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3: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本站推荐)》。

第一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本站推荐)

当代青年生力军,那么,到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如何?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婚恋观等,分析其思想特点,笔者在中山大学、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学校、中山学院等四所高等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次调查笔者采取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等距抽样调查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现场访问调查,电话访问调查等,具有较科学全面的代表性,使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状况有了一个较直观的了解。

本文分四大专题去剖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思想状况调查。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调查显示,74.1%的大学生对发生在国内外的大事“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他们通过各种报刊、杂志(50.2%)、收音机(20.8%)和电视机(29%)多方面地了解各种信息。6.8%的大学生对未来局势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世界局势将趋于和平”,80.2%的大学生则认为“局部战争必然会引起世界大战,世界和平将受到严重威胁”。

二、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大学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转折阶段。那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观与生活观是怎样的呢?有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呢?经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三大特点。

1、目标明确,但对专业课兴趣不高。对于自己的专业,62.2%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37.8%的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

2、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调查发现,38.9%的大学生参加过学校的社团组织协会,对学校或各院系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的有45.5%,“从不参与”的仅占9.8%。

3、自我评价不高,自我压力大。75.3%的大学生感到自己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这种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大学的毕业分配。

三、就业观调查。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乐观与否?择业取向有何特点?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对就业现状与未来就业形势持不乐观态度。仅有28.8%的大学生表示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55.1%的认为未来就业把握不大。在择业取向上,78.6%的大学生“兼顾国家与个人利益”,但是40.2%的大学生更加重视“个人兴趣,专业技能的发挥”。另外,50.8%的大学生注重用人单位的条件。

四、婚恋观的调查。在本次调查中,赞成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大学生占49.6%,反对者比例不足10%,超过去1/3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恋爱的主要动机是“寻求感情慰藉”,有15.1%的认为在大学里恋爱“可以多一份生活经历”。值得指出的是,有6.7%的人认为大学里恋爱是因为“赶潮流,人家谈,我也谈”。

由该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特点,富有生机、活力,但他们的思想中也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与不足。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他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现代大学生除了要着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外,还应多放点精力在精神建设上去。多关心时事,阅读有关刊物,锻炼自己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能力;关心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学会从小事中看出大事,敏锐动察各社会现象,并有正确的判断;树立正面的就业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等等,都是我们大学生迫切要做的事!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追求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文章着重从价值观、学习观、校园文化活动、人际交往、就业观、消费观和恋爱观七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措施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对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基本分析

人生观、价值观主流趋向健康向上、求实进取,爱国主义情感强烈

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关心国际事物、国内新闻和身边同学。说明我校大部分同学对国内外事物,特别是我国的发展情况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所具有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同学们已经冷静地面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有65.32%的同学对个人发展机会感觉一般,只有19.3%的同学感觉到满意,说明同学们已经树立了把自己置身于普通社会一员的“平民意识”。面对竞争、生存的残酷现实,同学们认为目前最需要的东西是“能展现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占到了首位(30.57%)。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并不是单纯地把当前的学习过程当作知识积累的过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力的培养已被摆在首位。学生学习强度两极分化明显,缺乏学习责任感

从调查数据来看,有34.5%的学生在周末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或者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周末基本上就不学习。当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有9.79%的学生在周末的学习时间超过了6个小时。这说明我校学生在学习强度上两极分化非常明显。调查中还发现有42.56%人认为自己逃课的原因是“上课没有什么收获”,问题在于学校与老师;可是在“您认为身边很多人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的原因”中却有36.51%的学生认为别人逃课的原因是“贪玩”,其次是31.04%的学生选择“没有毅力”,也就是说有67%以上的学生在从答题上反映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没办法坚持或者说抵制不住外界的诱惑,无法实现自己的期望。归根结底,学生缺少一个良好的学习责任感。

部分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少,沉迷于网络游戏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是比较丰富的,大家能够比较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从事健康有益的活动。但调查中也发现,课余时间,有24.7%的同学选择上网,而这些同学中的23%是选择网游戏,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的上网活动是健康向上的,但少数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也是客观存在的。

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心理辅导需加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的师生关系不是很密切,师生之间的交往并不深入,有52.69%的学生对和老师的关系感觉一般,有5.59%的同学表示不满意。师生关系的疏密,还可以从“当你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最可能的咨询对象是谁?”的结果来加以判断,当同学们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在最可能咨询的对象中,朋友占到了41%的比重,同学次之。也就是说,当同学们遇到人际问题时更愿意找自己的同龄人进行倾诉和帮忙,很少的一部分人愿意找辅导员、班导师求解。说明辅导员、班导师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在学生心理辅导这片领域,工作效果可见一斑。学生就业选择讲究实际,期望值过高

在“您会选择去哪个地区就业发展”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准备到沿海开放城市、省会城市发展的人数占到了67.63%。在回答“将来您的工作单位每月支付您多少报酬,您会觉得满意”时,学生的期望值明显过高,问题中只有6.06%的学生选择1000-2000,而且希望月薪5000以上的达到了23.27%。对于目前我校毕业生的情况而言,应届毕业生就业时的平均月薪也就是人民币2000元左右,正是因为学生对企业的要求过高,从而相对的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变的很困难。学生消费缺乏理性

根据“您的日常消费除伙食外主要是什么”的统计结果看,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比较正常,然而有35.56%的学生除日常伙食费,选择将钱花在休闲娱乐上更多一些,娱乐消遣消费已经成为重头开销。面对学习竞争的压力,部分学生选择娱乐消遣作为自己的放松方式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也有少部分学生贪图享乐,因为追求快乐的生活,耽误了本职学习。

大学生情感体验存在误区

“您认为大学里谈恋爱的最重要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11%的同学选择了“孤单,希望找一个人来陪”这个原因。说明他们恋爱的动机往往并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有17.85%的同学认为是生理的需要。有14.02%的学生认为“时尚,大家都这么做”,只有33.02%的人认为“被对方真正的吸引,准备厮守一生”。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谈恋爱的误区,当他们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没面子才开始谈恋爱的,是一种赶潮流现象,与从众心理有关。

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一)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对青年学生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坚持通过宣传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除了发挥“两课”教育作用外,还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既应强调外部教育也要注重自我教育;为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还应针对青年喜欢参与性、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收看影像、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览、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教育、启发、引导青年学生;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优化育人环境;此外,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大学生,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青春。

(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栋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主动抵制来自不同方面的诱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确定发展方向,并根据目标设计长期的、短期的、有实行可能的计划,同时督促学生把计划分成几个阶段,分步骤切实执行。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在实践岗位的经验积累,是更为有效的学习途径。所以,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切忌不要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好高骛远,挑三拣四,有业不就。在学生奔赴工作岗位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理想与道德教育, 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 更好地履行职责, 做好本职工作。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远离网络游戏

为让大学生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就要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优势,学校要注意改变思维方式,不能总以固有的传统思维定式来消极地应对出现的新动向,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变堵为疏,积极参与,正确引导。老师要加强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网络教学的能力,并能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优势,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在丰富的网络社会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组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转移上网成瘾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文化活动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从而远离网络游戏。

(四)要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步使学生辅导员、班导师向职业化迈进

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想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与学生人数1:200的比例配备,扭转辅导员整日忙碌于事务性工作的怪圈,让每位辅导员老师真正深入到同学中去,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那些生活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偏差的同学,与同学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贴心人”、“关怀者”。为了应对越来越多来自社会的诱惑和冲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要逐渐拓展到学生的学业辅导(包括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职业生涯辅导、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等等。换言之,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由“准社会人”转变为“社会人”这一全过程的辅导、见证的角色。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必须推动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

(五)正确引导高消费学生群体,密切关注贫困及特困学生群体

大学生作为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已引起商家的重视,而高消费也已悄悄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对大学生这种高消费的趋势,应该给以正确的引导,加强艰苦朴素精神的教育,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到艰苦、落后地区开展社会调查、访贫问苦、科技文化服务等活动,培养这部分学生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的消费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与此同时,更要密切关注贫困及特困学生群体。首先,加强银行与学校合作,推进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高校帮助困难学生的根本之计,国家相继出台有关助学贷款方面的政策也体现了国家对贫困生工作的重视。这也必将有益于学生、学校、银行乃至国家。其次,完善奖学金评定办法,设立贫困生奖学金,让奖学金不仅可以给那些衣食无忧成绩好的学生“锦上添花”,更可以为贫困生“雪中送炭”,以此激励贫困生通过努力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再次,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勤工助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助,可以抑制其不劳而获思想和依赖心理,培养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精神,并为其全面发展,锻炼能力,增长阅历提供机遇。

参考文献:

[1]丁艳红,韩怀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念[J].求实,2004,(6).

[2]王兆珍,赵希波,孙国翠.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8).

[3]李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2009年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有611万人,还有数百万存量失业毕业生,700万大学生面临找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了大学生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次又一次摆在突出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并要求国务院部署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09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个人生计而且关系到尊严”,再一次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都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加大生产性实训教学安排,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充足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要积极探索建立对顶岗实习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给予补贴和对学生工伤保险给予补贴等制度;要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并逐步扩大规模。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二、就业观念转变,强化自身素质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

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三、就业渠道的拓展

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四、就业形势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表明“09年各学历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硕士学历的下降率最高,为18.7%,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有34.6%。此外,今年专、本、硕、博各学历月薪起薪分别为:1695元、2221元、3540元、3627元”。看到这些薪水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想,要是毕业时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就好了。但这应该是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很可能只是已签约的较优秀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以上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同时也显露出了就业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虽然政府在不断出谋划策,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在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具体社会、个人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笔者还未就业,并未真正步入社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及就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认为当前学生就业矛盾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原因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二)大学专业设置及教育模式与社会所需人才要求脱节;

(三)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提高的工资差距较大;

(四)就业渠道不畅,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五)毕业生重大城市而轻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怎样通过大学教育来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不可逃避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努力地发展改变自己,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有些学者则认为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诸如此类的原因阐释还有很多。笔者由于长期从事毕业生方面的工作,因此力图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原因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1)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

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3.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他们喜欢去大城市,喜欢去沿海地区;在选择单位时,他们喜欢去机关高校等单位,在选择岗位时喜欢待遇好的。而事实上存在着更多就业机遇的往往是西北地区、民办企业等等,但这些往往不是大学生选择的对象,在这些更能够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地方往往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样的地方会埋没了自己,会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择业时更喜欢留在大城市中。而大城市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对人才也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常常有人很难就业。

(2)学业不精导致就业难 有些学生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学真知,而是为了混文凭,抱着这种想法进入大学的人往往不会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研究学问。他们有时流连于网吧,有时上课睡觉,这样的学生在走入社会时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败下阵来,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2.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3.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

除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学校还要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供需平台,使各用人单位及时了解本校毕业生的信息,从而进行选择。此外,还要求学校的教师要把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关系切实利益的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适时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本校的学生。同时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要到全国各

地考察,抓住就业的机遇,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4.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

5.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第四篇: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关于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得出一结论:整体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向上,慷慨激昂,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和激情,我们大部分同学很清晰自己的目标,并在计划为实现自己的大学目标以及人生目标付出实质性的努力。以下我来分条例进行汇报:

一、现实形势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中90后为主力军,其中独生子女的占据主要部分,特别具有青春气息的新生代大学生,同时性格叛逆,自我意识较强,这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以便以后更好的开展相关活动,从而达到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农村的同学还占着比较重要比率,我们应当注重这一独特环节,应充分考虑到农村和城镇同学的差异性,并为此多开展些活动;同时开展一些思想教育,努力把那个我们这个整体协调好,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展开一些相互间的交流,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主要是农村和城镇的差异性,一边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奠定好实地调研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在我们自身的岗位上发挥才干。

二、工作想法

针对同学们要求的多样性,我觉得应该尽量开展一些新形式的团组织活动,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适应新时期情况下广大青年的需求,进行思想上的解放,与时俱进,不能够固守陈规,要在思想深处变革观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们团组织活动的开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同学的聪明智慧,深入同学内部,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进行端正和指导,以保持青年们思想的先进性,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青年的独特性,摈弃陈旧的思想,通过积极开展谢先进的思想理论研讨会,集思广益,注重新思想的诞生,从而提升大家整体的思想理论水平。

三、展望前景

广大青年在祖国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我们广大青年给予厚望,作为青年组织的领头者,我们应当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将培养“四有青年”作为我们的重任。相信通过我们集体的努力,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为祖国输送更多的有为青年,这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将我们团委的工作融入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可造之才;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提高我们组织的纪律性和工作效率,本着为同学们服务的原则开展好工作。相信我们会做得很出色!

团委宣传部苏晨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调查与分析报告指导老师:牛贵宏 小组成员:陈

李志鹏

贡建政

目录

一、调查目的 ························································································· 1

二、就业现状 ························································································· 2

三、存在问题 ························································································· 4

四、分析原因 ························································································· 4

五、提出对策 ························································································· 9

六、调查总结 ······················································································· 13

七、调查问卷 ······················································································· 13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最近出现的“企业用工荒“和与之同时存在的就业难问题,这一怪现象,更不得不让人去调查思考我们大学生就业问题。

通过调查,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调查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对这一问题的个人看法。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二、就业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表明“09年各学历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硕士学历的下降率最高,为18.7%,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有34.6%。此外,今年专、本、硕、博各学历月薪起薪分别为:1695元、2221元、3540元、3627元”。看到这些薪水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想,要是毕业时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就好了。但这应该是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很可能只是已签约的较优秀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

2010年大学生就业也呈现以下几点:

1、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在2010年对应届生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有34%的应届生最想去国营/事业单位工作,高出外资(欧美)企业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外企薪资却变化不大,甚至有个别外企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薪资;相比较而言,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近几年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的福利待遇却在不断地改善。福利好、待遇高又有稳定性,这些诱惑当然会促使大学生改变择业方向。

2、退出一线城市,部分学子回乡发展。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趋势不同,2010年很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逃离北上广”也是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选择。

3、盛行“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有“关系”可走,有“后门”可进,现如今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据调查,按照就业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和“学历层次高”,而“亲戚的帮助”只排在第9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仅凭关系也是不可靠的。

4、就业歧视问题仍存在,大学生求职莫名被拒。“宁要本科男,不要研究女”、“就算学历高,女也不敌男”,如今找工作已经成了不少女生的心病。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这项涉及中国11所“211工程”名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被调查者中54.0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包括性别、户籍、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歧视。

以上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同时也显露出了就业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虽然政府在不断出谋划策,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在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三、存在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具体社会、个人也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二)大学专业设臵及教育模式与社会所需人才要求脱节;

(三)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提高的工资差距较大;

(四)就业渠道不畅,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五)毕业生重大城市而轻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六)国家鼓励学生考研只是延迟就业

(七)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力度不足

(八)推动企业解决大学生就业举措举步维艰

(九)人才结构失调

四、分析原因

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1.社会原因 :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

(1)专业设臵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臵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臵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3.学生自身原因

(1)很多人的大学时光荒废

经过多年紧张的学习,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大学时如此的轻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一看大多数人是怎么度过大学四年的,就知道他们为什么毕业的时候就业难了,很多人每天吃饭、睡觉、上网、逛街、谈恋爱,总结一下,大学就做了这点事,把人生比作一把剑的话,这些人的剑不但没有以前锋利,而且很可能已经拔不出鞘了,而有的人却一天都没有闲下了,找到了一块磨刀石,每天磨剑,他们的剑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两者比武,自然是后者胜,大学四年时间看起来很长,很清闲,其实不对,要想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好的工作,一定要利用好这四年。

(2)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

很多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影响,加上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长期以来,学生养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多大学生觉得,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学校强调最多的也是成绩,奖学金都是要发给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这样以来,学生被误导,总觉得以后找工作要靠的是成绩,还有一部分学生专心学习为考研,觉得学历高一些会对找工作有所帮助。

据调查,考研的学生分为三种,一种是为了学术深造,一种躲避就业,同时拿个高学历碰碰运气;另一种是跟风。三者之中基本上都是后两种。当然,国家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和学校为了降低当年就业压力,提倡考研,但这并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这一点,我会在下边详细解说。对于学校来说,鼓励学生考研比解决学生就业要简单的多,这样做既响应了国家号召,又推卸了责任,至于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能不能顺利就业,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了。但是我替毕业生们算过一笔账:同一年毕业的甲和乙,甲选择了直接就业,而乙考上了研究生,假设同一年本科生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研究生的平均工资是2500元,三年之后甲已经赚了六七万元了,而乙则不但没有赚钱又花了至少三四万,相当于这三年甲已经比乙多赚了10万元以上了,而且三年来,甲的工资上涨可能已经是2500元,甚至是3000元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甲和乙如果同时去应聘同一个工作,更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肯定是录用甲,因为甲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很多人在计算的时候忽视了研究生读研是需要时间的。

(3)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期望值太高,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大学期间什么都没做过,想一毕业就做管理层,很不现实,而且总觉得自己能力很强,能胜任高层管理职位,实际上连基层工作都做不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从基层做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基层工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好做。

(4)很多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只是关注就业,关注公司给自己发多少钱的工资,而忽视了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不是慈善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机构,企业关注的是把你招进来,你能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能创造多少利润,你的工资是从你所创造出来的利润里提取的,你能给公司创造的利润越多,你拿的工资越多。很多人在应聘的时候一心只想让用人单位给自己高的工资,给自己好的职位,而没有衡量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利润,通俗一点就是自己值多少工资。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企业招聘的时候把企业不关心的东西作为了重点,而没有凸显自己的优势。

(5)很多学生依赖心太强

很多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依赖思想,特别是家里有一定人及关系的学生,总想着毕业以后依靠关系找工作,从这一点来说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关系就业的肯定是存在,但是对于企业就业来说,特别是私营企业,一个能力不相称的人谁也不敢把他放在重要位臵。

(6)多数学生缺乏危机观念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危机观念,总觉得毕业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也不清楚就业到底有多难,难在哪?另外由于很多同学从小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父母一般觉得孩子在大学期间只要努力学习就够了等这些思想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不关注就业。

五、提出对策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三、就业观念转变,强化自身素质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四、就业渠道的拓展

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五、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六、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六、调查总结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怎样通过大学教育来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不可逃避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努力地发展改变自己,以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调查问卷

亲爱的我校2010届毕业生,你好!感谢你的支持,请认真的完成本问卷,你所填写的数据将作为我们撰写《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的基础数据。

(一)你的性别是()

1、男

2、女

(三)你的生源地所在地()

1、省内

2、省外

(四)你来自()

1、城市

2、乡镇

3、农村

(五)你所在的学院 学院

(六)你现在的就业情况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1、已确定单位接收,还未签约,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2、已有意向单位,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

3、曾有接收单位,但自己没去,现在无接收单位

4、一直没有找到接收单位

5、已考取研究生

6、已经签约

7、准备复习考研

8、准备出国

(七)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样的说法你是否同意()

1、非常同意,感觉就业给毕业生带来的压力很大

2、基本同意,但已不是什么新鲜说法,早就接受现实了

3、说不清楚,有可能是大学生自身定位的问题

4、不同意,大学生就业实际不是传说的那么严峻

(八)你觉得自己就业难吗()

1、确实非常难

2、比较难,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3、只要努努力不算难

4、找工作比较轻松

(九)你认为目前造成你所在专业毕业生没有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是()

1、毕业生数量大、地区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就业岗位不足

2、学校的就业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和深入全面的就业指导

3、自身的就业心态问题,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4、所学的专业社会需求少,应用性不强,缺乏就业竞争力

5、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十)择业时你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1、经济收入

2、单位性质

3、工作地点

4、工作环境

5、个人发展

6、专业对口

7、其它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十一)第一份工作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资水平是()1、1000元左右 2、1500元左右 3、2000元左右 4、2500元左右 5、3000元左右 6、4000元以上

(十二)你最希望的工作地点是()

1、北京、上海、广州等直辖市,即使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也要在大城市打拼

2、青岛、大连、西安、武汉、合肥等二线大城市,城市环境好,发展空间也大,压力比北京小

3、就在阜阳,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对这个城市,对周围的人难以割舍

4、在省内就业,至少要在合芜蚌,这是最低底线

5、就在省内,只要工作单位好,哪个市无所谓

6、就在生源地所在城市及周边就业(如和其它选项冲突,请按照偏向哪种原因进行选择)

7、哪里都可以,只要有利于就业

(十三)你的就业打算是()

1、一步到位:宁可毕业后暂时失业在家,也要一次性找一个满意、稳定的工作。

2、先就业,再择业:毕业了不能在家坐着,无论如何先找一个工作养活自己,慢慢发展。

3、就业、考研二选一:有好单位就就业,没有,就复习考研。

4、自主创业:已做好准备,自己干。

5、说不清楚:对于如何就业,自己就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内心对就业缺乏动力,感到很迷茫。

(十四)、你获得的工作来自于()

1、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学院或任课老师

3、学校以外的网站、招聘会

4、亲友介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5、中介机构

6、到单位自荐

7、其它

8、还没有工作

(十五)目前的工作与你的专业是否相关()

1、相关

2、略有相关

3、完全不相关

4、还没有工作(十九)截至目前你大约参加了 家单位的面试

(二十五)毕业后三年内,你是否有可能会选择自主创业?()

1、会

2、不会

3、会考虑

(二十六)你认为影响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最大的因素是()

1、创业经费难以筹集

4、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2、没有好的创业项目

5、没有形成创业观念,缺乏创业意识

3、初入社会,缺乏经验和人脉

(二十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方面是()

1、工资收入

2、单位性质

3、工作地点

4、个人发展

5、专业不对口

6、单位的人文环境不好

7、其它

8、没有不满意

(二十九)你对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如何()

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非常不满意(三十)你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如何()

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非常不满意(三十一)你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有哪些意见?

(三十二)你最想留给下届毕业生的就业经验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下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本人于2014年5月,做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与分析(合集)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与分析核心价值观通常是指企业必需拥有的终极信念,是企业哲学中起主导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

    Djqdwyn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此加强引导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恋爱调查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在校大学本科生的恋爱调查研究,从大学生恋爱原因、择偶标准、对恋爱的看法等角度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和恋爱行为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调查 03级综合班黄晓曦110300656 导言: 有次上网时,我看到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在谈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一席话:“目前全国在校的2000......

    青年毛泽东与当代大学生

    恰同学少年 ——由青年毛泽东而感 10056062 信管 石露 青春是美好的,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

    当代青年思想倾向状况分析-大学生

    班级:学号:姓名: 当代青年思想倾向状况分析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世界是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的,而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