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格局、一体化 全面构建山东特色培训体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格局、一体化 全面构建山东特色培训体制
作者:林家箴
来源:《中国检察官》2012年第12期
山东分院始终坚持以省检察官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市级分院为补充,注重在营造大格局上动脑筋,在构建一体化上下功夫,具有山东特色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已初步形成,并较好地发挥了应有作用。
首先,精心筹划,积极营造“大学院”培训格局。山东作为一个人口资源大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中部地区又是齐鲁文化、孔子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厚重,培训资源丰富,检察干警又接近16000人。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山东独特的培训资源优势,打造独具山东特色的检察教育培训模式,是山东分院工作始终紧紧抓住不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山东省院党组确立了“抓龙头、带辐射,抓中心、带两翼,抓整合、促优化”的建设思路,在青岛、枣庄、烟台、潍坊、济宁、临沂设立6个省检察官培训学院市级分院,全面构建大格局、一体化的山东特色培训体制。
其次,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学院在培训中的“一体化”作用。一是年度培训计划统一由省院下达。根据年度需求和全省培训资源情况,按照“地域就近、专业集中”的原则,对各分院的培训班次、内容、时间、场所等实行全省统一计划,并以省院政治部名义统一下达分配到各分院。二是全省培训师资统一由省院调配。培训中我们全部采取邀请和选调国内、省内和检察系统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业务骨干、英模先进等担任我们的培训师资,确保了授课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培训内容由省院统一选定。对领导素能、初任检察官资格培训等培训课程,由省院统一配档,其他专项业务培训,采取职能部门具体指导,业务部门提出需求,上下结合合力推动。同时,注重开发精品课程,逐步在全省实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资料及考试考核上的规范统一。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
夏庄镇党委政府
近年来,夏庄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探索实施了“村集、镇运、市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上迈出了重要步伐,有效改善了镇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下步,我们将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上实现新突破。
一、科学规划、精心部署,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按照“规划先导、项目带动、精心部署”的工作思路,高标准统筹城镇规划,聘请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好《城镇环境卫生规划》,按照规划要求,规划建设好垃圾处理场;计划设置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20个,目前已投资60万元设置3个,其余已向省发改委立项申请配套资金,预计10月份可安装完成;在各村修建好垃圾收集点;成立镇村两级保洁队伍,形成 “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新模式,构建起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增强城镇保洁功能。坚持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设置垃圾箱(池)、中转站,实行常态化收集保洁。投资50多万元,按照每30户设一个垃圾箱(池)的标准设立垃圾箱(池)600多个,有保洁人员全力负责对垃圾箱(池)进
行清运、消毒等精细化保洁,并统一送到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收集、清运及时,箱体干净整洁,避免垃圾霉变、腐烂。投资300多万元,在镇区内设置移动式压缩垃圾中转站,经压缩处理后,统一运送到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机械化保洁和垃圾转运能力。年投入资金100万元,扩大环卫队伍,使环卫大队、道路养护大队人数达到100人;投资30多万元,配备清扫车、清运车、喷水车等大型机械,增强机械保洁、统一运输能力,提高垃圾中转、压缩、清运效率,实现 “垃圾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的目标。三是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场,实现垃圾集中处理。认真做好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府在夏庄镇河崖社区规划总投资300万元、占地15亩的垃圾处理场,有效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进程。
三、创新机制、落实责任,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
一是建立“市场运作”的城乡环卫新机制。按照参与多元化、运作市场化、保洁高效化的要求,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组建环卫大队,各村每人每年缴纳10元绿化保洁费,街面店户、市场经营业户月均缴纳3元保洁费。二是建立“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新机制。对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统一领导,做到组织、人员、办公地点、经费、制度、设施“六落实”。实行镇、社区、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教育引导群众将每天产生的垃圾投放到垃圾箱内,并养成一种自觉的习惯,由保洁员每天统一运送到垃圾
中转站,镇每周2-3次将垃圾中转站送到市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使环卫管理逐步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网络。三是建立“精益长效”的城乡环卫新机制。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把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背街小巷等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拓宽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大力实施“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草堆)、“五化”工程,打造整洁优美、舒心和谐的镇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建立“监督管理”的城乡环卫新机制。实行“每日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旬一点评、每月一汇总”的“四个一”制度,将考核结果与镇村干部政绩、保洁人员工资挂钩。同时加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力度,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新格局。
2011
年9月
第三篇:构建大培训大教育网络化格局
构建大培训大教育网络化格局
“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全面实现执法行为规范,警民关系和谐融洽。”县交警支队致力于提升全县交警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于10月中旬出台了构建大培训大教育网络化格局实施方案,切实做好凤凰县公安交通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按照全警参训、统筹施训、实战实效、全员覆盖、整体提高的原则,组织开展多个层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训练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升交警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实现凤凰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组织开展警务实战集中训练。按照州局要求,突出落实好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不少于15天的警务实战集中训练,确保基层一线实战民警全部轮训一遍。重点培训思想政治理论、基本法律法规、基本技能战术、警务实战及“三项建设”等内容。
二是举办全县交警系统基层科所队领导培训班及参加州局、省总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按照分层次培训的安排部署,组织全县交警大队副职领导干部、基层交警科所队长、各岗位业务骨干和支队机关民警参加的培训班,突出进行规范执法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内容的培训。同时,积极参加全市公安机关司晋督警衔晋升培训班;省总队组织开展的交警支队、大队领导干部、优秀交警中队长培训班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三是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以提高实际工作本领为主旨,以岗位练兵为重点,按照“三懂四会”、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要求,采取岗位自练、结对帮学、集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练兵活动。在内容上,一线民警要重点学习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警务实战技能和业务工作基础知识,提高执勤执法能力;基层所队领导重点学习警务管理指挥基础知识,提高警务组织、协调指挥、现场处置和群众工作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对警务管理、领导科学、实战指挥、执法理论、警察公共关系的学习培训,提高组织管理和实战指挥能力。四是广泛开展比武竞赛活动。把比武竞赛贯穿于民警训练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凡学必赛、凡练必赛、以赛促练、以练促战,充分展示大培训大教育建设年的丰硕成果,激发民警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围绕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管理效能,重点在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和科技等岗位适时组织开展比武竞赛活动,并层层选拔优秀民警,参加全省交警系统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年内,支队还将、组织民警体能达标测试、公安信息化应用、军用手枪射击等比武竞赛活动。
五是创新训练模式。在贯彻“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新训练工作模式,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业务能手现场示范、“菜单式”教学、自助餐式选学以及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以生动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推动训练质量的提高。
六是加强训练保障。为切实保证训练效果,支队采取领导辅导、聘请专家讲座、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讲座演示、基层民警经验介绍等相结合的组织训练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施训水平。
七是严格训练管理。加大对各类培训班的管理力度,实行警务化管理,制定并严格落实相关训练管理制度规定,确保良好的训练秩序。
八是加大考核力度。全面落实相关训练管理制度和训前测试、训考分离制度,认真抓好参训学员的日常管理及考核、评估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民警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训练质量。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切实加大对基层民警警务技能和体能的检查、评比力度。每名学员在训练结束时须围绕培训班主要授课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独立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九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公安队伍大培训大教育建设年活动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推进“四大建设”任务的重要举措,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大培训大教育建设年活动列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日程,对训练内容、训练措施、训练管理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加大人、财、物等方面投入,确保各项训练工作顺利开展。
十是落实责任,全警练兵。各级领导干部亲自“上一线、上操场、进机房、进课堂”,带头参训、组训、授课,真正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练”,努力营造“大教育、大培训”、全警练兵强素质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广西横县探索构建城乡建一体化格局
广西横县探索构建城乡建一体化格局
横县位于广西的东南部、首府南宁市的东部,与宾阳县、贵港市、钦州市的浦北、灵山县接壤,县城设在横州镇。横县历史悠久,建置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全县下辖17个镇5个乡,总面积346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3.99%。全县总面积3464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安广县起,横县建置至今已历2100多年。全县辖17个镇5个乡,总人口115万人,有汉、壮、瑶等15个民族。
自2003年以来,广西横县党组织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于县域的基本情况,县党委着重构建基层党建城乡一体化、基本交通工具城乡一体化、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清洁工程城乡一体化。
基层党建城乡一体化
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中,广西横县将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引路者”,通过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完善基层人才选拔体系、提升农村干部待遇等,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一体化格局,不仅提升了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党建水平,也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在构建富有县域特色的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新格局中,横县探索出“组织同建、队伍同抓、先锋同创、制度同构”的新模式。
在开展组织同建的过程中,横县紧紧围绕茉莉花、桑蚕等特色优势产业来开展。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今年以来,我们花茶协会党支部和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管理局党支部实行共建。”横县花茶协会党支书陈道平告诉记者,一边是连着广大花农的经纪人队伍,一边是政府主管部门,两个党支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合作开展送化肥、办科技培训班等各项惠农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队伍同抓”是指建立健全城乡党员干部教育共抓机制和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先锋同创”是指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构建城乡互动的党员作用发挥新载体。“制度同构”是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党内关怀帮扶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提高农村干部待遇。
横县县委书记欧波说,城乡统筹发展不仅需要各项工作的协同推进,更离不开党建的指导和引领。横县决定用3年时间构建起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基本交通工具城乡一体化
为贯彻落实交通出行惠民工程,横县创新运营车改机制,启动了微型客车转型改造项目。7月11日,“横州至百合、马山”线一批崭新的微型客运中巴车在横县正式投放运营。这意味着,今后群众进出县城不用再乘坐以往拥挤狭小的“小面包”车,而是改乘安全、宽敞、舒适的中巴车,出门行车更便捷,更安全。
横县“横州至百合、马山”线路原来有99辆7座的营运面包车。现如今不少车辆车龄较长,许多车辆部件已经残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基此,为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横县结合广大群众交通出行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对客运企业营运车辆试点改造新举措,启动了微型客车转型改造项目,逐步推动落实全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经过县多方职能部门的研究讨论,决定将第一条试点线路由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横县腾达运输公司负责。营运部门负责敦促其采取“一线一审批,一线一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拟定于7月11日正式投放运营一批微型客运中巴车。目前,该公司已经一次性淘汰99辆残旧微型车,第一批购入23辆19——24座的中型客车,随后还将会增加购车,使这条线路达到35辆中巴车,每15分钟发一班车。这批中巴车配备有定位器和4个摄像头,可保障车辆运行的有序以及乘客的安全乘车。试点线路平稳运行后,其他线路将依次跟进。
微型车的改造,对广大群众和中巴车主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相比以前只能搭乘面包车出行的窘境,现在群众乘坐的新中巴车票价不变,行车平稳,且车上装载有摄像头,给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打上了一副强心剂。同时,以前车主们开面包车揽客通常费时候客,往往单程拉客人数少,油费成本高昂。现在中巴车定时定点发车,单趟拉客人数是原来的3倍,给车主们节省了高额的油费和时间成本,收入还比以前提高了。
目前,横县客运市场中还存在一些非法营运现象,例如面包车、三轮车等无序竞争局面时有发生,影响了客运市场的正常运转。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横县运管部门已经加大了对要求参与的客运公司制定好相关应急预案,保证试点线路尽快平稳运行。待到试点线路成熟后,通过跟进改造其他线路等举措,争取在2014年12月30日前,完成全县微型客车转型改造工作。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
按照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总体方案工作部署,目前,横县已完成前期住宅摸底及落实调查户工作,并于2012年11月1日起全面进入住户试记账阶段。
横县统计局高度重视试记账阶段工作,为使调查户积极配合调查工作,该局在有限的财力中拨出一定的经费给每一位调查户送上一份礼物,并精心组织工作人员在记账前期上门对新调查户进行试记账指导培训,同时要求辅助调查员分记账前、记账中、记账后三阶段上门指导监督住户记账工作。
为了做好业务培训工作,该局组织辅助调查员进行记帐业务专题培训。在试记账前期,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实地走访调查户培训工作,分别到抽中的村(居)委会针对调查户在调查帐页记录中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每天记录消费支出的项目不全、不细;记录不规范等方面问题作了详细讲解和列举例子,还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难理解及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多次讲解。同时加强辅助调查员对调查户的指导工作,要求辅助调查员通过上门入户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指导,辅导记账户完整、准确记好每日每笔收支帐,有效地提升调查户的记帐能力,增强了能记帐、记好帐、记对帐的信心,为确保住户调查记帐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该局加强督查指导工作。县级专业人员通过有计划地入户走访督查与电话联系督查的形式随时了解辅助调查员是否掌握记账的方法、内容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辅助调查员及时纠正住户试记账过程中的差错和不足。辅助调查员则对调查户记账情况进行全程的监测跟踪、指导,实时掌握调查户记账情况,为下一步正式记帐夯实住户基础工作。
清洁工程城乡一体化
为拓展“城乡清洁工程”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干净整洁、优良有序的城乡环境,巩固文明县创建成果。近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城乡清洁工程”、“门前三包”责任状签订动员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韦敏宏在会上作了讲话。
此次开展的“门前三包”责任制活动内容包括:1、卫生。维护责任区的环境卫生,引导责任区居民收集垃圾杂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倒垃圾;清除污物、小广告和积水;对乱扔乱放垃圾的行为及时制止。(乡镇要包辖区内公路沿线无裸露垃圾)2、包绿化。维护树木花草,保持绿地干净整洁,制止损坏树木花草的行为。3、包秩序。不得乱堆杂物、乱跨门槛摆摊、乱停乱放车辆、乱搭乱盖建筑物、乱张贴户外广告,并制止在责任区范围内的上述行为。据悉,“门前三包”责任制将在5月1日起在全县全面实施。
为把“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到实处,韦敏宏要求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将沿路、沿街“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与贯彻实施卫生责任区制度有机结合,确保“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城镇范围内市容市貌整洁,主次干道、小街小巷无乱停乱放、乱摆乱卖现象;无乱丢垃圾,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小区内无“五乱”现象;城区垃圾日产日清,垃圾中转站(点)周边环境整洁有序,清运率为100%,全县公路沿线无裸露垃圾等目标。
城乡一体化成果显著
到目前为止,基层党建城乡一体化、基本交通工具城乡一体化、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清洁工程城乡一体化四大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乡党员更加和谐,基层党员的选举机制进一步完善,其工资得到提高。县里中型交通工具得到推广,人民出行更加方便。通过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更便于政府针对人民的收入情况,进行政策调整。而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各村镇有专门的清洁人员、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在广大党员的带动下,农村形成了人人懂卫生、爱卫生的良好风气。
第五篇:唱响以人为本主旋律构建教育培训大格局
唱响以人为本主旋律构建教育培训大格局
唱响以人为本主旋律构建教育培训大格局
2005年以来,××分局坚持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监管有效性的一项根本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在培训机制、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认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之外,先后组织专题培训19次,有力促进
了分局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效推动了分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明确的推进思路
新形势下,分局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的根本和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实施科学有效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以此来塑造和培养职工共同的理想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业务本领,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的监管干部。而要想保证培训和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在培训观念上有所转变,在培训手段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必须真正建立起职工教育培训的大格局、新机制,才能使全体员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以往各条口组织的封闭式培训向分局统一规划,覆盖全员的开放式培训转变;将培训内容从由单纯注重学历向学历与能力并重型转变;将培训目标由培养单一型专门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工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保障。为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的正常开展,分局共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分工协作机制。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培训规划、组织教育培训、考核学习效果等工作,人事科具体负责,其他科室积极配合,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激励考核机制。将职工学习教育情况与绩效考核、提拔任用紧密挂钩,如《××分局职工教育培训方案》规定,“凡分局组织的教育培训中,连续两次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其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真正用机制调动职工自觉学习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配套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学习效果展评制度、职工学历教育管理暂行办法、职工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奖励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分局成立以来,先后有10人取得本科学历,4人取得专科学历,取得各种实用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1人次。
三、加大投入,丰富载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分局在资金和办公场所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专门挤出两间办公室,对其进行了改造装修,并购买和征集了一大批专业书籍,供全局职工借阅学习。分局还依托内部局域网,建立了“××分局学习网”,其中开设学习管理、监管必学、基本技能、网上课堂、交流园地等版块,定期发布有关培训资料,实现教育培训资源有效共享,拓宽知识传授的空间与渠道,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体会的平台。
为使分局的职工教育培训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轨道,特别成立了职工学校,坚持每周专门利用半天时间,也就是全部工作时间的十分之一进行系统学习和讨论。这是分局建立职工教育大格局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分局全体职工已将职工学校的教育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班以来,先后聘请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系统讲授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公文管理、信息写作、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宏观经济与风险分析、幻灯片制作、商务礼仪等专题内容。每次学习,都通过老师讲课、大家提问、最后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保证了学习效果。
四、活跃形式,选准内容,实施灵活的教育模式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坚持集中培训和自学成才相结合。针对分局领导班子成员、监管业务人员、综合业务人员,制定下发了不同的学习内容,鼓励职工挤出点滴时间进行自学。以“职工学校”为阵地,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进行专题辅导,每次集中学习的时间都在3个小时以上。二是坚持课堂教学与其他培训形式相结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培训内容,采取收看录像、组织现场检查经验交流、知识竞赛、网上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坚持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既考虑当前的工作需要,又考虑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既有实用的公文规范、信息宣传、幻灯片制作等基础性培训,又有××等新理念的培训,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四是坚持外请专家与培养内部讲师相结合。根据授课内容,采取“请进来”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积极邀请省局专业人才、高校教师、有关机构的业务骨干等为兼职教师队伍,先后讲课13人次;另一方面在分局内部建立讲师制度,聘请分局领导以及业务骨干为分局“职工学校”的讲师,累计讲课12人次。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