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3 13:2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文献综述》。

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文献综述

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 姓名:徐励班级:F100212学号:F1002122

5前言:

自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不断的发展和,外贸产业不断的扩大,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虽然有着更良好的环境,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金融大危机的爆发,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正在不断的变化,一些贸易制度已经不再适用,在当前形势下,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来说,制度的改革和进步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推动我国外贸的继续发展。针对于此,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中国外贸制度的发展作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建议。

一、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研究

1、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研究

我国外贸60年的发展史,从制度层面可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治的外贸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开放型的外贸。王菁,姚军的《中国外贸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外贸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刘庆林撰写的《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中对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细致的研究,其中介绍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虽然走过了一条创新路径,但是相对于发展来说,制度的创新还是相对落后了。于立新在《中国外贸制度同国际惯例的差距与改革》一文中介绍了我国外贸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差距,其中有:①企业进出口权审批制度的差距,②进口管理体制的差距

2、其它国家对外贸易制度改革的研究

杨西在《对拉美国家外贸制度改革的比较思考》中详细的研究了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制度改革的特点,另外杨西在《智利外贸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着重对智利一国的外贸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和映照,对我国的外贸制度发展启发很大。卓韦在2003年综合新闻国际商报上发表《韩国政府调整外贸制度》一文中介绍了韩国的外贸制度改革:①强化现有的出口扶持制度②推出新的出口扶持制度③简化进出口程序④实行新的进出口限制制度

二、我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及改革方向

阮卫华在《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方向探析》提到了我国外贸制度的主要改革方向:①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的贸易救济体系,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③以科学的贸易观加快构建我国的绿色贸易制度,④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向服务型政府定位。于立新在《中国外贸制度同国际惯例的差距与改革》中也提到了关于我国外贸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刘庆林撰写的《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中说到我国外贸制度的主要创新方向,宏观上:①创新外贸领导体制,②创新外贸管理体制,③创新外贸计划体制,④创新外贸价格体制,⑤创新外贸价格体制,⑥创新出口管理体制,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微观上:①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②创新出口退税制度,③创新进出口商会体制。唐海燕教授在《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系统构建及其路径》文中也介绍了一些关于外贸制度创新的办法。潘平在《中国60年外贸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中提到了我国外贸制度创新的新举措:①适时适度的财政政策创新,②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创新,③转型升级的增长方式创新,④有的放矢的贸易政策创新,⑤多元立体的市场格局创新

三、外贸公司受到的影响及调整

陆萍在《我国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描述了外贸公司受制度的影响以及应该做出的调整:①立工贸战略联盟,②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③建立产品研发中心,④重视人才培养,⑤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文小玲在《我国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模式及对策》中详细介绍了外贸公司遭遇的挑战和需要做出的调整以及未来外贸公司的发展模式:①坚持 OEM 战略和创自有品牌两条腿走路,② 构建新型贸工关系,③坚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④稳定外贸人才队伍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大量文献及资料已对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作了研究,对所存在的问题作了建议。因为对外贸易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外贸制度的创新及改革对于外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应尽量加快对对外贸易制度的完善的创新。

总而言之,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对外贸易的成熟与发展,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潘平,中国60年外贸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12期

[2]王 菁,姚 军,中国外贸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年第1期第29卷

[3]于立新,中国外贸制度同国际惯例的差距与改革[J],开放导报,1995年第3期

[4]唐海燕,胡立法,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制度培育[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6期

[5]唐海燕,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系统构建及其路径[J],国际贸易,2005年第8期

[6]厉以宁,怎样看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的制度调整[N],北京日报,2009 年8 月3日第 018 版,理论周刊

[7]钟滨,我国外贸制度变迁[N],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2月第1期

[8]阮卫华,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方向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期

[9]刘庆林,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 5 期

[10]卓韦,韩国政府调整外贸制度[N],国际商报,2003 年01月04 日第 004 版

[11]杨西,对拉美国家外贸制度改革的比较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1995年第2期

[12]杨西,智利外贸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第5期

[13]陆 萍,我国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J],改革与战略,2004年12期

[14]文小玲,我国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模式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8 年第 4 期

[15]吴浩波,关于外贸公司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管理者,2010年第1期

[16]魏巍,玉海国,WTO下我国外贸制度的变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 年第 3 期

[17]张宇,制度变迁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知网,江苏大学,国际贸易学,2011,硕士

[18]张海伟,制度和制度变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D],中国知网,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2012,博士

[19]谢辉,制度变迁与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知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2006,硕士

[20] Taufiq Choudhry,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the United States exports:evidence from Canada and Japan,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2005):51-71.[21]Ratko Zelenika , Helga Pavlić , Darko Zelenika,INCOTERMS 2000 IN THE CALEIDOSCOPE OF THE FOREIGN TRADE SYSTEM[J],Economic Review, 2003, Vol.54(1)

[22] Nicholson J,Trade systems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J],The Lancet, 2001, Vol.357(9268), pp.1624

第二篇:改革开放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在中国争取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外贸体制逐步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建立起统一、开放、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对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和外汇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1994年1月,中国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贸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代理制试点。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这些改革使中国初步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汇率、税收、关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的外贸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在履行承诺过程中,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促进政府行为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其中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分别予以废止或修订。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了贸易促进、贸易救济法律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国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逐步降低到2005年的9.9%。到2005年1月,中国绝大多数关税削减承诺执行完毕。根据承诺,中国自2005年1月起全部取消对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仅仅保留了依据国际公约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为保证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实施进口管制产品的许可证管理。2010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降至15.2%,工业品平均税率降至8.9%。关税约束率自2005年起一直维持在100%。

——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根据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自2004年7月起,中国政府对企业的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所有对外贸易经营者均可以依法从事对外贸易。取消外贸经营权审批促进了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多元化外贸经营格局的形成。在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民营

企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2010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0.9%、53.8%和25.3%。

——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为境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100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10年,中国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905家,实际利用外资487亿美元,占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分别为50.7%和46.1%。

——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通过建立、完善公平贸易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遏制与打击对外贸易经营中的侵权、倾销、走私、扰乱市场秩序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努力为境内外企业提供一个宽松、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国政府依据国内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加强预警监测,同时利用贸易救济和反垄断调查等措施,对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予以纠正,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与国际社会一起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时平等地对待境内外产品,促进了境内外企业的公平竞争。

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的实际行动得到世界贸易组织大多数成员的肯定。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中国政府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次贸易政策审议。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已经融入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法治精神和知识产权观念等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最近10多年来,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力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长4.6万亿美元,占同期世界经济总值增量的14.7%。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值的比重增加至9.3%。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年均增长速度。

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趋稳,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稳定进出口规模。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量下降12.8%,中国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国家。中国因素支撑了许多受危机冲击国家的出口,刺激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提振了人们的信心,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起到巨大拉动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在对中国进行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随着加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需求。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部

分地消化了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全球通货膨胀、提高贸易伙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2001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口总额扩大了约5倍,年均增长约20%,中国迅速扩张的进口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贸易伙伴扩大出口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目前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内需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和开放的市场将为贸易伙伴提供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2010年7月,中国已经对36个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原产的4700多个税目商品实施进口零关税,约占全部税则税目的60%。中国已承诺将继续扩大对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的给惠范围,使实施零关税商品达到全部税则税目的97%。零关税措施促进了最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自最不发达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8%,约占这些国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以“均衡、普惠、共赢”作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努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作为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多哈回合谈判等国际对话和合作机制,努力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及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不断加强与新兴国家在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严格履行有关出口管制的国际义务。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此类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中国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对裂变、聚变物质或者衍生此类物质的货物、技术进出口,以及与武器、弹药或者其他军用物资有关的进出口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中国认真遵守有关出口管制的国际公约,履行防扩散承诺,为国际和平与地区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近年来,中国政府广泛采纳国际通行规范和做法,形成了一整套涵盖核、生物、化学和导弹等敏感物项和技术的完备的出口管制体系,为更好地实现防扩散目标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结束语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中国对外贸易也将进行新的调整,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从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向增强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第三篇: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文献综述

马建春1995年在《世界经济研究》第1期发表《“复关“与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一文中提出复关是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强调了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申请的重要作用。

任道纹1999年在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20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指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出现很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够彻底,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张云1997年在《经济师》发表《创办综合商社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一文中提出创办综合商社对我们外贸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指出对外贸易的散、小、乱等成为当前中国外贸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难题的背景下,综合商社的成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并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方晨光2006年在《国际经贸》发表《当前贸易环境下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考》详细分析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当前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应解决的问题及应实现的转变。

第四篇: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俞 浚

【内容提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几乎波及各行各业,特别是对国际贸易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更是巨大。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总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重创,势必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此次金融海啸发生的过程与原因,以及它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简单的市场需求原理和需求-供给模型,以及国际贸易原理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保护原理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途径。最后根据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新政策,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因素,为外贸行业和企业提出了几点应对危机的可行建议。

【关键字】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影响;措施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衍生而来的。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危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各大经济主体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加大,金融市场动荡,消费疲软消费信心低迷,对内对外投资锐减,经济复苏乏力。世界贸易出现萎缩,贸易保护不断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大量外向型企业倒闭,全国出口总额下降,进口总额上升,贸易顺差减少。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收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国际贸易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此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来说,此次金融危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机遇。

1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影响现状。我国的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美国银行倒闭频率创下新高,世界经济放缓。在这种大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势必不能独保其身。

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由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出口额增长率下降,进口额增长率提高,贸易顺差额减小。而其主要原因是收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更确切的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创,出现经济增长下滑,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消费群面临财富缩水、失业等困难处境,一直消费能力和消费信息都明显下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加之我国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相对较轻,且国家采取的加大基础建设、保障就业等稳定经济的措施效果显著,使得我国的进口需求继续快速增长。这样便形成了我国整体贸易顺差减小的结果。总的来说,此次金融危机所引起的世界经济减速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现,且很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途径

世界经济放缓,外部需求减少。理论上讲,商品供给通常由生产力和商品需求的短边决定。但对于现代国际贸易来说,整个世界对某一商品的生产力通常不是问题,因此,决定大多数商品供给的短边是市场需求。然而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另外一个非常影响因素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间接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社会经济繁荣,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商品购买力就高,商品市场需求就高。反之,社会经济衰退,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出现对外来的差的预期,消费信心降低。外部新贸易保护抬头

贸易保护伴随国际贸易的产生而出现,只要有国际贸易,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和相关产业,就必然有贸易保护存在。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由于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其作用大为削弱。自20世纪70年代起,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兴起并且愈演愈烈。所谓新贸易保护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当前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迅速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公平贸易,影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4 人民币升值影响对外贸易

美国除了采用更多的新贸易保护手段来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还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参众两院相继出台针对我国汇率问题的议案,要求美国政府对通过“汇率失调”而获取对美国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进行制裁。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这样,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美元不断走软。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导致人民币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从而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根据2011年9月28日汇率显示,美元兑人民币首次突破6.37,再次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高。

当人民币升值时,一方面,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减少,对于出口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出口收入将会增加,但是,对于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商品,出口收入将会减少。另一方面,出口所获外汇收入需要转换成人民币,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出口收入的汇兑损失。

二、金融危机为外贸事业带来机遇

任何一次危机带给人们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因此,本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业造成滞后影响的同时,也是一次难得机遇。其通过外在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定位,加快产业升级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沉着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时,我们还要看到千载难逢的改革发展机遇: 有利于促进中国外贸结构的转型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总的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我想可能反而是一次大的机遇。目前的关键是政府要为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提供周密的指导与服务,此外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大技术、人才和市场以及品牌的投入,为自己创造转型的有力条件。有利于抓住国际市场商品暴跌契机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致使能源需求大幅削减,能源价格随之下降,中国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的契机,积极稳妥地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为中国工业化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 3 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入中国

由于中国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态势,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预期。为保持经济增长,最近中央提出了许多措施,并将在2年内财政投放4万亿来拉动因出口不足而快速下滑的经济,并通过这样的措施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在金融风暴中创造相对稳定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据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发布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商业环境的影响》报告显示,中国在2009-2013年间的市场机遇名列全球榜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到位,中国仍将是全球FDI的首选地。一些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家的投资商,为避免受本国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将投资目光转移到了中国。不仅如此,来自港澳台、新加坡的投资约占中国吸收外资的一半,这些地区对金融危机反应较敏感,而修复能力也较强,在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作用下,今年港澳台、新加坡对中国投资额也有可能实现一定幅度增长。资本在投入和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更大数量的社会财富,从而带动旺盛内需。4 有利于吸取经验教训

过去的一段时间,受到国际特别是美国的影响,我们过度强调市场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金融衍生品生产过程中,对风险重视不够。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积累起相当程度的风险。通过对世界金融危机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的教训,举一反三,有利于我们针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消除泡沫和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有益于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我国外贸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中,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50%,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必须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机遇,谨慎提出应对措施,遏制金融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增速下滑并恢复企业乃至全体民众的信心。

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如多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上调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家具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面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定单减少导致的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一方面推进企业的重组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在金融上也对这些中小企业给予了新的信贷支持政策。我国出口企业也应借政策之“利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宏观政策

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党中央制定了许多保发展包增长的利好政策。对于对外贸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的政策最为现实有用。

首先,利用货币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社会总需求持续增长,用强劲内需来弥补外需下滑。其次,依靠财政政策,实施减税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公共支出,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市场需求。要进一步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目标,进一步改革优化税收制度,通过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当前要推进增值税转型,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减轻企业税负;对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要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在居民消费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放宽税前扣除范围,降低边际税率,刺激消费需求。2 外贸行业对策

首先,中国贸促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要办好国内外各种出口展销会和洽谈会,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宽渠道。

其次,各专业行会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了解全球业界动态,为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利用与国外专业行会的联系,获得国外更多的需求信息,为国内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提供帮助。

另外,金融保险业积极协助国内出口商,采取多种措施规避信用和汇率风险。为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比如人民银行与其它国家央行互换诚信信息;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给出口企业以喘息之机;培育企业使用多种规避收汇风险工具如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3 出口企业应对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只有企业度过难关,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1)外贸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

对贸易企业而言,整合上游资源即是对重要外贸生产厂进行入股、参股,更多的参与到外贸产品的生产经营中,这样既可以保证出口产品的市场供应,争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又可以将国际市场的最新产品信息和动态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做到产品适销对路,实现双赢;对生产型企业而言,整合上游资源即是对主要原料供应厂进行入股、参股,延长企业的生产链条,增强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整合下游资源,对出口企业而言,都是指加强对物流环节和市场销售环节的整合,特别是对市场销售环节的整合,整合市场销售环节一定程度上就是实行“走出去”战略,与国外的批发商、代理商合作,甚至是直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积极开展市场拓展活动。通过外贸企业整合,增强各外贸出口主体实力,优化外贸出口主体结构,扩大外贸出口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2)加快产业升级

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建立适应外贸出口发展需要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商标品牌,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外贸出口培植后劲;充分利用国家增值税改革这一优惠政策,加快重大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利用好国家出口退税提高这一政策,加大力度研发那些国家鼓励的重点产品。4 针对新贸易保护的对策(1)政府层面的对策

一是,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环境保护水平的距离。应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特别是贸易伙伴国的环境保护水平。

二是,积极实施ISO14000,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促进清洁生产,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三是,建立我国的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环境标志作为保护环境的一项新措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我国应作一些准备,为目前我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与贸易关系的讨论和谈判,参与国际环境与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作为在发展中国家中有影响的大国,应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协调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制定谈判的目标与设想,争取与发达国家公平对话的地位。

五是,利用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防止贸易限制的扭曲、避免贸易争端,冲破绿色贸易壁垒。要积极而合理地利用WTO 关于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规则,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扭转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往来中因经济和科技实力落后而形成的被动局面。(2)企业层面的对策

一是,企业和政府一样均应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掌握国外对华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正在实施或拟定中的与贸易相关的措施,建立和完善贸易壁垒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使我们在获知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变化后,能迅速有效评估该变化对我有关产业和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是否符合多边贸易规则,同时告知国内产业,适时采取调整和适应措施。二是,要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要有紧迫感,优先发展“绿色标志”产品,提高环保意识。要认识到统一绿色标志的产生既有助于消除各国在环境标准上的不同取舍,降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各种环保相关费用,又有利于保障环境管理系统的一致性,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增加科技投入,发展环保市场,开发更多的绿色产品。当今消费者对衣、食、住、行的绿色需求不断扩大,绿色产品正风靡全球。目前市场往往不能满足日趋兴旺、更为广泛的绿色消费的要求,这不仅构成了新兴的绿色营销的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也使我国很多企业面临新的市场考验。

四是,对反倾销有七字要诀,谓之“预、快、合、细、联、创、融”。“预”,即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快”,即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反应快;“合”,即企业应团结一致,集体应战;“细”,即应对反倾销起诉要精心准备,胆大心细,有问必答;“联”,即重视行业商会的作用;“创”,即企业应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融”,即企业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

五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部分产业已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相当份额。这些产业应高度重视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用国际标准维护自身合理权益。

综合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世界经济衰退,外部需求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注意抬头;世界金融动荡,企业融资困难,收汇风险加大,结算损失严重;美国强权欺压,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促进中国外贸结构的升级;使我国成为相对良好的投资场所,利于外资流入;大宗商品减价,人民币升值,购买能力提高,有利于储备资源;督促我们审视自我,总结经验,改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为外贸事业营造良好的国内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乔治soros.the最严重的市场危机60years.2008 2.艾曼纽。李嘉图,j.caballero,hi,pierre-olivier.financial崩溃,商品价格和全球imbalances.2008 3.john.is。•塔特姆,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2008。

4.陈雨露,庞 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8):67-69 5.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时评.2007:7-10 6.陈继勇,盛杨怿,周 琪,解读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实体经济的视角[J].经济评论.2009,(2):75-78 7.武长海.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影响较大[J].经济察.2009,(2):18-19 8.朱克君.简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应对政策[M].2007,(4):124-125,128 9.张卓远.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M].吉林:2008.36-45

第五篇: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论文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影响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班级:商务1202 学号: 姓名: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传统企业已经搭载电子商务的顺风车,走向了网上销售、网上营销这一新型渠道。而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全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对我国对外贸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研究跨境电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跨境电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此研究能够给准备做跨境电商的企业或者已经在做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跨境电商 对外贸易

第1节 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电子商务的主力军。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正成为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电子商务越来越普及,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相辅相成,逐步融合。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异军突起不仅改变了外贸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产业链布局。由于国际贸易进出口环节中往往涉及国际货款结算、进出口通关、国际运输、保险等这些国内贸易通常不需要涉及的复杂又繁琐的问题,再加上必要的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外贸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更多局限于信息沟通、营销宣传,而进出口业务的后续环节仍要在线下进行。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传统贸易受到一定冲击,以跨境交易为代表的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有了新发展。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达到150亿美元,数年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速。其中就增长结构而言,除了传统国内贸易采用电子商务交易之外,跨境外贸电子商务也为其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1.2研究意义

跨境电子商务是融合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种业态的新型跨境交易模式,目前社会科学领域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发展现状及相关的物流、结汇、退税、通关模式等方面,而且这些文献主要是一些报道型文章,理论研究较少。综上,虽然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贸易模式正蓬勃发展,但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对贸易模式转型的影响机制,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较短,我们无法利用统计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检验,这里主要运用当前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中的障碍和问题。

第2节 电子商务在中国以及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2.1 运营模式分析

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可简单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贸易模式。就前者而言,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发布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的统计口径。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传统贸易模式的诸多制约因素,越来越多的海外采购商开始尝试在线交易方式,并使跨境外贸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大势所趋的态势。

2.2 发展现状分析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将对中国整体国民经济以及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据统计,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平台现已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二十万家。中国进出口贸易及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在近几年内也有明显的增长。据估算,目前每年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注册的新经营主体中,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已经占到90%以上。另外,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交易额大幅提升,推动了境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目前,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进口规模小、出口规模大、进口商品主要包括奶粉等食品和化妆品等奢侈品,规模较小。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服装、饰品、小家电、数码产品等日用消费品,规模较大,每年增速很快。2.3 电子商务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在信息沟通的方式上产生了影响,原本的信件传递等已经和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电子商务的实现能够将电子文本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送,对沟通的成本有了降低,并有效的将沟通效率得到了提升。交易双方能通过网络进行有效沟通,有效的避免了贸易当中不必要的费时,对国际贸易效率有了提高。另外在外贸企业方面能够将其国际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市场是充满着竞争力的环境,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面临的生产压力愈来愈大,为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通过先进的技术的应用,提升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而电子商务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对交付方式变化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和洽谈成本的降低,运输成本的降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第3节 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现如今存在的问题

3.1 支付问题

传统外贸的支付过程成熟规范,具备健全的争端处理机制,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较高的支付风险,例如支付系统的稳定性、网络安全、电子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法律监管以及争端解决 等问题。因此支付方式,安全性,规范性仍有待于完善。

3.2 政府监管问题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中国贸易转型提供了新契机,对传统贸易下的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新需求和新挑战。特别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趋势,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及现有商业环境条件还远远无法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并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无法纳入海关监管统计口径,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目前,门户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出口大量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因此,这部分出口无法纳入海关货物贸易监管与统计,漏税现象严重。

问题二:检验检疫问题。按照现行体制,进口商品应在产地对法定检验商品进行报检。而门户类跨境批发零售平台中的商品具有来源地广泛、批次多、批量 小、单件金额低等特点,很难按照要求在产地进行报检。如 2013年 10月聚划算推出德国大闸蟹团购。不过,国家质检总局 22日通报称,大闸蟹类水生动物在首次对华出口前,须由出口国官方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提出申请,经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一系列检疫准入程序,如中国官方认定其风险可控并在可接受风险水平内,由进出口国官方确认卫生要求和检疫证书后方可对华出口。一些通过网购邮寄方式入境的食品和服装,同样没经过检验检疫机构检测,多数在网上出售的进口食品价格比正规商店售价便宜,但质量和食品安全性难以保证,出问题后取证不便,容易出现投诉无门“维权费用昂贵等状况。而且,进口食品的说明是外文,一般消费者难以弄清该食品所含的成分,也无法准确判别该进口食品是否经过卫生检疫”是否有食用禁忌"是否符合中国的食品检验检疫标准等。

问题三:市场秩序问题。信用体系不完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部分企业在跨境批发零售平台中内外勾结,不重视商业诚信,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欺诈等违法行为。同时,相关法规、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执法部门对上述行为的应对办法不多,行之有效的信用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有待于建立。

3.3 物流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具有小批量、多批次、订单分散、采购周期短、货运路程长等特点,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中采用的物流形式主要有:中国邮政的国际小包、国际快递、海外仓储等形式。每种形式各有利弊。对跨境电子商务而言,选择物流服务必须在成本、速度、货物安全、消费者对在途商品的追踪体验等几方面权衡考虑,尤其是如何获得廉价、快速、安全的国际物流是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3.4 信用体系和争端解决机制问题

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因此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严重,再加上对国外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程度低,信息不对称成为交易的巨大障碍。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对买卖双方进行身份认证、资质审查、信用评价的信用体系就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当务之急。另外,跨境电子商务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的交易主体,一旦发生争端,适用哪国法律,该如何解决也都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容回避的问题。

第4节 对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发展的改进意见

4.1 支付方面

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证支付系统的稳定性,防范网络安全事故,规避技术问题给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扩大在跨境支付市场的占有份额。同时,还需要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的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如跨境支付的管理统计制度,第三方支付定期向有关部门汇报人民币和外币跨境资金往来情况,准确提供交易信息。多部门(工商、商务、海关、央行等)联合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强对异常交易的监测和审核等。

4.2 监管方面

海关应创新监管模式,在有效履行监管查验实物的前提下,依托电子口岸,探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报关、报检、收汇、核销、退税、结汇等问题40的办法,探索无纸通关和无纸征税等便捷措施,做到快速通关。法律方面,应完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主体身份核实与管理、跨境电子支付、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用户隐私保护、电子数据法律效力、知识产权保护等的相关法律法规。各国政府部门间加强国际协商与合作,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合作的对策,建立国家之间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关税优惠、争议解决以及防范打击计算机犯罪方面的协调机制,合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4.3 物流方面

从国家层面做好第三方物流的全局规划和部署,对第三方物流行业进行重新洗牌,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形成一些具有规模效应、信息化水平高、管理科学、服务专业的大型物流企业,由它们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快捷、安全、低价的物流服务。这些大型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向海外扩张,以追求跨境物流的低成本。除此之外,在现阶段可统筹各方资源争取多建海外仓储基地,在外贸出口的主要流向国多设立第三方仓储设施,既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还易于为当地的消费者所接受。

4.4 信用体系 构建一个第三方信用中介体系,加强商家资质审查、机构评估、交易评价反馈,核实买方(特别是个人买家)的信用状况,防止恶意订单、信用卡支付时收货后撤回资金、恶意拒绝收货等情况。从卖方角度而言,需要加强自律,以优质的商品和诚信的经营在海外市场树立品牌;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角度而言,需要采取措施,去伪存真,确保平台上交易商品的质量,防止“假冒伪劣”毁坏平台声誉和其他出口商形象。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还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协商,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明确出现争端时适用哪国的法律法规以及解决的程序等。

第5节 结论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行业,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也成为未来跨境贸易的必然趋势,这对中国广大外贸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据艾瑞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在2016年将会达到6.5万亿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今,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在技术上已基本实现,相信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随着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退税与电子支付问题的有效解决,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实现新的突破。【参考文献】

1.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2015(1 2.任志新,李婉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3.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 改革,2014(5).4.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2014(9).

下载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发展走势及其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精选合集)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从总体上和长远看,加入世贸组 织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加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2008-10-13 10:30:12|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一)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状况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国际经济形势。美国经济结束了长达10年......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总结 近三年,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的说法很流行,这确实体现了西方世界的话语权,遗憾的是许多中国人也跟着这样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经济学家说,原因......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2014-05-05 08:51:13 来源:商务部综合司2013年,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态势,增速在2012年的低水平上进一步回落,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形势严峻复杂。针对......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的文献综1[最终定稿]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中国对策的文献综述 摘要:由于中国劳动力廉价,加工品价格低廉,很多国家都对中国个商品采取过反倾销的贸易手段,但是反倾销是当自己贸易遭受......

    2013中国服装业发展走势分析

    2013中国服装业发展走势分析新的高品质原料、全新的制造原理和方法,将提升中国纺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中国纺织业的产业升级。在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复杂变化之时......

    中国五金模具发展走势解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中国五金模具发展走势解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我国,我国五金企业的本土优势正在受到挑战。我国五金模具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企......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经济0902班孙其伟09073042585号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