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可持续发展观解析无锡城市建设
从可持续发展观解析无锡城市建设姓名:朱明来 宿迁学院 09级资源(3)班 学号 :20090508330
摘要:
近年来,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无锡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法,解析无锡城市建设中如何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城市建设的经济发展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关键字: 无锡 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 山水城市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1。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地区人口、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各级中心城市集中,无锡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多地少、资源短缺、产业升级、环境承载等重重压力。如何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城市建设的经济发展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已成为无锡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一、城市建设
(一)定义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形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
2。特殊经济工作○
(二)我国城市建设的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然而,资金是城市建造的“血液”,资金不足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加强城市配套设施,特别重视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现代化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城市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居民住房难、行路难、排水难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仅仅是城市环境诸因素中最基本的要求,现代城市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这就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从发挥城市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出发,重视依据规划、服务运行,做到城市建设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4、要重视城市特色建设,提高城市文化的品味。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特色就是城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5、采取得力措施,坚决纠正城市建设中的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三)、无锡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人口、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各级中心城市集中,无锡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多地少、资源短缺、产业升级、环境承载等重重压力。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可持续
4。发展可以通过: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这些方式来实现○
(二)为什么无锡城市建设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无锡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无锡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由农村城镇化转向中心城市,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和生活进一步高度集中,城市得到了迅速扩张,城市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在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城市经济、人口的集聚重组与生态环境的面貌改变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绿地紧缺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发5。无锡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建设者的主展○
观能动作用,才能推动城市长期持续增长,实现科学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2、无锡工业化的转型发展助推城市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传统工业化时期,在城市规模经济的诱导下,城市人口和产业往往呈现一种高度化的聚集趋势,这与城市环境生态承载力的有限边界难以平衡,城市在通过规模扩张实现增长的同时反过来又制约了城市和地区的持久发展。无锡城市建设只有抓住经济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转型发展机遇,坚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导向,增强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营造物质载体,才能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生态化的协调发展,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
3、无锡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城市建设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城市是一个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中心,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无锡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心集聚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的发挥。无锡城市建设只有将可持续发展最为追求目标,持续提高城市在城乡统筹发展的中心地位与核心作用,才能长久发挥城市发展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更新中
6。的带动效应○
三、可持续发展在无锡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无锡立足于建设山水城市,尽快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建成面积,发展新城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老城区,推动城市建设南进北伸,构筑右主城、副城、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开场型、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
(一)无锡建设山水城市的背景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
唐人李绅在《却望无锡芙蓉湖》曾有:“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等句子来赞美无锡水光
7。山色○
无独有偶,宋朝词人赵春熙也曾写过“山影落篷背,苍然满舵楼。千樯撑晓色,一塔界
8。” 之句,正是无锡惠泉的中流。市聚城犹远,天高霜自浮。惠泉清可掬,吾欲写吾忧○
灵动水景对的写照。
(二)无锡山水城市建设内容
1、山水城市的定义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来的未来城市构想。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是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山水城市的特色是使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规划立意源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追求相契合的山水环绕的形意境界,继承了中国城市发展数千年的特色和传统,但是与其他未来城市理论相比,山水城市更多的只是一种构想,而这方面的探究探索也很有限,而且缺乏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一套完整思路的可行方案。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的确能够给予人们以新的启示,但面对当代城市的各种现代技术,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文化特征,将中国传统精华自如地运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人们也不可能对此有过高的苛求。
2、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内容
无锡山水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一人为本,坚持山水特色,坚持吴文化特点,坚持服务业兴城,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3、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是改善无锡城市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无锡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国内城市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城市发展实践表明,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城
9。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个城市只有在空间形态布局调整和各类建筑设施建设完善的同时,营造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形成天蓝、地绿、水清、林秀的优美环境,才能谈得上现代化。
许多生态专家认为,在城市环境中,林、草、绿地面积应占城市总面积的30%以上,或
10;者人均拥有绿地40平方米以上,才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居民基本的健康生存需求○
只有林、草、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或者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进一步增加,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最佳的人居环境。事实上,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不仅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外商在选择投资点时,往往把城市环境看得很重。为此,外向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市提出用5年时间把苏州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生态城市、公园城市和健康城市。可见,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保障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无锡依山傍水的城市发展格局,决定了无锡必须更加注重城市环境建设,特别是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使城市的尺度关系和空间序列兼顾现代化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态的双重要求,才
能把城市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4、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措施
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演进既受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又受生态环境规律的制约,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就目前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而言,无锡正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阶段,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既要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加快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用服务设施,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同时又要坚持把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使城市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按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无锡城市建设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以成功建设山水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山水城市,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山水体系,对山脉、水系等开敞的绿色空间和生物多样化富集区谨慎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绿化生态系统,提高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环境的舒适度,最大限度地创造“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在鑫湖新城、太湖新城、惠山新城等新城区开发建设中,加强对山体、水体、湿地等自然环境的保护,避免破坏山体、水体等生态,并努力使新城建设与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城市拓展与生态环境容量协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四、总结
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调查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式,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认识。
研究结果如下:
无锡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高度结合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理论,使得无锡城市建设能够在一种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状态下和谐进行。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仍是要继续结合这一理论,不断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5
[2] 庄林德,张京祥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汪德华 中国城市规划史纲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4
[4] 沈清基.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6,(5)
[5] 陈植 原冶注释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5
[6]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0
[7]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唐诗选,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8] 金性尧。宋氏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
[9] 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1997,(7)
[10] J.W.M.langeveld(荷兰).绿地在持续发展城市中的作用[J].上海园林科技,1996,(2)
第二篇: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学习体会
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学习体会
无锡是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该市依托区域优势、瞄准民生价值、坚持自主创新、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无锡模式”。《新华社智库》为我们整理归纳了无锡建设智慧城市的动态和做法,并对“无锡模式”做出了具体分析,特色明显、导向鲜明,对于我区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无锡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总结
(一)因地制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无锡是我国半导体和微电子的发源地,在信息化基础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在推进智慧城市过程中,无锡依托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物联网产业优势,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无锡特色的智慧城市。
(二)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
近年来,无锡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光网城市、宽带提速、三网融合”四大工程建设,全市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光纤化和广覆盖以及“百兆到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的目标,大大推动了无锡智慧城市建设。
无锡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生价值为导向,强化信息惠民,《智慧无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将“惠民”作为首要宗旨。通过民生服务云、社区智慧显示屏、免
资源高度聚集的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先进、全球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无锡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将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覆盖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社区养老等多个领域,力争到2016年实现物联网产业收入超3200亿元。
二、我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我区是全国首批、苏北首家智慧试点城区,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微城市”试点城区。2014年,我区紧紧围绕创建任务书和顶层设计规划方案,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能级,拓展基础资源共享应用,突出抓好“微城市”建设。
(一)抓基础建设,通信网络设施更加完善。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为核心,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实施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和4G网络等三大工程,推进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整合共享。
一是光纤宽带覆盖工程全面推进。目前全区新建小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农村实现宽带入村。二是“WiFi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新建22个WiFi热点,累计开放60个WiFi热点。三是加快推进4G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南环路以北区域4G信号全覆盖。四是推广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在新区102平方公里范围内,率先实现移动基站共建共享,即各大运营商不各自为“站”,由其中一家运营商按全
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药店使用医疗卡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医疗卡套现、违规骗保等行为;智慧农示园完成网上交易平台一期建设,为涉农产品买卖双方搭建规范、公正、便捷、安全的第三方交易平台。
二是智慧工程管理、智慧教育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程。智慧工程管理完成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平台和LBS建设工程现场考勤管理平台建设,已启动新区建筑工程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智慧教育已完成教育管理应用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网站群、学校网站群、教育城域网等的设备采购工作,正在进行软件编写调试;智慧社区完成了香苑西园试点小区建设,正在进行4个安置房健康小屋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平台、电子报批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等核心工作,正在进行硬件设备采购;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已完成数据中心和系统建设,我区绿色示范区内建筑将改造接入平台实现能耗动态监测。
(四)争创国内首个“微城市”试点。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区发现,智慧城市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切实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2014年初,我区和住建部城科会共同提出,在聚龙湖周边4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国内首个“微城市”试点。5月份,我区和住建部城科会、软通动力公司成功签约《城南新区“微城市”试点三方协议》,力争将我区“微城市”试点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微城市”发展典范。
设;进一步探索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统一建设4G基站二期项目,扩大4G网络覆盖范围,提高4G网络服务水平。通过推动宽带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和支撑我区信息消费水平,探索信息消费在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新发展。
第二,注重民生领域,打造智慧应用体系。以医疗、教育、交通等重大民生领域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全区范围内重点智慧应用体系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体现在:智慧健康要借助城南医院建设智慧健康平台和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区域内“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三级医疗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医疗服务;智慧教育建设城南新区智慧教育系统,建成教育管理应用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网站群、教育城域网等功能模块,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智慧交通继续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公共交通服务平台以及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充分整合交通信息资源,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体系。
第三,跨部门联动打破信息孤岛,提升管理能力。推进市级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政务云计算中心的支撑服务能力。以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为支撑,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打造全区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各部门资源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手段实时地、8-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
张天俊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共识,城市内部环境的改善不但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性,更让一个城市的形象得以提升。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城市绿化面积的增长确实让这个城市更加的美丽,市民生活更加舒适,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重城市整体环境的营造,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民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更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把从园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到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更高阶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生态标准
走可持续生态城市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处理得好是涉及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
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园林城市的提出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生态城市的提出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宜居城市的提出
2002年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廿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和相应的目标”。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目标时,特别提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此前一年,2001年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央阐述党今后的历史任务时,已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论述既宏观又明确地为宜居城市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尤其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兼顾,是城市工作的准绳,也是宜居城市的最主要标准。
人居环境科学为宜居城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良镛院士主编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运用希腊城市学者道萨迪亚斯的人居环境系统模型,结合城乡建设实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这个理论从城镇居民点都包含着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的原则出发(图:人居环境系统模型),提出了解决人居环境的五项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与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多样化,技术多层次的原则;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的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五项原则中,生态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提出,这是因为在人类每一次“征服”自然的胜利后,都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属于自然,人类的需求,生存都依赖大自然;而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城市的蔓延,土地的开垦,过渡的放牧,荒漠化的扩大,使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尤显迫切。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首先要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工艺按生态原则进行调整、改造;其次要大力推进城市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郊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第三,城镇生态环境还包括城镇社区的生活废弃物的就地无害化处理,并将它资源化,能源化再开发再利用。
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本身要求以一定经济实力为基础,近年我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及有关配套建设投入等已构成重大的经济活动,有的已成为重要产业。反之,这些巨大投入,又在迅速形成更巨大的积累,良好的人居环境又不断吸引来先进技术装备,吸引掌握新兴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增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实力增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原则。
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寄希望于科学的发展与新技术的运用。但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只有保持发展方式的多样化,技术水平的多层次化,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适用、先进技术也许永远都是人居环境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人居环境建设要面向广大群众,重视社会群体。经济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是根本。以追求利润为动机营建城市,以满足少数人或个别阶层需求为依据进行决策,是完全错误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建造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和高档次的别墅式住区,更重要的在于创造惠及广大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样,就要面向广大普通群众解决居者有其屋,就要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成年人、未成年人准备多种多样,适应不同需要的生活与休憩空间,就要加强社区建设,使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本地居民、外来居民,都能和谐共存于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之中。总之,我们的城镇是人民的城镇,要加强城镇的人民性,即要遵循城镇环境建设的社会原则。
满足社会不同阶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发展经济与技术,同追求城镇艺术,尊重城镇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我们当然要积极发展经济,但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我们当然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但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则先进技术难以被广泛运用,甚至以失败告终。环境建设还要同艺术美学结合起来,对于规划师和建筑师来说,“最终要使人类环境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就城镇环境来说,应该为工业、商业、金融等服务业,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游戏、娱乐、旅游休憩等人文活动,组织各种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其各得其所,而又不互相干扰。
总之,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是发展人居环境,也是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
园林城市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关系
园林城市只是生态城市的低级阶段,生态城市是园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状态,是一种益居的、可赏的、生态循环的、和谐的城市状态。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
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社区文明、社会和谐、公众参与;
10、经济富裕:提高人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
11、环境优美: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
12、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能源资源开发合理,生活生产用水充足、湖泊河流水质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保护良好等;
13、达到生活便宜:交通方便、商业设施方便、市政设施方便、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齐备、绿色开敞空间分布广泛、城市住房安排合理、公共卫生良好等;
14、公共安全处理机制的建立:能充分预防疾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以及处理这些事件;
我国近年来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昆明市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情况
2008年开始,昆明全面实施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三年达标工程,大幅度增加绿地空间。道路绿化做到了见路栽树、见土植绿,缺塘补栽、视觉补差;对新建道路和微循环改造道路则坚持一街一景;对所有入湖河道和滇池湖岸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了沿河沿湖亲水型湿地带、绿化林木带;还将绿化工作向社区、小区、单位、院落和家庭延伸,广泛开展垂直绿化;广场绿化按照“3个80%”的要求,拆房建绿、退厂增绿,建设了一批城市公共绿地,以保证市民步行5分钟500米就能到达绿地广场。同时,昆明还对城区所有公园、广场、绿地实行永久性、强制性保护。在环城绿化上,则以滇池流域、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面山、生态林网、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为重点,开展面山绿化、环城绿化、沿线绿化,连片、大片植树造林,形成了环抱市区的绿色屏障。
对昆明市园林城市建设情况评价
昆明市造园活动已经告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街头绿化比以前多了,这对市民休憩、活动是有很多好处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环境,但已经建成的绿地太分散且面积太小,不能达到足够的生态效应,几乎是点状绿化,自然状态下环境内部能量不能循环。但园林城市建设的概念本身就是初级阶段,我们更应该综合发展,发展和谐城市,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小结:我们在进行国家园林城市申请的同时,只能说我们简单的符合了《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我们现在还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差距还很大,我们还应该不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0]106号2000.5
[4]《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7.4
第四篇:浅谈可持续发展观对环境保护
浅谈可持续发展观对环境保护
作者:
指导老师: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地反思探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由此,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 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
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1]
2. 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2]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 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 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结束语: 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切不可破坏环境、牺牲环境,应时刻铭记环境保护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chinaqking.com
[2]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篇:可持续发展观的渗透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民战略,它要求全民的广泛参与。若要实现全民参与就需要树立全
体公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识,而我国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人口的57.5%,他们是祖国为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少年一代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加强培
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意义极其深远。因此,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势在必行。中学地理教育中涉及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础知识,不论从系统性还是丰富程度讲,都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这正是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在地理教学渗透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应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例如,初一第一册第五章“自然资源”,除了简单介绍各资源地理分布外,均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该资源目前的利用现状及我们应如何保护和利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讲课使,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该资源的利用是否与人口的发展相适应,是否与环境相协调,资源危机究竟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问题等,就以“水资源”一节教学为例,我放一段太湖污染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太湖水质现状:水浑浊不清、水面漂浮着大量的藻类、夏季发出腐臭等。在提出:太湖的污染是谁造成的?太湖中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又是谁?通过激烈讨论,学生们童心的发现,美丽的太湖使我们人类自己把它污染了:大大 小小工厂排出的污水、农村的农药化肥,还有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还主要是我们家庭用的洗衣粉,洗衣粉中含有丰富的磷,大量没有经处理的含磷污水排入太湖,是太湖出现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泛滥,而鱼虾却难以生存。药水让水污染继续下去,太湖将变成一个死湖,鱼米之乡也将无鱼少米了。通过这事例,是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洗衣用无磷洗衣粉等。这种教学时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由近及远来认识全球的环境大问题,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有亲身的感受,学习的兴趣更大。
再讲人口增长过多带来的问题是时,也让学生从身边说起,谈谈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由
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学生自己举出的真实的例子,对他们理解人口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理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重大意义。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其直观性、可信性强。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土地资源”一节的教学中,先展示一组数据(1)1930年世界人口20亿,人均耕地0.53公顷。(2)1987年世界人口50亿,人均耕地0.31公顷。(3)1949年中国人口5.4亿,人均耕地0.25公顷。(4)1990年中国人口11.6亿,人均耕地0.1公顷。先让学生对比(1)与(2)、(3)与(4)这两组数据,分析其中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得出“人口增多,耕地日益减少”的结论。再让学生对比(2)与(4),算出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从而让学生知道珍惜土地资源在我国更有其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对比,“珍惜每一寸土地”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了。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世界的很多分区也有渗透。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人口、资源问题,南美洲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问题等。均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分散在课本各章节的这些理论贯穿起来。教会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发展战略;纵观地理教材可持续发展观无处不在,地理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观点,地理教师责无旁贷地负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处处留心,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进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美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