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化水平提升是世界经济发展
城市化水平提升是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8年的4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民工进城,将近有1.5亿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工已转化为城镇的暂住人口。这是我国城镇化成长发展的主流形式。本文将从农村劳力推动我国特色的城镇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城乡统筹与中国城镇化的关键性策略等方面探索农民工进城与我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并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规律及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城市是以工业产品、市场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聚集地,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非农产业的发展与集聚、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集中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城镇化与人口增长、产业转移、用地扩展、城乡交流等要素密切相关。依据我国的国情状况,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农业劳动力转化的规模也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
1.1我国的城镇化出现了向心集聚到郊区城市化提长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进入初始的现代城镇化阶段,加之国内各地区发展条件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我国城镇化表现出多个演化阶段相互交叉的态势,而并非像发达国家受市场规律的支配那样,各个阶段依次地完成。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北美西欧)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到57.6%,而当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仅有16.5%(1957)。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水平较低、商品化程度不高的农业大国,不仅在沿海许多城市区域,而且在内地那些省会城市,大部分地区城镇化仍然是向心集聚(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工业基础差、市场不发育、基础设施很薄弱的状况。一般工业化国家、城镇化开始起动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达到200~250美元左右,而我国在50年代初期人均GDP仅有50~60美元,城镇化起动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地区才出现郊区城市化的阶段。我国各地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相互叠加,内地与沿海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开始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和土地开发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城镇化的实践内容,也使得我国城镇化道路出现多种模式与问题,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利于扩大城市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必需的市场需要,而且建立在农村发展基础上的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促进了大中城市与乡村小城镇相互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的形式。
1.2农业劳动力大批转移,缓解了城镇化滞后的状况
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工业化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工业化率达到47.9%,但全国的城镇化率仅有17.9%,城镇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24.8个百分点,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大批进城务工,到200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5%左右,滞后工业化率只有4.3个百分点,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已经得到有效的扭转,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接近中等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创新经验和城镇化发展模式。
我国城镇化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转移(见表1),农村劳动力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低的局面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2007年全国有
1.5亿人进城务工,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已从1984年的4.5亩上升到2007年的6.5亩,提高了农业规模经营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利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表1我国农业动力转移的几个阶段资料来源:①农业部发展研究中心统计(范小建),2005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年鉴北京:(1985~2006年)
1.3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持续快速增长
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由于经济恢复,解放了生产力,并实现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这一阶段城镇化发展比较正常。但自1958年后的“大跃进”以及非正常发展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经济经历了上下起伏波动,城镇化出现低落时期。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得以调整,城镇化发展由此获得新的动力。一个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效应的激发下,我国农业生产获得空前发展,大批农业劳力转移到城镇,发展工业生产;另一个城镇化的动力来自于沿海特区,以及14个港口城市开放政策,外商投入、港台资本又推动了城镇工业开发区的迅速发展,农民进城打工,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了全国各大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又赋予城市以新的发展活力,激活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大地推动了城镇化的迅速发展,1980~2006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达到0.8个百分点,一改前30年显著低于世界平均速度的记录,为同期世界城镇化速度的2.3倍。
1.4城镇化始终存在着相对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像青藏高寒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等广大地区均属于人类难于生存与城镇发展极困难之地,城镇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因此,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表2我国三大类型区城镇分布比较表
资料来源:中国自然地理概论,2005
中国城市年鉴,2006年(北京)
我国东部地区有456.9万 km2,集中分布了608个城市,约占全国的92%,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布局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和辽宁山东等地区。这里农耕历史悠久、工农业与商品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吸收国外资本以及港台资本占全国的76%左右。而我国的西北与青藏高寒区,大部分均属于自然条件恶劣、雨量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人口稀少的不毛之地,国土面积占全国54%,但在全国661个城市中仅有53个城市分布在这一地区,城镇人口不到2500万人,仅占全国城镇人口的4.3%,我们再从各省区城镇化率作一个分类,大体情况如下(表3)表3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化率的地域差异分析(2006年)
注:本表我们应用2000年全国分省区(市)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以及计算出的城镇化率进行分类、分析比较所得(作者)。城乡统筹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新道路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实施城乡统筹的新战略,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历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过程具有两个基本涵义:一方面,要从城镇化一般规律出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相对均衡发展的思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另一方面,从现阶段发展城镇化问题的特殊性出发,重点要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提高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问题,国务院多次减免农业税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扩大粮食生产支援城市,从长远发展过程去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温家宝,2005)。
实施城乡统筹法则,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基本战略思想是,依循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必须把城乡统筹作为推动城镇化、工业化的一项战略任务,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2008)。具体表现在:
①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符合国情国力,多元化选择城镇化发展模式,例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等等。
②将人口流动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综合性加工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力布局形成一定规模的经
济增长点(城镇)。
③将生产力要素流动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商品率,发展农村工业化的贸易经济。
④将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培植小城镇成为地区经济的“节点”。
⑤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快城镇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建设,关注民生,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出现了多种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沿海地区经过试点,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城乡间合理流动,有条件的农民可以在城镇买房,变为城镇人口,享受城镇生活待遇,给予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福利保险等。其基本经验是以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性作用,逐步放宽农民自由择业的选择权力,探索与城镇化相结合的就业途径等,进一步开放城市,实现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调整就业政策,创新管理体制,促进农村工业、小城镇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关健性的创新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世人所瞩目。中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城外有数以亿计的农业劳动大军走进城市改变着农民的命运。世界上全球化推动了中国,中国以大规模的城镇化回应了世界。中国的城镇化被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克里茨经济学家称之为与美国的信息化革命一起,在21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
人类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工作得更舒心,集中聚居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里,提高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城市,弘扬科学文化,21世纪的大都市像纽约、东京、上海、巴黎、北京、香港等等更加光彩璀璨夺目,繁荣昌盛。然而,许多长期关注城镇发展的著名学者(如吴良镛、吴传钧、周干峙、陆大道院士等)一再告诫我们:过去的30年,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过速增长、土地失控、水和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正威胁着人类安全。
今后半世纪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应考虑如下几个重大问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宜过快,应按照我国的国情条件,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健康城镇化道路;二是注重城镇产业尽快转型,在那些城镇密集区域应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走集约化、专业化、内部挖潜、产业转换,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道路;三是增加城镇人口,吸纳农村剩余劳力,适当扩大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完善市政设施与城镇的服务设施,使之在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四是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的长远发展观念,要强化各个城市区域的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开发区管理政策的手段,优化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建设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
总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应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各地城镇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总体环境容量,水、土、生物与各种物质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建设城镇现代化,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即按照科学发展观,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走一条大中小城市与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探索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针。2003年中央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胡锦涛,2005)。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一是要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二是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可承受程
度,发挥市场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收各类必需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三是要坚持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各级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职能作用。四是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以及地区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要通过深入改革,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再一次强调了城镇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再次明确了按照“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今后半个世纪内,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考虑如下因素:一是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在沿海地区应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走集约经营、内涵挖潜、产业转换,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道路,为数众多的富余人员将从企业分离,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缓,产业结构转向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社会走向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这将影响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二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用地规模必须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了,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市政设施,管线工程、交通道路以及房地产业都需要很多资金投入。三是城镇人口增加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质量等方面产生巨大需要。因此,根据上述种种因素与制约条件,我国城市化道路应当有序、健康、科学合理地实现城市化进程,分类引导各地区的人口城镇化问题。
总之,使我国城镇化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我国的资源状况与总体环境容量,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城乡一体化城市化道路,即按照科学发展观,依据我国的国情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集约化、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责任编辑朱靖
第二篇: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范文)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在六十年的发展史中我国既经历了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经历了后三十年的干个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分不开的。在讨论经济发展时,最频繁使用的指标就是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避免的后果。从近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可以说其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乡城市化”即城市现代化的历史。城市化之所以伴随经济发展而来,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使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从农村产业部门向城市产业部门大量转移。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劳动力等生产资源非农化,而行业劳动力等转移正是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化就是一个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想近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以为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样毫无疑问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刷哦,城市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协调的发展的。小城镇的发展,可以直接吸纳农村的劳动力,从而推动农村小规模均田制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畅想差别逐渐缩小。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饭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加=加快经济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渐改变和创新,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日益增加,城乡的俄市场结构和商品流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融合态势,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有所突破。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就业问题,是人们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一个汇总大问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较快,已出现数量多、分布广和推动经济发展及人口聚集的功能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还有较高水平的服务设施。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都市圈是一种新的城镇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一些学者又称之为“大都市连绵带“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连绵区也在形成。这些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重大作用。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也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读那向城镇聚焦,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过快的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耕地荒废,粮食减产,使本就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雪上加霜。
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化建房修路使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难以再恢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中国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主要表现是:许多城镇供水紧张,供电不足,交通不畅,道路短缺,公共绿地普遍减少。出现这些问题是我根本原因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许多人把服务经济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看做消费性的,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样就形成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城镇政府计划部不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把大多数资金投向能直接增加产值和财政收入的生产项目上。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后果,全国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指农民自己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期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于0.3亩的都统称为失地农民。据调查,现阶段我国每征收一亩耕地,大约会造成1.43个农民失去土地,由此可以推测到未来十年中国将新增4290万失地农民,年均需要安置失地农民429万人左右。这种现象所产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农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失地农民在就业困难,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缺少保障。有研究发现,在目前的失地农民中,百分之六十的农民的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二有稳定收入、没有因失去土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百分之三十。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征地权滥用,不成方式不合理,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分配不合理。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农村土地纠纷已经取代税费争议,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农民维权抗争活动。所以正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建立一套适合现阶段的补偿措施,从而使失地农民的长远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已迫在眉睫。
第三篇: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现代城市经济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提升现代城市经济水平
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抓好城镇建设是启动、带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我县城(市)镇化起步较慢,虽在近年得到加速推进,但总体上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社会经济结构转换和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影响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我县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我县城市发展在近10年来,逐步进入了快速轨道,10年内建城区面积扩大了2倍,建城区人口增加了2.2倍,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改善,城镇化率达到34.26%(全市为37.1%、全省为40.45%),城市在进行外延扩展的同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与周边区县比,用新型城市化要求来衡量,我县城市发展面临的以下几大障碍,必须尽快想办法突破。
(一)规划的先天不足,使城市缺乏个性
**县城总体规划的第一次编制是在1983年,1985年批准实施;1994年第一次修编,1995年批准实施;2002年第二次 1
修编,2003年批准实施。纵观3次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和对这些规划组织实施的情况来看,在规划方面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缺失”。
一是规划的战略眼光缺失。第一次县城总体规划编制,规划建成区仅局限在3.6平方公里范围内,结果在规划期限还没有到达时,建成区已远远突破规划范围,规划控制与管理相当被动。两次对总体规划修编时,突出强调了扩容,把规划区范围扩大,着眼于城市自身的扩张,把眼光重点放在了路网和“一心三城五组团”的建设,即溇澧两水交汇的水面和蒋家坪高速公路以南的生态绿化;澧水南城区、蒋家坪城区、永安城区;蒋家坪组团、永安组团、老城组团、零溪河下游组团、万福组团。如何把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放在全市、全省的范围内去思考,缺乏放眼全局的战略思考。
二是规划的体系构成缺失。总体规划实施后,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没有跟上。道路建设规划、小区建设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有机结合,没有构成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以致在各小区开发建设时,缺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思考,没有形成一街一品,一区一景。
三是规划的特色元素缺失。一是地域特色不明显,**地处二水汇合处,三面环山,风景优美,按照总体规划,要建成“山、水、城相融,旅、工、贸结合”的生态园林城市,但在建设过 2
程中,由于详细规划滞后,往往是规划跟着项目跑,没有体现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山、水、城相融”的特色。二是历史文化特色不明显,**县城自古就有内四景、外四景,象八卦井、莲花台,这些古建筑已经毁坏殆尽,没有得到恢复体现,全无历史的痕迹。三是民族特色不明显,**县少数民族较多,在建筑风格上应尽量体现民族风格,而实际上都是千遍一律,没有标志性建筑,没有个性特色。
(二)资金的严重不足,使建设表现无序
城市建设讲究综合配套,区域协调,但我县城市建设由于资金制约,在建设中表现出无序状态。
一是建设协调无序。多头建设、重复建设、反复开挖是群众议论比较多的落后的建设方式。在启动一个市政设施建设项目时,会涉及到很多相关单位必须同时行动,进行路、管网、杆线、绿化的综合配套,但各相关单位因需要筹措大量资金而不愿同时配套,往往是待有资金后再去单独开挖已形成的道路,造成了实际上的资金浪费和重复开挖,同时也引来了广大市民的不满,对这种建设行为应加大协调处理力度。
二是功能区分无序。主要表现在功能混杂,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因资金短缺,随意建设而造成的。资金的制约表现在建设上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既无法统筹安排更无力统筹安排各项市政配套设施,在功能区分不清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功能不全,给 3
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按照有关标准,县城还需增添果皮箱300个,公厕30座,50个垃圾桶,22台公交车,人均还需要增加公共绿地6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还需要提高11个百分点,社会车辆停车泊位、菜市场、健身休闲场所都严重缺乏,城市的服务功能需要大幅度提升。
(三)产业的初级单一,使城市缺乏实力
发展城市经济,需要产业支撑,特别是要靠第二、第三产业支撑,而我县这些产业的“弱、散、小”,又制约着城市扩张发展。工业基础薄弱,集中度小,规模不大,未能形成规模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状态,对城市的扩张未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自工业园建立以后,因入园企业少,基础设施未能与城区市政设施对接,对城市扩张的贡献目前还不明显。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旅游、餐饮等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都有待培育成熟,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带动力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城市缺乏活力和实力。
二、推进城市扩张促进城市经济的几点对策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加速城市扩张,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实力,实现城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城市扩张,增强城市魅力
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快速扩张城市,做精做美城市,切实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一是立足当前论证,着眼未来规划。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科学的规划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科学的规划,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城市建设出精品、树品牌主要体现在规划建设上。要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观点,对城市发展的前瞻性进行定性、定位分析,依据当前现状和现实可能进行充分论证,要确保50年不落后,坚决避免前面规划,后面修改,前面建设,后面拆迁现象的发生。突出超前意识,做到“没有票子,就留位子”,“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鞭”。二是完善城市格局,扩大城市规模。根据“一心三城五组团”的规划布局,按照东伸、北扩、西延的顺序,逐步拓展城市空间。东伸,即建设汽车东站为基础,依托**市场、**汽贸城、**物流等现代物流平台,把东部城区建设成为休闲中心和物流中心。北扩,即建设**坪组团,以**大桥建为纽带,修建**大道,将城南区的五大家领导机关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土地置换,逐渐北迁,逐步形成集中的行政区、住宅区、会议中心等,将北部地区建设成为行政、文化中心。西移,即建设**组团,以城西车 5
站和**苑为基础,逐步建成蔬菜基地和商贸中心。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供水能力,改善供水质量。到2015年新建一座2万m/日的自来水水质净化设施,在**坪建设二水厂,增加供水主管50公里。继续城市供电网络改造,增强城市供电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加快城市管道燃气建设,到2015年,清洁能源使用率力争达到95%。增加公交线路,加大公交运行密度。在两年内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新建城西农贸市场,加大建材专业市场划行归市力度,新建家电和摩托车批发市场,加强停车场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专业市场,通过这些服务设施的完善,增强城市的集散、辐射、带动功能。四是创新经营理念,加快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一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城市建设,这种优惠政策主要鼓励企业和民众将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并给予一定期限的回报,或通过其它途径给予回报,增强城市建设资金筹措的灵活性;二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三要做实做强经投公司这个融资平台,给经投公司注入优良资产,增强其融资可信度。通过这个平台,做好国家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工作,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外进行合作,合作经营城市建设;四要尽6
可能使城市无形资产有量化和有形资产效益化。我县过去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出租车公司的成立、步行街的建设,都是靠出让部分经营权完成的。今后要进一步对城市土地资本、基础设施、产业资本和无形资产等基本要素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通过“招、拍、挂”等方式,盘活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
2、加强产业建设,增强城市动力
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一是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二者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驱动力量。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建设好一个平台——工业园,抓好“两项重点”——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突出“四大”产业——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旅游食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引导发展第三产业。**县城是**东大门,既是东线旅游的重镇,也是**的后勤服务基础,要结合旅游业,以**温泉、**商务区为重点,发展休闲服务业。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通过产权置换、公开拍卖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盘活土地资源,拓展商贸区,在城东、城西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流通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区,促进人流、物流、资源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7
做活做旺三产业,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康体健”九大要素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态势,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三是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扩大内需、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规范发展房地产业,会有力地带动建材、建筑、装饰、商贸、服务等众多产业的扩张性增长。因此,应该采取超常措施,大力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把目光放在富人和农民、低保户这两头上来。一要迅速出台“关于规范房地产业”的有关管理办法,对房地产开发的规模、价格、物业管理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与管理。二要迅速出台“关于禁止私房建设的规定”,在城区禁止干部、职工以任何借口征地新建或改扩私房,行政、事业单位禁止建住宅(包括学校的周转房)。三要制定刺激房地产销售市场的相关政策,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在子女上学、就业、购房等方面可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并可以享受经济适用房。低保户购房可给予一定的补贴,农民购房可以按揭贷款。
3、注重特色个性,增强城市引力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山、水、城相融”的要求,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挖掘**山、**山、**河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山、水、河、林(路)”为重点,加大公共绿地、环城林网、沿河绿化带、道路绿化、小区绿化等绿化建设,8
新建城市主干道两侧要留出绿化带,新建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面积不得低于用地面积的30%,新建机关单位、住宅小区一律不准建封闭式围墙,要拆围建绿;要努力做到全民绿化上规模,专业绿化上水平,绿地建设出精品,要逐步做到拆迁辟绿、拆房还绿、拆墙透绿、改造旧城扩绿、整治小区建绿、见缝插绿,对达不到绿化标准的住宅小区不予综合验收,通过一系列强绿措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二是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增强城市内涵。要做大“水”文章,以**大桥为媒体,以**电站拦蓄的水面为平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上游乐项目;做奇“山”文章,以**山、**山为基地,建设城市森林心肺,引导社会资金建设森林公园;做特“古”文章,逐步恢复八卦井、桂香楼等景点和小品建筑,恢复**城遗址,新建历史文物展览馆等,挖掘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优秀建筑和**文化,做精园林、做美环境、做优服务,聚集人气。
4、统筹城郊发展,增强城市张力
东到**水,西到**,北到**坪,南到**山,目前这些地方处于城市郊区,但在不久的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市区。因此,这些城市效区,就是下步城市发展的“预留地”、“备用区”,应当对其在建设上、管理上、发展上进行统筹。在建设上,把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波辐射区。不断拓展城区面积,增强城区人气、商气,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对现有城区 9
进行提质的同时,应适度地把效区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予以开发建设,将主要基础设施向郊区适度伸展。在管理上,把郊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延伸区。郊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郊区的治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对郊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要切实加以管理和保护,对工业园的入园项目要合理选址,不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要加大郊区综合治理力度,突出抓好乱搭乱建、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重点项目建设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发展上,把郊区作为壮大城市经济的卫星区。在郊区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建设更多具备特色、种类繁多、生态丰富的郊区商业娱乐设施,为中心城区居民提供各种消费服务,使之成为中心城区疏散人口密集和旅游度假的“后花园”;大力发展郊区蔬菜种植业和花卉苗木业。同时要注重“居住郊区化”推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鼓励市民居住向郊区发展,引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城市经济均衡发展。
5、构建和谐城市,增强城市活力
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人的全面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上。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增强城市亲和力。按照建设“特色社 10
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社区工作,配齐配强街道社区的班子,建立和完善社区活动阵地,提高和创新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产业,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统筹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使城乡居民共享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成果。通过不懈奋斗,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和谐发展,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城市,着力打造“诚信**、文明**、平安**、魅力**、和谐**”。
第四篇:世界城市化进程范文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五篇: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王志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2011(1).[6] 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J].经济评论,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