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促进南栅社区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报告
关于促进南栅社区经济和社会转型
升级发展的报告
南栅社区居民委员会: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载体,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空间区域。如何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各领域、各环节,是今后一个时期南栅社区推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着力把握的重大问题。结合南栅社区的客观实际,必须坚持以城市升级为主线,优化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强化产业支撑,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现就如何促进南栅社区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以城市升级为主线,促进经济和社会双转型。
(一)强化城市产业支撑作用,确保南栅社区健康发展。产业是城市生存的命脉,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为利而市、市久成城”,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进程中,必须着力构筑新型城市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城市产业,以产业的特色营造城市的特色,以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对南栅来说,重点发展两大产业:一方面,巩固支柱产业,发展现代制造业。另一方面,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强化城市资源集聚作用,确保南栅社区长远发展。
城市要集聚各方面的资源才能壮大,有了集聚功能才有辐射、带动功能。必须加快南栅社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其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使城市的集聚力、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真正把城市资源转化为城市资本。下来,我们应重点抓好旧村、旧厂改造整合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通过改造整合旧村旧厂,有利于改变城市形象,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腾出土地,重新开发利用,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三)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承载作用,确保南栅社区高效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基础,也是城市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基本载体。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和竞争力。
(四)强化城市环境保护作用,确保南栅社区持续发展。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战略起点,也是衡量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推进经济和社会转型进程中,必须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把环境容量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把环境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使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各个方面,努力创建生态宜居城乡。加大投入,加快污水处理项目、污水管网工程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抓好农村环境整治,按期完成环境卫生整治和农贸市场整治,全面推进旧村整治和生态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着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等环保工程,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景观。依法加强对水、土地、森林等资源的管理和城市综合整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乡和全国环境优美城乡,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魅力。
(五)强化城市管理规范作用,确保南栅社区有序发展。在推进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网络化、人性化发展,加快构筑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一是转变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加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二是拓展领域。加强多部门、多系统的协调,推动城市管理从传统的市政管理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市政管理、市容管理、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拓展,切实增强城市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三是理顺体制。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积极调动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政府管理与公众自律互补、行政职能与自治功能互动、宏观调控与社会协调互联的良性体系。四是创新手段。综合运用经济、科技、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管理,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整治
向动态管理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现代管理水平。五是突出重点。坚决开展社会治安治理,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大力整治“三小”场所及出租屋的安全隐患,坚决取缔“黑诊所”和各类非法行医行为,切实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以“三个推进”加快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
当前,南栅社区经济要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就必须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把过去简单依靠消耗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经济层面来讲,要加快经济转型,推进率先发展,必须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推进外贸产业发展。必须着力优化外经贸结构,提高外源型经济水平。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稳定现有企业的基础上,提升现有企业质量。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开展内销业务。充分发挥增资扩产项目投产周期短、资源消耗少、带动效应好的优势,切实服务好现有企业,充分引导和调动现有企业增资扩产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存量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加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促进一般贸易出口的不断发展。此外,要大力改善进口结构,加大对进口经济的研究,增加高端技术和高端加工设备进口,促进产业升级。
(二)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对地区产业的转移、发展趋势研究和论证,并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适当超前地进行产业规划,以抢占未来产业升级的制高点,重新确立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态势,抢占发展创意产业的先机,带动全社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转变。此外,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产业支援性服务业将是产业调整的方向、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遇,重点引进物流、法律、会计、金融、中介服务等项目,促进支援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酒店、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服务业体系。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强化城市和新型城乡规划导向,明确城市和新型城乡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要按“全区一盘棋”的要求,实现“规划一张图”,通过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协调区域与区域之间、居民小组与居民小组之间的规划,并使之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避免各区域、各居民小组由于分散发展而产生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等问题。同时,针对部分居民小组收入少、开支大、负担重,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实力不足,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财政、用地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财政支援的目标管理,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现代产业等各项工作。
在新的一年,我和南栅人民将乘着“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南栅”的东风,尽展才华,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共同开创南栅社区经济和社会的新局面,为实现新南栅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丽丽
二○一○年一月三日
第二篇: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近日,就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科学发展表彰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王平说 “’十二五’时期是原平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将高扬‘跨越发展’主旋律,抓牢用好战略机遇期,深入挖掘内部潜力,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
王平表示,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解放思想大胆闯,创先争优出亮点,推动原平经济社会大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两大任务,紧紧围绕群众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商贸活县、强农富民、科教兴县四大战略,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民生改善、改革开放、环保生态、安全稳定五大重点,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力促全县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群众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科教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2012年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同比增长20.4%;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实现3.8亿元、力争突破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135亿元,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31.3%。
王平说,要重点抓好八个新突破:一是围绕财政增长、经济转型,努力在兴工强县、商贸活县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地方财政
收入大幅增长;二是围绕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努力在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财税贡献多、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项目导向,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6个;三是围绕群众增收、农业增效,努力在强农富民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发展优质农业、板块农业,全力打造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四是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承载能力,努力在完善基础设施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文化城、生态城、创业城;五是围绕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在小城镇建设和合村建区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一心两极八镇百区”的城乡布局,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六是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努力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七是围绕加快发展、开放合作,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南融北接、对接央企”战略,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八是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在为民办实事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创造和谐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新优势。
第三篇: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汇报
“新常态”已经成为当下讨论经济发展态势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热词。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要在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格局中,主动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谋求新发展。
认识新常态,开拓新思维。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过渡换挡,意味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动力的切换,老路子走不通了,旧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发展升级怎么办?只有准确、全面、深刻地认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根本特征,才能把握规律、开拓思维,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我们始终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段时间以来,紧扣中央、省委对“新常态”的分析解读和工作部署,着眼于学习理论政策、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本领水平,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有要求、学有动力、学有载体、学有成果。一是坚持领导带头、组织推动、专题培训“三并进”,着力扩大学习覆盖面。二是坚持向外学习来破题,不是只顾“埋头拉车”,而是“抬头看路”,着力厘清发展新思路。积极组织领导干部赴发达地区、先发城市学习,点对点看现场,面对面作交流,大家深刻感受到发达地区在新常态下始终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在总量扩张前提下追求质效的提升。通过对新常态的学习领会与实践思考,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是一个既要“赶”、又要“转”、更要“改”的地方,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负责任发展之路,进一步树立改革的思维、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和法治的思维,让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明开放、助人成功成为**干群的习惯和自觉,凝聚做大总量、转型升级的强烈共识和不竭动力。
适应新常态,找准新路径。新常态下,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如何谋划?目标如何实现?
**年全镇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契机,大力推进“一区一线一带”(公塘生态旅游区、凤凰至高塘快速通道线、禾河路堤与小城镇结合带)工程,实现
“经济强镇、农业重镇、城郊新镇、旅游大镇”的目标。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翻番,公交流通税收突破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完成招商引资2亿元以上,新引进投资一个亿元以上的入园项目1个,为园区企业招工400人以上;新增葡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谋划产业致富新常态、打造公塘生态旅游区
横江葡萄产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市场和土地要素的制约,为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横江镇以横溪村和南陇村列为全国生态旅游重点村为契机,打造公塘生态旅游区为抓手,谋求村民致富新常态。一是重规划,提升生态旅游品位。计划投资10余万元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院对公塘生态旅游区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重点突出古村记忆游览区、葡萄园观光区、旅游服务区、农产品贸易区等四区功能齐全的规划与设计。二是重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平台。为打造好公塘生态旅游区这个平台,我们将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做文章。三是重发展,注入生态旅游持久动力。产业发展是生态旅游的载体。只有做足产业发展这篇文章,才能为生态旅游注入持久动力。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横江葡萄产业。充分发挥横江葡萄合作社的作用,创新种植技术,巩固现有品种,积极开发新的品种,延长横江葡萄上市时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唯有百花齐放,方能博人眼球。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火龙果等新兴产业,弥补横江葡萄上市空白期,提升公塘生态旅游魅力,吸引游客眼球。
(二)抓好财政涵养
我们要抓好财政涵养,重点做好招商引资,增加财税返还。一方面巩固现有财源。继续巩固现有招商引资成果,全力做好先歌音响、中科锂能、福园食品、宏鑫通讯和**鼎端科技等落户企业的跟踪和服务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措施,重点帮扶**鼎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和投产。牢固树立“招工就是招商、招工胜于招商”的理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同时我镇将招工工作纳入今年的目标考核,实行奖惩,确保全年招工和突击招工任务完成。另一方面挖掘新的财源。利用网络、报刊、名片等资料加大宣传,广泛推介横江,扩大横江在外的知名度。广泛收集全镇乃至全县有关的招商信息,认真筛选,提取含金量高的招商信息,加强跟踪。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对外招商团,主动出击,力争全年完成一个亿元以上入园项目。
引领新常态,锻造新作风。新常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刚性规则,而是一种状态、一种趋势、一种方向。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升级,关键在人、在干部,在干部作风,既要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又要善于引领新常态“服水土”,使发展与之相融共鸣。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三是推行双联系双服务制度,深入开展“三进三解三促”活动,四是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鼓励做三种干部:做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的进取型干部;做脚踏实地、清廉务实的实干型干部;做开明开放、助人成功的胸怀型干部。同时,对干部提出“三个不算”、“四个不行”的新要求:“三个不算”,就是工作在抓,没有成果不能算落实;取得了成效,但留下了遗留问题不能算落实;只解决了眼前问题,没有解决后续问题也不能算落实。“四个不行”,就是做成了事,但个人不廉洁不行;发展了经济,但污染了环境不行;规规矩矩,但为官不为、不干事不行;走进了群众,干了事,但没有让群众得到实惠、没有让群众满意不行。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新常态”,着力形成了“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良好风尚,使苏区好传统焕发出新魅力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近年来,我市抢抓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机遇,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全市现代服务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6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占GDP比重达到39.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为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力争实现总量翻番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市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齐头并进,带动全市服务业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一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服务性消费增长。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强化城镇中心区的金融、贸易、信息、中介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等功能配套,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增强消费的 1
拉动作用,通过培育新兴消费,引导城乡居民科学、合理、可持续消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采取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全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整体消费增长,以消费拉动全市服务业快速、持续增长。
二要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导和鼓励各类民间资本投向现代服务业部门,加快提高我市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促使现有服务企业建立新的企业结构,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三要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充分发挥我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功能,结合制造业发展的产业优势,围绕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在继续推动商贸、物流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商业中介和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重点现代服务业,用足现代服务业扶持发展政策,大力发展面向生产服务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和质量。
四要强化服务业项目建设,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组织实施一批投资额度大、功能作用强、示范带动好的现代服务业
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服务业扩容提质。重点推进彭城欢乐世界、八里国际家居博览中心、苏宁商务广场、中央国际广场、金桥商务中心等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全力抓好新城区物流、九里综合物流、沿运河临港物流、观音机场临空物流和徐州经济开发区生产性物流等五大物流基地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对我市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引导投资重点向新兴服务业倾斜。通过强化服务业项目建设,切实提高我市服务业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五要加大大企业培育力度,提升服务业经济总量。充分利用我市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商贸、物流、金融、软件开发、服务外包、文化动漫、旅游服务等行业,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产业引领作用和地方特色的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年营业收入或交易额超100亿元、超50亿元和超2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超常发展、突破发展和率先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能力。
六要大力推进集聚区建设,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大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力度,加快现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推进项目集中建设、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建设新城区中央商务区、高铁客站商务区、徐师大科技创业园、滨湖新天地等一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步推进徐州软件
园、盛联科技创业园、财富广场商务中心、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等一批现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提档升级,强化集聚能力、提高集聚规模、提升集聚质量,提高全市现代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
七要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的组织实施,鼓励和引导制造业企业逐步将企业内部的科技研发、物流配送、贸易营销、专业配套、设计策划等服务部分分离或外包,加快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扩大我市服务业企业群体规模,促进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快速、持续增长。
八要引进培育服务业人才,推动服务业科学发展。加大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制定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适用人才的政策措施,按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创业能力为原则,全力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现代服务业人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我市等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采取自办或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形式,创立和开设我市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市发改委服务业处供稿)
第五篇:0422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平稳较快发展 赵洪祝主持
2010年04月22日 04:19: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杭州4月21日讯 今天下午,省委常委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会议强调,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好势头,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省委书记赵洪祝主持会议。
会前,省委常委与列席人员为青海玉树地震罹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一季度经济形势的汇报,认真研究了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下一步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回升向好势头得到巩固。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外贸出口、投资总额、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20%,预计全省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工业经济回升、对外贸易恢复、投资消费增长、结构调整推进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都呈现较快趋势。这是中央正确决策部署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增长总体上是恢复性的增长,是去年同期低基数上的较快增长,是国家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是世界经济逐步回升下的较快增长。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极为复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在显现。某个因素的超预期变化都可能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世界经济复苏、企业生产经营和价格上涨中的不确定因素,防止盲目乐观。同时,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问题,随着经济的复苏还会更加显现出来,亟须我们密切跟踪、积极应对,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会议强调,今年是宏观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经济工作任务很重。做好当前和下一步经济工作,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改善投资结构促进民间投资;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营销力度并加快“走出去”步伐;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抓紧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举措,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省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相关安保工作;抓紧开展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