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城镇化及房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以邹平县新城镇化建设为例浅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
姓名:张晓
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1105班
任课教师:苏永荣
完成时间:2013年8月15日
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也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党的十五大以来的一系列决定和指示,从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高度明确了新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稳妥地加快新城镇化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全国百强县——邹平县的新城镇化来看全国的新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新城镇化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那么,该如何加快新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下面我就针对这点结合邹平县实际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新城镇化建设的原因
首先,小城镇作为邹平这个地域的经济中心,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城乡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变相的传递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信息。同时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素质与农村的文明程度,都需要邹平县城里做好带头,向县区以外的乡镇做出标版。其次,县城是很多农民工的生存地。他们依托县城的就业环境,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业。近年来,西董、青阳、魏桥、孙镇等地走出的创业农民工就达几千人。再次,小城镇是农村产业集聚的平台。农村产业与就业结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都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基地。最后,县城是加快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一个重要的平台。既是大城市的配套和补充,又可发挥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二、邹平县新城镇化的基本现状
自2010年初开始,邹平县就遵循这按照“老城特色化、新区现代化、大力城镇集聚化、农村社区化”的思路和“统一政策、统一标准,让利于民”的原则,实施大整顿、搬迁及建设,实现了城镇跨越式连片开发和扩张。实施开发,打造城市建设新魅力。围绕县城建设,邹平正精心打造县城北黛溪三路、黛溪湖以西、黛溪中学以南、老宏诚集团和西董高速路出入口等地。通过实施这些地方建设,将从根本上塑造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的魅力邹平,从而大幅度提升本县形象。近年以来已实施城建项目51个,完成投资近20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了60%。
三、邹平县新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的道路上,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镇化建设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层认识不深,不能给出一个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完美对策。对县城的这种示范带动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工作不到位、不紧凑,全县至今未出台系统、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
二是规划滞后,治理困难较大。邹平县农村城镇发展规划意识不强,缺乏长远的发展和战略眼光,对于这种乡镇及村落的建设夹杂着随意性。在思想上没有重视。农村城镇建设规划只是一个大体的规划思路,平板无奇,缺乏个性和特色,对外没有吸引力,难发挥区域发展优势;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较多,使整个城镇没有生机,也缺乏艺术和文化气息。城镇管理力度不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空气污浊,各个小厂不注重卫生和环保,使整个乡镇看起来沉寂在烟雾之中。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邹平县大部分乡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财力薄弱,加之筹资渠道不广,存在基础薄弱、质量不高等问题,供水、供电、道路、卫生、文化、体育、环卫设施都有待进一步配套完善。
四是农村城镇建设人才短缺,管理经验不足。而城乡发展需要具备一些专业且有高能力、知识及见解的人,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信息、交通、娱乐条件与邹平县城来说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距离县城偏远的乡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城镇建设管理的难度。
四、县新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实行种养、供销、商贸一体化经营,以此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它的附加值,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充分利用城乡优势,使其互补,又可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财政资金作引导,吸纳民间资本为
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但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民间高利贷的横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支持、引进外来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3、规划先行、正确定位,加强产业支撑,要坚持做到“合理、突出重点、准确定位、强化特色”。重点发展资源优势突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大的中心乡镇,如西董,青阳,台子,魏桥等乡镇,突出特色,根据乡镇特色来发展其经济。初步建成现代化工业商贸城镇,构筑起“亚洲纺织城”的蓝图框架。
4、培养人才,走进乡镇,新城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互协调发展。有关资料证明邹平县农村人口相对较多且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此,发展教育、培育人才成为了城镇建设的根基,通过人才素质的提高,为新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能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5、严管环保,城镇的每一处建设,都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是也希望有关部门把损坏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在2011年下半年邹平县提出的建设文明县城里面提到要实施城镇“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整治城市“六害”(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医疗垃圾),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
城镇化被新一届政府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重要性空前提高。而与此同时,曾经把房地产开发当做城镇化的旧有模式,正在遭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和警告。
1949 年,100个中国人中只有10个在城市里生活,此后30年,在严格的城乡二元管制下,这个数字缓慢增长到18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民开始可以进入城 市就业、生活,中国城镇化率迅速攀升。到2012年,100个中国人中有52个在城市里生活,已经非常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虽然拔腿进了城,为城市的发展出汗出力,却不能赢得市民的身份,他们的根仍被埋在乡村之中,只能如候鸟般来去。
通过邹平县的城镇化发展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推进,必须面对当前诸多的问题要解决。如,土地问题、户籍问题、财税问题、资金问题、产业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安居问题、房价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问题等。当然,还有除了土地财政的“伪城镇化”、“半城镇化”问题,也成为屡屡被人诟病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新型城镇化就将
沦为“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中,尤以土地问题和户籍问题为先。在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上破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在新型城镇化下,如何进行“城市运营”尤为重要。这其中,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城市运营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城市运营,才能把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精神资源有效地推向市场,才能使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城市的财富增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提升。而这正是城市运营的问题关键,也是“城市运营商”的终极目标。可以说只有“城市运营商”的崛起,才能使新型城镇化有效推进、科学发展,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标志着房地产告别了狂野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步入稳健发展的“白金时代”。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发展推进,是给了城市经营者和房地产业一次“救赎”的机会。同时,也迫使城市经营者和房地产业对旧有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变革。古语有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期待城市经营者们转变旧有的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让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居民生活更加幸福。同时,也期待房地产业更有社会责任感,在转型中平稳、理性而健康的发展。
第二篇:2013新城镇化与户籍土地
新城镇化户籍土地改革分析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国家将按照小城镇落户先行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有序放开、大城市落户继续严格控制的原则,制定公开透明的各类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其中,户籍改革最先受益的将是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民工群体。
在推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同时,《规划》中还明确,国家鼓励部分省市积极稳妥地推行居住证制度,解决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口管理将会采取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制度,等到各方面运行成熟,再进一步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这样也就没有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分。
而《规划》中提出的土地制度改革路径是,国家对城镇建设特别是工业用地要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的规模扩展要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以此来避免走城镇化摊大饼式的老路。目前中国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已经超过130平方米,未来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将被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城镇建设用地之外,《规划》还明确,对于农地征占补偿问题,要求在确保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基础上,允许农民通过市场流转方式出让承包地、合规面积的宅基地并获得相应的财产收益,以此来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
很多人关注的农村宅基地权益试点改革,知情人士表示,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担保法》也规定,农民所拥有的宅基地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能用于抵押。对此,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等方面正在加快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
要破解中国城镇化的改革难题,现行的土地、户籍、财税金融和行政区划等制度都是绕不开的障碍,这些或将需要更为详尽的城镇化改革配套政策。
了解更多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篇:浅谈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最终版]
浅谈我国城镇化问题与对策
摘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镇和小城镇的发展,城镇化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好“三农”问题,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客观地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问题;策略
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的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培育、升华的过程,它体现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质跃与优化。
早在2000 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教授就把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并列为影响人类21 世纪进程的两件大事。当前我国经济经济发展需要内生的动力和活力,主要来自于城镇化。可以说,它以近代产业革命为契机,推动劳动力和人口的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在改革经济结构的同时,改变着人类的住区与社会结构,最后使绝大多数人脱离农业,大多数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未来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持久动力就是城镇化。
据统计,截至2008 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 亿,城镇化率
为45.68%,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35 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我国城镇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问题也紧随而来。正确认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正视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立足现实寻找可行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一是城镇体系缺乏中间环节,偏重沿海发达地区的大、特大和超大城市发展,忽视和弱化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城镇化动力不足。二是城镇布局重建设轻规划状况严重,许多地方规划编制科学性和前瞻性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超越资源、环境、经济承受能力和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城镇长期健康发展设置了许多障碍。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诸多遗留问题。
(二)推进城镇化的体制、制度障碍。在我国传统的二元结构格局下,城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制约,城镇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尚未真正形成。首先,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引发的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问题,随着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更加严重。其次,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进城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保障,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城镇化拉力不足。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保障滞后问题虽然降低了前期城市发展的成本,但已经构成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压力。再次,土
地制度不完善,利用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1996 年至今我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6.07 亿,增长了108%,但同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 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7 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38%,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城镇吸纳人口的功能,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土地紧张的矛盾。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热衷于建设大广场、豪华办公楼,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失地农民增多和缺乏可持续的生计保障,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严重不足。据统计,中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约有一千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基础设施压力激增,市政公用行业发展难以满足城镇发展需要。而不顾资源环境约束的盲目开发更加剧了水土矛盾和环境恶化,城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现,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全国90%的城镇水域和65% 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部城市生活垃圾以简易填埋为主,处理率低,生态污染加剧。
(四)融资渠道单一,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目前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单一的投资渠道。企业、个人参与投资很少,缺乏吸引投资的有效机制。据有关部门测算,城镇建设每平方公里的投入至少需要2.5 亿元,建设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建设重要瓶颈。
二、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1、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国外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都证明脱离农村发展的所谓“孤岛式”城市化发展模式注定不会成功。缺乏了农村的协调和支持,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逐步摒弃片面强调发展城市(尤其更多地停留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的传统做法,而应从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角度谋划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审视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结构雷同、个性模糊是一个普遍问题。城市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未来功能的定位上均显示出明显的趋同性,这种现象对于城市的后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实践证明,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个性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顺德等城市之所以在某些领域独占鳌头,其核心就在于它们结合本地区位和资源条件,选择了独特的主导产业,具备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一点正是其他城市无法模仿的,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因此,我国城市的发展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努力培植核心产业。从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底蕴、旅游休闲、矿产开发、生态环保等角度来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探寻并逐步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特色。
3、立足实际,规划建设。规划是城镇的灵魂,一座没有规划的城市注定没有发展前途。因此,必须从长远着眼,立足实际制定好城镇发展的规划,科学地处理和协调好城镇的各种功能,解决好城镇化
进程出现的各种矛盾,确保城镇化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科学谋划城镇发展的功能布局、市政建设、城镇管理等方面,切实把城镇建设的相关要素,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统筹考虑进去。同时,还要按照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统筹抓好各乡镇建设的规划编制。
4、整合城镇体系,发挥协同效应。由于规模不同,城市间表现出功能的差异性,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金字塔式”的城镇体系便成为当务之急。确立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方面要考虑城镇的发展现状,通过城市布局的合理调整和功能的整合,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城镇化体系,发挥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要结合城市的未来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确立城镇体系的发展方向。
5、科学定位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脱节,根源就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就出现很多问题。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科学定位,并用制度保证政府行为的规范,在政府、市场、企业、社会中介间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工关系和运行机制。今后,需要继续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削减政府的行政审批权限,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需从市场能发挥好作用的领域中抽身,减少政府对市场运行的过度干预,把投资决策权和生产经营权等资源配置的自主权交给企业。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
解决的问题,应当由市场机制去解决,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但通过中介机构能够解决的,应当通过中介机构去解决,政府应当解决和弥补市场失灵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提供公共物品,制定市场规则,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收入再分配、社会公平、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产业规划、法制建设、制度创新方面履行自己的责任,重点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并引导其他组织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
总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科学地规划城镇化,认真、扎实地实施城镇化,合理、节约地利用资源,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才能使我国城镇化的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 1]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 2] 唐仕军“.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思考[ 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 3] 江占民,武剑.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初探[ 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
第四篇: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4-12-09 阅读数: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6.3 %上升到2013年的67.76 %,城镇的规模和人口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升级优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区环境与生态建设较大改善。本文对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现状及特点
(一)城镇化发展处于较高水平。
广东城镇化经过20世纪末高速发展后,进入21世纪达到较高水平。2000-2010年,广东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0.5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2013年末,全省城镇人口721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7.76 %,比全国高14.03百分点,分别高于江苏、浙江、山东省3.65、3.76、14.01个百分点,仅低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参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城市化发展进程三个阶段的研究理论,目前广东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达84%,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二)人口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镇,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业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2013年广东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三大产业构成为23:42:35,二十多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5个百分点左右。从GDP构成看,2013年全省三大产业构成为4.9:47.3:47.8,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一致。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全省已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发展、东西两翼稳步发展、粤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格局,以及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目前广东有4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个,200-400万人城市2个,100-200万人城市7个,50-100万人城市6个,20-50万人城市4个,小城镇1132个。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全省建制镇建成区面积30多万公頃,城市燃气普及率94.9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6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09%,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4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7%。统计表明,广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
(四)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城镇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46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2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2000年的3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71万人。广东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12学年,广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6万人,有158.5万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占总数的52.7%。医疗卫生方面,全省城镇地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人均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在社会保险方面,2000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15.18万人,2013年末增加到4183万人;2000年参加全省医疗保险5043.22万人,2013年达9179.75万人。
(五)城镇化拉动效应明显。
城镇化发展拉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比2010年增加13804元,增长23.58%。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69元,分别比全国高22.76%和3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13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43元,分别比全国高33.91%和25.91%。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4.13平方米提高到2013年的34.5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29.23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3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为49.0 %,广东城镇家庭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农村家庭已达到小康水平。
(六)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
十二五时期,随着“双转移”战略的逐步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常住人口增速开始快于珠三角,导致全省人口分布格局和城镇化发展开始发生改变。2013年粤东西北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9.38%、40.45%和45.98 %,分别比2010年提高1.67、2.78和1.69个百分点,同期珠三角地区提高1.31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粤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省内城镇化水平差距开始有所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广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伴随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不少问题和矛盾,有的问题和矛盾显得相当突出。
(一)大部分外来人口还不能享受本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6903万城镇人口中,户口不在本地的有3000多万人,外来人口占城镇人口一半以上。近年来,尽管广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解决流动人口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广东是外来农民工最大的集中地,外来人口数量庞大,很多外来人口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报显示,2.5亿农民工参保率还比较低,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对象,城镇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在珠三角地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城镇内部出现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新的二元矛盾;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举家迁移的情况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地小孩要在城镇地区上学读书,更多外地老年人要在城镇安度晚年,外来人口集中珠三角城镇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城镇中外来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处于较差状态。
目前,大量在城镇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是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广东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50个小时,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偏大,但农民工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居住条件看,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集体宿舍或出租屋,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处于较恶劣状态。多数外来人口生活在城市底层,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融入城市的难度较大。
(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大量人口聚集于珠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城镇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导致大城市和珠三角人口过度集中,小城镇发育不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广东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为24.19%,低于同期全国39.72%的平均水平和江苏的36.32%、浙江的39.24%。广东小城镇镇区人口增长缓慢且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导致数量庞大的人口集中到大城市,使珠三角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大量集聚往往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大城市问题的出现,给社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主要目标是稳步提升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推动1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力争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广东新型城镇集化的首要任务。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融入。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各类城镇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镇落户,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采取措施改善农民工境遇,加快农民工和个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优化城镇规模布局,提高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水平。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珠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构建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振兴和城镇体系的加快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挥好县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现代治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带乡”的城镇化,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稿单位:农村处
撰
稿:黄春红
第五篇: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与对策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空间迅速扩张,征地拆迁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由于历史、制度等诸多原因,农民在城市化大潮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面临着就业、生活、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笔者深入吉首市乾州新区进行初探。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与问题
自1999年以来,吉首市委、市政府实施“开发乾州新区,再造一个吉首”新型城市建设战略,乾州发展突飞猛进,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征地项目迅速增加,失地农民迅速增多。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9年底,乾州街道共有1.4万亩土地被征用,涉及16个社区(村)124个居(村)民小组,失地农民1.6万人。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今后五年乾州将会征用土地5000余亩,新增失地农民3000余人。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乾州新区失地农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处境艰难。据调查,辖区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90%以上的没有技术特长,从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目前辖区赋闲在家的失地农民占失地农民总数的36.5%,阶段性就业的占失地劳动力的55.3%,其中大部分失地农民只能靠从事装卸、建筑等重体力劳动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开支。
(二)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堪忧。一是生活消费迅速增加。由于失去了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失地农民的生活消费增加较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据对100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失地前人均年消费支出为2600元,失地后为3800元左右,比失地前增长46.2%。部分失地农民因此成为困难群体。二是社会保障存在缺位。按照现行政策,失地农民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大部分村集体又没有预提留安置款为村民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对今后生活普遍感到担忧。
(三)失地农民“农转非”问题突出。2006年2月,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城镇化,规范管理,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原万溶江乡和原乾州办事处合并为新的乾州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街道把“城中村”合并或改为社区,经整合调整后设10个社区、6个行政村。从户籍管理上来讲失地农民也应该转为居民,即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简称农转非)。但街道村改居4年来,失地农民不但不愿转居民户口,而且原先转为居民户口的还强烈要求转回农业户口。据统计,辖区农业人口从2000年的1.9万人降到2009年底的1.87万人,转为居民和迁出300多人,其中征地农转非几乎为零。“农转非”问题已成为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突出障碍。
(四)涉及失地农民矛盾纠纷不断。由于生活缺乏保障,加之征地政策不够完善,大规模征地与规划安置滞后的矛盾突出,部分农民心存不满,导致揽工、阻工、阻路和无理上访、越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一定程度影响到社会大局稳定。据统计。2006年—2009年,全区共发生到市、州上访2750多人次,其中集体访120多批2000多人;赴省进京上访20人次。
二、失地农民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补偿安置政策滞后。一是征地价格偏低。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精神,目前确定征地价格标准主要实行以年产值乘倍数的方式,这一方式由于没有考虑到被征用土地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因而存在征地价格低于土地价值的问题。同时,征地价格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固定(目前还一直延用2003年的征地拆迁补偿政策文件),不能动态反映市场价值变化,也一定程度损害了失地农民权益,导致农民抵触情绪较大。二是补偿安置方式单一,不能长期受益。根据我州现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主要是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偿费的一次性货币安置,让农民自谋职业。但事实上,农民领取的补偿费在新建房屋以后,资金已经所剩无几,既无余力自谋发展,又没有其它稳定收入来源,生活水平不升反降。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行门面房安置的农民,也因为安置房建设规格低、缺乏市场带动等原因,没有长期受益的生活来源。而且,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像现行各业主单位各自为战的低档次、小规模的安置房建设,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又是拆迁的对象。
(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征收范围的界定不明确。由于目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对“公共目的”的解释不够明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界定工业、商业、公益、城市和农村等土地性质的区别,而且难以为被征用土地农民理解,从而导致操作困难。如目前征用的工业商业用地每亩4万元左右,公益设施用地每亩仅3万元,同一宗土地因被征用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失地农民难免心存怨言。二是征用程序不够规范。由于征地工作透明度不高,缺乏规范的预告、公示、听证等工作制度,不少农民是在被动状态下失地,且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许多农民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征地工作,甚至引发过激行为,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三)户籍管理政策存在差异。一是“农转非”户口正失去魅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政策逐步向“三农”倾斜。农村农民户口和城镇居民户口所享受的待遇差别逐步缩小,城镇化的王牌——“农转非”正逐渐失去魅力。二是失地农民“农转非”有后顾之忧。首先一旦转为居民将失去享受农村计划生育二胎、农村医保、申请宅基地、危房改造和家电、农机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另外,担心不能享受村土地款及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还担心原承包土地征用剩余部分会被集体收回等等。失地农民对未来“看不清、摸不透”存在着种种顾虑。三是补偿安置对象难界定。对于外来户、外嫁女、上门婿等人员是否纳入补偿安置范畴或参与村集体土地征用款的分配等问题,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在政策操作层面也无法适用。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征地制度,规范补偿程序。建立健全土地征用中的宣传、预告、公示、听证等整套制度,以保障土地所有者权益。组建专门的土地审判法庭,公正裁决征地拆迁纠纷。要严格依法征地,程序征地,规划拆迁。规范征地行为,教育和监督行政工作人员在征地工作中不盲目动用行政权力。同时也要严格防止非法占用耕地和“圈地”现象,做到征地拆迁规范化、合法化、人性化。在补偿标准上,建立相对统一,适时调整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关键是让利于民。要坚持以被征地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原则,根据市场行情,以重置价、土地出让用途等因素来合理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地段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同时,通过州、市政府授权,相关职能部门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听证调整,建立动态补偿标准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在补偿方式上,确保各项费用直接、及时、足额补偿到村集体或个人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克扣挪用行为。
(二)创新安置方式,拓宽就业渠道。除货币安置外,重点着眼生产安置,加
强对农民创业就业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失地农民后续发展。一是创新门面房安置。改变现行零星安置,实行规模连片安置,将安置小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范畴,对今后新区失地农民进行集中安置。安置小区房屋采取以房换房和补差价的方式,以成本价面向失地农民安置。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预留生产发展用地或部分征地补偿款用于兴办集体企业,失地农民按股权参与分红,形成生产与利益分配的长效机制。三是引导自主创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地农民,建议享受城市下岗职工同等待遇,申报创业小额贷款,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办理营业执照,并对各种税费进行适当减免。四是开展技能培训。劳动就业部门定期开展汽驾、电工、厨师等技能培训,使失地农民劳动力掌握2—3门实用技术,提高劳动技能,鼓励创办实体,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创业就业。五是组织致富转移。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走出去,到外地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致富。
(三)加快户籍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一是统一规范户籍管理制度。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扫除城市化发展的障碍。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户籍法的制定,在总原则的基础上,各地根据经济条件和地域优势,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户籍法规。现行与户口相挂钩的具有经济利益功能的要素要尽快剥离,还户籍制度的本来功能。要充分体现保护农民尤其失地农民的权益,解决“农转非”的后顾之忧,真正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农民变市民”。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保障资金,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将其纳入城市居民范畴,提供可靠的失业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配套社会保障。要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则,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征地主体拿一点”的办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费用拨付过程中负责统一办理,及时、足额转入社保基金专户,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后顾无忧,真正将失地农民转变为市民,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