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1999.9-2003.1
2主管院长:李晓江
项目负责人:陈玮
主要参加人:黄锡萍 孙久文 胡莹莹 王玉清 张成 韩敏 卢传晓 官大雨 易翔 尹强 查克
一、技术路线
针对海南省特有的岛屿生态环境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进行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预测及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研究、城镇土地开发与控制策略研究、生态城镇建设研究、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等多项专题研究,提出生态城市与生态产业建设新思路,研制岛屿生态环境下城镇区域生态优化控制的规划方法和重点措施,解决在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撤乡并镇与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土地储备有计划供应及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协调人口、经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并统筹安排,使海南生态示范省建设在城镇建设方面具体落实。
二、规划方案构思
走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加强生态保护和分区控制。根据海南省的特点,从整体环境空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及其海南特色,设计环岛圈层结构布局;顺应客观规律,采取不均衡发展战略;调整和改善全省现有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集聚发展。加强大城市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各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实施优势产业战略并进行产业链优化组合,工业新型化、农业基地化、旅游产业化;发挥城市特色(包括职能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特色等),提升全省的整体竞争力。
三、空间布置
全省1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170个建制镇,依托“蓝色海洋圈”,以环岛海洋产业、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为支撑,形成沿海点轴发展的“项链状”城镇圈。相应配置完善协调的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在生态空间,实施“低容积率、低密度、高绿化率”和“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镇环境建设,整体梳理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包括完善城镇内部绿地系统,大面积培植城郊林带,健全海岸、水体周边的防护林带,完善生态保护区体系,建成若干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公园。
四、创新与特色
1、在深入研究和观念创新基础上,取消以往历次多中心经济区划的规划思路,按照岛屿经济特点,将海南岛城乡一体整体规划,划分为促进城镇发展区、适度建设区、保护控制区,分别制订具体的发展与控制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控制;对促进城镇发展区集约发展,开辟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2、把整个海南岛视作一个“独立的生态地理单元”,进行整体环境空间的优化,科学组织特色鲜明的外向型“项链状”城镇空间布局,整体形成周边密,中部疏的城镇“项链”围合岛中部“生态绿心”的结构。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体系,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容量,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3、城镇化建设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有重点地集聚发展、合理布局。在保护好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总体部署。
4、进行海南岛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持系统等各方面组合研究。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保障等多方面设计了规划实施系统。强调创造条件进行生态资源保护性移民。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详细制订强制性规定和指导性政
策,以及具体的发展与控制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力。
总之,在优势产业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琼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四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有机协调和链接各规划实施子系统,组成了科学合理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
五、实施效果与影响
1、在本规划的指导下,全省各市、县、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工作相继完成。
2、根据规划建议,海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成立,有关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尤其是加强了全省规划集中管理,提高各项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合理性,实现了城乡统一规划与管理。
3、全省308个乡镇撤并为199个,撤并率达35%;省级的开发区数量从26个减至14个,市县级开发区全部取消;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发展。
4、全省城镇发展和建设项目已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布局陆续实施;贯彻“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区域协作,优势互补;集约发展,提高效益;增强实力,突出特色;依托大陆,全球竞争”的发展方针。
5、使城镇化取向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采取行政、立法、经济、科技等手段,促使城镇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向更有序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全民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养成自觉的生态保护风气,其中包括对海南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文化精华的保护和继承,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旅游价值开发,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提高生活质量、国民健康,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造过程。
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第二篇: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章A 1.区域经济的概念
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 2.霍夫曼比例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3.增长极的概念、特点,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作用方式
(1)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2)增长极的特点
从产业发展
从空间角度
从物质形态
(3)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三大效应进行的①支配效应:增长极由于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和商品流动,对周围地区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②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受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影响,这种作用会不断得到强化和放大,其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③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
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加快其自身成长
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4.主要的区域开发战略(1)平衡开发战略(2)不平衡开发战略(3)协调-倾斜开发战略(4)资源转换型开发战略(5)市场导向型开发战略(6)技术导向型开发战略 5.主要的区域开发模式
(1)据点开发模式(增长极开发模式)(2)点轴开发模式(3)网络开发模式(4)优势区位开发模式(5)梯度开发模式(6)跳跃开发模式
第四章B 1.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面临的基本问题
农村对人口的强大推力来自:
①中国农村: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下降
③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单位面积耕地上劳动力密度增高
④过量劳动力在城乡隔离的局面下无处释放 城市对农村移民的消纳力却相当有限,原因:
①相当数量的城市待业人员首先需要安置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将会把在业职工中的潜在失业日益暴露出来
③在现行体制下城市财政能力的限制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制约因素(2)对策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面临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环节是: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农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开拓
③调整城镇的经济结构,以容纳更多劳动力
④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2.城市(镇)化战略
概括城镇与区域、城镇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反映城镇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是城镇发展带有整体性、纲领性、长期性的行动方案
3.何为“五个统筹”,如何理解
(1)统筹城乡发展: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全市的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共目发展的新格局。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等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发相协调。综上知,全面发展五个统筹核心内容,协调发展它的主线,均衡发展是他的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是它的重要支撑,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本质要求。
4.城市化的引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化是区域发展的标志之一
①推动就业结构调整
②有利于保护耕地
③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④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5.市县同(近)城体制的弊端,如何解决 其一,发展空间局促,制约中心城市健康发展; 其二,县域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影响县域自身发展;
其三,县域内靠近中心城市的城郊结合部开发迅速,不利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其四,同城县自成一体,造成整个城市系统发展的畸化。撤县建区 保留县建制 撤县设市 6.如何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①集约利用城市土地
②开展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土地
③培育和规范地产市场
④进行制度创新
⑤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相结合 7.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
(1)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人口,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产权结构应以非国有的股份制经济为主体(3)土地制度必须体现农民作为农村财产所有者的权益 8.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战略意义
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集团化是国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国际城市
②开放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又必然促进国际性城市的形成
③城市的国际化可以促进城市进一步现代化,成为典范
第五章
1.城市空间作用的条件
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
2.怎样理解城市地域的结节性,如何划定城市吸引区? 结节地域:由结节点(城市)及其吸引区共同构成①格林:通勤圈、商业圈 ②赖利:零售引力规律 ③康弗斯:“断裂点” 3.空间扩散的种类(1)双城结构类型
(2)分散型城镇结构类型(3)一城多镇结构类型
(4)带卫星城的大城市结构类型
4.制定城镇空间组织方案应考虑哪些技术经济条件(1)城镇布局现状(2)综合交通骨架(3)城市经济区格局
5.城市首位度,列举城市首位度指数
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城市指数 S2 = p1/p2>2 4城市指数 S4 =p1/(p2+p3+p4)>1 11城市指数 S11 =p1/(p2+p3+„p11)>1 P1,P2,„,P11为城镇体系中城市按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 6.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7.位序—规模法则
一个城市的规模同该城市在国家(区域)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位序之间所存在的规律 8.城市规模分布有哪些主要类型
位序—规模性 首位型 过渡型
9.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2)、确定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类型,指出存在问题(3)、预测城镇总数、各城镇人口数量(4)、确定各等级规模的城市数量及具体城市(5)、提出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策略 10.中心城市在区域中具有哪些作用与功能 作用:①带动作用:极化与扩散效应
②服务作用:中心位置—人才汇聚、信息交流、文化传播
③示范作用:区域的“火车头”
功能:①生产中心功能:相对完整、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
②集散中心功能: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市场体系
③管理中心功能:政府的行政管理、企业的管理机构
④服务中心功能:为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提供服务
⑤创新中心功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11.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哪些特征
①功能的综合性:多种功能的叠加综合,形成吸引辐射力
②中心的层次性:吸引范围大小—区域中心城市体系
③开放性:内向与外向开放性—保证中心作用的发挥
④规模效益性(集聚性):产业、人
12.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功能组织应该重点考虑哪些内容作为依据?(1)社会发展阶段(2)地区发展战略(3)城市化政策
第六章
1、城镇体系支撑系统规划的原则
支撑城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功能完善和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
2、城镇体系支撑系统规划的三大协调
(1)区域性基础设施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之间的协调
(2)不同区域性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3)单一区域性基础设施内部的协调
3、城镇体系支撑系统规划的三小协调
(1)建设标准的协调
(2)建设时序的协调
(3)建设位置的协调
4、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荒漠化(2)水资源锐减,水体污染(3)空气质量下降
(4)城市噪声污染,光、电磁等污染加剧
第七章
1、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2、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概念
(1)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2)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3)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4)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3、分区管治与协调的准则
(1)、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制度保障优先
(2)、强制、控制并用
4、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八章
1、都市圈的概念
指一个或多个大的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
2.都市圈的两种形式
①以单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日常都市圈”:“都市圈”
②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核心都市圈” :“大都市圈”
3.日本大都市圈
日本全国被划分为:首都圈(东京)、近畿圈(大阪)、中部圈(名古屋)、北海道圈、九州圈、东北圈、中国圈和四国圈 4.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规划: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
5.什么是概念规划
以战略性和空间性为中心,在多层次宏观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定位和规模、空间结构模式、交通框架、支柱产业和生态环境等重大战略问题为重点,提出空间发展战略和结构方案,为城市政府提供发展的思路、策略、框架,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指导。6概念规划的特点
(1)强调战略性,内容简化,重点突出(2)强调多目标,多方案比较(3)强调规划弹性,操作灵活
7.英国大都市战略规划指引(SPG)的作用
(1)创造了一个展示和缓解城市区之间战略矛盾的平台(2)为中央政府干预城市区之间矛盾提供了法律依据(3)提供了一个区域层面的监督框架 8.大温哥华地区概念规划的两大核心
两大核心:可持续发展战略、更适合居住战略
第九章
1.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程序
一、编制阶段划分
1.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1)组织编制队伍并进行分工
(2)查阅区域背景资料、准备调查提纲和表格(3)准备区域的工作底图 2.实地考察与收集资料阶段
(1)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案例调查 ①访谈法——通过有目的的谈话 1直接、间接;结构性、非结构性
△2访谈的注意事项:充分准备、活跃气氛、保持中立、△追问、虚心求教
3座谈会注意事项:参加者要有代表性、事先通知主题、△气氛活跃、避免无关争论、虚心求教 ②问卷法——通过填写问卷(调查表)1资料标准化、易于定量分析 △2节省人力、物力 △3适于大规模社会调查 △③观察法——通过自身感官 1深入事件现场 △2适于搜集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 △3.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1)主要分析城镇发展的各项条件,分析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行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2)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3)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1)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2)确定城镇发展战略、城镇化水平预测(3)构思城镇体系三大结构、一个网络 5.规划方案的沟通与完善阶段(1)第一次汇报:多方案
(2)第二次汇报:一个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和图件 6.规划成果的编制阶段(1)编写评审稿
(2)文本、图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 7.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1)组织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专家意见(2)修改文字与图件,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 8.规划成果的宣传与实施阶段(1)宣传普及教育(2)认真实施
二、组织方法
1、规划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协调和引导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决策依据
2、三结合: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政策、科学研究与政府行为
3、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有目标、重点,讲方法、策略
4、规划成果系统化
5、城市规划各环节的协调
6、行政单元的协调
7、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
8、组织形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三、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1.正确的指导思想
(1)国家与地方协调、发展与环境协调、地方特色 2.处理好几个关系 ①本地与高一层次的关系 ②城市规划与其它部门规划的关系 ③处理好与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的关系 ④处理好与各行业的关系 2.城镇体系规划有哪些主要成果
(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2)城镇体系规划文件编写(3)城镇体系规划图件编绘(4)城镇体系发展政策
3.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的特点 说明书特点
内容的全面性;分析过程的清晰性;规划目标的阶段性与总体性;规划方案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文字表达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规划文本特点
(1)文本编写要求具体简洁(2)表达分析的规定性、语言明确(3)用行政性语言书写
(4)规划文本与说明书的可对照性 4.城镇体系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1)经济政策法规
(2)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政策(3)土地利用政策(4)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5)人口管理政策(6)行政区划调整政策(7)城镇协调发展政策(8)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第三篇: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
安徽省行政辖区,国土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城镇化发展目标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51%,城镇人口3200万人;2020年,城镇化率58%,城镇人口接近3900万人;2030年,城镇化率70%-73%,城镇人口5100-5300万人。
城乡空间布局
全省近期发展形成“一圈一带一群”城镇空间结构,其中“一圈”为合肥都市圈,“一带”为沿江(皖江)城市带,“一群”为皖北城市群。在此基础上,远期:加快发展芜马都市圈和淮蚌合芜宣发展(轴)带,形成“两圈两带一群”的城镇空间结构。
城镇规模与功能
规划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500万以上城市1个,300-500万的城市1个,200-300万的城市4个,100-200万城市8个,50-100万的城市3个,20-50万的城市5个;规划20-50万的县城40个,10-20万的县城7个,5-10万的县城6个,以及700个左右镇。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合肥和芜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蚌埠、阜阳、安庆、黄山;地区性中心城市为马鞍山、铜陵、宣城、六安、池州、滁州、淮南、淮北、宿州、亳州。
综合交通体系
推进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调整,合理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建设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三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形成以国家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为主骨架,以城际铁路、公路、水运和支线航空交通为补充的交通通道,重点建设安徽中心城市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全省形成沿江、东部、北部、西部四个交通走廊。
片区发展指引
皖北片区加快皖北城市群建设,着力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示范区,规划至2030年片区总人口达到257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167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65%左右。
皖中片区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环巢湖区域性特大城市,进一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至2030年片区总人口达到186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14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75%左右。
沿江片区加速都市圈与城市组群发展;促进跨江联动和区域联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沿江片区率先崛起。规划至2030年片区总人口达到238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178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75%左右。
皖西片区注重生态保育建设,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布局。规划至2030年片区总人口达到24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13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53%左右。
皖南片区实施区域特色城镇化战略,强化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着力推进旅游国际化发展。规划至2030年片区总人口达到24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16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
区域协调安徽与江苏提升皖苏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深度与广度。构筑以合肥都市圈、芜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为中心的放射交通运输网络,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合芜宁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安徽与浙江促进休闲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交通服务系统的合作发展。加快快速通道建设。加强新安江、富春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保护工作。安徽与河南加强豫皖交界地区城市间经济协作,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区域发展的经济带。加快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安徽与湖北加强大别山地区的省际旅游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及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两省城乡空间布局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融入与对接。安徽与江西加强交通联系通道建设。推进皖南地区与江西景德镇、上饶、九江、鹰潭等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安徽与山东加强在污染防治、旅游开发合作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加强两省跨界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提升区域交通环境。加强现代农业领域合作。
第四篇: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全国或一定地区内,确定城镇的数量、性质、规模和布局的综合部署。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是用于指导省域城镇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做好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
确定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划分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二.城市规划、镇规划的编制内容
分为:城市、镇的总体规划和城市、镇的详细规划
城市、镇总体规划: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镇各项
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镇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好环境和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指导城市、镇合理发展。分为一般性内容和强制性内容。
城市、镇的总体规划的一般性内容包括:
确定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
确定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制定各类专项规划等。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水源地和水系;
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
环境保护;
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城市、镇的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
划。建制镇编制内容 建制镇一般只需编制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内容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的修建性详细规
划相同。实行镇管村体制的建制镇,其总体规划中应包括镇辖区范围内的村镇布局。
三..村庄和集镇规划
村庄和集镇规划是指为了加强村庄和集镇的建设管理,改善村庄和集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
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节约和合理使用农村土地,保护耕地,协调村庄和集镇空间布局和具体安排。村庄和集镇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编制内容 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部分内容。(1)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指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规划期一般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考虑3~5年。(2)村庄、集镇建设规划是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对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所作出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第五篇: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区域内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域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涉及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
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方向。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关系。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市人口资料。
3)确定本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起得作用,承担的责任。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只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定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有机结合的新只能结构。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其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多依据。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包括: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和行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分析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普升和因基本建设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做出规模预测,制定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包括:
分析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
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结合,带动全区域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的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