23:27: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2)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资料文件,赴遵义地区参观考察,深入拟定的试点村调查研究和县级干部研讨班的系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重大与具体的关系。温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文章来源于第1文秘网本资料权属第1文秘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第1文秘网更多资料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政治上、战略上、稳定上等方面充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三农本身问题,是全国、全社会政权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党建等诸多方面,但最具体、最迫切的任务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最长久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新农村同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所以,我们加快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同时又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具体。
(二)长远与紧迫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又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绝不能等待观望。包头市工业城市变化非常大,但农村、农业发展滞后,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务必要求主动抓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单依靠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潜能,引导农民经过投工投劳等形式,辛勤劳动,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各级政府是主导。主要经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典型示范、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
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完全靠政府包办可能会出问题。
(四)点与面的关系。当前,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抓试点建设。根据基础条件、农民愿望等因素,选择新农村本文来源于第1文秘网本资料权属第1文秘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第1文秘网更多资料建设试点。通过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经验,推进面上工作。同时,在面上,涉及国家政策和关系农村方面的工作要整体推进。如,农业方面的“三补一免”、教育方面的“两免一补”、卫生方面的村镇卫生院建设、广播电视方面的“村村通”以及交通方面的道路建设等等。所以,加快建设新农村,要坚持试点起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五)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过去,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但是,这次提出有着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特别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二是特别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动员全社会参与。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城市工业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任务,更是城市支持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在我市具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和意义。我理解包头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应该是城市支持农村,共建农村美好家园。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
(一)开展调查研究。温总理指出:新农村建设不缺认识、不缺口号、缺的是“实招”。“实招”从哪里来?需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我局已经组织四个工作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重点农业旗县区进行调研。
(二)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包
头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建设时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和工作机构等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研究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我局按照市领导要求,正在研究核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具体方案。
(三)抓紧编制试点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组织力量对试点进行规划编制和审批。做到规划一次编制、项目分年建设、整体逐步完善。在编制试点村村庄规划的同时,兼固生产发展规划,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我理解试点规划重点是村庄规划,但应该生产规划,否则是不完整的。
(四)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按照整体启动、试点起步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五篇: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资料文件,赴遵义地区参观考察,深入拟定的试点村调查研究和县级干部研讨班的系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
重大与具体的关系。温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www.xiexiebang.com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政治上、战略上、稳定上等方面充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三农本身问题,是全国、全社会政权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党建等诸多方面,但最具体、最迫切的任务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最长久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新农村同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所以,我们加快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同时又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具体。
长远与紧迫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体制尚未建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又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绝不能等待观望。包头市工业城市变化非常大,但农村、农业发展滞后,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务必要求主动抓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单依靠投资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潜能,引导农民经过投工投劳等形式,辛勤劳动,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各级政府是主导。主要经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典型示范、地区部门帮扶等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完全靠政府包办可能会出问题。
点与面的关系。当前,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抓试点建设。根据基础条件、农民愿望等因素,选择新农村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http://www.xiexiebang.com建设试点。通过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经验,推进面上工作。同时,在 面上,涉及国家政策和关系农村方面的工作要整体推进。如,农业方面的“三补一免”、教育方面的“两免一补”、卫生方面的村镇卫生院建设、广播电视方面的“村村通”以及交通方面的道路建设等等。所以,加快建设新农村,要坚持试点起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过去,在不同历史时期,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但是,这次提出有着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特别强调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二是特别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动员全社会参与。
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城市工业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期,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的任务,更是城市支持农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在我市具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和意义。我理解包头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应该是城市支持农村,共建农村美好家园。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方式
开展调查研究。温总理指出:新农村建设不缺认识、不缺口号、缺的是“实招”。“实招”从哪里来?需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我局已经组织四个工作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重点农 业旗县区进行调研。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包头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研究提出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重点、建设时限、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和工作机构等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研究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我局按照市领导要求,正在研究核实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具体方案。
抓紧编制试点规划。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组织力量对试点进行规划编制和审批。做到规划一次编制、项目分年建设、整体逐步完善。在编制试点村村庄规划的同时,兼固生产发展规划,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我理解试点规划重点是村庄规划,但应该生产规划,否则是不完整的。
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按照整体启动、试点起步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试点选择、试点模式、试点规划、建设重点、部门帮扶、资金投入、思想发动等具体意见。市委、市政府拟定选择1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目前,我局正在开展选择试点等有关工作。初步想法:试点选择上,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有着强烈愿望的村;试点模式上,推进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内容上,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市、县两级的职责。市级负责指导、督促、协调等,县级重点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实行城区和农业旗县区的结对共建。一个城区和一个农业旗县 区通过结对的形式,形成协同共建。三是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企业等,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进行帮扶。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三、关于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问题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20个字,5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党建等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体系,必须全面把握,协调推进。但首要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生产,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方面都无从谈起。建设新农村绝不等于建新村。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一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借鉴工业融资方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农业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借鉴工业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营销。通过以上四个借鉴,加快谋划和推进现代农业。二是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引导农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对现有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对在建的龙头企业,要搞好全方位服务,争取尽快投产达效;对拟建的龙头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从多层次、多形 式、多领域,发展各级、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抓紧成立包头市肉羊、饲草和渔业等协会。关于草业协会,计划在下星期召开成立大会。三是加快发展乳、肉、薯、菜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实施奶牛和肉羊富民工程、种植业节本增效工程等。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四是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紧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重点是要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推行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
扩大农牧民增收渠道
在最近召开的市委九届九次全委会议和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一五”时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到XX年达到1万元。今年确保5300元,力争5500元。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生产增收。围绕乳、肉、薯、菜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奶牛、肉羊产业,实施种植业节本增效工程等。二是政策增收。认真落实农业方面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教育方面的“两免一补”以及医疗卫生、社保等相关政策。三是减负增收。工作重点是由减负监管转移到收益性和社会负担的监督 上来,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订报“限额制”和涉农案件“责任追究制”等。节约的也等于增收。四是转移增收。按照全市城镇化和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性培训为重点,会同有关部门和旗县区,抓住包头市“城中村”改造和煤化工等项目的建设机遇。协调和组织农牧民参与项目建设。引导具有一技之长的农牧民转入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就地转移。五是扶贫增收。通过实施各种扶贫项目,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农牧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