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学习**经验,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深入学习敖陵经验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全县上下深入推进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共谋经济发展之际,周边乡镇经济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乡如果不迎头赶上,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将会远远的甩在后面,更加贫穷与落后。那么,我乡又如何
立足于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发展这第一要务,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发展呢?
我认为:思路就是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只有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才能造福于群众;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改变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结合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结合我乡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治水兴路调整结构,实践治坡、治水、治路、治窝、治愚的五治方针,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阶段成果。
在这方面,仁寿县敖陵乡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
敖陵张地处龙泉山脉二峨山中段,幅员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16个经济社,13450人。耕地面积14500亩,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完全靠天吃饭,属典型旱山村。农民人均纯正收不足1000元,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群乡生产生活十分艰苦。
“有女不往敖陵嫁,男下山,女出嫁,剩下全是白头发”是该乡的真实写照。
然而,穷则思变。面对落后的面貌,他们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力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推过农业产业化调整,短短几年时间,全乡面貌焕然一新。截止2005年底,全乡共投入资金600多万无,新修樯道水泥路35公里,通村达80,打大小水窖4000个,建蓄水池20万立方米,基本保证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形成了以山村枇杷、宝峰蜜柚,正华蜜柚、千丘华仁枣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优质水果面积达12500亩,水果收入占全乡农民总收入的70。如今是水泥路绕山转,花果四季飘香,外商纷至踏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
是什么力量唤醒了这里的人们?是什么力量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又是什么力量化腐朽为神奇,短短几年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寻他们乡的发展轨迹,道理却如此简单:
(一)因势利导,借力而行。因为穷,群众想致富,就要因地制宜调结构;因为有果树,果树需要水,就要解决水源;因为有了水果,水果需要销售,就要修好路。针对水难,运输难的问题,2003年新一届的党委、政府抓住实施新农村扶贫工程的契机,用三年时间在全乡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和村道水泥路建设。正是由于他们乡党委、政府及时把握了群众所盼所急,因势利导,借力而行,把党委政府为民办事的良好愿望转化为群众的内在动力,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二)村民自治,阳光操作。兴办公益事业,让农民抽工投劳投资,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农村矛盾。鳌陵乡党委政府的做法是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决定办,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按照“三自四民主”的要求,用好用活村民自治。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和其他地方一样,敖陵乡修路治水调整结构同样遇到部分群众思想不通,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结构调整之初,乡党委从外地引进一批优质果苗,由干部组织分发到农户,帮助其栽种,但干部白天一走,群众晚上就拔。为了打破僵局,乡党委组织村社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到龙泉、浦江等地学习考察,学习外地经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同时,发动党员干部“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以实际行动带领、带动群众致富。
(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农民群众更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真正达到富民增收的目的,他们乡上成立了乡农业服务中心和水果产业化发展办公室,专门负责向果农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营销服务。在指导果农、壮大水果产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敖陵乡发展变迁的生动实践,为我们乡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要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发展,始终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一个乡能不能发展,不在于有没有丰富的资源,也不在于地理位置是否优越,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班子。我们乡要实现发展,那么党委、政府一班人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根据我们乡的实际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并始终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的抓下去,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需要,通过“治坡、治水、治路、治窝、治愚”,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地解决我乡群众长期以来行路难,用水难、致富难等问题。
启示二:要促进我乡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打破“求稳怕乱”的思想障碍,敢抓敢干。鳌陵乡的发展变迁昭示
第二篇: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经验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经验及十二五发展思路
中共柳林县委书记王 宁
2011年08月17日13:52来源:人民网
柳林1971年建县,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8镇7乡257个行政村,总人口32.6万,农业人口27.8万。境内储煤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探明储量54.3亿吨,远景储量达100亿吨以上,其中4#优质主焦煤被誉为“国宝”。柳林属全国五大产枣县之一,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木枣”名列全国八大名枣之首。
一、“十一五”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做法
柳林是典型的山区、老区、资源富区,发展新区。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循环化、园区化、生态化为模式,强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业绩,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5.1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1.8亿元,与“十五”末相比,分别增长了4.47倍和6.04倍,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9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22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2倍和2.3倍。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结合柳林实际,逐步总结出了一套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经验,具体来说包括六大工程:
1.抓主体、抓延伸、抓高端,全力以赴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我们坚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延伸煤系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按照“上大关小、选优汰劣”的原则,将原有61对矿井整合重组为8个主体、26对矿井,原煤产量由1840万吨提升到2610万吨。金家庄、寨崖底120万吨矿井扩建,凌志、兴家沟、联盛总规模370万吨洗煤,福龙、浩博2个100万吨焦化,柳电一期、二期发电等一批大矿井、大洗煤、大焦化、大电力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煤—焦—化—油、煤—电—建材、煤—铝—铝型材、煤—气—油四条产业链,原煤就地转化加工能力显著增强;高红工业园区一期改河造地工程全部完成,园区内项目有序推进,开启了我县工业园区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的山西柳林主焦煤循环开发试验区已经通过省级评审,为我县打造全省一流的煤系循环产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园区载体。
2.大集团、大项目、大园区,另辟蹊径做大做强建材新材料产业。按照产业替代、结构升级、多元发展的思路,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建材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以福龙水泥生产项目为主的鸦沟建材产业园区,森泽煤铝5万吨阻燃新材料、润山蒸压免烧砖,福龙360万吨干法水泥等项目先后投入运营,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的王家沟煤矸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通过省级评审,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以高铝煤矸石—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为主的铝业产业链、高铝煤矸石—蒸汽—电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和高铝煤矸石—高铝粉煤灰—白炭黑硅副产品为辅的化工产业链,建材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3.保生活、促生产、强产业,超前谋划做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我们根据“提升三产、服务民生、支撑发展、统筹全局”的指导思想,从两个方面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物流服务业基地,充分利用柳林连接晋陕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太中银铁路、中南出海通道建设的契机,全面发展提升以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
产业。太中银铁路货运站,中南铁路孟门、留誉集运站已开工建设,联盛、鑫飞2个星级宾馆酒店建成投用,凌志、汇丰2个星级大酒店正在按进度推进,物流商贸餐饮产业迅速发展。二是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优化网络、提高水平的原则,打造以大交通、大水利、大电力为主体的城乡基础设施架构,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期盼已久的307国道城区段一级路改线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即将开工建设,贺惠公路、吉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聚雅公路筹建工作准备就绪,事关全县群众生产生活的一批水利、电网工程如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切实加强。全面推进了以锄沟村拆迁改造为重点的城市大建设,完成了毛家庄、薛家湾、杨家港等城中村改造规划,积极推进以联盛小区、汇丰小区、廉租房为重点的住房工程建设,居住承载功能不断强化。“十一五”期间我县全面铺开了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城乡面貌明显改观,被评为“全省城乡清洁环境先进县城”。全面实施了以清河蓄水东延工程、307国道薛家湾段、高速东出口、贺家沟南路为重点的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4.增亮点、建载体、树品牌,以“特”制胜做实做好新的富民工程。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特色干果林产业基地,按照“园区承载、产业致富、村企联动、突出特色”的富民思路,在28万亩红枣林的基础上,新栽核桃林7.2万亩,全力打造农民增收的第二座绿色宝库;全县建设农业示范区10个,发展玉米、谷子、大豆、马铃薯示范展示田7200亩。富安母枣精华素系列产品、定兴万头养殖、光明5000头养猪场、红星90万只肉鸡养殖、永盛石磨500万公斤小杂粮精细加工、山娇2000吨红枣保鲜及1500吨红枣深加工项目具备试产条件,龙瑞特5250万吨木糖醇红枣汁及红枣系列产品加工,宏远10万只禽畜屠宰加工、昌盛农场2000万公斤小杂粮加工、沟门前7.5万吨碗团及4.5万吨芝麻饼自动生产线等项目顺利推进,“柳林红枣”获准“中国地理标志”使用权,昌盛农场谷子、玉米、高粱、大豆、绿豆获得小杂粮无公害认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逐渐走强;以企业出资、土地流转、股份经营、整体开发为特点,总投资100亿元,规划10大项目、四大产业体系的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开工上马,目前已经完成和在建项目5个,为我县工业企业以工哺农、多元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5.保生存、促发展、提幸福,一丝不苟做精做细新的民生工程。我们始终秉承“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百姓冷暖挂在心间”的理念,围绕全面提升这条主线,突出生存性民生、安全性民生、发展性民生三大重点,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惠民生。一是把解决生存性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构筑起了完善的“大救助”体系。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县适龄参保率达91%,广大农民千百年来期盼的社会养老由梦想变成现实。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合率分别达92.3%和82%,广大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新增农村劳务输出6537人,城镇新增就业3463人,群众就业难问题有了明显改善。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顺利通过了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验收,荣获“全省2010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制考核先进县”。二是把解决安全性民生摆在重要位置,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信访基层基础进一步巩固,全省信访服务中心建设吕梁流动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煤矿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三是把解决发展性民生作为县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十一五”期间我县全面完成了省政府安排部署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新高中、新职中、联盛教育园区高中部建设主体完工,通过了省政府义务教育标准化验收,教育基础建设跃上了新台阶。
6.讲学习、转作风、强素质,千方百计做精做细党的建设工程。我们坚持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结合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做精做细党的建设工程。一是以理论提升和思想转型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开办“柳林大讲堂”,聘请国家、省、市知名专家学者讲课,认真实施“榆林大发展、柳林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了广大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素质能力。二是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高效完成了21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和改扩建任务,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意见和考核办法,严格进行奖惩兑现,全县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引深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和工程建筑领域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03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18人,整肃了干部队伍风气,打造了一支求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的干部队伍。
二、“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和市委“五三发展战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大平台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五个方面做好先行先试,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为“吕梁发展模式的骨干县、吕梁发展速度的先进县、吕梁发展形象的代表县”,整体跨入“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力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1.在经济转型上先行先试,以山西柳林主焦煤循环开发试验区和王家沟煤矸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为载体,以总投资1078亿元的95个“5115”重点工程项目为主抓手,用除规破矩、反弹琵琶的大智慧,能舍善得、敢闯敢冒的真魄力,大刀阔斧、决战决胜的硬手腕打破传统产业趑趄不前、低端产业尾大不掉、特色产业不大不强、现代产业屈指可数的粗放、高耗、低效的“跳棋式发展”窘境,用超前谋划、立足长远的大战略,循环发展、集群推进的大园区,瞄向高端、引领未来的大项目构建带动新兴产业集聚、高端链条延伸、效益农业发展、资源产业转型的集约、低碳、高效、“围棋式布局”,实现从第二产业“一翼突进”向三次产业整体腾飞的经济转型。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8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科教兴县战略为主导,实施教育跃升工程,以博物馆、影剧院新建工程和县图书馆、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大院、农民书屋修缮工程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县体育馆、乡镇及行政村体育活动场地等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强基扩面为核心,实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工程,以完善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机构为载体,实施就业富民工程,力争到2015年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务工家庭。
2.在城镇转型上先行先试,实施大集镇、大县城战略,推进县域城镇化。根据产业布局、城镇功能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点—轴—带空间布局模式,打造我县“一核二区三中心”的城镇框架体系。到2015年形成以柳林大县城(柳林镇、穆村镇、薛村镇)为核心,以李家湾吕梁市新区、留誉新区为两大新区,以孟门镇、成家庄镇、三交镇为三个片区中心,以一般集镇为依托的县域城镇体系,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60%,实现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城镇转型。
3.在生态转型上先行先试,围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和谐县城的目标,实施大生态、大环境战略,推进城乡生态化。全面实施以国家、省市重点造林工程为主体,以28万亩红枣林、东山30万亩核桃林等经济林覆盖工程为支撑,以城乡绿化工程为重点的三级造林绿化工程,形成以荒山绿化为屏障、通道绿化为骨架、经济林为羽翼、村镇绿化为亮点的造林绿化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32%,建成省级生态县。按照总量控制、重点治理、落实责任、社会监督的原则,开展对电力、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源的全方位治理,实现污染源全面达标。力争到“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降低1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和1.5%,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1.7以内。以“三项整治”工作为主抓手,大力推进矿区、河道等重点区域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着力培养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构建一套法德兼治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把柳林打造成生态系统完备、城乡绿化成网、城郊森林环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宜居城市。
4.在观念转型上先行先试,不断强化各级干部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强化在“综改试验区”的大舞台上不等不靠、只争朝夕的机遇意识,使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进一步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围绕提升干部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决策、考核评价和民主监督机制,严格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确保党委政府政令畅通,工作作风勤勉踏实,打造一支求真务实、立说立行、团结奋斗的干部队伍。在精神文明上追求卓越,积极培育明礼诚信、文明大气、团结友善、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开明型公民,塑造新柳林、新风尚的人文形象。
5.在管理转型上先行先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以社区管理、村民自治为重点,全方位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由粗放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向精细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转型,由以物为主、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向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转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全面安全、本质安全。完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结合,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宏图铺就靠实干,创业创新又启程。“十一五”的辉煌已渐行渐远,而今迈步,柳林全县上下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真抓实干的作风为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乡党委、政府决定召开全乡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客观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全乡工作,动员全乡上下“咬定新目标、再跨新台阶,开创大马发展的新局面”,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过去的一年,在全乡上下齐心协力、辛勤努力下,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
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乡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我乡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乡长对全乡上半年工作作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下半工作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我都完全赞同,大家对乡长的讲话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各自实际,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6月30号,县委组织召开了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在充分肯定去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工作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任务。会议概括了我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特点:一是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好路子。全县上下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中心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力组织突破,培育了一批增长点,开成了一批新亮点;二是创出了一个科学发展的好局面。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重大转变,骨干企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幅提升;三是呈现出城乡协调发展的好势头,中心城区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城镇、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四是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显著。会议明确了下半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努力保持干部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可喜态势,努力保持事业繁荣的良好局面,务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全乡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上来,全面把握新形势,深入分析新问题,科学制定新举措,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正确认识我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上半年,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强化发展举措,把主要精力放放在重点工作推进上,以大项目为抓手,突出工业兴乡、项目立乡战略的措施,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干”精神,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思路,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我乡经济社会已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只所以综合实力位次前移,我们得益于捕捉住了各种机遇,千方百计推动我们自身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着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开放活县、建市撤县”四大战略,特别是在工业发展上,要着力培育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形成几个在全省全市叫得响的产业基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依据。我们坚持把大马的发展放在全县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努力做到与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使科学发展观在大马具体化,全力组织实施工业强乡、项目立乡战略,适时提出了年内建成“3家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企业5家”的发展目标,同时把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把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摆上重要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实实在在的操作抓手和撬动支点。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大马实际,符合大马人民的共同愿望,对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越来越突出的彰显作用。
第二,突出了重点,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没有重点就没有全局,抓不住重点就难以把握全局。抓准重点、带动全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工作重点往往也是工作过程中的难点,就上半年的工作重点而言,我们集中精力,想方设法,牢牢把握“狠抓工,强抓农,咬定发展不放松,搞好城建优环境,带好队伍促稳定”工作思路,在一些关系全局的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我们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制定了项目建设推进措施,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建设责任人,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个方面为项目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使工业经济稳步提速。投资1.6亿元的河南松凌木业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新增税利可达万元;总投资3000万元的尉氏县怡人油厂项目进展顺利,投产后年实现年产值1100万元,利税410万
元;引资1500万元的尉氏县富国金属、投资1500万元凯迪金属等8个项目正加紧建设,板材加工、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百河酒业等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三农发展步伐加快。农作物生产加工、畜牧产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方向,扎实推进“让每一个青壮年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专项行动,劳务输出水平不断提高,劳务收入显著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积极引导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比增长20%。二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乡确定3个村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涌现出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民生进一步改善。教育、卫生、文化、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力实施“一分钱创安”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信访工作制度,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第三,落实了责任,注入了发展的源动力。要把各项规划和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调动全乡上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责任体系。乡党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团结全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抓产业、抓发展,乡村领导成员加快发展的认识更加统一,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先后制定下发了《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乡机关站所室目标任务百分量化考核实施办法》、《村支书、主任目标任务百分量化考核实施办法》、《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把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社会事业、社会稳定等各项指标,具体分解到乡党政领导、乡直部门及各行政村,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马乡赶超的压力增大、任务繁重;工农业发展不平衡,运行的质量有待提高;在工业经济发展上,项目支撑力度有待加强;重点项目的立项、用地等困难明显加大,部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较慢。要加快大马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正视和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全乡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采取切实的措施,务求在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三、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明确工作任务
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乡实施工业兴乡三年规划的关键年,做好的工作,对继续保持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意义重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开拓新局面,再创新辉煌,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开放兴乡”战略,力求招商引资新突破
一要在“大”字上下功夫。即:下大力气,抓大项目,建大格局。继续在全乡大力营造上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大开放”格局,充分利用我乡各方面优势和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能引领我乡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的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
二要在“新”字上花气力。即:创新招商新形式,激活招商新机制,拓宽招商新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零土地”引外,开展“产业链”招商,“借梯登高”。不断完善“谁引进,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对引进重点项目、大型项目视情况特事特办。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领域,促进招商引资向一二三产业领域延伸,均衡发展。
三要在“优”字上出重拳。即: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诚信环境,优化经济结构。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加快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学会借力。然而,“良禽择木而栖”,这就需要筑好“巢穴”。为此,必须首先练好内功,要加强培训教育,逐步提高全员的素质;要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要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要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软、硬”条件,为借引外力,推动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在引进项目上,各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和行动,讲大局,开绿灯,出实招。牢固确立诚信为本理念,倾力打造大马“诚信认真、有求必应”的服务品牌。大力引进工业投资战略者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要努力发掘管理工作新潜能。主要强化“三大建设”,一是强化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储备,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力争更多大项目、大工程进入省市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围绕我乡支柱产业,精心编制一批新建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继续坚持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项目准入制度、督查考核机制、乡领导跟踪落实制度,积极探索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等新的促进机制。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把招商引资人才的培养使用,作为“人才兴乡”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以长远的战略眼光,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并制定相应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二)善于趋利避害,打破发展瓶颈
在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大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克服的主要困难和制约因素,高度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趋利避害,未雨绸缪,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努力掌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一是要充分认识从紧货币政策的重大影响,努力在争取资金上下工夫。今年中央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各银行的信贷规模,各银行的放贷规模将大大缩小。特别是靠贷款投资拉动增长的企业,要高度关注这一宏观政策,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加强与银行对接,争取资金的同时,务必要另辟蹊径,解决融资难题。
二是充分认识严把土地“闸门”政策的重大影响,努力在拓展发展空间上下工夫。控制土地和控制贷款规模是国家控制投资过热的重要举措。国家将对项目建设新占土地严格限制,要提高占地门槛,对于已占土地将用税收的办法加以控制,无度不科学占用土地将支付巨大成本。为此,要转变思想,适应形势,及早谋划发展节地、集约经济项目,尽量减少占地成本。
三是充分认识国家节能减排和项目管理上的新精神,努力在项目前期上下工夫。国家对节能减排提出的刚性要求,要从节能减排入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各企业要主动应对,及早动手,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使废气、废水等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同时,今后对新上项目要严格节能环保评估审查,杜绝引进高污染企业。
(三)全面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要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栽植速生杨,取得良好生态和经济效益;认真做好论证,科学制定小杂果发展规划。畜牧产业发展,要以岗发肉联公司为依托,进一步探索实施“公司+农户”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我乡生猪养殖规模,为肉食加工企业的引进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大力支持发展规模牛羊养殖。在劳务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要以县“阳光工程”为牵引,宣传动员全乡农民工积极参加免费培训,让每一个青壮年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在新农村建设上,要认真组织实施安全饮水、户用沼气、乡村道路维护、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加大农综开发力度,认真做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治理工作,不断提高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产业支撑、群众认可”的原则,建成一批高标准新农村示范村。
(四)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来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突出抓好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减轻群众教育负担,办好人民教育。要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和看病贵问题,以医疗保障全覆盖为目标,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继续保持“国优”标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做好就业再就业、劳动保障等工作,认真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要继续推进“一分钱创安”工程,以平安大马建设为载体,完善防控网络,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放心、安心、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切实把工作做得细之又细,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要以创建林业生态示范乡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落实好节能减排指标。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已经清楚,目标已经确立,重点已经明确,关键是抓落实。全乡上下要振奋精神,强化举措,攻坚破难,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确保目标实现,必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落实。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思想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当前我们与全县四强乡镇相比,表面上看是条件不如别人好、总量不如别人多、质量不如别人优、速度不如别人快,但根本原因还是理念不如别人新、思路不如别人宽、眼光不如别人远、干劲不如别人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作风;悲观失望、妄自菲薄的情绪;都是思想不够解放的具体体现。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成为安于现状的借口,更不是降低工作标准的理由。在客观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成就一项事业,精神力量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谋求新跨越,需要我们满怀激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
一是要以创新发展观念理思路。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抓经济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发展观念。没有新观念就不会有新思路、新举措,不会实现好发展、快发展。为此,要学会统筹考虑发展,搞板块经济,做好区域布局。要拉长短板,扬长优势,依托我乡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二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工作。责任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历览古今,那些有抱负、有作为、受人尊敬者,都是以国家、民族、百姓的利益为己任。
三要以奋发有为的激情创一流。干事创业,凭的是精神、比的是气魄、靠的是激情。只有保持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工作激情,才能唤起责任、创造奇迹、铸就辉煌。对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不管大小,无论轻重,都要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冲劲、一股韧劲,力求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快人一拍,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要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魄,披荆斩棘,闯出新路。
四要以执着奉献的精神干事业。要始终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奉献精神、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只有认真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要坚持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正把心思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落实上。
(二)确保目标实现,必须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实干兴业、实干兴乡。要大力倡导实干之风,大力培养务实、落实、实干精神,以实干为先、以实干为本、以实干为荣,锁定目标,一以贯之,务求实效。敢抓难的、敢碰硬的、敢抓散的、敢治乱的,以铁的手腕抓好各项工作。
一要盯着问题做工作。难题来了,困难来了,问题来了,绕是绕不过去的,躲是躲不过去的。我们必须面对困难,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地解决。发展的路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要一根杆子插到底。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就是具体,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落实。
三要动真碰硬。在推进工作中,只要是为了全乡的利益、群众的利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敢于得罪人。乡党委、政府对干事者坚决支持、坚决撑腰,坚决为干事扫清道路、创优环境。对不能和乡党委、政府保持一致,不求发展,搞杂音,使横劲的,要坚决予以处理。
(三)确保目标实现,必须以过硬的干部队伍抓好落实。实现大马的跨越发展,特别需要一支政治过硬、能征善战的坚强铁军。
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选好队伍。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干事创业,是实现每一个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要求全乡党员干部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我们讲的老实人,不是那些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与老实人相对照,也有一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把精力和心思放在跑门子、托人情、拉关系上,整天琢磨人。在这里,我奉劝大家,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大马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多琢磨事,才能会干事、干成事。因此,不让老实人吃亏,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乡党委将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检验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要坚持在一线锻造队伍。要在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中锻炼干部,以实干检验干部、以实绩评价干部。让那些真抓实干、敢做敢为、忠诚干事的人有舞台、有后盾,没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干;要让那些作风浮漂,只说不干,没有创造性,打不开工作新局面的人没面子、混不下去;对影响大马发展的错误观念,坚决纠正;对阻碍大马发展的不当行为,坚决避免。
三要坚持严格的制度管理队伍。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没有毛病。但原则不能背离、纪律不能违反、党纪国法的“红线”和做人做事的“底线”不能突破。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对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抵制什么,必须划清界限,心中有数。要严格遵循中央及省市县委各项规定,办事讲原则,处事不落俗,作风不浮躁,永保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同志们,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发展任务更加繁重。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努力谱写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第四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古浪县委党校
王有志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古浪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制约全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全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 键 词:古浪产业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是省市面临新形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按照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决策部署,围绕古浪跨越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强工富农、生态立县、核心带动、人力资源开发”四大战略,大力发展化工建材、精细果蔬、舍饲养殖、旱作马铃薯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新兴建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移民示范基地,为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县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省市产业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布局,已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特色农业产业齐头并进,新型产业起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立足比较优势和产业调整,初步形成了电石、水泥为主导,精细果蔬、舍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补充的产业体系。2011年,全县国民经济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县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上年的29.5:40.9:29.6调整为27.6:42.9:29.5。石化、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0.5%。
(二)化工建材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依托化工建材资源相对富集的优势,坚持“引强入古”、项目带动、园区引领,2011年,全县深入实施“强工富农”战略,围绕建园区、引项目、强服务、扩规模、增效益,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工业经济扩张提升。园区1.9亿元信贷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有力地支撑了基础设施建设。祁连山集团年产400万吨干法水泥、鑫淼公司年产60万吨电石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纳塑业年产10万吨管材生产线、伊僖堂年产1万吨手工挂面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为工业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层次奠定了基础。
(三)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1年,以节水增收为核心,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谋划争取各类支农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和支农信贷投放力度,扶持培育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旱作农业为主的优势增收产业。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既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区农业产业、生态移民、村镇建设、田间配套及乡村道路建设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激活了市场需求,带动了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房地产、金融、物流、旅游产业提速发展。文化产业起步发展,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围绕民间刺绣、根雕、香包、画册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企业,发展餐饮、演艺、娱乐业,打造特色品牌,古浪旅游的文化内涵明显提升。
(五)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围绕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支撑保障产业发展。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大户承包、龙头带动等有效方式,促进了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产业规模经营。积极推行财政奖补激励政策,整合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
二、全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干部作风不实、能力偏弱,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生产要素聚集核心、要素制约严重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缓慢 以电石、水泥为主的化工建材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他如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经济总量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大多处在原材料生产和初级简单加工阶段,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大。
(二)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
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的精细果蔬、舍饲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由于种养殖规模不大,建办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效益较低。
(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在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产业、信息技术、生物农业等产业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条件不足、难度很大。
(四)现代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
旅游业投入偏少,道路、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尚未显著改善,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产业规模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县内缺乏带动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城乡居民本地消费意识淡薄,商品销售缺乏活力,物流业增长较慢。金融保险服务业支持县域经济能力偏弱,县内存、贷款比接近2:1,农业和大宗农产品参保面小,抗风险能力弱。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县域文化建设欠账较大,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没有彻底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意识淡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五)产业发展保障能力不足
古浪全县40万人口55%的贫困率脱贫与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大靖、土门、双塔和县城非农产业布局分散,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服务于工业的非农产业难度加大,每个成功的工业园区附近必然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支撑,古浪投资软硬环境差,保障能力不足,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守旧,作风不实、能力偏弱,古浪民风特殊,部分群众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薄弱,农民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难,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村综合改革、土地使用权、林权改革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入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新阶段,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县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倾力打造富民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牢固树立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要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发展。认真研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发展和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扶贫规划等重大政策,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围绕国家和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准确把握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突出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新能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治理等关键产业,努力争取到位一批支撑作用强、带动作用大的项目。
(二)大力实施强工富农战略,培育壮大战略新型产业。按照新兴工业化发展思路,立足我县石灰石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强工富农战略,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逐步形成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兴产业格局。着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和要素集聚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加快道路、电力、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培育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围绕打造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和新兴建材基地,按照循环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电石、水泥等为主的化工建材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产业。实施人才支撑计划,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和技术提升。提升工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切实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增加财政税收,从而促进更多财力用于惠农补贴、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装备和产业化水平提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不断扩大其他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抓住工业集中区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道路。
(三)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坚持把“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模式,灌区按照“221”(即户均2座棚、2亩经济林、人均1亩节水高效田),山区按照“121”(即人均1亩梯田、2亩旱作马铃薯、户均输转1个劳动力)模式,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井河灌区和黄灌区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精细果蔬业和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舍饲养殖业,五年新增设施农业7.5万亩,努力把古浪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和牛羊产业大县;中部川区大力发展以枸杞、葡萄和红枣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南部山区推广以全膜垄作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努力将古浪打造成河西最大的旱作农业样板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民在加工流通环节增收,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名优品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四)全面实施核心带动战略,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按照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古浪“一轴一心两组团”北部重点经济区,以金色大道为轴线,充分发挥营双高速、省道308线、干武铁路等过境公铁密集并行的带动优势,建设核心区副中心大靖城、打造以黄花滩和土门为基本单元的土门组团、将泗水和双塔工业园融入黄羊组团,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城镇及新农村、现代农业、新兴工业、商贸物流区,形成要素集聚、产业带动、公共配套、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古浪北部新经济板块。加快建设核心区大靖副中心。充分发挥大靖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新城区和大靖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以商贸物流、装备制造、建材加工、小商品制造为主的优势产业,将大靖建成核心区东部工业商贸中心、武威市连接“兰白经济圈”的东南门户和重要节点城镇,逐步承担核心区副中心城镇功能。着力打造土门组团。以土门和黄花滩为核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人口、资源和环境要素,实现组团发展。土门核心依托土门镇区和化工建材工业园,发展以电石为母体的精细化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黄花滩核心依托黄花滩乡、马路滩林场、有机蔬菜基地和移民区,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沙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积极融入黄羊组团。充分借助黄羊河集团、黄羊工业园、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等产业发展和良好交通优势,将泗水镇和双塔工业园融入黄羊组团,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借势发展,融合发展。
(五)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旅游业是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持续产业,是拉动消费市场和促进就业的重要载体。一要提升古浪旅游产业竞争力。适应大众化、多样化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围绕打造“绿色古浪•生态养生”旅游品牌,突出重点、组团发展,谋划大项目,打造大景区,融入大旅游圈,全方位提升古浪旅游产业竞争力,加快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二要加快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依托丝绸之路和西路军红色旅游线,谋划省内外精品旅游项目;以旅游大发展带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三要大力发展旅游骨干企业。围绕“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要素市场,加大投入、打造精品、重点支持,加快培育旅游骨干企业。严格依据旅游产业规划,加快道路、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景点项目,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四要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依托大集团统筹谋划,采取节会推介、网络推介、上门推介等手段,集中宣传、重点促销,不断扩大古浪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把古浪建成省内外新型旅游目的地。
(六)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倾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创新文化理念,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壮大文化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文化特色优势产业。一要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体现民族风情和古浪特色,发展民俗文化产品,提升文化创造力。要谋划文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二要加快培育特色文化产业群。整合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明显、展现古浪风貌、影响较大的文化品牌,重点保护发展特色文化,加快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园。
第五篇: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贾利华
项目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体的投资承载体,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缰绳”,是提高产业集聚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基石,也是增加财税、解决就业、惠及民生最有效的途径。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都落实到每个具体的项目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日益凸现,尤其是对兴文这样边远欠发达地区而言,更需要投资规模巨大、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化项目拉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优势,科学统筹,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我县重大产业化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先后有攀钢集团、湖北洋丰集团等重点企业入驻兴文,华福、锦巍、五星、鸿源化工等企业自主投资项目顺利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成功落地,为实现我县资源综合利用、经济增长、财税增收、扩大就业、优化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县重大产业化项目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并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产业化项目比重加大。2009年,产业化项目占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45%以上。攀钢集团总投资达14亿元的硫铁矿综合开发项目为我县硫化工产业奠定了基础;瑞兴公司总投资达8.6亿元的4000T/D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落户,改变了兴文工业经济增长无大型地面企业作支撑的现状;聚源粉业、赵氏泡菜和金鹅粉业亦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龙头企业。产业化项目的大量增加,摆脱了我县重点建设项目长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被动局面,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县工业产业结构,为今后大型地面企业成功落户兴文起到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项目投资规模巨大。2009年,我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达20亿元,同比增加90%;攀钢硫铁矿开发、4000T/D新型干法水泥、湖北洋丰硫铁矿采洗等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总投资上亿元项目多达10个以上。
(三)项目构成更加多元。2009年,我县各类产业化项目共计23个,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重大项目构成更加多元化和合理化。
二、剖析问题找差距,理清思路谋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我县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总的看来,我县产业化项目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布局不合理,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资源就地转移和产业延伸不足。目前,我县煤、硫资源开采的项目比例大,实现煤、硫资源就地精深加工、资源就地转移、产业链就地延伸的项目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足,“飞地经济”的利益分享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足够提升,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充分显现。
(二)产业要素匹配不健全。攀钢、瑞兴、洋丰、中鼎煤业等大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出境运输量大,而我县物流体系不完善,运输承载能力有限,将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运输需要。加之电力、通讯、邮电、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滞后,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县大型项目发展的因素。
(三)人才和资金瓶颈仍未破解。项目建设看企业,企业发展靠人才。由于我县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远计划,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发展资金不足,金融市场不完善,为企业后续发展和上档升级造成瓶颈制约。
三、对策与措施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今年,我县“确保20亿元,力争23亿元”的投资目标已锁定,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为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止滑提速”目标,我们必须以重大项目为载体,超前思考,提前谋划,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我县优势资源及产业要素,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项目跟着资源走”的发展思路和国家发改委近期下发的产业化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结合我县列为四川省民族待遇比照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历史性机遇,科学统筹,积极谋划,逐步启动和完善我县工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现我县优势资源的就地利用和产业延伸,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形成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发展煤化工和硫化工,形成产业集群,构筑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二)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的指导,特别是对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大中型企业,要督促其认真履约,并按国家新一轮产业政策,努力实现规模达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有效推进产业的就地延伸,为地方经济发展、财税增收、解决就业、优化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监管,深入项目和企业调研,准确掌握和了解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作好重大项目包装和储备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重点做好20万吨/年林纸一体化、2x30万KW煤矸石发电、地奥集团120万吨/年煤制甲醇等
重大项目的核准立项等前期工作。同时,要突出重点,对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五)为有效应对全球性金融风暴,化危为机,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重大项目巨大的撬动作用,确保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县应重点抓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项目库建设及相关产业规划,以精深、成熟项目搭建招商平台;二是利用好我县列为四川省民族比照县和扩权强县的政策机遇,抓好重大项目的争取工作;三是做好民生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工作;四是加快产业链较长及劳动密集型项目建设;五是抓实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和新建项目的落地。
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扩大延伸,机遇与挑战并存,停滞与发展相依。非常之时,需非常之策,行非常之举。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急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之时,兴文如何“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加上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共约4万亿元”的重大决策中,抓获和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投资拉动为“引擎”,坚定信心,倾力作为,才能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