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比较研究:异同与交叉》读后感想
前言
首先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以前通过一些杂志期刊也接触过曹康教授,本人感到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写一篇关于曹康教授的文章的读后感。因为曹康教授的文章一直都有“包罗万象”的特点,因此对于如此庞大的专业知识组合而成的一篇文章,我觉得以自己的专业水准并不一定能做到面面俱全的专业评析,后续还得反复咀嚼,细细品味,慢慢消化,才不至于辜负作者的一番苦心,不至于荒掉曹教授的研究心血。
这篇论文是根据201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整理而成。为什么要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研讨会上进行这样一场关于国外的城市规划报告?自城市规划诞生发展至今,中国改革开放使得城市规划得到迅猛发展,城市规划这一学科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规划史的引导。中国城市史研究起步于1980年代初,起步远远晚于西方国家。而规划史发展成熟相对更晚,因此,拥有先进思想的城市规划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可以明晰这两门学科在国外的发展情况与各自特点,可为我国城市规划做出重要指导参考。
1.内容提要
1.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比较研究,从学科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术期刊、研究者与研究组织5个角度对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这两个当代史学下的分支领域进行了研究对比。同时还分析了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之间,以及这两门学科与分支学科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1.2.研究步骤
本文首先从学科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术期刊、研究者与研究组织5个角度对两门学科进行对比;然后从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这两门学科与其分支学科、这两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相互之间存在的联系;最后做出了总结。
1.3.研究成果
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对比,最后总结如下:城市史描述现象,即城市如何演变为某种形态;而规划史解释为什么,即从规划的角度而言城市为什么是这种形态。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城市史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地区城市的产生、发展、兴盛和衰亡过程;规划史则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思想及实践。
2.观点评析
二战后,城市重建工作导致城市规划的研究迅猛增加,此外,城市规划专业在高校范围内的开设,使得城市规划史作为专业基础课进入了大学课堂。对于西方城市规划史研究的诞生时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由G.E.彻里和P.伯吉斯主张的城市规划史研究出现于1960年代;另外一种观点是弗里斯顿和哈钦斯认为的1970年中叶。
我个人比较认同后者,因为城市规划史作为“公认的、独特的思想研究领域”而存在的时间正好是1970年代中叶。这里仅仅作为城市规划史里面一个小小的问题进行阐述,不多做分析。
1990年代城市规划史的第二阶段,城市规划史在西方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溯规划史研究浪潮,使规划史研究更加深入到学科的哲学领域;另一种倾向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书写模型,这种倾向大多是受到社会思潮和学术环境如后现代主义和新文化史的影响。这种倾向最大不同在于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发生了变化,使得规划史出现了多元化倾向。
对于后一种研究倾向的出现,我个人认为这是规划史学科发展的必然过程。不仅仅是主体与客体的变化,同时在史料来源上也拓展了新的途径比如:开始采用面谈与口授记述的方式,作为对传统书面史料的补充完善;采用互联网上承载的史料信息。这些变化都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多元化的,我们并不需要过多担心。
有人认为城市规划史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手段比较单一,仅通过借
助史学方法论来进行学科研究。对于这一观点我并不认同。除了史学方法论之外,运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有主题型研究(霍尔的《明日之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由于规划史研究经历了从规划先驱传记到制度规划编年史、到研究范围拓展、融入城市史研究方法、再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道路。正如规划史的跨学科性质所决定的,规划史研究在吸引其他学科背景学者投入的同时也在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其结果便产生了多学科研究手法。除此之外,新的技术手段如GIS也已被应用到规划史研究当中。因此,规划史作为有必要被独立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手段丰富多样并不单一。
文中提到了一种观点很有意思:历史学家从事城市史研究是将城市作为历史发展的载体,透过城市看历史。这样,城市便成为了一个有兴衰演变规律的生物,而并非仅供学者观察解剖的死物。我想,在研究城市规划史时运用这种观点来看待一定地域的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一定会变得有趣生动,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新观点诞生。
文章最后将城市史、城市规划史、城市建设史这三个学科进行了系统比对:总体来说,城市史更加注重文化社会的研究;城市建设史更加倾向物质建设的研究;而城市规划史不仅注重文化历史的研究同时也注重物质建设的研究。因此,我认为城市规划史从史学之中脱出,并且迅猛发展并非没有道理。
3.读后感悟
对于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这两门学科之间复杂的关系,仅凭一篇论文远远不够道出它们的真正本质,只能通过其中一些观点进行评析,了解它们的异同与联系。城市规划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如此迅速,理应如此迅速。作为我国下一步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的指导,城市规划史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已经成为由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所构成的一部纲领。本文的研究比对让读者对这两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消除了“城市规划史是城市史的一个分支”这一误解。
本文为读者正确认识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这两门学科做出了贡献,唯一稍嫌不足之处在于结论部分有些仓促,只道出了两门学科研究的范围,并未深刻探讨两门学科间的关系,更未对城市规划史学的发展作出探讨与建议。以上为本
人读这篇论文的一些感悟,仅作为与老师同学的探讨研究,有不足和错误之处还请谅解。
第二篇:中国教育体制与国外的异同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1级1班韦含笑
20111101014
4当今教育制度与高等教育的认识与感受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时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力。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着淘汰的命运。
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而今天中国实行的教育制度尽管比起封建时期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难脱其影响。当今社会都知道中国是实行应试教育,但是生活才是最大的考试,“减负等于加正”这句话也不无道理,教育局的作用,也已只局限于学校的上空,却永远无法下来深入。当然,这应试教育也与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相连,人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有人说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又埋没了一批人才,每年高考与中考有多少人因为一时失误抱憾终身,又有多少人因为一时失误没有走进理想中的学府!但是这种应试教育又不得不让我们学习一些与以后专业无关的课题,但这些知识却有时可以派上大用场。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但是整天的读书,写字,做功课让我们少了许多玩与想像的时间。有时许多东西就是在玩乐中明白的。我不奢望中国废除应试教育,与国际教育方法接轨,因为这种应试教育是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体系,但我却希望能像美国一样多次高考的机会,多培养一些社会实践能力,这对以后走入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教育部门虽然是大张旗鼓地说素质教育,不可否认,有些地方是实行了那种教育方式,但是更多的地方依然走的应试教育的老路子。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办法啊,因为教育部门注重考试的分数,家长看的也是孩子的分数,学校理所当然地也注重分数。于是把大部分的担子压在了学生的身上。时间可以验证应试教育的利与弊。应试教育铸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才”,并且应试教育又促使了“分不够,钱来凑”的腐败风气的蔓延。这种教育体制使得中国的学生千篇一律,创新性极差,世界观、价值观也有一些瑕疵,而且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素质和国外的相比还比较低!
对比中国与美国的教育:
1.中国与美国教育的差异首先在于两国初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
中国初等教育将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好处高分看成首要目标;而在美国,初等教育的目的只
有一个: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对待成绩的态度不同
对中国孩子来说,一份不好的成绩单会使他收到来自各方压力。然而在美国,每个学生年终的成绩单都时间私人的物品。家长方面也不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分数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远。而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目的是“拿高分”。
3.两国在知识观是存在差异: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即中国教育的静态与美国之间的动态差异,这一动一静这反映两国知识观的差异。
4.两国在提供该学生的环境上不同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的运动研究方法的能力。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能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
5.两国课程设置不同
比如关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在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只有英语一种(除专业外),这是教育系统为全体学生做的统一选择。而在美国,学生选择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语,发育,拉丁语等。还有在美国不用教材的课是存在的,他们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课。课程内容包括缝纫,烹饪和增强自信心等等。他教给学生的是书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他教给学生如何生活。
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
中国的启发式教育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其实一直到某一个问题的答案通过诱导学生,使他们找到“唯一的答案”。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法,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师一致的正确答案外,还给与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教师和学生都没未知但却客观存在着的潜在答案。在中国,除了少数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数外,其余的均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人学得最重要的,唯一标准。但在美国学生年年都参加各类考试中的至少一种考试,一次失手,情有可言,两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这些考试成绩就可作为非常重要的录取入学考量标准。
7.学习负担不同
美国几乎每周都回放一天假。但在中国,周末可能被无情占有,就连绚丽多彩的假日也会因繁
重的作业的充斥而黯然失色。
8.家庭教育不同
1)美国教育小时管得严,美国父母会立下许多规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国父母恰恰相反,小时候百般溺爱,长大处处限制,甚至连大学专业,恋爱都横加干涉。
2)美国教育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这个教育差别使得美国孩子比中国更具自立性。
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而我国教育的完善必须抓创新来补不足。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应的是不同的文化内涵,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中国现在的社会。总之,我们需要的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结合的现代化教育。
再看看国内外的一些数据对比:
各国国民有大学生学历的比例如下:
1、俄罗斯:54%
2、加拿大:48.3%
3、以色列:43.6%
4、日本、新西兰:41%
5、美国:40.3%
6、芬兰:36.4%
7、韩国:34.6%
8、挪威:34.2%
9.澳大利亚:33.7%
10.爱沙尼亚:33.3%
11.爱尔兰、丹麦:32.2%
12.比利时:32.1%
13.英国:31.8%
14.瑞士:31.3%
而中国的是多少呢?中国国人中有高等教育的学生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最多也不会超过10%,似乎只有6%左右。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像上海可以高达48.4%,而在西部山区,如西藏,新疆偏远地区只有0.4%。
综上所述,以我之愚见,在中国教育制度可以有以下改革的余地:
1、提高大学、中学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现在大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好好学习,以便以后能出人头地,有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去学,而且如果这种教育见效,中国将会免去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贪污、比如社会的一些经济问题,包块犯罪都可能会减少一大批,所以我把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的教育和引导看的最重要!
2、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看出来,中国近几年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比较重视。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大问题的,首先就是不实在,感觉上所谓的自主创新只是提提罢了,感觉应该实实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就是创新意识在也存在很多不均匀的情况,比如上海,北京的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比较好一点,但是想河南,山东就比较差一点,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知识的主人,不能一味的只是应试教育,淡然这就需要国家政府投入跟多的人力财力,希望国家能吧这一项放在重要的地方。这一项可以参考美国,反面教材可以参考印度!
3、承受力,记着我上初三时,语文老师一句话说的很好,上学,学习是必要的,但是还要学习一种承受力,一种对未来的承受力,一种对生活的承受力,一种对逆境的承受力,一种对挫折的承受力,一种对压力的承受力。如果有了这种承受力,即便缺少知识方面的优势,但是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在社会上站住脚,就能后期勃发!这一项可以参考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教育。这也许就是日本人那种“武士道精神”的诠释吧!
4、素质的教育,不是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在国外,中国人有时候是被看不起的,比如我一个哥在丹麦留学,他对我说,本来丹麦人就看不惯外国人(因为丹麦国家福利很高,如果外来人口过多,福利就会下降),更看不过中国人!为什么?不是中国穷、不发达。而是中国学生在丹麦不团结,甚至出现国人骗国人的情况,而且素质不高,这就是别人看不起中国的原因吧!所以我以为要想中国国人能昂起头,不能只看GDP,还要看素质!这一项可以参考德国,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国都有德国,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能迅速的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国人的素质和耐力!
5、对特长、个人优势的培养。人从生下来就不是一样的,如果都以为的按照一种模式去培养,去教育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人会有他个人以特有的优秀的地方,而教育就需要去发现这些并去培养它,才能使人才成功!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得反正该适当的地位,就像如果让
比尔盖茨去打拳击,让泰森去搞经商,最后他俩谁也不会有现在的荣誉!所以在教育中就应该去发现这些优势发展这种优才能是人才辈出!而不能只是一个模子里培育有高等素质的机器!
6、还要提高全民知识素质的提升,因为中国有大学学历的人的比例确实很低,向美国都已过半,只有全民知识素质达到一定的高度,国家文明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所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方面虽然有了很多成就,但是还有很多路要走!包括中国当今文化很多方面都是已经把旧的房子拆除,但是新的房子还没建起来。改革的路还有很长!望中国未来的教育、国力能够立于世界之巅!
第三篇: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楼观新区总体规划
前言
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西安进一步加快了实施“南融” 发展格局的步伐,“南融”要求控制建设用地向南拓展,加强生态建设,使南部大秦岭的生态格局融入大西安城市发展中,为此位于秦岭北麓具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楼观新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在陕西省大力倡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楼观新区应充分挖掘道韵文化内涵,传承道逸文化思想,发展道家文化活动。同时楼观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和优越的猕猴桃种植资源,发挥统筹城乡的示范作用,提升周至猕猴桃品牌,发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业的引领作用。
总面积为134.9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楼观新区南起环山路(不包括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北至108国道,西临黑河(包括黑河),东滨赤峪河(不包括集贤工业园区)。规划区总面积约104.1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约11.12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在《城乡规划法》基础上,考虑与周边及其各类发展规划相吻合,确定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2015年,为启动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
(三)规划原则
1、区域联动,错位发展原则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所提出的空间发展方向及城乡统筹思想的贯彻落实,势必在整体区域带动、错位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去谋划楼观新区的整体发展思路、战略与部署,才能保障与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强化优势,彰显特色原则
充分依托现有良好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坚持特色为先的基本原则,以形成楼观在产业、经济、文化、形象、环境等多方面的特色,增强楼观新区的吸引力与发展活力。
3、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原则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打造集猕猴桃生产、主题体验、田园休闲、特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庄园式国家级城乡统筹示范区。
4、创新业态,商旅并举原则
围绕主题定位,创新发展业态模式,提升产业内涵,实现商旅互动,形成多主题化、多业态发展格局,打造古都商旅传奇。
(四)规划目标
1.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将楼观新区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田园新区”。
2.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形态完整、布局合理、适应发展需求的新楼观。3.强调楼观新区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优化新区内外生态环境,通过人工绿化环境和自然山
一、楼观新区概况
楼观新区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境内,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距大西安主城区仅70公里。南依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北至108国道,西临黑河,东滨赤峪河(不包括集贤工业园区),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相连,规划总面积为104.15平方公里。
楼观新区位于渭河冲积平原区南侧的秦岭北麓台塬洪积扇自然区。地下水丰富,土少石多,历史上受河流切割严重,塬边坡陡峭,两侧滑塌严重。楼观新区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属于不易发地区,南侧的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沿黑河一线与沿山体部分为滑坡中等易发地区。楼观新区内水系河流与渠道众多,纵横交错,水量充沛。河流主要有黑河、就峪河、田峪河、马岔河和赤峪河等,渠系主要有黑惠渠东干渠、第二支渠、第三支渠及田惠渠等。
楼观新区所处的周至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汉家离宫、唐家园林,星罗棋布。包括楼观台、大秦寺塔、老子墓、仙游寺等历史文化资源。
二、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为加强周边的联系,确定研究范围北边界为108国道、南边界为秦岭国家生态保护区(以秦岭25°坡脚线为界)、西边界为黑河、东边界为赤峪河及终殿路(不包括集贤产业园区),水的有机结合,体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生”的生态型城市理念。
4.突出楼观新区历史文化特色,强化旅游休闲功能,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浓厚的整体环境,将楼观新区建设为旅游名城。
5.充分结合楼观新区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为楼观新区产业发展提供灵活、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
础上,集合生态环保、科教游乐等用地,打造以旅游休闲、生态养生为主的功能片区。结合黑河滩涂式湿地,以自由灵活的形态布置各功能组团。
农事观光体验区:依托楼观现状优质的农业资源,结合“田园城市”理念,打造“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现代田园新区,将猕猴桃种植和特色农业观光,结合其他功能片区,穿插布置,相互渗透、融合。并在农业种植片区中保留部分农庄,不仅能实现就地城市化,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能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布局以农业种植为主,其间点缀少量村庄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规模 :到2020年,楼观新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1.15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20.31%。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12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7.18平方公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85平方公里。
非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楼观新区非建设用地面积83.00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79.68%,其中,水域包括规划范围内的河流、水系,共计6.28平方公里;农林用地62.64平方公里。
三、规划总体布局
(一)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楼观新区山水景观优势,利用新区南部秦岭形成新区的绿色背景,作为新区外围生态支持;依托黑河、就峪河、马岔河、田峪河、赤峪河等多条河流滨水绿化形成纵向沿河生态景观廊。同时结合楼观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通过七个湖面充分体现老子“上善若水。全面彰显楼观新区布局设计中“轻快灵动”的外在表象与“道逸古韵”的内在气质。
通过对楼观悠久历史的研究可知,楼观得名于周大夫关伊“望气观星、草创楼观”,老子“寓楼之观”,并著成《道德经》流传至今。故将老子“象天法地”的道家思想渗透到整体设计理念之中,虽然七个湖面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七湖连接形成倒映中的宇宙北斗七星形象。楼观新区犹如一面人间仙镜,将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映照于此,形成道法自然,文化楼观。故楼观新区整体设计理念概括为“七星连珠,镜映楼观”。
(二)规划结构
根据楼观新区的设计理念,以“自然环抱新区”的空间发展模式,并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构建新区“一轴一带两心三廊五片区”的现代田园城市空间结构。
(三)总体布局
道韵古镇:依托现有楼观镇镇区,围绕开阳湖进行开发建设,渗透道文化思想,用地布局主要以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设施等用地为主,打造具有道文化底蕴,秦岭山水风韵,城乡统筹发展的道韵古镇。
中华猕猴桃城:结合楼观特色农业资源,以及良好的猕猴桃发展基础和条件,强力打造集高品质猕猴桃特色产业、道家养生文化、商务高峰会议中心于一体的中华猕猴桃城。用地布局以旅游服务、商务休闲、道文化养生展示、体验以及居住功能为主,围绕“七星湖”之天枢湖和天权湖展开布置。
楼观湿地公园:依托黑河现状水资源,结合周边自然农业风光,在保证黑河生态涵养功能的基
四、绿化系统规划
楼观新区 “山城相依、水城相织、绿满山塬、水系田园”,绿化基质环境得天独厚,规划本着建设“山水、人文、生态”的发展目标,充分依托楼观新区独特的自然水系环境及周围猕猴桃种植区,加强新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提升新奇绿化品质,突出山水绿城特点,完善新区绿化系统,构建“一带、三廊、多心”的网络状绿化空间格局。
五、综合交通规划
(一)道路布局规划
根据规划区的发展需要和道路现状,规划形成“五纵五横”,与东侧集贤产业园和南部道文化展示区道路相连。西侧道路与楼观湿地公园区相结合,采取弯曲的自由式路网,而道韵古镇道路则采用较为规则的方格网式路网。其中:
五横:财神大道、楼观大道、玉衡路、文化大道、南横公路。五纵:天枢路、天璇路、玉清路、迎宾大道、天玑路。
(二)道路网等级规划
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
快速路:规划快速路为楼观大道,就峪东路以西红线宽65米,就峪东路以东路段红线拓宽至75米。
主干道:规划主干路主要有财神大道、文化大道、迎宾大道、终台路、终殿路、南横公路、天璇路)、天枢路、天玑路、玉清路。
次干道:包括三宝北路、三宝南路、三君路、太清路、青灵路、五灵路、大明路、天权路、五星路、水德路和火德路等,红线宽为24米。
支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8米,根据旅游区观光游览需要定的游览路,红线宽8米。
高的色彩,增加识别性和趣味性。
色彩Ⅳ区:主要为中华猕猴桃城片区,其建筑主色调为暖色系,以中明度基调为主。在高端商务会议地段可适量点缀以彩度高的点缀色,给人干净、明快、现代之感;辅色调采用中明度灰色系和赭石色系,在居住为主的地段,辅色系以黄灰色系为主,以增加温馨感,在检测交易为主的地段,辅色系以蓝灰色系为主。
(四)视线体系规划
规划形成三条视线通廊。一是以西楼观为至高视点,沿就峪河景观廊道,与天玑湖核心景观节点相连的形成视线通廊;二是以延生观为至高视点,沿迎宾大道自南向北与楼观开阳湖中央公园核心节点相连形成的纵向视线通廊。三是以天玑湖核心景观节点为视点,向东与楼观开阳湖中央公园核心节点相望,形成视野开阔的横向视线通廊。
六、总体城市设计
(一)总体城市设计定位
新区风貌特色定位是对新区景观结构和形态特征的综合体现,不仅包括视觉上的审美要求,同时是新区认同的根本,不仅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载体,而且是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物质外显。基于上述对楼观现状风貌环境条件、景观建设状况以及新区未来发展定位目标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规划提出楼观新区形象风貌定位为:道韵文化楼观、田园水簇新城。
(二)景观风貌体系
自然山水不仅具有生态功能,也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所以紧扣“田园新城”理念,在保护山水环境的同时,也应加强临山滨水地区的生态建设,借助良好的山水景观,提升空间品质,凸显新区特色。
新区规划依托楼观新区独特的外围山麓、水系、农业等自然景观,并将老镇区和乡村纳入楼观新区的景观体系中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最终形成“片区景观+廊道景观+轴线景观+带型景观+节点景观”的景观体系。
(三)色彩体系规划
结合楼观新区功能片区,提出相应的区域色彩控制区划,用以整体把握城市各区域的建筑色彩特征。同时,在同一个色彩区域内,要注意根据其内部不同地段的功能差异,适当选择不同的点缀色彩。具体内容如下:
色彩I区:主要包括道韵古镇中南部,其建筑主色调为白灰色系,以中明度基调为主,辅色调以赭石色系、蓝灰色系为主。
色彩II区:主要包括道韵古镇北部,其建筑主色调为白灰色系,以中高明度基调为主,辅色调以蓝灰色系为主黄灰色系为辅,点缀色以中高明度暖色系为主。
色彩III区:主要为楼观湿地片区。其建筑主色调采用低彩度、高明度无彩灰色,给人干净、明快、现代之感;辅色调采用中明度灰色系和赭石色系,创造温馨感,点缀色采用彩度、饱和度较
七、近期建设规划
(一)分期建设及发展时序近期:2012—2015年
以天玑湖中心公园为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动猕猴桃城商务中心以及引汉济渭项目的发展;道韵古镇区围绕开阳湖中央公园与玉衡湖开发建设,带动天枢路以东的农业观光带的发展,重点打造印象·楼观、猕猴桃城风情庄园群、主题购物街区、猕猴桃DIY农场等重点项目。
远期:2016—2020年
以天璇湖湿地公园、摇光湖公园为重点节点带动楼观湿地风貌区、就峪河景观廊道、道韵古镇风貌区其余地区的建设。
以楼观湿地公园为重点开发项目推动黑河沿线景观廊道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天枢路西侧农业观光带以及南横路以北万亩猕猴桃的开发。
(二)近期建设任务
道韵古镇:完善道路系统,优化用地布局。优先发展开阳湖四周以及关中风情组团和村民安置组团。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完善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设施。
中华猕猴桃城:确保猕猴桃产业发展,利用临近财神大道的交通优势,发展一类工业和猕猴桃物流仓储用地,同时积极开发天权湖周边以及就峪河沿线的用地。
楼观湿地公园:靠近天玑大湖面的居住用地,景观环境较好,按照居民就近安置的原则,优先发展大湖面周边的用地。
农业观光体验区:优先发展观光农业种植区内的商业用地,发展庄园经济,带动观光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近期建设指引(近期建设策略)
全面展开:依托楼观新区的交通和自然环境资源优势,道韵古镇、中华猕猴桃成城、楼观湿地公园区和农业观光体验区四个功能片区同步发展。
重点启动:针对每个片区,利用区位优势,优先发展重点地块。
优化古镇:加强古镇的商业和旅游服务职能,加强滨河景观带的控制,改善古镇环境,加强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地建设。
提升新区:强化新区旅游服务职能,依托道文化展示区等旅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形成旅游服务中心。
第四篇:《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想
端正思想 把准目标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想
我们常说做事要有计划,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现目标。关于孩子的培养也是一样的,很多父母都会考虑孩子将来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定下培养目标,并有意识地依据这个目标培养孩子。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老师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成了全部,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
人,天生是喜欢学习的,天生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几个月大的孩子会睁大眼睛,到处看看这个新奇、陌生的世界?刚会走的孩子,兴奋的到处乱跑,摸摸这碰碰那,甚至把抓到手里的东西放在嘴里尝一尝,以此来认识、品味这个好玩的世界。
无意中浏览学生的微博,发现临近开学,孩子们的微博中无意识的透漏了一种现象:对开学,充满了恐惧与厌恶!为什么会这样呢?思路无意中又回到了暑假初读过的那本书《与孩子一起成长》。
带着疑问和好奇,我又重新走进了这本书中,书中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只有一句话:“你喜欢学习吗?”调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70%以上的孩子答“不喜欢”,仅有不到30%的学生答“还可以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学生由“好学”变得“厌学”了呢?是家长、是老师把孩子的学习与功利性相连了。让奖励、比别人强、将来的好生活等等功利性的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孩子体
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会将它看成是苦差事。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一种获取利益的方式。
事实上,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事情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书本上的学习、实际操作中的学习得来的。如果我们人为地为学习增添一些障碍或困难,让人体味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让人避而不及的痛苦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去除这些障碍与痛苦,那么孩子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就会享受到快乐学习所带来的成果了!
学习是对未知事物、未知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的过程是充满快乐的。在这种快乐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头脑和思维才会得到发展,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知识在书本里,智慧在头脑里。”知识是一种积累,绝大部分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翻阅资料获得的,而智慧确是建筑于知识并超越其上的主观想象与理性思维,它是灵活的,具有创造性的。知识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而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创新,而满足于解决现有问题,只会使人原地踏步。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思考的能力,是智慧的体现。2011年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把思考能力作为数学课程目标写入了标准中。
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查
询、搜索、询问和请教他人等方式得到,但思维能力却无法通过这些途径得到。因此,在孩子教育中,对于孩子的学习还是少一些功利性、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放在那些重复枯燥的语文字词,数学加减法等具体知识上,以免将孩子推上远离甚至厌恶学习的道路上去。
第五篇:国外水产市场体系分析与研究
国外水产市场体系分析与研究
卢凌霄 陈加
水产品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国外学者对水产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在对国外水产市场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水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为我国水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一、关于水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1.供给 水产品的供给来源于两方面:捕捞和养殖。捕捞水产品的供给受捕鱼船队数量、技术水平和野生鱼类资源的约束,然而过度捕捞使得大量水产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因而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养殖水产品的供给相对来说则更具发展的空间,也更符合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需要。在已有的研究中,FRANK ASCHE和ATLE G.GUTTORMSEN认为水产养殖取决于两个条件: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也就是说不同的养殖场在不同时期同种鱼的规格会相似,而且一年之内不同规格的鱼的价格随着养殖的周期相应的变化。据此,研究水产市场的时候就必须关注两个问题:单个条件下的最优捕获和整体情况的最优捕获,即水产养殖供给既要从不同季度来看,也要从各季度的整体情况来看。然而影响水产养殖供给的因素不仅包括生物和环境等自然条件,还有经济上的因素。JOHAN A.MISTIAEN和IVAR STRAND研究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决定情况,他们认为除了捕获控制、饲养进度、成品筛选率之外,还必须考虑经济上的一些因素,主要是市场价格,例如尺寸较大的鱼价格较高,按尺寸和重量进行价格的分段获得额外收益更高,他们基于连续分段理论和按重量定价,论证了最佳饲养进度与捕获时间的通解,模型的特点是被解释变量对外生变量的边际变化的响应程度。例如,利率下降1%可引起最佳重量上升70%,通常随着利率的下降,最佳捕获体重和捕获时间非线性的上升,即投资成本的下降所带来的供给的增加。
另外LINDA NOSTBAKKEN和TROND BJORNDAL运用离散时间生物经济学模型推导出水产品的供给曲线,并估计不同政策实际与理论对供给曲线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不同政策对水产供给有持续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还得出在市场出清条件下,的均衡供给量可以从零增长变化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年产量。此外,水产品的供给还应从不同市场分配来看,以此来获得水产供给商的最大利润。FRANK ASCHE和R.GNVALDUR HANNESSON通过调查供应商对不同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配置,应用供给方程推导收益函数。假设条件是水产加工者和水产进口商根据相对价格改变自己行为,哪个产品或市场的价格上升就多增加其投入,其研究结果也能部分解释其他海产品市场的价格与产品、市场类别的相关程度,从鳕鱼的三大主要生产国加拿大、冰岛、挪威的经验分析来看,鳕鱼供给的产品形式不断地发生变化,鳕鱼被加工成多种形式的产品,不同产品间的配置取决于其自身的利润,也受其他产品市场的影响,例如白鳕鱼。
2.需求 现有的水产品需求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支付意愿的角度研究、需求弹性角度研究、季节变化和区域地点。消费者的需求的较为直接的度量便是支付意愿(WTP),即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据此可以知道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GRO STEINE,FRODE ALFNES和MIA BENCZEROR。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角度研究消费对养殖的粉红色大西洋鲑的支付意愿,养殖场可以通过饲料添加色素而使鲑鱼颜色发生变化,添加得越多颜色越红,并计算出其添加成本大约占整个饲养成本的15%。通过调查消费者对不同程度颜色鲑鱼的支付意愿,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随着颜色的加深而增加,但是如果告知消费者鲑鱼的原始颜色,消费者对超正常颜色的鲑鱼的支付意愿会下降。从需求的弹性角度看,PANOS FOUSEKIS和BRIAN J.REVELL基于英国水产市场零售面板数据,应用理想的动态需求两阶段模型(two—stage demand model)研究英国渔业零售需求状况,估计收入需求弹性及价格需求弹性与交叉价格需求弹性,研究得出鳕鱼、鲑鱼、比目鱼、贝类和烟鱼收入需求富有弹性,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而大多数鱼的价格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限制水产品的供给量会增加水产品销售额,但企业往往由于短期激励而违反限制政策。另外,JULIE A.REYNOLDS和JAMES E.WILEN研究北美海胆在日本批发市场的销售情况,他们建立东京中心批发市场的价格决定计量模型,发现进口产品的价格管理机制对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还发现日本国产市场和进口市场间的相互联系、家庭收入变量、产品品质都随季节而变化,但是北美和日本两地的变化并不同步,也就是说日本国内市场的需求季节性表现很明显,但这种季节性与北美市场并不同步,将有利于水产品贸易。此外,FRANK ASCHE研究欧洲市场对鲑鱼的进口需求随价格的动态调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只有10%的鲑鱼产品的需求随价格和收入变化同时调整,超过60%的产品的需求调整滞后3个月,而且需求的完全调整以反应价格和收入变化需要将近1年的时间。
二、水产品的销售
水产品的销售是水产品市场的核心,水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的销售情况对水产品的生产者非常重要,其可分为拍卖和零售。
拍卖和零售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较为重要问题,它们之间价格的传递过程,有时很难用一个较为简单的方法讲清楚。KJETIL HELSTAD,TERJE VASSDAL和TORBJORN TRONDSEN等分析了北挪威水产品拍卖销售与直接销售中价格关系,文章采用1997年~2003年鳕鱼到岸的月度价格,运用协整分析两种销售方式的价格的区别,结果显示,大部分月拍卖销售的新鲜和冷冻的价格分别比直接销售的要高,但是拍卖销售量月度变化很大,研究还显示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冷冻的,类似水产品的拍卖价格对直接销售的价格具有拉动作用,即使直接销售的量比拍卖大很多。然而价格在拍卖与零售间的传导是不对称的,SHABBAR JAFFRY通过建立法国新鲜鳕鱼的价格传导不对称纠正模型,并采用恩格尔—格朗杰两步法(Engle and Granger two—step method)、门限自回归(Threshold Autoregression)和动力自回归(Momentum Autoregression)检验拍卖价格与零售价格的协整模型,结果显示,整个鳕鱼价值链中存在价格传导的不对称,其自身的纠正是有偏误的。也就是说,零售者对价格的反应行为与不对称价格传导是一致的,当拍卖价格上升时,他们会立即调高销售价格,但是拍卖价格下降时,他们的价格调整就没有那么迅速了。从理性经济人角度看,零售商的行为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一方面拍卖价格上升时,零售成本上升,迅速提高零售价以减轻成本上升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拍卖价格下降时,推迟降低零售价则可赚取更多的利润。
水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广告是必需的,广告的效果对销售具有重要的影响。HENRY W.KINNUCAN和OYSTEIN MYRLAND运用静态决策规则分析在固定的预算下,挪威鲑鱼在法国的促销的最优季度性配置如何决定,特别是存在替代效率和竞争条件下价格的决定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认为决定最优方案的因素有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广告的弹性、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等,其随季度都有一定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实际的季度配置是缺乏效率的,最优的配置能增加至少980万克朗,相当于整个促销费用的27%。如果忽略产品的替代作用的扭曲,第二季度的最优费用支出保守估计将被夸大36%,总之,恰当的支出结构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到,水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价格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但价格策略的运用应当非常谨慎。KWAMENA K.QUAGRAINIE运用Logit计量模型分析预测美国养殖的鲶鱼冷冻鱼片的市场份额变化时发现,提高国产鲶鱼片的零售价格,消费者将更多的购买进口的替代,对国产市场占有率产生了消极影响。另外如果市场对鲶鱼片的总需求是随经济稳定变化的,作为必需品的国产鲶鱼片与消费者的收入支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水产品销售的价格策略的使用必须谨慎,从产业的长期利益与持续发展来看,采用提高销售量的销售策略对于改变下降的市场份额趋势是有效的。
三、水产品质量安全
在全球化的水产市场中,由于消费者的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从“数量消费者”变成“质量消费者”,提高水产品质量成为生产者必须实现的主要目标。
水产品质量是一个信息,信息的传递过程如果发生问题就很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首先,CATHY ROHEIM WESSELLS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反映不同的需求和供给的产品的品质的感知情况,产品品质可分为搜索品(以最低的价格或者理想的包装可以找到的产品)、经验品(由以前对产品的味道或具备的其他性状的经验的产品)和信任品(带有能被识别和信任的品质,诸如安全性或者可再生性的产品)。在具有竞争性的水产市场中,消费者更想了解他们所购买的产品品质状况,所以具有良好品质的水产品市场将继续发展。其次,从质量信息传递的可靠性方面看,CATHERINE MARIOJOULS和CATHY ROHEIM WESSELLS研究法国水产品养殖业时,发现法国根据原产地、优质质量、有机农业或者特殊标准建立了一套官方质量标签。这些标签已经在法国农业食品部门广泛应用了很多年,最近才开始将其运用于水产品,特别是养殖的产品。他们分析讨论了水产品质量标签的效果,发现其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质量偏爱的度量分析,可以从NERISSA D.SALAYO,THOMAS J.P.VOON和SAROJA SELVANATHAN的文章中看到,在优先高质量将产品出口到更加有利可图的市场的情况下,他们运用享乐评价法测度菲律宾对虾和小虾的国内市场销售的特征,评价结果显示品质的价格影响因素主要有:尾长,新鲜度,产品形态,品种,颜色,大小,烹制容易程度,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例如尾巴较长和香蕉形的品种价格更高,剥了皮和调配好产品的价格相对更贵。此外,JAMES A.YOUNG和JAMES F.MUIR研究养殖罗非鱼的市场扩展时发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色表现的原因除了养殖环境和成本及欧洲和北美市场的稳定发展外,主要是适应了消费者质量的需求,罗非鱼具有竞争优势,不仅是产品的品种多样、成本低廉,主要还是优质的品质均被消费者所认同。另外加上绿色产品的品质,其在产品的系列上将增加更具价值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水产市场组织
水产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各种力量的推动,市场的组织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水产业的发展的动力源泉来看,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ATLE G.GUTTORMSEN研究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发现,技术的提高使得投入要素利用更充分,生产率的提高、成本降低使得产业进一步扩展,他采用超对数成本函数估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之间的区别,结果显示,鲑鱼产品中的替代可能性很小,几乎为零,也就是说鲑鱼养殖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高附加值产业,可以将低价值的鱼(饲料)转化成高价值的产品。此外,CARSTEN LYNGE JENSEN运用企业效用理论和二重理论分析渔业加工企业对产品投入与产出的结构,建立成本收益函数,分析品种之间的转换,投入品的替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产业组织程度等变量的技术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大量关于资源开发、进口管制、出口管理及产业结构等信息,不管是对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水产业组织的扩大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问题,RAGNAR TVETERAS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发现集群的外部性不仅仅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存在,在第一产业同样存在。他在构造挪威鲑鱼企业的成本函数的基础上,计量出由于集群外部性所带来的成本节省,并进一步研究外部性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的。实际上,企业加入集群,外部性带来了内部的规模经济、使得他们相对于集群外面的大企业更具竞争力,这对一地区的水产业的发展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地运用政策可以增加社会的福利。
从水产市场的结构角度来看,水产市场组织会不断发展成熟。ABDALLAH OMEZZINE,HAMED ALOUFI和YOUNIS ALAKHZAMI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分析1996年到2003年阿曼马斯兰岛(Masirah Island)的渔业市场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有两个潜在的制度上(即欧洲禁止从阿曼进口水产品的禁令和欧洲对阿曼水产品出口促进政策)的变化影响市场体系变更,大量小规模贸易企业和低水平加工企业的涌入,导致阿曼原先有统治地位的垄断产品采购结构衰退,市场拍卖价格逐渐替代单一垄断价格协议。研究还显示水产市场趋于竞争性结构,大量销售者所面对的市场是伴有商品采购垄断的边缘性的竞争市场,市场组织正在不断成长。
五、国外研究总结评述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水产品的供给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还包括经济因素,而且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成本越低价格越高水产品的供给就越多;第二,水产品的需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需求的度量可以用支付意愿法和需求收入弹性法,一般的水产品的需求收入富有弹性;第三,水产品的销售方式包括拍卖和零售,拍卖的价格对零售价格具有拉动作用,但价格在这两种方式间的传导是不对称的,此外广告是影响现代水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广告较好地与价格策略相结合将有利于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第四,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备受消费者关注,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有生产过程因素,又有加工过程因素,还有水产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及制度方面的因素,越是质量高、越是安全的水产品就越容易在市场中占有利地位;第五,水产市场的发展与壮大首先是技术进步的结果,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水产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加上范围经济与外部性的作用,水产业的成本大幅下降,各种水产企业的集聚使得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另外水产市场越是竞争性结构越是能够促进水产市场的发展。
此外,国际水产品市场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高效、高质和绿色,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产品的市场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自由的竞争市场既有利于提高水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其次,水产品的加工品种和品质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提高、高质量、安全的产品在抢占市场时具有优势,将有利于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贸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最后,有必要积极完善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鼓励水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水产业的优质与高效。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